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日 星期一

經濟/郭台銘訪白宮 為美國製造開路

.聯合報社論..忘了阿扁的機場熱嗎?
.聯合報黑白集.高中生阿偉的C型學習人生
.經濟日報社論.郭台銘訪白宮 為美國製造開路










經濟/郭台銘訪白宮 為美國製造開路


2017-05-01 00:54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上周連續兩天拜訪白宮,引發各方矚目,據郭台銘表示,鴻海正和「白宮美國創新辦公室」加緊合作,計劃在美國進行一系列涉及資本密集、高級技術勞工密集型與高科技的投資,最快幾周後由白宮宣布。市場預料,鴻海洽談中的美國投資計畫,可能涵蓋面板、關鍵零組件、人工智慧、無人車生產工廠等高端科技業投資,規模將超過新台幣3,000億元。
鴻海響應川普政策赴美投資,具有強烈指標意義,也是鴻海拓展美國市場的重要里程碑,但如果國內大型企業紛紛效法赴美投資,對台灣經濟會造成何種影響,備受關切。
川普去年當選美國總統後,即揮舞「製造業重返美國」大旗,鼓勵企業將生產線移回美國,並宣稱要對企業海外生產回銷美國產品課徵重稅。川普重返製造新政,陸續獲得很多美國本土企業回響,包括福特汽車、通用汽車、英特爾、亞馬遜、IBM、沃爾瑪、開利集團等,紛紛表示將擴大在國內投資或撤銷海外設廠計畫;不少外國企業如三星、豐田汽車、拜耳也表示,要在美國擴大投資。去年12月川普接見日本軟銀社長孫正義,會後宣布軟銀同意在美國投資500億美元,創造5萬個工作;軟銀也聲稱鴻海將一同在美投資70億美元,另創造5萬個工作。
然而,仍有不少專家學者並不看好川普重返製造政策,他們認為美國工資偏高、技術勞工缺乏、公司所得稅率太高,尤其,如蘋果公司等大量外包製造的ICT產品,更牽涉為數眾多的原物料、零組件供應商及組裝廠,要把生產線移回美國,困難重重且成本太高,將失去產品國際競爭力。但現在看來,川普的雄心壯志恐不單是要將比較利益不高的海外製造業移回美國,而且要掌握未來全球製造趨勢,恢復美國製造業領先地位。
就以鴻海為例,做為美國人最驕傲品牌的蘋果公司最大代工製造商,為鞏固代工基業,不但未縮減大陸投資,還以郭台銘投資的日本堺顯示器公司與大陸廣州市政府簽約,將在增城投資興建10.5代顯示器全生態產業園。專家認為,鴻海赴美國設廠生產ICT產品,成本過高,不符其一貫精打細算的投資風格,故各方都在觀望鴻海會和美國政府洽談何種投資計畫。從近來新聞及各種訊息研判,鴻海美國投資勢必集中在高端技術領域,包括最先進的面板、機器人開發和製造、無人車等高附加價值產品的製造,才符合成本效益原則,若再配合日前川普政府公布的稅改方案,將最高35%的公司稅率降到15%,則應可享有可觀的利潤。
由此可見,川普新政不僅可緩和企業製造外包及生產線外移問題,且將吸引新一代的高端製造業在美國投資發展。不久前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曾表示,川普政府政策目標之一是要收復所有供應鏈和製造能力。這或許過於誇大,但從負責和郭台銘主談,由川普女婿庫許納主持的「白宮美國創新辦公室」所展現的積極態度來看,川普重返製造政策顯然是玩真的,而且將以鴻海做為開路指標之一。
從總體來看,台灣企業和美國有更多連結,有助於對外經貿多元化,就以鴻海本身言,日前媒體報導該公司欲併購東芝半導體事業受阻,可能原因是鴻海和大陸關係過深而引發疑慮,若未來鴻海加深和美國連結,有利邁向全面國際化,對台灣經濟亦屬有利。
但是,若鴻海美國投資產生強大示範效應,讓石化、機械、半導體業等先進投資也移往美國,則對台灣產業升級將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所以,政府對此事絕不能等閒視之,必須全力改善投資環境,留住可以在台灣發展的先進技術和投資,那麼,美國重返製造才會是台灣的機會,而不是威脅。

聯合/高中生阿偉的C型學習人生


2017-05-01 00:57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原訂107年實施的12年國教課綱與110年上路的大學考招新方案,確定延後一年實施。記者余承翰/攝影


多方拉鋸的大學考招調整案,終於經教育部核定通過。主要的變革在申請入學時程延後,也減少採計考科,並參採學習歷程。此一變革,一改大學本位的考招選才,俯身聆取高中課程改革與完整學習的需求;至於後效如何,仍待觀察。
對大學而言,更在意的似乎仍是招生競爭。招聯會的考招方案,除在台大與清大之間引爆了一場爭搶學生的戰火,教育團體的意見也相當分歧。兩百多名高中校長與主任更史無前例地連署,發出「大學,請讓我們好好教孩子」的呼籲,希望高中完整學習不再被大學考招切割破碎。
如今,教育部雖核定招聯會考招新方案,但外界對其中重要變革及配套仍然疑慮未解。例如,申請入學延後,避免破壞完整學習,卻又留下後門,繁星推薦只略延到四月。事實上,大學為搶學生,繁星推薦已提高到招生總額的十八%,未來勢必繼續擴增。在這種情況下,許多學生仍缺乏完整學習,教室裡還是一國兩制。成績優秀但缺乏完整學習的學生被繁星優先挑走,其餘學生再來進行第二、三輪淘汰賽。這豈是考招連動改革的初衷?
再如,減少考科是為減輕學生壓力,但學生不確知校系如何採計,只好全部準備。國教改革強調跨領域實作體驗,學生更易嚐試跨考不同學群,類似科系也可能採計不同科目,甚或如果還有總級分門檻,都將削弱減少考科的意義。新課綱又調降了許多原被當作非考科的教學時數,學校可能要犧牲選修、團體活動或彈性學習時間,以便補救。參採學習歷程後,多數學生更得面對與科系相對應的藝術、科技等領域科目之壓力。
至於學習歷程的公信力,仍存在造假或城鄉差距的陰影。而社團活動評量結果攸關升學,興趣就變成壓力,社團夥伴也變成競爭者,社團生態將劇變。尤其,五百人以下的小型高中已占一成五,這麼多小校如何開出更多元的選修課程?常見選修或社團課程,熱的供不應求,冷的門可羅雀,有些學校乾脆強行分配。未來列入升學條件,如無法滿足學生需求,勢必引發爭議。至於多元適性,會不會變成「多錢適性」,也令人擔心。
教育部稍早委託調查大學選才的新方向,比較新課綱和大學考招調整前後的異同,勾畫了虛擬高中生「阿偉」現在與未來生活的不同樣貌。現在的阿偉,高一發現自己有程式設計天分,加入資訊社,並決定念資訊科系;但高二沒有實作課程,只能認真讀書準備相關考科;高三學測失常,幸好仍過一階門檻,備審時卻只有資訊社團經驗是亮點,雖然最後錄取了,但擔心程式的基礎知識不夠,未來學不好。
如果阿偉晚生幾年,高二就會選修資訊以及設計學群課程,培養跨領域特色;高三專題課,更設計了代訂學校周邊餐點的APP。學測雖小失常,但阿偉的修課紀錄和學習作品卻讓評審委員驚艷,決定直接錄取。
如果現在阿偉過的是A型高中學習人生,而教育部描繪的,則是一○七課綱和大學考招改革後的B型學習人生。但是,許多老師和家長可能懷疑,晚生幾年的阿偉,會不會過著另一種更真實的C型學習人生:
高一參加資訊社,攸關評量表現的社團職務與工作分派,不免有些競爭;高二資訊選修太搶手沒抽到;跨學群科目採計有點繁複,只能從高一開始就全部補習;高三專題,富爸爸聘專家指導設計了代訂學校周邊餐點、還能追蹤食品履歷、計算卡洛里及營養成分,並且集點與行動支付的APP。這個令人驚艷的APP,讓阿偉順利錄取資訊科系。
大學考招調整定案,若不做好後續配套,將讓阿偉徒留遺憾。教育部為搶救他的A型高中學習人生,許諾了一個美麗的B型學習人生,最後卻淪為多錢盛行、補習尤烈的C型的人生。

聯合/忘了阿扁的機場熱嗎?


2017-05-01 00:57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不覺得前瞻計畫中的「軌道夢」有什麼問題的人,請回顧一下當年陳水扁在全台大建機場的狂熱,腦中的影像就會比較清楚。
陳水扁任內,以「平衡區域發展」為名,在各地大建機場。最離譜的是,屏東縣在二○○四、○五兩年接連啟用了恆春和屏東機場,是全台唯一擁有兩座機場的縣市。其中,屏東機場僅用了五年半,即因使用率僅個位數而宣布熄燈。恆春機場雖仍在救亡圖存,但去年的載客量僅七百人,平均一天不到兩人。
平衡城鄉差距是高貴的目標,但小小的台灣,若以為搞到一縣市一機場才叫「平衡」,那簡直比金正恩還瘋狂。何況,當時明知高鐵即將通車,南北距離將大大拉近,陳水扁仍不計成本到處闢建機場,這真的是為台灣好嗎?
在廣建地方機場之餘,陳水扁卻把中正機場改名桃園機場,刻意忽略、矮化它。那些年,作為國門的桃園機場一副灰頭土臉,冷冷清清,載客量一度跌至一千多萬人次;直到馬政府時代,桃園機場才恢復生氣,旅客量倍增至三千多萬。
台灣有十八個機場,十五個使用率不到五成,十三個付不出人事費用。主要原因就是短視,建設好大喜功卻不符合民眾需求,砸錢容易,維持困難。
從阿扁的「機場瘋」看小英的「軌道熱」,多少可看出一脈相承的思維:主政者撒錢做政績的欲望,大過促進民間發展的瞻矚。試問:那麼多軌道蓋好後,旅客在哪裡?

聯合筆記/兩岸的轉折點在五月

.蔡總統的第一個勞動節/心中最軟的一塊…火在燒
.從電影看勞工:買豬、殺豬、或是豬?
.聯合筆記/兩岸的轉折點在五月
.對司改會議的呼籲:一人離場,眾人歸隊
.司改國是會/吵鬧多 討論少 司改蒙塵
.無感的政見會 國民黨如何訴求新世代
.川普百日vs.小英一年/小國不處卑 不侮大鄰










聯合筆記/兩岸的轉折點在五月


2017-05-01 01:08 聯合報  陳言喬


進入五月,擺在兩岸眼前的兩件大事:一是蔡總統即將任滿一周年,大陸對她的「答卷」是否還願等下去;二是台灣還能不能參與這一屆的世界衛生大會(WHA)。兩件事互為相關,稍有不慎,兩岸關係就會進入險境。
先說「答卷」,蔡總統最近在接受路透專訪提到,兩岸都面臨新的「答卷」,期待大陸用不同角度面對新「答卷」。由於臨近五二○周年,蔡總統接受外媒的訪談內容,應該也會與過幾天她談話的立場一致。
兩岸關係「已讀不回」一年了,蔡總統一直未就「兩岸究竟是什麼關係」這一大陸最關切的問題作答。蔡總統透過路透一廂情願的喊話,看在大陸眼裡仍在採取拖延戰術,大陸是否仍有耐心繼續等下去,不無疑問。而兩岸是繼續僵持,或出現一方的改變,觀察點可能就是WHA。
蔡總統說:「今年台灣能否參與WHA,是兩岸關係上非常重要的指標。」這句話講白一點就是,如果台灣今年不能參加WHA,兩岸關係的方向就會再往下,而且責任不在台灣。
有別「共同面對新答卷」的軟性呼籲,蔡總統要求參與WHA的話卻是語帶威脅,若大陸不受威脅,兩岸關係的險峻可想而知。
大陸對蔡政府早已不滿,近一年來反獨聲音逐漸高漲,甚至個別鷹派人士、媒體陸續出現武統聲音,現在又聽到蔡總統就WHA向大陸「叫板」,並意圖再與川普通話,包括鷹派在內,大陸更受刺激也更有攻擊的底氣。
目前大陸官方對台批判的範圍始終限縮在「民進黨當局」,未上升到蔡總統個人。為爭取台灣民心、針對廣大的台灣民眾訴求,據了解,有部分權責單位主張在「依託禽流感對兩岸的威脅下」,同意比照去年模式,即在「一中原則」下讓台灣參與WHA。
大陸若先展現器度與善意,同意讓台灣參與WHA,或可避免兩岸即將的「撞車」,但這絕非大陸對蔡政府示弱,大陸還在等著那張答卷,蔡總統必須進一步表明大陸最在乎的那一道答題,兩岸關係才有可能朝向正面發展。
若台灣無法參與WHA,蔡政府火力全開批判大陸;或者台灣收到了WHA的邀請函後,仍在搞去中國化的柔性台獨,未進一步對大陸釋出善意,大陸收回答卷開始全面批判,兩岸關係將有「輪番升級」的風險,這幾天就是兩岸關係的轉折點。

司改國是會/吵鬧多 討論少 司改蒙塵


2017-05-01 01:08 聯合報  吳景欽/真理大學法律系主任(新北市)


繼某位國立大學法律系教授退出司改國是會議後,又有一名律師跟進,而法官、檢察官界也紛紛響應,要求具有審檢身分的司改委員,全面退出國是會議。原本深受各界期待的司改國是會議,是否能繼續走下去,不得而知,卻已將此次會議的問題給掀開來。
關於司改國是會議,僅是依據總統府所頒布的設置要點而來,因無任何法律授權,基於機關法定原則,此會議就是種臨時與任務性的組織,而其所為的決議,因是由不具民主性的司改委員所為,既無拘束行政、司法機關之效力,也只能提供給立法者參考。雖然,司改國是會議的決定僅能是諮詢,但因現在的執政黨於國會掌握過半席次,仍可透過總統的意志來加以落實,惟同黨的立委,屆時是否會全力配合致成橡皮圖章,實也屬未知。
更值注意的是,司法改革,往往涉及基本結構之變動,實非三年、五年可完成,而是得耗上十年以上的大工程。惟總統任期,最長不過八年,故司改成果必由後繼者所收割,若思及於此,為了政治利益,就很易出現能立竿見影,卻又屬草率的改革。而就算在任內投注極大的心力來改革,除會受到強大的反彈聲浪與阻礙外,將來的主事者也未必買帳,甚至會以前任的改革方向錯誤,造成司法威信更加低落,來推動新一波司改,致不可能有延續性。
尤其是此次司改會議,雖規畫五個分組討論之議題,即建立保護被害人、公正專業、高效率、透明親近與維護社會安全的司法等,但每組所要討論者,動輒超過十個爭點,再加以委員臨時加入的議題,在短短數月的時間,根本無從充分辯論與溝通,就使會議進行,很易陷入各說各話、各自表述,甚至是空泛無邊的創意展現。而各組召集人,若又為了趕進度,即便討論未臻成熟,亦可能倉促進入半數決,致讓決議的正當性蒙上陰影。
更糟的是,五個組的分工不明且重疊性太高,致會出現某組已經決定的議題,再被他組重複討論的詭異現象,不僅會造成歧異的決議,更帶來各組間的心結,致使已經紛爭不斷的司改會議,更生混亂。
而此次司改會議,雖號稱由過半非法律人參與,但於每次開會,由司法院與法務部所提供的資料,既複雜且專業,連法律專業者也難吸收,更何況是一般人。則在如此的情境下,整個司改會議,本應成為主角的非法律人,恐成為旁觀者,這絕對與此次會議,目的在建立屬於人民的司法相違背。

對司改會議的呼籲:一人離場,眾人歸隊


2017-05-01 01:08 聯合報  何君豪/高等法院法官(台北市)


瞿海源教授擔任民間司改會董事長期間對許多法官提出評鑑,促使法官高度自律。值得注意的是一○二評字第十號評鑑案,以法官打斷當事人陳述不讓其表示意見,及於庭末表示另有庭要開不再聽取當事人意見為由,認為法官開庭態度不佳請求評鑑。雖然決議的結果是請求不成立,但以高標準要求法官有助提升司法形象,並讓法官懂得深切自省,個人認為應給予高度肯定。
改革者不能對別人殘忍,對自己寬容,更須高度自律否則,會使改革背負迫害惡名,喪失正當性當主持會議風格有自己主張送評鑑的情節,該是知所進退的時候學者的風骨不能輸給被批評者與政治人物,去年總統提名謝文定與林錦芳出任司法院正副院長引發紛擾,謝林兩人自動請辭換取社會和諧讓司法前進;上周立法院審查前瞻建設條例草案違反程序正義,執政黨立即更換召委重審以求經濟永續發展;主持會議有十%的成員出走,以一人去職讓所有成員歸隊,無寧是解決目前司改困境的最佳方案。被批評者與政治人物都做得到,相信真正有心改革司法者不會堅持一己去留,壞了總統與全民對司法改革的期待
司改國是會議第三組成員相繼退出,主因在不具法律專業的人士主持法律專業議題先天不良,且對議事程序不熟悉浪費時間在無謂的程序事項,又無法調和不同專業領域意見致委員產生對立。第四組討論資訊公開與法庭直播等議題,也涉及法律、資訊與大眾傳播不同專業領域,在前大法官許玉秀主持下委員各暢其所言,卻無第三組的劍拔弩張,議題雖多,程序進行仍流暢明快,可見第三組的問題只要更換召集人就可解決。
總統府已澄清國是會議並不是閉門辯論,全民可以期待未來不會再有四一七的密會。司改國是會議有五組,誠摯呼籲瞿海源教授,切莫因您主持的會議搞砸,讓其他四組一起陪葬。請您用您的離去協助總統完成司改大業,讓全國司法官有機會經由此次司改重拾尊嚴!

從電影看勞工:買豬、殺豬、或是豬?


2017-05-01 01:08 聯合報  李淑娟/影評人(台北市)


金城武在最新的愛情喜劇電影「喜歡你」裡,有一句動人的情話:「我沒有職位給妳,但我身邊有個位置給妳。」從渴愛女性角度來聽,真是暈陶陶的情話,但是勞動節從勞工不能不理智的腦袋來聽,還真是資本家的老實話。
「喜歡你」劇情安排:金城武飾演的男主角為年收入三百五十億美元的跨國企業大亨,在收購飯店過程中,不得不以雇主身分誠實說:「世界上只有三種人:買豬的人、殺豬的人、豬!」勞資關係中,勞工在絕大多數時刻是弱勢,現代社會藉由勞基法、工會等法律組織來保障人民權利,但是想要一直擁有工作機會,退休得以安養終老,除了強化自身的技能、才藝、人脈,有時還是得靠運氣,連保證甜蜜的愛情電影對勞雇關係都無法夢幻。
電影「巴黎交易員」根據真實金融事件「法國五百億歐元交易弊案」改編,將銀行交易員緊張刺激,高收入、高壓力也充滿賭注性的工作生活完整傳達,男主角的年薪從四萬歐元起跳,一路攀升到卅萬歐元,由於單人就為銀行創造十五億歐元的驚人業績,資金挪用就在主管半默許的情況下,半以經驗法則半冒險,步向一發不可收拾的虧損。高收入交易員下班以過激娛樂企圖忘憂,四處結交人脈尋找更多資金、半夜不忘上網搜尋市場動態的長時間實質勞務,幾乎沒有全然放鬆休閒,在金錢數字和精神緊繃交相迫的情況下,指引觀眾反思:什麼才是理想的工作與人生?
雖然是沒有錢萬萬不能、令人窘迫的現實生活,仍是毫無機會人們嚮往的樂土,獲得二○一六柏林影展金熊獎的紀錄片「海上燄火」,以觀察的角度,拍攝義大利南端地中海上的蘭佩杜薩島島民與難民狀況對照。觀眾透過影片得以正視即使在廿一世紀,處於不同地域人們的生活不但有極大落差,甚至連基本生存權都無法平等的殘酷事實,米開朗基羅的「最後的審判」其實不只是十六世紀畫家的想像,每一刻都在低吟。
在台灣,不管是流沙中年、找路青年都明白:世界上有千千萬萬人,擁有工作並不是理所當然的事,失去工作、處於無法發揮的職位,都會令人喪志憂愁;唯有珍惜工作、充實自己,才能繼續保有勞動機會,就算無法年收入三百五十億美元,也努力找到安身立命的地方。

蔡總統的第一個勞動節/心中最軟的一塊…火在燒


2017-05-01 01:08 聯合報  林昭禎/國政基金會副研究員(台北市)


蔡總統說勞工是她心中最軟的一塊,就任前保證落實六大勞工政策,上台後力推「一例一休」、支持華航空服員罷工,並協助國道收費員爭取額外的補償。照理執政的第一個勞動節理應是全民額首稱慶,實際卻是勞團、移工上街頭。政府施政與民意落差懸殊,究竟是哪裡出了錯?
其實蔡總統的六大勞工政策,加薪、減工時、保障非典型勞動者、支持青年與中高齡就業、照顧職災勞工以及鼓勵組工會對受僱者都是好事,但六缺一,少了政策評估導致內容相互掣肘。譬如:支持青年與中高齡就業,又想加薪,在勞動市場供給增加後,若需求無法擴大,該如何扭轉低薪?又如鼓勵組工會,當局是否想過工會多了後,如何不變成山頭各立,反而削減勞團影響力?
日前有民調指出蔡總統的勞工政策不及格,勞動部立即表示,「一例一休」上路後,已發揮工時減與加班費增之成效。果真如此,為何勞動部還要透過解釋令甚至考慮修法,放寬工時限制?這不過凸顯當局得過且過的心態而已。
要想扭轉低薪,透過政府力推的前瞻計畫把經濟的餅做大,自然有助加薪。只是我國當前的人力資本是否足以支持前瞻計畫,需要執政者審慎考量。教改廿年,年輕一輩頭頂大學光環者比比皆是,然而各大學工學院比例並未增加,擴張的系所以人文社會學院為主,遂造成畢業生找工作偏好「行政職」的現象。正因社會科學類人才供過於求,相關職務薪資調升不易,同時也難以投入輕軌、潛艦飛機國造等計畫。
推建設帶動國家發展的主張很棒,但以目前的財政舉債上限看,八千八百億元之規模,應是台灣最後一次可以進行大型建設的機會了。既是如此,計畫不應只慮及經濟,更應配合未來的產業趨勢與社會需求,設計能翻轉現況的方案,否則低薪更會加速人才外流,而青年高失業率與低生育率之問題一樣無解。
和台灣青年處境非常類似的南韓「三無世代」,在脫離競爭激烈的升學環境後,因畢業找不到好工作、無力購屋,也不敢結婚,遂成為左右韓國政局的主力。當局應引以為鑑,彎腰看看基層百姓因「一例一休」而付出物價漲、正職少的代價,戮力改善低薪及工作貧窮之弊。希望明年的五一大家是因為慶祝出門,而非綁布條抗議。

劉維公/ㄎㄧㄤ型精英的荒謬

.劉維公/ㄎㄧㄤ型精英的荒謬
.朱宗慶/「彩排」一下
.趙春山/為所當為 「髮夾彎」有何不可?
.嚴震生/美國主播道德標準高過總統?
.李清志/車站的存在意義
.陳立恆/台灣教育,也需要一個量子視野
.葉銀華/股東提名董事權利 應受保障
.蘇蘅/影視南向 先看韓流怎麼吹








劉維公/ㄎㄧㄤ型精英的荒謬


2017-05-01 01:10 聯合報  劉維公


ㄎㄧㄤ這個閩南語是近年來的流行用語。它被用來形容一個人神智不清楚的樣子,尤其是人們嗑藥嗑到恍神、喝酒喝到太茫的狀況。它是次文化的用詞,跟ㄎㄧㄤ原本正規的語意有所不同,亦即「趁人未留神拿走他人的東西、占他人的便宜」。受到社群媒體興盛的影響,這種世說「新」語的現象很常見,例如GG(Good Game)不再是稱讚對手的禮貌用詞(意思是「一場好比賽」),反而是對人物帶有戲謔的不正經態度(意思是「完蛋了」)。
集體的智能衰竭,逼近ㄎㄧㄤ的狀況,是台灣社會正在面臨的一個嚴重問題。針對許多重大的國家發展議題,集體智慧不僅沒辦法發揮開放創新與協同合作的功能,反而是創造更多的衝突矛盾與惡性對抗。國是會議、公聽會、座談會等會議越開越多,集體智慧不僅沒有變得越來越成熟,反而是越來越幼稚化。
最能代表這種幼稚化現象的例子,當然是政務委員張景森用臉書討論公共政策的方式與內容。不管執政者接不接受,行政院「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簡稱「前瞻計畫」)的規劃內容,實在有太多可受公評的地方。其龐大的計畫經費,不僅僅是現在的興建費用,還要將未來的經營維護管理費用(這非常重要)計算進去,絕對是遠超過目前行政院版本所提出的八年八千八百多億元。
包含蔡英文總統在內,執政黨一直都認為,「前瞻計畫」外界批判聲音不斷,是因為行政院宣傳不夠,或是反對黨的非理性謾罵。在此,呼籲大家去行政院計畫專區下載計畫內容(網站連結:http://infrastructure.ey.gov.tw/cp.aspx?n=C39A042F2BE4CA87)。相信看完之後,會有更多人加入批評行列,甚至罵得比國民黨或名嘴還要兇。
「前瞻計畫」問題一堆。舉例來說,對於建設興建完成之後,「未來」如何經營管理的細節隻字未提,這樣的計畫如何稱得上是「前瞻」?藝術家姚瑞中針對全台閒置公共設施(所謂的蚊子館)的調查報告海市蜃樓》,都已經出版到第五集,難道政府還不明白營運管理模式的重要性?
然而,面對排山倒海而來的質疑聲浪,我們看到張景森在其臉書上的回應方式,竟然是川普推文式的語言,使用民粹主義的叫囂文字(例如天龍國、地鼠國、靠北等),去掩蓋執政的失能事實。執政者應該讓人民看到更多具有專業論述水準的計畫內容說明,而不是帶領社會集體的智能退化。
台灣的公共政策目前被一群ㄎㄧㄤ型精英所把持。這群ㄎㄧㄤ型精英的人格特質是:神邏輯+自嗨+幼稚言語。我們從大巨蛋、一例一休、國機國艦國造、到現在的「前瞻計畫」,到處可以看到他們的身影。幼稚的ㄎㄧㄤ型精英提不出真正前瞻的內容,他們只想享受擁有權力的迷幻快感。荒謬的是,ㄎㄧㄤ型精英擁有權勢。他們是現今我們國家的決策者。
(作者為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