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9日 星期五

經濟日報社論/解決中火爭議的三個路徑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47398/web/

◆  聯合報社論/國安五法天網已成,還要反滲透的補丁?
◆  聯合報黑白集/生小孩又不是拿錢辦事
◆  經濟日報社論/解決中火爭議的三個路徑








經濟日報社論/解決中火爭議的三個路徑


2019-11-28 23:35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近日中央與地方為了台中火力發電廠的生煤使用量,再度槓上,此案源起於中火生煤使用許可證到期,台中市府希望在展延時確定長期降低生煤使用量的目標;中央與台電則考量供電安全與機組調度彈性,立場與台中市政府相異。雙方在政治、法律、經濟與環保各面向攻防,在明年大選前的氣氛催化下,中火爭議正走向一個難以化解的僵局
中火爭議的根本是,國人對燃煤發電影響健康的擔憂,中火又是國內最大的燃煤發電廠,近年中部地區空汙嚴重,除了境外汙染與當地貨車與汽機車的排氣汙染外,中火被中部居民視為最大的汙染源,從前市長林佳龍開始就希望限制中火的生煤使用量,現任市長盧秀燕承襲這樣的路線,也是她重要的競選政見。對中部居民來說,他們已經承受多年中火帶來的影響,短期希望降低燃煤量、中期希望汰除老舊機組、長期則希望中火轉型為燃氣電廠。
中部民眾的期盼能否實現,關鍵不在中火,而在蔡政府的能源轉型能否成功。減煤不只是中部人的期盼,已是國內外普遍的趨勢,但台灣在減少使用燃煤發電一事上仍有長遠的路要走。
台電多次強調中火減煤成效顯著,今年已減少使用300萬噸,但如果用台灣整體發電燃煤使用量來看,台電近三年的燃煤使用量不減反增,從民國105年(2016年)的2,616萬公噸,上升至去年的2,900萬公噸,而今年台電前九月燃煤量較去年同期增加45萬噸,以此推估,今年台電的燃煤使用量要較去年下降的挑戰極高。
我國當前無法快速降低燃煤發電的主因,是蔡政府推動能源轉型的目標要在民國114年(2025年)時用20%的再生能源發電取代現有的核能發電,但在再生能源占比提升前,台灣目前最穩定的能源選項只剩火力發電。民國106、107年(2017年與2018年)火力發電占比都超過八成,今年全年預估的占比也差不多連續三年火力發電占比均逾八成,是台灣發電史上首見無論蔡政府怎麼宣揚能源轉型政績,「以火養綠都是當前的供電現況這是國人反煤電的民怨根源,是地方政府積極推動反煤政策的核心因素
以火養綠要付出空汙的代價,德國就是前車之鑑,但目前台灣的選擇有限。蔡政府已終止核四計畫,也確定不讓現有的核電廠延役,加上綠電已經大規模發包和投入資源,現在已沒有回頭路,因為「頭已洗了一半」。在綠電占比提升前,燃煤燃氣發電將是我國的供電主力,如何在供電安全、空汙防制與電價穩定三個面向中取得最好的妥協方案,中央和台電與各地方政府必須理性討論,儘速找出可行的解決路徑。
首先,我們建議中火老舊機組暫不除役改列備援機組,在其他供電機組出現重大突發性故障時,至少還擁有備援選項,但台電必須與台中市府對中火老舊機組的使用達成明確的共識。其次,台電近年雖然加大對老舊機組汙染防制設備的投資,但力道與速度仍顯不夠,今年稍早中火排放水汙染一事即可看出,台電要做的事情還很多。其三是政府必須留意電價上漲的壓力,今年台電為了控制空汙增加使用天然氣發電,前九月台電虧損84億,雖然在政府介入下國內電價連三凍漲,但電價走升的陰霾難除,這亦是產業界關心的議題。
在選前的激昂政治氣氛中,我們擔心中央與地方政府無法理性解決中火爭議,不論中央擴大收回地方控管生煤使用的權限,或地方政府透過各種方式卡住在地燃煤發電廠的運作,都無益於化解當前的僵局。若中火問題演變為中央與地方政府的火車對撞,不但無助空汙防制,還可能波及供電安全與電價穩定,期盼政府不要用政治手段解決中火問題












聯合報黑白集/生小孩又不是拿錢辦事


2019-11-28 23:46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托育政策最近成了總統大選必爭之地。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托育政策最近成了總統爭奪戰的聖杯蔡英文喊出「零到六歲國家跟你一起養」;她忘了,郭台銘提出「零到六歲國家養」時,她還說這是「財政不可承受的負荷」。韓國瑜也宣布「零到六歲國家幫忙養」,張善政批綠營是「百分百抄襲」;衛福部長陳時中辯稱這是他的口號,「我們先喊的」。宋楚瑜更有遠見,說他兩千年就提過這政見。
大家爭來吵去,誰也無法證明自己是「始祖」,只說明政府廿年來不作為。誰先提的,其實一點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該生小孩的人會因為有津貼就去生嗎?
成篇累牘鼓勵生育的報告塞滿政府公文櫃,結論都不是發錢,而是實質減輕育兒重擔。例如:鼓勵男性育嬰假,擴大優質平價的公共托育,翻轉公私比到七比三等。此外,還要解決小學生四點下課,爸媽卻還在上班、加班的照顧空窗難題。這些沒一件容易,企業主的反彈就是政客的緊箍咒,人民心知肚明。
韓國瑜的政策是,生第一胎補助三萬元,第二胎起補助六萬元,每年另給六萬直到六歲,每年要花五七○億元。政委林萬億笑他「太少了」,政府現在平均一孩就投資六萬五,連任後還會加碼,可能上看十萬元,預算將增至一千億。這是加碼比賽嗎?
參選人的撒幣政策愈說愈浮誇就是沒人敢提加稅,沒說這些天花亂墜的錢從哪裡來?只怕不論誰選上,都一樣債留子孫;新生兒一出世就背著國債,公平嗎












聯合報社論/國安五法天網已成,還要反滲透的補丁?


2019-11-28 23:47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民進黨急修反滲透法並將逕付二讀,國民黨團問在急什麼。記者杜建重/攝影

趁著詐欺犯變共諜王立強之亂,民進黨急推反滲透法立法,計畫今天強行逕付二讀,當成本會期最後的「業績」。表面上看,蔡總統是擔心國家遭到外力滲透,必須立法實質上,她上任三年多精心縫製反中的天羅地網,七月間立法院修完國安五法」,民進黨才高呼「完成最後一塊拼圖」。如果拼圖已完成,為何還要趕在立院休會廿天前強加《反滲透法》這塊補丁?
說來奇怪,民進黨本會期的目標原本是要制訂「中共代理人」,但因遭外界痛批「綠色恐怖」,日前才宣布擱置。但事隔兩天,禁不起深綠獨派反彈,民進黨突然又宣布《反滲透法》才是其第一目標;佐以王立強這個「詐欺犯共諜」緊咬藍營的演出,顯得天衣無縫。亦即,《反滲透法》這塊補丁,是要替代原先的「中共代理人法」那塊補丁,來鞏固民進黨抗中「天網」的神威。
外界難以理解的是,民進黨的反共天網已編織得那麼精心細密,「國安五法」才剛剛大修一回,為何還嫌不夠而且,這塊新補丁和那塊舊補丁內容和名稱大不相同,如何彼此替換內情說穿了,其實毫不神奇:民進黨要利用選前最後一刻趕製《反滲透法》,只是擔心民眾對「芒果乾」的恐懼仍不夠刻骨銘心,所以要再添加一劑重藥,確保大家恐共已極。即使王立強只是個「冒牌共諜」,能夠藉機栽一下對手的贓,也是不賺白不賺。
大家都看到,民進黨的「芒果乾」工廠其實是個文創事業,只要消費者的「紅色恐懼」保持一定水溫,他們就有無限商機,什麼名目的法律都訂得出來。檢視「國安五法」的修訂,其實已集綠營所有反中、恐中、欺罔思維之大成,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國家安全法》、《刑法外患罪、《國家機密保護法的所有可能縫隙都已填得滿滿。例如:兩岸任何政治協議必須事前事後均經國會「雙審議」及公投同意,退休將領參加中共政治活動的規範與懲罰,陸港澳敵對勢力納入《刑法》外患罪範疇,離退職涉密人員赴陸管制延長,國安機關得查處網路攻擊案件等。都已經管到妨礙人民權益,如此,還不算天羅地網嗎
如今,民進黨還要加上《反滲透法》或「中共代理人法」的補丁,原因就在黨內獨派及時代力量、基進黨覺得還不夠,還要進一步推動「預防性」措施,來箝制台灣人民、團體或機構在兩岸間的交流或互動這種思維,就如同追殺國民黨要及於其「附隨組織」一樣,方便反中陣營羅織罪名。試想,台灣民主化超過卅年,如今竟還有人戀戀不忘戒嚴時期的「虞犯」思維,要用政治意識形態為對手添加莫須有的罪名。當年令人聞風喪膽的《刑法》一百條「內亂罪」好不容易才廢除,現在民進黨竟想讓它利用《反滲透法》借屍還魂,它真要毀棄自己爭民主的歷史嗎?
對任何國家而言,防止境外勢力滲透,當然都是必要的工作。但以台灣經歷過的冷戰時期嚴酷鬥爭,今天的情勢會比當年更險峻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但民進黨自己一面升高挑釁,一面誇大其間危險,然後一面加強對內的箝制,這不是極其矛盾嗎?事實上,無論是《反滲透法》或「中共代理人法」的條文,都可納入既有的《國家安全法》、《政治獻金法》、《遊說法》、《選罷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乃至《刑法》中去規範,沒有必要疊床架屋另立新法,這才符合法治的精神。
諷刺的是,民進黨對民生法案毫不關注,竟在立院會期尾聲想藉「假共諜」案收割《反滲透法》,證明它是一個不顧經濟民生的政黨。《反滲透法》表面上是為防止「境外敵對勢力」入侵,現實上卻被用來對付自己的人民和政敵,這也太卑鄙了

【重磅快評】中共是國家或團體 反滲透法想偷渡什麼?

◆  【即時短評】拒答民調 說好的「黃金交叉」呢?
◆  【即時短評】凡事無法擋 國會留笑柄
◆  【重磅快評】中共是國家或團體 反滲透法想偷渡什麼?
◆  【即時短評】韓國瑜進大選深水區 非典戰術添變數

◆  【重磅快評】綠官在急什麼?官場現形惹難堪
◆  【重磅快評】反滲透法趕搭特工列車 小英踐踏民主自由
◆  【即時短評】不正面回應辯論 蔡英文怕土包子揭穿新衣?
◆  【重磅快評】一窩蜂的種電計畫該檢討了
◆  【重磅快評】當憲兵成了東廠…果然影射的殺傷力最強!
◆  【即時短評】構成要件不明確 反滲透法旨在製造亡國感
◆  【重磅快評】盧秀燕煤得商量?林規盧隨而已
◆  【重磅快評】境外勢力助選蔡 共諜案是印太同盟逆襲?
◆  【即時短評】民進黨讓台灣重回 「匪諜就在你身邊」
◆  【即時短評】瞧瞧交通部長林佳龍 如何示範傲慢
◆  【重磅快評】思想檢查司法官?促轉會才應先被檢查!
◆  【重磅快評】虛晃一招的反滲透法 目標在小綠不在大藍
◆  【重磅快評】香港寧數人頭拒暴力 一國兩制未完待續
◆  【重磅快評】日韓軍情協議續約 關係未回溫









【重磅快評】中共是國家或團體 反滲透法想偷渡什麼?


2019-11-29 14:58 聯合報  主筆室
綠營一早發出甲級動員令,綠委坐在主席台邊卡位,國民黨立委全數缺席,反滲透法草案二讀闖關成功。記者許正宏/攝影

反滲透法」成功逕付二讀,只要等過一個月冷凍期,以民進黨的立委席次,年底完成立法只是小菜一碟。但其法條粗糙輕率,可能遺禍不淺。最重要的是,此法準備偷渡兩國論」,已有違憲之虞
該法將滲透的主體使用了一個曖昧的詞彙叫境外敵對勢力」,什麼是勢力」?它是圓是扁、是活的死的?法律上很少使用這種政治語彙,去進行行為規範,當然它還是有定義的,它的定義是指與我國交戰或武力對峙國家團體主張採取非和平手段危害我國主權之國家團體,亦同
這裡就出現了兩個東西,一個是國家」、一個是團體」,但不論是國家或團體,它說的無非就是中共,起草者很「聰明」,他用「團體」去偷渡「國家」,從而使得「中國」這個「國家」,進入了中華民國的法律體系。
至今為止,中華民國憲法以及其下的法律,都以一國兩區規範兩岸的各項關係與事務無論是大陸地區自由地區」,或是大陸地區對上台灣地區」,兩岸依舊是一個中華民國之內的事情,沒有任何別的中國在內這套法律系統裡頭
現在「反滲透法」草案說,有某個境外勢力可能來滲透我國,而那個勢力就是跟「我國」交戰或武力對峙之「國家」或「團體」,問題來了,這個所謂的「國家」是哪個「國家」?答曰:「中國」,賓果,兩國論入法了。「我國」當然就是「中華民國」,現在出現了另外一個「中國」要來滲透,這不已違憲了嗎?
起草者可能又說,非也非也,這個「國家」不是指「中國」,來滲透的是中共這個「團體」,所以不違憲。但若是這樣,這裡的「國家」是誰?現在還有哪個「國家」要來滲透?金正恩的朝鮮還是普丁的俄羅斯?難道還會是美國、或者日本?所以此法也可以抓被CIA指揮的滲透份子?
很顯然,這個境外敵對勢力定義中「國家」與「團體」,根本是二而一、一而二的同一個東西,所謂國家就是兩國論中的另一個國家、而團體就是曾經被叫過的那個叛亂團體」,都指的是在北京發號施令的那個政府,但兩者聲東擊西、相互掩護,若強辯此國不是中國,豈非欲蓋彌彰
除了兩國論入法,這個敵對勢力的定義還有一個麻煩,它的第一段定義是:「與我國交戰或武力對峙的國家或團體,兩岸並未簽署停戰或結束敵對協議,因此仍可稱交戰狀態,但兩岸交戰屬於民國38年(1949年)持續下來的內戰狀態」,蔡政府埋單嗎?若不埋單,難道是說兩岸並未處於交戰狀態
它的第二段定義是:「主張採取非和平手段危害我國主權之國家或團體,但中共現在宣稱要和平統一」,並沒有主張採取非和平手段,所謂非和平武力統一,都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那到底中共還算不算此法想要規範的主體
這一部既語焉不詳、又思維混亂,甚至是已有實質違憲之虞的反滲透法,真的沒有必要那麼倉促立法,否則立了之後可能又得作廢,徒留歷史笑柄!










【即時短評】韓國瑜進大選深水區 非典戰術添變數


2019-11-29 10:33 聯合報  記者林文義/台北即時報導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韓國瑜近來在多項民調中呈現落後,他呼籲支持者即日起接到民調電話一律拒絕回答,投票時再讓民進黨知道什麼是真民調。本報資料照/記者許正宏攝影

民國109年(2020)總統大選戰線漸次往南推移,藍綠交鋒即將進入深水區!繼中部地區打出漂亮議題戰後,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韓國瑜大打非典選戰,祭出拒答民調的奇招,更力拚在雲嘉南地區拉近與蔡英文的差距,戰局仍有一搏的機會。
韓國瑜近來在各家民調中近來並無起色,落後幅度甚至有擴大趨勢,民進黨續打豪宅議題,但效應已趨疲乏,取而代之的共諜案則有接棒之勢,韓國瑜被追著打,氣勢難免受到影響,但連日來中彰投密集踩點並搭配台中市長盧秀燕強攻中火生煤議題,韓陣營有如打了強心針,昨天韓營再使出拒答民調的戰術,使得這場選戰更添變數。
中彰投雲嘉南都是韓國瑜落後較多的地區,盧秀燕雖沒說要接地方競總主委,但她戰力十足,環保署丟來生煤容許差值的議題,想讓中火多燒一百萬噸生煤,剛好讓盧秀燕逮到切入點,彰投兩地站到同一陣線,韓國瑜、張善政也適時發動攻擊,盧秀燕其實已發揮助攻的角色,接不接總部主委,其實只是形式而已。
韓國瑜一直被民進黨壓著打,在盧秀燕發起攻擊後,中部地區已經起風,韓張如何趁勢攻城掠地,就看後續表現,這種模式也可以複製到其他戰區,才能全面壓制宋楚瑜搶票的能量。
對韓國瑜而言,雲嘉南中彰投更險峻,選戰進入倒數四十多天,韓國瑜須步步為營,目前雲林縣及嘉義市尚有地方執政奧援,雲林近來爆發土豆大戰雲林縣長張麗善還到包公廟下跪宣示護農決心,已為韓國瑜衝刺雲嘉南作了議題熱身,她是否能扮演如盧秀燕一般的領頭羊角色,也關係韓國瑜在此區攻勢的成敗。
嘉義縣台南市則是韓國瑜極度艱困的選區,傳統選戰綁樁動員盛行,韓國瑜必須加強地方立委參選人的連結,翁重鈞、謝龍介等人各有擅長,洪秀柱早在台南暖場,韓國瑜須因地制宜設定議題,讓立委選將增加曝光,並投射到總統選戰上。
韓國瑜向蔡英文叫陣要求舉行政見辯論,現階段確是提高聲量的有效方式,不過,張善政擔任競選搭檔後,國政顧問團的表現沒有以前亮眼,例如學貸免息等搶眼政見都如曇花一現,未來國政顧問團運作必須跟上節奏,韓國瑜才有援援不絕的彈藥。
蔡英文民調大幅領先,大致採取穩紮穩打的選戰策略,但弔詭的是,民進黨政黨滿意度和蔡英文支持度出現嚴重乖離,民進黨很會打選戰,但執政卻未符合人民期待,官員公然選邊戰,國家機器高度配合,以致招來負評,也許是蔡英文高民調背後的最大隱憂。










【即時短評】凡事無法擋 國會留笑柄


2019-11-29 23:26 聯合報  記者林河名
民進黨立院黨團趕在選前強推「反滲透法」草案引發議論,但國民黨團今天「拒絕背書」未出席院會,只剩民進黨團立委在議場,「反滲透法」草案輕易逕付二讀。 記者許正宏/攝影

民進黨立院黨團趕在選前強推反滲透法草案引發議論。面對民進黨團準備強渡關山,國民黨團昨天揚言「全力奉陪」,今天卻「拒絕背書」未出席院會,讓「反滲透法」草案輕易逕付二讀。民進黨團硬行闖關固然失之強橫,但國民黨團作為最大在野黨竟棄守議場,也難逃譏評
受香港「反送中」運動及近日所謂「共諜案」影響,民進黨團此際強推「反滲透法」草案,著眼於「民氣可用」,民進黨團幹部甚至對在野黨撂話:到時候社會可以看看是哪些政黨在反對、拖延?
儘管訴求「政治正確」,但「反滲透法」草案內容一經公布,就引發極多質疑,就連最根本的「境外敵對勢力」如何定義也規定模糊,難有共識。事實上,民進黨團強推該案,在程序及實體上都有可議之處
在程序上,這部屬於「國安層級」的法案,竟然只有民進黨團提出草案,沒有行政院的版本,難道行政機關不在乎新法上路後有窒礙難行之處,甚或引發侵害人民權利的違憲爭議?而距離本屆立院休會僅剩1個月,如此重大的法案,竟然不經委員會初審討論,只能經由朝野協商,就要完成三讀?
如果國民黨團持續「拒絕背書」,不願參與協商,民進黨團若執意完成立法,最後也只能訴諸表決,目前已有爭議的條文,難道僅能依民進黨團版本通過?屆時新法實施,若是動輒入人於罪,豈不後患無窮?
事實上,對民進黨團強推「反滲透法」有意見者,未必反對立法,而是反對草率立法,也反對只有民進黨團一個版本。可惜,「全面執政」的民進黨政府聽不進外界的諫言,最大在野黨也擋不住強行闖關的多數黨。
國民黨團雖擬出「反併吞中華民國法」草案作為反制,內容模倣「反滲透法」草案不無以荒謬反制荒謬的意味,但該草案已被民進黨團批評「比刑法一百條」還可怕,幾可預料會被擋於院會之前,難如國民黨團所願「併案審查」,議事攻防完全落居下風。
雖說政治講求實力原則」,但當年民進黨僅剩27席立委,在立院擋下多少法案?國民黨如今「凡事無法擋」,只怕留下國會笑柄。













【即時短評】拒答民調 說好的「黃金交叉」呢?


2019-11-29 23:22 聯合報  記者林政忠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韓國瑜稱「得民調得痔瘡」,引發議論。本報系資料照片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韓國瑜民調得痔瘡」,但去年高雄市長選舉時,韓國瑜的民調也一度高居不下,現在把民調藏起來,究竟是忘記自己也曾高民調,還是害怕想起來?
韓國瑜前天下令拒答民調,昨天再加碼唯一支持蔡英文總統」,顯然是想促成突襲式欺敵效果,希望「穩定軍心、混淆軍情、破解賭盤」。許多「鋼鐵韓粉」更咬定,「低民調就是假民調、壞新聞就是假新聞、不挺韓就是假韓粉」。
韓家軍即日起對民調人噤聲、馬銜枚」,但韓國瑜從7月黨內總統初選出線後就開始猛攻山頭,韓辦北部競辦副執行長孫大千還揚言11月中旬民調就要「黃金交叉」,現在卻變成要隱藏民調,難怪有網友戲稱,「說好的黃金交叉快變成黃金叉燒了」。
劣勢方出奇招,早從兩千多年前楚漢相爭時就發生過。劉邦大將軍韓信「背水一戰」,用突襲、欺敵戰術大敗敵軍,除了戰術得宜,更重要的是韓信置之死地、將士用命的態度;兩千多年後,如今的韓家軍有無展現背水一戰的決心?
台灣不是今年選舉才開始做民調,韓國瑜也不是今天才參選,現在早已進入AI年代,韓家軍選前40幾天還在施放煙霧彈,能達成多少效果?
民調是科學,民意是政治,數字不會說謊,說謊的是使用數字的人。把問題推給民調,其實是最廉價的推論,沉默選民可能是對政治冷漠的大眾,很多不表態的選民根本就不投票。
問題不在民調方法,可能是要被民調的政治人物
【相關閱讀】

‧ 國民黨仍領先?最新「政黨支持度」看這
‧「國政配」緊追「英德配」?最新民調掌握總統選情
‧選舉已到垃圾時間?先看總統候選人「最新當選率」再說吧!


聯合筆記/人口陷阱 知止不殆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47398/web/

◆  顧著「舐癰吮痔」的官
◆  能源政策 要廢核先廢煤
◆  「匪諜」訴諸恐懼 選戰失焦
◆  中火「慢燉」 法律供柴
◆  不牴觸中央 地方煤自治
◆  請問參選人:大陸是敵人或競爭者?
◆  「間接民意」打壓「直接民意」?
◆  漫畫/以為撿到槍
◆  聯合筆記/人口陷阱 知止不殆
◆  想一想「大屋頂中國兩制」








聯合筆記/人口陷阱 知止不殆


2019-11-28 23:58 聯合報  李春
大陸高鐵多線虧損中。 (新華社)

中國好多事都在意料之外最新一個是高鐵王國中國,高鐵幾乎全線虧損,而且總虧損額負債額都是驚人數字。中國高鐵虧損來因很多,但有個意想不到的說法,叫「人口陷阱」。
中國高鐵虧損的實際狀況,按上市公司報告訊息,是說十八個鐵路局,有十二個虧損;中國有一百多條高鐵線,目前對外說六條賺錢,其餘虧損。而高鐵虧損好多年,專家們一致分析,是說投入高、耗資大、運營和維護成本也高得不得了。有人再細細探求,原來賺錢的跟 「人口紅利」有關,虧損的大多數是跌在「人口陷阱」中。
因何把高鐵與人口拉到一起說,因快速運幹系統建成後,能否賺錢客流決定。中國高鐵條條高成本,以北京到上海能賺錢的論,一趟列車七節車廂,每節以百人計,再算上座率是八十%,則跑一趟最好收四十萬元人民幣,而五小時車程電費就要十萬元人民幣。別的線路,運營成本也要那麼多,但上座率沒那麼高,只能虧了。
中國經濟,千萬不能提「陷阱」,因為近年來「陷阱」論太多,有的還應驗了,如經濟發展階段的「中等收入陷阱」,之前有人說已大步跨過,現在證明還在設法逾越中;著名的「修昔底德陷阱」,即崛起大國與原大國之爭,現在也證明閃不開,只看戰爭能不能躲過了。
那麼人口陷阱是什麼東西呢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蔡昉說,中國人口結構發生了根本性變化符號性變化人口紅利消失
北京大學人口所教授穆光宗,從民國79年(一九九零年)代初開始,中國人口就慢慢滑入負能量十分隱蔽的低生育陷阱。人口是社會生活主體,是社會生存基礎,是社會發展動力。中國世無其匹的迅疾人口轉變經驗和教訓表明,低生育目標的實現,絲毫不意味著人口問題的終結,相反倒是如影隨形地伴隨著人口問題的轉型,這就是以低生育為源頭和核心的新人口問題的產生
大致上低生育陷阱加上人口紅利消失,就是專家說的人口陷阱」。其殺傷力當然不只令高鐵虧損,蔡昉警告說,人口紅利消失導致勞動力短缺,勞動力短缺決定人力資本改善速度下降,投資回報率下降及資源重配置效率減慢,因此導致經濟潛在增長率下降。









顧著「舐癰吮痔」的官


2019-11-29 00:19 聯合報  楊均承/退休人士(台南市)
自稱共諜的王立強向澳洲投誠,要求政治庇護。 圖/取自澳洲世紀報網站

當官,是非常過癮的事,清末小說官場現形記序文開頭就說:「官之位,高矣!官之名,貴矣!官之權,大矣!官之威,重矣~五尺童子皆能知之」。說的不是一般規矩小吏,而是官箴蕩然官德無存的大員這是末世亂象,這些年我們也見識不少了官場荒謬,儼然重寫官場現形記
為了搏取關愛的眼神,必須異軍突起,終南捷徑莫過於「舐癰吮痔」。莊子說了一個故事,秦王身上有惡瘡。於是下詔召醫,能吸出癰、痔重賞。有人名不見經傳獲賞無數,被莊子痛斥:「你舔了多少膿痔,快滾!」
王立強事件,黨政軍和媒體集體吮癰,人民觀劇之餘,不禁問:「國安單位幹嘛要掌控一個大陸在逃詐欺犯」?莒光日抓匪諜橋段,國防部要人民不要多做聯想,但是觀者會心一笑之餘,對這種丑表功也只有痛斥,實也無可奈何
笑罵者痛心疾首,但主事者儘可怡然高坐,只是不知怕不怕春秋之筆?













能源政策 要廢核先廢煤


2019-11-29 00:15 聯合報  張炎銘/退休人員(台中市)
日前台中市府接獲環保署公文,要求放寬台電明年用煤量至一千二百萬噸。圖為中火發電廠。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環保署函文台中火力發電廠,放寬燃煤許可使用量百分之十,看似解除台電的燃「煤」之急,但自失環保本職,大開環保倒車,讓人失望。
台電職責是穩定供電,電源配比該如何,應該最清楚。但執政黨抱著反核神主牌,硬要廢核;但燃煤傷身,也暖化環境、改變氣候;用天然氣,卡關環評也不便宜;綠能昂貴也不夠穩定,所以無論如何努力,要廢核又要穩定供電、不大漲電價,已是不可能任務。個人同情台電,即使非常努力,但在躁進能源政策下,注定成為眾矢之的,未來若缺電或大漲電價,都將是挨罵的替死鬼。
全世界幾次核災,若能夠不用核能,大家都高興;但民眾未必清楚因此必須付出的代價。若要台灣民眾在核能與煤能二選一,我想大多數人會選擇核能核能經過數十年運轉,出狀況的機率微乎其微,但肺癌比起遙不可及核災,卻是明顯的事實與威脅
台灣肺癌發生率亞洲第二,中部地區民眾罹患肺部及氣管支氣管癌症比廿年前增加近五倍。雖然空汙不是肺癌唯一因素,但出外戴口罩、家中開啟空氣清淨機生活,也不該是國人的日常。
去年底公投,人民已清楚表明,反對目前廢核政策,政府其實有漂亮下台階,可更改躁進、不實際的廢核。可惜,傲慢的執政黨,反過來貶斥選民不夠進步,他家的神主牌只允許民眾膜拜,不允許質疑與修改
面對中彰投三縣市長砲火及民意反彈,經濟部次長竟扯出張善政當院長時,中火生煤用量最高來反擊。除了拉扯歷史共業外,有何進步價值?況且民國105(二○一六年)台中市長林佳龍通過的生煤管制自治條例」,難道是用來糊弄、欺騙?目前比過去用煤少,有何可驕傲?逐年減煤是共識與底線,個人甚至認為,在野黨可提「要廢核先廢煤」主張,相信民眾願意支持。
或許經濟部為發展經濟可不管燃煤使用量,但執政黨躁進又不顧民意的能源政策,嚴重危害民眾健康,人民還要繼續埋單嗎?










「匪諜」訴諸恐懼 選戰失焦


2019-11-29 00:13 聯合報  許立融/研究生(台中市)
憲兵保防劇劇照中的「匪諜」,禿頭、藍襯衫的造型類似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韓國瑜。 圖/陳宜民國會辦公室提供

當台灣民眾對王立強共諜案還是霧裡看花時,接連爆出向心夫婦在台涉共諜案遭限制出境,又有綠委直指向心背後指揮者—聶力,民國105年(二○一六年)曾與國民黨吳斯懷在北京同台演講,影射「通諜」意味濃厚。無獨有偶,憲指部保防單元劇宣傳海報遭質疑是否違反行政中立
選舉時,恐懼行銷也許會遲到,但它從不缺席
「訴諸恐懼」,最為人所知的例子,莫過於民國53年(一九六四年)美國總統大選,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林登.詹森以一支名為雛菊女孩的電視廣告,將小女孩摘數花瓣的稚嫩,對比發射飛彈倒數計時的緊張,伴隨核彈爆炸的聲響及蕈狀雲,指涉若此次選舉沒有投給詹森,發生戰爭的後果將難以想像,雖然播出當日隨即被停播,但仍被視為是詹森最後獲勝的關鍵之一。
恐懼與憤怒往往形影不離,蔡英文總統從年初力抗「習五點」,到操作香港「反送中」的恐懼情緒,讓「芒果乾」成為她連任的續命符。
雖然先前力推的中共代理人法因窒礙難行,最後雷聲大雨點小,但綠營在王立強共諜案爆發後,又馬上傾全黨之力推反滲透法草案,選舉操作意圖昭然若揭。不可否認,對岸滲透力量不容小覷,但芒果乾成為總統選戰的主旋律,最終蒙受損失的,仍是情感不斷被操弄的選民。












中火「慢燉」 法律供柴


2019-11-29 00:08 聯合報  宮文祥/東吳大學法學院助理教授(台北市)
台中市政府與議會黨團力抗中央增加中火燃煤許可量。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對於環保署是否有權放寬台中火力發電廠百分之十燃煤許可量,在藍綠攻防之外,仍應檢視其適法性,以免淪口水之爭
中央係依空汙防制法第廿四與廿八條規定,授權訂定固定汙染源設置操作許可證管理辦法」。第九條確實允許在一定條件下「得」有百分之十容許差值
此外,同辦法第五十七條更規定,符合其所列情況下,可不受到前述第九條百分之十容許差值限制。但在中央強硬態度下,以下幾點或有其釐清必要。
首先,既是審核機關,此審核權應如何定位地方政府是否已弱化成中央委辦機關?這固然還涉及全國一致性之必要,但面對中部空汙,何來全國一致性?且不論空汙法規定,就地方自治在憲法所受保障,及當初雲林縣政府禁用生煤及石油焦爭議,環保署前副署長詹順貴甚至直言,應尋求大法官解釋以定分止爭
更不要說,不僅環保因地制宜(新空汙法也做此強調),也回應巴黎協定要求,強化城市與次國家體系應積極參與及回應全球暖化要求。這精神同樣見諸我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規定
即便檢視既有實定法,前述規定同樣有再斟酌之處。所謂「得」,誰才是可為「得」主體?這樣授權,有無逾越母法?審核機關可否做適度、且必要調整?若否,是否掏空審核機關權限?於此同時,自治條例中已規定前述審核,業者「應配合環保局每年重新檢討之空氣品質狀況,減少生煤使用之比例…」。若此,就中火欲主張信賴保護,恐怕即有疑義。誠如當初中科三期一案,環保團體也都主張,不應予業者有存續保障。
最後,前述授權辦法第五十七條,有關「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指定之事項」(得不受百分之十容許差值限制),在所謂授權命令中又做再次授權,是否有違行政法上禁止再授權原則
綜此,政治問題政治解決,但法律問題還是應該再思考。即便相關數據訴說著汙染已有改善,然,面對環境保護、改善,不僅是國家責任、也應是業者義務,絕不是做為可容忍「那就多一點汙染」也沒關係理由,尤其當這藉口是來自公權力的直接肯認










不牴觸中央 地方煤自治


2019-11-29 00:04 聯合報  紀俊臣/銘傳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新北市)
日前台中市府接獲環保署公文,要求放寬台電明年用煤量至1200萬噸,市長盧秀燕砲轟。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近日來,台中火力發電廠與台中市政府對明年燃煤數量許可證核發爭議,其實就是中央與地方就特定個案的爭議事件;爭議的標的,即是地方自治團體制定的自治條例」,可否比中央法規命令更為嚴格的限制規定
行政程序法規定,中央法規除法律外,尚有法規命令和行政規則,前者要有法律明文授權;其所規制標的,亦要有法律明文授權,對人民始具拘束力。至後者係針對組織內部人員之規範,對人民而言,並無直接拘束力。
本案所涉及空氣汙染防制法授權的「固定汙染源設置操作及燃料使用許可證管理辦法」新修正條文,在第四十二條規定,直轄市審核許可證的五項限制審核行為事項該等限制規定對地方主管機關行使公權力的自治權行使,自是拘束。問題是,中央主管機關究有無權限,以中央法規命令方式,訂定「限縮自治權行使」規制,此係爭議所在。
依司法院民國一○五年四月廿四日公布之釋字第七三八號解釋。由該號解釋主文及其理由書,明確說明中央不得就法律所未禁制事項,逕以行政命令侵害地方自治團體基於公益原則,所為自治條例超越法律規定事項的自治權行使。質言之,祇要中央形式意義法律未加禁制規定,地方即有其自治權,得依自治條例授權,在維護公益所必要範圍內,增加人民負擔之強制處分。
中火燃燒生煤或石油焦,依法須向各該事務所在之地方自治團體所屬行政機關申請許可,台中市政府核發許可證明時之「附款」行政處分,該附款處分如係增加空氣汙染法所未禁制的附款事項,就公益言,其如有自治條例依據,即具有審核許可證條件設定」,無牴觸中央法律致生無效之情事
中央如係以法規命令之形式所為限制規定,竟有與自治條例相競合者,各該自治條例如依上開司法解釋,並不生無效之立法爭議。因之,台中市政府對中火燃煤數量限制,即使有中央法規命令授權,除非形式法律有禁制地方另為更嚴格規制外,儘管經由中央主管機關以行政規則式解釋或法規命令之明文規定,亦不生牴觸中央法律,而自始不生效力情事。此外,對第九條得有十%容許差值,亦須依上揭司法解釋理解。
是以,中央與地方允宜依司法院釋字第七三八號解釋意旨,依法行使行政裁量權。質言之,中央如基於依法行政原則所為公權力行使需要,須在空氣汙染防制法以「法律」形式,對審查行為有明文限制規定;否則片面逕以「法規命令」形式,並不生下位法牴觸上位法之「無效」爭議;亦即台中市政府有其增加附款條件之負擔處分公權力










請問參選人:大陸是敵人或競爭者?


2019-11-29 00:03 聯合報  羅慶生/淡江大學整合戰略與科技中心研究員(新北市)
民進黨黨團三長公布反滲透法草案,呼籲朝野黨團支持。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中國因素已成總統大選主調,泛綠陣營也操作具針對性的《反滲透法》立法,以維護台灣的「國家安全」。中國大陸影響台灣安全最重要外部因素,為國人共識但對中國大陸身分認定,實為我國家安全政策基礎,必須明確界定。但各陣營對此都語焉不詳。
民進黨目前操作,包括《反滲透法》立法、支持香港「抗中運動」,與「共諜案」催化,都視中國大陸為「敵對勢力」預設。但果真如此嗎?無論蔡或韓陣營,都應在選前講清楚,供選民抉擇。
在國際關係領域,國家行為者的身分認定有三種即敵人、競爭者,與朋友。兩岸在民國39年(一九五○年)代是兵戎相見的敵人,民國69年(一九八○年)代後逐漸成為競爭者,但仍未達到朋友氛圍。這從兩岸軍事仍以對方為假想敵理解
敵人與競爭者差別,在於競爭者雖然競爭,也有合作空間,且互相交往敵人則不然,例如冷戰時期美蘇與國共。在敵人氛圍下,民間來往是「通匪」,貿易是「資敵」,且最後常趨向戰爭。因此川普上任後發布《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雖將中、俄定位為「競爭對手」,但也不忘強調「競爭並不總意味著敵對,也不一定導致不可避免的衝突」。美中間雖在科技、貿易與南海等議題上競爭不斷,但維持合作以尋求更公平經貿利益原則,是明確的正如該報告所指經濟安全就是國家安全
回到原來問題。在韓陣營,雖然沒講清楚,但維持兩岸「競爭者」企圖較為明顯。選民也期望他能講清楚,讓國人對他訪港進「中聯辦」行動釋疑。但對蔡陣營,真的是要改變現狀,將中國大陸視為「敵人」嗎?果如此,則兩岸交往將愈趨減少、貿易將逐漸中斷,最後趨向戰爭,人民能接受嗎?
有論者謂這不過是選前現象,選後會回到正常。綠營勝選後常會發表「對中友善」論述,以維持兩岸穩定。例如陳水扁當選後「四不一沒有」,以及蔡英文第一任時「維持現狀」。但果真如此,則形同選前騙台灣人、選後騙大陸人」。這並非民主選舉的正常表現,也必須承擔風險中共真的那麼好騙嗎











「間接民意」打壓「直接民意」?


2019-11-29 00:01 聯合報  戴世瑛/律師(台北市)
國民黨立院黨團質疑,民進黨故意用「假共諜」抹紅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韓國瑜、藉機推動「反滲透法」,意圖影響選舉。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投票日在即,綠委力推咸認係「選舉操作」的「反滲透法」立法。姑不論該法草案內容爭議,倘將同陣營同批人之前急切立法,讓公投與大選脫鉤;相較而論,其荒謬處與對國內民主法治帶來效應,宜深加檢討。
首先,意圖利用公投影響選舉,實源自陳水扁執政時期。豈料民進黨二度執政,反被「以其人之道還施彼身」,間接導致去年底選舉結果。以致該黨有為避免日後公投左右選舉,不惜大幅削弱公投機能,假藉「技術問題」強修公投法之舉。如今更想利用國會人數優勢,於選前關鍵時刻,欲通過具高度政治性,被喻為「兩顆子彈」新版的反滲透法操縱選舉意圖,昭然若揭
前後對照除讓人有「昨是今非」之憾,也無異濫用「間接民意」,打壓「直接民意」。
再則,公投固不無受政治力主導或操控之可能。但若以去年而論,諸多公投議題,例如電業法修正、同婚等,仍不乏屬大眾聚焦關注,社會長期討論,具有公益重要性者。
反觀反滲透法前身的中共代理人修法,在台商與媒體強烈反對下「胎死腹中」。足證該性質法案,既無急迫性,也不受民意青睞。而本質「換湯不換藥」的反滲透法,其最新且較有據的立法理由,不過是一樁充斥疑點、犯罪確定遙遙無期的海外共諜投誠案。試問此法通過的必要性,能與中共代理人修法有何差異?相比之下,犧牲公投的正當性又何在
另公投通過後,將發生原法律、條例因複決失效、立法原則因創制落實立法,與行政當局應為實現有關政策內容的必要處置等效果。公投法第卅條既有明文,較無疑義。然選前「立法助選」,倉促上路的後遺症,卻是一旦選舉變天,新的國會或政府,恐將針對該法,重新審議加以變更或廢除、聲請釋憲,甚至行使抵抗權等,抵制其適用。不僅浪費社會成本,賠掉法律尊嚴與威信,也將延續或加劇朝野對立衝突,流弊匪淺。
以選舉影響力言,既不容許公投綁大選,舉重以明輕,更不該立法助選正本清源之道,應是取法行政中立概念,以法律明定,於大選投票日前一定時期內,除有急迫處分必要性外,立院應不許審議通過,可能影響選情的,包括人事、預算、財稅、國安及兩岸等內容法案,以杜絕弊端,確保選舉公平性
主政者機關算盡,一面把民主「關鳥籠」,一面硬推違反民意的法律,或將作繭自縛,對自身選舉未必有利香港反送中衝突與區議會選舉擁港府派慘敗,殷鑑不遠綠委諸公,能無儆惕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