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6日 星期六

經濟日報社論/對「金融兵推」的幾個具體建議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  經濟日報社論/對「金融兵推」的幾個具體建議
◆  聯合報黑白集/巨石落下的瞬間
◆  聯合報社論/ETF之亂暴露台灣游資洪流無處可去之憂







經濟日報社論/對「金融兵推」的幾個具體建議



2024-04-06 03:00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央行總裁楊金龍在立法院表示,針對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中國大陸試射飛彈等情況都有金融兵推演練過,也有因應配套措施。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不斷更新/0403花蓮大地震 完整新聞速報

日前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在立法院備詢時表示,央行、財政部、金管會,為因應台海可能出現緊急狀況,曾進行金融兵棋推演。我們對此一作法表示肯定,因為台灣金融與股市,有其脆弱性,可能是中國大陸對台採取戰略封鎖重點之一,倘若於平時做好萬全準備,萬一發生不幸,政府高層方能妥善應付,採取合宜適當對策。

金融兵棋推演,是社會各界高度重視的國安議題,我們提出以下建議,協助相關財經單位做好周全準備。

首先,中國經濟與金融實力在未來三年不致突飛猛進,但本諸兵棋推演「料敵從寬」原則,以下假設均以最不利於台灣情境做出建議。

根據中央銀行公布資料,台灣現有外匯存底約 5,700 億美元,其中93%分散儲存於國外信譽卓著銀行。惟央行從未對外揭露,於緊急時期,政府何人、透過何種程序,如何動用該外匯存底?另外,這些外國銀行於緊急時期是否會受中國政府聲明影響,將我外匯存底所有權移轉予中華人民共和國?以當年台日及台韓斷交為例,日本及南韓政府即將我駐日及駐韓大使館土地房舍產權,直接沒收並移交中國政府

為確保緊急時期國際貨幣清算機制暢行無阻,台灣應比照美國與他國簽署之外匯交換機制(SWAP Line),選擇適當中立並接納台灣的國家,簽署類似協議,俾於緊急時期,政府仍可透過外匯交換,購買所需戰略物資。

中央銀行、財政部、金管會、國發會,平時即應針對中國實質封鎖台灣,股/匯/房市信心崩潰,無量下跌情境,應採取之步驟與臨界點,研擬可能因應方案,並強化資金籌碼,定期演練,廣徵企業及學者專家建言,不斷修正檢討。

台海若發生緊急狀況,台灣需要購買大量戰略物資,穩定股匯房市信心,快速復原受損建設,臨時所需資金龐大,恐超過行政院戰時準備金(約3,000億台幣)、外匯存底(5,700億美元)、國家金融安定基金(5,000億台幣)之總和。建議於國際債信良好之平時,向國際資本市場舉債,廣積糧草,如若中央政府舉債已達法定上限,財政部應積極思考,在周延規劃與有效監督下,允許體質健全之國營事業、公營行庫、或聯合地方政府,向國外發行公有債券,立法院並修法允許境外投資機構直接購買。

中央銀行會同金管會,於極機密情境下,預擬因應特殊狀況時,實施強制外匯管制、停止股市交易、大幅提高利率之時機與底線,並具體分析其利弊得失,以備緊急狀況下,提供總統及行政院長裁決是否採行參考。

展望未來發展趨勢,世界重要國家將相繼發行數位法幣,包括數位美元、數位歐元;屆時數位人民幣亦可能於國際市場廣泛流通,台灣外匯存底是否應以適當比例納入數位貨幣,熟悉緊急時期操作,中央銀行應每年滾動式檢討因應。

因應數位人民幣於緊急狀況下,可能成為地下匯兌支付工具(即便是平時,數位人民幣仍可能成為民眾於國際電子商務平台支付工具),中央銀行、經濟部,應會同政府相關單位,擬定因應與管理方案。

過去五年,台灣在大陸投資企業,逐步減少投資或結算營利現金,逾1兆台幣據了解,超過半數並未直接匯回台灣,而以外匯或投資形式保留於境外,這是企業為因應兩岸發生衝突時保留實力的作法,值得政府部門金融兵推時列入評估考量。

台積電及相關供應鏈,在世界經濟扮演關鍵角色,若遇緊急狀態,致其營運資金、原物料、完成品運輸出現困難時,美國及日本政府必不會坐視不管,我政府單位應事先與美日政府協商,清楚了解其可接受底線位置,以為合宜之相對因應。

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勿恃敵之不來,恃吾有以待之。











聯合報黑白集/巨石落下的瞬間


2024-04-06 00:21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0403花蓮大地震,蘇花公路路廊受災狀況嚴重,花蓮秀林和平車站以南,許多路段嚴重落石,山上崩落的巨石擋道,路面開裂,場面怵目驚心。記者杜建重/攝影


▶▶不斷更新/0403花蓮大地震 完整新聞速報

花蓮地震後數日,受困中橫和蘇花公路的民眾陸續被救出,救援工作持續往艱難處推進,台積電也傳出復工率八成的好消息。隨著更多訊息和影像傳出,人們看到地動天搖的瞬間有多麼恐怖:車輛在滾落的巨石中閃躲,騎士在跳動的橋梁上猶豫,礦區員工在懸崖邊用沙包抵擋石雨…。

向那些在驚險中拾回生命或失去生命的人致意!遠離災區的民眾或許無法體會「生死一線間」的感受,但有人活著回來訴說他們的故事,對大家都是一種啟發。就像看到激烈晃動的橋面,汽機車暫停行駛似是更佳選擇;當巨石從天而降,車輛緊貼山壁停靠或許更能減少被擊中的風險。

就像花蓮倒塌的五樓民宅,由於一樓早餐店老闆機警叫大家快逃,讓店內十七名客人在大樓轟然倒塌時逃過一劫。台泥和平礦區員工的逃生故事,則充滿勵志。因為領班是老礦山原住民,受困後除了採野菜供大家補給,還自勘路線架設繩索,將六十四名員工全部安全帶下山。

社會的韌性,要靠經驗的不斷傳承與積累九二一地震後,台灣全面提高了建築的安全係數,讓這次災害得以減輕就像全球至表關切的台灣晶片生產,台積電第一時間雖有部分產線受損停工,但十小時後復原率已超過七成,次日更回升到八成。正是這樣的民間韌性,足以超越地震的恐懼













聯合報社論/ETF之亂暴露台灣游資洪流無處可去之憂


2024-04-06 00:00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00939和00940三月開募,吸引許多沒有投資ETF經驗的股民進場,三月證券戶大增9.71萬人,且不分年齡層,但增加最多的為0至30歲,短短一個月增加3.76萬人,統計整體開戶人數成長至1,272.05萬人,創歷史新高。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不斷更新/0403花蓮大地震 完整新聞速報

最近,包括○○九四○等多檔 ETF(指數股票型基金)的募集,在台灣資本市場颳起旋風。僅○○九四○這檔,即募集了一千七百億元資金,這已相當於三分之一國安基金的規模。近年來,大型 ETF 基金進出台股,動輒千億元的巨量操作,不僅影響大盤走勢,對投資標的個股股價更造成相當影響。從中央銀行到金管會,都注意到這股投資熱,紛紛提醒投資人要注意風險。

這波熱賣的 ETF 產品,多數訴求高配息,與單一股票相比,給投資人一種風險較低、投資績效穩定的觀感,是熱賣主因。央行總裁楊金龍示警說,ETF 有助漲助跌的風險,現在大家都上去,未來也可能大家一起下來;尤其金融市場易有群眾效應,一窩蜂像羊群般跳進去,從眾的風險值得留意。楊金龍的預警有其苦心,○○九四○上市第一天,就跌破了發行價格,代表想要搶短線賺錢的投資人並未夢想成真。

這股 ETF 之亂,背後有另一層更深的隱憂,就是游資氾濫無處可去。國人搶買 ETF,除了國內儲蓄利率偏低,和「羊群效應」作祟,另外就是大家對經濟前景缺乏信心,只能寄託於投資報酬率穩定的金融產品。我國超額儲蓄今年預估將達到三.八四兆元的史上高點另一方面,今年民間投資成長率預估卻僅一.三四%。儘管台灣民間資金豐沛,但卻找不到新的投資標的。閒置資金過多,無論大舉流向股市、房市或特定金融商品,都可能造成市場的消化困難;輕則價格波動,重則可能泡沫化。

根據主計總處的統計,我國家庭儲蓄變化不大,但企業儲蓄卻快速成長,這可從企業保留盈餘看出端倪。民國一一一年(二○二二年),我上市櫃公司保留盈餘高達十五兆餘元,這些龐大的資金要被課徵五%的營所稅。這項稅制的立意原在鼓勵企業將盈餘再投資,但因為產業變動太快,許多企業找不到新的投資標的,寧可手上龐大的保留盈餘被課稅。長此以往,企業將失去成長動能,對經濟發展絕非好事。

對於民間投資呈現熄火狀態,政府卻缺乏積極應對,一味拿對自己有利的面向來宣傳。例如,政府對台股上兩萬點沾沾自喜,認為是「經濟廿年來最好」的證明,並稱以台積電為首的半導體產業動能強勁,不關注其他產業投資停滯的問題。事實上,台積電及半導體業營收展望雖然風風火火,但台灣經濟若只仰賴少數企業和產業一枝獨秀,並不是健康的發展趨勢。尤其,許多傳統產業企圖努力轉型,他們也都握有龐大資金,卻找不到投資方向,政府在這方面應有更多著力。

準總統賴清德近期展開全國「產業之旅」,展現他拚經濟的企圖心;但從他產業之旅的規畫,卻看不出其開拓經濟的大格局。賴清德產業之旅首站,是和半導體業座談,接著是無人機等國防產業。前者只是錦上添花,後者則是展現「抗中保台」意志,但對於諸多陷入發展轉型瓶頸的產業,他卻缺乏關注

各界曾多次提醒蔡政府:台灣若只靠半導體業,可能會陷入「荷蘭病」而不自知。但民進黨政府陶醉於半導體業盛世與台股兩萬點的榮景,對外界建言置若罔聞上世紀八○年代,台灣曾因台幣升值出現「台灣錢淹腳目」現象,股市與房市價格狂飆但緊接著而來則是製造業出走、產業空洞化的衝擊,經濟陷入多年低潮如今,台灣錢淹腳目現象再現,若政府一味拿股市兩萬點來麻痺自己,不積極提振民間投資,未來我們將有何經濟成長的果實可以收割?



【專家之眼】對抗北京不歸路 為何沒有真銀兩

◆  【專家之眼】對抗北京不歸路 為何沒有真銀兩
 
◆  【專家之眼】哈利波特作者羅琳說「⋯我很期待被逮捕」
◆  【專家之眼】全世界最大笑話:台灣貧窮率世界最低
◆  【專家之眼】監察院也查NCC舊案 NCC還能喊冤?
◆  【專家之眼】馬習可能二會 就讓他留在歷史裡吧!
◆  【專家之眼】廢除原產地標示:這次美國萊豬真要來了?
◆  【專家之眼】開徵戰爭稅—抗中保台怎能一毛不拔!
◆  【專家之眼】中華民國護照的命運







【專家之眼】對抗北京不歸路 為何沒有真銀兩


2024-04-06 07:44  聯合報/ 張競/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
台灣社會是否願意繼續投入大量資源,支持對抗中國大陸戰略構想,其實會受到華盛頓政策嚴重影響。(路透)


▶▶▶不斷更新/0403花蓮大地震 完整新聞速報

美國《國防新聞》(DefenseNews)軍事媒體網站4月4日以「太平洋難題:為何美國在嚇阻中國支出上無法獲得共識?」(Pacific problemsWhy the US disagrees on the cost of deterring China)為題刊出專稿,分析美國面對中國大陸崛起,雖然有意營建軍事嚇阻實力,但卻未能實際投入足夠資金,因此所產生現實困境。

該文旋即被國內媒體節錄轉譯報導(中時電子報:沒人敢答;美眾議院國防委員:中美大戰,我們的錢從哪來?)不過對於有興趣,並想理解原始報導全貌讀者來說,還是應該閱讀該稿原文。

看到該項稿件,筆者回憶起民國一O八年(2019年)夏季美國智庫國際海事安全研究中心(CIMSEC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Maritime Security)曾與美國陸軍未來戰爭研究部US Army Future Warfare Division)共同合作,針對維護美國印太地區內區域與全球利益,以「2035年反制中國軍力」(Countering the Chinese Military in 2035)為題對外徵稿。

筆者當時曾經針對此項課題,依據美軍軍事準則,指出此種戰略思維確實存在諸多盲點;但依據此等詰問與質疑所撰寫稿件,最後卻遭致徵文單位拒絕刊載,最後必須另外將該稿件,以「2035反制中國軍力-思維盲點何在?」轉投到香港《三策智庫網》。由於該智庫網頁目前已停止運作,筆者將相關稿件全文與投稿經過貼於社交媒體網頁,歡迎讀者自行參閱。

其實對照當前華盛頓應對北京現實狀況,儘管表象上美國政壇反中是兩黨共識,但依據實力觀察,美國能夠有何作為?實際上又真正採取何等作為?就正如筆者當初質疑美國智庫徵文題目時,首先是懷疑為何美國無法塑造出不必反制中國軍力之戰略態勢,在未來十餘年間,美國在何種立案假定下,認定必然要採取手段反制中國軍事?其次指出,若是要反制中國軍力,其範圍與格局將僅限於區域性作為,抑或是將擴及全球性衝突?最後則是所謂反制,究竟是要在軍事上達成「嚇阻」,抑或是必須透過交戰「擊敗」對手

回過頭來看前述美國《國防新聞》報導指出,美國雖然在民國一一O年(2021年)創設《太平洋威懾倡議》(PDIPacific Deterrence Initiative),但實際上並未投入足夠資源,並且建構可信嚇阻實力。相對於中國大陸整建軍備驚人態勢,美國諸多軍備投資建設計畫,特別是發展新型作戰艦艇,造艦進程不斷受挫。美國若要讓嚇阻可信,就必須要能掌握到能夠擊敗對手實力,否則絕對是流於空言毫無效果

誠然就整體國力來說,美國還是處於領先地位,但整體發展勢頭確實是不太樂觀。儘管面對北京,華盛頓還是強勢發聲,但從阿富汗撤軍開始,俄烏衝突升級後,戰事發展陷入僵局,以色列哈瑪斯衝突爆發,加薩地區戰火導致人道危機,紅海航運遭受攻擊航運阻斷,處處顯現出華盛頓主導全球各處衝突,確實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整體戰略嚇阻可信度,在全球各國眼中,確實是大打折扣

面對此種現實態勢,吾人必須嚴肅觀察,到底華盛頓對抗北京是否已經吃下秤砣鐵了心,處心積慮就是要走向對抗衝突不歸路?儘管目前拜登政府以「競爭」來掩飾雙方所存在各項利益矛盾與對立,但在溝通與對話過程同時,還是不斷拉攏盟友,鼓吹聯手對付北京。太平洋兩岸爾虞我詐,想要正面互動往來,在多次發表政策文件時,以負面表述辭語定位對方,雙方敵意螺旋不斷升高,確實是讓吾人難以樂觀看待。

假若在心態上存心走上對抗,但卻拿不出真金白銀支付相關開銷,這不就是坐而言卻不能起而行嗎?對照發言用辭逐漸揚棄外交辭令彈性,開始運用重鹹重辣感性喊話叫陣示威,卻同時不能腳踏實地,在商貿、金融、科技、文化以及軍事各個戰線上,拿出實力鞏固地盤與優勢,更是讓人感受到色厲內荏,戰略構想更是徒託空言。

台灣社會近年來浮現疑美論,絕對不是空穴來風,許多論者亦都能拿出斬釘截鐵證據,質疑盲目扈從華盛頓,押注在美國「抗中」戰略,到頭來未見得能夠「保台」。儘管綠營大扣認知作戰紅帽子,但此種聲浪完全無法壓抑,就是因為其確有所本。

台灣社會是否願意繼續投入大量資源,支持對抗中國大陸戰略構想,其實會受到華盛頓政策嚴重影響。台灣鄉親是否願意或能夠在華盛頓無意與無法干預台海衝突時,維持對抗大陸意志,更是關鍵所在。

假若台北在政策上必須追隨華盛頓,走向對抗北京到底不歸路,台灣還能有本身戰略選項嗎?政治取捨交易還會有任何彈性嗎?看人臉色仰人鼻息就是棋子,假若看不清楚華盛頓運籌帷幄手法,看不出投資經營真實樣貌,只依靠政治人物隻字片語與表面文章,當成自我催眠政治搖頭丸,恐怕台海和平穩定是沒有任何機會,最後台灣必然會成為華盛頓政治脫身與戰略救贖之祭品。





數位言論自由/保護消費者 數位平台有責任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  推動防災 企業應做更多
◆  災後重建 跨域合作尋自然解方
◆  效法工廠管理 讓實驗室更加安全
◆  身處地震帶 應居安思危
◆  數位言論自由/保護消費者 數位平台有責任
◆  防震災 快補強老建物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數位言論自由/保護消費者 數位平台有責任


2024-04-06 00:55  聯合報/ 吳統雄/數位言論自由論壇發起人(台北市)
4月7日是台灣言論自由日,台南市政府在市府前的南榕大道舉辦宣傳記者會,預告一連串系列活動。記者鄭惠仁/攝影


▶▶▶不斷更新/0403花蓮大地震 完整新聞速報

四月七日「言論自由日」前夕,經過四年的追尋,數位言論自由的保障終於出現曙光。立法委員林國成在「數位言論自由論壇」建請下,將邀請跨黨委員於五二○前後召開「數位言論自由立法院公聽會」,發展數位時代新制度,作為對賴清德政府的獻禮。

期待經由立法程序解決以下問題:一、數位平台對內容的處罰與連坐處罰,是否違憲?二、數位商業模式時代,如何保護數位言論消費者?三、數位言論自由與國安問題如何平衡?四、問題與解決-法律面:釋憲?修法?新立法?技術規約面-假訊息處理、網軍辨識…等。

民國一○九年(二○二○年)「數位言論自由論壇」與時為政務委員、管理數位產業的唐鳳舉辦了一場對談,在會中獲得三項共識:

一、「言論自由、資訊流通、自律優先、平台安全」應四項並重,必要時,其優先順序應如上;二、「臉書(包括其他平台)有演算法不透明」的事實,亦即排序、曝光、外力介入與處罰不透明;三、對於臉書與各查核機構認為有疑義的貼文,可以「#標籤」提示,由使用者決定如何處置。而非由不具司法權力的機構處罰。

臉書與各數位平台是否能夠超越憲法而對言論處罰?甚至恢復封建時代的「連坐處罰」?十分可疑!經過兩年的溝通,毫無進展。去年數位部成立,此案卻轉到 NCC,仍未具體處理。

數位平台拒絕溝通的最大理由是:「數位平台免費,不喜歡就不要用」,進而導出「數位消費者」的議題。

有人忽略了「數位虛擬時代的商業模式」,數位平台並非免費,因為使用者付出了「人頭與流量」以及吸引網友來互動的流量,這是數位平台主要廣告收入的來源,也是使用者付的虛擬費用。同理,作者花了知識、經驗、時間所寫的貼文也是費用,如果原因不明消失,也等於付費而沒有到貨。

過去曾發生假酒事件,社會上也出現「不去那家買,就好啦!」的聲音。當時《聯合報》的總編輯張作錦與時任記者的筆者,認為消費品面對的不是特定個人,而是全體人民,消費品所具有的潛在問題,不能因為有些消費者不知情,就可以不透明。《聯合報》以三版頭條、連續報導了當時大家不熟悉的「消費者保護」觀念,募到了十萬元,交付給李伸一,成為「消費者文教基金會」的育成基金,再由基金會促成了《消費者保護法》

在數位商業模式時代,各平台不論是否使用其產品,仍然必須遵守「消費者保護」的透明責任,而此觀念也出現在歐盟去年與今年實施的《數位市場法》與《數位服務法》之中。盼數位言論自由,成為台灣不分黨派、凝聚「全彩共識」的議題。









推動防災 企業應做更多


2024-04-06 00:59  聯合報/ 王福闓/品牌再造學院院長(台北市)


▶▶▶不斷更新/0403花蓮大地震 完整新聞速報

中央氣象署指出,以地震周期來看,平均每卅年台灣就會發生一次規模七以上的大震,等於每個台灣人一生平均會經歷兩次災害型大地震,近期我們就遇到了九二一後的再次強震。

因此,對民眾來說,與地震相關的議題與防災意識顯得更為重要。民國八十九年公布的災害防救法,明定為減少災害發生或防止災害擴大,各級政府應依權責實施災害防救教育,也因此近年地震發生時,不少人能做出及時判斷,減少人身與財物損失。不過,仍有民眾遭遇不幸,所以仍應更廣泛推廣教育,包含地震當下更好的即時應變行動,或避免進入危險區域的危機意識。

在這些防災議題的推動上,企業可投入更多資源,也能對品牌正面形象有所幫助。國內企業在進行品牌行銷及 ESG 相關溝通時,極少是以地震相關議題進行,比較知名的像是鋼鐵品牌的廣告,強調地震與生命的延續,我自己也負責過品牌的地震議題溝通,著重在日常生活的防災意識。包含居家產業、大樓電梯機電、營造建築業甚至是家庭電器品牌,其實可投入更多的 ESG 資源。

對企業來說,ESG 不一定只能和環保或是內部治理連結,重大社會議題或公共教育其實也很重要。有的企業會認為自己的產品與服務並未直接和地震防災有關,或是商業效益有限,但其實許多商品與服務,都跟地震防災有關。

筆者到日本旅遊時曾在不少零售通路上看見賣家提醒,像電視機的放置與地震可能造成的危害、或居家收納的方式和地震的影響,透過通路提醒建立消費者的防災意識。而在電視廣告與品牌微電影中,也不時可見與地震題材的結合,像是失去家人的傷痛醫治,或幽默提醒如何應對地震。

另外,有些零售業或服務業,因租用空間的需求及使用考量,而對一些建築設計有所更動,但近幾次地震都可發現,若未符合法規會造成嚴重後果。這時若從防災與 ESG 的角度來說,訴求品牌的營業空間一定要合規,並結合相關單位來驗證,即便地震也不會對其他住戶或使用者造成影響,也能提升消費者的認同度。

企業可以更多的從社會教育面向思考,不論是與地方政府合作更多的體驗式防災教育活動,還是從生活面結合產品設計,甚至是日常收納與居家安全的意識提升。在房屋交易的商業行為上,也將地震相關的資訊清楚說明,讓消費者能更理解地震發生的應對與風險。

還有,在許多新產品設計時,除考量環保或公益性外,若能提出所使用的材質或製造者,可更好的幫助災後重生的人民,或是將地震受損的材料再利用,都更能說服消費者。

九二一之後,政府參考歐盟的「第三系統就業與區域發展」的精神,以及不要讓災民及失業者失去信心針對「以工代賑」提出「多元就業開發方案」。期望讓災民透過補助及計畫,能重新找到生存的勇氣和建立專長。

針對企業內部公關的角度,讓員工與合作夥伴能主動願意配合品牌 ESG 的推動,積極參與防災或災後協助,則需要建立內部品牌的認同感。透過內部暢通的溝通,以及清楚的企業公益政策推動,讓員工對這樣的做法產生認同。











災後重建 跨域合作尋自然解方


2024-04-06 00:58  聯合報/ 李光中/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教授(花縣吉安)


▶▶▶不斷更新/0403花蓮大地震 完整新聞速報

民國一○○年(二○一一年)三月間筆者前往日本名古屋參加第一屆國際「里山倡議」夥伴關係網絡會員大會,第二天發生東日本大震災。五個月後,聯合國大學在東京舉辦一場以「里海-里地-里山復興的整合方法」為主題的東日本大震災復興國際研討會,提議以連結陸地和海洋的整合規畫方法,促進里山和里海受災地區的復育和振興。

經過災後兩年的跨部門合作和籌備,日本環境省在民國一○二年(二○一三年)宣布成立「三陸復興國立公園」,範圍涵蓋受創嚴重的青森縣、宮城縣和岩手縣等面積約兩萬八千公頃的海岸和鄉村地區。該國立公園的核心經營策略有三:活用大自然的恩惠(資源)、記取大自然威脅的教訓(天災)、增進森-里-川-海的連結(地景-海景整合治理)。筆者在該國立公園成立當年以及十年後的民國一一二年(二○二三年),親身前往受災嚴重的宮城縣氣仙沼市,見證了日本相關政府部門、民間團體和在地居民對震災復興的決心和努力成果。

台灣島位處亞熱帶和環太平洋地震帶,潛藏地震、山崩、洪水等天然災害風險。身在台灣的我們如何能「活用自然資源」(趨吉)、同時又能「因應天然災害」(避凶)呢?巧婦非無米,炊煮之法需創新。參照日本前車之鑑,我們需要一種「森-川-里-海」尺度的跨域(跨空間、跨部門、跨專業)整合政策和治理模式。

以四月三日花蓮大地震受災最嚴重、位於中央山脈東斜面的花蓮縣秀林鄉和平村富士村)以及太魯閣國家公園為考量,建請政府思考成立行政院層級的災後重建和振興平台,其中特別需要協調整合內政部和農業部的相關計畫和行政資源,包括:內政部的國家公園、國土計畫、海岸防護和管理等計畫資源,以及農業部的國土生態保育綠色網絡建置、農村再生以及原鄉輔導新農業技術等計畫資源,與花蓮縣政府和原鄉部落比肩齊步從事災後重建工作,讓健康的自然地區受到保護,讓受損的環境透過「自然解方」的復育措施來恢復生態系服務功能,增進在地社群趨吉避凶的韌性,邁向「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之道。














效法工廠管理 讓實驗室更加安全


2024-04-06 00:57  聯合報/ 李信樟/工業安全技師(台東市)
國立東華大學理工學院一館化學品疑似因為地震翻倒引發大火,火勢延燒一發不可收拾,直到四日凌晨才撲滅。圖/花蓮縣消防局提供


▶▶▶不斷更新/0403花蓮大地震 完整新聞速報

花蓮大地震後,東華大學理工一館發生火警,因館內存有禁水性物質,消防人員無法射水滅火,只能在周圍採取被動式防禦,火勢延燒了近十個小時才平緩,救火過程超過廿小時,初估損失超過五億元,而教授們辛苦研究數據資料付之一炬,火災後看著系館的落寞背影,更是令人扼腕。

大火燒出了學校實驗室安全管理盲點,原先校方向消防隊通報起火原因係因電路系統故障起火,陸續延燒至化學實驗室,但電路系統鮮少因地震造成故障起火,救災人員掌握現場狀況後,初步推測是強震引起實驗室內化學物品倒翻引起化學反應而釀成火災。但如果已知化學物品倒翻就會引起化學反應,進而釀成火災,實驗室的 SOP 理應有防範地震的措施,為何沒有效果?

為什麼地震後化學物品倒翻,會接觸引起化學反應的其他物質,兩者卻沒有預防隔離措施既然有禁水性物質,為何沒有獨立的存放空間?若有獨立的存放空間,其安全考量是否不足?

教育部於一○九年六月一日廢止「學校實驗室與實習場所安全衛生管理要點」,改以「學校實驗室一般注意事項及安全指引」讓各級學校依循,雖然安全指引目的註明:「本指引未規範或詳盡之處仍請回歸各主管機關之作用法令辦理。」各級學校既然有上級指導機關的指引,當然奉為聖經般直接依循辦理,鮮少關注多如牛毛的其他法令規定,此次大火的原因即在此關鍵盲點。

該指引內容專注於個人安全的防護,卻疏於實驗室的化學反應可能引起的後果,預做防範措施。雖然指引中提及:如實驗室儲存之公共危險物品數量達「公共危險物品及可燃性高壓氣體設置標準暨安全管理辦法」所定之管制量,則應符合前開管理辦法及相關消防法令規定,但所規範的也僅於「儲存量」超過者,以禁水性物質為例,若實驗室中「鈉金屬」儲存量少於十公斤,安全指引即不再對此多所考量,但鈉金屬遇水即產生劇烈反應,釋放大量易燃性氣體,即使少於十公斤亦應以高規格對待:是否獨立儲存空間?儲位是否固定牢靠?周圍是否沒有用水設施?有沒有可能地震後水管爆裂,噴濺至禁水性物質導致火災?

研究型實驗室化學反應可能造成的危險,不亞於一個小型工廠的製程,對於可能引起反應性、易燃性、毒性物質外洩等危害之化學品與化學反應,應以製程安全管理的角度來看待。若能採用近年來盛行的製程安全管理手法:LoPA 保護層分析,採取多重保護層的作法,即第一層(最內層)本質安全設計,從根本上消除或減少系統存在的危害;第二層基本程式控制系統,控制日常生產過程的控制系統;第三層報警和人員回應系統;第四層安全儀錶功能系統;第五層洩壓裝置(安全閥、爆破片);第六層釋放後物理保護措施(廢氣洗滌塔、防溢堤等);第七層(最外層)工廠與社區的緊急應變,在可以執行的範圍內,預防措施多做一道,確保重要研究設備與多年辛苦研究數據資料付之一炬的憾事沒有機會發生。













身處地震帶 應居安思危


2024-04-06 00:57  聯合報/ 吳一忠/榮民(嘉縣水上)


▶▶▶不斷更新/0403花蓮大地震 完整新聞速報

每逢地震,總會帶來不少災害,「地牛翻身」重創台灣生機,讓人聞震色變。

佛經云:「世間無常,國土危脆」,成住壞空的世間,地震最難預測,以人類的渺小,無法對抗大自然無窮的力量。政府國土維護計畫是否確實,民眾防災觀念是否懈怠,能否禁得起地震再一次蹂躪,令人十分擔憂。

筆者曾參加消防講習,教官告訴我們,為減少地震造成的損害,室內家具應牢固,備好緊急避難包,遇到地震時,躲在堅固的桌下,禁止開電器、燃火源、搭電梯,第一時間往室外移動,以及地震停後的應變處置,平時都要熟知、常演練,多一分準備,就能少一分災害。

俗話說「勿恃地震之不來,恃吾有以待之」,為減少地震帶來的損失,民眾應居安思危,抱持戒慎恐懼的心態,提高防災意識,做好準備並儲存不時之需,千萬不可掉以輕心。















防震災 快補強老建物


2024-04-06 00:53  聯合報/ 鄭人豪/建築改革社理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學系助理教授(新北市)
台灣地震發生頻繁,居住在危險老舊建物的民眾,應儘早進行補強或參與重建,讓居住安全獲得真正實質的保障。(圖由中力都市更新團隊提供)


▶▶▶不斷更新/0403花蓮大地震 完整新聞速報

四○三花蓮大地震後,專家學者無不倡議建築更新改建的重要性,但全台超過卅年以上老屋共超過四八三萬餘戶,要更新改建談何容易,除產權整合的困難外,營造產業與市場量能是否足以承擔亦是重要課題。

九二一大震後,一方面迅速修訂建築技術規則耐震規定,大幅提升新建物之耐震能力。另一方面為解決集合住宅拆除重建的行政程序、產權與重建資金問題,發布「九二一震災重建暫行條例」,成為都更條例修正的參考。然而,都更涉及民眾的權利與身家財產,加上複雜的行政程序與產權問題,雖然政府不斷提高容積獎勵、簡化都更流程,但多年下來效果有限。

民國一六年(二○一七年),因前一年維冠大樓倒塌喚起民眾對建築物安全的關注,立法推動「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強重建條例」。除法令制度外,專家學者亦不斷呼籲應加速推動老舊建築改建。但依內政部統計,台北這廿餘年來完成都更或危老重建僅千餘棟,不到九萬七千餘棟卅年以上老舊建物的一%,市場最活絡的台北如此,其他縣市狀況更慘。難道我們不能做更多?

老舊建築物不必然危險,但興建當時的建築法規相對寬鬆、加上民眾沒有建築物的維護管理意識,危險就隨時在大家的身邊。因此透過建築物的「體檢」來了解建築物的狀況非常重要。雖然建築法明定公共安全申報、結構安全性能評估等機制;亦訂有「住宅性能評定」、「修繕住宅貸款利息或簡易修繕住宅費用補貼」等,然而在法令沒有強制力、民眾缺乏防災意識,加上許多民眾擔心建築物性能評估後恐影響房價,都嚴重影響民眾進行建築物體檢的意願。

建築物的安全不僅影響居住者本身,在城市中更涉及公共安全,位在地震帶上的台灣,都更與建築物居住安全已是國安層級問題。但目前都更相關法令過度倚賴容積獎勵作為工具,除了有利可圖的「高級地區」,真正都市窳陋地區完全動不起來。都市建築物的安全性在事前確認、預防與強制介入的整建、維護,遠比事後的救災探視重要。

雖然建築法規定「建築物所有權人、使用人應維護建築物合法使用與其構造及設備安全」,建築物的維護看似沒有政府的責任,但政府除了補助與獎勵外,應有更積極的作為,除了透過教育民眾提升防災與自我維護建築物安全之意識外,並應針對老舊建築物「強制」體檢,甚至要求補強或拆除重建。雖然老舊建築物的結構強度不足,但短期內透過適當補強亦能發揮很好的效果,與其等待不知何時能實現的建物改建與都更,應透過建築物的性能評估與整建維護提升建築物結構強度,確保居住安全。

至於都更則需擺脫單點建築拆除重建的思維,從整體充實地區設備與改善公共建設,達成都市防災去討論。這不僅需要全方位進行規畫、建立遠景與民眾教育,還需搭配土地使用及建築管理的法治與制度調整,並結合都更與住宅政策。系統性盤點整合都市計畫、都更、住宅、建築管理的法令與制度及配套機制,才能許民眾一個更安全的居住環境與更好的未來。




洪蘭/比IQ更為重要的事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洪蘭/比IQ更為重要的事
◆  闕志克/削蝕民主的黑暗 逐漸瀰漫中
◆  盛治仁/誰說一個人不能造成巨大改變?
◆  方祖涵/變成潮流的朝聖旅行
◆  劉維公/誰是台灣民主異教的林祿和?
◆  魏國彥/國土計畫法 需考量生物地理









洪蘭/比IQ更為重要的事


2024-04-06 00:15  聯合報/ 洪蘭(作者為台北醫學大學、中央大學講座教授)


▶▶▶不斷更新/0403花蓮大地震 完整新聞速報

一個學生來跟我訴苦,他母親意外發現他女朋友的媽媽是她同校但不同班的同學後,便反對他們交往。理由是女友媽媽是後段班的,智力測驗分數低,不聰明,以後生的孩子會笨,會影響他們家後代子孫的前途。

我聽了啞然失笑,我還以為社會多元化了以後,智力測驗的迷思會消失,想不到還在作祟。其實,人的智商是一直不停在改變的,因為人的大腦是一直不停的在改變。智力測驗分數與環境的關係比基因上的關係還多,更何況它並不能測出一個人真正的能力。

民國八十六年(一九九七年),有位研究者偶然發現了一份民國二十一年(一九三二年)做的智力測驗資料被遺忘在角落裡,那時這群民國十年(一九二一年)出生、十一歲八萬九千名蘇格蘭亞伯丁(Aberdeen)孩子已經七十六歲了,他便決定去訪問一下這些還活著的老人,看看他們事業和家庭情形和智力測驗的關係如何

結果發現 IQ 分數低的人壽命較短,比較早發失智症,這跟後來研究的發現一致。這原因有可能是他們從事的工作比較勞力型的,收入低,當社經地位低時,營養和健康可能顧不上,就像非洲人的平均壽命比歐洲人低一樣;加上他們可能沒錢,沒時間去從事比較複雜的高認知心智活動,或是學習樂器(學習樂器可以增加聽覺皮質分辨聲音的敏感度,音樂家在吵雜的環境中,聽的比非音樂家清楚),所以失智的情形比較多。

不過這群孩子都經歷過二次世界大戰,很多男性戰死沙場,女性走出家庭,進入工廠替代男性工作,這個不可預見的事件改變了他們的人生,一個小小的智力測驗又怎能決定一個人的成敗呢?何況智力測驗被很多人認為是「科學上的種族主義」scientific racism),因為它的分數跟文化背景和文化刺激有關。尤其智力測驗測的多半是學校教的,所謂「內容知識」(content knowledge),即要背的東西。但到現代,背的能力已經不重要了,因為有電腦可以代勞了。因此專門測試記憶內容的測驗已經不符合現代的需求了。其實我們都知道廿一世紀對人才的要求早就轉到解決問題能力,團隊合作精神和人際關係上,我們實在不應該再迷信智商了。

在人類文明的進步上,創新,合作,競爭,直覺與好奇心都比 IQ 更為重要。愛因斯坦從未做過智力測驗,但沒有人懷疑他不是天才。他常說「好奇心和直覺是科學研究成功的核心」

一個人會成功不是因為他有多聰明而是他能不能從經驗中取得教訓,對知識有沒有好奇心,能不能洞悉複雜的現象和相不相信自己直覺的推理在現代,EQ 比 IQ 重要,有動機比有能力重要,而這些都不是智力測驗可以測量的出來的。

民國八十九年(二○○○年)諾貝爾獎得主 James Heckman 曾做了一個一萬七千名嬰兒長達卅八年大型追蹤研究,最後發現人生是否幸福圓滿不在於這個人有多聰明,學業成績有多好,而在於他的品格是否端正、有沒有自我控制的能力和克服困難的毅力。

這些七十六歲的老人在被問到他們當年做這個智力測驗的情境時,都笑著說早就忘的一乾二淨了,他們忘記了學習的內容和老師的體罰,但是都記得當年朝夕相處的情誼。這,才是人生活的重點



詹文男/收集EMBA與注意力經濟

◆  詹文男/收集EMBA與注意力經濟
◆  徐遵慈/橫亙台灣印度經貿的三道關卡
◆  黃齊元/在AI革命中找到台灣定位







詹文男/收集EMBA與注意力經濟


2024-04-06 00:18  聯合報/ 詹文男(作者為數位轉型學院共同創辦人暨院長,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兼任教授)


▶▶▶不斷更新/0403花蓮大地震 完整新聞速報

現代人熱衷學習,尤其是進修 EMBA。好友老張前些日子跟筆者說,有次餐敘遇到一位產業界人士,提起他進修的歷程,讓老張驚駭不已。該人士說他至今已經擁有六個 EMBA 學位,從南部大學一路念到中部,現正往北部大學的路上前進。我心想念一個學位,短則兩年,長則三至四年,若其能集滿十個 EMBA 學位,教育部或許可考慮頒贈給他一張終身學習的 EMBAs 證書。

所謂 EMBAExecutive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可譯為「高階企業管理碩士」。是由美國芝加哥大學首創的學程,至今已成為各大學為高階管理者普遍開設專業教育課程。一般來說,EMBA 課程的特點包括:專為產業經驗豐富的專業人士設計、強調實務與理論結合、國際視野及人脈的擴展,在學習時間的安排上也很彈性,通常在周末、晚間或集中式的密集課程。

所以有人開玩笑說,因為有些課程是晚上上課,所以 EMBA 的 E 指的是 Evening;也因為學費不便宜,或可稱為 Expensive MBA;而有些同學主要是來交朋友建立關係,因此需要娛樂酬酢,因此也可稱為 Entertainment MBA。

基本上會去念 EMBA 不外以下幾個動機,如對管理知識的渴望、對職涯更上一層樓的期待、創建更多的人脈網絡、追求個人的教育成就、擴展全球視野等等。但也由於現在 EMBA 可以選擇的學校太多,競爭激烈,各校也逐漸開始走差異化路線;有強調個案教學、有走時尚路線、有專注生技醫療、也有生活風格,更有 ESG 特色…不一而足,難怪有人需要攻讀六個,甚至更多的 EMBA,深怕哪項知識沒學到。

持平而言,攻讀六個或更多 EMBA,可能為個人帶來許多好處,例如個人成長、職業發展、知識擴展和網絡建立等方面,但也有需要提醒之處。 Thomas H. Davenport 教授曾經寫了一本《注意力經濟》(The Attention Economy),這本書闡述在當今資訊爆炸的時代,「注意力」成為了一種稀缺而寶貴的資源。書中指出,在數位時代,企業和品牌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是如何吸引並保持消費者的注意力。

而從個人來說,注意力經濟對於個人在時間與資源分配上,也提供了深刻的啟示。在考慮是否攻讀更多的 EMBA 時,或者要將時間投入於其他課程、專業證照,甚至加入社團,如扶輪社、公協會等等,都應該考慮。

首先,確定優先順序。在決定學習什麼、和在哪裡學習之前,明確自己的職業目標和個人成長需求。將有限的時間和精力,投資於能夠最大化達成這些目標的課程和活動中。

其次,品質勝於數量。選擇那些能夠提供深入知識,並與你的專業、個人興趣密切,及擴展人脈相關的活動與課程。

再者,有效管理注意力,避免分散和過度負擔,並確保在學習和其他生活領域之間保持平衡。

最後,定期自我反思。評估攻讀多個 EMBA 或參加這麼多活動,對於個人和職業生涯的實際價值。思考這些學習或活動是否真正幫助你接近自己的目標,或者是否存在更有效的方式來達成這些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