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9日 星期三

經濟日報社論/對俄制裁 傷敵一千、自損八百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  聯合報社論/歐美該做的是調停,不是成立烏流亡政府
◆  聯合報黑白集/石油的血腥氣味
◆  經濟日報社論/對俄制裁 傷敵一千、自損八百








經濟日報社論/對俄制裁 傷敵一千、自損八百


2022-03-09 00:50  經濟日報 /   經濟日報社論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 歐新社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6日表示,美國正在與歐洲夥伴「非常積極地討論」禁止從俄羅斯進口石油的問題,以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產生更實質壓力。之前的經濟制裁一直避免觸及俄國的油氣出口,但是現在戰情逼迫,恐怕也顧不了這麼多了。

之前不輕易制裁俄羅斯的油氣,主要擔心這會帶動全球油價飆高,果不其然,布倫特原油價格就飆升至每桶近140美元,為民國 97 年(2008年)以來的最高水準,而且市場的估計更為悲觀,高盛集團表示,如果市場上沒有俄羅斯原油供應,未來三個月油價可能達到150美元,摩根大通也估計,今年年底可能會高達每桶185美元,而一些對沖基金設定的目標則是200美元。

除了影響國際油價,俄烏戰火導致糧價上漲幅度也相當可觀,尤其烏克蘭號稱歐洲糧倉,戰火導致小麥期貨暴漲60%玉米狂漲15%,俄羅斯還是全世界化學肥料主要產地,而全球農產品有一半需要化肥,若俄烏戰爭持續,不僅是農產品,連依賴穀物飼料肉品,也都會飛漲。

更壞的消息還在後面,由於去年以來的通膨壓力,美國聯準會在3月召開利率決策會議時,本來就要開始調高利息,現在可能加速升息幅度和次數,第一次最快在3月底,可能將升息2碼,預測今年至少將會有七次升息,明年也會有五次。聯準會升息將會對全球股市債市都有長遠的衝擊

經濟手段制裁俄羅斯,究竟有沒有用?本世紀以來,美國愈來愈常用經濟制裁對付敵人,從伊拉克、阿富汗到北韓、中國大陸,美國制裁的個人與企業,比之前增加了十倍。

自俄國入侵以來,美歐的經濟制裁,不可謂不嚴厲,除了將俄羅斯踢出 SWIFT 美元交易清算機制,還凍結俄羅斯中央銀行海外資產,美國還對俄羅斯祭出出口管制限制美國科技流入俄國,台灣的台積電晶片就是在此限制下,不准賣到俄羅斯。

有些企業為了公關形象,也為了社會責任自動切斷與俄羅斯的關係,像蘋果電腦就決定不在俄羅斯銷售 iPhone 手機,殼牌等三大石油公司自俄羅斯撤資丹麥國際航運巨頭馬士基三大貨櫃航運公司暫停接受俄羅斯的發貨

現在經濟制裁剛剛開始,尚未看到效果,急於施加更嚴厲的制裁,像是禁售俄羅斯石油,可能「傷敵一千、自損八百」,將會賠上慘痛的代價。俄羅斯是全球第二大石油生產國,歐盟每年自俄羅斯進口原油高達27%,這就是在第一波經濟制裁時,美歐投鼠忌器,不敢把油氣交易列在制裁的項目之內。

然而現在正值烏克蘭戰事的緊要關頭,基輔遭圍城,即將陷落,許多人質疑,西方國家每天花7億美元從俄羅斯進口石油、天然氣和煤炭,這些錢轉為俄羅斯支持其戰費所需,這樣合理嗎?

這些質疑的聲音,主要來自美國,美國現在是石油淨出口國根本不用依賴俄國石油,但俄羅斯卻是英國第三大原油進口來源國,約占其進口原油的11%。而德國更是35%石油進口都依賴俄羅斯,德國政府首先就表示,俄羅斯的石油供應,在歐洲很難被取代,反對進入下一階段對俄國的制裁。

美國不是沒有考慮其他的方法,白宮和國際能源署近日已宣布從緊急石油儲備中釋出約 6,000萬桶,緩解油價飆升,但杯水車薪,原油價格較戰事爆發前相比,仍高出近26%

禁賣俄國原油,並不是個經濟決定,而是政治決定,就像70年代,中東國家為了對抗以色列與背後撐腰西方國家,硬將原油漲價,導致石油危機,現在西方如果真的使出這個撒手鐧,恐怕將對疫情後正待復甦全球經濟,造成嚴重影響,而台灣輸入性通膨,也將承受進一步壓力。













聯合報黑白集/石油的血腥氣味


2022-03-09 00:45  聯合報 /   聯合報黑白集
殼牌石油公司。美聯社


俄烏戰事擴大,歐美把俄國踢出 SWIFT,變成國際金融孤兒;但這號稱核彈級經濟制裁,仍為能源交易留下後門。烏克蘭人民血肉護國,西方不出兵,就能買到俄國賤賣原油殼牌石油史上最大折扣掃貨十萬噸俄油暴賺五億,烏國外長批「可有聞到血腥味?」

歐洲能源高度依賴俄國,美國因運輸成本考量,美西多靠俄國原油。戰事升高,華爾街陸續發布油價奔高預測;此際,美國預告將聯合歐洲禁運俄油,全球油價瞬間爆升。為此,國際股市應聲倒地,唯獨美國石化股一騎絕塵。

巨賈大發戰爭財,平民難逃通膨虎口。美國務卿布林肯說,禁運也要保障全球石油穩供,這話不只在安撫憂心民生的歐洲,也為保住民主黨年底選情。諷刺的是,美國此際卻擬放寬對伊朗、委內瑞拉的石油禁運,並交涉沙烏地阿拉伯增產,三個都是親俄國家。美國的「平衡戰略,不惜打自己嘴巴。

事實上,華府尚未承認委國獨裁總統馬杜羅,而謀殺華郵記者的沙國不久前還轟炸葉門,延續七年人道悲劇。更別提,伊朗核協議正因大國博弈膠著,美國用俄烏戰事交易,有什麼正直原則可言?

殼牌集團稱將捐出血石油獲利,幫助烏國;拜登為了選票擬與獨裁政權交換條件。獨裁者可因助美抗俄而洗白石油血腥味就更難聞了。












聯合報社論/歐美該做的是調停,不是成立烏流亡政府


2022-03-09 00:41  聯合報 /   聯合報社論
烏克蘭總統府7日發布總統澤倫斯基在總統府散步談話的影片。法新社



華盛頓郵報》報導,歐美盟國已開始為烏克蘭成立「流亡政府」做準備,波蘭可能成為流亡據點,以便從國外指揮游擊隊對抗俄軍。美國務卿布林肯也證實,烏克蘭已擬訂計畫,一旦總統澤倫斯基不幸遇害,政權要如何延續,美國做好支持流亡政府的準備。正當西方媒體不斷宣傳俄軍攻勢如何受挫,歐美卻又忙著策畫烏國流亡政府,嘴上說的和手裡做的,似乎截然相左。

假使俄軍攻勢確如西方媒體描述的那樣遇挫連連,西方等著看普亭慘敗的好戲都來不及,為何要幫烏國籌建流亡政府?但從現有戰事地圖觀察,俄軍在烏克蘭北東南三方已形成包圍之勢,切斷了烏國的制空權及多數電力;儘管烏國人民英勇抵抗,但該國正規部隊反而角色相當模糊。可見,西方各國已預見烏克蘭戰情頹勢難挽,才會有「流亡政府」之說。

這場戰爭,自始即瀰漫著一股極不真實的感覺,在觀眾熱烈呼喝中,演員被動地進入劇情。所謂觀眾,是指置身事外的西方國家;他們從頭到尾無意出兵參戰,卻一再以口頭支持鼓舞輕率的澤倫斯基冒進,讓他拒絕調停,並不斷把烏國情勢帶向深水險區。同樣受到觀眾鼓譟而不肯罷休的,是發動攻擊又悍然發兵深入烏國的普亭,因攻勢較預期遲緩,憤怒的軍事強人變得更凶猛。當戰爭走到這裡,澤倫斯基會不會後悔當初未接受德法「暫緩加入北約」的調解?普亭會不會後悔,第一波轟炸後,其實不該出動地面部隊攻打基輔?

政治人物通常不會說「後悔」,因為那會斷送他們的政治生命。就算錯了,他們也會硬拗到底,哪怕那要犧牲人民性命和國家利益。澤倫斯基就是如此,他每天躲在不同的密室碉堡放送元首談話,要求歐盟立刻讓烏克蘭加入,要求美國派兵協助,要求北約將烏克蘭畫設為「禁航區」。這些喊話看似果斷,有時令人動容,卻無一能夠實現;原因就是太過高調而不切實際,西方國家皆不想被捲入戰爭。儘管如此,他仍被西方媒體描述為英雄人物,稱其支持度從三成升為九成。

問題是,在國家動亂時刻,能有什麼正常民調?開戰十日,已有一百五十萬烏克蘭民眾逃往國外,這些人未必貪生怕死,而是看到國家沒有做好作戰準備。澤倫斯基每天在那裡英勇喊話時,可曾想到自己的人民-包括那些倉皇逃離的、那些喪命街頭的,以及那些響應號召奮勇領槍而留下來抵抗的?這些人,不都是因為他盲動修憲要加入北約,而引來俄國的敵意?不都是因為他不知妥協致引發戰事,而今被迫流離失所、妻離子散?

「流亡政府」或許不是澤倫斯基想要的結局,但他卻可能被迫走上這條路,變成一個流亡的元首。對烏克蘭而言,流亡政府無論如何絕非一個好選擇,因為那意味著國境之內會變成無止盡的游擊戰場,人民必然因群龍無首而難有寧日。但對歐盟而言,只要戰事局限在烏國,不要擴散到其他國家,他們並無所謂。對美國而言,一個游擊動盪的烏克蘭,必然能消耗乃至拖垮普亭政權及俄羅斯,建立烏國流亡政府就是他們的無本生意。

十多天來,西方國家忙著開菜單制裁俄羅斯,坐視烏國人民流離失所,卻無人願意積極斡旋兩國找出可行的休兵方案,充分顯現了民主國家空談人道的虛假。如今,歐盟轉而冀望中國大陸協助調停;一旦北京出面,西方最好不要在背後掣肘。無論烏國情勢如何發展,走到流亡政府那一步,絕對是下下策。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俄烏戰事加劇我通膨壓力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73626/web/ 

◆  俄烏對抗的癥結與轉折
◆  大陸經濟政策 回歸務實
◆  學習歷程商品化 何以趨之若鶩
◆  照顧假全面有薪 別讓阿嬤再等20年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俄烏戰事加劇我通膨壓力
◆  台電穩供 需數位轉型、開放市場
◆  挪錢招待軍眷重刑 涉私菸案升官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俄烏戰事加劇我通膨壓力


2022-03-09 01:13  聯合報 /   楊之遠(作者為退休教授)
俄烏戰局導致國際大豆、小麥、玉米價格飆漲,將使我國通貨膨脹壓力加大。美聯社


由於新冠疫情威脅全球供應鏈運轉,因此自民國 109 年(二○二○年)以來,全球糧食價格一直呈現上漲趨勢。民國 111 年(二二年)一月糧農組織食品價格指數平均為一三五點七,比民國 110 年(二一年)十二月上升一點五。糧農組織估計係由於國際能源價格持續飆升,提高農民的化肥和燃料成本所導致。

近日由於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美國小麥期貨三月初上漲至每蒲式耳十一點三四美元,創下十四年來的最高水平。小麥期貨在過去的一個月裡價格飆升了百分之五十。俄羅斯和烏克蘭在全球小麥、玉米等糧食市場供應中均占有重要的地位。各國擔心兩國衝突升級,世界糧食安全可能將面臨更大風險。

俄羅斯主要農業區位於中央黑土區、頓河流域、伏爾加河沿岸和外高加索地區。在民國 103 年(一四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和吞併克里米亞後,歐盟和美國對俄羅斯企業實施制裁,總統普亭進行反擊,禁止歐洲國家食品進口,反而促使俄羅斯國內農業蓬勃發展。民國 110 年(二一年)俄羅斯小麥出口量三千五百萬噸占全球小麥出口總量百分之十六點九,為世界最大小麥出口國大麥出口六百二十萬噸占全球出口量百分之十三左右

烏克蘭全境擁有廣闊的肥沃黑鈣土,含豐富的腐殖質,被稱為「歐洲糧倉」。同時聶伯河由北至南,在烏克蘭境內河流長約一千二百公里提供農作物充分灌溉水源過去烏克蘭規定農民只能租用土地農民生產意願不高。澤倫斯基當選總統後於民國 110 年(二一年)七月修法,准許個人可以購買面積不超過一百公頃的土地,以吸引外國投資,提升農業生產效率。

目前烏克蘭葵花籽年產量約五、六百萬噸,是全球最大出口國占全球出口量百分之七十玉米出口量三千三百萬噸全球占比百分之十七小麥出口量二千四百萬噸,占比百分之十一點六糧食出口已成為烏克蘭經濟的基石,烏克蘭出口貿易額中的農業占比,從民國 101 年(一二年)的百分之廿六增加到民國 109 年(二○年)的百分之四十五高達二百廿二億美元

由於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政府已於二月廿四日暫停了多個黑海港口商業運輸糧食倉庫和加工設施暫停運營,將導致長期依賴俄烏兩國糧食進口的中東、非洲地區陷入政治動盪

我國糧食自給率僅百分三十,俄烏戰局導致國際大豆、小麥、玉米價格飆漲,將使我國的通貨膨脹壓力加大導致低收入民眾生活面臨困境。建議政府應嚴密觀察國際糧價走向,必要時應啟動預先關懷機制,實施社會救助














俄烏對抗的癥結與轉折


2022-03-09 01:11  聯合報 /   周陽山/中國文化大學教授(台北市)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戰爭已有170萬人逃離烏克蘭,其中超過100萬人進入波蘭;聯合國警告,若戰火持續,難民人數可能會超過500萬。法新社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引起全球震驚,大多數民眾強烈譴責俄國的暴行,但也有越來越多的人反向指責烏軍與民兵在烏東地區的暴行,這卻不足以讓侵略行動正當化,負負不能得正,戰爭必須遏止!

但另一則網訊卻出現在大眾眼前:「當年西方國家炸伊拉克時,你沒有反戰。炸利比亞時,你也沒有反戰。炸敘利亞時,你還是沒有反戰。後來烏軍炸烏東人民時,你也不在意。現在俄羅斯炸烏克蘭,你卻受不了…然後你告訴我,你堅定反戰!」

對於這樣的質疑,有人會說:「我從頭到底就反戰,即便是美國也反對!」但也有人認為西方代表正義,發動戰爭有其正當理由,至於俄羅斯的戰爭則一定是錯。但真的是這樣嗎?果如是,當年蘇軍和西方合作在二戰中一起把德、日打敗,恐怕就成問題了。

另外,還有人說,我們支持西方才能求得自保。這是立場問題,沒有是非可言!但受戰火凌遲的烏克蘭,為什麼強烈指責北約和歐盟不肯派軍支援?為什麼口口聲聲支持烏克蘭的拜登總統,卻堅持不派軍參戰?

有人會說:因為這不符合西方利益,然而西方已發動對俄制裁。但這些制裁真的有效嗎?制裁果真能制止戰爭嗎?

其實,關鍵不在於無知或冷感,而是由於文化霸權早已經被西方媒體掌控,故意灌輸特定訊息給一般大眾,卻不讓真相如實的呈現。而俄羅斯貫以戰鬥民族形象示人,既霸道又出言恫嚇,在認知戰與輿論戰上自然是一敗塗地。

但如果仔細聆聽一些重要人物的分析,真相與對策其實不難呈現。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指出,「西方必須明白,對俄羅斯來說,烏克蘭永遠不可能只是一個外國。俄羅斯的歷史始於基輔羅斯,在數個世紀裡,烏克蘭是俄羅斯的一部分」。「烏克蘭不應該加入北約,而應該追求類似於芬蘭的姿態。保持高度獨立性的同時,在大部分領域與西方合作,但也要小心翼翼避免與俄羅斯出現對抗。」

美國前駐蘇聯大使馬特洛克也指出,「就烏克蘭而言,美國對其國內政治的干涉很深—甚至到了似乎直接挑選總理的地步。美國支持二○一四年的政變,那場政變過程很難說符合法治或民主」。「仍在烏克蘭醞釀的暴力事件也始於親西方的西部地區,而非東部頓巴斯;頓巴斯地區的衝突,更多源自烏克蘭族對俄羅斯族的施暴」!

這是一場美國早應制止而未制止的戰爭,現在澤倫斯基總統終於表態了,一方面他宣布烏方不指望加入北約,另一方面也同意與俄羅斯討論烏東與克里米亞問題。這是重要的轉折!俄羅斯應該要有善意的回應,並及早結束戰爭。但經過這次戰爭後,俄烏撕裂的關係還能重回過去嗎?美國的大國威望有可能恢復嗎?歐洲大陸依然是安全和平的嗎?













大陸經濟政策 回歸務實


2022-03-09 01:01  聯合報 /   黃健群/工業總會大陸事務組組長、大學兼任助理教授(台北市)
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表示,實現「雙碳」目標,必須立足國情,不能脫離實際,搞運動式降碳。(新華社)


報載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日前兩會上提到,要實現「雙碳」目標,必須立足國情,要穩中求進、逐步實現,不能脫離實際。此論述不僅為大陸「雙碳」目標未來的推動方式定調,似乎也預告:中共將修正自去年以來的運動式經濟手段。

自民國 109 年(二○二○年)十一月被稱為史上最大 IPO 的螞蟻金服上市前一刻被喊停以來,大陸資本市場即充滿山雨欲來風滿樓氛圍;而旋即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視為來年的八大重點任務之一後,中共即大刀闊斧地啟動對資本市場的清理整頓。

民國 110 年(二○二一年)以來,中共即以反壟斷法為由,對大陸本土網路巨頭重罰超過二百億人民幣;而在減輕學生教育負擔的號召下,中共驟然提出教育「雙減」,不但讓補教行業一夕關停,培訓機構的資本化也全面被限縮。與此同時,在認定網路遊戲為「精神鴉片」前提下,中共針對遊戲商提出嚴格管理措施,除了實名登錄,未成年人上網遊戲時間受到極大限縮,致使遊戲產業幾近崩跌。此外,為打造「風清氣正」行業文化,中共進一步清理網路空間;並針對演藝產業祭出各類禁令。

雖然中共強調,這些監管的升級,主要是防範過去以來資本市場的非理性繁榮,以及維護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但在中共提出透過市場、政府、慈善的三次分配促成「共同富裕」後,有輿論認為,這是大陸經濟急向左轉的訊號。然而,從幾個面向來看,今年大陸經濟政策將相對務實,過於激進的改革步伐將減緩:

首先,從政治層面來看,去年中共推動的監管升級反壟斷,甚或共同富裕,主要是讓大陸民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獲得情緒上緩解。也就是說,中共要告訴廣大群眾:大陸近年來的快速發展,產生了諸如貧富差距過大、資本失序等問題,中共非常重視。但中共認為,這些任務並非一蹴可幾。因而,這些政治訊號,可視為中共重塑治理正當性,以及習近平為廿大延任創造有利條件所釋放。

其次,從經濟層面來看,雖然大陸民國 110 年(二○二一年) GDP 增長為八點一%,但實際上四季度的增長幅度呈現逐季遞減;且誠如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所說,在「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下,大陸發展面臨的風險增多,民國 111 年(二○二二年) GDP 增長要達到五點五%仍需「爬坡過坎」。因此,如何以求發展讓「蛋糕先做大」,必將是中共今年施政的重點。

最後,從社會層面來看,為避免資本市場動盪,以致衝擊就業市場;因此,在保就業為重中之重的前提下,中共勢必推動有利就業的經濟政策;並在符合市場法則,以維持社會穩定為優先。

綜上所述,雖然預期今年大陸將推動可預測及務實的經濟政策;然而,不可諱言,中共諸多監管政策,猶如懸在資本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未來會如何發展,仍需進一步觀察。













學習歷程商品化 何以趨之若鶩


2022-03-09 01:27  聯合報 /   鍾邦友/高師大教育系兼任助理教授(高雄市)
學習歷程檔案上路已三年,但親師生對此新制依舊陌生和無助。本報資料照片


全教總日前檢舉北科大公然將學習歷程商品化,五天辦理「備審資料與面試準備」等招生相關課程,收費八千元,預計招收國二至高三學生,似已嚴重違反招生倫理,教育部也回應,如查證屬實,將予嚴懲。不過另一個問題是:何以高價的研習營學生仍趨之若鶩?

筆者從事高中職升學輔導工作多年,深知類似案例絕非唯一,早在書審資料為升學要項的時代,就有不少大學辦理收費的「備審資料研習營」,從業務經驗歸納發現,愈是熱門校系辦理的,不論是否收費都愈受學生及家長歡迎,而升學排名殿後的,就算免費也不一定會受青睞。這個現象說明熱門校系教授的評審觀點才是最具價值的,不管是過去的備審資料或現在的學習歷程檔案,同樣都是高中職端費盡心思想要揣摩大學端,特別是評分教授思維的一種猜心過程,只是過程中,投評審教授之所好似乎比呈現真實自我更重要。

所以參加過這樣類似「鍍金」的研習之後,產出的成品是否更能符合必要的入學需求?或成為跨過該校系高門檻的助力?才是心照不宣的關注焦點。倘若以這種標準來檢視所有大學辦理的醫學營、數學營或企管營隊等,是否都是不應該,且該避嫌的?尤其是收費的,因為這會加大偏鄉、弱勢學生取得資源的更大鴻溝。

雖然教育部已多次發文大專校院,不宜用學習歷程名義辦理具有金錢對價關係的招生活動,但另一方面,卻放任因為城鄉差異所造成不同高中職開課與學習活動的豐富性,及個別家庭的貧富差距所能取得教育資源不均等因素形塑的不公平,然後還要想方設法消滅唯一被認為公平的考試分發入學管道,這樣的大學升學設計真是應該的嗎?














照顧假全面有薪 別讓阿嬤再等20年


2022-03-09 01:49  聯合報 /   林昭禎/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研究員(台北市)
婦女新知基金會等22個婦女團體,上午前往勞動部舉行記者會,提出「家庭照顧假」修法3大主張。記者黃義書/攝影


婦女節女性爭取權益紀念日,我國自民國 91 年(二○○二年)三月八日施行性別平等工作法》,廿年來所實現的性別相關法制,遍及教育、性騷擾及家庭暴力防治等層面,所以政府當局特地在性別圖像報告中,根據聯合國的計算式,代入我國資料,強調台灣的性別平等表現已是全球第六,亞洲之首。但諸多數據卻顯示,情況沒有想像的好。

以勞動部發布的民國 111 年(二○二二年)僱用平等調查為例,受訪的事業單位表示不論是招募、考績或升遷,大都不會有性別考量,在薪資給付部分僅百分之四點六承認有此考量。不過立即遭到主計總處的打臉,同年數據指出,女性須較男性多工作五十八天,才能達到整年總薪資一致。問題出在兩者的研究對象不同,一是針對企業調查,另一是就薪資進行分析,可見勞資對性別平等的看法差距不小。

再就申請育嬰留職停薪津貼的男女比來說,自民國 98 年(二○○九年)開始迄民國 109 年(二○二○年),女性申請人數均超過八成,男性則未及兩成,顯然育兒責任仍是在女性身上。這點從女性勞動力參與率在廿五至廿九歲到達最高點的九成之後,即一路下滑;而已婚婦女離職率同樣隨著年齡增加便可知。因此到了五十歲以後,男女的勞動力參與率相差已超過百分之廿,可見女性絕對家庭照顧主幹,同時職場對已婚女性的友善程度也不夠,無怪乎會造就出今日不婚、不育的少子女化危機。

為了紓解台灣「生不如死」的人口負成長問題,蔡政府雖不斷增加少子女化對策之預算,但解決方式有四成三拿來發津貼,另二成二放在普設「準公共化」的托育設施,用於促進職場性別平等預算不到百分之。就連「家庭照顧假」也是公私部門大不同,雖說兩者都是七天假,但公部門有薪假民間企業則歸屬於事假,要扣薪

其實性別平等除了勞資見解相左公私有別外,年齡也是問題。因為女性比男性長壽,當子女長大、長輩離世後,一旦另一半先走,高齡女性常會面臨乏人照料窘境,何況國民年金制度是民國 97 年(二○○八年)十月才開辦,這群缺乏老年經濟安全保障女性該如何是好?可惜政府當局並未見到,長照政策無性別主流化思考

如果決策者有心推升性別平等,讓台灣更上層樓,短期透過修訂《性別工作平等法》即可做到。首先拉近公私部門距離,推動「有薪家庭照顧假」;其次獎助企業提供或安排托老相關事宜,以減輕員工照顧負擔。祈願各政黨能將此主張納為政見,千萬別讓阿嬤們一等又是廿年。













台電穩供 需數位轉型、開放市場


2022-03-09 01:07  聯合報 /   許志義/中華大學特聘教授、台電前獨董(台中市)
季青漫畫


再生能源的間歇性,會造成電力負載曲線所謂的「鴨子曲線」,這已經明顯出現於台灣每天的電力系統,而且只會愈來愈嚴重了!

在先進國家,電力公司都需要「數位轉型」為開放式/敏捷式管理的有機體組織,擺脫過去官僚型/瀑布型的機械式組織。在台灣,已不可能再延續過去核能/火力/水力集中式且封閉式的發電系統,完全一條鞭地由台電獨占綜攬「穩定供電」的使命。畢竟,這已是物聯網人工智慧大數據普及落地的時代!

具體而言,台電此時此刻必須「有效能且有效率」地引進數位科技,以及不同於過去七十年來的商業模式,盡可能開放市場,讓所有「藏電於民」的另類電業,例如:各大工廠/學校/機構的自用發電柴油機組、Gogoro/Tesla/大巴士公司等電動車儲能系統、便利超商冷凍設備、百貨業者空調系統、民宿業者熱泵系統等需量反應供應者,均能公平對等地進入「電力交易中心(台電二○二一年七月一日已正式掛牌營運)」,針對各種不同類別的電力商品及輔助服務,公開競價,決定出次一日的「保險」價格與數量。

所謂「保險」,是指另類電業全都分散在各種用戶手中,不必輸電網,就能在地發電、配電及供電,有效避開龍崎變電所/中寮變電所/大潭變電所造成過去歷年所有大停電的輸電系統失靈事故,此顯示「尺有所長、寸有所短」,絕非台電集中系統所能企及的市場優勢。

按照目前台灣電力系統規模,台電每天應該採購至少二百萬瓩的備轉容量,才能因應「兩部大型發電機組加上一部中型發電機組」的突發性機組故障,或者每日平均約三百多萬瓩間歇性太陽能發電,可能造成的「緊急供電缺口」。也就是,台電公司應該幫用戶購買的「保險費」!

然而,台電現在每天平均外購的輔助服務備轉容量,僅約三萬瓩,小兒科至極。完全不符合台電規模的比例原則!

台電的首要任務,就是盡速推展上述電力交易模式,讓所有的電力市場利害關係人,能夠在「雙贏」的基礎上,提供需量反應資源。這就是分散式電源「數位轉型」的真諦!可以在短時間內立即見到成效。















挪錢招待軍眷重刑 涉私菸案升官


2022-03-09 01:03  聯合報 /   林清汶/世新大學法律系兼任副教授(台北市)


最近烏俄戰事沖淡國內新聞,但是一則攸關軍人權益之事仍餘波盪漾,即花東防衛指揮部前少將參謀長韓豫平,被控於民國 104 年(二○一五年)時挪用演習加菜金,用以支付指揮官招待部屬與其眷屬的餐費。花蓮高分院貪汙罪判其有期徒刑四年六月,褫奪公權四年最高法院二月十四日駁回上訴定讞,韓豫平案發後所領之薪水全遭追回,並取銷終身俸

本案件引發朝野立委不分黨派的重視,要求國防部一周內提意見報告書,退輔會副主委李文忠也表示判決不符比例原則,之前有軍人或退伍軍人犯間諜罪,判的刑度比這還輕;退輔會已組專案小組,並陪韓到監察院陳情;更有退將指出判決女法官不熟悉軍中文化。

軍人的家屬雖是民間人士,但同時具有軍眷身分,現役軍人領有俗稱眷補證家屬,過去憑證可以購買國軍福利站優惠商品、享有水電半價優惠、同時至國軍醫院就診看病連掛號都免費;係對保家衛國的軍人平常無法與家人相伴,對軍眷基本優惠。而榮譽是軍人的生命,每個軍人必須要愛惜羽毛,能晉升將軍更是無上榮耀。本案法官的判決,將軍人畢生清譽毀於一旦,從家人朋友長官部屬心中神聖的地位,變成貪汙的罪犯,更追回案發後的薪資及剝奪其終身俸家庭生活頓陷困難

犯罪量刑最重要標準依刑法第五十七條如動機、目的,或犯罪人是否從中獲得利益等,都要衡酌考慮,試問,韓將軍支付指揮官招待下屬政戰主任及眷屬餐費,並未讓他日後仕途有任何好處或對價關係,涉案的二,八八○元亦未進入私人口袋,請問其犯案動機是什麼?在軍中每逢袍澤退伍或懇親會時吃吃喝喝慶祝經常有眷屬參與,長久已成軍中文化一環,要追究用的款項,真的要辦、能辦嗎?現任國防部高官將領不清楚嗎?為何都不吭聲?

最高法院七十四年台上字第四二二五號判例部分要旨:「行為雖適合於犯罪構成要件之規定,但如無實質之違法性時,仍難成立犯罪。本件上訴人擅用他人之空白信紙一張,雖其行為適合刑法第三百三十五條第一項之侵占罪構成要件,但該信紙一張所值無幾,其侵害之法益及行為均極輕微,在一般社會倫理觀念上尚難認有科以刑罰之必要。且此項行為,不予追訴處罰,亦不違反社會共同生活之法律秩序,自得視為無實質之違法性,而不應繩之以法。」此即「微罪不罰」之道理。

喧騰一時的私菸案,涉案人中有遭重判者、有被緩起訴的,還有人日後升官,我們司法的標準到底在哪裡?本件是典型的法官不食人間煙火,對犯罪事實評價欠缺合理性。惟今補救之計,應由檢察總長盡速依法提起非常上訴,以茲救濟並提振國軍士氣。現今國家正枕戈待旦加強戰備之餘,不宜延宕弄得民心沸沸揚揚。


楊志良/抗中保台,是或非?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楊志良/抗中保台,是或非?
◆  王文華/喊停的意志力
◆  薛承泰/有機會當外公,很幸福!






楊志良/抗中保台,是或非?


2022-03-09 00:58  聯合報 /   楊志良/退休教授、前衛生署長
民進黨在以往總統立委大選中強打「抗中保台」議題。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兩岸無論在血緣、文化或經濟上,都高度連結,但是政治體制完全不同,且在可見的未來不可能融合,這是兩岸領導人及民眾難以否認事實

絕大多數的台灣住民,無論是閩南、客家或者是其他各省來台者,當然都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人」,但難道都只自認為是台灣人而不是「中國人」嗎?

蔡英文、賴清德、蘇貞昌一干綠官,每到選舉時就拚命到各寺廟拜拜上香,甚至跟著遶境,難道媽祖、關公、保生大帝、玄天上帝…不是中國的神嗎?

再以經濟的 ECFA 而言,台灣每年要從中國賺取一千五百億美元以上,反服貿攻占立法院及行政院的那一群人,升官發財之餘,怎麼不上街頭來反 ECFA,要求蔡政府立即終止?

綠營不是要台灣獨立嗎?可是陳水扁曾公開說,做不到就是做不到。蔡英文掌握下的民進黨,在國會占絕大多數,且認知作戰一級棒,在深綠台獨工作者一再催促的壓力下,為什麼不在立法院通過台灣獨立?是在怕什麼?而且還要去蔣經國的反共保中華民國

仔細分析,那些深綠台獨分子,骨子裡就是從日據時代一直延續至今的「日本買辦」,自認為是日本人,以接受日本封爵為榮,欺壓台灣人。殖民者一向的手段,就是豢養地方士紳統治殖民地人民,比如日本人支持台灣地主及資本家辦糖廠,但是甘蔗價格與國際糖價完全脫鉤,而且還要在磅秤上動手腳,苛扣斤兩,蔗農不服,找來日本警察,請三名保正站上磅秤一量,竟然只有一百斤,所以才有「天下第一戆,種甘蔗乎會社磅」的俗語。

時至今日,台灣早已光復,但那些高等日本買辦不死,有地位及聲量,一心懷念「主國」,對基層民眾認知作戰吹噓反中及台獨聲量,好像台灣人都親日,連年輕人都被洗腦。其實家母輩的基層台灣人,恨死日本統治者,小老百姓忘了向日本警察鞠躬就是一巴掌,但這些底層的人是沒有聲音的。

這些綠營把「抗中保台喊得震天價響,不認同他們的就扣頂「親中賣台」的大帽子,柯文哲說了一句「兩岸一家親」,紅帽子脫都脫不掉。問題是,什麼是「中」?「中」可以是政治的,但也是地理的、血緣的、文化的、社會的及經濟上的。中共政權中國土地上執政也不過七十餘年,當然不是中國的全部。政治的中國從不放棄武力併吞台灣,絕大部分在台灣的人民無法接受,所以當然要對抗中國政治體制,而保有台灣目前自己的政治體制

然而政治上的對立,不能影響文化及血緣上的相互感動,瓊瑤的小說及影視劇;鄧麗君、李宗盛及伍佰等人的歌曲,兩岸同受歡迎。當三毛橄欖樹遇到王洛賓在那遙遠的地方,讓多少兩岸人民心情悸動;大陸刀郎西海情歌不也在台灣到處傳唱?

抗中保台」是要抗中共政權?還是中國人民?還是兩者一起?如果都要抗,那就把所有的媽祖、孔子、關公、保生大帝的廟及像都砸了。但故宮不宜,可把所藏文物賣一大筆錢,買老美武器以之抗中。

口號式抗中保台結果造成台灣民心渙散政策破敗國家虛擬化,這就是蔡英文荒謬治理國家結果。有識之士非齊心一志加以反轉,反共、和中、護台灣,無以救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