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6日 星期二

經濟日報社論/「境外關內」是化解貿易戰的萬靈丹?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96355/web/ 

◆  聯合報社論/零日攻擊洗腦大戲,綁架人民走向戰爭?
◆  聯合報黑白集/運動員才是主角
◆  經濟日報社論/「境外關內」是化解貿易戰的萬靈丹?








經濟日報社論/「境外關內」是化解貿易戰的萬靈丹?


2024-08-06 00:59  經濟日報/ 社論
美國前總統川普日前受訪稱台灣偷走美國晶片生意。美聯社


美國總統大選日熾,台灣社會對川普的外貿政策特別憂心。他主張對進口產品要課徵10%關稅,更威脅中國大陸產品要徵60%甚至更高的稅率;川普的攻擊火網,還指控我們「搶走」美國的晶片生意,而必須付「保護費」。面對美國可能的嚴峻貿易條件,經濟部長郭智輝信誓旦旦表示「免煩惱」,因為政府「境外關內」策略足以化解美國的高關稅問題。

「境外關內」既能處理川普即將掀起的貿易戰,自然也能應付其競選對手賀錦麗的外貿政策。她臨危受命接替拜登總統競選,應不會推動過度偏離目前的對中政策;美中貿易壁壘雖將逐步墊高,但不至於出現斷崖崩跌。於是,無論誰當選美國總統,「境外關內」策略未來都是政府化解美國貿易戰火的萬靈良方。

不過「境外關內」的內涵究竟是什麼?這個新創名詞的精確定義應仍在「醞釀」階段。究其源頭或許與台灣「加工出口區」與「科技產業園區」的特殊設計有關;政府將生產園區集中化,不僅提供廠商單一窗口行政服務,更能有效節約廠商進出口的關稅負擔,而能吸引企業投資生產、創造就業機會,促進經濟成長。

經濟部提出「境外關內」的構想可說是「科技產業園區」的國外版;由政府主導成立的「投資開發服務公司」出面,在外國設置園區,協助台灣廠商在當地設廠,並解決其人才、融資、商機,甚至是租稅等跨境營運問題。

在台積電等「護國神山群」迫於國際政治現實外移時,經濟部的作法或可局部解決這些企業供應鏈所面臨的「五缺」問題。不過,此策略必然造成我們優勢產業外移,而形塑台灣產業第二次「空洞化」的危機。再者政府亦須評估此策略所導致高階人力外移,是否對國內勞工就業與長期低薪會有傷害。

7月下旬,經濟部長又宣告,要將推動「境外關內」的服務平台改為「大貿易公司」。這家類似日本「綜合商社」的「官股民營」大貿易商能從事協助中小企業接單,與外國合作開發投資園區,與在地企業合作進入當地市場等業務。我們必須提醒政府,建構大貿易商的想法在產官學界已討論多年,經濟部宜探究過去未竟其功的原因現在是否已經消除。

經濟部的「境外關內」構想能否落實,面臨國內外的嚴峻挑戰。「關內」涉及財政部主管的「關稅」,而科學產業園區營運也須與國科會合作。不過,目前推動「境外關內」的最大問題是涉及外國管轄權。如果沒有涉外條約,外國政府會允許我們的「長臂管轄」嗎? 縱使外國同意我們「為人作嫁」的舉措,在詭譎多變的國際政經環境,我們經營「境外關內」的成果,最後卻可能落得「黃鼠狼拜年」的窘境。

民進黨執政往往亟於表現而易以「大政府」思維施政,但成效卻存疑。試問,過去農委會成立「台農發公司」有否達成原先設定「帶領台灣農業轉型,確保海外訂單永續」的目標嗎?國發會投資的「台杉投資」又究竟完成哪些值得社會稱許的成就?我們有必要探究,經濟部以「大貿易公司」推動「境外關內」策略是否也會步入後塵,反而延宕日益嚴峻貿易環境下,政府因應作為的有限時間。

台灣今年上半年的出口,除資通與視聽產品高速成長外,其他項目乏善可陳。明年無論誰就職美國總統,美中貿易關係只是程度上的惡化,台灣都將會是受害者。經濟部以「境外關內」策略建構大貿易商來改善台灣出口,恐怕是遠水救不了近火。時間已經急迫,經濟部宜優先運用手中掌握的國際商務資源,如外貿協會與外館經濟組人力,積極拓展對外貿易。至於「境外關內」的構想,建議應先由國發會做好評估再審慎推動。













聯合報黑白集/運動員才是主角


2024-08-06 00:46  聯合報/ 黑白集
奧運羽球金牌戰,全台緊盯轉播、為「麟洋配」加油集氣。記者季相儒/攝影


歷經扣人心弦的三局大戰,羽球男雙王齊麟、李洋的「麟洋配」,擊敗世界排名第一的中國大陸「梁王」組合。兩人為中華隊摘下巴黎奧運的首金,也成為我國奧運史上首位「蟬聯金牌」的運動員,全台為他們歡呼。

他們奪金之前,賽場外發生了一些意外紛擾,多少干擾了我選手的表現。議論最多的,是女子拳擊的性別爭議,我選手林郁婷亦被點名。也有酸民譏「麟洋配」,先前在巡迴賽表現不佳,如今為拿獎金才拚命打。包括他們比賽時,加油民眾為兩人特製的標誌,竟遭人強行取走。

拳擊性別爭議,林郁婷只是池魚之殃;在國際奧會為她發聲後,爭議應可平息。但酸民嘲諷及加油海報被奪事件,包括大陸央視僅局部轉播麟洋配的奪金賽,都引發口水戰。若干政治人物更藉此大作文章,讓兩岸對立延燒到奧運賽場。

我國參與奧運賽事,除不能以正式國號、國旗參賽,民眾進場加油也受限,確倍受委屈。但在國際現實下,為維護運動員出賽權利,也只能妥協。若要把國際賽事當成政治表演舞台,並不明智。

要在奧運「被世界看見」,靠的不是「出口轉內銷」製造衝突,而是看運動員表現,他們才是奧運主角。任何人想操弄對立,只會影響運動員表現。奧運尚未結束,大家就好好享受體育盛宴,為台灣選手加油吧!














聯合報社論/零日攻擊洗腦大戲,綁架人民走向戰爭?


2024-08-06 00:48  聯合報/ 社論
台劇「零日攻擊」還未上檔,已在政治圈掀起「轟動」。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明年將上映的電視劇《零日攻擊》未演先轟動,因內容觸及敏感的台海戰爭題材,影片的投資者、顧問群、導演和演員也都引發熱議,前導片一周觀看次數就突破百萬。這部以中共攻台倒數計時為背景的電視劇,被在野黨質疑為「綠色軍教片」,更因該劇得到政府大筆補助,也被批評是賴政府拿納稅錢大賣「芒果乾」。事實上,該劇不止是大內宣、認知作戰和芒果乾,更是呼應賴總統「洗滌人心說」之洗腦工程

該劇顧問群包括立場鮮明的國安會前副秘書長林錦昌、綠委兼黑熊學院院長沈伯洋、國防研究院所長蘇紫雲等,顧問陣容比演員卡司搶眼。諷刺的是,該劇製作人澄清說,找他們當顧問,單純是請教紅色滲透和台海戰爭,「三人當時都沒有加入政黨,也都不是政治人物」。這是製作人太天真,或是民眾太好糊弄?

零日攻擊》資金來源也備受爭議。該劇斥資二.三億元,除首筆資金來自反中的綠色企業家曹興誠,也獲得文化部七,一○○萬元補助及國發基金四,二○○萬元投資,兩者加總占該片預算近半。若再加上高雄市政府的補助、中華電信的投資,以及動員國軍協助拍攝之成本,大部分製作經費恐都來自人民納稅錢。製作人透露,曹興誠「所投的比率沒有很高」;由此看來,政府可能就是該劇的最大金主。

該劇卡司最亮眼的,是第二集男主角、被稱「日劇男神」的高橋一生。他飾演台日混血人物,角色想定沒問題;但讓人不解的是,台海戰爭一觸即發時刻,為何劇中主人翁是台日混血?這樣的安排,除滿足民進黨戀戀不忘的懷日鄉愁外,是為有助於在日本上映,或為橋接「台灣有事,日本有事」之連結?但實際效果,可能是讓日本人更認真安排撤僑問題吧!

全球化與在地化的交錯,是文創影視應思考的課題;跨國的資金、技術、故事與演員,也都屬正常。不正常的,是民進黨一直走不出「自我殖民」的困境。賴清德就職演說提到「一六二四年,台灣從台南出發」,反映了這樣的殖民史觀與殖民餘緒;賴清德在民進黨全代會強調建立台灣主體性國家認同,也植基於此。亦即,《零日攻擊》呈現的是綠營的戀殖情結,傳播的是民進黨的意識形態,搭建的是賴清德的洗滌人心工程。

該劇不僅被批是內容荒誕、悖離現實、跳脫軍事政治邏輯的抗中神劇,最可怕的,是影片與民進黨同步散播紅色滲透的「綠色恐怖」。民進黨近年選舉與執政,皆一手賣芒果乾、一手扣紅帽,大打認知戰,渲染中共同路人、在地協力者和第五縱隊,包括在野黨推動國會改革都說成是習近平指示。試想,一旦台海面臨戰爭,賴政府首先就是槍口對內,率先標定在地協力者,大肆抓捕第五縱隊,積極肅清反對黨和異議者,他將如何團結國人保衛台灣

對於外界質疑,行政院稱該劇對台灣心理防衛有所助益,該劇團隊也強調面對戰爭無黨派政治之分。但其前提皆指戰爭無可避免,換言之,一是承認賴清德路線走到底就是戰爭;二是不顧領導人的避戰責任;三是無視國際情勢發展與兩岸對話要求,一意要將台灣徹底「烏克蘭化」。

零日攻擊》訴求直面台海危機,但最應直面台海危機的,就是賴清德。他用新兩國論引發動盪,卻要求人民直面危機,還拿百姓的錢洗人民的腦。前導片最後打出「戰爭下的人性抉擇」,然而,什麼樣的人性抉擇與意識形態,強要綁架台灣人民走向戰爭?





【專家之眼】補貼有用嗎?為何來台旅客大跌近2分之1?

◆  【專家之眼】打臉《運動畫刊》 國手跌破奧運專家眼鏡
◆  【專家之眼】補貼有用嗎?為何來台旅客大跌近2分之1?

◆  【專家之眼】TPASS是政客收買選票的爛政策
◆  【專家之眼】中東新局及其影響








【專家之眼】補貼有用嗎?為何來台旅客大跌近2分之1?


2024-08-06 07:00  聯合報/ 曾志超/中華經濟與金融協會副秘書長
為增加來台觀光人數,觀光署將對外國旅客推出補助或優惠的刺激性做法。圖為桃機入境旅客排隊通過證照查驗。本報資料照


疫情結束之後,包括台灣人在內,瘋狂到各國旅遊,許多國家因為旅客太多,引發本地遊客不滿。然連國人都對國旅抱怨連連,外國來台旅客呈現雪崩式下滑,交通部只會祭出旅遊補助,而非提升旅遊品質,恐陷入惡性循環。

《經濟學人》引用聯合國旅遊局預估,今年的旅遊人數預計將達到15億人次,將超越疫情前民國一O八 年(2019年)的人數。主要係得益於 Covid-19 大流行過後,許多人展開報復性旅遊。即使許多城市已經實施入城稅(費)或旅客限流,仍擋不住爆滿的旅遊人潮,旅遊業賺的盆滿缽滿,但卻影響居住在景區人民的生活品質,因而發起抗議活動,甚至有零星的攻擊旅客事件。

去年9月交通部觀光局升格為「觀光署」,員額增加約100人,民國一一三年(2024年)預算編列134.35億元,較民國一一二年(2023年)度增加11.14億元,時任交通部長王國材設下新目標,民國一一三年(2024年)來台旅客達1,200萬人次。

根據交通部統計,去年來台旅客不到649萬人次,相較於疫情前民國一O八年(2019年)來台觀光旅客1,186萬人次,僅剩大約一半(54.7%)水準。今年表現一樣低迷,交通部因而下修目標值為千萬人次,惟引用最新資料,截至7月底,只有430萬人次,千萬目標幾乎確定跳票。

7月底交通部長李孟諺,牽拖是花蓮地震與颱風凱米影響,讓國際觀光客取消訪台,並表示觀光署會推刺激性做法,針對不同國家將與國籍航空合作推出台灣機票買3送1、買2送1等;高鐵買1送1,希望幫助自由行旅客,預計8月陸續上路。

相較於日本等國實施限制外籍旅客數量措施;我國還是一如既往的不斷祭出補助,無論是針對國人還是外籍旅客都是如此,補助內容愈來愈優惠,邊際效用只會遞減。外國旅客來台數量少得的可憐,國人出國卻爆炸性成長,去年出國人次高達1,180萬人次。如果連國人都不喜歡國旅,如何說服外國人來台灣觀光?

歸根究底,我國旅遊需要全面提升旅遊品質,交通部與其瘋狂補貼與不切實際的國際宣傳,不如將經費用於徹底改善既有的觀光沉痾。最明顯的例子,非桃園機場第三航站莫屬,民國一O四年(2015年)就完成設計案,歷經改圖與重新開標,完工之日一延再延。

另外,花東交通脆弱,只要有大雨或地震,就面臨中斷風險,往來相當不便,不用說觀光,就連居民返鄉都是問題。亟待規劃多元的替代方案,包含高速公路、新鐵路路線、海上觀光與提升空運運能等,原本單純的建設陷入政治之爭後,讓問題複雜化。

最後,觀光署今年推出「台灣魅力‧驚喜無限」(TAIWAN-Waves of Wonder)口號,這正是外國人認為台灣所欠缺的,觀光內容缺乏深度,應設法結合歷史、藝術、文化、科技、美學、宗教、美食與生態等元素,打造具有魅力的旅遊行程,而非只是空泛絢麗口號











【專家之眼】打臉《運動畫刊》 國手跌破奧運專家眼鏡


2024-08-06 07:43  聯合報/ 劉新圓/樂齡學習中心兼任講師
李洋、王齊麟在巴黎奧運羽球男雙金牌衛冕成功。記者季相儒/攝影


民國一一三年(2024)巴黎奧運開戰前,美國《運動畫刊》預估我國的奪牌數為一金二銅。至8月4日為止,我國正好拿到一金二銅,但未來至少還會有兩面獎牌進帳,而目前已獲獎的項目,完全不在預估範圍。

最令國人振奮的,莫過於李洋與王齊麟的羽球男雙,以12戰全勝奪冠,創造了奧運史上首次同一組人馬衛冕羽球男雙冠軍的輝煌紀錄。頒獎典禮上,現場台灣觀眾開心地齊聲高唱國旗歌,很多人感動得流下眼淚。

為什麼上屆冠軍竟不被看好?因為麟洋配自從東奧結束後,成績平平,直到去年才拿到日本公開賽冠軍。所以他們這次以非種子身分出賽,又被分到「死亡組」:有第二、七、九種子,又因大會算錯積分多了一隊,還得比別組多打一場,晉級之路備極艱辛。

然而神奇的是,他們一站上奧運球場,便好似脫胎換骨般,不管對手排名多少,都能保持激昂的鬥志與十足的默契,以疾風驟雨之勢輪番猛攻,把敵方打得難以招架。比賽過程,更是經常大秀美技,躺著打、背後回球、轉身向後擊球,還有打到一半線斷了,趁著隊友幫忙應對的空檔,衝出場外換球拍再回到球場繼續拚戰的精彩畫面,在在令人嘆為觀止。

難怪很多人說,麟洋配根本是為大賽而生的組合。看兩人天衣無縫的戰力,關關難過關關過的歷程,實在很難想像,過去三年是怎麼熬過低潮的。金牌戰後,李洋說:「你在低谷的時候,你可以繼續堅持下去,然後總有一天你可以有機會邁向高峰。」堅持、永不放棄,就是成功的不二法門吧

堅持不懈的精神,還可以從這屆奧運搶下台灣第一面銅牌的定向飛靶國手李孟遠身上看到。據說,他總是從九點多練到兩點才結束,還搭配重訓等等,相當辛苦。射擊在國內非常冷門,李孟遠在比賽現場所對戰的,全都是歐美選手。別人打中飛靶,馬上有同胞大聲歡呼,至於台灣觀眾的加油聲則完全聽不到,可見他有多麼孤單。

雖然孤軍奮戰,李孟遠仍然從容不迫。正如他受訪時所言,把緊張轉換成興奮與挑戰,到後來完全沒有技術可言,全靠意志力苦撐。確實,全世界頂尖高手較勁,若技術在伯仲之間,最後比拚的就是鬥志了。甫獲拳擊銅牌的吳詩儀就說,她完全不管奪牌與否,只是想贏;王齊麟也說,金牌戰決勝局的後半段,體力明顯下滑,但教練卻不斷鼓勵他們,要相信自己。

這些運動高手所說的話,一句比一句勵志,因為它們源自實戰中的體會,是最真實而最發人深省的感悟。誰說四肢發達的人頭腦簡單?有時運動選手親身體驗所分享的金句,比哲學家的名言更能直擊人心。



李清志/夏日江之島電車漫遊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李清志/夏日江之島電車漫遊
◆  陳立恆/有人文科技 才有身為人的自由








李清志/夏日江之島電車漫遊


2024-08-06 02:49  聯合報/ 李清志(作者為都市偵探、建築學者)


每到夏天,日本雜誌就喜歡製作鎌倉、江之島電車特輯,因為夏天是去湘南海岸旅遊的熱門季節。七月初紫陽花盛開,鎌倉附近寺廟多種植紫陽花,成為旅人賞花的重點;暑假期間,江之電沿線的海濱也是人們戲水、衝浪的熱門地點。

我很喜歡百年江之島電車,這是一列沿著湘南海岸行駛、可以看海的電車;能夠看海的電車,總是能夠撫慰人心,讓人從壓力中解放出來。是枝裕和的電影「海街日記」中,四姐妹穿著黑色喪服在湘南海岸漫步的畫面,可以感受到人生雖然有悲歡離合,海浪拍打沙灘的節奏,卻可以撫慰心靈。

堺雅人的電影「鎌倉物語」中,江之島電車在晚上是通往陰間的交通工具,妖怪鬼魂們夜晚搭乘電車,進入另一個次元的世界。這樣的想像,其實凸顯江之島電車沿線,充滿了寺廟、神社與墓園,這些陰陽世界與鬼怪的傳說總讓人不禁產生奇幻的神鬼想像。

而且日本近代文豪川端康成、太宰治等人都搭過這輛電車,他們也都在鎌倉附近自殺過,川端康成在豪宅自殺,自殺前還向餐廳訂了數量極大的宴客餐點,讓人疑惑為何要結束生命?太宰治偕銀座Bar Hollywood」的女侍田部篤美來此投海殉情,女友死了,他卻被漁夫救起活下來,幾年後他又嘗試在鐮倉山上上吊自殺,又被人救起。

人們搭乘江之島電車,最愛去長谷看鎌倉大佛去鎌倉高校前車站,拍攝「灌籃高手」裡的重要平交道場景,暑假期間,太多人擁擠平交道旁拍照,害鐵道公司必須派專人駐守平交道,整個場面實在是太誇張!

今年夏天我刻意避開遊客擁擠的鎌倉大佛、鎌倉高校前等熱門地區,在長谷車站下車,走小路到御靈神社、拍紫陽花與駛過狹窄民宅間的江之島電車,平交道上的電車與神社的鳥居,然後漫步往海邊,路經力餅家老鋪

那是一家已經有三百多年歷史的店家,木造店鋪建築及招牌也非常古老,感覺像是脆弱的化石,每次只能六個人進入店裡選購。歷史悠久的產品,不加任何人工添加物,所以他們的餅只能保存一天;其中竟然有一種名為「求肥力餅」的東西,其實是麻糬用紅豆泥包覆起來,跟我們一般用麻糬包紅豆泥不同,不過這個年代,還有誰要「求肥」呢?

沿著公路走到極樂寺可以看到江之電沿線唯一隧道,隧道建於明治年間,長兩百公尺,又稱為「極樂洞」,電車駛出洞口就到了極樂寺車站,這座車站古色古香,非常討喜,也曾被列為「關東車站百選」之列。

繼續漫步前往稻村崎,沿途多有拍攝電車的極佳地點,也有許多精緻的咖啡店、烘培坊,我們在咖啡店歇腳,在麵包烘培坊買奶油紅豆麵包,自家烘烤的法式麵包,外皮脆香,內部充滿嚼勁,夾上大片奶油與紅豆餡,邊走邊吃,越吃越好吃,後悔沒有多買一個。

稻村崎前一處平交道旁有一家 Cafe Yoridocoro,因為就在鐵道邊,可以一邊用餐,一邊欣賞電車從眼前通過。不過因為最近爆紅人多,我只是在旁畫素描,沒有進去用餐。最後我去了稻村崎Inamura Blue Cafe,這家店沒有冷氣,卻有海景與海風,感覺很悠閒舒適,老闆有點神經質,不准客人喧鬧玩手機,只是執著地播放著他喜歡的爵士樂,然後非常專心地幫我沖泡著咖啡。

喝完咖啡,走向沙灘,安靜地看著大海;我就這樣在鐮倉,度過了一個美好的夏日時光。



★珍惜生命,若您或身邊的人有心理困擾,可撥打
安心專線:192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