2023年1月29日 星期日

經濟日報社論/醫療科技發展潛力無窮(初八)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  聯合報社論/內閣改組亂憲政,陳建仁要堅韌也難
◆  聯合報黑白集/台灣需要「增產內閣」
◆  經濟日報社論/醫療科技發展潛力無窮






經濟日報社論/醫療科技發展潛力無窮


2023-01-29 00:42  經濟日報/ 社論
台灣的生技醫療產業結合既有科技實力,近年來有大幅度的進展。(美聯社)



台灣的生技醫療產業結合既有科技實力,近年來有大幅度的進展,未來還有很多新技術、新措施投入此一領域,對台灣生技醫療產業的發展將是新的里程碑。

位於北投的陽明大學,與座落在新竹的交通大學,於民國一一O年(2021年)2月正式合併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開啟了國內醫學與電子、半導體的合作先河。

民國九十一年(2002年),在朝野共同的努力下,成立了財團法人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簡稱生策會),推動結合產學研,共同推動生技產業發展。立法院並於民國九十六年(2007年)三讀通過生技產業發展條例給予生技產業研發投資抵減等特殊租稅優惠

每年12月初舉辦的台灣醫療科技展,更是盛況空前,大有當年資訊月的氣勢。

民國一O九年(2020年),新冠病毒來襲,民眾開始了解做快篩及注射疫苗重要性,人們逐漸能夠分辨滅活疫苗次蛋白疫苗mRNA疫苗差異

基因體學是近年來最夯的醫學科技,大致分為基因定序基因檢測與基因編輯基因定序是將人體細胞26對染色體DNA遺傳物質排列順序計算出來,協助我們深入了解遺傳特性。由於這個排序工程計算動輒上兆,需要利用高速運算電腦加以輔助完成。

基因檢測是利用已知的基因功能,經過唾液或毛髮比對,了解受測人是否具有某類遺傳基因,可用於事先了解罹患遺傳性疾病的可能性,也可做為親子鑑定用途。國際巨星安潔莉娜裘莉便是經過基因檢測,得知自己擁有家族乳癌基因遺傳,決定切除雙乳,防範於未然。

基因編輯是將具有缺陷的基因片段切除,剪接上具有正常作用的基因。美國與奧地利的兩位女性科學家以這方面研究獲得民國一O九年(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未來基因編輯尚可運用於改變遺傳的廣大用途之上,但同時帶來法律與醫學倫理的棘手問題,亟待規範。

幹細胞療法是另一項醫學界最夯的領域。中國大陸一度謠傳:江澤民去世前十年,就是靠解放軍301總醫院的專家,以幹細胞技術維繫其生命。所謂幹細胞,就是人類於胚胎最初分化的細胞,它具有發展成各類不同細胞,與器官修補功能。使用幹細胞療法,可以使人體臟器再生治療癌症血友病等多項功能。

晚近流行的臍帶血,便是將新生兒臍帶中的幹細胞取出,儲存於低溫環境,以備於未來做為幹細胞治療。

癌症數十年來高居國人死亡原因之首位,可以說是人類最大的敵人。

隨著醫學進步,科學家發現:使用正子檢測可以早期發現癌症,而質子光子治療更可以有效治療癌症,這三項技術在全世界正如火如荼發展。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所捐助的台大癌症醫學中心即是針對這三項技術進行研發。我們深切期望未來透過這些技術,可以救助更多台灣癌症病友。

在醫療器材方面,從簡單的血壓、血糖測量器,到使用特殊材料的人工膝關節、以3D技術及鈦合金製作植牙,都是台灣短期可以發展的方向。當然更複雜的電腦斷層掃描磁振造影葉克膜,到機密的達文西手術機台,則是中長期努力的研發目標。

在疫情發生之前,居家或遠距醫療並不具備法律效力,僅能做為參考之用,未來有可能如同在家上班,逐漸被醫學界所接受,造福偏鄉弱勢團體與獨居老人

隨著科技與醫病雙方的認知進步,未來的醫學概念也將由有效治療,逐漸走向預防醫學

要言之,未來的醫學將大量地採用人工智慧影像辨識大數據分析、以區塊鏈技術病歷保護微粒子檢驗與治療技術特殊材料3D打印技術,開啟醫學科技的先河。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人類平均壽命達到120歲將不再是夢。











聯合報黑白集/台灣需要「增產內閣


2023-01-29 03:45  聯合報/ 黑白集
蔣萬安三寶27日誕生。圖/取自蔣萬安臉書


春節期間,政壇除了內閣搬風消息,最特殊的莫過台北市長蔣萬安喜迎三寶;畢竟,願生小孩的越來越少,能生三寶的已算珍稀,直轄市長「增產報國」更屬瀕絕。少子女化是嚴峻國安議題,但這波內閣改組卻看不出絲毫有助「增產」跡象,殊為可惜。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曾說,除非日本的出生率超越死亡率否則日本終將消失。殊不知台灣從民國一O九年(二○二○年)起也已「生不如死」,未來人口減少速度更將加快。

從人口變動趨勢看,陳水扁總統任內出生人數連年下滑;馬英九總統任內雖因逢虎年驟降,但隔年即回穩,更拜龍年之賜再次突破廿萬;蔡英文總統上任後出生人數又連年下滑,去年甚至只有十三萬八千新生兒。難道逆轉少子女化,只能盼龍年?

先前鴻海創辦人郭台銘投入國民黨總統初選時提出「○到6歲國家養」,蔡政府跟推「○-6歲國家一起養讓年輕人敢婚願生樂養」。生育津貼、育嬰假、公共托育…育兒補助越來越多,新生兒卻不增反減,顯然有著比「養不起」更困擾人心的原因。

蔡總統任命陳建仁籌組「溫暖堅韌」內閣,期許陳建仁的溫暖能療癒疫後社會、照顧人民生活。但蔡英文和蘇貞昌把大半個酷吏風格內閣原封塞給陳建仁,既不能打造溫暖的「增產內閣」,也無法讓台灣更堅韌。












聯合報社論/內閣改組亂憲政,陳建仁要堅韌也難


2023-01-29 03:56  聯合報/ 社論
前副總統陳建仁(右)與桃園市前市長鄭文燦(左)接任正副閣揆。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蔡英文總統宣布由前副總統陳建仁接任閣揆,並以「溫暖堅韌定位新內閣。內閣改組擾攘月餘,於焉底定。兔年新春,政治開局,人民終於不必再看荒誕經月的憲政鬧劇了;但在憲政混亂下出場的新閣揆,將如何擔綱振新猷?

細看新內閣已公布名單,除蔡英文口袋人選新系鄭文燦任副院長、正國會林右昌接內政部、英系管碧玲掌海委會、陳菊和賴清德推薦的史哲進駐文化部外,行政院秘書長、發言人、全部政務委員和大多數部會首長,都是蘇內閣成員留任、調整或副手升任。高度爭議的部會首長,如衛福部長薛瑞元、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外交部長吳釗燮、通傳會主委陳耀祥等,都可能留任。新內閣未上架已餿掉囂張跋扈酷吏內閣改個新標籤,就會變成溫暖堅韌內閣

問題是,陳建仁名為組閣,卻半點不由他。其實陳建仁的組閣權,不僅是憲法賦予的職權,也是憲政運作的基礎,更是責任政治的開始。但這次在民意壓力下啟動的內閣改組,卻是在蔡英文主導蘇貞昌干預派系分肥與制衡下進行的,他們眼裡哪有什麼憲法規範與憲政體制

整個內閣改組過程,只有荒唐二字!農曆年前,蘇貞昌再度請辭,並呼籲總統盡速指派新閣揆;然後,蘇內閣還沒總辭,就負氣進入閉關看守狀態,除夕因此上演「行政院長請辭待命總統另類代理院長」的憲政荒謬劇。蘇貞昌跋扈霸道的風格表露無遺,蔡英文「自兼院長」的無奈也令人吃驚,中華民國憲政體制雙首長制則被兩人玩殘,蔡蘇還把宮鬥亂憲政的奇景搬到人民眼前上映。

事實上,憲法增修條文明定,行政院長辭職或出缺,在總統未任命行政院長前,由行政院副院長暫行代理。不管蘇貞昌是耍脾氣給臉色,或者是心灰灰意消沉,在憲政運作上,都不容行政院長挾權自重或擺爛。可是,蘇貞昌不留不走也不做事,蔡英文沒慰留沒准辭也沒新閣揆,蔡蘇較勁拚到最後還在共同製造憲政混亂。

蔡英文啟動的內閣調整作業,更嚴重踩踏憲法規範,製造的憲政災難則恐令新閣揆要堅韌也難。憲法及增修條文規定,行政院長由總統任命,副院長與部會首長則由行政院長提請總統任命。但蔡英文直接調整內閣,甚至就新內閣人事和蘇貞昌深入商量、盤點閣員去留。這置陳建仁的閣揆尊嚴於何地?滿朝新舊閣員不是蔡英文欽點,就是蘇貞昌護航,氣焰比陳建仁還高,陳建仁如何指揮?而陳內閣成敗,該是蔡英文、蘇貞昌或陳建仁的責任?

諷刺的是,陳建仁也有模有樣約詢新舊閣員,但面對蔡英文完成布局、蘇貞昌深入盤點的新舊閣員,還有什麼徵詢餘地?鄭文燦被問到新職時,就明白說「蔡總統會在未來人事布局做最好安排」,眼裡嘴裡都沒有陳建仁。四年前蔡英文任命蘇貞昌組閣時言明,人由蘇找、由蘇指揮、由蘇負責,事情也由蘇決定;現在蔡英文卻拉著蘇貞昌侵奪陳建仁的組閣權,把憲法規範和體制晾在一旁。未來的陳揆,注定只能在這樣離奇的權力格局下聽命行事。

內閣改組,從總統到新舊閣揆,都在踐踏憲法規範與體制,加劇總統有權無責閣揆有責無權憲政亂象。民國一一三年(二○二四)大選即將起跑,民進黨新主席賴清德已經就位;蔡英文與賴清德的權力關係恐須重新界定,賴清德與陳建仁的黨政關係更須釐清。不過,蔡英文不願權力跛腳不惜踩著憲法尊嚴紊亂憲政體制,捍衛她的最後威權,賴清德與陳建仁只能「歡喜做,甘願受」?



名家縱論/掌握數位永續 旅遊業再出發\星期透視/跛鴨效應下的內閣改組(初八)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  再造林來瘋 別凡事政治化
◆  名家縱論/掌握數位永續 旅遊業再出發
◆  從韓國看台灣 改組有觸動民心嗎
◆  星期透視/跛鴨效應下的內閣改組
◆  畫中有話/抓緊年節尾巴不怕冷
◆  美已嗅到台海煙硝味
◆  用民意回應美預測「錯了」
◆  別讓愛國主義犧牲「反戰」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名家縱論/掌握數位永續 旅遊業再出發


2023-01-29 05:18  聯合報/ 林雅芳(作者為 Google 台灣總經理)
去年10月國境重新開放後,出入境旅客明顯回升,初步統計,去年12月國人出國與入境旅客數,推估分別有39萬和28萬人次,雙創疫情以來34個月最高。桃園機場公司提供



歷經近千日的邊境管制,台灣終於在民國一一一年(二○二二年)十月重啟國境;消費者躍躍欲試、航空與旅宿業者也摩拳擦掌。旅遊產業蓄勢待發之際,各界對市場復甦的力道看法卻各異,反映跨境旅遊產業面臨的新挑戰與契機,凸顯採取新思維迎向未來的重要性。

統整市場數據與旅遊業者的看法,疫情後「報復性旅遊」現象帶動整體需求上揚;然而,全球疫情瞬息萬變,邊境管制變動、變種病毒擴散,都增加行程規畫的不確定性,旅客觀望心態濃厚旅宿業者也只能且戰且走

整體來說,現階段旅遊產業面臨三大挑戰。第一,全球缺工情況仍未緩解。過去三年在疫情衝擊下,包括飯店、導遊、司機、餐飲等崗位人力紛紛縮減或轉職,除了各國機場陸續浮現人員調派困難,部分航班也受限於人力尚未回復疫情前水準,顯示服務能量無法完全跟上旅遊業重啟的腳步。

其次,總體經濟情勢雜音頻傳,消費者決策會更精打細算。疫後機票價格上漲、航班取消變數多,當便利性降低且成本負擔提高,許多人會將出國旅遊視為奢侈的開銷、減少出遊。根據民國一一一年(二○二二)第三季全球流動性報告,亞洲國際客運需求僅達疫情前的十七%,落後於歐洲、北美市場疫情復甦後的平均六成,顯示亞太區整體旅行消費恢復力偏低。

第三,放眼世界,包括泰國、新加坡、越南及歐美國家都在民國一一○年(二○二一年)底到去年上半陸續解封,台灣腳步則明顯較慢;且以過去來台觀光客結構看,中國大陸、日本、港澳及韓國合計約占六成,但中國大陸、港澳疫情仍不明朗,日韓於近期才正式解封,導致來台客源有限

不過,在旅遊產業面臨階段性瓶頸的同時,仍可看見不少新契機。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疫情讓人心產生微妙的變化,許多民眾將旅遊從單純購物玩樂目的昇華轉向重視放鬆身心貼近自然療癒效果,使得心靈成長瑜珈冥想慢遊工作度假workation)等新型旅遊模式更受歡迎。而根據訂房網站全球統計,不只與自然景觀和戶外行程有關的搜尋持續成長,永續旅遊也受到更多關注。不少民眾共感於疫情期間驟減的航班碳排量、讓環境獲得喘息,而在重啟旅行時選擇更具環保意識行程以及更多元綠色交通方式旅遊業者也更強調永續精神,改變過去騎大象、傷害生態的行程。

疫情衝擊線下的旅遊服務,同時也助長數位工具採用,使民眾更習慣仰賴線上訊息,並採用數位工具來查找資料、規畫行程。根據 Google 調查,民國一一○年(二○二一年)有八十二%受訪者會在旅程中使用數位管道但到了去年年底,數字已成長至九十二%旅遊數位化的趨勢明顯可見。

邁入與疫情共存階段,全球跨境旅遊商機正逐漸復甦,備戰多時的旅遊業應加速數位轉型、重整工作流程,將有限的人力做最有效的部署。針對後疫情時代的觀光新浪潮,也可從過去以價格導向來規畫旅遊商品的思維,納入追求永續精神與療癒人心角度,以價值導向重新設計產品與服務。此外,面對經營環境的動態變化,業者善用數位化工具、掌握市場趨勢與數據洞察,發揮彈性與韌性做出更精準的營運決策,一定可以用高品質服務,再次打亮台灣觀光的金字招牌! 











星期透視/跛鴨效應下的內閣改組


2023-01-29 05:18  聯合報/ 楊泰順(作者為文化大學政治研究所教授)
內閣改組,陳建仁將出任行政院長。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總統大權在握,利益追逐者蠅聚依附,使得總統頗有君臨天下之勢。但民選總統有固定任期,當任期即將屆滿又無法連任時,依附者為求保全利益,必然會開始布局轉投可能的繼任者。此時的總統雖依然在位,但卻常尷尬地發現,權勢已不如過往般的風生水起。西方學者稱此為「跛鴨效應」,譏其再難大步邁前的窘境。

政府首長的有限任期,是民主制度的重要設計,產生的跛鴨效應,則是人性的自然反應。美國行憲兩百餘年,跛鴨很少出現例外;台灣僅僅歷經四位民選總統,媒體人也觀察到此一效應歷歷在目,現任的蔡英文總統當然也難逃此一魔咒。

面對跛鴨宿命歷來的掌權者通常有兩種可能選擇:一是順勢而為,另一則為鞏固權勢用盡心機。以前者而言,任期無多的總統雖然不能再翻雲覆雨,但因無續任壓力,反倒可以利用剩餘任期,推動過去不敢碰觸的政策。例如,歐巴馬在第二任期時,果決恢復與古巴外交關係,如此不懼保守選民的反彈,恐怕也只因沒有後顧之憂才敢提出。但跛鴨流失的權勢,當然也使得政策推動面臨更多阻力,如歐巴馬提出的槍枝管制法案便慘遭杯葛。但無論如何,敢展現勇氣進行政策改革的跛鴨,應該可以贏得歷史定位。

另類的跛鴨,便是企圖利用仍然掌控的權力,致力鞏固自己的政治影響力,甚至盤算退職後個人利益。由於這類作為等同挑戰人性的自然傾向,跛鴨總統須以更大的利益來交換依附者的忠誠,甚至犧牲國家利益與民主價值在所不辭。這是為何,第二任期的總統聲望往往不如第一任期,貪瀆傳聞也更是甚囂塵上。

蔡英文總統任期僅剩不到兩年,跛鴨效應降臨已是現在進行式。值此之際,行政院因九合一敗選提出總辭,由於人事決定政策的走向,讓我們有機會觀察,蔡總統究竟是屬於第一類懷抱政策理想的跛鴨,還是屬於第二類,僅為鞏固個人權勢而不計代價的領導者?

無庸諱言的是,觀察內閣改組的過程,似乎反覆驗證總統的施政重心乃以鞏固權勢為考量。例如,在徵詢陳建仁組閣前,總統竟與請辭待命的蘇貞昌先行密會商定各項內閣人事,連院長最重要的幕僚長行政院秘書長,也在該會議拍板定案,完全不尊重繼任者的想法。總統如此遷就蘇院長,無不希望他多年經營的政治人脈,不要在未來兩年站在自己對立面。但總統豈不知道,憲法規定內閣人事由新閣揆決定,如此貶抑新院長為光桿司令,讓新院長情何以堪?

此外,民進黨最大派系新潮流與次大派系正國會,在新閣中分居要津,顯然也是派系妥協的結果。人事安排既然著重派系分贓政策方向或敗選檢討便淪為形式。如論文抄襲是民進黨敗選的主因,但陳建仁曾涉及掛名抄襲,鄭文燦甚至因此被取消學位,卻無礙於他們分居內閣第一、二把手。此外,國安威脅、能源短缺、農產行銷、氣候變遷等均是台灣未來兩年所將面臨的重大挑戰,但擺在位置上的,卻很難顯現政府有面對問題的決心。

賴清德代表民進黨參選民國一一三年(二○二四)總統大位似乎已是定局,但繼任者過早定案無疑讓跛鴨總統更感威脅。此次內閣總辭與改組過程荒腔走板,或許便因新太陽讓在位者亂了手腳。












畫中有話/抓緊年節尾巴不怕冷


2023-01-29 05:15  聯合報/ 記者潘俊宏
記者潘俊宏/攝影


春節以來寒流一波波來襲,日前外媒報導,「致命寒流」影響東亞,從中國、南韓到日本都籠罩其中。和致命寒流相較,台灣顯得溫暖許多,但連日低溫也讓不少民眾冷得受不了,甚至造成猝死事件。

民眾昨天仍抓緊春節連假尾巴出門逛街。疫後難得的年節假期,親子不畏低溫穿著大衣逛街出遊,尤其今年台灣燈會在台北市舉辦,信義街區燈火燦爛,百貨商圈也有許多元宵節的燈飾裝置藝術。













從韓國看台灣 改組有觸動民心嗎


2023-01-29 05:18  聯合報/ 劉順達/教(台北市)
圖為共同民主黨新任黨魁李在明(左)與南韓總統尹錫悅(左)在今年2月的南韓總統大選電視辯論前合影。(美聯社資料照片)



去年韓國再次政黨輪替以來,可以目睹韓國社會的各項變化。但不變的,仍舊是保守與進步、朝野間的對立,對尹錫悅新政府的努力,大打折扣,誠為不幸。

廿八日上午,民主黨代表李在明因涉嫌大庄洞土地開發案和慰禮新都市開發舞弊案,被首爾中央地方檢察廳檢察官傳訊,街道兩旁支持李在明的,與要求把李在明捉進牢房的群眾,各持牌子與喊口號對峙。近零下廿度嚴寒天氣,真是累壞二千餘名現場維持秩序警員。

李在明於去年三月總統選舉敗給尹錫悅後,直接參與國會議員補選當選,又成為民主黨代表,把自己重重武裝起來,以便對抗這場司法的到來。進入檢察廳大門前,李在明宣讀聲明稿稱,尹錫悅是檢察官獨裁政府為了壓制政敵檢察官捏造事實

民主黨實在很忙。一方面要保護黨主席李在明,才能繼續捍衛文在寅前總統;另一方面面對明年四月國會議員選舉,萬一李在明弊案證據確鑿,必須走上司法程序,即便在國會以多數黨優勢擋住法院逮捕狀,但無法避免法務部長韓東勳一五一十的國會案情報告,讓人民知道原委,將不利民主黨國會議員選舉。

從韓國這面鏡子回看台灣。這次內閣改組全是蔡英文總統的影子。民進黨在地方選舉慘敗後,國人看不出檢討與反省」,改組是為民進黨派系「各就各位」安排位子?還是為國家選賢與能?換湯不換藥,怎能觸動民心?

韓國選民為何選擇了不懂政治的總統尹錫悅?就是因文在寅的人事安排出問題。當年,無論內閣或青瓦台幕僚,都是文在寅的「自己人」,例如,不顧各界的反對,文在寅起用曹國出任法務部長,結果因太太鄭慶心教授為子女安插好大學偽造文書一個月就下台

所以,韓國人說,人事是萬事。韓國歷任總統中,朴正熙和全斗煥雖都是軍人出身,但起用的經濟幕僚得當讓國家經濟順利成長

從蔡英文總統剩下一年餘任期的新內閣來看,人民不僅無法叫醒她更看不出新氣象。只能等著明年的總統和立委選舉。這是南韓告訴我們教訓













再造林來瘋 別凡事政治化


2023-01-29 05:18  聯合報/ 王大樹/資深媒體人
網友敲碗想看魔獸霍華德對決林書豪。 圖/雲豹提供、歐新社



曾締造「林來瘋」旋風的林書豪,在大年初五宣布加盟台灣職籃 P 聯盟高雄鋼鐵人隊,引起許多議論。有人批評他過去賺人民幣,現在卻來賺新台幣而不齒;有的則認為其身手仍可馳騁台灣籃壇,看好他場均有廿分戰力。總之,不論是要親眼見識,還是給他下馬威,歸根究柢就是去球場看他的表現,能否創造在台灣的「林來瘋」。

民國一一○年(二○一二年)二月四日,橫空出世一位名不見經傳、在紐約尼克隊充其量就是墊檔球員東方面孔球員,在「籃球殿堂麥迪遜花園廣場,林書豪被安排上場,其實也是「死馬當活馬醫心態,他卻掌握這次機會,攻下生涯單場新高廿五分及出賽最多卅五分鐘

如果僅是「曇花一現」,就不會有「林來瘋傳奇。當年 NBA 勞資糾紛造成球季縮水,尼克戰績排名後段班,有點放棄球季意味,主力球星「甜瓜」安東尼打得意興闌珊,但林書豪把握難得機會,兩天後又在主場攻下廿八分,這次教練給他先發了。

激化「林來瘋」的成名作,就是那場對抗湖人、且對手還是超級球星「小飛俠」布萊恩的比賽。林書豪大砍卅八分,連布萊恩也舉大拇指,接下來的他就成了全球的一個奇蹟與神話更是麻雀變鳳凰故事

當年筆者是籃球線記者,林書豪是繼洋基隊王建民後,再次掀起台灣運動高潮的人物,一個記者動輒一天負責寫七、八千甚至上萬字,被戲稱是「林書豪作文大賽」,有關他的任何消息、一舉一動都要寫給讀者看,最後各大媒體也大撒銀彈讓記者前往美國採訪,對筆者來說,是採訪 NBA 經驗最豐富的日子。

林書豪的成功掌握了天時地利人和一個在美國身分特殊的人、在最重要的籃球聖地創造一個很勵志的故事。這讓他下一季轉戰火箭,拿到生涯一筆最豐富的薪水,贊助商、自我品牌都出現了。台灣人當時更瘋狂,各種力挺社團像是「林家花園成立給台灣籃球迷追星美夢

當然,林書豪美夢確實做得不長,在長期比賽中顯現能力不足弱點最終被打入冷宮,從先發變替補,最後成了浪人球員,除了台灣球迷,多數美國球迷也遺忘他了,直到民國一○八年(二○一九年)在暴龍隊贏得 NBA 總冠軍,即使上場時間少得可憐,而這也是他 NBA 的最終章。

後來,林書豪簽了大陸贊助商品牌與加盟北京首鋼隊。當時林書豪已被 NBA 遺棄,就跟現在加入雲豹的霍華德一樣,不同的是林書豪先前進大陸聯賽兩年。早不來晚不來,如今再到台灣,難免被不少人批評攻擊。

其實,林書豪在台灣早就有一批不離不棄球迷且他過去年年來台舉辦訓練營培養年輕選手這是不爭事實,但疫情因素加之台灣職籃尚未成型,他轉投大陸打球,只是籃球人的選擇,非要畫上政治等號是令他飽受責難之處

籃球人要看的是他能否在場上發揮球技,如此而已。去欣賞他 NBA 等級的身手,在場上能否打出應有水準,若真的表現退化,再棄他而去,沒人會說話。至於現在就要林書豪滾的,根本不會去看球,一切都只想政治化,也就跟籃球人無關了。










美已嗅到台海煙硝味


2023-01-29 04:39  聯合報/ 胡瑞舟/台灣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


美國空中機動司令部Air Mobility CommandAMC司令米尼漢Mike Minihan上將預測,中美民國一一四年(二○二五年)可能發生戰爭,他向所屬部隊長發出備忘錄要求加強備戰。這份兩天前遭媒體披露文件開頭即表明,這是他的個人直覺也希望是個錯覺;然而,備忘錄內容有關更新緊急連絡人資訊、武器射擊目標選擇合法性、運輸機裝載無人機、限期一個月回報戰備工作,以利在第一島鏈內作戰並贏得勝利的指導,仍然引來國際關注。

事實上,月初國防部長奧斯丁曾表示,共軍近來以極具挑釁軍事行動企圖建立新常態,但未必意味即將攻台。無獨有偶,國家情報總監海恩斯Avril Haines也做評論,她認為北京現今仍傾向以和平手段為首選,但同時也著手建構縱使美國和西方國家介入,仍能武力奪台的軍事能力。

近年來,台海危機經常被視為全球最有可能引爆戰爭的熱點。至於何時爆發,從數月到十二年間都有人預判。研判戰爭會否爆發,通常以對方意圖、能力與時機做為指標,儘管各界對中國跨海登陸軍事能力存疑,俄烏戰爭對北京決策更有警示作用;但是,中國軍事能力十年來增長快速,其歷次對外戰爭未必遵循理性。甚至,北京不全然以兵推結果評估是否動武,對於戰損衡量與承受度也有落差。

米尼漢以台美明年選舉無暇他顧,嗅到中美兩年後可能交戰的煙硝味。他甚至不顧美國對台戰略模糊、更有可能在關鍵時刻不以軍事介入,卻做出與國防部長不同判斷並據以指導下屬備戰,這又為何?

美國前國防部長蓋茲曾說,將軍們熱中打下一場戰爭。空中機動司令部,主要負責運輸與加油任務。做為該部司令,面對台海周邊八百公里作戰半徑範圍共軍有卅九個空軍基地美軍則僅有二個機場,美國空軍萬一必須在台海作戰,這是十分艱鉅挑戰。觀察研究戰爭者常言:「外行看作戰內行看後勤」,米尼漢必然知道美國未必軍事介入,但他更謹記必須為各種可能任務做周全準備,寧可有備不用,絕不心存僥倖而懈怠職守。

羅馬古諺云:「欲求和平需先備戰」。居安思危,兩岸未來無論是和平或戰爭,國防軍事既是談判的籌碼,更是安全後盾。我們需要知軍能戰佐國良將更期望有扭轉狂瀾預防戰爭三軍統帥











用民意回應美預測「錯了」


2023-01-29 04:39  聯合報/ 張漢平/榮民(高雄市)
美軍空中機動司令部司令米尼漢及其備忘錄,註明日期為二月一日。圖/摘自美國空軍總部推特



癸卯年假尚未結束,就看到媒體報導,美國空中機動司令部指揮官米尼漢上將向下屬發的備忘錄,預測美國與中國大陸將在兩年後交戰,雖然備忘錄第一條有寫道,「我希望我錯了,我的直覺告訴我,將在民國一一四年(二○二五年)打仗。」深信台灣人民都衷心期盼上述預測真的「錯了」。

自從蔡英文政府主政後,堅持採取意識形態治國理念,及「親美抗中外交政策導致兩岸關係急凍後果。在美中兩強地緣政治爭鋒過程中,台灣似已淪為雙方爭鬥的「籌碼」,並完全喪失區域與兩岸政治「參與權」和「話語權」,台灣更趨向「戰爭邊緣」險境。去年美眾議院前議長裴洛西訪台,引發的「第四次台海危機」,台灣民眾何其悲哀啊!

看看俄烏戰爭,至今仍戰火不斷,軍民死傷無數,烏國境內處處斷坦殘壁,缺水斷電已是生活常態,遑論戰後可能要花費天文數字與數十年的重建復甦,人民根本看不到明天的曙光和未來的希望。

本月上旬 CNN 才報導,華府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台海戰爭兵推,結果顯示「美軍慘勝台灣被摧毀」,相信這絕對不是我們所要的。

近年來,大陸崛起引發美國霸權危機立馬催生出抗中全球戰略」,台海陷入緊張的螺旋困境。若把大陸逼到牆角,產生不得不打後果,屆時台灣必萬刧不復。基此,人民應已醒悟,明年大選或將是「戰爭與和平」選擇,期盼所有政治人物深思。














別讓愛國主義犧牲「反戰」


2023-01-29 04:39  聯合報/ 蔡哲明/自由作家(新北市)
新北市長侯友宜今日在市政會議針對前立委林濁水的「疑美論」做出回應。記者張睿廷/攝影



蔡政府為闢謠「疑美論」,恐促成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來訪。媒體報導,時間點或落在四月台灣關係法生效日,這將持續觸動中國敏感神經,也讓親美路線的「愛國主義」再成隱憂。

電影「西線無戰事」中描述「愛國主義」的極端思想一針見血;片中一名十七歲德國青年保羅與朋友們離開學校參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淪為棋子,迫使「極端愛國掩蓋當時殘酷戰爭。回顧裴洛西去年訪台引發台海危機」,假設麥卡錫今年到訪,勢必重蹈覆轍,在愛國主義催化下,台灣和美國走越近越安全的無稽之談,自然甚囂塵上。

外交部雖表示,目前沒有收到相關訊息,但若以慶祝台灣關係法為由訪台,我方恐沒有理由拒絕;而中國則勢必掀起「抗美制台手段麥卡錫訪台最終只會犧牲台灣利益與削弱中國勢力。去年裴洛西來訪造成對岸接連對台實施「政治軍演」及「經濟制裁」,誰能保證麥卡錫來訪不會擦槍走火?

以古鑑今,「西線無戰事」片中呈現,以愛國之名的政治行動終將兩敗俱傷,今時今日俄國以「愛國主義」催化「俄烏戰爭」仍歷歷在目;台灣理應強化反戰意識」才是因應之道。

麥卡錫來訪,再現親美路線的「愛國主義」束縛,政府若仍將「聯美抗中」當成兩岸主軸,恐犧牲「反戰意識」的普世價值



王健壯/台灣親美親到連疑美都不敢(初八)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王健壯/台灣親美親到連疑美都不敢
◆  陳立恆/2023,願台灣無往不利
◆  李清志/少年卡夫卡的圖書館






王健壯/台灣親美親到連疑美都不敢


2023-01-29 04:39  聯合報/ 王健壯(作者為世新大學客座教授)



侯友宜只不過說了一句「不做強國的棋子」,就被人扣帽子是「疑美論」,賴清德甚至危言聳聽說「不能讓懷疑美國的言論成為社會共識,不然台灣很危險」。

繼賴清德後,外交部也以「國台辦」的發言風格指控疑美論,「此為中國認知戰攻勢的一貫手法,經若干有心人士的推波助瀾而放大,透過扭曲事實、斷章取義的方式,伺機見縫插針,企圖侵蝕台灣民眾對美國的信心,進而破壞台美夥伴關係」,好像疑美就是罪大惡極,不是受老共指使,就是中了老共滲透分化的奸計。

但不做強國的棋子,與疑美有何邏輯關聯?難道親美,就該心甘情願當強國的棋子?老美說什麼,我們就信什麼,要我們做什麼,我們就唯命是從?楊牧有本書《疑神》,神都可以懷疑,為何不能疑美?李登輝有句名言「中共再大也沒我老爸大」,難道有些人真以為老美比老爸還大?這種俯首甘為附庸的心態,才真正危險。

就像疑神論者不一定是無神論者一樣,疑美也不是反美,除了民國三十九年(一九五○年)代的「劉自然事件」,以及民國五十九年(七○年)代因台美斷交而引發的群眾示威浪潮外,台灣既沒有反美傳統,更缺乏反美的氣候條件;在全世界親美國家中,只有台灣親美親到根本不知反美為何物。

以南韓為例。從韓戰結束後,南韓一直受到美國的軍事保護,親美不在話下。但裴洛西去年訪韓時,尹錫悅總統卻以休假為由避而不見,與她前幾天訪台時,受到蔡英文奉為上國特使的高規格禮遇天壤之別。因「光州事件」而被定位的南韓「三八六一代人」,更有苦大仇深反美基因經常舉辦反美集會去年八月在首爾的一場集會中,群眾更高喊「這片土地不是美國的戰爭基地」,要求解散韓美同盟撤走駐韓美軍」。

再以日本為例。自二戰結束後,「對美追隨」的日美同盟是日本的唯一選擇。但民國四十九年、五十九年(一九六○與七○年)代發生的安保鬥爭,卻是日本史上波瀾壯闊反美狂飆運動;日本政界主張自主防衛的人,對美國的安保承諾長期有不信任的疑慮;日本民眾的反美示威也始終未曾中斷去年拜登訪日,在東京的一場反美集會中,就喊出「美日印澳四邊機制是戰爭峰會」的反美口號

日韓之外,以色列與美國的關係更如膠似漆。但以色列基於國家利益,卻經常與美國唱反調,過去打中東戰爭時如此,處理巴勒斯坦建國問題亦然。歐巴馬當總統時,決定與以色列的世仇伊朗簽訂核武協議,但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卻公開嗆聲,指責美伊談判將危害以色列利益,甚至跑到美國國會發表演講,在美國的領土上向歐巴馬叫陣。親美若以色列,都可以為了國家利益,不惜與美國翻臉,台灣何以一向把美國利益置於台灣利益之上?

比方說,裴洛西訪台,只是「純粹象徵意義訪問」,但後果卻是中國對台灣封島軍演飛彈掠過台灣上空而民眾渾然不知,裴洛西風風光光,台灣卻危若累卵,值得嗎?一向親台的專欄作家 Thomas Friedman,就以「無比魯莽」、「武斷輕率」與「危險且不負責任」形容這次訪問。但才隔幾個月,裴洛西的後任麥卡錫也決定有樣學樣,難道台灣吃飽了沒事幹,滿腦子想的都是滿足美國政客個人欲望,即使變成美中兩強玩膽小鬼遊戲的鬥場也無怨無悔?

不做強國棋子是常識,也不是反美,更非懼中,而是像 Friedman 所提醒:「有一件事對台灣來說沒改變它的地理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