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20日 星期六

經濟日報社論/兆元振興融資 別看得到吃不到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54180/web/

◆  經濟日報社論/兆元振興融資 別看得到吃不到
◆  聯合報黑白集/人權第一案:小明對阿中
◆  聯合報社論/國民黨必須拿回「中華民國」的話語權








經濟日報社論/兆元振興融資 別看得到吃不到


2020-06-20 01:32  經濟日報 /   經濟日報社論


行政院宣布將於7月推出總金額達到新台幣兆元的企業振興融資方案,協助中小企業度過這一次的難關。由於疫情影響,全球經濟重創,台灣的情況稍為好一點,但是許多企業仍然受到不小的影響,尤其是中小企業,資本較小,承受景氣蕭條的能力較低,更需要政府的紓困幫忙。相較於之前勞工紓困貨款及預定7月中旬推出的振興三倍券,這一次額度高達1兆元的企業振興融資方案,可融資規模要大許多,對於企業紓困的重要性也遠大於其他的紓困和振興措施,因而方案內容及可能產生的效益,更值得關注。
這一次的企業振興融資方案有幾個重點,第一,總金額1兆元大約是我國國內生產毛額(GDP)的5%,雖然低於美國和日本振興措施總支出的占比,但是相對於國內其他振興措施,規模仍然要大許多,對於許多急需支援的企業而言,這才是真正最需要的。第二,由於總金額很大,政府計劃由九家公股銀行分攤額度,其中八家各分攤1,240億元,輸出入銀行分擔 80 億元。不過,這些只是預定的額度,政府並沒有強制要求各銀行相關放款總額要達到分配的額度。
第三,利率為基本放款利率加上2百分點,因此放款利率最高有 2.81%,會低於目前中小企業信用放款動輒 4% 以上的利率。如果有抵押品,利率可能會再低一些。第四,為了協助企業能儘量朝著政府推動的六大策略性產業方向發展,對於這六項策略性產業相關企業的貸款會給予優先考量。
到目前為止,台灣第 1 季出口表現還有成長,但從第 2 季開始,出口已經連續二個月負成長,許多企業都表示,今年下半年的訂單可能會大幅減少。再進一步觀察,台灣最近幾個月的訂單成長,主要來自於中國大陸,美歐地區的訂單則大幅減少;大陸訂單增加主要是向台灣採購了許多零組件,未來再加工出口到美歐等最終市場。
但是,美歐各國至今仍然未完全解除封鎖,對於最終消費品的需求也還相當疲弱,我們擔心現階段台灣還能維持的出口成長,可能只是短暫現象,下半年的出口有可能會開始大幅下滑。在經濟表現不佳的情況下,政府的紓困與振興方案就特別值得關注。
目前還未看到政府振興融資方案的完整內容,但是從已揭露的方案訊息來看,我們擔心這些紓困和振興融資大餅因政策執行問題,對很多企業而言,可能變成看得到卻申請不到,最終導致許多企業無法順利取得紓困融資,造成歇業和失業的增加。
這次的振興融資方案中有幾個問題值得注意,第一,1 兆元的融資規模由九家公股銀行分攤,卻未硬性規定每一家銀行必須達成額度目標,部分公股銀行可能會考量對中小企業融資的風險太高,降低放款意願;我們建議,政府應該明白規定,每一家公股銀行放款成績須列為績效考核標準。
第二,放款的利率最高只有 2.81%,相較一些政策性融資的利率還是要高。例如去年經濟部推出的三項吸引台商回台投資方案中,政府的利率補貼很多,回台投資企業的貸款利率幾乎為零,因而建議政府應該提供中小企業振興融資更多的利息補貼。第三,這一次方案主要目的在於協助中小企業度過難關,但中小企業散布在不同的產業,政府應該考慮全面性的紓困融資,不應該侷限在六大策略性產業。
總之,政府在執行企業振興融資方案時,應該考慮政策的全面性,建議政府應該儘量簡化振興融資方案的執行方式,最重要的是要讓真正有融資需求的企業,可以儘早拿到這一筆救命的紓困資金,順利度過這波難關。











聯合報黑白集/人權第一案:小明對阿中


2020-06-20 00:12  聯合報 /   聯合報黑白集
陳時中表示,陸生來台一事,仍待觀察當地疫情變化。圖/指揮中心提供


蔡總統要在監院設立國家人權委員會」,並提了七名監委兼任人權委員蔡英文既然把人權的調子唱這麼高,那麼人權委員會第一個該處理的案子就是:陳時中一再禁止「小明」回台,有無違反我國和普世共信的人權價值
蔡政府喜歡談人權同志的婚姻權應該尊重,罪犯的生命權不應剝奪,白色恐怖受害者的名譽應該回復,弱勢的工作權應予保障,這些都很正確但一談到與中國有關的人或事,蔡政府的人權天平立刻受到某種強烈電波干擾,變得歪斜。所以,武漢台胞遲遲才放行返鄉,小明則被阿中部長一再峻拒入境,陸客被視為不受歡迎的人,陸生在台受教權則無人問津。
成人也就罷了,「小明」年紀都很小,被隻身留在海峽另一岸,和父母萬里隔絕,這是哪門子人權?陳時中的防疫功勛再大,但用這種鐵石心腸打造出來的無情形象(且分明是雙重標準),就算能為自己贏得一座銅像,又有什麼光榮可言?
既然蔡英文如此標榜人權,那就讓這件「小明vs.阿中」的案子當成試金石,來試試國家人權委員會到底有多少膽識與高見吧大家也可品評一下陳時中骨子裡的人權觀,是否配得上他的防疫大功
「小明」只是一批弱勢兒童的代名詞,他們因自己無法選擇的國籍遭到蔑視;同樣的,「阿中」也只是蔡政府集合體的代名詞,以阿中為代表。現在,就缺一位人權律師來幫小明打這一仗














聯合報社論/國民黨必須拿回「中華民國」的話語權


2020-06-20 00:10  聯合報 /   聯合報社論
國民黨昨天上午召開改革委員會全體會議,公布了組織改造、青年參與、兩岸論述及財務穩健的四大改革方案。 記者曾吉松/攝影


在綠、白兩營猛挖牆腳的攻勢下,國民黨昨天公布了組織改造、青年參與、兩岸論述及財務穩健的四大改革方案。其中最受矚目的「兩岸論述」部分,一如外界預期,對「九二共識」的定位作了大規模翻修。過去國民黨把九二共識當成兩岸關係的「定海神針」,如今新論述調整為向對岸喊話:「沒有中華民國,就沒有九二共識」。在北京過去幾年只談九二共識,不談一中各表的情況下,這樣的調整當然是必要的,更有助於務實地對內對外召喚。
這番調整,主要是因應台灣民意的轉變。年初國民黨檢討敗選原因,即認為「兩岸未能掌握話語權,無法因應當下變局」是主要原因。在新論述中,除肯定九二共識過去的貢獻,也將重新調整九二共識論述的原因歸諸於民進黨的長期抹黑,以及中共長期不尊重中華民國存在之事實。此一詮釋,一則能平衡國民黨過去的論述,二則能符合主流民意,也是切中歷史事實的說法。
從這個脈絡看,國民黨新的兩岸論述與過去的不同,可從形式和內容兩方面分析。在形式上,國民黨仿效了民進黨的作法,不再以單一教條規範兩岸關係,而是依形勢變化擬訂新的論述,作為黨現有的綱領。內容上,則是加強了對中共的批判力道,以反映台灣人民的聲音。過去國民黨的兩岸論述,多半集中在批評民進黨的作為,認為它是兩岸關係惡化的源頭。新論述的批判,則涵蓋中共不尊重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強加一國兩制於台灣、以反獨之名強迫往來兩岸者表態甚或關押,以及侵犯香港自治等。
新論述也對兩岸之間和我國內部作法分別提出了制度性的主張。對於兩岸之間,新論述建議兩岸簽訂《海峽兩岸意外防止機制和行為準則》;對於台灣內部,則應完成《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立法;至於國民黨內部,則須訂定《黨公職兩岸交流行為準則》。除此之外,藍營新論述也主張,未來兩岸及外交的策略,應「在親美的基礎上維持與大陸的和平穩定」,以及「打破統獨僵局,走出一條更好的路」。如此,等於宣示國民黨「親美」基礎和「第三條路」。
歸結這些重點,可看出國民黨確已調整了傳統的兩岸關係論述,但如此一來,與民進黨的差異即變得不顯著。例如,明確拒絕一國兩制,和民進黨一貫以來立場相近;所謂「統獨之外的第三條路」,則類似陳水扁在民國89年(二○○○年)宣示的「新中間路線」。至於親美、加強對中共批判等,也和民進黨雷同。但這是否意味國民黨兩岸政策的「民進黨化」或「抄襲民進黨」,倒也不然。原因是,民進黨的兩岸論述曾歷經不同階段的變化,宣示與落實也有差距,蔡政府目前的政策並不代表民進黨的一貫主張。尤其,民進黨近年大打「中華民國牌」,蔡總統今年就職演說還特別強調會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和《兩岸關係條例》處理兩岸事務,這更接近國民黨的基本立場。可以說,國民黨在技術上向民進黨靠攏,民進黨則在原則上向「中華民國」靠攏。
亦即,當民進黨開始打出「中華民國台灣」後,藍綠陣營必然對「中華民國」的話語權展開爭逐。總統敗選後,國民黨幾將國家定位的話語權拱手讓給民進黨。在新論述裡,國民黨雖在策略上加強對中共批判,並訂定黨公職交流規範,試圖擺脫「親共」的紅帽;但這些論述仍缺乏歷史縱深,未必有助於在藍綠之間取得市場區隔,爭取到民眾支持,國民黨仍必須依情勢演變繼續深化自己的兩岸論述。
國民黨意欲從谷底翻身,兩岸立場被認為是重中之重。這份改革委員會擬出的新論述,誠然算是看到了國民黨兩岸訴求以往過於簡化的病灶,但能否治癒,就看藥方怎麼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