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2日 星期三

經濟日報社論/解決人才短缺 當務之急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79757/web/  

◆  聯合報社論/進出口雙翻黑,台灣經濟下墜大警訊
◆  聯合報黑白集/今日北溪,明日台積?
◆  經濟日報社論/解決人才短缺 當務之急






經濟日報社論/解決人才短缺 當務之急


2022-10-12 01:38  經濟日報/   社論
在少子化和經濟成長兩面夾殺下,台灣人才嚴重不敷需求。本報資料照片



在少子化和經濟成長兩面夾殺下,台灣人才嚴重不敷需求。國發會最近估計,未來十年必須引進40萬的境外就業人口,才能符合國內需要。政府將透過延攬國外專才、擴大留用僑外生、新增留用國外技術人力三個方向,來解決問題。然而,面臨全球人才競爭,政府若不高度重視、提出有效方案,問題將日益嚴重,衝擊未來國家發展。

台灣欠缺人才,不是近年才發生的。早在民國一O一年(2012年),英國牛津經濟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就發布了「全球人才2021」,預測台灣在強勁經濟成長下,將是民國一一O年(2021年)全球人才缺乏最嚴重的經濟體。民國一O七年(2018年),人力資源公司萬寶華ManpowerGroup)公布「2018全球人才短缺調查」,78%的台灣雇主面臨聘僱困難,遠超過全球平均(45%),嚴重程度高居全球第三。該公司今年6月公布的報告顯示,台灣雇主聘僱困難的比率已提高到 88%,在40個經濟體中高居第一;只是,聘僱困難的全球平均也提高到 75%。換言之,人才招聘困難已是個全球現象但台灣特別嚴重

人才招攬困難之下,我國人才供應卻只是差強人意洛桑國際管理及發展學院IMD)的最新「世界人才排名報告」中,台灣在64個經濟體排名16,這是十年來的最佳名次,但仍遜於香港(11)和新加坡(12)。評估項目中台灣的弱項包括:公共教育支出占 GDP 比率、生活成本、人才外流、對外籍技術人才吸引力等。此一情況若不積極處理,問題只會惡化。

人才聘僱困難有不同層次,對於一般勞工的需求,相對容易處理,只要開放更多產業使用移工,或將原已開放的產業限額提高,基本上就可解決。其次是中級技術勞工高級專業人才,國發會指出的方向大致也可以處理。然而,國發會還沒想到,或沒有足夠重視的,是具有創新能力能夠創造較多就業創新創業人才,這是能為社會注入活力帶動經濟快速發展,最值得吸引的人才。政府談到攬才時,基本上都略而不談,也沒有專門方案來延攬這種人才。

但是,多數國家都特別重視頂尖人才招募,新加坡就是一個著名範例。前飛利浦全球副總裁羅益強曾說,為了遊說他移民,新加坡相關官員每年暑假到台灣陪他打高爾夫球,長達11年後才終於放棄。最近,新加坡針對頂尖創新人才提出誘人的「海外網絡和專業簽證」:從明年1月開始,提供去年月入3萬星元(21,500美元)以上的外國人和配偶五年期頂級專才工作簽證,可自由進出、享當地醫療和公共服務,其後可申請永久居留或公民;同時對科學、科技、藝術和體育領域有顯著成就者開放。經常仿效新加坡政策的馬來西亞,也在9月初公布了「優質簽證計畫」,讓那些在境外年收48萬馬元(10.5萬美元)以上、在馬國存入100萬馬元(一年後可用於就學、醫療或購屋)的外國人效期20年的簽證。泰國則在8月底推出效期十年的居留簽證和工作證,目標是外國的富有者(在泰國擁有100萬美元資產)、富有的退休者(50歲以上擁有相當資產的退休者)、在泰國為境外知名公司遠距工作的專業人士,以及年收8萬美元以上高技術專業人士(在重點產業、研究機構、泰國政府、高教機構、特殊訓練中心工作);另外搭配個人所得稅上限17%、境外收入免稅、四個依親簽證名額。

我國去年底也通過了為延攬國外高級專才的「就業金卡」計畫,給申請前三年平均月薪16萬元以上新台幣的高專人士;但除了效期只有一到三年,未見其他誘人配套。到今年7月底發出5,585張,對填補台灣人才短缺只能說是杯水車薪。政府真要解決人才短缺,宜參考其他國家,提出更有吸引力配套,並設定人次目標逐季檢討改進,方能有效協助解決台灣的人才荒。












聯合報黑白集/今日北溪,明日台積?


2022-10-12 04:18  聯合報/   黑白集
台積電。路透



外媒報導,美國加強因應中共襲台,開戰時將撤離台積電工程師,最糟狀況是摧毀其廠房,以防被北京控制。美方已積極降低對台積電依賴,政府卻不當一回事,蔡總統藉國慶急向國際喊話,稱半導體產業聚台布局關鍵並非風險。此話有沒有說服力,且看北溪天然氣管線被炸便知:強權的戰場上,沒有不能摧毀的東西

北溪被炸,無論是誰犯案,歐俄經濟互融時代結束。歐洲失去能源動脈,被迫去工業化。白宮讓戰場持續冒煙,歐盟除仰仗美軍保護,還得不計代價將採購美國天然氣,耗能企業陸續遷美。美國笑納北溪被毀的果實。

拜登將俄烏戰場硝煙擴散到全球,啟動能源爭奪戰,中東產油國拒絕成為白宮控制市場工具,宣告減產自保獲利,面臨制裁。美國號召的晶片聯盟,則仍各懷鬼胎。能源和半導體都是白宮維護霸權武器

俄烏戰爭發人深省:當美國盟友,可能更危險。俄國以斷氣要脅歐洲,導致北溪終被炸毀,歐洲淪為能源難民。美中新冷戰,華府拿半導體供應鏈和台獨掐北京脖子,兩強鬥國運,台灣難保不會變成另一個北溪。

美國一連串緊縮中國發展半導體的政策,加上台海兵凶,已讓台積電在美台股市連續被賣超。戰雲罩頂,蔡總統才鼓吹矽盾預防棄台效應,已是夜行者吹口哨













聯合報社論/進出口雙翻黑,台灣經濟下墜大警訊


2022-10-12 04:24  聯合報/   社論
我國九月出口翻黑,僅三七五點三億美元,呈現年減百分之五點三,結束連續二十六個月的正成長,在供應鏈調整庫存陰霾下,旺季不旺情況可能延續到第四季。本報資料照片



國慶連假前,財政部低調公布我國九月進出口統計,兩個數字皆由紅翻黑。其中,出口金額三七五億美元,年減五.三%;進口三二五億美元,年減二.四%。值得注意的是,財政部原預期九月出口不會太好,但實際數字揭曉,出口跌幅仍較預期多了近三個百分點,結束了史上第二長的「連廿六紅」紀錄。這顯示,經濟環境惡化的速度遠超乎想像,過去兩年多的好時光已告結束,大家要共同面對一段低迷的日子。

財政部強作樂觀地說,儘管九月成績欠佳,但今年前九月累計出口額達三,六七七億美元,仍創歷年同期最高紀錄。然而,只要看看我國過去一年的出口趨勢,前九月的累計數已無意義。從去年九月到今年三月,台灣各月出口幾皆維持在二到三成的高成長;但今年四月到七月則降為一成多,八月掉到僅剩二%,九月更跌為負數。換言之,從今年二月的卅五%成長高峰畫下來,這是一條筆直下墜的線,直接跳水。

這個水會有多深,難以預測。英國《經濟學人》智庫 EIU 的報告稱,全球經濟二○二三年將遇強勁逆風,俄烏戰爭結束遙遙無期,負面效應難以消除,先進經濟體都難逃衰退。巴克萊也預測,主要經濟體今年第四季都將面臨萎縮,明年則是零成長。外在大環境如此,身為出口導向國家的台灣,又怎能逃得過大環境的惡化而一枝獨秀?

九月出口翻黑,還有另一層更嚴重的警訊,那就是「旺季不旺」。通常第三、四季是我國廠商出口的旺季,但今年第三季出口比第二季衰退三.六七%,是七年來僅見的倒退現象,是個凶兆。如果以出口地區看,台灣除了對東協地區還維持正成長外,對歐、美、日均同步轉為衰退。最糟的是,我國對大陸和香港出口表現疲弱,負成長達十三.三%,這也是影響整體出口表現最深的因素。

兩岸貿易占我國出口的比重,在馬政府時代約維持在四成上下;蔡總統執政後不斷攀升,一度達四三.九%,台灣出口愈發向大陸傾斜。今年一至九月,我國對大陸的出口依賴度已降為卅九%,但這卻不是蔡政府改善貿易失衡策略奏效的結果。主要原因是,中國大陸為防疫「清零」而頻繁採取斷然停工等措施,加上美國反中導致產業供應鏈中斷,使經濟明顯惡化,不少消費性需求停滯。以蔡政府抗中的立場,或許根本不在乎兩岸貿易的消長;但整體出口由紅翻黑,不少出口廠商受到衝擊,立刻影響景氣榮枯及員工就業,能說不嚴重嗎?

事實上,除了進出口貿易雙雙翻黑,經濟下挫也清楚反映在股市重挫房價下跌上。外資大撤退,使得新台幣一路貶值,加上通膨,在在使人民的實質資產縮水。這些問題,都需要主政者拿出瞻矚提出有效對策,防止經濟進一步惡化,並避免底層的人民陷入三餐不繼的困境。回顧過去兩三年,在經貿形勢仍然大好的情況下,蔡政府不斷以防疫振興之名發出三倍券、五倍券及各種補貼和紓困金;如此揮霍了數千億元銀子,卻不見激起什麼水花。如今,衰退的日子真的來了,政府還有多少真本事能拿來救經濟嗎?

在國慶日的演說中,蔡總統提到要「因應經濟變局,布局產業未來」,顯然她也意識到台灣已被捲入全球的不景氣循環中,必須有所因應。但綜觀其演說,她只是不斷重複「半導體製造」及「護國神山」的重要,卻未對整體產業發展提出洞見,更不見對國計民生有何關懷。如此空洞的言詞,對經濟有何助益?



【專家之眼】防範非法繁殖場與動物走私 應從源頭管理

◆  【專家之眼】防範非法繁殖場與動物走私 應從源頭管理
◆  【專家之眼】台灣海峽的「紅線」: 誰會跨越?

◆  【專家之眼】蔡國慶演說預示生靈塗炭 台人要心領神會
◆  【專家之眼】為何這次民進黨打台獨與抗中保台牌失靈?
◆  【專家之眼】故宮亂花錢 人民能奈何!







【專家之眼】防範非法繁殖場與動物走私 應從源頭管理


2022-10-12 08:10  聯合報/   曾志超/中華經濟與金融協會副秘書長
我國動物走私與動物養殖場虐待動物事件頻傳。圖為新北市動保處在三峽破獲一處非法繁殖場。圖/新北市動保處提供



10月4日為世界動物日World Animal Day),值得慶幸的是,國人動保意識逐漸抬頭,年底選舉許多候選人也紛紛提出動保政策,然對於非法繁殖場走私動物問題卻較少著墨,這方面有待從源頭管理。

我國動物走私動物養殖場虐待動物事件頻傳,舉其犖犖大者:去年在高雄查獲154隻走私品種貓,防檢局依法將所有貓咪安樂死;今年8月起動物志工在桃園市私人狗場發現大量的動物骸骨,計有121顆頭骨(119顆狗頭骨,2顆貓頭骨),宛如動物墳場;9月新北火災意外查獲非法繁殖場,飼主擔心擾鄰還割除52隻犬隻聲帶等。

在利之所趨下,寵物繁殖場爭搶繁殖市場新流行寵物國內缺乏新品種,業者就以近親交配及不斷繁殖等不人道的方式大量繁殖,等到沒有生產力或患病後,就將無價值的母犬丟棄山區。實際上,我國《動物保護法》(以下簡稱《動保法》)對於繁殖場有其規範,要求主管機關應定期查核及評鑑惟政府卻未完全落實

此外,國內不肖業者還與大陸以及東南亞的繁殖場合作,大量繁殖時下最受歡迎的品種寵物,不但有許多遺傳性疾病,還可能帶有傳染病。在巨大套利空間經濟誘因下,即使提高罰則,亦難以禁絕這些走私行為。

我國於民國一O四年(2015年)修訂動保法第22條第1項規定:「任何人不得販賣特定寵物。但申請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許可,並依法領得營業證照之業者,得經營特定寵物之繁殖、買賣或寄養;許可期間,以三年為限。」易言之,僅有依法領得營業證照之業者才能從事寵物的買賣。

第 22-2 條第1項並規定:「經營第22條特定寵物之買賣業者,其寵物來源,由取得許可證之寵物繁殖場或寵物買賣業者供應之;並應於完成晶片植入後,始得買賣或轉讓他人。」走私與非法繁殖動物需透過寵物繁殖場或買賣業者管道販賣動物,若能確實管制這二個源頭,即可封鎖其銷贓路徑。

本文以為,政府強化繁殖場管理,《動保法》對繁殖場管理僅有第 22-1 條:「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定期查核及評鑑寵物繁殖場、寵物買賣或寄養業者;其查核及評鑑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前項查核報告應定期公開。」(第二項還是在去年新增)。現有的規範幾乎都未曾落實,且相較於其他國家的規定,這樣的規範明顯不足以保護動物。

我國可仿效德國的做法,該國於民國九十年(2001年)通過的《犬隻條例》(Hundeverordnung),對商業繁殖場與一般家庭採相同標準,需有健全的設備及環境,並需提供動物充足活動時間,及限制母狗一年最多生一次一生只能生三次去年六月通過的修正,內容新增不少保護規定,如每天必須和小狗至少相處四個小時

再輔以落實動物登記制度完整記錄繁殖場動物族譜與流向,即可完全掌握市面上所有的銷售寵物,加上定期追蹤不定期抽檢,讓走私與非法繁殖動物難以進入市場,切斷供應鏈使其無利可圖進而降低走私的誘因

我國《動保法》即使未臻完備,相關規範已通過多年,主管機關卻消極以對實難辭其咎,一旦發生重大事件,官員就祭出嚴刑峻罰,在龐大的利益下恐徒勞無功。切斷走私與非法繁殖動物的銷贓管道,才是釜底抽薪之道。












【專家之眼】台灣海峽的「紅線」: 誰會跨越?


2022-10-12 08:07  聯合報/   宋燕輝/中華民國國際法學會理事
第四次台海危機可能改變了台灣海峽的海域法律性質、各自海域主張、及海域執法範圍。圖為軍演期間新華社發布解放軍軍艦與蘭陽艦近距離對望的照片。新華社



第四次台海危機爆發前,台灣海峽存在幾條劃分海洋的界線,此包括「台海中線」、「領海基線」、「領海外界線」、「鄰接區外界線」、「禁止水域外界線」、以及「限制水域外界線」等。這些線有軍事意涵、法律意涵,也存在爭議。

民國一O五年(2016年)之前,海峽兩岸互不穿越海峽中線的默契大致還被維持。民國一O五年(2016年)蔡英文執政後,兩岸局勢轉變,中共停止認定中線存在8月,美國會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引發台海危機,之後,「台海中線」沒了。

中共在民國八十五年(1996年)5月公告領海基線」時,將金門和馬祖兩個島嶼劃入其「領海基線」的內側但未公布台灣本島與澎湖領海基線。雖然金門與馬祖是位於中共所主張之內水範圍,但在中共行使完全主權的內水存在台灣所劃定公告的「限制水域」和「禁止水域」,中共也沒強制行使相關主權和管轄權。

台灣在民國八十八年(1999年)12月公告中華民國第一批領海基線、領海及鄰接區外界線》,此領海基線不包括金門和馬祖等離島,但涵蓋東海釣魚台列嶼(採正常基線劃法)。

民國一O一年(2012年)9月,中共為反制日本「國有化」釣魚台列嶼,採取一系列強硬因應措施,其中包括公告釣魚台列嶼的基點基線(採直線基線劃法)。之後,台灣在釣魚台列嶼所公告的「領海基線」(採正常基線劃法)也沒了。

第四次台海危機後,中共所公告實彈射擊軍演區域涵蓋台灣所主張內水和領海,此意味中國大陸已不承認台灣所劃定與公告的「領海基線」。台灣海峽內的「領海外界線」、「鄰接區外界線」、「禁止水域外界線」、以及「限制水域外界線」似乎也全然不見。

正當台灣海峽裡面的這些劃分海上活動與管轄權的線一條接一條被「擦掉」後,新的線開始出現。那就是台灣與美國所主張的「紅線」。

日前,在答覆民進黨立委羅致政質詢時,國防部長邱國正說,「台海中線」默契已被中共毀掉,但台灣在中線以東的地方有訓練區巡弋區,「也有紅線」,倘中共軍機或軍艦過來,台灣一定會反制,中共軍機飛入領空就是第一擊。

台灣所畫的這個「紅線」,明確而言就是「領海外界線」(或「禁止水域外界線」)。未來,中共軍機會飛越台灣之領海(12海里)上空、軍艦敢駛入台灣之領海嗎?

前美國國務院中國政策顧問、現任華府智庫「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中國中心主任余茂春也表示,台灣海峽是國際水域,不屬於任何國家,這是美國的「紅線」,中共必須遵守。

主張在國際水域內擁有航行與飛越自由是美國立國至今所堅持維護重要國家權益。雖然中共主張對台灣海峽享有管轄權,認定此海峽內無公海,不同意台灣海峽是「國際水域」之說,但中共會跨越美國所畫的「紅線」,採取限制或干預美國或其他國家機艦飛越或通過台灣海峽的執法行動嗎?

第四次台海危機之後,中共不承認台灣所公告的領海基點基線,以及自此基線所主張的海域,此包括內水、領海、鄰接區、專屬經濟海域、及大陸礁層之海域

由於中共主張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雖然至今未公布台灣本島的領海基線,但實際上是主張台灣東岸向海延伸兩百海里的海域屬中共的專屬經濟區。此乃八月日本抗議中共飛彈發射進入其專屬經濟海域時,中共表示兩方有海域重疊問題,且尚未劃界,因此不理會日本的抗議。由此觀之,中共所主張的領海基線已由大陸東南沿岸延伸到台灣東部海岸。

第四次台海危機可能改變了台灣海峽的海域法律性質、各自海域主張、及海域執法範圍。台灣海峽出現的「新常態」可能觸發兩岸軍事衝突。中方或美方會跨越台灣海峽各自所劃或主張的「紅線」嗎?台灣又應採取何種作為才能有效守住自己所宣稱的「紅線」?後續發展值得吾人觀察。


去梯言/美國是何居心?我國有何戒備?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79757/web/  

◆  選舉民調 內參外宣怎分辨
◆  參選人不接地氣 聽不到家長心聲
◆  遊客到蘭嶼釀衝突 缺乏多元理解
◆  去梯言/美國是何居心?我國有何戒備?
◆  台武裝豪豬 小心變烤乳豬
◆  馬斯克特區論 華府萬一被遊說…
◆  橘色惡魔旋風 本土團隊待扶植
◆  習續任、美競合 台如何應對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去梯言/美國是何居心?我國有何戒備?


2022-10-12 04:35  聯合報/   公孫策
示意圖。歐新社



美國彭博社(Bloomberg)報導,美國對北京入侵台灣的應變方案之一是「撤離台灣晶片工程師」!

這不是一個簡單想法而已,根據報導,完整思考是:在情況危急時,誘使台積電員工搭上班機到美國;一旦北京發動全面入侵,則會考慮把台灣的晶片工程師撤往美國;最極端的應變計畫則是,明確告訴北京,如果北京攻占台灣,美國將摧毀台積電設施,以此嚇阻中國動武。

這就是「台美友誼堅若磐石」的真實狀況嗎?

嘗試設想現場情境:所謂「情況危急」,想當然是人心惶惶,而如果在那種狀態下傳出「美國誘使台積電員工搭機到美國」,台灣的社會人心豈不聞風崩潰?

在台灣人心惶惶的時候,將社會人心擊潰;更在「匪軍」攻占台灣時,摧毀台積電設施—這是「最堅實盟友」該有的想法嗎?這種盟友不比敵人更可怕嗎?

春秋時,楚國令尹公子圍(後來弒君自立為楚靈王),率領軍隊前往鄭國娶親,想要趁機襲擊鄭國(建立武功壯大篡位實力)。鄭國執政子產洞悉他的陰謀,將迎親人馬安置在都城外,不讓楚軍進城。公子圍派使者對鄭國使者說:「這是貴國國君(鄭簡公)許下的婚事,我們出發前更向楚莊王楚共王公子圍的祖、父祭廟報告過,如果不能進城迎娶,就沒面子回去了。」言下之意是,不要逼我翻臉動武

鄭國使者說:「小國無罪依恃大國而不戒備就是最大罪過。我們鄭國依恃楚國安定國家,怎想到大國竟然包藏禍心圖謀我國。如果我鄭國由於依恃大國而亡國,將使得諸侯不齒楚國行為,那將是莫大憾事。」楚國右司馬伍舉提醒公子圍,鄭國已經有戒備,難以偷襲。於是楚國迎親隊伍請求倒轉箭袋以示無武裝進城,完成迎娶

當年的鄭國夾在晉楚兩強之間,有時靠晉、有時靠楚,立場搖擺讓鄭國吃盡苦頭,只有在子產執政,對晉楚都能不卑不亢應付得體言詞得當

台灣夾在中美兩強之間,同樣是「小國無罪」,卻因為有台積電等晶片工業而「懷璧其罪」。北京喊的是統一,華府喊的是民主,其實覬覦的都是晶片產業。而中共固然毫不掩飾其野心,美國這次則展現了「包藏禍心」,我們的執政者有子產那樣的智慧和手段嗎?蔡總統要「確保主權、捍衛國土」,我們又有何戒備呢?









選舉民調 內參外宣怎分辨


2022-10-12 05:22  聯合報/   鄭自隆/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兼任教授(台北市)



越近投票日,各式民調就不斷冒出,面對五花八門、數據有異的民調,民眾如何分辨?

選舉民調有兩種功能,一是內參、一是外宣,「內參」務必求真,方能從數據中做出理性判斷,進而擬定應對策略;內參的民調都由政黨或候選人陣營直接委託執行,民調結果是否公布,端視能否造勢而定,不宜公布的就列為機密存參內參民調當然不能報喜不報憂,否則會誤大事,某年總統大選某陣營就被糊弄,候選人落選後感嘆「民調明明都贏了,怎麼會輸」。

外宣用民調,政黨或候選人陣營會委由附隨組織來執行,這些附隨組織平常沒有做政策民調,只有選舉期間奉旨辦事,民調結果當然是自己人一片情勢看好,或是與對手接近,以凝聚士氣呼籲棄保,對這些外宣民調,民眾或媒體不必費心判讀報導。

民調之所以能以少數樣本推論母體,必須具備幾個條件:首先母體定義必須嚴謹,契合推論目的,不能用全區的樣本推論特定地區;其次樣本必須由母體隨機被動抽出;第三樣本數要在一,○六七以上。換言之全國性調查「切香腸」來討論是沒有意義的,全國性調查依人口分層比率抽樣,澎湖分到的樣本只有五人,若其中三人贊成二人反對,可以形成澎湖選民百分之六十贊成的結論嗎?

網路調查就不符合樣本是「隨機被動抽出」的要求,網路調查是近年很流行的「民調」方式,其流行的原因是好做(只要將問卷上掛即可)、不用花錢(不需支付訪員費用),因此成了「顯學」;但網路調查沒有母體的概念,網路民調的樣本來源有二種,一是針對特定網路群體,如某社群網站會員或登記求職者資料庫,全體成員均發送問卷;另一種則不針對特定網民,將問卷掛在網頁,任何人都可填答。第一種方式是「普查」,但通常有回收率太低的問題,第二種則沒有母體概念,亂槍打鳥,而且是高涉入者才會回答,毫無代表性。

民意調查之所以可以用一,○六八位受訪者的態度來推論二百餘萬台北市廿歲以上選民投票意向,主要有抽樣」的精神即母體中的每一個體均有被抽中的機會;但網路調查並沒有抽樣的概念,換言之網路民調的回答問卷者是「主動」的、高涉入者,這和一般民調的「被動」受訪者所呈現的意見,意義截然不同。

至於某些網紅在路上隨機抓幾個人來問的民調,則一點意義都沒有,當樣本數少於一,○六八時,抽樣誤差大,在統計上推論就必須謹慎,何況網紅「路口民調」樣本數十來個人,只能說是搞笑遊戲,切勿當真。

電話調查有近百年的歷史,理論扎實方法嚴謹自可信賴,不過近年來很多人停市話用手機市話與選民代表性結構被破壞,但手機號碼設定又與持有人戶籍地無關形成調查困難;所以選舉民調,看看就好,預測走向陣營操盤手敏銳度更為重要。










參選人不接地氣 聽不到家長心聲


2022-10-12 05:22  聯合報/   周子喬/國中代理教師(新北市)
參選人對於基本但關鍵棘手的教育議題毫無關注。 聯合報系資料照/記者曾原信攝影



隨著選舉日接近,各縣市參選人紛紛提出自己的政見,然而筆者參加教育政見論壇,探討台灣各地區家長對教育政策與重要事項的期望,意外發現參選人政見與家長心聲幾乎如平行線互不交會。

參選人在教育政見多以亮點教育為主,如國際教育、雙語教育、數位教育、幼兒教育等,在宣傳上確實搶眼,但家長關注的代課教師過多、偏鄉發展不均、素養導向的課程、教學與師資等,皆屬於基本但關鍵棘手的議題,過半的參選人僅寥寥幾筆帶過,甚至毫無關注,有規畫相關計畫與預算的候選人反而是少數。

奇怪的是,教育預算在明年度預算中占十八點二%,僅次於社會福利的廿六點三%,超過經濟的十七點八%與國防的十四點六%,各方對教育的需求,原應受到參選人看重,但家長的聲音宛如遭擱置,家長團體、協會卻因聲音分散,分量顯得單薄,又因沒有長期穩定的資金來源,許多家長團體甫成立即消亡殆盡。

因此,筆者認為參選人除提出華麗的政治承諾,更應協助培育教育的壓力團體,對參選人亦有好處:第一,提供資訊,反映家長的看法,讓參選人能「接地氣」;第二,提供多元的聲音,防止所有政策與配套措施偏重於老師的聲音;第三,公私協力解決問題。

參選人應就代課教師、偏鄉、新課綱課程與教學提出相關方案進行說明,並規畫如何協助家長團體組織內部進行長期維持,如仿效芬蘭每年就部分菸稅作為壓力團體資金來源,並以計畫進行審查。在新公共治理下壓力團體可以發揮監督、提供資訊功能,不再是幫忙背書或淪為橡皮圖章,使台灣邁向成熟的民主社會。











遊客到蘭嶼釀衝突 缺乏多元理解


2022-10-12 05:22  聯合報/   章俊博/博士候選人(台東市)
近百名蘭嶼青年不滿簡男亮刀打人,前晚群聚要找簡男討公道。圖/讀者提供



日前在蘭嶼爆發的台灣本島遊客和蘭嶼達悟族人發生的衝突事件,引起社會各界高度關注。儘管後來警方將衝突者六人帶回台灣本島進一步調查,然而對於事件的爆發,顯然仍有許多地方需要釐清,尤其事發地點在離島的蘭嶼,更值得推敲。

蘭嶼全島以雅美(達悟)族為主要人口,今人口已超過五千人,過去數十年來,蘭嶼由於和台灣有一段距離,加上交通航線受到天候的影響,總是覺得蘭嶼旅遊這一塊尚未完全破壞,保有著美麗的自然景觀,獨立於台灣的孤島。他們有自己的文化、語言以及傳統的慣習。這次事件讓人意識到,不斷進來的遊客和族人的衝突早晚會發生,應該有更多元的理解和誠懇地互動,才能避免衝突的發生。

從衝突事件衍生的問題來看,確實很多元,如:一、文化上的差異;二、族群關係互動態度;三、安檢措施有無完善;四、治安警力及相關法令的不足;五、文明進入後衍生的適應性等問題,這些都反映在蘭嶼於文明進入後產生的一些問題。加上媒體科技的進步,透過社群媒體、自媒體的分享,已使得蘭嶼逐漸不再有神祕感。過去十年的快速改變,連便利商店也在蘭嶼島上出現,這是抵擋不住的趨勢。尤其人是流動的,不管是島上的族人來到台灣,其所帶回的新觀念,外來遊客進入蘭嶼島上,其所呈現的優勢族群姿態,也都有可能是造成衝突誤解的原因,這是值得大家省思之處。

二○二○年金鐘頒獎的「丁字褲」衍生的刻板印象,就是例子。在族群關係互動中,需要彼此間的誠心對待和相互理解、文化交流才能讓社會和諧。













台武裝豪豬 小心變烤乳豬


2022-10-12 04:35  聯合報/   李政旻/技術員(台南市)
拜登政府上月2日已批准任內第6個對台軍售方案,價值約11億美元。 圖為美曾售台的魚叉反艦飛彈(圖前)和響尾蛇空對空飛彈。 聯合報資料照片



日前紐約時報刊載美國欲將台灣變成巨大武器庫的文章,明確釋出風向球試探更細部措施公開討論後各方的反應,包含運到台灣的武器要如何確保合理分散且強化儲備,避免中國導彈攻擊毀損;再則是將台灣打造成攻打代價高昂的「豪豬」;最後則是中國封鎖台灣後運補方式。筆者實在不願眼睜睜看著美國人毫無忌憚地把台灣推向戰爭的臨界點,而執政當局全然無置喙餘地只能默許,甚至連輿論都聲量小得可憐。

攻台預想首波一定是導彈,目的是癱瘓關鍵設施,台灣的防禦首選是防空飛彈系統,可惜相關工程早已因為各種因素不斷延宕,甚至報載弓三陣地遭占用,不僅要變更設計,其結果已經直接降低有效防禦範圍。抗不了第一擊,就算美國真的給台灣標槍或刺針飛彈,這些射程不超過五公里的「高機動性」武器早已喪失戰術用途。

台灣應該認真考慮拒絕接受美國將台灣武器庫化的荒唐提案,直接把彈藥庫拉到中國面前,還要台灣延長義務役當武器看守人,美國人當年有容忍蘇聯將飛彈運往古巴嗎?多了這些武器,只是讓全球晶圓生產重鎮的台灣名正言順地成為高風險區域,是有計畫性的要將晶圓代工產業連根拔起!

報載美國財政部長葉倫已明確表示,台灣是先進半導體晶片的唯一來源,這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這種擔憂才是武裝豪豬真正的刺,不是盡收美國人要去化的武器,那只會讓台灣變烤乳豬!











馬斯克特區論 華府萬一被遊說…


2022-10-12 04:35  聯合報/   應天行/退休科技人員(台北市)
世界首富馬斯克近日在烏克蘭與俄國,台灣與中國的議題上,頻頻失言,引發爭議。圖為馬斯克 2019年在特斯拉上海廠的動土儀式上。(路透)



英國金融時報日前報導:世界首富馬斯克認為台灣衝突不可避免,因此建議想辦法將台灣劃為大陸的一個「特別行政區」,該言論立即引起兩岸強烈回應。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八日稱:台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中方解決台灣問題的立場是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基本方針。大陸央視新聞甚至指馬斯克發表不當言論,「妄議」台灣問題。

但隔日媒體報導又稱:中國大陸駐美國大使秦剛在社交媒體發文,感謝馬斯克對兩岸和平的呼籲和對建立「台灣特區」的建議。接著毛寧也改口稱「台灣可以作為特別行政區實行高度自治」。為什麼中共對馬斯克的建議,由譴責轉為贊同呢?

馬斯克在上海設有特斯拉電動汽車廠,規模與產量全球第一,係馬斯克目前最賺錢的企業。馬斯克在訪談中承認,若不能避免台灣海峽兩岸衝突,特斯拉的產能與利潤將蒙受很大的損害,蘋果也勢將陷入很深的困境。他估計全球經濟將因兩岸衝突受到卅%的打擊。馬斯克這些意見充分彰顯美國企業家以賺錢為最高目標的觀點。

毛寧最初發言反對馬斯克的建議,可能係認定馬斯克的言論是「外部勢力介入」;而秦剛的發文則是混淆美國企業家觀念,藉由他們為了賺錢來推動「一國兩制」。當然這目的一時間難以達成,但假以時日持續傳播,很可能被美國企業家們認為是一種化解兩岸衝突的「解方」。

美國政府近年來頒布很多制裁中國的法令與管制規定,嚴重影響美國企業的營運。十月七日發布的「外國直接產品規則」禁令適用於中國,當天美國股市費城半導體立即大跌六點○六%,其中:超微大跌十三點八七%、輝達跌八點○三%、台積電ADR跌幅六點○一%,明顯反映失去中國市場,企業將更不易賺錢。

美國企業家解決營業問題的手段之一是透過「遊說」,以化解其經營困窘與改變政府的禁令。近年來美國國力與軍力持續衰退,若干年後美國企業家為避免台海發生軍事衝突與美國捲入戰爭,很可能遊說美國政府以「台灣特區」來消弭戰爭,推波助瀾地達成中國「一國兩制」的目標,值得我國及早注意與化解。










橘色惡魔旋風 本土團隊待扶植


2022-10-12 04:35  聯合報/   謝孟涵/國中教師(嘉縣水上)
有「橘色惡魔」稱號的日本京都橘高校吹奏部,昨天參與中華民國國慶大會演出,學生們全程臉上掛著燦爛的笑容,一邊演奏不斷變換隊形,滿滿的活力為觀眾帶來精彩表演。記者許正宏/攝影



筆者為學校行進管樂社團的負責老師,深知此領域學生所需具備的能力與考驗。頂著大太陽,拿著樂器,除了背譜外更須熟記隊形變化與腳步。因此,真正音樂班的學生甚至老師,都視行進管樂領域為畏途,甚至認為行進管樂不入流。

最近日本橘色惡魔因為受邀國慶演出,經一系列媒體報導,讓更多國人認識所謂「樂旗隊」的演出,筆者深感欣慰;畢竟在此表演領域逐漸沒落的現在,能有一個實力堅強的國外團隊,激起國人欣賞表演的風潮與認識團隊背後努力的過程,都是一件好事。然而,國內目前屈指可數的少數行進管樂團隊,願意投入並持續經營的學校,是否也能獲得同樣的掌聲與舞台呢?

台灣社會存在著既定「考試至上」的氛圍,社團經營本就不受重視;加上少子化衝擊,以及學生本身抗壓性越來越低、家長擔心孩子受苦…更衝擊行進管樂社團的經營與訓練。在大家一片讚揚橘色魔鬼精彩的表演、整齊的隊形、唱跳的實力、團隊訓練的特殊方式之餘,是否能真正了解到,他們背後所付出的時間(每天下課後至少練習二小時)與努力,是台灣社會目前所無法與之相提並論的?是否能注意到,就算如此,在台灣仍有一群人為了行進管樂領域,在不甚友善的大環境中,為了堅持理想而努力苦撐?

或許國內各校團隊無法與日本最菁英的團隊相比較,我相信在這個領域的許多師生家長們也懷著崇拜的眼光看待他們;但我仍希望政府能在橘色惡魔來台演出的激情過後,稍微重視台灣在地的表演團隊,並非「日本能、台灣不能」,而是需要政府願意重視並提供相對應的待遇(甚至禮遇)來協助培植,才不至於在國家重要慶典場合中,讓許多人認為自己的團隊不如國外團隊。外國的月亮不一定比較圓,我相信僅存於國內校園的少數行進管樂團隊,若能得到更多的重視與扶植,有朝一日必定也能具備一定的實力,展現出與橘色惡魔相同的演出水準!









習續任、美競合 台如何應對


2022-10-12 04:35  聯合報/   柳金財/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副教授(新北市)
中共20大成了30年來最受關注的一次中共黨代會。圖為中共總書記習近平。 (新華社)



中共廿大前夕,美國大西洋月刊刊文分析,中國在習近平主政十年及未來的治理,是一部治國理政不斷犯錯的紀錄,美國應感謝習近平堅持不下台,習統治中國的時間越長,中國競爭力就會越弱,該文建議美應妥善管控美中分歧及危機,利用習一系列政策治理失誤以厚植自身實力。

但這類觀點恐怕過於一廂情願,而非客觀評價中國的綜合國力及競爭力;中國已從仰視到平視、俯視世界,未來五年兩大超級強權競爭依舊。美國不應被動等待中國失誤,而應調整與中國既競爭又合作關係,持續合作引導其融入全球體系,成為適應者、合作者及貢獻者,而非扮演修正者、衝撞者及對抗者。當美國越遏制、圍堵中國,只會更陷入「修習底德陷阱」,最終自我證成兩大國衝突,無法避免一場災難及歷史悲劇。

二十大即將召開之際,習近平在無指定接班和隔代接班的權力交替過程,正攀爬通向第三任黨政軍三位一體權力巔峰。綜觀習近平的作為,有別於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跳脫著重經濟增長表現及韜光養晦外交路線,轉向更為重視分配正義及負責任文明大國形象建構,儘管這確實引發諸多爭論。

例如實施有史以來規模最大、力度最強的反腐運動,大力倡議廉政治理;採取動態清零疫情防控和封城措施,被批評抑制經濟增長;建構社會信用全面監控體系,被批評損及公民權保護;推動「共同富裕」,被評論是干擾經濟社會發展,建立科技威權主義政體;推行「國進民退」,阻礙經濟成長;實施「一帶一路」,倡議中國應作為負責任文明大國,卻也實施令國際社會側目的「戰狼外交」。

習近平對內治理十年來,經濟總量占全球經濟比重,由十一點四%上升到十八%以上;對全球經濟增長貢獻率,每年達卅%左右;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從六,三○○美元,升至超過一點二萬美元全球創新指數排名由第卅四位升至第十一一億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提前十年實現聯合國民國一一九年(二○三○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減貧目標

對外,習近平參與國際抗疫合作,已向一百二十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超過廿二億劑疫苗承諾落實巴黎協定」,在應對氣候變化等問題發揮領導力。推進一帶一路」,儘管問題不少,但確實也讓許多發展中國家強化基礎設施促進經濟增長

諷刺的是,九○年代初西方流行的「中國威脅論」,原本只是一種「狼來了」的假想敵;如今卻因「中國崛起論」,成為一種政治現實可能。中國成為美國能否坐穩全球超級霸權唯一潛在威脅者

在習近平主政下一個五年,西方國家與美國應如何應對與崛起的中國既競爭又合作關係,將中國納入全球體系既規範又引導之。中國崛起,對美的全球霸權地位固然充滿「威脅論挑戰;但若兩國能夠捐棄成見,辯證融合中國特殊國情」及「西方普世價值」的對話,這對全球將帶來正面的「和平論機遇。台灣也應從中學習到中美既競爭又合作關係中,採「親美和中均衡雙戰略方是自存自處之道



洪蘭/記憶 交給電腦就好?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洪蘭/記憶 交給電腦就好?
◆  王文華/包子上的那張紙
◆  馬凱/40年前故技能救今日通膨?







洪蘭/記憶 交給電腦就好?


2022-10-12 04:48  聯合報/   洪蘭(作者為中原大學、台北醫學大學、中央大學講座教授)
示意圖/ingimage



現在的學生不喜歡記東西,認為記憶交給電腦就好,何必自己費事。有一個學生說:「老師,我們現在口袋有手機、桌上有電腦,讓它們去記,不但不辛苦而且還永遠正確。有這麼好的輔具,為什麼還要自己做呢?您曾經說過『下君盡己之能,中君盡人之力,上君盡人之智』,我們應該做上君之人,盡量用電腦替我們服務啊!」其他學生都猛點頭,還有學生說,現在學測還在考記憶類的知識真是落伍一百年。

是的,我們的確應該盡量用他人之智。但是人腦的記憶和電腦的記憶不同,我們每次記憶都會促使神經元長出新的突觸連接,活化並改變大腦。同時記憶是增加神經連接密度最好的方法之一,而創造力就跟神經連接的密度有直接的關係,它是廿一世紀競爭的必要條件。

我們的短期記憶是儲存在連接兩個神經元的突觸中,重複做一個行為就會改變這些神經迴路,形成記憶。如海蛞蝓的一個感覺神經元大約有一千三百個突觸,連接到廿五個左右其他的神經元上,這裡面大約有四十%是活躍的,假如不停的去刺激牠,突觸的數量就增加到原來的二倍以上(約二千七百個),活躍的比率也增加到六十%。但是一旦停止刺激,這個記憶慢慢會消退,突觸量就降到一千五百個左右,但是還是比原來的多一些,如果下次再學,就比較容易。這是為什麼古人說要「慎於始」,壞習慣一旦養成,難以完全戒除。

但是長期記憶不一樣,它需要大腦合成新的蛋白質才能形成。神經學家在已經學會跑迷宮的老鼠身上注射一種抗生素,使牠們的細胞不能產生蛋白質,結果這隻老鼠就無法形成長期記憶,第二天的迷宮會走錯。蛋白質使細胞結構改變,大腦生理結構因此變化,文盲和識字人的大腦不一樣。

刺激神經元會強化短期記憶的突觸,持續強化突觸數天,神經元會長出新的突觸末梢形成長期記憶,所以人的記憶是活的,不時改變,而電腦的記憶是死的,進去什麼,出來就是什麼。

同時人腦每次回憶某件事時,管記憶的海馬迴會像交響樂團的指揮,把放在大腦四處的視覺、聽覺、觸覺,情緒等記憶綜合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記憶。所以我們聽到一首老歌,回憶出來的不只是歌的旋律,還包括當時的情境、人物、衣著,甚至房間的氣味。但電腦的記憶不能,你可以用程式指令去組合它,但它不會像人腦的記憶隨著年齡一起改變。我們每次提取記憶,每次重新啟動固化歷程,產生新的蛋白質、新的突觸末梢,使大腦永遠在活化更新中。

天道酬勤,學道酬苦,用腦去學習當然比較辛苦,但是光是多用它可以防止阿茲海默症就很值得了,更不要說神經迴路的活化會促發新的點子浮出意識界。

人腦創造了電腦,但千萬不可因此就不再用自己的腦。如果完全依賴電腦,連下班回家,都要靠 GPS 導航時,我們的大腦真的會像孟子說的「死於安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