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4日 星期一

經濟日報社論/央行金融穩定報告應重視保險業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80069/web/ 

◆  聯合報社論/李進勇不要重演中選會戕害民主的鬧劇
◆  聯合報黑白集/這幾年,你過得好嗎?
◆  經濟日報社論/央行金融穩定報告應重視保險業







經濟日報社論/央行金融穩定報告應重視保險業


2022-10-24 03:14  經濟日報/   社論
中央銀行。路透



台灣今年金融業整體表現並不好。除了眾所周知的股市大跌,最值得關注的還是保險產業出現集體管理風險。年初新冠疫情加劇,產險業積極推展防疫險保單發生系統性賠付事件導致前八個月虧損661億元,而使得六家公司被迫增資707億元

「屋漏偏逢連夜雨」,國內壽險業者也受美國聯準會連續升息衝擊,資產評價大幅折損帳面淨值跌落到七年新低,其中甚至有大型壽險公司第3季淨值成為負數。為化解此窘境,金管會不得不「特案」安排「資產重分類」,協助壽險公司度過難關,而被外資批評為「監理寬容」。

保險業在台灣金融產業的重要性與日俱增。民國九十五年(2006年)起的15年間,保險業占全體金融機構資產總額的比率成長了七成五,對 GDP 的貢獻已約為銀行業一半。金融危機若發生,處理壽險公司耗費社會成本也不惶多讓;過去銀行及基層金融重建賠付超過 2,800 億元,而處理倒閉壽險業費用亦超過 1,100 億元,其中國華人壽支出更是創紀錄883億元天價

政府過去監理金融機構傾向「重銀行、輕保險」,可是,隨著經濟逐漸成熟,個人及企業風險管理愈益重要,而社會邁向老齡化,退休年金安全更是家庭生活安定基石。因此金融安全網不能缺少保險,是國家制定金融政策必須重視產業

依據金融監理體制設計,金管會責無旁貸管理保險公司的安全與穩健經營,而央行則對包括保險在內的金融產業應負有鑑往知來預警職責。民國九十七年(2008年)金融海嘯後,央行除依法執行「促進金融穩定目標外,還以「金融穩定報告兼代先進國家設立總體審慎監理機構。然而,「金融穩定報告」真能發揮功能,「有效提醒保險業今年所面臨困難嗎?

央行過去兩年的「金融穩定報告」雖提及新冠疫情與國際利率走揚對金融產業、特別是保險業可能造成的風險,但個別機構壓力測試仍交付金管會執行,而未能透過事件研究方式評估整體保險產業可能受到影響。當系統性風險事件發生時,個別機構的壓力測試總有「見樹不見林」的缺憾,對維護產業健全的助益相對受限。央行的報告若將疫情與利率對金融各業可能的衝擊多點著墨,金管會因此要求保險業提前因應,那麼今年產險與壽險業困境或許能化解一二

央行在穩定報告中,遵循 IMF 建議編製「金融健全參考指標」,其目的應不只是為求國際比較,而是要進一步透過指標推動金融業全體與分業的預警工作。然而觀諸央行各類指標,在壽險業部分僅有簡單五個項目。這樣的資訊顯然不足以評估保險產業風險,更遑論特定事件對其可能的衝擊。IMF 的建議強調跨國比較,但若要真正落實運用於國內金融產業預警工作,特別是總體社經情勢變動可能影響,「金融健全參考指標」內容的確還有很大改善空間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重視總體審慎監理國際金融監理過去慘痛經驗中學得珍貴教訓。理想的金融監理運作是,金管會在業務檢查前線獲得產業現狀回饋,而央行則掌握國際財經情勢預測未來可能衝擊,並與金管會研議對策形成維護國家金融穩定良性循環。我們從今年保險業兩次遇到衝擊事件體認到協調金融監理既要見樹,也要見林」,顯然是一項艱巨挑戰

央行「金融穩定報告」是社會關切總體金融環境重要窗口,宜與理監事會議報告區隔強調金融產業可能面對挑戰及因應之道。我們因此建議央行穩定報告內容與頻率都宜增加;重視預測國際經濟情勢變化對金融產業衝擊即時提出警告促使金融業及早對應央行金融預警雖不能防範「黑天鵝事件,但至少可縮減孕育黑天鵝」的發生機率










聯合報黑白集/這幾年,你過得好嗎?


2022-10-24 03:55  聯合報/   黑白集
蔡總統(中)、副總統賴清德、行政院長蘇貞昌等大咖南北奔波,除訴求政績牌外,也強化保台論述,升高選戰格局,在最後階段衝刺選情。聯合報系資料照片/記者黃仲裕攝影



蔡總統在臉書發文,呼籲大家選舉給民進黨候選人一個機會」,讓民國一一一年(二○二二)「台灣隊」能繼續陪她一起打拚。這種喊話大家聽多了,犀利的網友更在 PTT「舉一反十五」地細數蔡政府六年表現,包括房價飛漲、法案自肥、社會安全網破漏、停電都怪小動物、黑箱決策嚴重,並反問她「誰給台灣人好好活著機會?」

給一個機會」之語令人生膩,民進黨廿年來兩度執政,大家給它的機會還不夠多?而人們又得到了什麼回報?這些年,台灣內部愈來愈撕裂執政者用國家機器攻擊在野黨任意對百姓開罰;而外部變得愈來愈危險連護國神山都被拿去當外交籌碼年輕世代則要延長兵役準備上戰場。這樣的日子,老百姓好受嗎?

更諷刺的是,網友 PO 出蔡英文十年前參選總統文宣,那時蔡英文問道:這四年你過得好嗎?你買得起房子嗎?物價一直漲,你受得了嗎?你是不是覺得愈來愈窮、愈來愈累?她要求給蔡英文一個改變台灣的機會」。同樣的問題,今天都還沒解決,她有什麼話說?

人民給了蔡英文八年的機會,但這些年你過得好嗎?六年來,台灣確實變了,政府變得更專斷,官員心胸變得更狹隘,民主政治倒退嚕,網軍橫行暴走,社會變得不寬容,民間聲音變得微弱。哪一點,讓台灣變得更美好?












聯合報社論/李進勇不要重演中選會戕害民主的鬧劇


2022-10-24 03:56  聯合報/   社論
朝野質疑中選會禁止確診者投票恐違憲,中選會主委李進勇昨在立法院解釋,是配合防疫機制,不是剝奪投票權。記者許正宏/攝影



對於四年前地方選舉的亂象,大家都記憶猶新;那場混亂的選舉,讓時任中選會主委陳英鈐辭職丟官,也讓民進黨有了藉口沒收公投」。今年選舉,中選會主委李進勇拿防疫當藉口,沒收確診者投票權;這次,連綠營民代都看不下去,要求行政院和中選會懸崖勒馬,不能重演戕害民主歷史錯誤

蔡英文總統還高唱著「十八歲公民權」,李進勇卻要沒收卅萬確診者的公民權;蔡政府說要「與病毒共存」,防疫措施已經大幅鬆綁,中選會的選務規畫卻死抱舊的防疫指引彷彿停格在去年五月間。而且無論李進勇怎麼說「不違憲」,民眾都想不透,為什麼確診者可以參加考試卻禁止投票

事實上,李進勇引用司法院大法官釋字六九○號解釋,指限制確診者投票不違憲的說法,根本是移花接木。大法官解釋:「關於必要之處置應包含強制隔離在內之部分,對人身自由之限制,尚不違反法律明確性原則」,指的是隔離的處分不違憲,根本不涉及人民投票權;李進勇是擴大解釋,強為中選會不作為找辯詞。

依法論法,除非是受到褫奪公權宣告的受刑人,否則公民參政權並不受到影響。這正是保外就醫的「受刑人」陳水扁也能投票的原因。連受刑人的公民權利都須保障,哪有機關能夠率爾剝奪確診者的公民權?選務機關應該做的是,配合防疫單位,在可控制的防疫措施裡,確保確診者投票權不受侵害,而不是假防疫之名,沒收人民的公民權。中選會開民主倒車的作為,依法論理都站不住腳。

疫情是全世界的難題,但因為疫情要剝奪人民投票權,恐怕真是台灣獨創。南韓總統大選時,疫情比我們嚴重許多,都可以安排投票專道、專時、專區來處理;美國也僅要求確診者和其他人保持距離。這些民主國家絕不敢輕易挑戰人民投票權;他國經驗寫好的答卷都已公開,我們的中選會卻連抄襲都懶,到底是只想一紙公文切割省事,或者背後還有說不得的政治算計

衛福部長薛瑞元強調,指揮中心考慮疫情,不會考慮選舉;但他的解釋還是很「選舉」。他說,南韓投票後確診者往上衝,而如果設置專區,某投票所「剛好只有一人投票,就不是秘密投票」。這更是本末倒置的怪論。這個政府連人民的投票權都要剝奪了,竟然侈言保護投票秘密」!有這種倒果為因論調,難怪剝奪人民投票權會這麼理所當然

不要說四年前那場「投票與開票同步」的台北市長選舉,勝負差距只在三千票;今年是九合一選舉,對基層里長來說,很可能一兩票之差就會改變選舉結果,確診者投票與否真會有「一夕變天」的危機。以現在每日控管確診數推估,中選會的規定可能會影響到卅萬人公意表達,因此不分藍綠候選人都期期以為不可。

更何況,雖然疫情並未實質降溫,但為讓前指揮官陳時中落跑去參選,蔡政府強調現在是「與病毒共存」的新防疫作為不斷放鬆,連衛福部都呈現防疫疲勞,偏偏又對確診者投票格外嚴格,其間矛盾,除了行政怠惰政治算計外,人民實在想不出中選會為何要這麼野蠻地違法違憲阻卻民主

更關鍵的是,以現況而言,只要不篩不說,誰知道誰確診?中選會作法只會讓在乎自己投票權的公民不篩不說,誰也擋不住他去投票,反而會造成更多的黑數與更大的疫情擴散危機。中選會這種大開民主倒車的作為,還是早點轉彎為當,否則未來選務紛爭必多,再多幾個主委也不夠辭。



【專家之眼】深化開放、共行天下大道,也聽聽習總說法

◆  【專家之眼】掛著羊頭賣狗肉的綜合所得稅
◆  【專家之眼】深化開放、共行天下大道,也聽聽習總說法
◆  【專家之眼】習近平追求和平 美台高唱贊戰爭







【專家之眼】深化開放、共行天下大道,也聽聽習總說法


2022-10-24 08:06  聯合報/   盧信昌/台大副教授
中共20大16日開幕,總書記習近平作政治報告,北京街頭民眾收看直播。路透



打從前中共總書記胡錦濤先生被架出中共19大會場的閉幕畫面,開始在上周六午前傳開,在隨後一天內傳聞與鏡頭解讀,直可說是滿天飛!倒是關於中國大陸執政班底接班規劃,其在20大布局組成訊息傳遞,遑論是積極目的作用成敗風險探討,評論者茶餘飯後普遍看戲心態,不著邊際的聯想居多。

再對照起國安局長陳明通於日前的瞬間改口,點明中共將在民國一一二年(2023年)「以戰逼談」;究竟兩岸未來還能是雲淡風輕?抑或只剩「隔江猶唱後庭花」呢?繪聲繪影穿鑿看戲吃瓜拍案叫絕,其對比之強烈著實令人驚駭不已。

有議者論說到:習近平的內部政敵悉數被瓦解,從此幾無對手;更在內部整肅完成之下,定然要對外做擴張,以遂行其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職是之故,對外戰略的第一個試金石,其關卡自然就在台灣問題上。

信然,權力使用與成效經常存乎一心;先前案例有:私下兼職三個部長職權的澳洲總理莫里森,他將手腳伸到公衛醫療財政和環境資源;也有一路斬殺專業官僚、以愛憎、私交來用人、換將的美國前總統川普。

「新征程上,我們始終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當今世界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我們歷來主張,人類的前途命運應該由世界各國人民來把握和決定。只要共行天下大道,各國就能夠和睦相處合作共贏攜手創造世界美好未來。」

上述外交折衝論點,散見於晚近習總書記公開發言;但是「共,行天下大道」,則算是新鮮有創意的用典了。《孟子‧滕文公下》有謂:「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孟子原本談的是:何謂大丈夫

「現在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足、迴旋餘地廣,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中國開放的大門只會越來越大。我們將堅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以自身發展為世界創造更多機遇。」

改革開放,雖然不是新鮮概念;但以自身發展為世界創造機遇,這樣的豪情壯志自信展現,背後極可能蘊藏在民國一O九年(2020年)所提出的「雙循環」以外,更大一盤棋與經貿外交攻防總戰略

如果,只是如果。

現下中、美關係因為裴洛西的訪台而瞬間緊張,因而停止在軍事通報環境議題等的雙方對話。至於美國的晶片法案,以及過去以來在5G電信與網路商務社媒應用市場包夾,已然改變中國企業出海做競爭的機會與必要性;像是寧德時代,即在上星期宣布將放棄在美國生產車用電池設廠規劃案

因此,若能以單邊開放貴客盈門取代世界工廠一帶一路戰略,所造成的全球對立,自然能避開美國在長臂管轄之下的全面圍堵從而減少第三國企業對華投資貿易往返諸多不便利

尤有甚者,晚近美國境內普遍興起的反華和敵意歧視的氛圍之下,傳言有大批旅美的研究人力正醞釀要返國服務。如果研究機構的掌理、企業中、高層與地方政府都有開缺,那麼現下的中央布局事權集中,直如民國六十年代的嚴家淦先生,正是於權力過渡期間折衝調配安排

簡單的說,企業和地方政府最希望的就是,朝中有人;但如今政治局常委的看似能力缺缺和資歷平淡無奇,才能讓各方勢力有公平起跑點。未來大批歸國學人與來華投資的外籍人士,將得以避免早先:土鱉與海龜無謂爭戰;甚至能在研究深度管理職責上,立即無縫接軌

茲以台灣為例,於首次國建會召開之後工研院旋即於民國六十二年(1973年)成立,當時正是強人在位權力過度期同一時間則有大批學人返台任教,以及沒有黨籍家世所謂的吹台青世代。此後,十大建設、資策會、新竹科學園區,陸續在十年內推動和完成,俱皆靠著能對天下招才和虛位以待提供歐美在工程、電信與資訊科技業者展翅機會,遑論海外遊子優游場域

彼時的台灣,正接連面臨退出聯合國,以及台日、台美斷交;而和平終結強人政治的最大庇蔭,則依舊要有能革掉自己命真正強人。如今對岸堅持單邊開放共行天下大道,若能以優質人力歸隊再次觸發社會全面進展參照七零年代台灣,將是一場蓬勃且富含想像空間的「」、美再度對決











【專家之眼】習近平追求和平 美台高唱贊戰爭


2022-10-24 08:00  聯合報/   陳一新/淡江大學外交與國際關係學系榮譽教授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16日在20大開幕式上作政治報告。新華社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16日發表二十大報告,表示他將盡最大努力追求兩岸和平願景。不過,從華府到台北都有重要官員大唱反調,不是認為習近平將提前武力犯台,就是提前以戰逼談。北京並未明確表示何時武力犯台,有趣的是,華府與台北的官員卻紛紛表示北京會提前武力犯台

習近平二十大報告的那番話至少有五大政治意涵。首先,他對於蔡英文最近幾年的言論已經忍無可忍,但還是決定「他會盡最大努力追求兩岸和平統一的願景」。

的確,從拒絕接受九二共識」、「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兩岸主權對等」一直到「台灣國慶日」,習近平已接近忍無可忍」的地步

面對蔡英文的不知進退,習近平的耐性畢竟也是有限的。這次,他特別在報告中隻字不提九二共識目的就是要看蔡英文在國慶文告中提出兩岸重啟對話要求,究竟會如何推動

第三,如果蔡英文只是虛晃一招並無誠意與大陸重啟對話,未來無論對台灣軍演武力犯台,大陸也就不會客氣。

第四,「盡最大努力追求和平統一願景」並不表示,習近平會對美國為主外部勢力台灣內部少數台獨勢力勾結推動台獨會與予容忍

第五,從習近平的軟中帶硬硬中帶軟報告來看,只要蔡英文不挑釁北京,他應該暫時沒有對台動武的打算。

在外界針對習近平二十大的報告,出現各種爭議的同時,美國國務卿布林肯17日19日兩度表示習近平可能會提前對台灣動武

布林肯兩度表示習近平可能提前攻打台灣的言論,立刻引起全球各國的注意。他並沒有提出任何佐證,就提出北京會提前攻打台灣,不僅讓亞洲國家錯愕不已,也讓台灣人民感到驚訝

有些台灣的專家學者認為,布林肯提出習近平會提前武統的背後原因,可能是他念茲在茲的就是台積電。一旦兩岸爆發戰爭美國就有理由撤出台積電的資深工程師並炸毁台積電在台灣的工廠。

有趣的是,去年還說只要蔡英文執政兩岸就不會發生戰爭的國安局局長陳明通,竟然也打蛇隨棍上,趁著這股熱潮改口說,台灣應該從寬料敵,認為中共解放軍會在民國一一二年(2023年)以戰逼談。 

同一個陳局長竟然在一年之內改變主張,隨著美國的音樂起舞,難道是為了配合民進黨抗中保台」的選舉文宣












【專家之眼】掛著羊頭賣狗肉的綜合所得稅


2022-10-24 09:31  聯合報/   陳國樑/政大財政系教授
我國綜合所得稅將個人各類所得加總計算稅負,約莫八成為勞動所得,以「綜合」所得稅謂之,名不副實。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我國綜合所得稅將個人各類所得加總計算稅負,然制度發展至今,本應同時包括勞動所得資本所得的「稅基」,在諸多資本所得分離課稅分開計稅的情形下,約莫八成為勞動所得,以「綜合」所得稅謂之,實為「掛羊頭賣狗肉」。

在財稅領域,「所得綜合課稅」是我國個人所得稅制度設計的核心思想,向來被奉為神聖不可侵犯的圭臬;苟有偏離「所得綜合課稅」精神的倡議,往往被視為離經叛道。然而,「綜合」的布幕所遮蓋的實情,是曖昧而尷尬的「租稅正義」。

學理上,所得為生產要素所獲取的報酬、減去為賺取該報酬所付出的成本與費用。溯本求源,生產要素可分為資本與勞動兩大類;一般將「人力資本」納入勞動討論的範疇,故資本係指「實質資本」。

對應《所得稅法》,個人十大類所得之第一至第九類中,除「股利」、「利息所得」、「租賃所得及權利金所得」與「財產交易所得」,屬資本所得外,非股利之「營利所得」、「執行業務所得」、「薪資所得」、「自力耕作、漁、牧、林、礦所得」、「競技、競賽及機會中獎之獎金或給與」與「退職所得」,可歸屬為勞動所得。至於第十類之「其他所得」,基於其概括性,屬性較不明確;但觀察實際被歸類為「其他所得」之項目,例如,員工行使認股權取得股票之時價超過認股價格之差額、Uber Eats外送員酬給等多屬勞動所得性質

有關所得分類,應強調的重點是,「薪資所得」是勞動所得之一種;一般誤解「薪資所得」等於勞動所得低估勞動所得占整體稅基的比重。

根據財政資料中心最新統計(109年度綜合所得稅申報初步核定統計專冊),完整、未減除費用的「薪資收入」,於各類所得金額合計數占比為99.47%;「薪資所得」占比為71.42%。進一步根據上述討論,排除「股利」、「利息所得」、「租賃所得及權利金所得」與「財產交易所得」四項資本所得,勞動所得於各類所得金額合計數占比高達79%。所謂「綜合所得稅」,豈非應正名為「勞動所得稅」?

如此扭曲的稅基,一旦資本所得勞動所得之租稅待遇不同,是從根本背離了所得綜合課稅的基本精神。更有甚者,如特定資本所得並不課稅、或稅負較輕,則在綜合所得稅的架構下,有如懲罰勞動者

所得稅基的扭曲,對於社會公平正義,還有更深一層的傷害。不論是貧窮問題對策例如,低收入戶之社會救助或一般社會福利補助例如,公共與準公共托育補助),為將資源優先挹注在相對更為需要經濟援助與支持的家庭、希冀能將有限資源做最大效益的運用,政府政策設計,往往訂有排富的規定。而各種排富條款,一概均以綜合所得稅所得額為主要根據。若個人所得非屬課稅範圍(例如,免稅之證券交易所得或地下經濟營利),則排富機制勢必失靈,乃至於「開賓士領補助」的亂象,時有所聞。

莊子.盜蹠》有則發生於兩千年前、驚心動魄的愛情故事。春秋時,魯國有個年輕人名叫尾生,與所鍾愛女子相約橋下私奔。怎料山洪暴發、滾滾江水裹挾泥沙席捲而來;「女子不來」、尾生「水至不去」,最後落得「抱樑柱而死」。

在如水漲般、擋無可擋的全球化趨勢下,思索所得稅制的設計,必須將資本與勞動特性納入考慮面對已然全球整合資本市場,一國堅持「綜合所得稅」,猶如「尾生抱柱」,終將會是悲劇一場。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台東TTGO:人本交通.韌性城鄉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80069/web/ 

◆  政經動盪的年代 更需要冷靜的心
◆  疫情過後 怎麼拉落後學生一把
◆  特拉斯經濟學 英鎊瓦解 英相也瓦解
◆  英相閃辭,給新科縣市長的啟示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台東TTGO:人本交通.韌性城鄉
◆  廿大習家軍全勝的2隱憂
◆  台灣,沒有選擇權的民主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台東TTGO:人本交通.韌性城鄉


2022-10-24 03:27  聯合報/   侯勝宗(作者為逢甲大學公共事務與社會創新碩士學位學程特聘教授)
TTGO震後交通接駁服務,快速投入「玉里-台東」花東縱谷沿線的小眾運輸共乘接送,疏緩鐵路局類火車不足的運量。圖/侯勝宗提供
台東TTGO交通接駁,未來可將居民與觀光客送進原偏鄉主幹道沿線或更偏遠的村落,實現以人為本的交通創新。圖/侯勝宗提供



隨著極端氣候的到來,如何建構富韌性的城市成為全球重要議題。筆者過去近一個月剛好有機會參與一項名為 TTGOTaiTung GO 救災行動,投入「玉里—台東」的震後緊急接駁專案。在此與讀者分享此一案例。

九月十七日十八日,花東發生連續大地震。強震重創玉里至富里鐵路橋梁及軌道鐵路預計最快也要明年一月才能恢復通車。從北部出行到東部的旅客,因為鐵路無法全線到達台東,紛紛取消觀光行程地方產業嚴重受創。特別是民眾抱怨現行火車網路購票,無法直接購買台北到台東車票,只能購買台北到玉里;又玉里到台東目前台鐵只有開行區間車(沒有網路購票),民眾必須至玉里火車站窗口現場再購票前往台東。更麻煩的是,民眾必須先搭乘從玉里到富里的接駁車,再從富里轉搭區間火車到台東,除了浪費時間之外,過多的行李上下車搬運,對旅客造成極大的困擾,移動十分不便

災後台東縣政府展現高度的韌性城鄉精神,在極短期間,經由中央與地方政府的通力合作與民間企業投入 CSR 資源協助,不到二周內緊急完成台東縣原有的 TTGO 交通預約平台功能擴充,快速投入「玉里—台東」花東縱谷沿線的小眾運輸共乘接送,紓緩鐵路局火車不足的運量。TTGO 震後交通接駁服務,初期以流量較高的四大車站為主,提供從玉里出發到池上、海端、關山、鹿野等車站的緃谷線「車站到住家共乘服務,同時民眾也可享受「住家到車站」的外出接送極大化回頭車載運量

在構思 TTGO 韌性交通服務時,台東縣政府展現了高度的創意:一、採線上預約,民眾必須於二天前完成預約下單,不接受即派服務;二、共乘服務,專車載送民眾到緃谷線公路的沿線地點;三、民眾只需支付固定車資,不足額部分(約一半車資)由國發會編列專款支應;四、民間裕隆集團旗下的裕融和格上租車以公益方式,投入廿台專車供接駁使用,黑松也投入四十多萬瓶飲用水給乘客飲用。

筆者也觀察到,此次的台東 TTGO 交通接駁,可能帶給國發會推動地方創生以下四大想像:一、人本交通:以科技平台思維進行原偏鄉的多元預約媒合服務,將居民與觀光客送進原偏鄉主幹道沿線或更偏遠的村落,實現以人為本的交通創新;二、韌性城鄉:藉由移動來推動偏鄉微血管的生計、生活、生命與生態復甦,包含觀光活動(例如:台東的池上秋收元旦跨年等)與到宅照顧的接駁支援;三、智慧移動:結合需求反應式公共運輸和共乘服務模式以及各種科技創新,善用淡季的過剩車輛與閒置人力,創造更多元的偏鄉創生;四、結合企業 ESG/CSR,落實政府與民間公私協力及企業投資地方。

邀請讀者預約 TTGO,來花東走走。














政經動盪的年代 更需要冷靜的心


2022-10-24 03:28  聯合報/   李沃牆/淡江大學財金系教授(金門金城)
聯準會(Fed)11月初再次大幅升息幾乎已成定局,但下一步怎麼走成了市場目前關注焦點。路透



近年全球遭逢新冠疫情衝擊、通膨接踵而至、升息循環、俄烏戰爭、地緣政治風險升溫,吹皺金融市場一池春水,股匯震盪激烈,人心惶惶不安。看來,未來唯一不變的就是「」。

美聯準會自今年以來已累積升息十二碼,年底前恐會升五至六碼,以壓抑居高不下的通膨數據。外資今年大賣台股已逾一點三兆台幣,其中台積電遭外資狂賣,股價跌幅高達四十三點九%,市值進入十兆元保衛戰。台股已跌掉六千點,跌幅達三成居亞洲之冠,連護盤的國安基金都面臨虧損。且勞動基金前八月帳面虧損高達三,二○四點六億元收益率負六點二%慘不忍睹。外資賣股匯出,不僅台股持續重挫,新台幣匯率更失守卅二元整數大關,逐步邁向卅二點五元投資人心慌意亂,哀鴻遍野,心中滿是問號聯準會何時停止升息股市何時止跌反彈

知名專欄作家摩根.豪瑟在其《致富心態》書中提到,美國股市在一八五○至二○一○年出現卅次經濟衰退,時間加起來達四十八年,股市由高點下修超過一成以上至少有一○二次,股市市值損失逾三分之一以上至少十二次,當中有廿年年度通膨超過七%,但此期間的道瓊工業指數每年仍有十一%的平均報酬率

而若爬梳台股過去卅個年度的數據,你會發現加權指數先後經歷重大事件衝擊,依然有廿二個年度維持上漲,上漲年度竟高達七成,且股災後隔年幾乎都上漲,經濟及股市長期是持續成長的,若能保持心靜及耐心,忍受一時股災,做好資金管理資產配置,終究會有正報酬。

現代經濟學之父馬夏爾有句名言,「冷靜的腦、溫暖的心」。沒錯,市場愈是動盪,愈需要冷靜。德國前總理梅克爾執政十六年,「心靜就是力量」成為她任內的最大的武器及座右銘。同理,投資亦需保持理智,心靜如水,方能綿綿不斷,氣貫長虹。

如同股神巴菲特所言,「股災和天災一樣,只是一時的,最終股災會過去,股市會恢復正常,好公司股價最終會反映其內在價值。因此,投資者在面對股市劇烈波動暴跌時,最好的方法應該是保持冷靜,並堅守長期持有投資原則」。最後,筆者引用李白詩:「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耐心等待否極泰來











疫情過後 怎麼拉落後學生一把


2022-10-24 03:28  聯合報/   
方新舟/誠致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曾世杰/台東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教授
林國源/花蓮縣三民國中校長
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新冠肺炎襲擊全球,在全國性大停課後,緊接著又開啟一波反覆停課、復課的惡夢。這些因為疫情引起的「不穩定」,過去兩年多對學生的學習產生偌大的衝擊。特別是在家庭支持力道較為薄弱的孩子身上,學習落後的情況更為加劇,有些縣市的科技化評量分數都掉落將近十分。

這些學生的學習落後怎補救呢?近日紐約時報報導,美國有一個有效的作法值得參考,我們可以重新思考學習扶助現行策略是否有更多的可能?

這個做法叫做「學習加速」。字面上的「加速」並不是加快的意思,而是指相對於「補教教學」退回學生不會的年段開始教起的做法。「學習加速」在現在年段的學習材料上,提供「及時」的支持或鷹架,來幫助學生學習現在年級水平的內容,在學習和認知發展上持續向前。這樣的做法,同時兼顧了上一學年學習成效的補強,以及當前學年課程學習的開展,在國外已經有數據支持,在學生學習心理發展上更為有效。

以數學科為例,我們可以在三年級除法的學習上,「及時」補足學生乘除互逆甚至分裝與平分的概念,而無需退回到二年級,把整個二年級課程重教過,畢竟二年級數學的長度、容量、時間等學習內容,對於三年除法的學習來說,並沒有直接的影響。

在落差超過一個年段時,這樣的作法雖然還是相對有效,但需要一些配套措施,來預防教師負荷過重。比方說五年級的公因數與公倍數,當學生無法順利執行短除法,教師進一步評估,發現學生的學習斷點出現在二年級乘除互逆的概念與技能時,這時介入時間成本就會提高許多,光靠老師的單打獨鬥,恐怕每天都要加班到很晚。

所幸數位學習資源均一教育平台學習吧以及因材網當可以幫上許多忙,教師不妨運用現成的紙本學習單搭配數位資源來布置學習材料,騰出手腳來專注於提供學生回饋、提問、創造學生思考表達機會機器無法代勞教學活動上。

另外也有一些學力落差過大情況,這樣的做法可能不會奏效,如國語文識字量過低,或無法完整認讀聽寫英文字母等,就必須回到這些基礎上進行補救,一步步幫助學生回到學習軌道上。

台灣學生高低成就落差是世界上名列前茅的,特別在國中階段,體育班、偏鄉國中、都會地區大型國中的學習扶助學生學力落差問題都非常嚴重學力落差高達三個年段的學生不在少數,他們在教室中成為客人,無法在學校獲得成就感、認同與連結,便會衍生中輟與偏差行為等問題。教育部實在應該給予更多協助與支持,幫助這些學生回到學習與健康發展道路上。

在生活漸漸回歸正常,與疫情共存之際,我們應當參考國際經驗開始思考,如何解決疫情引起的「不穩定」對學生學習產生的影響。希望危機也能是轉機,在低成效學生學習扶助上,借此機會更務實、更證據本位發展出系統方法來藉以解決高低成就落差在國際上名列前茅沉痾












特拉斯經濟學 英鎊瓦解 英相也瓦解


2022-10-24 03:28 聯合報/   羅至美/台北大學公行系教授、歐盟莫內講座教授(台北市)
英相特拉斯(左)辭職後,前財政大臣蘇納克(右)是目前最被看好的繼任人選。美聯社



儘管英國首相特拉斯九月初就任時,即被預測會是短命的首相,被認為應該只能撐到耶誕節,在新年假期結束後,就會看到強生的強勢回歸,但很少有人能想像,她連萬聖節都沒撐過。

特拉斯成為英國史上最短命的首相,來自於她一上任就自製自導了一場英鎊危機,成為二戰後英國的第三次英鎊危機。英國第一次經歷英鎊危機是在民國五十六年(一九六七年),因製造業競爭力的衰退,導致貿易赤字快速上升,造成英鎊貶值壓力。時任的威爾遜政府嘗試向 IMF 借貸,英格蘭銀行同步提升利率支撐英鎊匯率,但仍無法阻止英鎊持續貶值的趨勢,最終英鎊在市場賣壓下,被迫貶值十四%。這場英鎊危機讓威爾遜政府付出的代價,即是在民國五十九年(一九七○年)的大選落敗,失去政權。

第二次英鎊危機則是民國八十一年(一九九二年)由丹麥公投否決歐盟條約所引發的歐洲匯率機制(ERM)危機。彼時丹麥公投否決了建構今日歐盟樣貌的馬斯垂克條約歐盟條約),是歐盟首次發生會員國在公投中否決重要條約的先例,公投的意外結果隨即引發金融市場對歐盟條約中建立歐元能否如期完成的疑慮,開始大量在外匯市場中拋售參與 ERM 的弱勢貨幣,因為 ERM 所代表的固定匯率機制實現歐元基礎;其中的義大利的里拉、西班牙的披索、英國的英鎊、法國的法郎,均為投機客狙擊的標的。

面對里拉與披索龐大的空方賣壓下,義大利與西班牙早早選擇退出 ERM,放手讓幣值自由貶值,而時任的英國梅傑政府則選擇力抗國際投機客。為力挽狂瀾,英格蘭銀行創下在一天之內兩度宣布調升利率,由十%調升到十二%,再調升到十五%的空前紀錄,也創下在三天內動用高達半數的英國外匯存底,捍衛英鎊匯率。但所有可動用的市場干預手段仍未能阻擋英鎊貶值的壓力,梅傑政府被迫在與國際投機客對抗三天後,挫敗地宣布英鎊退出 ERM,讓英鎊自由浮動,英鎊隨即貶值了廿%。這次英鎊危機使得保守黨長期以來享有「最會治理經濟的政黨美名毀於一旦,導致民國八十六年(一九九七年)工黨在大選中的大勝,終結保守黨十八年長期執政

英鎊匯率波動,因此有著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它象徵著英國的經濟表現,也代表著政府執政的成績單,歷年來的英國政府莫不極力避免英鎊出現大幅貶值,以免被視為執政不佳遭到選民懲罰

與前兩次英鎊危機不同,今年的英鎊危機不是外力所引起,而是特拉斯自己端出的缺乏邏輯減稅政策所引發,短短數天內即造成英鎊迅速貶值五%。依目前英國承受的高通膨與英國有高達四十六%的食物來自進口,對一般民眾生活的痛苦指數無疑是雪上加霜。同黨的前財相克拉克直言:特拉斯經濟學會造成英鎊的瓦解。與歷史經驗相符,這位引發英鎊危機的首相,最終瓦解了自己的政治生涯,極可能也瓦解了保守黨下次大選勝選的機率。












英相閃辭,給新科縣市長的啟示


2022-10-24 03:28  聯合報/   伍豪/文史工作者(高雄市)
英國首相特拉斯廿日於倫敦官邸外宣布請辭。(路透)



英國首相特拉斯下台原因,媒體已多有報導。下個月選後全台將增加幾位新科縣市長,上任後要面對複雜城市治理與資源分配事宜,他們可能容易步上特拉斯的後塵,實不得不慎。新科縣市首長應可從特拉斯的殷鑑,得到以下啟示:

堅守財政紀錄:特拉斯選前就宣示上任後將立刻減稅,並採取企業友善政策。當時其競選對手就批評這項政策是童話故事,這對已債台高築的英國來說,這是不切實際的,也是不負責任的做法。果然此法案一推出,就引發市場動盪,投資人大力拋售英鎊資產。目前我國諸多縣市都面臨沉痾的財政問題,新科首長不應為討好選民,提出不切實際的稅式支出計畫

用人唯才非唯親:特拉斯上任後並未兌現競選承諾「跨陣營舉才」,而是重用曾對她輸誠及意識形態相契合者,如此讓她陷入同溫層決策迷思,也讓她難以凝聚人氣。當她施政面臨危機時,內閣成員出現「先跳船、再逼宮」,迫使特拉斯不得不倉促下台。特拉斯失敗人事布局,新科縣市首長當引以為鑑。

專注民生議題:特拉斯競選時就高調反中。在當前國際局勢動盪下,這樣的舉措,只會增加戰爭陰影擴大市場不安,使得疲弱的經濟、失控的通膨,更加難解。期許新科縣市首長應專注民生議題,莫過於政治化

特拉斯錯誤的選擇導致她成英國史上任期最短首相。選後的新科首長,也該先好好想想上任後如何選擇。












廿大習家軍全勝的2隱憂


2022-10-24 03:23  聯合報/   楊開煌/銘傳大學兩岸研究中心主任
開啟第三任期的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昨率領中共新政治局常委在中外媒體前亮相。(法新社)



中共領導班子不是西方的選舉,而是採用「精英培養,民主協商」的辦法。而中共黨大會人事變動窗口廿大更是自改革開放以來,謎題最多變數最大的一屆。之前的猜測就是一日數變,如今「習家軍」全面勝利,大大超出外界的設想。

中共幹部選拔自有一套制度,除了一般個人基本條件,如中共中央組織部副部長徐啟方所稱,每近大會之際,都會對擔任現職幹部,從政治表現道德品行列出了十五種情形加以考核但這些公開的原則只供參考;還必須從其政權運作政局穩定角度考慮其他因素,歸納起來人事安排有以下原則:

未來導向」是指接班領導集體,因應未來中國面對的變局、問題所需要的能力。以當前的中國而言,未來五年到十年,最需要處理的變局和挑戰不外是中美鬥爭,經濟發展及科技創新。其中經濟發展重中之重科技創新中國式現代化依靠手段,有了此二者,中美博弈自然立於不敗之地,則中國式現代化可期,民族偉大復興可待,即有以上專長,就容易入選。

方方面面」是指新領導班子的成員必須代表中國大陸的各層面、各階層、各民族。新一屆中央委員會組成人員,主體為省部級和軍隊戰區級以上領導骨幹,也有一些地市級和軍隊軍級領導幹部以及金融、國企、高校、科研單位的領導人員,還有工人、農民代表和解放軍英模代表,專家學者和各條戰線的代表等。

五湖四海」是指在中央決策階層會吸納各要害部門的領導,同時也是各派系的人物,以顯示中央用人的包容性,降低政治鬥爭的無序性,以往各常委都可以推薦,協商安排,但「九龍治水」之後,這個慣例就調整;當年胡錦濤曾使用票選方式,降低主觀作用,結果人事安排雖有了黨意基礎,但也強化了團伙派系,影響到中央領導,所以習主張不唯選票論。

領導信任」是進入領導階層重要的因素,不過習近平改為「調研、訪談」。據透露,習本人親自談了五、六十位;中共官媒透露,本次考察中省區市考察組平均每組談話一千四百餘人次,中央和國家機關等單位考察組共談話近一萬人次。可見「領導信任」的因素也在談話了解中得到強化。

綜合來看,「未來導向」是為了共黨長期執政的要求,「方方面面」、「五湖四海」是為了政局穩定,而「領導信任」是為了政權的運作順暢;在不同的時機,各個因素加權的分量不同,然而廿大的人事布局中,「領導信任」則成為最重要甚至是唯一的因素,所以幾乎都是與習近平有過工作交集,而得到習信任的官員才獲重用,從而廿大的人事也推翻了以往不少慣例,一方面說明習近平核心地位十分穩固,另一方面習個人也必須負起日後所有成敗之責。

如今的安排,不免有兩大隱憂,近則習本人有可能從「集權」而「極權」,其結果走向毛澤東或鄧小平,不能不令人疑慮;遠則以廿大的人事安排,接班人選依然不明,其實以習的魄力、實力,大致沒有問題,但下一代的接班人如果只強調其政治品質如何保證,而能力、實力不足,則黨和國家的大業就可能難以為繼。因此,習所謂的國家現代化體制機制仍有極大完善空間












台灣,沒有選擇權的民主


2022-10-24 03:23  聯合報/   黃光國/台大心理系名譽教授(台北市)
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執行長威爾森今天舉行記者會,宣布將與台灣民主基金會一起合作,在今年十月共同舉辦第十一屆「世界民主運動」全球大會。記者潘俊宏/攝影



由「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主導的「世界民主運動全球大會,定於十月廿五至廿七日台北召開第十一屆全球大會,有來自七十個國家約三百位民主倡議者、政策制定者與學者應邀出席。蔡英文今天將在總統府接見「世界民主運動全球大會聯合訪問團,並在廿五日開幕式上,以地主國的身分出席致詞。

對於台灣而言,這是個盛況空前的大會。然而,面對這樣的盛會,我希望大家嚴肅思考的問題是:「台灣到底是什麼樣的民主國家呢?」

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米爾斯海默在他的名著「大國政治的悲劇」中,很早就指出:面對中國崛起的必然趨勢,對美國最有利的戰略,是扮演「離岸平衡手」的角色,提供武器給台灣,鼓勵台灣替他打「代理人的戰爭」,使雙方捲入「長期而且血腥」的消耗戰,美國則應該袖手旁觀俟機獲取更多利益

民國一○八年(二○一九年)四月美國國務院政策規畫主任斯金納公開宣布:基於「與不同文明間作戰」之理念,龐培歐國務卿領導的執政黨團隊,正在制定一個全面圍堵中國的戰略。拜登政府上台之後,仍然承繼同樣的戰略,繼續圍堵中國。

民國一一○年(二○二一年)十二月美國前國安會顧問歐布萊恩正式提出剌蝟之島」的概念,他建議美國政府售予台灣大量軍火,在台灣訓練出大批民兵部隊,同時在台灣二千多個警察局配置「刺針式肩射飛彈,在解放軍登陸後,進行全面戰爭,給予徹底打擊。

烏克蘭戰爭可以説是美國這種戰略構想最佳實踐案例。令人感到訝異的是,蔡英文政府對於美國的「陽謀」不僅沒有表示任何異議,而且擺明了自己樂於當美國人的「棋子」,對於美國人的要求百依百順,不敢有任何的違抗。

民國一一二年台灣國防預算將近六千億,不僅比前一年多出三點四%而且創下歷史新高目的就是配合美國構想,把台灣當成一座巨大的軍火庫

我想請參加「世界民主大會」的各位代表想一想:台灣這種「沒有選擇權的民主」,究竟是什麼樣的「民主」?美國用種種「霸王硬上弓」的作法強迫蔡政府就範,蔡英文卻是以「抱緊美國大腿」的姿態。完全不理民間人士的抗議,這種搞法也叫做「民主」嗎?我誠摯的希望台灣人民能夠藉由這次「世界民主大會」的機會,大聲叫出「反戰」的聲音:我們絕不願意為美國人打「代理人戰爭」!



廖元豪/少數族裔優先入學是「種族歧視」嗎?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廖元豪/少數族裔優先入學是「種族歧視」嗎?






廖元豪/少數族裔優先入學是「種族歧視」嗎?


2022-10-24 03:24  聯合報/   廖元豪(作者為政大法律學系副教授)
最高法院近來一些判決都引發高度爭議,近來針對菁英大學是否應保有族群平等權,也因哈佛大學呈交文件再受關注。圖為最高法院資料照片。(Getty Images)



美國最高法院即將審理一個攸關種族敏感、族群平等的大爭議:哈佛大學以及北卡大學,對非裔、拉丁裔等少數族裔學生「優先考量」的入學措施,是否構成對亞裔、白人種族歧視

這類刻意考量申請入學學生種族背景的措施,一般稱為「積極平權措施」。它的弔詭之處,在於其目的是為了促進族群平等,讓弱勢底層學生也有機會進入頂尖大學;但其手段則是某種「種族考量」或「種族分類」。那對於未被納入的考生、申請人來說,是不是另一種不公平?別說白人憤憤不平,同屬少數且亦有長久受歧視歷史亞裔更是不滿。他們主張,自己只因「膚色不正確」而被剔除,輸給考試分數不如自己的黑人與拉丁裔,進而宣稱這是「種族歧視」。

以往在法院挑戰積極平權措施合法性的,幾乎都是白人,這次則有亞裔學生。他們指出,哈佛因亞裔合格申請者「太多而擠壓錄取人數。他們也宣稱,十九世紀來美的亞裔曾受過的歧視與壓迫,其實不少於非裔;新一代的亞裔,則必須靠著「好成績」取得階級翻身的地位。憑什麼亞裔進入頂尖大學的機會要因為族裔身分受到限縮?再對照疫情期間的「仇華」風潮,是否只有黑人與拉丁裔的苦情才被菁英體諒,亞裔卻因為「太過自立自強就要被忽視?亞裔的努力卻因「太成功」而被「打折」?豈有此理!

最高法院在民國九十二年(二○○三年)曾勉強、有條件地承認公立大學可採行以種族為依據的入學保障措施,不過也設下了 廿五年的期限。如今,期限尚未屆至,可是最高法院的人事物換星移。六票的保守派大法官可以推翻墮胎權,可以大幅擴張擁槍權,那提前終止大學積極平權措施,也不是不可能。

在台灣,類似的爭議就是「原住民加分」。照理說,台灣的情況與美國有很大差異。一方面,在法律上,「原住民」與其他的「少數族裔」地位不同,有憲法明文規定國家應依民族意願保障扶助原住民教育文化。而中華民國早已簽署並批准的「消除一切形式種族歧視公約」,也宣示此類過渡時期積極平權措施並不構成種族歧視」。所以合憲性、合法性應無問題。另一方面,目前對原住民學生是採「增額」的方法保障,因此不該統稱為「加分」,也不會擠壓到非原住民學生的機會。而且,絕大多數原住民學生在這樣的制度下進入頂尖大學,表現也完全不輸其他學生。

然而,很遺憾的,不少人依然誤解了這些保障措施,以為「原住民都是加分進來的」、「不用讀書也可以進頂大」,部分學生還會閒言閒語。這使得有些原住民學生,從小就不願意揭露自己的原住民身分。這樣,如何使這些原住民學生為自己的身分自豪?又怎能讓他們相信這是個多元共榮平等尊重社會

為了讓原住民學生教育保障更有效率,並避免誤會減少產生美國式的「種族內戰狀況,教育當局與各校可能須先負起責任廣泛宣導說明,所謂「原住民加分是過於簡化的誤解。另外,此類措施也滾動式檢討,隨著原住民的社會狀況,以及各個學生經濟社會地位,在大學自治前提下作更多元、彈性設計,而不是偷懶地採用一律加分之類粗糙作法。畢竟,積極扶持並呈現原住民族多元文化,同時促進各族群平等尊重,才是原住民教育保障措施真正要達成之目的。美國經驗,恰恰是我們該引以為鑑警惕檢討的。


劉大年/因應申入CPTPP 的後續挑戰

◆  劉大年/因應申入CPTPP 的後續挑戰







劉大年/因應申入CPTPP 的後續挑戰


2022-10-24 05:15  聯合報/ 劉大年/中經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第六次執委會月初在新加坡召開,是台灣在去年九月廿二日正式申請加入 CPTPP 後,CPTPP 召開的首次執委會

執委會是 CPTPP 最高的權力架構,對於新申請經濟體更是重要。因為新申請經濟體必需在執委會共識決下成立工作小組,方可展開後續談判,才能有加入的機會。

CPTPP 目前有英國、中國大陸、台灣、厄瓜多,及哥斯大黎加先後提出申請。其中英國最早在去年二月一日提出申請,六月一日第四次執委會即成立工作小組。而根據工作小組主席日本的說法,英國可能在今年完成談判而加入 CPTPP。

此次執委會最重要的決議,就是優先處理英國申請,將英國個案當成申請範本,並將 CPTPP 高標準擴及適用到其他申請的經濟體;所以目前申請的其他個案則先不進行逐一討論,對於已經等待超過一年的台灣,當然會有些失望。

而且由於 CPTPP 入會程序繁瑣,即使英國今年能順利加入,也將耗費超過一年半談判時間。對於後續申請者,必須要有面對冗長談判的準備。

CPTPP 對於英國情有獨鍾,主要考量是納入英國,CPTPP 不再侷限於環太平洋區,而將成為全球性自由貿易協定(FTA)。另外英國在脫歐後態度積極,英國本身經貿體制與 CPTPP 相容性高,也是重要原因。

反觀 CPTPP 對於其他申請個案的冷處理,可能是 CPTPP 成員差異性大,無法同時兼顧多個經濟體申請加入。更可能是兩岸同時申入 CPTPP 的敏感性,大陸無視 CPTPP 中規定亞太經合會(APEC)成員均可申請加入,蠻橫反對台灣加入。為避免 CPTPP 成為兩岸對抗另一戰場,CPTPP 選擇先不處理。大陸的阻撓已成為台灣申入 CPTPP 主要挑戰。

例如 CPTPP 今年輪值主席國新加坡雖曾表示歡迎台灣申請,但也提及台灣申請就如同台海問題,存在明顯的政治複雜性。

大陸目前距 CPTPP 標準差距甚大,在 CPTPP 高標準要求下,加入困難度非常高。不過大陸可能加入不易,但阻擋有力,導致兩岸均無法加入雙輸的結果。

明年將由紐西蘭擔任輪值主席國,目前第七次執委會開會日程未定,台灣如何在明年爭取成立工作小組,對台灣而言至為關鍵。

台灣長期以來推動經貿改革與國際接軌,目前除英國外,台灣經貿體制符合 CPTPP 標準程度,遠高於大陸等其他三個申請國。台灣除了善盡開放義務外,也應利用本身優勢,爭取 CPTPP 成員支持。例如台灣可藉由 CPTPP 產業合作及能力建構専章,倡議以台灣產業利基來充實 CPTPP 產業鏈的完整,以增加 CPTPP 成員對台灣的支持。

綜合而言,在台灣公投繼續開放美國萊豬進口,以及解除日本福島核災地區食品進口限制之後,國內一直在加入 CPTPP 良好契機的氛圍中,但是由此次執委會顯示問題會更加複雜。

CPTPP 是目前全球最具吸引力的 FTA,除了檯面上申請的五國外,此次執委會也表示還有五國表達申請意願,雖未透露國名,但應以東南亞國家為主。未來台灣除了必需克服大陸阻撓外,還需面對若英國延宕而產生「塞車」,以及其他國家可能「超車」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