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20日 星期六

經濟日報社論/兆元振興融資 別看得到吃不到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54180/web/

◆  經濟日報社論/兆元振興融資 別看得到吃不到
◆  聯合報黑白集/人權第一案:小明對阿中
◆  聯合報社論/國民黨必須拿回「中華民國」的話語權








經濟日報社論/兆元振興融資 別看得到吃不到


2020-06-20 01:32  經濟日報 /   經濟日報社論


行政院宣布將於7月推出總金額達到新台幣兆元的企業振興融資方案,協助中小企業度過這一次的難關。由於疫情影響,全球經濟重創,台灣的情況稍為好一點,但是許多企業仍然受到不小的影響,尤其是中小企業,資本較小,承受景氣蕭條的能力較低,更需要政府的紓困幫忙。相較於之前勞工紓困貨款及預定7月中旬推出的振興三倍券,這一次額度高達1兆元的企業振興融資方案,可融資規模要大許多,對於企業紓困的重要性也遠大於其他的紓困和振興措施,因而方案內容及可能產生的效益,更值得關注。
這一次的企業振興融資方案有幾個重點,第一,總金額1兆元大約是我國國內生產毛額(GDP)的5%,雖然低於美國和日本振興措施總支出的占比,但是相對於國內其他振興措施,規模仍然要大許多,對於許多急需支援的企業而言,這才是真正最需要的。第二,由於總金額很大,政府計劃由九家公股銀行分攤額度,其中八家各分攤1,240億元,輸出入銀行分擔 80 億元。不過,這些只是預定的額度,政府並沒有強制要求各銀行相關放款總額要達到分配的額度。
第三,利率為基本放款利率加上2百分點,因此放款利率最高有 2.81%,會低於目前中小企業信用放款動輒 4% 以上的利率。如果有抵押品,利率可能會再低一些。第四,為了協助企業能儘量朝著政府推動的六大策略性產業方向發展,對於這六項策略性產業相關企業的貸款會給予優先考量。
到目前為止,台灣第 1 季出口表現還有成長,但從第 2 季開始,出口已經連續二個月負成長,許多企業都表示,今年下半年的訂單可能會大幅減少。再進一步觀察,台灣最近幾個月的訂單成長,主要來自於中國大陸,美歐地區的訂單則大幅減少;大陸訂單增加主要是向台灣採購了許多零組件,未來再加工出口到美歐等最終市場。
但是,美歐各國至今仍然未完全解除封鎖,對於最終消費品的需求也還相當疲弱,我們擔心現階段台灣還能維持的出口成長,可能只是短暫現象,下半年的出口有可能會開始大幅下滑。在經濟表現不佳的情況下,政府的紓困與振興方案就特別值得關注。
目前還未看到政府振興融資方案的完整內容,但是從已揭露的方案訊息來看,我們擔心這些紓困和振興融資大餅因政策執行問題,對很多企業而言,可能變成看得到卻申請不到,最終導致許多企業無法順利取得紓困融資,造成歇業和失業的增加。
這次的振興融資方案中有幾個問題值得注意,第一,1 兆元的融資規模由九家公股銀行分攤,卻未硬性規定每一家銀行必須達成額度目標,部分公股銀行可能會考量對中小企業融資的風險太高,降低放款意願;我們建議,政府應該明白規定,每一家公股銀行放款成績須列為績效考核標準。
第二,放款的利率最高只有 2.81%,相較一些政策性融資的利率還是要高。例如去年經濟部推出的三項吸引台商回台投資方案中,政府的利率補貼很多,回台投資企業的貸款利率幾乎為零,因而建議政府應該提供中小企業振興融資更多的利息補貼。第三,這一次方案主要目的在於協助中小企業度過難關,但中小企業散布在不同的產業,政府應該考慮全面性的紓困融資,不應該侷限在六大策略性產業。
總之,政府在執行企業振興融資方案時,應該考慮政策的全面性,建議政府應該儘量簡化振興融資方案的執行方式,最重要的是要讓真正有融資需求的企業,可以儘早拿到這一筆救命的紓困資金,順利度過這波難關。











聯合報黑白集/人權第一案:小明對阿中


2020-06-20 00:12  聯合報 /   聯合報黑白集
陳時中表示,陸生來台一事,仍待觀察當地疫情變化。圖/指揮中心提供


蔡總統要在監院設立國家人權委員會」,並提了七名監委兼任人權委員蔡英文既然把人權的調子唱這麼高,那麼人權委員會第一個該處理的案子就是:陳時中一再禁止「小明」回台,有無違反我國和普世共信的人權價值
蔡政府喜歡談人權同志的婚姻權應該尊重,罪犯的生命權不應剝奪,白色恐怖受害者的名譽應該回復,弱勢的工作權應予保障,這些都很正確但一談到與中國有關的人或事,蔡政府的人權天平立刻受到某種強烈電波干擾,變得歪斜。所以,武漢台胞遲遲才放行返鄉,小明則被阿中部長一再峻拒入境,陸客被視為不受歡迎的人,陸生在台受教權則無人問津。
成人也就罷了,「小明」年紀都很小,被隻身留在海峽另一岸,和父母萬里隔絕,這是哪門子人權?陳時中的防疫功勛再大,但用這種鐵石心腸打造出來的無情形象(且分明是雙重標準),就算能為自己贏得一座銅像,又有什麼光榮可言?
既然蔡英文如此標榜人權,那就讓這件「小明vs.阿中」的案子當成試金石,來試試國家人權委員會到底有多少膽識與高見吧大家也可品評一下陳時中骨子裡的人權觀,是否配得上他的防疫大功
「小明」只是一批弱勢兒童的代名詞,他們因自己無法選擇的國籍遭到蔑視;同樣的,「阿中」也只是蔡政府集合體的代名詞,以阿中為代表。現在,就缺一位人權律師來幫小明打這一仗














聯合報社論/國民黨必須拿回「中華民國」的話語權


2020-06-20 00:10  聯合報 /   聯合報社論
國民黨昨天上午召開改革委員會全體會議,公布了組織改造、青年參與、兩岸論述及財務穩健的四大改革方案。 記者曾吉松/攝影


在綠、白兩營猛挖牆腳的攻勢下,國民黨昨天公布了組織改造、青年參與、兩岸論述及財務穩健的四大改革方案。其中最受矚目的「兩岸論述」部分,一如外界預期,對「九二共識」的定位作了大規模翻修。過去國民黨把九二共識當成兩岸關係的「定海神針」,如今新論述調整為向對岸喊話:「沒有中華民國,就沒有九二共識」。在北京過去幾年只談九二共識,不談一中各表的情況下,這樣的調整當然是必要的,更有助於務實地對內對外召喚。
這番調整,主要是因應台灣民意的轉變。年初國民黨檢討敗選原因,即認為「兩岸未能掌握話語權,無法因應當下變局」是主要原因。在新論述中,除肯定九二共識過去的貢獻,也將重新調整九二共識論述的原因歸諸於民進黨的長期抹黑,以及中共長期不尊重中華民國存在之事實。此一詮釋,一則能平衡國民黨過去的論述,二則能符合主流民意,也是切中歷史事實的說法。
從這個脈絡看,國民黨新的兩岸論述與過去的不同,可從形式和內容兩方面分析。在形式上,國民黨仿效了民進黨的作法,不再以單一教條規範兩岸關係,而是依形勢變化擬訂新的論述,作為黨現有的綱領。內容上,則是加強了對中共的批判力道,以反映台灣人民的聲音。過去國民黨的兩岸論述,多半集中在批評民進黨的作為,認為它是兩岸關係惡化的源頭。新論述的批判,則涵蓋中共不尊重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強加一國兩制於台灣、以反獨之名強迫往來兩岸者表態甚或關押,以及侵犯香港自治等。
新論述也對兩岸之間和我國內部作法分別提出了制度性的主張。對於兩岸之間,新論述建議兩岸簽訂《海峽兩岸意外防止機制和行為準則》;對於台灣內部,則應完成《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立法;至於國民黨內部,則須訂定《黨公職兩岸交流行為準則》。除此之外,藍營新論述也主張,未來兩岸及外交的策略,應「在親美的基礎上維持與大陸的和平穩定」,以及「打破統獨僵局,走出一條更好的路」。如此,等於宣示國民黨「親美」基礎和「第三條路」。
歸結這些重點,可看出國民黨確已調整了傳統的兩岸關係論述,但如此一來,與民進黨的差異即變得不顯著。例如,明確拒絕一國兩制,和民進黨一貫以來立場相近;所謂「統獨之外的第三條路」,則類似陳水扁在民國89年(二○○○年)宣示的「新中間路線」。至於親美、加強對中共批判等,也和民進黨雷同。但這是否意味國民黨兩岸政策的「民進黨化」或「抄襲民進黨」,倒也不然。原因是,民進黨的兩岸論述曾歷經不同階段的變化,宣示與落實也有差距,蔡政府目前的政策並不代表民進黨的一貫主張。尤其,民進黨近年大打「中華民國牌」,蔡總統今年就職演說還特別強調會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和《兩岸關係條例》處理兩岸事務,這更接近國民黨的基本立場。可以說,國民黨在技術上向民進黨靠攏,民進黨則在原則上向「中華民國」靠攏。
亦即,當民進黨開始打出「中華民國台灣」後,藍綠陣營必然對「中華民國」的話語權展開爭逐。總統敗選後,國民黨幾將國家定位的話語權拱手讓給民進黨。在新論述裡,國民黨雖在策略上加強對中共批判,並訂定黨公職交流規範,試圖擺脫「親共」的紅帽;但這些論述仍缺乏歷史縱深,未必有助於在藍綠之間取得市場區隔,爭取到民眾支持,國民黨仍必須依情勢演變繼續深化自己的兩岸論述。
國民黨意欲從谷底翻身,兩岸立場被認為是重中之重。這份改革委員會擬出的新論述,誠然算是看到了國民黨兩岸訴求以往過於簡化的病灶,但能否治癒,就看藥方怎麼開了。

【即時短評】滷肉飯千金主嫌跑了 新北警沒有責任嗎?

◆  【即時短評】監委提名風暴 817萬票民意不該如此揮霍
◆  【即時短評】滷肉飯千金主嫌跑了 新北警沒有責任嗎?

◆  【重磅快評】如果是政治算計 綠營何必要反對黃健庭?
◆  【即時短評】心態不改 再改革還是那個國民黨
◆  【重磅快評】川普筆尖上的台灣 一掌打醒夢中人了嗎?
◆  【即時短評】在現實與激情間 政府的援港方案選擇前者
◆  【重磅快評】雙標指揮官政治正確 小明父母白哭白跪了
◆  【重磅快評】台灣是川普桌上的筆尖 民主盟友值多少?
◆  【即時短評】國民黨拚轉型 兩岸論述須換句話說
◆  【重磅快評】司法制度為隨機殺人犯嫌預留脫罪空間?
◆  【重磅快評】林飛帆擔心蔣萬安 韓流陰影揮之不去?
◆  【重磅快評】國安的經濟決策,將在顧立雄家作成?
◆  【重磅快評】蔡、蘇九份拚經濟 陳時中為何被缺席?
◆  【重磅快評】金與正的新官上任三把火會燒到誰?
◆  【重磅快評】各國冒險提前解封 第二波新冠疫情掩至?
◆  【即時短評】面對新冠肺炎,勞動部拿得出的只有錢?
◆  【即時短評】釣魚台爭議 蔡英文能變身抗日辣台妹?








【即時短評】滷肉飯千金主嫌跑了 新北警沒有責任嗎?


2020-06-20 04:47   聯合報 /   記者陳俊智/新北即時報導
板橋一間知名滷肉飯的千金,去年12月險些被人擄走。 示意圖/ingimage



新北警方偵辦板橋滷肉飯千金一案,雖一度抓到主嫌,但因為不符拘提要件被駁,嫌犯至今行蹤不明,無人能保證會否再犯,百姓憂慮在所難免;有趣的是,警察局長陳檡文稱全案比照擄人勒贖案高規格偵辦,卻未報請檢察官指揮,事後人跑了,再說檢察官是偵查主體,尊重檢察官見解」,說法似乎是想要切割又自打嘴巴。
一般而言,擄人勒贖案件在肉票絕對安全之前,案件是絕對保密。新北警方民國104年(2015年)曾偵辦香港富商綁架案,經驗豐富,不可能不知其中「眉角」;不過,滷肉飯千金案雖未讓歹徒得逞,但歹徒逍遙法外,甚至有可能再犯,面對這種情況,警方僅憑找到人就宣佈破案,然後見人跑了又以一句檢察官是偵辦主題搪塞
據了解,滷肉飯千金遭擄未遂案在事發當時,海山分局其實未報請檢察官指揮,而是等犯嫌通知到案才逕行拘提,且聽完嫌犯供述後,「擄人勒贖」案件因為犯嫌供述就變成「男女感情糾紛」,做完筆錄後就以一般妨害自由罪名移送,做法似乎高高舉起、輕輕放下」,也莫怪檢察官未能充分調查緣由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大選期間,新北警方不辭辛勞偵辦假訊息,報指揮不過關,除了以「拜託啦」等語請求檢察官放水,甚至更改罪名,以「預備殺人」改向其他地檢署報指揮,鍥而不捨的辦案精神堪稱典範,為何碰到情節更重大的擄人案就轉彎?
魯肉飯千金一案,新北警方高規格處理,卻未以應有規格報請指揮。在請拘票未果的情況下,即以函送方式送辦。結果,何姓主嫌在逃,會否再犯無人保證,警方最後僅以「檢察官是偵查主體」說明,這顆皮球似乎有點踢太遠了吧?















【即時短評】監委提名風暴 817萬票民意不該如此揮霍


2020-06-20 10:09  聯合報 /   記者蔡晉宇/台北即時報導
蔡英文總統監委提名引爆爭議。圖/本報系資料照


評論政治人物常會聽到一句話「海水退了就知道誰沒穿褲子」,這次監院提名風暴對蔡政府而言,就像一陣瘋狗浪,來的是又快又急;大浪在24小時內不僅澆熄了民進黨罷韓成功後的高張氣焰,蔡政府號稱「最會溝通政府」的表象更是被打回原形,這才發現原來峰層決策圈如此之小,關鍵人事安排不需事前鋪陳,一切「朕說了算」。
蔡總統提名黃健庭監察院副院長的初衷,或許是良善的;畢竟在罷韓通過後,朝野對立加劇,在國會若少了在野黨支持,緊接著登場的修憲工程恐難進行,因此盼透過監委兼容並蓄的提名,來安撫在野勢力;但本應遞出的橄欖枝,卻變成了火藥包,朝野氣氛不僅無和緩,甚至在民進黨內都搞得怨聲載道;蔡總統缺乏政治智慧,可見一斑。
自以為是的善意,往往是各方都承受不起的。大浪來襲也凸顯蔡英文獨斷的一面,「最會溝通的政府」卻連自家人都不溝通,難道是 817 萬票給了蔡總統獨斷的勇氣?權力不該如此行使,民意更不該如此揮霍。
民主國家中,總統在不能再連任的最後任期往往因權力即將轉移,而逐漸出現「跛腳」現象。蔡總統此次監委提名無疑是重創了領導威信,已提前「跛腳」,對未來施政更埋下一個不信任彈。馬英九第二任期末,令不出總統府的殷鑑不遠,蔡總統若仗勢現在黨政大權一把抓,想為所欲為,歷史會不可思議地重複上演。
過去蔡總統因施政不力,總被外界譏為是空心菜」。而從監委提名爭議看來,如今民眾要擔心的顯然不只如此,隨著後蔡英文時代的腳步逼近,蔡總統專行獨斷的一面恐更加原形畢露,只怕未來不只是「空心菜」,更是一代女皇武則天。

聯合筆記/中日爭釣島…做多說少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54180/web/

◆  國民黨世代交替 該從黨主席做起
◆  黨派立場、政治正確 監委提名兩道魅影
◆  小明、陸生、台生 他們錯了嗎?
◆  政府搞專制 挺港剩專案
◆  漫畫/這種提名人,怪不得
◆  波頓說錯了! 川普才沒那麼傻
◆  連筆尖都不是的中華民國
◆  聯合筆記/中日爭釣島…做多說少
◆  想一想「大屋頂中國兩制」







聯合筆記/中日爭釣島…做多說少


2020-06-20 00:14  聯合報 /   蔡佩芳
儘管中日關係回暖,日本首相安倍訪中簽署多項合作協議,但中日間的領土爭議、歷史問題仍是羈絆中日關係的主要因素。圖為釣魚台列嶼。(路透資料照片)


日本沖繩縣石垣市議會提出釣魚台列嶼行政地址更名案,會不會再度激化東海主權爭議,引發關注。雖然中、日頻頻以行動宣示主權,但口頭上卻相當節制。顯示在美中新冷戰的國際局勢下,雙方正謹慎拿捏尺度。
釣魚台列嶼日本稱尖閣諸島目前雖由日本實質管轄,但台、中、日三地都主張擁有釣魚台列嶼主權石垣市提案變更行政地址,意在宣示主權,被認為劍指中國
石垣市發難前,截至六月二日,日方連續五十天在釣魚台海域發現中方船隻。五月八日,兩艘中國海警船還在該海域追趕日本漁船,這情形不多見,只發生過四次,且這次追趕長達兩小時,甚於過往;中國海警船隨後又入侵釣魚台一帶日本「領海」逾廿六小時。中方追逐日本漁船的危險行為,引發沖繩漁民強烈反彈。
更名案消息六月六日傳出後,中方的回應是八日再度入侵釣島周邊日本領海」。這也是中方今年第十一度進入釣島日本領海」。
雖然雙方各自動作宣示主權,但口頭上卻十分節制。石垣市長中山義隆公開表示,更名是為了明確區隔石垣島與尖閣諸島兩處的登野城,此時提案只是因為行政程序準備完成,未特別考慮時機。日本政府定調這只是市町村的行政事務」;陸方外交部至今也未公開回應
與民國101年(一二年)日本政府將釣島國有化事件完全不同。民國101年(一二年)也是地方政府先放火,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在右翼支持下,擬從民間收購釣魚台,還傳出將在釣島舉行慰靈祭,祭奠二戰出征南洋的大日本帝國軍隊。過程中,中日官方發言激烈,帶動雙邊民族情緒,雖然最後野田政權為免態勢不可收拾,由中央出面收購釣島,避免地方過激行動但從此中日關係走入冰凍五年
時空背景迥異,美中日趨新冷戰,催動中方改善中日關係;日本安保依賴美國,但與中國的經濟聯繫已無法抽身,迴避東海衝突等問題,也仰賴穩定的對中關係,日方改善雙邊關係企圖同樣強烈。
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原訂四月訪日,受疫情影響延期,習訪日被視為雙方關係改變的重要里程中共要進出太平洋,與日方海洋衝突難免,捍衛主權但釣島問題不能成為絆腳石,中日雙方都在拿捏分寸,行動高調、口頭低調













連筆尖都不是的中華民國


2020-06-20 00:16  聯合報 /   桑品載/作家(桃園市)
白宮前國安顧問波頓即將出版新書,揭露川普常比喻大陸有如他常用的這張白宮大型辦公桌,台灣則是桌上那枝筆的小筆尖。(路透資料照片)


美國總統川普喻台灣是「筆尖」,喻「中國」是他辦公桌的桌面,人在桌邊一坐,筆尖之小,桌面之大,對照立見。
但筆尖之於桌面,仍有他厲害處,一是若筆尖在桌面上,戳出一個小黑點,破壞桌面完整。二是正因為中國處心積慮要除去筆尖下的黑點,則想要從中國得到利益,或和中國為敵國家與政客們,可用很多手段加深加濃這黑點,讓中國覺得窩囊的「大外宣」意義便有了。
不過,畢竟只是「筆尖」,力不能透紙,遑論透桌。於是,對川普者流,它只是籌碼,可與中共交換利益。川普要的是年底選舉能贏,他也毫不掩飾地向習近平說出這個意圖,為使習力助,他至少兩次稱習是「中國有史以來最偉大領袖」,也為此,對香港反送中,一方面說要幫助香港維持民主自由,另方面反手又說「美國不介入」。台港只是他心中的「筆尖」,辦公桌是他的,他可抹去,也可留著。
中共之為難,在「筆尖」意義不同。習近平為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筆尖下黑點,小如米粒,亦大如天庭;他更知川普根本不在意台灣這「筆尖」,但常在他耳邊叨念,好似「中國」有個血親流落他方,川普似真似假地保護他,台灣又緊靠川普,合著川普罵「中國」。中共之於台灣,曾文攻,也曾武嚇,進而軟不得,硬不得,「武統」說了幾十次,台灣人越聽越不信,優惠照要,反中之聲依然不絕。到如今,頗為自得的「一國兩制」,快變成笑話了。
習近平為使川普抹去筆尖下黑點,曾說願意幫川普打贏選舉,川普選舉基本盤是農民,最近特派習心腹楊潔箎赴美,與向來反中的國務卿龐培歐秘會,會後未聞龐培歐有罵聲,倒有消息傳出:北京同意購買黃豆等農產品,至於川普一直要加重中國貨關稅,竟輕輕帶過。
川普的「筆尖」和中共的「筆尖」,滴落出的墨汁都是台灣,卻一個台灣,各自表述,顯露各有心機,兩種心機構成大矛盾。川普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中共是以子之盾,拆子之矛。台灣儼如拍賣市場的貨物,說明台灣政客愛說的「台灣前途是由台灣兩千三百萬人決定」,是廢話
落此下場,主因是台灣被一群政客自作踐操弄之故。為什麼川普的「筆尖」叫台灣?為什麼中共「一個兩制」之「制」也叫「台灣」?台灣不是有自己國名,叫中華民國」?川普和中共一會兒吵翻天,一會兒握手言歡,口裡卻從來不提中華民國
他們不提,說穿了,如把中華民國拿到交易場去拍賣,誰願意買?誰買得起?推其初心,美國清楚處理台灣,有很多方法,有很多機會,因為台灣就有很多人因私心而厭棄她。「物必自腐而後蟲生」,高唱台灣獨立建國是蟲之一,喊武統喊得比某些中共人士還大聲,心裡更急的是蟲之二。美國、中共只需餵養這些蟲,中華民國就變成川習手中的玩物了。
可嘆啊,本來「中共不等於中國」,「台灣不等於中華民國」,居然在內外聯手下,中國只剩中共,中華民國只剩台灣。筆尖似的台灣,桌面似的中共,川普歪著肥嘴如此比喻,海峽兩岸十多億人聽了高興嗎?













波頓說錯了! 川普才沒那麼傻


2020-06-20 00:17  聯合報 /   梁志斌/資深新聞工作者(台北市)
白宮前國安顧問波頓(右)將出版新書爆料,指川普總統去年曾要求習近平幫助他贏得二○二○年大選。(美聯社資料照片)


波頓將出書揭露川普眼界狹隘,然而最不該的是,不應全怪罪川普。美國近幾年失序的外交軍事政策,波頓難辭其咎。
川普一介商人,驟然成為世界超強領袖,對於紛雜的國際關係所知有限,而資訊最大輸入源就是身邊的顧問和重臣。波頓下台前,給了川普相當錯誤或落伍的世界觀。
雖說書主打白宮內幕,但是沒有什麼驚人秘密。誰不知川普拿台灣來刺中國?誰不知習近平、普亭、金正恩想「操縱川普」?川普想利用那仨,拉抬自己的聲勢,習普金當然也會反利用,皆屬外交博弈常態。關鍵是川普真的被操縱了?沒有。
川請習買美農產品,最後雙方各讓一步化解貿易對峙,全球股市鬆了口氣,經貿回到正軌。這件事總統不但沒錯還高明的很,知道見好即收,而不是堅持不讓,兩敗俱傷;後者是波頓立場。還好川普沒接納,波頓沒資格以此諷刺川普。
同時,美對中的攻擊中傷從未停過;對俄羅斯制裁從不手軟;金小胖被吊在那兒兩年,沒有一絲進展。都是習普金操縱不成的反證,川普沒那麼傻。如果真的被操縱,天下就太平多了。波頓說習普金「都懂操縱川普」之說並非事實。
川普來硬的是計策」,為的是分塊較大的餅波頓則是在戰略上就認定美國對外要強硬」。其實他最該做的是剖析真實現狀,讓川普明白單邊主義已行不通,最佳選擇是讓習近平和普亭約束反美的國家,如伊朗
有見解有作為的國安顧問,如季辛吉,是不會獻出這般錯誤的策略頑固與剛愎,犧牲的是國家利益與世界和平
在川普面臨改選之際,出書的用意路人皆知。不論內容多辛辣,出醜的是波頓本人。














政府搞專制 挺港剩專案


2020-06-20 00:28  聯合報 /   戴世瑛/律師(台北市)
陸委會主委陳明通日前說明政府的「香港人道援助關懷行動專案」。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陸委會終於公布香港人道援助關懷行動專案」,內容洋洋灑灑,但不解的是:說好的修訂《港澳條例施行細則》呢?
平心而論,「行動專案」所援法律依據,不管是《港澳條例第十八條或港澳條例施行細則第廿五條,規定內容都過於概括簡略。且從民國86年(一九九七年)制定迄今,未嘗修正。能不能應對台港關係新形勢,乃至於「行動專案」符不符合依法行政法律保留原則」,均值商榷
何況,一旦通過《難民法》草案,則無論是庇護許可要件、審查程序,或撤銷廢止許可事由等,相形之下,港人的法規位階,將反較外國人或無國籍人為低。內外輕重,明顯失衡。故宏觀來看,台灣對於港人援助,原就缺乏周延明晰的法治保障。
另按前述施行細則,援助係集中行政院專案處理」,而非通案認定」。此模式固有審查從嚴、因事制宜、避免浪費資源等優點。然在沒有透明公開配套規範下,是否將因欠缺外部監督,加上行政恣意專斷,「專案處理」淪為「黑箱作業」,影響援助待遇的公平性。
尤可議的,是當局既不修條例,又不動施行細則,更悄然將庇護行動降格,把原來的人道「救援」,變為「援助關懷」。此舉意圖繞過立院審查,雖簡單易行,或可降低台港間政治衝突;卻也規避法律爭點,反留下諸多疑問。例如:前述條例第十八條所謂「政治因素」,其定義與適用資格標準為何?是否僅以被依「港版國安法」追訴者為限?對在港曾參加暴力抗爭,涉嫌犯罪者,是否同樣給予援助?倘個案申請援助遭拒,或對相關處置不服,法律救濟程序何在?
無健全法治基礎,挺港「行動專案」是否流於「口惠」?












小明、陸生、台生 他們錯了嗎?


2020-06-20 00:30  聯合報 /   曾凡勝/外商主管(台北市)
由陸配子女「小明」家長組成的「台灣滯陸孩童父母自救會」,日前在疫情指揮中心與行政院陳情。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女兒本來在過年後,就要到上海復旦當交換生,然後在這鳳凰花開的季節,回到台灣的學校,戴上學士帽,領到畢業證書,開展多彩人生。不料新冠肺炎改變許多人的生活,也打亂了女兒既定規劃。
春節開學前,學校通知交換學程延後半年疫情是天災,也不只是我們受害,那就當做一個寒假放九個月吧!學校提供停止交換、在台灣修完學分畢業的選項;但女兒當初經過深思熟慮、也積極爭取才有這個機會,她願意等半年。許多等待的孩子,應該也都抱持相同的想法,能說他們錯了嗎?
看著女兒好不容易盼來疫情趨緩,結果卻是下學期也不見得可按照計畫完成學業。這幾天不只在大陸的小明回不來,回大陸過年的陸生,也沒辦法來台灣完成學業,不斷向政府喊話求救。女兒下學期能不能完成學業又添變數,我的焦慮憤怒,也即將破表。
會來台灣就學的陸生,想必對台灣有一定的好感與憧憬,我也自信以為,他們來到寶島一定不會失望,而是更加覺得台灣好。面對這樣對台灣有好感的大陸年輕人,回學校按規定隔離,沒問題就繼續完成學業,為什麼要阻止他們完成學業,摧毀他們對台灣的美好印象呢?除了意識形態,還能怎麼解讀呢?
好吧!陸生不是自己人,不管愛不愛台。那麼,小明至少是半個自己人,何苦耽誤年輕人的學程跟人生呢?我們的台生台妹,總該是自己人了吧?
不管是兩岸關係,還是外交關係,都是對等的。今天你禁止人家學生過來,人家也禁止你學生過去,剛剛好而已!傷害了嚮往台灣的大陸年輕人,傷害了父母之一是台灣人的小明,也傷害了我們自己的孩子;算來算去,真不知到底有誰得利?













黨派立場、政治正確 監委提名兩道魅影


2020-06-20 00:32  聯合報 /   周陽山/金門大學、文化大學兼任教授
民進黨欲提名國民黨前台東縣長黃健庭出任監察院副院長,消息一出引起各界譁然。記者許正宏/攝影


第六屆監委提名記者會原訂於十九日下午舉行,卻因人選問題臨時取消。據報導,其中主因之一係副院長提名人黃健庭面臨黨派內部的反彈。但事態究竟如何發展,仍在未定之天。
其實,過去在第四屆監委提名時,也出現過人選爭議,結果有四位提名人未獲立法院通過,經過補提名之後才經重新審議而稍晚就任。到了第五屆提名時,情況更為嚴重,有十一位被提名人未通過,超過監委總額廿九人的三分之一。而當時以國民黨為多數的立法院,竟然拒絕再行審議,結果導致馬總統提名的監委只有十八人就任缺額的十一位監委,一直到民進黨執政之後才重新提名,由民進黨占多數的立委投票通過,到就任之際,監委的任期早已逾半
其實,監委提名人的法定資格十分清楚,依據今年一月八日剛修正的《監察院組織法三之一條的新規定是
「監察院監察委員,須年滿卅五歲,並具有下列資格之一:
一、曾任立法委員一任以上或直轄市議員二任以上,聲譽卓著者。
二、任本俸十二級以上之法官、檢察官十年以上,並曾任高等法院、高等行政法院以上法官或高等檢察署以上檢察官,成績優異者。
三、曾任簡任職公務員十年以上,成績優異者。
四、曾任大學教授十年以上,聲譽卓著者。
五、國內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高等考試及格,執行業務十五年以上,聲譽卓著者。
六、清廉正直,富有政治經驗或主持新聞文化事業,聲譽卓著者。
七、對人權議題及保護有專門研究或貢獻,聲譽卓著者;或具與促進及保障人權有關之公民團體實務經驗,著有聲望者。
具前項第七款資格之委員,應為七人,不得從缺,並應具多元性,由不同族群、專業領域等代表出任,且任一性別比例不得低於三分之一,提名前並應公開徵求公民團體推薦人選。」
據此,監委提名時若針對上列七項原則,充分考慮到擇優汰劣,實在不難找到適當的人選。而立法院在審議時,也可廣徵各界意見,對每一位提名人逐一審查,最後亦不難通過較佳的監委名單。
但是,若是從「黨派立場」與「政治正確」的角度出發,恐怕就無法選出最適當的人選了。其主因有二:其一,監委必須超越黨派,從國家整體和全民福祉的角度監督政府,親自接受民眾陳情,聽取民怨,以掌握民瘼民隱。進一步,據此摘奸發伏、彈劾官邪、糾正偏失、藉以肅清政風、實施善治。因此,若從黨派角度考量監委人選,殊不適宜,也難以完成其具體任務。
其次,各國的監察使或護民官,都是站在民眾的角度上監督政府,保護人權。因此,監委必須擺脫「政治正確」的羈絆,抱持「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態度,公正不阿,勇於任事,職司風憲,以保障民眾的權益與福祉!













國民黨世代交替 該從黨主席做起


2020-06-20 00:34  聯合報 /   李允中/大學教授(台中市)
國民黨主席江啟臣(右)一直主張黨要世代交替。記者邱德祥/攝影


高雄市罷韓成功後,由黨主席江啟臣領軍的國民黨聲望掉到空前谷底。昨日提出的黨務改革建議報告,被黨內視為救亡圖存,江啟臣是否能順利連任的重要紓困主張。
撇開兩岸論述及黨費漲價不說, 在組織改造及青年參與方面,有關世代交替方案仍舊是條條框框,沒有太多亮點,自無法解決江主席自己所說, 可能造成國民黨亡黨的「少子化」問題。
以不分區立委名單為例,國民黨完全可以主張下次提名,所有名單完全由四十歲以下,具專業領域專長之年輕人組成,甚至大膽邀請提名具高知名度,良好社會聲望, 卅歲以下的年輕人擔任。若國民黨不分區名單還是由「黨內老人」組成,試問國民黨如何爭取年輕世代認同,重返執政?
或有論者認為,不分區立委,除幫助提升社會形象及爭取社會支持功能外,另一重要任務,是作為黨內下次參選縣市長的人才儲備,若沒相當年紀經驗及知名度,如何爭取社會大眾支持?國民黨想要脫胎換骨,應摒棄黨內長期由地方家族勢力把持,「家天下」的派系生態,在地方有實力,就去選區域立委,不分區作為培養新世代年輕政治菁英搖籃,真正做到創黨總理國父孫中山天下為公的訓示教誨。
在組織改革部分,甚至有提到中常委連選只得連任一屆,屆期最長為八年,以杜絕「萬年中常委」汙名;筆者甚至認為國民黨從政同志,不只黨職,甚至包含縣市首長及立委議員等公職,都應該比照辦理。試想,世代交替從黨主席自己做起!外界才會相信國民黨是玩真的,也才有浴火重生的可能,不要再牽拖國民黨少子化,都是因為台灣年輕人是天然獨,堅持九二共識是讓民進黨撿到槍。

孫維新/百年一遇的耀眼金環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孫維新/百年一遇的耀眼金環
◆  王文華/墳墓裡的自由
◆  葉銀華/機器人會進入公司董事會?
◆  王正方/「白人至上」主義備受挑戰
◆  黃介正/瀰漫「反中」氣氛的美國大選
◆  劉憶如/解封後的全球經濟

◆  王健壯/蔡英文要擺脫兩種意識的束縛
◆  洪蘭/讓他們去走自己的路
◆  楊志良/民眾偉大,政府混蛋
◆  林中斌/兩岸僵局將開解
◆  陳亮恭/常照你的長照
◆  薛承泰/勞保的續命仙丹
◆  薛琦/振興三倍券真有三倍的效果?

◆  周行一/你不會比父母差
◆  盛治仁/我們就不能好好相處嗎?
◆  楊渡/別說《教父》沒教過你
◆  方祖涵/職棒熱潮退卻後的省思
◆  黃介正/孤鷹.戰狼.香港
◆  劉維公/閱讀提案力中心:敦南誠品書店
◆  葉銀華/股市經營權爭奪的亂象








孫維新/百年一遇的耀眼金環


2020-06-20 00:11  聯合報 /   孫維新(作者為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
上次日環食在台現身為2012年5月21日。圖/取自交通部臉書


明天下午,台澎金馬將會迎來一次壯觀的日食環食」,也是偏食」。北起斗六、南到新營、西至金門,東到台東,加上澎湖北端,都會看到月亮準確地來到太陽正中央,幾乎掩去整個太陽,只留下周邊一圈金環!這次老天爺沒有重北輕南,慷慨地照顧了南台灣的民眾,但若您沒有時間趕到「環食帶」中,留在台灣,仍能在下午四點出頭,看到一個非常接近「全食」的「偏食」,太陽有九成四以上的直徑(約八成五的面積)被月亮遮去!這次日食無論環食偏食,台澎金馬的觀測條件遠較北邊的日韓、南邊的星馬,來得要精彩得多!
但上課問學生對這次日食的瞭解,多半都只知道在台灣可以觀測的區域,但問到這次起自何處,學生就一臉茫然,我很希望學生在多面向具備國際觀,能從世界角度來看這次的天象奇觀。這次日食中心的環食帶起自中非、橫越中東、擦過印度、橫過華南、經過台灣,結束在太平洋中,並非台灣獨享
拜科學發展之賜,民智漸開,知道日食不是上天示警,也不是天狗調皮,所以皇帝不需要下詔罪己,民眾也不需要敲鑼打鼓,而能熱切期待。這個科學發展的過程,就是「找到規律」!要找出宇宙規律是一連串的辛勤努力和嘗試錯誤,從一五四三年哥白尼改以太陽為中心,到一六○九年克卜勒發現行星軌道是橢圓,給了天主教會以地球為中心的宇宙觀致命的一擊,也開啟瞭解日食科學本質的過程
日食會不會重複出現?會的,我們現在知道,日食出現的間隔非常規律,每十八年十一又三分之一天,太陽地球月亮會重複同樣排列,這個時間和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密切相關,為什麼?每十九年有趣的事情會發生,每個人的國曆生日和農曆生日會回到同一天!就因為國曆生日來自太陽,農曆生日來自月亮,在日地月三者重複同樣排列之時,兩個生日就會合而為一了。那要是在同一個地點等上十八年十一又三分之一天,是否就可以看到同樣的日食在同一地點再次出現?不會,因為多了這個三分之一天,地球雖然走回了原來的排列,但是多轉了三分之一圈,也就是一二○度,所以要在大約同一經度觀測到日食,要等上五十四年卅四天
日食很希罕嗎?不會,要是全食、偏食、環食都算上,全球一年平均有二至五次的日食,每一百年大約會發生二四○次,所以還相當頻繁,但因為不是發生在同一地點,有時上山下海,有時登峰造極,所以並不感覺它的發生還蠻頻繁的。
日食帶來的生活影響,有正面的生日趣味,也有負面的發電衝擊,可以想像,日正當中烈焰薰灼的太陽突然有一大半不見了,太陽能板的發電量會有多大的起伏?還好人們已有經驗,台電都會超前部署,隨著太陽的消失和再出現,機動調整電力配置。
觀測過程中,眼睛的保護極端重要,有次日食全食帶經過印度,日食結束後有七千多人進醫院,都是眼睛受傷。請大家千萬小心,使用專業的日食眼鏡,一般的太陽眼鏡再帥也沒用。但除了直接觀測,有沒有其他和日食互動之處?您可以把家中的蒸盤拿出來,在偏食的太陽下,看陽光穿過無數小洞,落在桌上的畫面,每個圓形的小洞,都會呈現當時偏食的太陽!這個遊戲充滿趣味,有些學生拿硬紙板戳洞,畫個台灣,讓偏食的太陽幫忙在桌面上畫出台灣,也是樂趣之一!
希望明天下午台澎金馬都能有良好天氣,讓我們能在瑰麗金環的照耀下,欣賞這個壯觀天象的趣味與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