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2日 星期五

經濟日報社論/台韓同樣MASGA 效果大不相同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405298/web/ 

◆  聯合報社論/十萬元打敗一億元:南方四賤客PK零日攻擊
◆  聯合報黑白集/「國家隊」今與昔
◆  經濟日報社論/台韓同樣MASGA 效果大不相同








經濟日報社論/台韓同樣MASGA 效果大不相同


2025-08-22 03:00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就半導體而言,相對於拜登政府的以禮相邀,川普政府以關稅威脅,力逼強求。路透


美國關稅談判的重要手段壓迫盟國對美投資,以強化美國關鍵產業能量;類似中國以市場換技術,美國是以市場/關稅換 MAGA。南韓對等關稅稅率為15%,一個關鍵是南韓提出「讓美國造船業再次偉大」(Make American Shipbuilding Great Again, MASGA千億美元等級投資計畫。川普極力爭取台積電及其供應鏈赴美投資,且一再自行拉高價碼,這猶如台灣對美國的 MASGAMake American Semiconductor Great Again然而兩者間本質差異大,效果大不相同

造船業的 MASGA 可以視為是南韓對美談判策略之一。除了換取較低的對等關稅稅率之外,南韓可以紓解中國造船業強勢崛起競爭壓力,民國一一三年(2024年)南韓新船訂單全球市占率排名第二(17%),遠低於中國的71%。南韓政府可以補助造船業者去美國投資,爭取美國造船業本土新訂單(如 LNG船)和軍艦維護、修理及人才培訓等商機。根據美國智庫 CSIS的報告,為了讓南韓的 MASGA 可以落實,美國政府得修改法令,讓南韓業者可承攬軍艦維修相關業務,甚至於還得預防南韓業者取得軍艦設計關鍵技術資訊

就半導體而言,相對於拜登政府的以禮相邀,川普政府以關稅威脅力逼強求,美國商務部長公開表示:「晶片生產不能依賴台灣」。美國前國務院資深顧問惠頓最近的投書甚至主張「台灣應從一個海島半導體工廠,轉型為更加全面自由經濟」。

半導體、AI 伺服器等將是台灣難以迴避的領域。4月1日啟動的232調查聚焦於半導體基板、裸晶圓、傳統/先進晶片、半導體製造設備與零組件,以及「含半導體的下游衍生產品」,調查範圍相當廣泛不僅晶片本身,所有內含台灣晶片的電子終端產品都可能被課徵高額關稅,幾乎涵蓋我國出口主力的半導體、電子零組件與資通訊產業

美國其實已注意到,半導體所嵌入的下游產品也必須在美國組裝製造,而且採用高度自動化以機器人生產,這樣才能促使半導體先進製造供應鏈在美國落地生根因此,美國針對台灣的「去風險化」作為,早已不再只是「備援方案」性質,而是強化在地供應鏈價值鏈,包括 AI 伺服器及相關光通訊組件、電動車、電池及相關零組件、網通設備等產業鏈

半導體 MASGA台灣本土半導體產業發展優勢維繫都帶來相當大的挑戰。在拜登政府時期,BCG 美國半導體協會共同提出全球晶片製造產能預測,設定到民國一二一年(2032年)美國在10奈米以下製程的全球產能占比提升到28%的目標。在台積電承諾在亞利桑那州投資1,650億美元後,魏哲家董事長曾表示:「計劃建設完成後,我們的二奈米更先進製程產能將會有約30%來自亞利桑那州晶圓廠,成為一個在美國獨立的先進半導體製造聚落」。最近川普又喊價到3,000億美元。

就台商赴美投資而言,國內一個普遍的看法是「世界減一」,但顯然美國的企圖心已不只是如此,為了要在美中策略性競爭持續壓制中國,美國對於關鍵產業在地生產可能是「美國加 N」。

相對南韓的 MASGA 可以開拓新的訂單商機,台積電在亞利桑那州投資設廠,則大致上延續台積電與美國 IC 設計業既有訂單最近台積電二奈米機密洩密事件,也可能在美國重現核心技術參數保護問題;再加上關鍵人力資源維繫龐大資本支出獲利稀釋等課題。這些都將會牽動許多國人的敏感神經

從最近美國各級官員的喊話來看,美國對於爭取半導體及其相關供應鏈落地美國手段超越對等關稅和232條款關稅,涉及到股權、乃至於重提與 Intel 的合作安排等範圍。未來美國、台積電、台灣三方之間的協商折衝議題顯然已經超越關稅,考驗著我國各方利害關係人智慧策略選擇













聯合報黑白集/「國家隊」今與昔


2025-08-21 23:35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川普政府考慮以晶片補助換取科技公司股權,繼英特爾之後,台積電有可能成為下個標的之一。圖為川普(左)與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右)3月在白宮宣布台積電對美投資案。歐新社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點名台積電,質疑為何要送錢補助它來美國生產?財政部長貝森特更稱,九十九%先進晶片在台製造,是世界經濟一大失敗;為了美國的安全,應予阻止

看到美方這種態度,國人應該都氣炸了。但這也更證實,半導體產業實至名歸的「護國神山」。若非政府半世紀前決定「造山」,如今面對完全利益掛帥的川普政府,台灣恐怕真的是可割可棄

台積電在全球晶圓代工一騎絕塵,綠色執政當然不忘拿來當成內宣素材。每次宣布重點發展某產業,都高調聲稱「組國家隊,打世界盃」,儼然下一代護國神山已然在望。但從高端疫苗等例子顯示,那些被吹捧的「國家隊」,其實距離「護國」目標十萬八千里。

台灣半導體業的成功,關鍵在精準預見未來科技方向選對人才布局藍海。反之,近年被冠上國家隊生技無人機等,都是全球產業界開花結果跟風殺入的「紅海」,難以奢望什麼優勢。

半導體「造山」另一因素,是當年主事者無私。而近年國家隊無不牽扯「綠友友」,產業利基不是要打贏「世界盃」,而是靠政府撒公帑採購,乃至高官們配合做多頻頻操作消息從股市套利

當年沒人提「國家隊」,卻打造出堅強隊伍如今則是聲量第一嘴皮優先撫今追昔,怎不令人感嘆












聯合報社論/十萬元打敗一億元:南方四賤客 PK 零日攻擊


2025-08-21 23:33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零日攻擊」導演羅景壬(右)團隊被質疑,三年間共獲勞動部就業安定基金二八七二萬元補助,完全不符基金使用目的。但羅回應:「不分黨派,負起社會責任,是我的信仰。」 圖/零日文創提供


台劇《零日攻擊》獲得政府上億元投資補助,導演羅景壬團隊在三年內亦獲勞動部就業安定基金近三千萬元補助。誰料,該戲八月一上線,就引發議論。相對的,國民黨製作的《南方四賤客》短片僅花費十萬元,卻不斷被網友二創複製,重創賴政府形象。《南方四賤客》PK《零日攻擊》,如同小蝦米壓倒大鯨魚,連綠營網民都驚嘆:國民黨竟有引導議題能力了!

就業安定基金被譏為勞動部「小金庫」,去年北分署的謝宜容職場霸凌案,即延燒出基金濫用爭議這回國民黨再踢爆,勞動部透過「開口契約補助羅景壬近三千萬,影片觀看數卻少得可憐。原本羅景壬提供卅五支影片、兩場公關活動及網路託播等,當事人竟以一支影片、一場記者會就要核銷,引起審計部不滿。政府亂花錢,已到了這種地步。

羅景壬因為賴清德量身打造拍攝《在路上》競選影片,成為「賴友友」團隊。「零日文創」公司實收資本額僅八十五萬元,卻耗資二.三億元拍攝配合政府抗中政策的《零日攻擊》。只因公司顧問群包括林錦昌、沈伯洋、曹興誠、李厚慶等要角,除獲文化部國發基金上億元補助,並獲親綠企業投資這些錢來錢往,包括就安基金開口契約專給特定對象,檢調和監察院都不用調查嗎

八月初上線的《零日攻擊》,總計十集虛構故事,被用來助攻大罷免。這部號稱「史詩級台劇」的電視劇,主要在幫政府進行「抗中保台」認知作戰,用人民的錢洗人民的腦結果,零日攻擊還未擊中對手,自己先引火燒身

相較之下,國民黨新媒體部門年輕小編腦力激盪的《南方四賤客》,原是宣傳重啟核三公投的一分鐘短片,簡單的對白,酸溜溜的滋味意外爆紅。創意、好笑、易複製等元素,吸引網友眼球,每位網友都可找到自己的笑點。尤其「萊爾校長」在片中提供許多金句:「不是表決多數贏就可以,不是這樣喔!」「那是因為你們智商不足啊!」國民黨還不忘補刀說,「本次核三延役 CF,絕無文化部補助,絕無抹黑台灣天團,絕無邀請未成年出演」。酸度之高,完全打中年輕鄉民胃口。

網路文宣原是民進黨最擅長的事,如今國民黨竟後來居上,是耐人尋味轉變。事實上,年輕人並沒有變,變的是民進黨已逆風成為新威權象徵,甚至成為民眾反抗對象還不自知套句網路名言:「丞相,起風了」,不是國民黨文宣厲害,而是民心思變集體反抗賴政府的濫權專斷

網路世界的談笑,一認真就輸了。綠委王定宇竟一口咬定,萊爾校長是隱射賴總統,把他未說過的「選民智商低」塞到他嘴裡,要求總統府採取法律動作。藍營則反譏,換了位子就換了腦子,王定宇是「此地無銀三百兩」。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也是南方四賤客配角之一由於他在核三公投辯論代表正方,在影片中他未到站就被踢下「團結公車」對此,童子賢稱,民主社會消遣一下沒有關係;反方也可以拿「鬼滅之刃」來作哏,既搭上時事、又凸顯格局大器。與此同時,台北市長蔣萬安順勢建議賴總統邀童子賢組閣,讓台灣社會重新對話總統府卻膝反射,要求蔣市府先處理幕僚濫用特權爭議,十足展現賴清德的「戰狼」風格

大部頭的《零日攻擊》對上極小品的《南方四賤客》,就像鐵達尼號撞冰山。民進黨濫權不公製造巨大民怨冰山,而賴總統一路橫衝直撞,燒再多錢也救不了進水的艦隊。






張延廷/中美爭霸──激烈的電磁戰略較勁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張延廷/中美爭霸──激烈的電磁戰略較勁
◆  魏國彥/民進黨非核家園神主牌未倒將倒
◆  陳立恆/我們都是「反智民主」的受災戶
◆  王文華/從「人力」,變「人才」
◆  李清志/北歐人與自然相處的哲學
◆  闕志克/AI所帶來明顯立即的威脅










張延廷/中美爭霸--激烈的電磁戰略較勁


2025-08-22 00:00  聯合報/ 張延廷(作者為清大教授、空軍前中將副司令)


中國大陸宣稱已研發成功一項電子戰技術,能在敵方密集干擾下,為己方打造類似「風暴之眼」的「電磁寧靜區」,這種「電磁屏障」可讓戰區內的部隊在癱瘓敵方通訊時,還能保護自己和友軍的訊號不受影響原理是透過即時操作無人飛行載具發射加密調控射頻干擾訊號這不僅能讓數據傳輸速率提升,對動輒涵蓋幾十 MHz(兆赫)甚至 GHz(千兆赫)頻寬的軍用通信功率效能亦可大幅升級

中共去年在珠海航展推出的先進電子戰裝備,即採用這項「高精度干擾管制」技術。其現役各款長航時、中高空無人機搭載的新型電子戰莢艙,可持續主導像台海這類高密度電子對抗區域的電磁空間,當然也涵蓋美軍常用的幾個通信波段。

反觀美國,諸多衛星新創公司一直試圖獲得聯邦通信委員會批准,以便將 L 波段頻譜的一部分用於通信。這個軍民兩用且涵蓋範圍廣大的頻率被歸納為 1-2GHz 的範圍。美國 GPS 和其他國際慣用的導航系統均依賴 L 波段,因它可輕易穿透雲層、霧霾、降雨和植被,美軍和盟軍通用的 Link-16 資料鏈路也是用 L波段。至於一般企業,只要能取得在 GPS 附近操作頻譜的許可,將可增強 5G 工業「物聯網」市場的連接性,可見美國廠商在衛星通信技術布局戰略,是以「霸占頻寬」為戰略前提。而今中國大陸的二代北斗星鏈系統運行順暢,在價格競爭的前提下或將取代美國的 GPS 市場,影響擴及起碼整個印太亞洲,這在美國看來比奈米晶片技術更為忌憚。

航太技術快速發展,各式航空器大量利用所運載的儀器,聯結了對地表觀測與通信,無線通信技術也進入太空時代,雷達測量能全天候即時運行,雷達波掃描能迅速提供整個地表資訊,衛星作業能不斷提供地表雷達影像,因此可比對不同時間擷取的影像,計算出地表變形速率,也包括提供巡弋飛彈的航路比對情資,這些都須透過開放軍民通用通信頻段,擴大潛在商業市場

民國一○九年(二○二○年)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準備通過草案,重新分配無線電頻譜的特定部分用於寬頻通信,藉此排除美國國防部十年來的反對。五角大廈高級官員曾警告,此舉將產生新干擾,還可能破壞對衛星群部署,甚至對 GPS 系統造成不可逆的損害。美國空軍的 GPS 衛星鞏固了軍方在定位、導航和定時方面的資訊優勢。此外,在過去幾十年,五角大廈已在衛星和相關的地面系統上投資數百億美元,不難想像將市場拱手讓人帶來的嚴重影響

在川普關稅大棒揮向各國之際,美國國防部並未對防中稍有懈怠,要在菲律賓北部離島部署中程飛彈,又在南韓烏山基地編組空軍「超級中隊」,不僅預設從東北亞防核武藉以嚇阻中共軍事擴張的布局,更擺明逼李在明表態對台海情勢一旦升高為武裝衝突時的作為,顯然已在為「反反介入」實質鋪陳,不難看出背後的龐大通信導航頻率市場也是原因之一,以防範對手在「看不見的領域」裡超越美國的既得利益。

在 5G 時代,對新通信系統架構建立,都與大城市公共建設密不可分,待中美未來新一代合成孔徑雷達系統的部署會更擴大,預估除將形成衛星市場高度競爭,在世界高端遙感通信技術多極化發展趨勢下,美國會試圖以既有軍用頻寬優勢,在通信導航市場與中俄放手一搏,我國科研單位必須對此特別關注與應變。 









黃耀輝/韌性條例任性亂花 823投票制裁它

◆  黃耀輝/韌性條例任性亂花 823投票制裁它
◆  陳國樑/違法亂憲的追加預算案








黃耀輝/韌性條例任性亂花 823投票制裁它


2025-08-22 00:05  聯合報/ 黃耀輝(作者為台北商業大學財稅系教授)


賴政府可說是我國史上最敗家的政府。「韌性」特別條例「任性」揮霍,就是個血淋淋的例子。去年稅收超徵五,二八三億元,藍白立院黨團二月起就規畫以普發現金方式還稅於民,列為優先法案。以當時四千多億累計剩餘支應,綽綽有餘;政院卻不想與民分享經濟果實,重彈「優先還債」的老調(實際上過去八年還債比例僅符合公債法低標

四月初川普對等關稅公布,政院規畫產業支持方案,卓院長中旬還說額度八八○億,一周後卻突襲拍板高達四.一○○億、長達廿三字、令人反胃的「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藉支持產業之名夾帶偷渡三千多億的非緊急重要支出,包括國安韌性(實為國防)一.五○○億、撥補台電一千億等,想把累計剩餘一次花光,不給普發現金一點機會。

賴政府以「韌性」為名,意圖夾帶偷渡龐大支出的把戲,其實是抄襲陳建仁內閣的「疫後強化韌性及全民共享特別條例」。原本擔綱的普發現金六千只需一,四○○億,卻夾帶撥補台電等名堂的二,四○○億,結果總額高達三,八○○億,把超徵稅收「超花」。

七月十一日立院通過「韌性條例」,政院版僅撥補台電一案未通過;普發現金每人一萬元納入,明定十月底前發完。總額五,四五○億,需舉債千億。從時序看,舉債是賴政府後來夾帶二千多億支出所致。

民進黨府院隨即誣賴「普發現金違憲」,栽贓靠舉債掏空國庫應當排富,並擬提出覆議。七二六「大罷免大失敗」後,政院才放棄覆議至於是否排富,賴政府閃爍其辭、態度扭捏,期待綠油油的大法官釋憲還說待台美「最終談判結果出爐」、調整特別條例內容後再提「修正案」

八月一日公布「韌性條例」,政院原訂通過對應的「特別預算」卻臨時抽案。更出人意外的,八月十四日卻突然通過「韌性條例修正案」,違背了「等談判結果」的說法,又再夾帶增加四五○億支出(例如強化電力系統)。過去的前瞻建設、撥補台電三千億,及這次政院八月七日通過的「風災特別條例」也有數百億元用於電網強韌,可合理推斷這是撥補台電借屍還魂

結果韌性條例拉高到五,九○○億,需舉債一,五○○億;但有助於因應關稅、刺激消費、擴大內需,愈早發愈有效的普發現金,已因賴政府搞大罷免延誤了三個月,修法後更要拖到十月才執行,還有釋憲變數。令人懷疑賴政府何時將民知所欲放在心上?

再看關稅談判,賴政府任令美方予取予求;更積極配合美方要求國防軍購預算明年要達 GDP 百分之三的指示,明年國防支出將高達八,六○○億元,「韌性條例」已編一,五○○億,又要搞七千億的軍購特別預算嚴重排擠社福經濟發展明年又要舉債上兆,財政已露出嚴重的凶兆,令人為後代子孫深感憂慮

總之,「韌性條例」任性夾帶偷渡龐大支出,讓我們見識到賴政府臉皮的「韌性」及心態的「任性」更暴露賴政府內鬥內行外鬥外行的特性,以及「寧予外人、不予家奴」的反民主心態。選民們在八二三罷免延長賽,必須投下「不信任」票給予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