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31日 星期六

經濟日報社論/川普連任路顛簸 全球經濟風險增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

◆  聯合報社論/香港加工的「芒果乾」,台灣不宜食用
◆  聯合報黑白集/怪怪的台灣價值
◆  經濟日報社論/川普連任路顛簸 全球經濟風險增







經濟日報社論/川普連任路顛簸 全球經濟風險增


2019-08-31 00:07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美國川普總統早已宣布要競選連任,雖然現在競爭對手民主黨內情勢混沌不明,但是川普連任面臨最大的挑戰是美國經濟。美國總統選舉一向牽動全球政經發展,民國109年(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因為會決定川普路線的延續與否,以及對中國大陸的立場,對於全球影響會更為深遠。
在美國總統選舉的歷史上,經濟表現好是總統連任的必備條件,經濟不好一定會拖垮現任總統。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民國81年(1992年)老布希總統,即使在波斯灣戰爭後聲望如日中天,但擋不住經濟下滑的頹勢,最終仍然敗給挑戰的柯林頓
川普目前的支持率大約遊走在四成到四成五之間,支持川普選民最主要原因是美國目前強勁的經濟。不過根據以往經驗,此支持率尚不足以支撐川普連任;而且目前川普不支持比率高於支持比率。川普要連任成功,未來要爭取更多選民認同他處理經濟的能力。
美國國內原先對自由貿易有所質疑,所以川普上任後,率先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也片面引用美國國內貿易法,實施多項貿易保護措施;更要求美國貿易對手國,在公平的基礎上,與美國簽署貿易協定。不過這些政策固然使美國國內部分產業受惠,也保障一些就業機會;但是也使美國出口受到衝擊,連帶影響到美國經濟,所以目前美國國內質疑的聲浪也提高。根據最新的民調顯示,美國支持自由貿易的比重明顯增加,挑戰川普帶有保護色彩的公平貿易路線
美中貿易戰的發展,不但影響未來全球及美國經濟,更攸關川普能否爭取更多美國經濟選民的關鍵因素。美國人民普遍支持對中國大陸採取強硬手段,不過對於中國大陸的制裁有如兩面刃,可能也會傷到自己。由川普最近宣布對原先加徵10%關稅的產品,包括手機、筆記型電腦、鞋類、衣服及玩具等,縮小範圍並暫緩執行,以免造成美國消費者負擔增加,並產生通貨膨脹即是一例。
另外川普日前也宣布,對於原先在8月中實施美國企業禁售列入「實體清單」的華為等相關企業,再度展延90天至11月中再執行,也是擔心會使美中兩國兩敗俱傷而暫踩煞車。但另一方面卻又增列華為46家子公司到實體清單,擴大制裁範圍。
由川普一再展延對中國大陸制裁,除了是談判策略的運用之外,最重要考量是在中國大陸讓步前,美國可能未受其利,反而先受到傷害。事實上,美中在全球產業鏈分工綿密複雜,在沒有找到可靠替代前,將中國大陸產業排除供應鏈,也會打擊到美國產業。
美中貿易戰打打停停,不但使世界經濟不確定性增加,美國經濟也出現了警訊。美國經濟目前雖然表現很好,各項數據例如經濟成長率、勞動市場、薪資水準等,表現都很亮眼。但是近來美國股市震盪起伏,債券市場也顯示美國存在經濟衰退風險,美國各界不看好經濟前景的比率也升高,對於尋求連任的川普形成了不小的壓力。
特別是在美中貿易談判期間,只要川普一對中國大陸加碼,幾乎都會造成全球經濟震盪。最近川普又主張中國大陸應該先人道處理香港議題,美中才繼續進行貿易談判,形同把香港問題與美中貿易談判掛鉤,中國大陸也強力反擊,使美中貿易談判更加複雜化而可能延長時程。
未來川普必須一方面在維持美國技術優勢,確保國家安全下,迫使中國大陸讓步而達成協議,以展現其治國能力。另一方面在對中國大陸全面制裁,全球經濟下滑風險增加下,確保美國經濟高成長,至少可以維持強勢到明年11月總統大選前。兩者之間如何平衡,對於川普是一大挑戰。







聯合報黑白集/怪怪的台灣價值


2019-08-31 00:12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蔡英文總統(右)與台北市長柯文哲(左)。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柯文哲蔡英文最近為了何謂台灣價值」,兩人互相點名開槓沒想到,「最貴實習生吳音寧也出來幫腔,以五點內容嗆爆柯文哲。問題是,這樣吵來吵去,並沒有使真理愈辯愈明,反而使台灣價值愈顯窄縮。
蔡英文說,台灣價值的核心,就是台灣的主權、安全、民主自由的生活方式。這個定義聽起來很合理,但要套到每個人身上,就未必都合適。畢竟,一般老百姓哪過問得了國家主權和安全?即使柯文哲身為首都市長,他只不過說了一下「兩岸一家親」,就被綠營打入十八層地獄。那樣的「台灣價值」,不嫌太狹隘嗎?
至於吳音寧的五點台灣價值,林林總總包括了男女平權、疼惜弱勢、尊重他人、負責承擔、守護台灣等。基本上,前四項和一般共認的普世價值差異不大,只不過多了一項「認定台灣是我們的家」。然而,生為台灣國民,居住在這塊地方,誰不認為台灣是我們的家呢?又有誰有資格認定別人不把台灣當家呢?
說穿了,蔡英文之所以會用台灣價值來考柯文哲,無非就是認為只有民進黨有資格談這件事。至於其他人,無論你再怎麼流血流汗,怎麼辛苦耕耘,民進黨都可以用它的小定義把你圈在外面,你甚至連回答這個問題的資格都沒有。
也因此,在這個怪怪的「台灣價值」底下,徇私濫權沒關係,打壓異己沒關係,霸道集權沒關係因為,這類的台灣價值是不接受他者批評的







聯合報社論/香港加工的「芒果乾」,台灣不宜食用


2019-08-31 00:05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台大地下道被貼滿各色小紙條,聲援香港「反送中」運動。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香港反送中運動引發的國際關注日深,除憂心中港當局如何收拾殘局,另一焦點則在對明年台灣大選的影響。蔡英文屢藉香港問題操作抗中保台」,反送中亂局成為民進黨催發最後一次選舉危機感的彈藥。綠營以其擅長的悲情手法,營造「亡國感」與中共的對決,實則收割大選「撿到槍」的至寶。
習近平發表了不受歡迎的「一國兩制台灣方案」談話後,蔡英文鎖定「反中」為選戰主軸,將「九二共識」與「一國兩制」畫上等號,把國民黨打成中共同路人。這類紅帽原本欠缺說服力,但香港反送中運動惡化為中港官民衝突,國際反中氣氛升高,此一主軸旋即找到寄生依託。原本綠營覺青圈裡因韓流迴盪的亡國感」,被反送中激起千層浪,成為民進黨選戰論述的媒介
事實上,「亡國感原是國民黨政權遷台後危機動員的心理基礎而台灣早年的情勢,確有國家危亡真實感。而今,隨解嚴而退散的危機意識,卻因選戰需要再度被召喚幽靈,從網路鄉民的「芒果乾」(諧音)流行語擴及現實社會,藉綠營政客之傳播重現於主流論述。包括美國學者如孔傑榮或本土人物如柯文哲,都認為蔡英文將得利於這股源自香港問題的恐懼,在明年獲得勝選。但若仔細觀察,這樣的情緒動員,其實存在諸多矛盾。
首先,蔡英文支持港人抗爭,卻對「一國兩制」做了錯誤的連結。民進黨不斷提出今天香港,明日台灣的威脅論蔡總統則說,明年台灣的大選,是保有民主生活方式被統一的抉擇。這樣的說法,形同將「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區」放在相同的地位對待,這是錯誤的類比,甚至嚴重違背民進黨對台灣地位的主張。
蔡政府為了操作恐懼動員,刻意將台港相提並論,其實是自我矮化,同時也造成國際社會對台灣主權地位的誤解。例如澳洲前國防部長便認為,香港局勢對台灣深具啟發性,相信「台灣對『一國兩制』正深刻評估中」。事實上,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國家,朝野主要政黨均一致反對一國兩制,港台兩地完全不可相提並論。「今日香港,明日台灣」之說,根本是無稽之談。
其次蔡英文一手支持香港爭自由民主,另一手在國內卻大搞一黨獨裁,這是口是心非的矛盾作法。蔡政府近期的作為,不斷以反民主手段增強政治控制,除扼殺在野黨的生存空間,也剝奪人民的言論自由並侵害公民權利。另一方面,卻任由綠營派系分食國家資源,安插親信占據肥缺,包括司法部門都為執政黨服務,獨立機關都形同其東廠。蔡政府的種種作為,其實已有日漸「集權」的傾向。
蔡總統稱,「有我在,不必擔心像香港」;這是以慈悲偽裝的蠻橫。台灣人民真正擔心的,不是像香港那樣的「亡國感」,而是被假亡國感勒索到窒息的倦怠綠營政客為了選票,炮製出病態愛國觀,利用香港爭民主的血印來要脅台灣人支持其狹心統治這種利用香港代工的芒果乾」,居心險惡,台灣人民也未必埋單。
過去面對中共飛彈威脅時,李登輝與陳水扁都不曾利用亡國感來拚選戰。而辣台妹背靠美國,卻能如此恫嚇台灣人民,這是百姓太無知,還是政府目無民主?諷刺的是,蔡英文一面餵人民吃芒果乾,還一面要選民向落選市長道歉,嗆韓國瑜沒資格為軍售向美國致謝,多麼驕狂。
從過去台灣的發展歷程,證明唯有民主體制、賢能的政府和開放的社會,才能對抗中共的併吞。但蔡總統的所做所為,均與民主、賢能、開放背道而馳。蔡政府假藉香港代工的芒果乾」,不僅自我矮化,並摻入了太多有害民主自由的添加物,完全不宜台灣食用

【重磅快評】美機飛行海峽中線 有何目的與玄機?

◆  【重磅快評】美機飛行海峽中線 有何目的與玄機?
◆  【即時短評】蔡英文支持度穩健 但綠要贏還有3難題

◆  【即時短評】郭台銘參選箭在弦上 重演2000年連宋爭?
◆  【重磅快評】郭董返國燒選情 台中成藍營選情焦慮中心
◆  【重磅快評】蔡英文作為總統 學位不必訴訟就能說清楚
◆  【重磅快評】COSTCO謹守「中國台灣」 會成一芳第二?
◆  【即時短評】蔡英文、韓國瑜副手的焦慮 在心結與態度
◆  【即時短評】美機通過台海 哪些事該關注?哪些可放心?
◆  【重磅快評】蔡柯郭都大走鐘 李佳芬悔教夫婿覓封侯?
◆  【重磅快評】誰才該在選前保持理性冷靜
◆  【即時短評】財政寅吃卯糧 彰化縣財政危機浮現
◆  【重磅快評】國民黨鍘郭王留伏筆 柯文哲恐怕要著急了
◆  【即時短評】郭台銘的「下半場」:唯有你輸,我才會贏
◆  【即時短評】郭台銘參選危機? 藍營地方派系已歸隊
◆  【重磅快評】小英不收回這句話 這幾個縣市也要道歉?
◆  【重磅快評】利害勝恩怨,柯P將再助小英推倒國民黨?
◆  【重磅快評】「賽神豬」的動保與習俗僵局當真無解?
◆  【即時短評】「討厭民進黨」竟成藍委最強母雞
◆  【重磅快評】從印尼遷都加里曼丹,認真思考台北的問題
◆  【重磅快評】韓國瑜的愛與包容 只適用蔡英文?
◆  【即時短評】中共代理人修法 搖開民進黨大選戰旗
◆  【即時短評】限量是殘酷的:郭台銘的飢餓行銷






【重磅快評】美機飛行海峽中線 有何目的與玄機?


2019-08-31 16:24 聯合報  主筆室╱即時報導
美國空軍MC-130J型機。圖/美國空軍檔案照

距今36年前的民國72年(1983年)6月1日,由阿拉斯加安克拉治飛往漢城(首爾)的大韓航空007次班機,卻比正常航路嚴重偏北,先飛越蘇聯的堪察加半島上空,隨後穿越庫頁島,二度闖入蘇聯領空。蘇聯軍方下令戰鬥機開火,將這架波音747擊落,造成全機269人罹難的悲劇。
具備精密導航設施的波音747,為何在將近六小時的飛行過程中,機組員多次回報正常通過航路檢查點,始終沒發現自己偏離數百公里?始終是不解的謎團。不過堪察加半島、庫頁島,都是蘇聯東部的軍事要地,美軍的RC-135電偵機平常就在外海持續活動,蒐集電子訊號,事發當天也不例外。因此就有人推測,747是否故意配合偏航,飛入蘇聯領空?就算747不是蓄意偏航,這次「烏龍」也給了美方絕佳機會,可以趁機獲取蘇聯對「不明機入侵」反應模式的大量情報?只是誰都沒想到,蘇聯的反應如此激烈,居然直接將「入侵」的747擊落,釀成擦槍走火的悲劇。
本周四,美國空軍一架MC-130運輸機由沖繩起飛,由東海進入台灣海峽,沿著中線向南飛行,隨後再轉往巴士海峽。消息被民間網站公布後,我方國防部也隨即證實。由於MC-130隸屬美國空軍的特戰部隊,專長是搭載人員進行敵後滲透任務。消息傳出,不免立刻讓各界質疑,此舉具有特殊意義。此外由於幾天前通過台海北上的美軍登陸艦綠灣先前曾申請赴香港停泊遭拒,因此甚至還有媒體認為,美軍派出「特戰機」,可能與香港局勢緊張相關。
MC-130的任務的確是載運特戰人員執行滲透,或利用空中加油方式,協助友軍直升機深入敵後但這類任務的執行,都是利用夜間、超低空等條件掩護。MC-130卻是大白天飛在兩萬呎高空,還開啟無線電詢答器transponder)一路對外廣播自己的身分。換言之,這只是一趟該單位的訓練飛行,與「特戰」、「滲透」完全無關。
不過若說這趟任務只是單純的訓練,卻也不然。同樣在網站上可查獲,當天美國空軍有一架RC-135偵察機,持續在台灣西南方公海上空盤旋;另外還有一架B-52轟炸機由關島起飛,經巴士海峽向西進入南海。B-52雖可以攜帶強大的打擊火力,但應只是單純的巡航,與MC-130的飛行無關;RC-135的位置,卻可接收中共解放軍對MC-130通過海峽時的反應。換言之,本身不具備電戰功能的MC-130,在一場正常的訓練飛行中,卻發揮了協助友軍蒐集電子資訊的功能。
因此不難推想,除了這架守在海峽南端「出口」處的RC-135,當時在海峽北端「入口」的空中,美軍必然有另一架電戰機。同樣也不難推測,這種情報蒐集絕非第一次。但因民間網站究竟是以管窺天、偶有一得,光憑這些片段的資訊,要想描繪出「戰場」的全貌,只怕不易。
然而,軍方乃至國安單位必須體會到,隨著資訊化時代到來,民間愈來愈有機會,掌握到以往被視為不可外傳的資訊。由於相關情資的露出是偶一為之,因此很難避免社會大眾在所知有限下「大膽假設」、與時事攀比解讀,反而導致不必要的政治效應。就此而言,日方對於外國機艦穿越宮古、大隅、對馬等海峽,隨即對外公布,其實不失為良好對策
進一步說,如果日本政府基於保密理由,想要隱藏某些情資,已習於「資訊透明」的大眾,反而不易發現其中奧秘。反之,當局如果一天到晚掩耳盜鈴,把守不住的訊息都堅持是「機密」,外界就會建立官方「永遠在說謊」的印象,就根本不可能建立公信力。







【即時短評】蔡英文支持度穩健 但綠要贏還有3難題


2019-08-31 11:58 聯合報  記者周佑政╱即時報導
蔡英文總統。圖/本報系資料照片

大選腳步漸近,雖然蔡英文支持度穩健上揚,但要達成總統連任、國會過半的最高目標,擺在民進黨眼前的三大難題,分別是黨內紛爭、與獨派齟齬以及小黨林立,對民進黨可能帶來的衝擊。三道難題看似各自獨立,其實共同的考驗是蔡英文及民進黨「整合」的功力。
距離大選還有133天,在總統選舉方面,蔡英文因為兩岸外交事務,尤其針對「一國兩制台灣方案」,以及對香港「反送中」抗爭的強勢回應,獲得社會一定程度的認同,蔡英文的個人支持度迅速回溫,與去年敗選後有著明顯的差異。
不過,蔡英文也不是沒有隱憂,外部因素方面,即使對手韓國瑜因「個人表現」支持度不斷下滑,對民進黨是利多;但若郭台銘結合王金平、柯文哲的勢力,投入總統戰局,對蔡英文選情的衝擊絕對非同小可。
綠營內部,蔡賴初選之爭的「後遺症」仍在發酵,除了部分賴清德支持者,長期支持賴的獨派陣營仍有「怨氣」,若蔡英文及民進黨無法將「厭蔡情緒」處理得當,在激烈的選戰中,結果可能失之毫釐,差之千里。
國會選舉方面,蔡英文的支持度雖有一定優勢,但民進黨的支持度卻沒跟上「總統腳步」。政黨支持度良窳,最直接的反應就是不分區立委席次的高低,接下來,如何將蔡的高支持度轉化為政黨的支持度,以及如何將母雞帶小雞的效應擴散到最大,也考驗民進黨。
此外,民進黨近期艱困選區的立委提名,從啟用年輕刺客或在地老將,牽涉政黨路線、選舉策略及黨內派系之間的角力,已造成內部紛擾。加上時代力量台灣民眾黨一邊一國行動黨喜樂島聯盟等小黨來勢洶洶,若民進黨無法順利協調整合,就算蔡英文連任成功,執政也難避免朝小野大的困境。

聯合筆記/柯版隆中對 剩最後拼圖

◆  以民為主 領導人首要特質
◆  高齡選民的需求 要讓參選人聽見
◆  聯合筆記/柯版隆中對 剩最後拼圖
◆  英國議會主權的暗夜星光
◆  鳳凰哪去了?綠別模糊焦點
◆  學習快樂的日常 8月31日的學生
◆  深夜北車的街友
◆  台灣最缺做人的素養
◆  漫畫/當反送中遇上異議人士
◆  想一想「大屋頂中國兩制」








聯合筆記/柯版隆中對 剩最後拼圖


2019-08-30 23:46 聯合報  林政忠
台北市長柯文哲(左)表示,若郭台銘9月17日沒登記參選,就要去找宋楚瑜(右)「看他要不要提名我。」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民國109年(二○二○)總統大選即將進入九月深水區,距獨立參選登記截止不到廿天,郭台銘似已箭在弦上,只差最後一哩路。「中秋起義」非空穴來風,郭辦也證實,郭若決定參選,將以「獨立參選人」方式參選。
昔有「孔明借東風」,蜀漢東吳抗曹魏;今有「柯P借台風」,柯文哲想引郭台銘攻藍綠。一千八百年前,諸葛亮「隆中對」奠定三國形勢;如今,柯版「隆中對」將牽動明年三分天下戰局。
去年九合一結束後,柯P陣營不斷傳出問鼎大位的想像空間,柯曾說「選總統想過三秒鐘」,「要不要選,六月再來問我」,「天亮、下雨、出兵」,到後來痛批蔡英文總統身邊每個都貪汙;柯言行都顯露企圖心,民進黨總統初選民調納入柯對比,證明民進黨高層早把柯視為假想敵。
藍綠初選底定後,柯文哲加重批蔡火力,以「草船借箭」引府院黨來攻,兩軍交戰卻拉抬柯家軍聲量;柯表面煽風點火,實際是借東風拱出郭台銘,以第三勢力與藍綠分庭抗禮一旦郭宣布參選,三分天下儼然成形
鑑古知今,劉備當時三顧茅廬,諸葛亮以「隆中三策」分析天下大勢,他建議劉備先取荊州,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勢,結好孫權以為援;打好基礎後,待天下有變圖取中原,成霸業、興漢室。
隆中對兩大關鍵缺一不可:「天下有變、孫劉聯盟」。隆中對雖畫出三國藍圖,最終卻敗在劉備意氣用事,導致孫劉聯盟分崩離析,隆中對進度在三分天下後就畫上句點。
民國109年(二○二○)局勢演繹至今,柯文哲隆中三策愈來愈清晰:上策由郭台銘挑戰蔡英文總統寶座,獲取郭柯王結盟的最大效益;中策借重郭董擴充第三勢力能量,衝撞藍綠板塊;下策則激化郭、韓對決,實質裂解國民黨
若就政治現實排序,下策遠比中、上策容易達成。只要郭台銘宣布參選,就可達成下策裂解國民黨目的,再進一步是中策為台灣民眾黨招兵買馬,最困難是上策以第三勢力打敗具執政優勢的蔡英文。
柯版隆中對浮出檯面,剩下最後一塊拼圖,天亮、下雨,現在只等郭鳴金出兵。外傳郭台銘可能中秋起義,下一步必須端出「出師表」,郭柯王聯盟不僅要氣勢磅礡、還要師出有名,三分天下才不會只是紙上談兵。







英國議會主權的暗夜星光



2019-08-31 00:08 聯合報  黃琛瑜/淡江大學公共行政系副教授
英國首相強生28日突然要求延長國會休會期,從9月10日起休會,10月14日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發表國會演說才開議,女王已批准強生的提議。 (美聯社)

英國首相強生日前向女王提出休閉議會的請求,獲得批准。休閉prorogation),為英國議會舊會期結束至新會期開始之間的短暫休會,或是議會解散前的短暫休會。原則上,每年新舊會期交接之際,議會展開休閉。
然而,這項正常程序,成了強生的非常手段。強生提出議會休閉,引起排山倒海的批評,主因有二。
首先此次議會休閉長達五周。根據英國下院資料顯示,過去四十年,議會每次休閉,未有超過三周。民國99年(二○一○年)以降,議會休閉的平均天數為八天。最近一次議會休閉為民國106年(二○一七年),為時僅六天。與往例相較,強生休閉議會的時間,顯得過長而不尋常。
其次,此次議會休閉,正值英國脫歐關鍵時刻休閉時機與動機,啟人疑竇。依強生計畫,議會休閉預計約從九月十日起迄十月十四日。十月十四日女王將發表英王演說,演說內容為強生政府的施政與立法計畫,包括外界關注的脫歐政策。議會新會期開始後,十月卅一日脫歐期限接踵而至。議員履行職責的時間,僅剩不到兩周。
強生休閉議會,引發外界質疑。一方面,議會終止運作,有利強生淨空議會戰場,逕行推動脫歐。二方面,脫歐大限前休閉議會,展現強生硬脫歐決心,並可藉無協議脫歐風險攀升,向歐盟施壓對英國讓利。
強生強調,議會休閉無涉脫歐,且新會期開議後,議員仍有充分時間審議脫歐政策。然而,強生的否認反加深各界質疑有「此地無銀三百兩」之嫌。
英國政壇與民間指責,議會休閉淪為強生壓制下院反對勢力的政治武器。反對黨工黨領袖柯賓批評,議會休閉是對民主砸窗搶劫的罪行。下院議長伯考,批判議會休閉為憲政惡行。英國民眾則發起示威抗議及聯署,抨擊強生休閉議會,乃戕害英國民主。
議會休閉引發的民主爭議,再次凸顯出議會在英國憲政秩序中扮演的核心角色一六八八年光榮革命後,君主、上院、下院三者共同組成的議會」,取代專制王權,成為國家最高權力機構。英國憲法學家戴西於一八八五年出版的《憲法導論》一書中,勾勒議會主權的憲政原則,亦即由君主、上院、與下院所組成的「議會」,享有英國最高主權。一方面,議會可以任意制定法律。另一方面,沒有其他人或機構有權否定議會的制定法。
民國106年(二○一七年),前首相梅伊計畫行使王室特權」,以繞過議會逕行脫歐,引發行政權立法權之間的民主內戰最後,梅伊政府遵守最高法院裁決,服膺議會主權原則,包括於議會針對啟動脫歐進行提案與表決,並將脫歐協議交付議會表決
英國作家狄更斯於雙城記開卷語寫道:「這是光明的季節,這是黑暗的季節」。此次議會休閉,使英國民主陷入黯淡夜色。但於此同時,夜幕映襯下,亦凸顯議會主權的斑斕星光。
英國脫歐,不僅為英歐關係的難題,更是英國民主的考驗。







深夜北車的街友


2019-08-31 00:15 聯合報  徐正雄/農夫(新北市)
當政府或社會試圖「解決」街友或遊民問題時,能否不僅僅以「市容美觀」為出發點,而是去思考他們「何以至此」呢?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這幾年政府努力拚經濟、發展觀光,諷刺的是:走出首都門面台北車站,放眼望去,四方八面盡是街友深夜的台北車站,四周躺滿了街友,可謂一床難求!許多街友只好輻射擴散到二二八公園、萬華龍山寺西門町,最近連板橋火車站也出現不少街友,大白天就躺在人來人往的通道。現在,幾乎每個年齡層都可能成為街友
兒時大家都窮,卻沒這麼多街友。渴了路上有人「奉茶」;餓了就去菜園拔點菜,要不荒地裡也有野菜可採;也可以拿著碗到鄰居家打牙祭;想要零用錢時,就去做資源回收,窮歸窮,幾乎都有立足之地,社會問題也少。
因為大家都窮,有同理心,處處為弱勢者留下一線生機不像現在商業掛帥,凡事利益導向,趕盡殺絕。奇怪的是,現在的人比從前有錢,社會問題卻層出不窮。
那天朋友想租我家附近房子,赫然發現租間套房就要占掉一位社會新鮮人近半月薪水。如果積蓄不夠,又找不到工作時,說不定會先去當街友,因為這是最省錢的。若問我為何不去工作,因為我家有行動不便老人,必須和手足輪流照顧。
現在的人幾乎都要面對居住和長照的負擔,還有物價上漲、薪資停滯等問題,都會引發一連串骨牌效應。許多人體力和薪資都入不敷出,老年唯一的希望,如勞退、國民年金又遙遙無期,且可能倒閉!許多人面對現實常顯得無奈無力,更遑論買到立足之地和結婚生子,乾脆過一天算一天。
在生活壓力下,飲鴆止渴,酗酒、家暴、吸毒者…驟增,逃離現實成為街友者越來越多很多人以為街友不要尊嚴,殊不知許多人就是因尊嚴而當街友
若我成為街友,或許也會待在火車站和光鮮華麗的觀光客遙遙相望,至少有飲水、公廁、冷氣、屋簷…和陌生人偶爾的慈悲。






學習快樂的日常 8月31日的學生


2019-08-31 00:18 聯合報  李淑娟/文字工作者(台北市)
中小學昨天正式開學日,台北市警察局在國中、小周遭加強警力疏導交通,維護學童安全及交通秩序。 圖/台北市警察局提供

「垂頭喪氣的樣子,真像八月卅一日的小學生。」日劇「東京愛情故事」女主角莉香生動地形容男友完治。
同性愛情日劇搬上銀幕的「大叔之愛電影版」,巧妙地加入現代社會多元生活型態的男男戀、母子戀;劇情強調:「土地和家,代表人的人生。」如何在有限的時光、資源、可遇不可求的機會中,實現夢想,與他人共生扶持,仍是戲劇永遠共通的元素。
電影「你願意嫁給我老公嗎?」詮釋家庭重組、歸屬感、生死、自我認同等生命課題,劇情提問:「是我們在這世界中移動,還是這世界從我們身旁溜過?」是對倉促生命的省思。
在台北,新學期開始,中小學生進入了新學習里程,幾年前無意中認識的寄養家庭孩童,也成為小學生,暑假興高采烈地在鄰里商家穿梭,玩水、吹氣球、扮郵差送信;孩子早在一、兩個月前就計算著開學日,更有了新手足作伴,幼小歲月的迷惘,顯然已經被此刻的生活環境抹去,成為老社區日益茁壯的幼苗,讓人體會到健全社會制度的強大補位效力。
生命其實沒有標準答案,必會發生無法預料的情節,也沒有適合所有人的課綱;教育在生活與自然中,仰賴良師與不斷反思的家長指引,也在孩童真摯的渴望、嬉戲中,提醒被求生存耗損感知的成人。
九月入秋,在百歲人生,千變萬化的時代裡,每個人都是生命大課堂的學生,尋找同伴、面對挑戰、處理疑難;願我們多多溝通、彼此扶助,創造各世代都能安穩生活、感受學習快樂的日常。









台灣最缺做人的素養


2019-08-31 00:12 聯合報  張瑞雄/台北商業大學校長(台北市)
台電日昨又將第四批核四燃料棒外運至美國,目前核四廠內已不足滿載所需的八七二束。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想像你的至親,或愛人罹患了重病,在加護病房中生命正一步一步地消失,可是你卻無能為力,一點辦法也沒有。你很氣憤老天爺的冷酷無情,可是你又能怎麼辦!
台電日昨又將第四批核四燃料棒外運至美國,目前核四廠內已不足滿載所需的八七二束。不管你支不支持核四或核能,它總是國家花了好幾千億蓋成的小孩,何必將它摧毀殆盡,誰知未來科技是否可以解決目前的問題。
民進黨就是狠,對不喜歡的東西,可以趕盡殺絕,不管公投的結果,不顧幾百萬人的反對,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英文有句俗諺叫做你的過去將來會回來困擾你」(Your past will come back to haunt you.)民進黨對很多事都絲毫沒有考慮將來後路,或絲毫沒有悲天憫人的胸懷,這豈是一個執政黨應有的態度,就好像台灣沒有明天一樣。
台灣今天藍綠對立、統獨對立,網路上滿滿是「黑」人的言論,電視新聞頻道,晚上都是名嘴高談闊論,嘴巴說著連自己都不相信的謊言,禮義廉恥,忠孝仁愛信義和平,都只是街名或地名,完全失去意義,這樣的國家豈能長治久安,這樣的社會豈能安詳和樂?
中小學開學,一○八課綱也正式上路,強調以培養學生的素養為主,其實台灣現在最需要的素養就是做人的素養。先做人再做名嘴,先做人再做政客,先做人再做網紅,先做人再去批評別人。一個失去人性的名嘴,只是傳聲筒;一個失去人性的政客,只會敗壞國家;一個失去人性的台灣,真是令人傷心欲絕呀!








以民為主 領導人首要特質


2019-08-30 23:55 聯合報  朱界陽/亞洲大學總務長(台中市)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 路透

近日國內政壇發生的一些事,總有幾許悲憤與惆悵。我和許多朋友對於台灣應有何種國家領導人?國家領導人該具備哪些人格特質?台灣需要什麼樣的民主?是有更多的期許。
先來說說國家領導人吧!民國102年(二○一三年),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在國慶大會上透過電視轉播,用華語、英語各演講四十分鐘,讓民眾了解政府面臨國際競爭的因應之道,清楚勾勒出星國發展藍圖。在華語演講中,他引用七首老歌,暢談新加坡的現況和未來
李說民間喜歡唱的三首歌,第一首「往事只能回味」,過去好好的,現在怎麼變了樣?第二首「我是一隻小小鳥」,尋尋覓覓一個溫暖懷抱,這樣的要求算不算高?第三首,千錯萬錯都不是我的錯,都是「月亮惹的禍」。他說政府也必須會唱歌:「你知道我在等你嗎」、「我在你左右」、「明天你是否依然愛我」,李顯龍信心喊話:他要全民一起期待「明天會更好」。
時過六年,今年洛桑管理學院國家競爭力排行,新加坡擠下美國,再度排名第一。李顯龍引用來「唱」出治國之道,並付諸實現。我們的國家領導人又如何呢?
其次,領導人的人格特質。民國96年(二○○七年),德國總理梅克爾到南京訪問,被安排住總統套房。她認為過於奢華,不聽安全人員勸說,堅持入住普通客房。第二天,更是要求與一般房客一樣吃自助餐,她也自己排隊取餐。
據報導,梅克爾切麵包時,不小心掉了一塊在地上,她撿起麵包放入盤內。那頓早餐,梅克爾吃了煎蛋、起司餅、西瓜,以及那塊掉在地上的麵包。梅克爾平民化的舉止,為中國上了寶貴一課。
最後,台灣要什麼樣的民主社會。民國94年(二○○五年),由美國亞特蘭大飛往納許維爾市航班,納城市長坐經濟艙,飛航中忙著處理公文。空服員從後艙端兩個杯子和一瓶香檳,送到頭等艙給兩位穿迷彩服大兵。空服員廣播說:「有二位從伊拉克回來出差的一○一空降師官兵,兩周後要回戰場,公司特別為他們升等頭等艙。他們為國奉獻良多,很高興與他們同行。」
美國軍人備受榮耀,這正是美國民主社會優質文化偉大的軟實力
反觀台灣,國安局侍衛涉嫌利用總統專機走私香菸,明明犯法卻還硬拗是「超買」,夫復何言?台灣離真正的民主社會,還差一大截呢,我們一定要繼續努力,有朝一日才能成為以民為主的民主國家







高齡選民的需求 要讓參選人聽見


2019-08-30 23:51 聯合報  李武忠/農漁經學者(台北市)
選戰緊鑼密鼓,需要政治人物提出具體政見,關注高齡者涉及的長照等需求。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近年來,除了意識形態之爭外,台灣各政黨總是以討好年輕人為主要選戰策略。 圖/高雄市圖書館提供

世代剝奪、兩岸認同的幽靈,因選舉再度籠罩台灣天空;各政黨參選人又一直討好爭取年輕選票,執政黨甚至刻意挑起世代衝突對立。
年輕人的確充滿熱血,擁有想改變社會的衝勁,是當前網路聲量的主要來源,卻也最容易遭到利用。目前身為台灣GDP主要貢獻的中壯年世代,他們生命歷程經歷了從滿腔熱血,到為五斗米折腰的過程,也實際體悟了理想現實的距離,不再輕易被政客選舉話術所迷惑,卻因過度呵護反培養出許多吃米不知米價,自以為是的覺青」。
政客們吃香喝辣,而幫忙搖旗吶喊的年輕人,除極少數可分到一杯羹外,多數青年甫入社會就必須加入「低薪勞工」行列,忍受過勞的風險!
台灣邁入高齡社會,老年人口約三百五十萬人,估計每五個上班族可能就有一人會踩到長照地雷,實際能使用到官方照顧資源的比例偏低,許多民眾根本不知政府可以提供何種資源及服務。
良好的養老照護環境,需要龐大財源、人力及空間,許多老人根本無力負擔,需要靠政府力量進行完整規劃和推動。只是這些人被歸為無生產能力,聲量微弱,也並未受到應有的重視
目前為止,除了漫天的政治口水和互潑髒水外,我們只聽到可能參選的郭台銘提到,新生兒從出生到六歲由國家來養的政見,卻未聽聞有注意到高齡社會衍生問題的對策,針對老有所終提出具體可行的政見或白皮書,並公開承諾當選後,會調整國家預算加以落實,爭取支持
即將邁入及已邁入高齡族群的選民數量龐大,想競逐總統大位的參選人,除了將心思放在年輕選票外,是否也應該了解高齡需求並提出可行的具體政見
總統大選戰鼓頻催,三腳督即將浮現,到時些微差距或將決定選戰結果。許多年輕人關心的是主權,將其作為投票的依據中壯年在乎工作環境和穩定,將安定與經濟作為投票考量高齡族群為了善終,亦應打破沈默,踴躍表達意見,並讓自己成為選戰不可被忽視的力量









鳳凰哪去了?綠別模糊焦點


2019-08-31 00:20 聯合報  楊均承/退休人士(台南市)
韓國瑜談青年政策時說到「人才不斷流出去、勞動力進來台灣;鳳凰都飛走了、進來一大堆雞」;驚覺失言隨即澄清,事後說明是主張「人才和人力並用」。 記者劉學聖/攝影

韓國瑜鳳走雞來說,主要目的是強調島內人才流失的嚴重性綠營撿到槍把焦點放在歧視移工上,巧妙規避了自己執政無力,以至留不住菁英的尷尬窘境
所謂:「鳳凰不落無寶之地」,當現實環境不斷萎縮,壓制了各行各業學有專精且經驗豐富人才的發展空間,他們選擇出走,另尋出路,實在也是有不浪費生命的使命感,養家活口也是必須考慮的因素之一,這個決定有太多的無奈和痛苦。
執政當局真正要檢討的,是這個狀況發生的原因和解決之道,「築巢引鳳」,讓菁英回流
如果自己明明知道問題的癥結,卻又沒有化解的辦法,轉移焦點胡攪蠻纏反成了選戰的主軸
我們不希望綠營模糊焦點,仍然要繼續問:「鳳凰哪裡去了?執政黨要如何吸引鳳凰回巢?」

范疇/香港─中南海的囚徒困境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范疇/香港─中南海的囚徒困境
◆  李清志/樹木希林與老年學
◆  陳立恆/安居樂業 才是民粹的對立面
◆  葉銀華/公司治理的真諦
◆  楊志良/辣台妹撿到槍,還是在亡國?
◆  薛承泰/八二三是國民黨的附隨戰役嗎?

◆  王健壯/大法官與司法為民的距離有多遠
◆  蘇蘅/芝麻開門 紐時如何做數位創新
◆  劉憶如/榮景近尾聲 山雨欲來
◆  陳亮恭/醫事人員大遷徙:冰河時代的來臨
◆  方祖涵/慣犯也能當網紅的時代
◆  黃介正/美國對台戰略的新思維
◆  嚴震生/台灣民眾黨的立委選舉挑戰

◆  盛治仁/世界越快,心,則慢
◆  王正方/楊安澤名列第八
◆  施振榮/教改 學校、家庭、社會不可偏廢
◆  林中斌/經濟復甦將了 川普連任難料
◆  薛承泰/父親節的震撼
◆  洪蘭/雙語可活化大腦、延緩失智
◆  馬凱/生養國之重寶者 重罰!

◆  王健壯/百分百言論自由是個笑話
◆  周行一/中美互換?
◆  楊志良/破窗政治
◆  王文華/人類踏出一大步,我們原地踏步?
◆  葉銀華/純網銀是鯰魚?
◆  劉維公/誰是生態危機的最佳方案?
◆  趙春山/兩岸走向「丟掉幻想,準備鬥爭」不歸路?

◆  盛治仁/讓「脊兒」不再孤單
◆  方祖涵/屬於大家的球場台灣日
◆  謝哲青/生而為人的條件
◆  劉憶如/台灣純網銀起步 期待普惠金融









范疇/香港─中南海的囚徒困境


2019-08-30 23:56 聯合報  范疇(作者為跨界思考者)
面對「反送中」示威暴力不斷升級,多名港區人大代表向特首林鄭月娥直言港府應強硬止暴制亂,包括動用「緊急法」。圖為香港818流水式集會。 (路透社)

香港已沸騰八十餘天,它不是一次突發的「快炒」,而是煲了十年的老湯,鍋內材料是年輕世代的憤怒+中年世代的恐懼+中共家族派系對香港的殺雞取卵式貪婪。
反送中其實該正名為反送共」,因為香港人憤怒害怕的,並不是中國這個地理區域,而是中共這個體制。中聯辦實質是共聯辦」—中共各單位在港的聯合權力中心
引爆「反送共」的遣返條例,究竟是林鄭月娥被授意推的,還是共聯辦發動的,或是北京習派、上海江派所鍾意的,追究來源已沒意義。從結果看,在發生匯豐銀行事件、國泰航空事件、百威啤酒終止掛牌上市、阿里巴巴因為外資抽手而中止上市等後,香港作為金融中心,已註定喪失其世界信任,時間遲早罷了。
此刻中共竟還指望緊急條例」(實質戒嚴挽回香港社會秩序。即便在戒嚴或鎮壓威懾下,香港人不敢再上街,那不過是把香港變成失去法治靈魂的「殭屍良民城」,在港一百五十萬國際人口逃離一半,在港資產吊掛於搖搖欲墜的港幣,昔日繁榮已不可能再回來。
大家問最終將以何種形式收場?個人判斷,在十二周內、十一月廿四日香港議會選舉前,答案就會出來,且只會有兩種極端狀況,不會有中間餘地。換句話說,香港問題上,中南海在短短八十天中就把自己推進了某種「囚徒困境」;相當於找死退相當於等死。進還是退,只剩最多九十天,而且任何一天,答案都可能浮出。
先談」,就是對香港市民來硬的。中共統治下的當前經濟,壓力山大,命脈繫於人民幣的國際信用,而香港是人民幣境外交易中心,占近八成。簡單說,中共政權穩定死穴在經濟,經濟死穴在金融,金融死穴在香港。勒死香港法治環境和金融動能,就是勒死自己。只要香港戒嚴,這個中共的「葉克膜中的葉克膜」就會停擺,若中共武警入港鎮壓就更不用說。中共宣傳誤使人民相信,上海和深圳可以取代香港「金融葉克膜」角色,事實上香港角色是任何其他城市無法替代的,因為那是基於法治和自由下才有的。對香港來硬的,就等於中國提前進入法西斯狀態,這是找死。
再談退」,就是中南海接受美國開出的全面貿易及經濟規範條件,以換取美國出面背書中英聯合聲明原始內涵,以恢復世界及港民對香港法治信心。港府前幾天還試圖用一些懷柔金錢政策來挽回,這是對港民智商的羞辱。港民心理閥值已過,不會再信港府、共聯辦甚至北京的單方保證;恐怕只有來自美國壓力及背書,才能起作用但美國不會給白吃午餐,只有在中共接受經濟規範條件下,美國才會有意願和身分出面緩和香港局勢。一旦接受美國的一五○餘頁貿易協定及執行條款,中共一黨專政地位就會開始鬆動,這等於是等死。
香港是顆金融原子彈,有兩個按鈕,分別握在中南海和白宮手中。事態有點像民國51年(一九六二年)蘇聯和美國之間的古巴飛彈危機,世人原以為這種囚徒困境會發生在南海或台海,沒想到先發生在香港未來九十天,將成為形塑世界經濟格局、政治格局的三個月
(作者為跨界思考者)


2019年8月30日 星期五

經濟日報社論/化解廢印花稅疑慮 讓稅制更健全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44209/web/

◆  聯合報社論/蘇揆一手擁抱財團,一手勒緊地方財政
◆  聯合報黑白集/台灣選民的悲哀
◆  經濟日報社論/化解廢印花稅疑慮 讓稅制更健全







經濟日報社論/化解廢印花稅疑慮 讓稅制更健全


2019-08-30 01:28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行政院擬廢止印花稅的爭議並未止息。藍營執政的15縣市首長聯合發表聲明反對,主要的理由是此一地方稅的廢止將影響地方政府的財源。面對反對意見,行政院也釋出善意,應允中央政府將會編列預算補足地方稅收缺口,明年會以特別統籌分配稅款補助,後續年度則由財政部編列計畫型補助款,「保證不會少」。
儘管中央政府多次苦口婆心,地方政府仍聯合發表聲明,顯示對於印花稅是否應廢止,仍存在認知落差。最主要的問題,就在於本報日前提出的三點疑慮:第一是中央政府廢止印花稅法可能侵犯了地方政府的財政權;其次是依據財政收支劃分法,在沒有籌妥替代財源前,不宜廢止;第三是,即使可籌妥財源,能否將潛在的印花稅收入成長率納入補助公式,以能讓地方政府心服口服。這三點疑慮係屬於執行面的問題,行政院若要順利推動印花稅廢止,當然必須妥適處理,這是必要條件
除了執行面的問題之外,印花稅是否應廢止,應該由更宏觀的角度來看待,如果只流於「如何補足稅收缺口」的技術性爭議,對於國家的進步並沒有太大意義。根據公共經濟學的租稅理論,政府的課稅雖是必要之惡,但必須有合理正當的理由。租稅的必要一來在於矯正市場運作失靈的扭曲,讓各項生產與消費活動能更有效率地進行,二來在於促進公平分配,不使財富或所得過度集中。任何租稅的課徵都必須檢視是否符合這二項條件的其中之一,最該避免的事情就是為課稅而課稅。若以此標準檢視,印花稅的廢止並非沒有道理,更不應陷於「為課稅而課稅」的技術性爭議中。
印花稅的歷史長達數百年,起因是由於在經濟發展早期,政府常因難以掌握經濟活動而缺乏課稅資料,只好要求黏貼憑證作為最直接的稅源,有其不得已之處。現今政府對經濟活動的掌握能力已高,據以課稅的機制也已相當完善,印花稅存在的理由實已不復存在,反而在經濟活動中帶來許多困擾,提高了交易成本,減損了經濟活動的效率。另一方面,印花稅也無助於分配的公平化。因此,根據租稅理論的原則,印花稅的廢止實有其合理性。行政院應可由此角度來與地方政府及國人溝通。
回到技術層面,我們也期盼中央政府能夠以具體政策消除前述疑慮。對於中央政府是否可能侵犯了地方政府的財政權,過去印花稅被劃分為地方稅,雖依憲法規定,縣財政及縣稅是縣立法並執行之事項」,但若印花稅法廢止,既無稅目,應該就不會有違憲疑慮,政府應對此儘速釋疑。對於籌妥財源,目前行政院已有對案,至少短期可讓地方政府補足稅收缺口,但最重要的是能否有讓地方政府放心的長期穩定機制。
財政部規劃的是明年會以特別統籌分配稅款因應,後續年度則由財政部編列計畫型補助款。計畫型補助款對地方政府雖也是理想財源,但此一機制如何法制化、常態化、永續化,才是地方政府最關切之事,中央政府必須有更明確規劃。其實,透過修訂財政收支劃分法,重新擬定統籌分配稅款的分配公式應該是最能一勞永逸的做法,但正如財政部蘇部長坦言的,「財劃法修法是有人多拿、有人就少拿的零和遊戲,地方政府意見難以取得共識,碰到選舉年,政治因素攪局,更是動輒得咎」,目前的確有執行上的難度。雖然如此,印花稅廢止及財劃法修法畢竟是國家大事,不宜因噎廢食,中央政府或許應承諾在明年初大選紛擾結束後,邀集各界共商財劃法的修訂事宜。
印花稅廢止既然是促進稅制功能健全的租稅進步作法,也是國家進步的象徵,理應獲得全民支持。我們期盼中央政府能理解地方政府並非反對印花稅的廢止,並能化解爭議及疑慮,讓良善政策儘速往前推動。






聯合報黑白集/台灣選民的悲哀


2019-08-30 00:35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民進黨臨時修改總統初選規則,完全配合蔡英文(右)的需求,讓她順利擊敗賴清德。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一九四八年底國共爆發徐蚌會戰國民黨內部派系嚴重內訌,導致五十萬國軍慘遭圍殲;副總統李宗仁趁機逼宮,迫使蔣中正下野。李宗仁一上台立刻宣布和談,卻被中共悍然拒絕;與此同時,蔣中正以國民黨總裁身分繼續指揮部隊,不理李宗仁號令。相互掣肘的結果,共軍僅花一年就取得剩下的半壁江山。
七十年後,國民黨仍未從歷史學到教訓。即使基層支持者憂心如焚,政治領袖照樣把個人恩怨放在前面,寧和黨內對手同歸於盡,也不願見他人建功。更有人認為這是火中取栗的好時機,拆自己陣營的船板,正好可當和蔡政府利益交換的籌碼。
綠營則是另一種極端。民進黨臨時修改初選規則,完全配合蔡英文的需求,讓她順利擊敗賴清德。對於如此量身訂做,黨內難以苟同者必不在少數,但無人敢公開表態不挺蔡。許多綠營支持者甚至甘當選戰機器,主動扮演「欺敵」角色。在韓國瑜遭「灌水」又「放空」後,郭台銘若真參選總統,必有不少綠戰警爭先恐後幫他「策略性連署」。
但在攸關國家生存的兩岸關係與能源議題上,綠營的世界觀,卻把「仇中」與「廢核」設為既定前提。由於結論已經預先訂死,原應維持專業的事務官體系,最後就只能替神主牌擦脂抹粉。
兩大陣營,一方連最基本的隊形都擺不出來,另一方則除了很會選舉」就別無長處。面對這樣的政局,台灣選民能不悲哀嗎?









聯合報社論/蘇揆一手擁抱財團,一手勒緊地方財政


2019-08-30 00:31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蘇揆5月下旬參加工商協進會的早餐會,當場答應取消印花稅。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藍營十五個執政的縣市長前天發表共同聲明,反對行政院蘇貞昌在未徵詢地方意見的情況下,擅自宣布廢除屬於地方稅的「印花稅」,侵害地方的財政自主行政院對此則辯稱廢除印花稅是進步的稅制改革,絕不是為了「政策買票」;地方的稅損缺口將由中央補足,縣市政府的預算不會減少。行政院話說得好聽,卻是一派詭辯,難掩其一手擁抱財團、一手勒緊地方財政的徇私和集權心態
印花稅突然傳出要廢除的消息,並不是基於改革思維,或經過什麼審慎的財政研議,而是來自閣揆蘇貞昌個人對企業界的一場即興承諾五月下旬,蘇貞昌應邀參加工商協進會理監事早餐會,在工商鉅賈環繞下,他要求財經部會首長全力放寬企業海外資金回流及產創投資的限制。席間工商界抱怨,繳交營業稅又要繳印花稅,有重複課稅之嫌;蘇揆當即答應取消印花稅,現場送出百億元的大紅包。
當時財政部長蘇建榮面有難色,說印花稅是地方重要財政來源,在未覓妥替代財源前,不宜輕言廢止。他話未說完,便遭蘇貞昌打斷。蘇揆稱,地方沒錢,還不是會向中央要錢,一百億可以由中央扛。他並要求,財政部在一個月內提出替代方案。但三個月過去了,財政部迄未提出有效的方案,目前僅初步規劃,要利用「統籌分配款」進行專案補助。
從上述決策過程看,可知廢除印花稅是蘇貞昌的一人決策,只顧討好企業財團,甚至連財政部長的專業意見都不願傾聽。至於其後果,則不論中央如何撥補,實際上已嚴重侵害了地方政府的財政自主權。對此,可從以下幾點觀察與思考。
第一,決策民主化精神的倒退:蘇貞昌在新北市長選舉落敗,卻驟爾當上行政院長,已備受「民意基礎不足」及「正當性脆弱」之譏。而他上任後的行事,更處處表現出霸道及酷吏作風,對民主精神極盡扭曲,只為護航蔡英文連任。印花稅的存廢當然可以討論,卻不應不徵詢地方政府乃至財政部門的意見,即逕由閣揆一人拍板,在工商企業面前向他們示好。這不僅嚴重違背了決策的理性及透明原則,也是程序的不正義。
第二,對地方自主權的侵害:印花稅作為地方稅,地方政府擁有自主的運用權力,這種「自主」精神是不容剝奪的。但在蘇貞昌的想法,卻認為這一切都不過是「錢」的問題,地方少掉的錢,中央可以另外設法彌補。問題是,必須伸手去討的錢,和出自自己口袋裡的錢,完全是不一樣的事。就像有些父母會把孩子的存款拿去保管運用,但一旦孩子已經長大,父母還能恣意這樣做嗎?進一步看,良好的中央/地方關係,應該是一種「夥伴式」的合作關係,而不是長官/下屬的威權領導關係。但蘇貞昌則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以為自己就是國家一切行政的大總管,可以隨便把人使來喚去,可以把地方的財源挪來挪去,完全看他高興而定,這是威權心態。
第三,夾帶選舉考量的買票策略:取消印花稅,一方面是為了討好工商企業,製造蔡政府「拚經濟」的印象,以換取企業財團在大選的支持。另一方面,則是為了箝制目前在地方占優勢的十五個藍軍縣市,掐緊其財源以脅迫他們聽命中央,就像前瞻建設經費一樣。試想,如果今天綠營是地方執政縣市的多數,蘇揆會不分青紅皂白廢除印花稅嗎?
令人感慨的是,民進黨在野時不斷訴求地方自治,認為這是實踐民主的基石;但等到它執政,卻又不斷地破壞地方自治。最明顯的例子是,去年民進黨修法將農田水利會改為官派,以便緊密控制地方,更企圖將鄉鎮長也改成官派。而今,不由分說地「沒收」了地方的印花稅,這不是中央集權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