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17日 星期日

經濟/英脫啟示錄─打斷手骨顛倒勇

.聯合報社論..新保守主義正在東亞蔓延
.聯合報黑白集.學者文章能誤國
.經濟日報社論.英脫啟示錄─打斷手骨顛倒勇




經濟/英脫啟示錄─打斷手骨顛倒勇


2016-07-17 03:20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在全球一片恐嚇與恐懼之中,英國公民大出意外地決定脫離歐盟。塵埃落定之後,各國惶惶然不可終日,對英國做出種種極度悲觀預告,更不斷強調許多投票者懊惱萬分,恨不能將公投結果全盤翻轉,而主張再次公投,讓英國繼續留在歐盟之聲也不絕於耳。凡此種種,都顯示英國公民愚蠢地做了一個害人復害己的決定,若不速予否決,英國就會走向窮途末路。
本月13日,英國保守黨新任黨魁梅伊正式接任首相,原本傾向於留歐的立場,也在她堅決帶領英國脫歐的宣示下,煙消雲散。與之俱去的,是英國內外還殘存的不確定性,英國已以穩定的腳步走向脫歐之路,此去不論禍福吉凶,都再無回頭的機會。
但到底是吉是凶?不論如何,各方都同意,英國脫歐對經濟或有其正面作用,因為脫歐之後,英鎊在各方疑慮之下走向貶值,悲觀者甚至認為會大貶到與美元等值。貶值對激勵出口有即時促進的效果,因此脫歐對英國經濟也並非一無是處,單貶值就不無小補。
除此之外,似乎一切影響均屬負面。首先,英國失去了與歐盟成員自由貿易的優勢,外貿與就業都將大受衝擊,這只是短期乃至靜態的看法。貿易原本即基於雙方互利、互補短長而生;排除貿易障礙更能令雙方利益進一步增加。
英國不論在地緣上還是歷史上,都是歐洲的基本成員,長久以來透過自由貿易的安排,互惠互利,退出歐盟對此事無任何更改。因此基於既有的互利,英國與歐盟諸國之間的自由貿易關係,實質上不會改變,只會在名目上重新安排。目前歐盟與許多貿易夥伴各種自由貿易的安排,即其明證。
不僅如此;英國過去做為歐盟基本成員,與歐盟外其他國家的貿易關係即用力甚少;但英國做為市場經濟的先驅,在加入歐盟之前,早與世界各國建立密切的貿易關係,只是在成為歐盟一員之後,輕重取捨之下,逐漸淡化。如今重獲自由身,又憂心失去歐盟成員身分使外貿受損,必將全力與各貿易夥伴重修舊好或建立更密切的往來,可說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反將有出乎意料之外的收穫。此與前者相加,豈不較過去更愜人意?
其次,脫歐之後,各方疑慮倫敦做為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可能不保,大有被法蘭克福取代之虞,此實為外行說法。倫敦數百年來做為全球金融中心,其重要條件如語言、時區、儲備貨幣等自不待言。經過長久醞釀,許多必要條件諸如其金融從業人員的數量與素質,遠非法蘭克福可比;在金融市場中所建立的信譽與地位也非他人可輕易撼動等,更可泰半消除疑慮。再加上英國與歐盟的關係不可能切斷,乃至實質上大幅度改變,以及英國比過去更銳意結交歐盟以外的國家,都會使倫敦金融中心的角色不減反增。
最近英國倫敦金融城市長茅杰飛罕見地來台訪問,並發表十分積極的看法,正是一個明證。而且,事實勝於雄辯,英國目前公司債的價格已回升到脫歐之前的水準,年來被詛咒將大貶的英鎊,與美國的匯率仍保持在1.33以上價位;在在足以證明,脫歐並未將英國擊垮,亦未造成事前繪聲繪影的種種災難。
然而英國此一自由經濟的開拓者、國際貿易市場的強國,一旦脫離歐盟,不再與其成員聯手打造一致對外的貿易壁壘,反而積極與聯盟之外的貿易夥伴積極合作,甚至共同推動更自由的全球貿易環境,對國際貿易的自由化將有重大的貢獻。尤其對於像台灣這樣無緣參加重要區域組織,甚至難以與重要貿易夥伴簽署FTA的國家,其意義更為重大。
因此,若不趨從美國或歐盟的觀點,平實而客觀地觀察,脫歐之後的英國將更有一番氣象。

聯合/學者文章能誤國


2016-07-17 03:20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台大國際法教授姜皇池曾說太平島淡水不足,被菲國引用,指太平島「沒有淡水」。 聯合報資料照片 記者胡經周/攝影


南海仲裁案,台灣受到嚴重的缺席審判,根本沒有機會為自己發言。但卻有台灣學者在仲裁過程對自己的國家落井下石,他們的偏頗文章遭菲國和仲裁法院的誤用,導致太平島被矮化為「礁」。
第一個誤國學者是台大教授姜皇池。他去年四月在「台北時報」的一篇投書,被代表菲律賓的美國律師在仲裁庭聽證會上引用,說太平島只是「礁岩」,且島上缺水,全都要靠台灣運補。
儘管姜皇池喊冤,稱島礁問題是遭到媒體誤譯,但該文標題名曰《太平島主張是徒勞之浪費》,又說南沙只是一連串「環礁」和「坻」,該島周邊八百浬「沒有一艘台灣漁船」。這種態度,和主張把太平島拱手送人有何兩樣?
姜皇池明知自己的文章遭菲國引用,若覺不妥,事後應主動向仲裁庭發文更正,才是正本清源的作法。但他啥事也沒做,卻直到太平島遭降格,才在國內寫了一篇「仲裁不過是張廢紙」之文,企圖彌補自己的罪過。這種號稱「愛台灣」卻又反噬台灣、敢做又不敢當的態度,豈不可悲?
仲裁文引用的另篇台灣學者報告,是台大植物系教授黃增泉一九九四年發表的《太平島的花卉》論文。這篇廿二年前探討花卉的文章,僅在前言帶了一句「地下水較鹹難以飲用」,竟被當成矮化太平島為礁的證據;仲裁庭如此斷章取義,只反證了其武斷與失格。
偏頗文章不需多,一兩篇就能誤國。在投機島上,學者下筆請慎重吧!

聯合/新保守主義正在東亞蔓延


2016-07-17 03:20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發射中的「薩德」反飛彈系統。 照片/擷取自英文版維基百科


東北亞地區最近興起一波新保守主義的浪潮,起於日本,漸漸蔓延到韓國。在個別國家而言,新保守主義是經濟長期衰退下的政治產物,也是面對外來威脅的一種心理防禦;但投射到區域安全上,它卻激化了日韓與中國大陸之間的緊張關係,也召喚了美國圍堵中國大陸的軍事力量。
經過一年多的激辯,韓國政府日前終於同意美國在其境內部署「薩德」反飛彈系統。對中國而言,這意味韓國揚棄長期以來在中美之間採取的平衡路線,宣告倒向美國。對朴槿惠政府來說,這是在國內民意的強大壓力下,不得不做的政治抉擇。
根據韓國KBS的最新民調,韓國有高達四十六%的民眾支持美國在韓部署薩德飛彈,只有廿六%的民眾持反對意見。對韓國人民而言,金正恩上台後,北韓核武威脅日益增大,而北京對北韓的控管能力則逐漸弱化;也因此,韓國內部的安全考量,目前遠大於中韓的經濟關係。
在日本方面,經過四年多的政治角力,以自民黨為首的執政聯盟最近終於取得參議院三分之二的席次,完成跨越修憲門檻的最後一哩路。安倍把這次選舉定調為「安倍經濟學」的總裁決,但日本人民卻把這次選舉視為長期政權的保衛戰;這種呼聲,把在野黨的改革聲浪完全淹沒。
在中共的軍事威脅日增下,日本人似乎認為,唯有選擇右翼路線的安倍,才能恢復大國的榮光;這是「安倍經濟學」走得跌跌撞撞,自民黨卻仍能獲勝的主因。對日本人民來說,在區域威脅日益嚴峻的趨勢下,讓日本成為正常國家,似乎是遠比經濟發展要來得重要。
在「沒有國家安全,就沒有發言權」的思維下,日本與韓國不約而同選擇「向右轉」,它不但改寫國內的政治版圖,讓在野黨失去聲音,同時也改變了東亞的權力結構,坐大了美國在東亞區域的圍堵勢力。藉由這波新保守主義的推波助瀾,未來東亞的國際關係將產生三項質變:
首先,是中俄─美日韓對抗的新格局成形。美國在朝鮮半島部署薩德飛彈,由於它的防禦範圍涵括了中國東北及俄羅斯遠東地區,這引發中國大陸與俄羅斯的強烈抗議,讓中俄兩國意外成為防禦共同體。日本政府則對此表示歡迎,因為在日韓兩國分別部署了薩德飛彈後,將有利於讓韓國進一步「日本化」,讓美日韓三國軍事同盟關係更加緊密。
其次,是一條圍堵中國的新島鏈浮現。自美國重返亞洲後,便積極在西太平洋部署新的島鏈。與過去不同的是,如今是以美日同盟為主體,結合陸地及海洋兩大地緣戰略,從日本、韓國、菲律賓、印尼延續至澳洲的一條軍事鏈,而朝鮮半島正是美國從海洋進入陸地的重要入口。韓國同意在境內部署薩德飛彈,將使美國的戰略前沿順勢進入朝鮮半島,完成新島鏈的最後一塊拼圖。
最後,是中日關係衝突的常態化。在安倍經濟學幾乎宣告失敗之際,安倍領導的執政聯盟仍順利取得參眾兩院三分之二的優勢,這對安倍今後開啟修憲的程序,無疑打了一劑強心針,也為對中的強硬政策帶來更大的底氣。今後,成為正常國家後的日本,將在美國重返亞洲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不論是在東海或是南海,而這將不利於中日關係的緩和。
再將視角轉回台灣。新政府上台之後,仍然延續過去「聯美日抗中」的舊思維,在國安佈局上親美日而遠大陸,卻渾然不覺東亞的權力政治版圖已然改變。日韓這波新保守主義的浪潮,不僅會改變中美關係的勢力消長,也會牽動急凍且敏感的兩岸關係。
面對南海仲裁,政府忽而從太平島撤回巡防艦,忽而宣布派出巡弋軍艦;既不滿太平島遭矮化,卻不敢提U形線,顯得左支右絀,進退失據。這不禁讓人擔心:面對東亞新變局,我們的政府準備好了嗎?

星期透視/太平島歷史文獻 記載水豐宜居/名家縱論/房屋稅不可增只能廢

.星期透視/太平島歷史文獻 記載水豐宜居
.高壓統治 孤狼恐攻溫床
.社會愛幹譙 女護理師成出氣筒
.南海仲裁/南海風雲 台灣別當乖乖牌
.南海仲裁/「自己漁場自己護」 新政府兩難
.南海仲裁/動員官兵守南沙 秀後備能量
.名家縱論/房屋稅不可增只能廢
.社群直播的道德真空處
.捕捉寶可夢… 我看見傳統文化生機
.世局動盪/偏見與憎恨 不安源自人心
.暑假溺水高峰 小心為上







星期透視/太平島歷史文獻 記載水豐宜居


2016-07-17 03:11 聯合報 林滿紅/中研院近史所研究員(台北市)  

太平島。 聯合報資料照片

南海仲裁案出爐後,政府立即聲明全力捍衛國家主權,值得尊敬與奧援。本文擬根據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與國史館所藏檔案,及若干國際法著作指出:政府南海說明所根據一九四七年「南海諸島位置圖」, 其國際法與國內法效力,均不及一九五二年我國與日本簽訂的 「中華民國與日本國間和平條約」第二條:「茲承認依照公曆一九五一年九月八日在美利堅合眾國金山市簽訂之對日和平條約(簡稱舊金山和約)第二條,日本國業已放棄對於台灣及澎湖群島以及南沙群島及西沙群島之一切權利、權利名義與要求」。
一九四六年,司法院院長謝冠生即在司法院公報上提及:戰爭造成的領土移轉,須經結束戰爭的和平條約加以確立。針對中日和約與南海之關係,筆者於今年二月二日民意論壇指出,在台北賓館針對中日和約展開第二條談判時,日方原來只準備談其在舊金山和約放棄的台澎;是因負責談判的外交部次長胡慶育指出,南沙群島的三分之二範圍(當時稱新南群島),一九三九年時日本已納入高雄州,使日方將其在舊金山和約已放棄的南沙與西沙也放入中日和約第二條。
日本在大東亞擴張戰爭中,到了一九三九年,陸戰方面已占領我國沿海沿江主要地區,海戰方面則占領整個南海地區,並持續有效統治至四五年。由一九四○至一九四五年間台灣的小學教科書有關太平島(時稱長島)的課文,以及在一九四五年前對外開放的總督府圖書館(其收藏納入今日新北市中和的國立台灣圖書館)近百篇有關南海的文章可知:
一、南海是日本在其接下來占領大多數東南亞地區的一個跳板,可提供飛機、船隻加油及補給物資;
二、長島面積約三十四萬平方公尺,位於南海中心區,是保衛台灣海峽與巴士海峽,進而保衛台灣的重要據點;長島也可做為潛水艇暫停處與飛機中繼站,而防止在婆羅洲的英國、在菲律賓的美國、在越南的法國之援助蔣委員長;
三、長島氣候終年高溫且雨量多,島上灌木與椰子茂盛;有四口井、兩口使用中、其中一口可做飲用水,一日能提供十噸。長島有白沙、黑土,可蓄養禽畜;湧泉有利蔬菜生長,土壤含磷量有助作物成長。長島並有大量魚貝類水產與海龜,沒有瘧疾,也沒有毒蛇。長島的海流、風向、岩石狀況,可容納千噸船隻。長島可協助高雄發展台灣漁業。長島眾多海鳥長年累積鳥糞集成的磷礦可製作肥料、支援農業發展。日本於此設立港口、機場、氣象觀測站、無線電站、供水設備、製冰工廠、修船工廠、儲油槽、連結橋、宿舍與倉庫、派出所、磷礦工廠。長島有兩百多人居住,這些人都有戶籍登記,絕非不適合人居之礁石。
中日和約及這些日本留下的資料,可以提供關心南海和平的人閱讀。

名家縱論/房屋稅不可增只能廢


2016-07-17 03:11 聯合報 陳冲(東吳大學法商講座教授)


台南市長宣布明年起將大幅調漲房屋稅,並要溯及民國九十年以後取得之房屋;而財政部也表示明年預計至少有十二縣市會提高房屋稅,至於話題人物台北市長也不甘寂寞,為了房屋稅偏高的責任歸屬,與前副市長隔空交火。鑑於社會上許多關鍵人物長期以來對房屋稅的誤解日益嚴重,致稅制扭曲難返,實在不得不出言呼籲。
首先,我要慎重指出,房屋稅,尤其自住房屋的房屋稅,是「違法違憲」的稅目。以往因為做為稅基的房屋評定現值偏低、稅率不高,為顧全地方財政,學者及國人都容忍該稅目的存在,但一些無知政客,挾打房民粹話題,不但推動二○一四年房屋稅條例修法,台北市又率先提高標準價格的評定方法,致去年起台北市房屋稅普遍提高,財政收入大增,引發各地政治人物心嚮往之。
人類擁有遮風蔽雨的居住所,是基本人權,也是聯合國人權宣言第廿五條及一九六六年經社人權公約所保障。我國憲法第十五條保障人民的財產權,因此原則上人民不應單純因對財產有「所有權」而被課稅。房屋,尤其是自用的房屋,彰顯安身立命的基本人權,因此我國土地法第一八七條早就規定:建築改良物為自住房屋時,免予徵稅。房屋稅條例之立法無視於憲法、聯合國宣言、人權公約乃至其他基本法律,顯然違法違憲,如謂應予廢止,亦不為過。
倘因房屋稅係地方財政收入,為地方建設需要,而勉強接受對房屋的持有狀態課稅,則為避免侵蝕財產的本體,對於稅基、稅率就應採取「謙卑、謙卑、再謙卑」的態度。學者均了解,現行房屋稅條例第三條以房屋價值為稅基是錯誤的做法,因為在學理上,購屋者只是「一次預付房屋的全部租金」,並不代表身為屋主就有較強的租稅負擔能力,何況所得稅法第十七條對分次支付的租金可於所得中予以扣除,卻對一次支付的租金課稅,豈有道理?因此該條例在稅基上已違反量能課稅原則。學理上,對財產課稅通常是針對「孳息」,例如:房租、利息等。自住者沒有孳息,只有折舊,因此自住房屋不是稅率高低問題,而是應予免稅的問題;至於出租房屋者,依法應就孳息繳納所得稅,故對該房屋課房屋稅(持有稅),也會有重複課稅之嫌。
退一步言,就算容忍以房價為稅基,我在去年「房屋稅的迷思」一文中即指出,現行評定方法也不適法。房屋稅條例第十一條第一項是評定房價的法源,其第三款謂地方政府評定房價時可「按房屋所處街道村里商業交通情形」為標準,俗稱為「路段率」,但房屋所座落「路段」之價值,其實早已反映在地價稅上,再次援引,明顯又是重複課稅。更何況同法條後段也明文規定房價的評定應「減除地價部分」,表示立法者已明知房價評定時應排除地段因素,如此矛盾立法已屬可笑,而地方政府又利用「路段」把扣除之地價又加回來,豈不更顯荒唐。
房屋稅的計算是稅基乘以稅率,稅基既有失當,稅率更應「謙卑」。目前條例是規定一.二至五%的範圍,由地方政府決定,自然引發各方諸侯磨刀霍霍,紛紛擬予提高。但錯誤的稅基如再加上過高的稅率,而有侵蝕財產本體之虞時,將又是一個侵害基本人權的違憲議題。台南市喊出毫不謙卑的稅率,恐怕是自以為維護居住正義,反而損壞居住正義的苛政。
房屋稅單紛飛的季節剛過,又驚聞明年稅率繼續攀高,在此呼籲「謙卑」的內閣,應主動聲請釋憲「房屋稅違憲」,或立即修法,秉持房屋稅「不升而要廢,不廢也要降」的原則,至於自用住宅則一律免稅,回歸憲法、土地法的原始精神。財政部部長恐怕又要擔憂稅收減少,其實只要強化稅政,單針對房租收入覈實課徵所得稅即可補回。縣市首長會說所得稅不是地方稅,那就要靠財政收支劃分了。
如果內閣有所猶疑,請所有房屋稅納稅人拿起電話,告訴立委,房屋稅,尤其是自用房屋的房屋稅,是情理法都不容的稅目!

王健壯/蔡英文豈能聞雷聲而不驚

.王健壯/蔡英文豈能聞雷聲而不驚
.舒國治/旅館早餐菜色之探討
.王正方/人間動物園
.盛治仁/美國致敬軍人 台灣鬥垮軍人
.嚴震生/大國從來不鳥國際法與國際仲裁
.蘇蘅/網路直播 失衡的私法正義?
.王文華/如果型男來當看護




王健壯/蔡英文豈能聞雷聲而不驚


2016-07-17 03:20 聯合報 王健壯(世新大學客座教授)

蔡英文總統與其轄下政府官員避談「十一段線」、「歷史性水域」。(本報資料照片) 郭夢雅


蔡英文政府處理國政始終有兩大恐懼,一是恐懼得罪美國,二是恐懼讓人誤解與中國靠得太近,這兩大恐懼互為因果,也成為她的國安政策的「決策本質」。
台灣親美乃不得不然,但蔡英文曾公開表態「美國的政策就是我的政策」,與布萊爾當英國首相時曾對小布希說「無論如何,我都支持你」,差堪比擬。但台灣的國家利益與美國的國家利益大不相同,對美國有利的,可能對台灣完全不利,例如美國把南海視為「最高國家利益」,台灣在南海問題上若也以美國馬首是瞻,其結果不但可能淪為美國附庸,更可能損害台灣國家利益。
美國與南海並無地緣關係,這幾年之所以對南海熱中介入,任何人都知道他是以國際法之名遂行其重返亞洲的霸權利益,也是與中國進行「修昔底德陷阱」式的一種對抗,而台灣與所有亞太國家一樣,都是美國這項戰略布局的棋子。美國在南韓部署薩德飛彈系統,美國支持日本修憲打破自衛型國防枷鎖,美國提高與台灣關係的官方規格,都是對棋子的武裝強化。
以南海仲裁為例。美國不是海洋法公約簽署國,也曾有拒絕履行海牙仲裁法庭裁決的前科,但在南海仲裁出爐後,要求中國接受仲裁結果最大聲的國家卻是美國,局外人以局內人自居,有前科者勸人不要犯法,也難怪會被時代周刊批評為「偽善」。但中國對美國的偽善敢大肆抨擊,台灣對美國的偽善卻不置一詞,「強者為所欲為,弱者委屈求全」,修昔底德的名言道盡了台灣在南海仲裁案的困境。
因為不敢得罪美國,太平島在仲裁法庭魔手下被點島成礁後,台灣不敢公開要求美國為我發聲;也因為不敢得罪美國,在仲裁法庭裁決中國九段線不具國際法主權後,台灣國安系統大小相關官員集體噤聲,沒人敢提十一段線這個名詞,祇敢以「南海諸島主權」的泛稱模糊以對;但對於己不利之事,模糊是策略,對於己有利之事模糊,卻是怯懦。
即使不談法定領土,中華民國目前的有效管轄領土,在南海除了太平島外,還包括東沙群島等地,東沙不但早已闢建國家公園,陳水扁與馬英九當總統時也曾先後登島,屬於有效管轄領土殆無疑義;法定領土也許可以不談,但談有效管轄領土有何不可?何必怯懦閃爍以對?
在沖之鳥爭議其間,除內政部長葉俊榮直指沖之鳥是礁外,蔡政府國安團隊率皆不置可否。南海仲裁案中,國安團隊成員的表現更是不堪聞問。媒體形容,陸委會主委與外交部次長被立委詰問到支吾其詞,甚至乾脆沉默以對,讓立委為之氣結「這麼重要的事,你們不能不說話啊!」更荒謬的是,海巡署在南海仲裁案前夕,突然撤離太平島兩艘巡防艇,讓各界錯愕不解,但當立委質問海巡署長有無考慮時機不當時,他的回答竟然是「我倒沒有想到這點」,故作無辜又不知反省,但其奈他何?
四十多年前,國民黨政府因處理釣運不當而大失人心,其中關鍵因素之一就是懼美。太平島雖不是釣魚台,民族主義很難也沒必要再現南海,十一段線該檢討,中國在南海擴張也必須知所節制,但遠方有風雷,首次面對領土被挑戰的蔡英文與她的國安團隊,豈能聞雷聲而不驚?
(作者為世新大學客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