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5日 星期六

經濟日報社論/提前掌握消費新趨勢商機(大年初五)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

◆  聯合報社論/社會防疫疲勞,政府更不能鬆懈
◆  聯合報黑白集/蛋蛋的不同哀愁
◆  經濟日報社論/提前掌握消費新趨勢商機








經濟日報社論/提前掌握消費新趨勢商機


2022-02-05 03:55  經濟日報 /   社論
為因應萬物齊漲,消費者正做出更大的改變,設法減輕物價上升造成的壓力,例如改變以往的消費習慣,或自己裝潢住家。美聯社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雖然新冠疫情仍然肆虐,但有機會獲得控制讓生活恢復正常。然而,經歷這百年大疫,且一發就超過兩年,的確對人類生活型態產生重大影響,但這些改變其實也衍生新的商機,值得企業界用心體會並掌握。

著名市場調查公司歐睿國際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以其總部和15個地區辦公室的合作研究,在日前公布了民國 111 年(2022年)「全球十大消費趨勢」:囤貨潮方興未艾、尋求環保、高齡消費者涉足數位領域、金融愛好者群體崛起、生活方式迎來巨變、元宇宙運動興起、二手消費爆紅、都市化的鄉村生活、追尋「自愛」、新常態的多樣回歸。這些消費趨勢,有些早已出現,國內企業也已有動作,但也有屬於全新發展,稍微用心順勢布局,即有機會掌握可觀商機,也能避免流失既有顧客。基本上,未來充斥著更多不確定性、品牌忠誠度下降,企業必須超越單純的交易關係,建立和顧客之間的可信賴關係,才能獲得青睞。

囤貨潮方興未艾」,因疫情衝擊供應鏈,難保可隨時補充常用物品,讓消費者更願以團購大量購買囤積,或安排順位確保獲得購買的交易模式,對企業提供了調整銷貨模式創造業績的機會。這可能要調整供應鏈而提高成本,但也可以相應調整價格而增加獲利。「尋求環保」趨勢則是因應節能減碳需要,消費者期待企業更積極提供環保的產品和服務,包括提供碳足跡標籤、碳中和標籤、不用或少用塑膠材質、可回收使用等,值得企業努力跟進。「高齡消費者涉足數位領域」,則因疫情無法出門消費,迫使更多高齡者跟隨年輕人線上購物,衍生高齡者客製化的線上購物需求,包括視訊醫療和送藥、提供虛擬實境的共享體驗給養老院或醫院的高齡居住者,解決社交孤立問題,值得企業掌握這類龐大商機。

金融愛好者群體崛起」,因疫情對經濟衝擊不定,消費者面對更高財務風險,減少支出增加儲蓄,也追求更高金融報酬,需要更簡單的理財或方便及附折扣的線上工具,目前一些零售商已經和金融機構合作推出。「生活方式迎來劇變」意味著大量消費者改變了生活和工作方式,更重視工作和生活平衡、思考自己的興趣和潛力。能提升身心健康的產品和服務受到了青睞,例如飼養寵物寵物護理;旅遊和工作合一則提高了對商務休閒雙重的需求。「元宇宙運動興起」代表數位世界已從虛擬平台進展到浸潤式3D實現,各種品牌都能藉由這個潮流,在虛擬世界中和消費者互動,大量提高電子商務虛實產品的銷售。

都市化的鄉村生活」意味著疫情衝擊讓民眾傾向移往人口較不密集、又能提供交通便利的農村居住,這發展讓電子商務和外送業務有機會向這些地區迅速發展。「追尋自愛」意味著消費者在包容多元性之下,更加接納和愛護自己。因此,能喚起身體、情緒或精神滿足、提升消費者自我感的商品,將更受青睞。如功能性飲料、低酒精或無酒精「酒品」,客製化護理服務等。「新常態多樣回歸」意味著消費者渴望回歸正常生活,但也希望能更靈活掌握各種途徑來回歸正常。因此,愈能妥適提供實體或虛擬路徑,無縫解決消費者需求的,就愈能勝出。

總之,隨著疫情發展,消費者的生活模式和思維都隨之發生巨變,對傳統的產銷產生顯著的風險,但也帶來了新的商機。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企業務必全力調適以創造生機。














聯合報黑白集/蛋蛋的不同哀愁


2022-02-05 03:40  聯合報 /   聯合報黑白集
過年市場鬧「雞蛋荒」,連鎖超市內蛋架上雞蛋幾乎被掃光,僅剩冷藏蛋。記者鄭清元/攝影


過年一波蛋荒,直到大年初一還有人在排隊買蛋。但蛋農預告,蛋荒並未紓解,年假過後「缺貨」現象仍會持續。不同的是,民眾的「蛋蛋哀愁」,將從「買不到蛋」變成「蛋變貴了」。

稍早政府對蛋荒開出兩帖藥方:一是「南蛋北送」,二是「開放進口」。前者是煙幕彈後者是安慰劑,都起不了什麼作用。台灣一向就是南蛋北送,南蛋是產地,北送至消費市場。政府宣示南蛋北送,只是在哄騙百姓

此外,台灣日缺一百多萬顆蛋,農委會卻說每周將開放六十萬顆美、澳蛋進口。這點,就連數學不好的人也看得出:答案是錯的!何況經長途運輸的蛋,失去了新鮮,連糕餅業者都未必想用。

追根究柢,這場蛋荒的始作俑者,就是政府。一年來通貨膨脹蠢動,政府壓不住物價,就只好猛壓百姓感受最深的電價油價蛋價油電價還是國營事業自行吸收即可,但當飼料成本高漲,政府還硬要凍漲蛋價,結果就是蛋農棄養淘汰無效益母雞,因而捅出偌大供需缺口。蔡政府每每譏諷對岸專制,但它自己干預市場機制,從來不手軟。

飼料價格已漲了四成,政府卻要求蛋價凍漲,為自己「做功德」,農民當然只能少養或棄養。春節過後,蛋荒難以立即紓解,政府的操縱會稍稍鬆手,屆時民眾便知真實蛋價幾多。













聯合報社論/國民黨四人餐敘,只是過年煙火即景嗎?


2022-02-06 02:54  聯合報 /   社論
高雄市前市長韓國瑜、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中廣董事長趙少康與國民黨立委江啟臣上月27日晚間聯合發文為國民黨加油。圖/取自韓國瑜臉書
波波漫畫



農曆年前,高雄市前市長韓國瑜邀宴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前主席江啟臣,以及中廣董事長趙少康,會後四人都說未來將「團結一心」。但四人同框後,會如韓國瑜標註的「人心齊、泰山移」,藍營終於能夠團結奮戰,還是到了選舉戰場,依舊彼此勾心鬥角、各吹各的調?這不但攸關年底九合一勝敗,更攸關國民黨能否走出生存危機。

國民黨連遭四大公投、罷昶和中二選區補選的挫敗,政黨聲勢和黨內士氣跌落谷底。最近民調顯示,國民黨支持率與排名第三的民眾黨已相差無幾,且遙遙落後執政的民進黨;但論「厭惡度」,國民黨則「獨占鰲頭」。蔡政府最近肆無忌憚宜蘭和雲林展開政治追殺,就是政黨聲勢讓其有恃無恐,同時也顯示蔡政府動員國家機器打九合一選戰已成事實。國民黨面對年底大選,情勢很難樂觀。

「團結的國民黨未必能贏,如果不團結必輸無疑」,已是老生常談。藍營人人都在喊團結,但是朱立倫的黨中央仍須擴大決策圈,趙少康及其「戰鬥藍」則常炮口對準黨中央,黨內深藍更不時高喊主席下台。國民黨從來不缺「口頭大團結」,而且所謂的「團結」,往往都是「以自己為中心」的團結。

韓國瑜在四人餐敘後提出「螃蟹理論」,解釋國民黨不團結,是因為黨內有「見不得別人好」的傳統。這說法只對了一半。國民黨不團結,一方面是「見不得別人好」,認為只有別人失敗,自己才能取而代之;另一方面則是「獨善其身」的避戰文化。國民黨處境越艱難,這兩種心態交互影響越大。因此近年每逢重大選戰,國民黨順風未必能贏,逆風更無法轉敗為勝。

四人餐敘後除了宣示團結,最具體的「承諾」,莫過韓國瑜說的「絕對沒有要拉下朱立倫」。但這其實是另一種「鞏固領導中心」之論。黨主席會不會被拉下來,不是幾個人吃頓飯、喊喊團結,說幾句客套話就算數,最關鍵的,還是未來的選舉過程與結果。

農曆年後,國民黨就要開始九合一的提名作業。朱立倫早就表示,國民黨禁不起初選波折,會盡快協調出最強選將。此一宣示,雖不像民進黨「沒收初選」粗暴,但仍是將提名權收攏黨中央初選只是最後考量。然而,民進黨的選對會各派系雨露均霑共同參與;國民黨中央在「協調出最強選將」時,如何避免被質疑師心自用提名不公,將是朱立倫的一大考驗。

如果國民黨真能在「擴大決策參與」承諾下,將提名爭議降至最低,接下來,就是考驗餐會四人甚至全黨能否「團結一心」的開始。無論四人對民國 113 年(二○二四)總統大選有何企圖心,都必須認知「加法」才是王道,誰能為勝選貢獻最多心力,誰才有更上一層樓的機會;相反的,如果用「減法」思考,或者事不關己,甚至陽奉陰違,九合一再敗選,所有國民黨的要角也都不用想總統大選了。

國民黨更須認知,無論年底九合一或民國 113 年(二○二四)總統、立委選舉,打的都是整體戰,是政黨政治取捨,而非僅是一城一池拚搏。除了選戰布局,國民黨也應集思廣益,建立有別於其他政黨且更吸引選民的政黨論述。如果只會跟著言論風向,不能也不敢提出積極正面主張,終難重獲選民信任。

外界以「四巨頭」形容餐敘的韓、朱、江、趙。平心而論,跌落谷底的國民黨,已無「巨頭」。但無論是餘暉或微光相互映照是把光芒極大化唯一途徑;否則這場四人餐會,將只是過年煙火即景罷了。


【專家之眼】你相信嗎?索羅斯說習近平恐無法連任(大年初五)

◆  【專家之眼】你相信嗎?索羅斯說習近平恐無法連任
◆  【專家之眼】石原慎太郎謝幕 釣魚台爭端仍在






【專家之眼】你相信嗎?索羅斯說習近平恐無法連任


2022-02-05 10:39  聯合報 /   劉明德/四川大學前副研究員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新華社



美國金融大鱷索羅斯(George Soros)1月31日在美國史丹佛大學演講時指出,習近平面臨四大不利因素「打壓房價造成恆大集團等房地產企業瀕臨崩潰邊緣(a real estate crisis) 、效果不佳的疫苗(ineffective vaccines)、出生率下滑(a falling birthrate)、中共黨內的不滿聲浪日起(Xi's enemies within the party)」,因此得出習近平可能無法連任的預測。

索羅斯預測習近平無法連任總書記,這樣的預測能準確嗎?答案要等到今秋中共召開二十大一中全會才會揭曉,因此現在去爭執準不準確意義不大。有意義的是,索羅斯的立論有說服力嗎?這才是重點。

索羅斯說,中國的內部分歧「如此尖銳,就連在各種黨內刊物上都能看出來。習近平正被那些受到鄧小平思想啟發並希望看到民營企業發揮更大作用人士攻擊」。難道在共黨刊物上出現一點點不同的聲音就能證明中國內部分歧「如此嚴重」,這樣的推論難道不會過於武斷嗎?

此外,中共黨內鬥爭歷來暗潮洶湧無時無刻不在進行,這是共產國家常態,把常態當作例外就會造成判斷上的失誤;那麼,反習的人能成氣候、能扳倒習近平嗎?可能性不大,至少不是近期內。

索羅斯又說:「習近平民國 102 年(2013年)就任國家主席以來,中國經濟成長主要動力房地產市場,但如今卻陷入困境,這也可能導致這位中國領導人翻船」,這樣的說法顯然是不了解中國的經濟和房地產市場。同時,也高估了經濟因素對中共政權的作用,要知道,中國人可是經歷過大飢荒不敢吭一聲的一群。

根據中國官方在今年1月14日公佈的數據顯示,即使是疫情期間,中國出口激增,民國 110 年(2021年)貿易順差創歷史新高,達到 6,762億美元。又1月17日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民國 110 年(2021年) GDP增長 8.1%。疫情期間,這樣的數字,不能說是亮麗(因為基期比較低),但也不至於就說中國經濟「陷入困境」!

至於目前的中國房地產市場陷入困境中共政權而言是好現象還是壞現象呢?中共在中國房地產市場過熱的時候,如果還不澆冷水,會有什麼後果?那就會出現真正的系統性危機,那才叫災難!

中共在火燒房子之前,把材火拿開,如此,才不會燒到自己的房子。中共在房地產業降槓桿其實是在給自己減壓。自從恒大債務危機爆發以來,眾多專家學者都預測會出現骨牌效應,將衝擊整個金融體系,出現了嗎?

事實上,不管恒大最終是破產或債務重組,對中國總體經濟影響都不如傳說中的大,就像負債1.1萬億人民幣海南航空一樣,最後一定是船過水無痕。

索羅斯還認為,「COVID-19 的 Omicron 變異株將對習近平遏制疫情傳播的能力構成嚴重威脅。…Omicron 可能成為習近平垮台的關鍵。」這種說法是言過其實了。

美國光是今年1月18日這一天就新增111萬例,這麼差的防疫表現,拜登不用下台也不用道歉。自從1月8日天津檢驗出疑為中國首二例 Omicron 本土病例以來,中國每日新增確診都在250例以下,這樣的防疫表現反而「可能成為習近平垮台的關鍵」,這說得通嗎?

索羅斯還說:「(中國的)出生率比公布的數字要低得多。據專家計算,中國的實際人口比14億的官方數字低約1.3億,它將加劇房地產危機,產生勞動力短缺財政緊張經濟放緩。」

索羅斯此說有二個問題,首先,假設中國人口不是14億而是索羅斯所說的比14億還低1.3億人, 那麼,中國原本就是在這樣的人口基礎上發展,怎麼可能就因為數字的變動(而實質並無不同)就「加劇房地產危機、勞動力短缺、財政緊張和經濟放緩」?

其次,即使中國出現上述情形,是否就連動到習近平的無法連任?兩者之間因果關係很是薄弱,蓋中國人在共產黨統治下所養成的對黨的服從性使得中國人連嘴巴上反抗都不敢,遑論對習政權造成威脅!

或許,習近平最終失去了第三任的機會,但是如果真的無法連任,那麼,導火線也不會是上述的四個因素,而是其他。















【專家之眼】石原慎太郎謝幕 釣魚台爭端仍在


2022-02-05 10:35  聯合報 /   宋燕輝/中華民國海洋事務與政策協會理事
日本東京都前知事石原慎太郎日前辭世,生前他是日本政界知名的親台,圖為1999年石原慎太郎(前左)訪台。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虎年第一天,日本東京都前知事石原慎太郎辭世,享壽89歲。這位在日本政壇被視為鷹派的政治人物就中日在東海有關釣魚台領土主權海洋權益管轄權的爭端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

民國 101 年(2012年)4月,石原慎太郎在美國傳統基金會發表演說,表示計畫向日本國民買下屬私人「擁有」的釣魚台南小島以及北小島此三島嶼。回國後,他積極推動募款,也相當成功。此舉迫使當時的野田政府做出「國有化釣魚台列嶼決定導致中日關係惡化,出現兩方多年「政冷經熱」局面。

正如台灣和南海諸島一樣,北京視釣魚島為核心利益,因此採取強硬反制日本的措施,此包括宣布以直線基線劃定釣魚台列嶼領海範圍,向「聯合國大陸礁層界限委員會提送東海部分海域200海浬以外大陸架外部界限劃界案開始派遣海警船到釣魚台列嶼四周海域進行定期維權巡航

民國 111 年(2022年)1月31日,也是牛年的最後一天,大陸海警船隻駛往釣魚台海域巡航日本海上保安廳要求中方船隻駛離。約2周前,海警船隻執行民國 111 年(2022年)的第一次巡航任務

石原慎太朗日本右翼政治人物、作家,曾任眾議院議員、環境廳長官、運輸大臣、及東京都知事等,也是日本維新會代表。民國 101 年(2012年)10月,石原辭去東京都知事職位,另組新黨,欲與日本維新會和眾人之黨組成「第三極大聯合」以推翻戰後官僚支配的日本政治體制。民國 103 年(2014年),石原在第47屆日本眾議院議員總選舉中敗選,因此宣布退出政壇

石原是日本政界知名親台派曾兩度來台出席陳水扁總統就職典禮,與已故前總統李登輝交情也不錯。但他對中國大陸一貫採取強硬態度。他支持刪除歷史課本中包括侵華戰爭的大部分歷史,否認南京大屠殺的存在,指其是「中國人虛構」的。

石原承認日本過去發動對亞洲各國的太平洋戰爭的這段歷史,認為「日本的確在過去的戰爭中為亞洲各國帶來麻煩了」,但表示「總是維持過去的低頭認錯姿態,什麼關係的發展也不能指望,因此呼籲亞洲各國應當拋棄過去,共同進行全方位經濟政治合作」。

日美關係上,石原說日本一直受美國的欺負。他在描述日美關係時指出:「迄今為止,日本一直是美國的小老婆。日本的精神性,國家和民族的自主性都受到了掠奪,坦率地說,日本是美國的情婦。」

石原對釣魚台列嶼主權持強烈民族主義立場,認為屬日本領土。他批判歷任日本政府在東海所採取的策略與作為過於軟弱,也曾申請登釣魚島進行「現場調查」、支持島上駐軍或移民、以及強化日本軍備對抗北京。但就東海島嶼之主權爭端解決、釣魚島的法律地位、以及領海基線劃法等法律問題,似乎石原從未表態,畢竟國際法不是他的專業。

日本是《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締約國,但就領海基線劃法、沖之鳥法律地位、以及此海洋地物是否有權主張兩百海浬專屬經濟海域和大陸礁層的立場和實踐與《公約》規定相左。美國曾經採取「航行自由行動」(FONOPs)挑戰日本的「越權海洋主張」。大陸、南韓、以及台灣也挑戰日本有關沖之鳥是「全權島嶼」因此可以擁有專屬經濟海域和大陸礁層的此一主張。

去年元月,日本向聯合國秘書長遞交外交照會,表明「民國 105 年(2016年)南海仲裁案」之裁決對大陸有約束力,也認為北京就美濟礁的領土主權和海、空域主張與國際法相違。

石原生前持親台友台立場,但就南沙太平島法律地位問題,是否認定此島是「全權島嶼」?還是採取與日本政府同樣的立場,認定民國 105 年(2016年)南海仲裁案裁決對北京有約束力?此裁決認定太平島是「岩塊」,雖有權主張領海和鄰接區,但無權主張專屬經濟海域和大陸礁層

中日在東海有關釣魚台列嶼領土主權油氣資源開發權益、及管轄權的爭端絕不會隨著石原的辭世而落幕。相反的,今年各方在此爭議海域「虎虎生風」的作為會讓東海持續「風不平、浪不靜」,而過去中日領導人一再承諾要把東海由一個衝突之海轉變為「和平、合作、友誼」之海的說法也變的更加遙遠無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