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9日 星期五

林祖嘉/經濟冷颼颼,人民超無感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林祖嘉/經濟冷颼颼,人民超無感
◆  范疇/台港2020—兩個主軸 一條公式
◆  葉銀華/如何解讀大聯大的公開收購?
◆  趙春山/看香港選舉,珍惜台灣的民主
◆  楊志良/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男性服兵役,女性服社會役

◆  蘇蘅/選舉社群網戰 無規則的叢林
◆  嚴震生/請宋楚瑜告訴蔡英文論文該如何寫
◆  李清志/基隆罪夢者
◆  方祖涵/長跑科技的創新與爭議
◆  薛承泰/還不是為了「對得起自己」
◆  盛治仁/愛國責任感或過度權力慾?
◆  黃介正/台美之間的四個「悖論」

◆  王健壯/這樣的黨主席太過分了
◆  陳立恆/呂秀蓮之後,何處安放黨外的美麗?
◆  楊志良/20年目睹之怪現象
◆  葉銀華/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  王正方/我們的離岸風電為什麼那麼貴?
◆  周行一/地緣政治風險將決定股市短中期趨勢
◆  洪蘭/當數學遇見美學 科技離不開人文

◆  馬凱/哀哉!世上苦人將更多
◆  薛承泰/當基本工資尬上貧窮線
◆  方祖涵/大聯盟冠軍的政治氣味
◆  趙春山/「馬習會」四周年:回首來時路
◆  嚴震生/Mike & Mike
◆  盛治仁/小確幸台灣,很久沒有大突破了
◆  李清志/搬家的人生

◆  王健壯/蘇貞昌要走的是豹變之路
◆  楊渡/文字的災難,正在發生
◆  陳立恆/城市藝術的中年危機與青春秘訣








林祖嘉/經濟冷颼颼,人民超無感


2019-11-28 23:55 聯合報  林祖嘉(作者為政大經濟系教授)
蔡英文日前宣布「台商回流」將達7千億元,但國民黨立院黨團則稱匯入金額為零。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選舉到了,蔡英文總統及一些政府官員,經常把一些台灣經濟表現來說嘴當政績。其中最重要的兩個經濟數據,一個說今年台灣經濟成長率是四小龍表現最好的,但他們沒說的是,過去三年台灣平均經濟成長率二點四%,是四小龍最低的,低於韓、星與香港的三%、二點九%及三點一%。而且,去年人均所得二點五萬美元也遠遠低於這些國家。
另外一個重要「政績」是,政府不斷宣稱台商回台投資金額已超過七千億台幣,但目前還沒看到任何台商把投資錢匯回來。重要的是,這次台商回台投資主因,是美中貿易戰導致的結果,跟政府的政策關係不大
受到美中貿易戰影響,四小龍進出口都受到衝擊,到十月為止,我出口與訂單成長率分別為負二點五%與負五點八%。前不久一項統計顯示,今年前九個月我上市公司總獲利只有一點四兆,比去年同期下滑十九%,就是最好佐證
受到出口衰退影響,上半年國內幾個經濟機構都預測,今年經濟成長率面臨保二問題,沒想到一個月後的八月中,主計總處就把經濟成長率由二點一九%,拉高到二點四六%,理由之一就是把部分台商投資金額列入考量,因此同時拉高國內投資與經濟成長率。
其實台商回台投資統計有二個問題:第一、這些金額都是來自台灣,這到底算是回台投資,或是原本就要在台灣的投資?因為在政府歡迎台商回台投資方案中,給予台商一點五%利息補貼,非常接近現在市場利率,使得台商借款幾乎是完全不用利息;因此多少台商原本就要在台灣投資的,現在改稱回台投資,然後得以免息借用這些資金。
第二、真正重要的是有多少投資會實際執行,或是多久會實現。因為企業投資需要花時間去購地、建廠房,然後再僱用員工等等,這些都需要時間。調查結果顯示,這些投資案平均要三到五年,同時在七千億協議投資金額中,企業宣稱今年會落地投資金額約二千億,然後政府部門就會把這預估的二千億列入今年國內資本形成,成為經濟成長率中一項重要數據。
問題是,現在已接近年底,如果這二千億並沒有進來會如何?沒關係,反正政府先把這些數據列進去,當做今年業績,等明年再來修正此數據,到時選舉已結束,也不會有人再關心
最後,二點四六%的經濟成長率和七千億投資大餅,一般老百姓會有感覺嗎?更重要的是,這些執行初期投資,絕大部分應該還是在購地建廠,對於增聘員工部分應該很少,否則台灣失業率應該大幅下降才對
其實,經濟現況好不好,國人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感受,應該最為真實;建議大家平時沒事的話到夜市走走,尤其是非假日時間,相信會看到絕大多數夜市攤商是非常辛苦的;同樣的,許多景點也只在例假日時人潮比較多,平時景區人數很少。台灣現在庶民經濟真的是冷颼颼,政府拿出來的數據,人民可說是完全無感或許真的只有那些吃飽飽執政黨人士,才會覺得台灣的經濟不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