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2日 星期三

經濟日報社論/解決人才短缺 當務之急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79757/web/  

◆  聯合報社論/進出口雙翻黑,台灣經濟下墜大警訊
◆  聯合報黑白集/今日北溪,明日台積?
◆  經濟日報社論/解決人才短缺 當務之急






經濟日報社論/解決人才短缺 當務之急


2022-10-12 01:38  經濟日報/   社論
在少子化和經濟成長兩面夾殺下,台灣人才嚴重不敷需求。本報資料照片



在少子化和經濟成長兩面夾殺下,台灣人才嚴重不敷需求。國發會最近估計,未來十年必須引進40萬的境外就業人口,才能符合國內需要。政府將透過延攬國外專才、擴大留用僑外生、新增留用國外技術人力三個方向,來解決問題。然而,面臨全球人才競爭,政府若不高度重視、提出有效方案,問題將日益嚴重,衝擊未來國家發展。

台灣欠缺人才,不是近年才發生的。早在民國一O一年(2012年),英國牛津經濟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就發布了「全球人才2021」,預測台灣在強勁經濟成長下,將是民國一一O年(2021年)全球人才缺乏最嚴重的經濟體。民國一O七年(2018年),人力資源公司萬寶華ManpowerGroup)公布「2018全球人才短缺調查」,78%的台灣雇主面臨聘僱困難,遠超過全球平均(45%),嚴重程度高居全球第三。該公司今年6月公布的報告顯示,台灣雇主聘僱困難的比率已提高到 88%,在40個經濟體中高居第一;只是,聘僱困難的全球平均也提高到 75%。換言之,人才招聘困難已是個全球現象但台灣特別嚴重

人才招攬困難之下,我國人才供應卻只是差強人意洛桑國際管理及發展學院IMD)的最新「世界人才排名報告」中,台灣在64個經濟體排名16,這是十年來的最佳名次,但仍遜於香港(11)和新加坡(12)。評估項目中台灣的弱項包括:公共教育支出占 GDP 比率、生活成本、人才外流、對外籍技術人才吸引力等。此一情況若不積極處理,問題只會惡化。

人才聘僱困難有不同層次,對於一般勞工的需求,相對容易處理,只要開放更多產業使用移工,或將原已開放的產業限額提高,基本上就可解決。其次是中級技術勞工高級專業人才,國發會指出的方向大致也可以處理。然而,國發會還沒想到,或沒有足夠重視的,是具有創新能力能夠創造較多就業創新創業人才,這是能為社會注入活力帶動經濟快速發展,最值得吸引的人才。政府談到攬才時,基本上都略而不談,也沒有專門方案來延攬這種人才。

但是,多數國家都特別重視頂尖人才招募,新加坡就是一個著名範例。前飛利浦全球副總裁羅益強曾說,為了遊說他移民,新加坡相關官員每年暑假到台灣陪他打高爾夫球,長達11年後才終於放棄。最近,新加坡針對頂尖創新人才提出誘人的「海外網絡和專業簽證」:從明年1月開始,提供去年月入3萬星元(21,500美元)以上的外國人和配偶五年期頂級專才工作簽證,可自由進出、享當地醫療和公共服務,其後可申請永久居留或公民;同時對科學、科技、藝術和體育領域有顯著成就者開放。經常仿效新加坡政策的馬來西亞,也在9月初公布了「優質簽證計畫」,讓那些在境外年收48萬馬元(10.5萬美元)以上、在馬國存入100萬馬元(一年後可用於就學、醫療或購屋)的外國人效期20年的簽證。泰國則在8月底推出效期十年的居留簽證和工作證,目標是外國的富有者(在泰國擁有100萬美元資產)、富有的退休者(50歲以上擁有相當資產的退休者)、在泰國為境外知名公司遠距工作的專業人士,以及年收8萬美元以上高技術專業人士(在重點產業、研究機構、泰國政府、高教機構、特殊訓練中心工作);另外搭配個人所得稅上限17%、境外收入免稅、四個依親簽證名額。

我國去年底也通過了為延攬國外高級專才的「就業金卡」計畫,給申請前三年平均月薪16萬元以上新台幣的高專人士;但除了效期只有一到三年,未見其他誘人配套。到今年7月底發出5,585張,對填補台灣人才短缺只能說是杯水車薪。政府真要解決人才短缺,宜參考其他國家,提出更有吸引力配套,並設定人次目標逐季檢討改進,方能有效協助解決台灣的人才荒。












聯合報黑白集/今日北溪,明日台積?


2022-10-12 04:18  聯合報/   黑白集
台積電。路透



外媒報導,美國加強因應中共襲台,開戰時將撤離台積電工程師,最糟狀況是摧毀其廠房,以防被北京控制。美方已積極降低對台積電依賴,政府卻不當一回事,蔡總統藉國慶急向國際喊話,稱半導體產業聚台布局關鍵並非風險。此話有沒有說服力,且看北溪天然氣管線被炸便知:強權的戰場上,沒有不能摧毀的東西

北溪被炸,無論是誰犯案,歐俄經濟互融時代結束。歐洲失去能源動脈,被迫去工業化。白宮讓戰場持續冒煙,歐盟除仰仗美軍保護,還得不計代價將採購美國天然氣,耗能企業陸續遷美。美國笑納北溪被毀的果實。

拜登將俄烏戰場硝煙擴散到全球,啟動能源爭奪戰,中東產油國拒絕成為白宮控制市場工具,宣告減產自保獲利,面臨制裁。美國號召的晶片聯盟,則仍各懷鬼胎。能源和半導體都是白宮維護霸權武器

俄烏戰爭發人深省:當美國盟友,可能更危險。俄國以斷氣要脅歐洲,導致北溪終被炸毀,歐洲淪為能源難民。美中新冷戰,華府拿半導體供應鏈和台獨掐北京脖子,兩強鬥國運,台灣難保不會變成另一個北溪。

美國一連串緊縮中國發展半導體的政策,加上台海兵凶,已讓台積電在美台股市連續被賣超。戰雲罩頂,蔡總統才鼓吹矽盾預防棄台效應,已是夜行者吹口哨













聯合報社論/進出口雙翻黑,台灣經濟下墜大警訊


2022-10-12 04:24  聯合報/   社論
我國九月出口翻黑,僅三七五點三億美元,呈現年減百分之五點三,結束連續二十六個月的正成長,在供應鏈調整庫存陰霾下,旺季不旺情況可能延續到第四季。本報資料照片



國慶連假前,財政部低調公布我國九月進出口統計,兩個數字皆由紅翻黑。其中,出口金額三七五億美元,年減五.三%;進口三二五億美元,年減二.四%。值得注意的是,財政部原預期九月出口不會太好,但實際數字揭曉,出口跌幅仍較預期多了近三個百分點,結束了史上第二長的「連廿六紅」紀錄。這顯示,經濟環境惡化的速度遠超乎想像,過去兩年多的好時光已告結束,大家要共同面對一段低迷的日子。

財政部強作樂觀地說,儘管九月成績欠佳,但今年前九月累計出口額達三,六七七億美元,仍創歷年同期最高紀錄。然而,只要看看我國過去一年的出口趨勢,前九月的累計數已無意義。從去年九月到今年三月,台灣各月出口幾皆維持在二到三成的高成長;但今年四月到七月則降為一成多,八月掉到僅剩二%,九月更跌為負數。換言之,從今年二月的卅五%成長高峰畫下來,這是一條筆直下墜的線,直接跳水。

這個水會有多深,難以預測。英國《經濟學人》智庫 EIU 的報告稱,全球經濟二○二三年將遇強勁逆風,俄烏戰爭結束遙遙無期,負面效應難以消除,先進經濟體都難逃衰退。巴克萊也預測,主要經濟體今年第四季都將面臨萎縮,明年則是零成長。外在大環境如此,身為出口導向國家的台灣,又怎能逃得過大環境的惡化而一枝獨秀?

九月出口翻黑,還有另一層更嚴重的警訊,那就是「旺季不旺」。通常第三、四季是我國廠商出口的旺季,但今年第三季出口比第二季衰退三.六七%,是七年來僅見的倒退現象,是個凶兆。如果以出口地區看,台灣除了對東協地區還維持正成長外,對歐、美、日均同步轉為衰退。最糟的是,我國對大陸和香港出口表現疲弱,負成長達十三.三%,這也是影響整體出口表現最深的因素。

兩岸貿易占我國出口的比重,在馬政府時代約維持在四成上下;蔡總統執政後不斷攀升,一度達四三.九%,台灣出口愈發向大陸傾斜。今年一至九月,我國對大陸的出口依賴度已降為卅九%,但這卻不是蔡政府改善貿易失衡策略奏效的結果。主要原因是,中國大陸為防疫「清零」而頻繁採取斷然停工等措施,加上美國反中導致產業供應鏈中斷,使經濟明顯惡化,不少消費性需求停滯。以蔡政府抗中的立場,或許根本不在乎兩岸貿易的消長;但整體出口由紅翻黑,不少出口廠商受到衝擊,立刻影響景氣榮枯及員工就業,能說不嚴重嗎?

事實上,除了進出口貿易雙雙翻黑,經濟下挫也清楚反映在股市重挫房價下跌上。外資大撤退,使得新台幣一路貶值,加上通膨,在在使人民的實質資產縮水。這些問題,都需要主政者拿出瞻矚提出有效對策,防止經濟進一步惡化,並避免底層的人民陷入三餐不繼的困境。回顧過去兩三年,在經貿形勢仍然大好的情況下,蔡政府不斷以防疫振興之名發出三倍券、五倍券及各種補貼和紓困金;如此揮霍了數千億元銀子,卻不見激起什麼水花。如今,衰退的日子真的來了,政府還有多少真本事能拿來救經濟嗎?

在國慶日的演說中,蔡總統提到要「因應經濟變局,布局產業未來」,顯然她也意識到台灣已被捲入全球的不景氣循環中,必須有所因應。但綜觀其演說,她只是不斷重複「半導體製造」及「護國神山」的重要,卻未對整體產業發展提出洞見,更不見對國計民生有何關懷。如此空洞的言詞,對經濟有何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