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日 星期一

聯合筆記/兩岸的轉折點在五月

.蔡總統的第一個勞動節/心中最軟的一塊…火在燒
.從電影看勞工:買豬、殺豬、或是豬?
.聯合筆記/兩岸的轉折點在五月
.對司改會議的呼籲:一人離場,眾人歸隊
.司改國是會/吵鬧多 討論少 司改蒙塵
.無感的政見會 國民黨如何訴求新世代
.川普百日vs.小英一年/小國不處卑 不侮大鄰










聯合筆記/兩岸的轉折點在五月


2017-05-01 01:08 聯合報  陳言喬


進入五月,擺在兩岸眼前的兩件大事:一是蔡總統即將任滿一周年,大陸對她的「答卷」是否還願等下去;二是台灣還能不能參與這一屆的世界衛生大會(WHA)。兩件事互為相關,稍有不慎,兩岸關係就會進入險境。
先說「答卷」,蔡總統最近在接受路透專訪提到,兩岸都面臨新的「答卷」,期待大陸用不同角度面對新「答卷」。由於臨近五二○周年,蔡總統接受外媒的訪談內容,應該也會與過幾天她談話的立場一致。
兩岸關係「已讀不回」一年了,蔡總統一直未就「兩岸究竟是什麼關係」這一大陸最關切的問題作答。蔡總統透過路透一廂情願的喊話,看在大陸眼裡仍在採取拖延戰術,大陸是否仍有耐心繼續等下去,不無疑問。而兩岸是繼續僵持,或出現一方的改變,觀察點可能就是WHA。
蔡總統說:「今年台灣能否參與WHA,是兩岸關係上非常重要的指標。」這句話講白一點就是,如果台灣今年不能參加WHA,兩岸關係的方向就會再往下,而且責任不在台灣。
有別「共同面對新答卷」的軟性呼籲,蔡總統要求參與WHA的話卻是語帶威脅,若大陸不受威脅,兩岸關係的險峻可想而知。
大陸對蔡政府早已不滿,近一年來反獨聲音逐漸高漲,甚至個別鷹派人士、媒體陸續出現武統聲音,現在又聽到蔡總統就WHA向大陸「叫板」,並意圖再與川普通話,包括鷹派在內,大陸更受刺激也更有攻擊的底氣。
目前大陸官方對台批判的範圍始終限縮在「民進黨當局」,未上升到蔡總統個人。為爭取台灣民心、針對廣大的台灣民眾訴求,據了解,有部分權責單位主張在「依託禽流感對兩岸的威脅下」,同意比照去年模式,即在「一中原則」下讓台灣參與WHA。
大陸若先展現器度與善意,同意讓台灣參與WHA,或可避免兩岸即將的「撞車」,但這絕非大陸對蔡政府示弱,大陸還在等著那張答卷,蔡總統必須進一步表明大陸最在乎的那一道答題,兩岸關係才有可能朝向正面發展。
若台灣無法參與WHA,蔡政府火力全開批判大陸;或者台灣收到了WHA的邀請函後,仍在搞去中國化的柔性台獨,未進一步對大陸釋出善意,大陸收回答卷開始全面批判,兩岸關係將有「輪番升級」的風險,這幾天就是兩岸關係的轉折點。

司改國是會/吵鬧多 討論少 司改蒙塵


2017-05-01 01:08 聯合報  吳景欽/真理大學法律系主任(新北市)


繼某位國立大學法律系教授退出司改國是會議後,又有一名律師跟進,而法官、檢察官界也紛紛響應,要求具有審檢身分的司改委員,全面退出國是會議。原本深受各界期待的司改國是會議,是否能繼續走下去,不得而知,卻已將此次會議的問題給掀開來。
關於司改國是會議,僅是依據總統府所頒布的設置要點而來,因無任何法律授權,基於機關法定原則,此會議就是種臨時與任務性的組織,而其所為的決議,因是由不具民主性的司改委員所為,既無拘束行政、司法機關之效力,也只能提供給立法者參考。雖然,司改國是會議的決定僅能是諮詢,但因現在的執政黨於國會掌握過半席次,仍可透過總統的意志來加以落實,惟同黨的立委,屆時是否會全力配合致成橡皮圖章,實也屬未知。
更值注意的是,司法改革,往往涉及基本結構之變動,實非三年、五年可完成,而是得耗上十年以上的大工程。惟總統任期,最長不過八年,故司改成果必由後繼者所收割,若思及於此,為了政治利益,就很易出現能立竿見影,卻又屬草率的改革。而就算在任內投注極大的心力來改革,除會受到強大的反彈聲浪與阻礙外,將來的主事者也未必買帳,甚至會以前任的改革方向錯誤,造成司法威信更加低落,來推動新一波司改,致不可能有延續性。
尤其是此次司改會議,雖規畫五個分組討論之議題,即建立保護被害人、公正專業、高效率、透明親近與維護社會安全的司法等,但每組所要討論者,動輒超過十個爭點,再加以委員臨時加入的議題,在短短數月的時間,根本無從充分辯論與溝通,就使會議進行,很易陷入各說各話、各自表述,甚至是空泛無邊的創意展現。而各組召集人,若又為了趕進度,即便討論未臻成熟,亦可能倉促進入半數決,致讓決議的正當性蒙上陰影。
更糟的是,五個組的分工不明且重疊性太高,致會出現某組已經決定的議題,再被他組重複討論的詭異現象,不僅會造成歧異的決議,更帶來各組間的心結,致使已經紛爭不斷的司改會議,更生混亂。
而此次司改會議,雖號稱由過半非法律人參與,但於每次開會,由司法院與法務部所提供的資料,既複雜且專業,連法律專業者也難吸收,更何況是一般人。則在如此的情境下,整個司改會議,本應成為主角的非法律人,恐成為旁觀者,這絕對與此次會議,目的在建立屬於人民的司法相違背。

對司改會議的呼籲:一人離場,眾人歸隊


2017-05-01 01:08 聯合報  何君豪/高等法院法官(台北市)


瞿海源教授擔任民間司改會董事長期間對許多法官提出評鑑,促使法官高度自律。值得注意的是一○二評字第十號評鑑案,以法官打斷當事人陳述不讓其表示意見,及於庭末表示另有庭要開不再聽取當事人意見為由,認為法官開庭態度不佳請求評鑑。雖然決議的結果是請求不成立,但以高標準要求法官有助提升司法形象,並讓法官懂得深切自省,個人認為應給予高度肯定。
改革者不能對別人殘忍,對自己寬容,更須高度自律否則,會使改革背負迫害惡名,喪失正當性當主持會議風格有自己主張送評鑑的情節,該是知所進退的時候學者的風骨不能輸給被批評者與政治人物,去年總統提名謝文定與林錦芳出任司法院正副院長引發紛擾,謝林兩人自動請辭換取社會和諧讓司法前進;上周立法院審查前瞻建設條例草案違反程序正義,執政黨立即更換召委重審以求經濟永續發展;主持會議有十%的成員出走,以一人去職讓所有成員歸隊,無寧是解決目前司改困境的最佳方案。被批評者與政治人物都做得到,相信真正有心改革司法者不會堅持一己去留,壞了總統與全民對司法改革的期待
司改國是會議第三組成員相繼退出,主因在不具法律專業的人士主持法律專業議題先天不良,且對議事程序不熟悉浪費時間在無謂的程序事項,又無法調和不同專業領域意見致委員產生對立。第四組討論資訊公開與法庭直播等議題,也涉及法律、資訊與大眾傳播不同專業領域,在前大法官許玉秀主持下委員各暢其所言,卻無第三組的劍拔弩張,議題雖多,程序進行仍流暢明快,可見第三組的問題只要更換召集人就可解決。
總統府已澄清國是會議並不是閉門辯論,全民可以期待未來不會再有四一七的密會。司改國是會議有五組,誠摯呼籲瞿海源教授,切莫因您主持的會議搞砸,讓其他四組一起陪葬。請您用您的離去協助總統完成司改大業,讓全國司法官有機會經由此次司改重拾尊嚴!

從電影看勞工:買豬、殺豬、或是豬?


2017-05-01 01:08 聯合報  李淑娟/影評人(台北市)


金城武在最新的愛情喜劇電影「喜歡你」裡,有一句動人的情話:「我沒有職位給妳,但我身邊有個位置給妳。」從渴愛女性角度來聽,真是暈陶陶的情話,但是勞動節從勞工不能不理智的腦袋來聽,還真是資本家的老實話。
「喜歡你」劇情安排:金城武飾演的男主角為年收入三百五十億美元的跨國企業大亨,在收購飯店過程中,不得不以雇主身分誠實說:「世界上只有三種人:買豬的人、殺豬的人、豬!」勞資關係中,勞工在絕大多數時刻是弱勢,現代社會藉由勞基法、工會等法律組織來保障人民權利,但是想要一直擁有工作機會,退休得以安養終老,除了強化自身的技能、才藝、人脈,有時還是得靠運氣,連保證甜蜜的愛情電影對勞雇關係都無法夢幻。
電影「巴黎交易員」根據真實金融事件「法國五百億歐元交易弊案」改編,將銀行交易員緊張刺激,高收入、高壓力也充滿賭注性的工作生活完整傳達,男主角的年薪從四萬歐元起跳,一路攀升到卅萬歐元,由於單人就為銀行創造十五億歐元的驚人業績,資金挪用就在主管半默許的情況下,半以經驗法則半冒險,步向一發不可收拾的虧損。高收入交易員下班以過激娛樂企圖忘憂,四處結交人脈尋找更多資金、半夜不忘上網搜尋市場動態的長時間實質勞務,幾乎沒有全然放鬆休閒,在金錢數字和精神緊繃交相迫的情況下,指引觀眾反思:什麼才是理想的工作與人生?
雖然是沒有錢萬萬不能、令人窘迫的現實生活,仍是毫無機會人們嚮往的樂土,獲得二○一六柏林影展金熊獎的紀錄片「海上燄火」,以觀察的角度,拍攝義大利南端地中海上的蘭佩杜薩島島民與難民狀況對照。觀眾透過影片得以正視即使在廿一世紀,處於不同地域人們的生活不但有極大落差,甚至連基本生存權都無法平等的殘酷事實,米開朗基羅的「最後的審判」其實不只是十六世紀畫家的想像,每一刻都在低吟。
在台灣,不管是流沙中年、找路青年都明白:世界上有千千萬萬人,擁有工作並不是理所當然的事,失去工作、處於無法發揮的職位,都會令人喪志憂愁;唯有珍惜工作、充實自己,才能繼續保有勞動機會,就算無法年收入三百五十億美元,也努力找到安身立命的地方。

蔡總統的第一個勞動節/心中最軟的一塊…火在燒


2017-05-01 01:08 聯合報  林昭禎/國政基金會副研究員(台北市)


蔡總統說勞工是她心中最軟的一塊,就任前保證落實六大勞工政策,上台後力推「一例一休」、支持華航空服員罷工,並協助國道收費員爭取額外的補償。照理執政的第一個勞動節理應是全民額首稱慶,實際卻是勞團、移工上街頭。政府施政與民意落差懸殊,究竟是哪裡出了錯?
其實蔡總統的六大勞工政策,加薪、減工時、保障非典型勞動者、支持青年與中高齡就業、照顧職災勞工以及鼓勵組工會對受僱者都是好事,但六缺一,少了政策評估導致內容相互掣肘。譬如:支持青年與中高齡就業,又想加薪,在勞動市場供給增加後,若需求無法擴大,該如何扭轉低薪?又如鼓勵組工會,當局是否想過工會多了後,如何不變成山頭各立,反而削減勞團影響力?
日前有民調指出蔡總統的勞工政策不及格,勞動部立即表示,「一例一休」上路後,已發揮工時減與加班費增之成效。果真如此,為何勞動部還要透過解釋令甚至考慮修法,放寬工時限制?這不過凸顯當局得過且過的心態而已。
要想扭轉低薪,透過政府力推的前瞻計畫把經濟的餅做大,自然有助加薪。只是我國當前的人力資本是否足以支持前瞻計畫,需要執政者審慎考量。教改廿年,年輕一輩頭頂大學光環者比比皆是,然而各大學工學院比例並未增加,擴張的系所以人文社會學院為主,遂造成畢業生找工作偏好「行政職」的現象。正因社會科學類人才供過於求,相關職務薪資調升不易,同時也難以投入輕軌、潛艦飛機國造等計畫。
推建設帶動國家發展的主張很棒,但以目前的財政舉債上限看,八千八百億元之規模,應是台灣最後一次可以進行大型建設的機會了。既是如此,計畫不應只慮及經濟,更應配合未來的產業趨勢與社會需求,設計能翻轉現況的方案,否則低薪更會加速人才外流,而青年高失業率與低生育率之問題一樣無解。
和台灣青年處境非常類似的南韓「三無世代」,在脫離競爭激烈的升學環境後,因畢業找不到好工作、無力購屋,也不敢結婚,遂成為左右韓國政局的主力。當局應引以為鑑,彎腰看看基層百姓因「一例一休」而付出物價漲、正職少的代價,戮力改善低薪及工作貧窮之弊。希望明年的五一大家是因為慶祝出門,而非綁布條抗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