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47398/web/
◆ 聯合報社論/國安五法天網已成,還要反滲透的補丁?
◆ 聯合報黑白集/生小孩又不是拿錢辦事
◆ 經濟日報社論/解決中火爭議的三個路徑
經濟日報社論/解決中火爭議的三個路徑
2019-11-28 23:35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近日中央與地方為了台中火力發電廠的生煤使用量,再度槓上,此案源起於中火生煤使用許可證到期,台中市府希望在展延時確定長期降低生煤使用量的目標;中央與台電則考量供電安全與機組調度彈性,立場與台中市政府相異。雙方在政治、法律、經濟與環保各面向攻防,在明年大選前的氣氛催化下,中火爭議正走向一個難以化解的僵局。
中火爭議的根本是,國人對燃煤發電影響健康的擔憂,中火又是國內最大的燃煤發電廠,近年中部地區空汙嚴重,除了境外汙染與當地貨車與汽機車的排氣汙染外,中火被中部居民視為最大的汙染源,從前市長林佳龍開始就希望限制中火的生煤使用量,現任市長盧秀燕承襲這樣的路線,也是她重要的競選政見。對中部居民來說,他們已經承受多年中火帶來的影響,短期希望降低燃煤量、中期希望汰除老舊機組、長期則希望中火轉型為燃氣電廠。
中部民眾的期盼能否實現,關鍵不在中火,而在蔡政府的能源轉型能否成功。減煤不只是中部人的期盼,已是國內外普遍的趨勢,但台灣在減少使用燃煤發電一事上仍有長遠的路要走。
台電多次強調中火減煤成效顯著,今年已減少使用300萬噸,但如果用台灣整體發電燃煤使用量來看,台電近三年的燃煤使用量不減反增,從民國105年(2016年)的2,616萬公噸,上升至去年的2,900萬公噸,而今年台電前九月燃煤量較去年同期增加45萬噸,以此推估,今年台電的燃煤使用量要較去年下降的挑戰極高。
我國當前無法快速降低燃煤發電的主因,是蔡政府推動能源轉型的目標要在民國114年(2025年)時用20%的再生能源發電取代現有的核能發電,但在再生能源占比提升前,台灣目前最穩定的能源選項只剩火力發電。民國106、107年(2017年與2018年)火力發電占比都超過八成,今年全年預估的占比也差不多。連續三年火力發電占比均逾八成,是台灣發電史上首見,無論蔡政府怎麼宣揚能源轉型政績,「以火養綠」都是當前的供電現況,這是國人反煤電的民怨根源,是地方政府積極推動反煤政策的核心因素。
「以火養綠」要付出空汙的代價,德國就是前車之鑑,但目前台灣的選擇有限。蔡政府已終止核四計畫,也確定不讓現有的核電廠延役,加上綠電已經大規模發包和投入資源,現在已沒有回頭路,因為「頭已洗了一半」。在綠電占比提升前,燃煤與燃氣發電將是我國的供電主力,如何在供電安全、空汙防制與電價穩定三個面向中取得最好的妥協方案,中央和台電與各地方政府必須理性討論,儘速找出可行的解決路徑。
首先,我們建議中火老舊機組暫不除役改列備援機組,在其他供電機組出現重大突發性故障時,至少還擁有備援選項,但台電必須與台中市府對中火老舊機組的使用達成明確的共識。其次,台電近年雖然加大對老舊機組汙染防制設備的投資,但力道與速度仍顯不夠,今年稍早中火排放水汙染一事即可看出,台電要做的事情還很多。其三是政府必須留意電價上漲的壓力,今年台電為了控制空汙增加使用天然氣發電,前九月台電虧損84億,雖然在政府介入下國內電價連三凍漲,但電價走升的陰霾難除,這亦是產業界關心的議題。
在選前的激昂政治氣氛中,我們擔心中央與地方政府無法理性解決中火爭議,不論中央擴大收回地方控管生煤使用的權限,或地方政府透過各種方式卡住在地燃煤發電廠的運作,都無益於化解當前的僵局。若中火問題演變為中央與地方政府的火車對撞,不但無助空汙防制,還可能波及供電安全與電價穩定,期盼政府不要用政治手段解決中火問題。
聯合報黑白集/生小孩又不是拿錢辦事
2019-11-28 23:46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托育政策最近成了總統大選必爭之地。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托育政策最近成了總統爭奪戰的聖杯。蔡英文喊出「零到六歲國家跟你一起養」;她忘了,郭台銘提出「零到六歲國家養」時,她還說這是「財政不可承受的負荷」。韓國瑜也宣布「零到六歲國家幫忙養」,張善政批綠營是「百分百抄襲」;衛福部長陳時中辯稱這是他的口號,「我們先喊的」。宋楚瑜更有遠見,說他兩千年就提過這政見。
大家爭來吵去,誰也無法證明自己是「始祖」,只說明政府廿年來不作為。誰先提的,其實一點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該生小孩的人會因為有津貼就去生嗎?
成篇累牘鼓勵生育的報告塞滿政府公文櫃,結論都不是發錢,而是實質減輕育兒重擔。例如:鼓勵男性育嬰假,擴大優質平價的公共托育,翻轉公私比到七比三等。此外,還要解決小學生四點下課,爸媽卻還在上班、加班的照顧空窗難題。這些沒一件容易,企業主的反彈就是政客的緊箍咒,人民心知肚明。
韓國瑜的政策是,生第一胎補助三萬元,第二胎起補助六萬元,每年另給六萬直到六歲,每年要花五七○億元。政委林萬億笑他「太少了」,政府現在平均一孩就投資六萬五,連任後還會加碼,可能上看十萬元,預算將增至一千億。這是加碼比賽嗎?
參選人的撒幣政策愈說愈浮誇。就是沒人敢提加稅,沒說這些天花亂墜的錢從哪裡來?只怕不論誰選上,都一樣債留子孫;新生兒一出世就背著國債,公平嗎?
聯合報社論/國安五法天網已成,還要反滲透的補丁?
2019-11-28 23:47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民進黨急修反滲透法並將逕付二讀,國民黨團問在急什麼。記者杜建重/攝影
趁著「詐欺犯變共諜」的王立強之亂,民進黨急推《反滲透法》立法,計畫今天強行逕付二讀,當成本會期最後的「業績」。表面上看,蔡總統是擔心國家遭到外力滲透,必須立法。實質上,她上任三年多精心縫製反中的天羅地網,七月間立法院修完「國安五法」,民進黨才高呼「完成最後一塊拼圖」。如果拼圖已完成,為何還要趕在立院休會廿天前強加《反滲透法》這塊補丁?
說來奇怪,民進黨本會期的目標原本是要制訂「中共代理人法」,但因遭外界痛批「綠色恐怖」,日前才宣布擱置。但事隔兩天,禁不起深綠獨派反彈,民進黨突然又宣布《反滲透法》才是其第一目標;佐以王立強這個「詐欺犯共諜」緊咬藍營的演出,顯得天衣無縫。亦即,《反滲透法》這塊補丁,是要替代原先的「中共代理人法」那塊補丁,來鞏固民進黨抗中「天網」的神威。
外界難以理解的是,民進黨的反共天網已編織得那麼精心細密,「國安五法」才剛剛大修一回,為何還嫌不夠?而且,這塊新補丁和那塊舊補丁內容和名稱大不相同,如何彼此替換?內情說穿了,其實毫不神奇:民進黨要利用選前最後一刻趕製《反滲透法》,只是擔心民眾對「芒果乾」的恐懼仍不夠刻骨銘心,所以要再添加一劑重藥,確保大家恐共已極。即使王立強只是個「冒牌共諜」,能夠藉機栽一下對手的贓,也是不賺白不賺。
大家都看到,民進黨的「芒果乾」工廠其實是個文創事業,只要消費者的「紅色恐懼」保持一定水溫,他們就有無限商機,什麼名目的法律都訂得出來。檢視「國安五法」的修訂,其實已集綠營所有反中、恐中、欺罔思維之大成,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國家安全法》、《刑法》外患罪、《國家機密保護法》的所有可能縫隙都已填得滿滿。例如:兩岸任何政治協議必須事前事後均經國會「雙審議」及公投同意,退休將領參加中共政治活動的規範與懲罰,陸港澳敵對勢力納入《刑法》外患罪範疇,離退職涉密人員赴陸管制延長,國安機關得查處網路攻擊案件等。都已經管到妨礙人民權益,如此,還不算天羅地網嗎?
如今,民進黨還要加上《反滲透法》或「中共代理人法」的補丁,原因就在黨內獨派及時代力量、基進黨覺得還不夠,還要進一步推動「預防性」措施,來箝制台灣人民、團體或機構在兩岸間的交流或互動。這種思維,就如同追殺國民黨要及於其「附隨組織」一樣,方便反中陣營羅織罪名。試想,台灣民主化超過卅年,如今竟還有人戀戀不忘戒嚴時期的「虞犯」思維,要用政治意識形態為對手添加莫須有的罪名。當年令人聞風喪膽的《刑法》一百條「內亂罪」好不容易才廢除,現在民進黨竟想讓它利用《反滲透法》借屍還魂,它真要毀棄自己爭民主的歷史嗎?
對任何國家而言,防止境外勢力滲透,當然都是必要的工作。但以台灣經歷過的冷戰時期嚴酷鬥爭,今天的情勢會比當年更險峻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但民進黨自己一面升高挑釁,一面誇大其間危險,然後一面加強對內的箝制,這不是極其矛盾嗎?事實上,無論是《反滲透法》或「中共代理人法」的條文,都可納入既有的《國家安全法》、《政治獻金法》、《遊說法》、《選罷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乃至《刑法》中去規範,沒有必要疊床架屋另立新法,這才符合法治的精神。
諷刺的是,民進黨對民生法案毫不關注,竟在立院會期尾聲想藉「假共諜」案收割《反滲透法》,證明它是一個不顧經濟民生的政黨。《反滲透法》表面上是為防止「境外敵對勢力」入侵,現實上卻被用來對付自己的人民和政敵,這也太卑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