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6日 星期四

經濟日報社論/振興三倍券的是與非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55689/web/

◆  經濟日報社論/振興三倍券的是與非
◆  聯合報黑白集/陳菊誤將監院當成府
◆  聯合報社論/收賄案勿重演十年後變無罪的歹戲





經濟日報社論/振興三倍券的是與非


2020-08-06 02:27  經濟日報 /   經濟日報社論


振興三倍券上路了,儘管紛擾爭議不少,至少目前在台灣社會成功塑造了一個生活話題與節慶氣氛,讓大半年來的抑鬱煩悶氛圍稍得紓解,較之仍深受疫情所困的諸多國家,也算是疫災中的小確幸。

振興三倍券的目的,從字面上來看,當然是要振興經濟,只是能否真能達到振興的結果,自始就有不少爭議。主要的爭議有二,一是何不比照美、日等國,直接發放現金;二是政府這項額外支出對經濟貢獻的乘數效果,會不會只是取代原先消費。有趣的是,主張應該發放現金與主張乘數效果不佳者,往往還是同一群體,這也說明了對於三倍券政策優劣與否的討論,不一定是基於學理或理性的基礎上。

從結果來看,不直接發放現金應是正確的選擇,否則各商家與地方政府的各種搭配行銷措施便無法展開,政府支出就真的很可能會受限於強大的替代效果,對經濟的貢獻較為有限。從國旅爆發導致的交通與擁擠亂象,足證三倍券的確帶來不少「額外」消費的效果。從某個角度看,三倍券確實達到一定程度的振興消費效果。

但也必須理解的是,隨著新冠肺炎疫情演變,經濟的衝擊層面已由內需服務業轉向一般製造業,三倍券所能達到的效果可能還是頗為局部。一來台灣民眾的消費能力受損有限,即使沒有三倍券,在經濟解封後的報復性消費動能還是非常強勁,解封前的春假國旅就已爆發可為明證。二來台灣經濟動能至今主要還是依賴出口,與美日等國以內需為主大不相同,美日各國即使是發放現金,就能產生立即驅動經濟的效果,但對以出口為主的台灣而言,只要外需持續不振,振興內需消費對於整體經濟的幫助就較為有限。

外需受制於國際市場情勢,不是政府政策能輕易改變的。長期而言,政府能做的,便是改變內外需的型態與比重,讓經濟不要過度暴露於國際景氣的風險中。從此次疫情,我們也看到如果內需的比重較高,政府因應疫情衝擊的政策就較能使上力,帶來更能趨吉避凶的振興效果。事實上,此次三倍券之所以能發揮效果,內需比重提升,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從內需結構來看,台灣的內需服務業主要還是以批發零售、餐飲住宿等商業服務業為主。這些業別加上交通運輸正是疫情初期受創最重者,也是三倍券想要振興的主要對象。然而,正如前述,除了航空業外,經濟解封後的報復性消費已大大改善了這些業別的困境,此時上路的三倍券便得注意是不是會造成火上加油的結果。果不其然,國旅的爆發不但使得各景區交通壅塞、人潮擁擠、旅遊品質降低,也使得生態環境破壞、在地居民反受其害,需求已超越了應有的供給能量。就整體經濟來看,外需供過於求,內需卻供不應求,還是屬於失衡狀態。

更重要的是,三倍券的目的在於解疫情衝擊的燃眉之急,所欲「振興」的效果當然也多屬短期。從供給面來看,一時的需求增加帶來了短期商機,卻也必須在供輸運銷方面做額外的調配,這些調配未必是長久性的機制,因此會擾亂正常機制,反而產生不必要的成本;此外,短期榮景也易延遲各業轉型升級的努力,亟待升級的台灣觀光旅遊業面對國旅爆發,當然以掌握商機為先,正是顯例。

這些短期刺激的額外商機總會過去,只怕在過程中已掩蓋了市場機能、扭曲了資源配置。這是三倍券可能付出的代價,也不應忽略。事實上,三倍券重視的是短期消費「量」的增加,但就台灣長期所需的內需而言,還須有質的提升──真正能提升生活品質、可靠市場機制支撐,而非一次爆發性的消費結構。從這個角度來看,政府還有很多努力空間。












聯合報黑白集/陳菊誤將監院當成府


2020-08-06 00:30  聯合報 /   聯合報黑白集
監察院長陳菊。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陳菊出任監察院長的首件要務,是成立院際協商小組」,負責與司法院的協商此舉讓人百思不解監委和司法官都是獨立行使職權,他們最怕的就是政治或行政干預;那麼,她的「院際協商」到底想幹嘛?

陳菊在總統府擔任秘書長時,因位高權重,遇到什麼黨政紛爭都可以把人找來協商一下。但陳菊現在已不在行政體系,她領導的是五權分立的監察機關,若以為仍能像府秘書長一樣凡事插手,甚至向司法院下指導棋,恐怕就大錯特錯。

設立「院際協調」的源起,是監委陳師孟揚言要專打「辦綠不辦藍」的法官,引發法官反彈及兩院互槓;因此,蔡總統認為兩院應該協商。問題是,陳師孟是小英提名的怪咖,總統手上也有院際協調權」;她自己不處理,現在卻叫陳菊去收這個攤子,豈非錯上加錯

再說,陳菊是一個政治色彩濃厚的人,由她主動發起「院際協商」,對處於被動的司法院而言也顯得極不尊重。也難怪,在野黨批評陳菊「干預司法」,乃至「代行總統職權」。最諷刺的是,當初馬總統以院際協調權處理王金平關說案,被民進黨罵到臭頭當初馬總統不能做的事,今天難道陳菊能以監察院長身分大剌剌地做

陳菊要小心,監察院長跟府秘書長不同,不是啥都能管。蔡英文大法官呂太郎叫進官邸,曾引起輿論大譁;陳菊若以為自己能協調許宗力,且看後果如何













聯合報社論/收賄案勿重演十年後變無罪的歹戲


2020-08-06 00:29  聯合報 /   聯合報社論
北院日前裁定涉賄3立委羈押禁見,送往台北看守所。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立委集體收賄案經馬拉松式開庭,蘇震清等三名現任立委遭羈押禁見,其他人則以不同金額交保,檢審著力之深前所未見。據稱,有法官認為蘇震清等人收賄施壓官員修法,涉及違背職務收賄罪,最高可處無期徒刑。話說得雖狠,但證諸過去類似案件往往一拖逾十年最後仍以無罪收場,檢審必須切實掌握事證,勿再重蹈覆轍。

每次爆出官員或民代貪瀆收賄事件,總是輿論沸沸揚揚,社會大眾忿忿不平。這次跨黨派立委涉及 SOGO 經營權之爭及陽明山開發案亦復如此,檢調長達四年跟監蒐證,好不容易趁著立院休會的空檔發動搜索,並進行了漫長的羈押庭訊,可以想見其間攻防、鬥智之激烈。儘管如此,從涉案立委的託詞與財團律師的辯解,此案最後能否達到懲治貪瀆的目的,恐怕仍有待觀察。

立委集體收賄最知名的案件有二,分別是牙醫師公會中藥商公會為推動法案而行賄立委兩案都涉及跨藍綠橘立委,但司法偵辦一拖十餘年,最後卻以無罪收場。如此,浪費的司法資源不知凡幾,卻虛擲了社會正義。

牙醫師公會是在民國92年(二○○三年)為推動《口腔健康法》,向蔡煌瑯等綠藍橘八名立委行賄,遭特偵組起訴。一審以這些立委「未違背職務期約收賄罪」,全部判決無罪;但到了高院卻大逆轉,重判他們七至八年,尤以蔡煌瑯主導修法卻與其兄收賄最多而重判八年。其後,高院更一審又逆轉,只判綠委李鎮楠和李明憲有罪,餘皆無罪;最高法院卻撤銷兩人的有罪判決,發回更審;更二審則指無法認定雙李有「收賄的對價關係與犯行」,在民國106年(二○一七年)改變他們無罪。此案歷時十四年,在起伏跌宕中以全數無罪收場,完全模糊了真相與司法正義

立委涉及中藥商公會的收賄案同樣離譜,拖延十多年仍未結案其源起,是中藥商公會為推動藥事法修法使中藥商不需經國家證照考試即可取得調劑權,對藍綠橘八立委展開銀彈攻勢,民國97年(二○○八年)遭特偵組起訴。其中主導推動修法的綠委邱垂貞涉嫌三度收賄,金額最多,藍委廖福本居次;一審時,僅他們二人被判刑。上訴後,高院一度判八立委皆觸犯貪汙重罪;但高院更一審判決李俊毅、趙永清、陳鴻基無罪,廖福本在此期間死亡。高院更二審分判邱垂貞、林光華、馮定國八到三年,更三審則僅判邱垂貞有罪。荒謬的是,該案已拖了十二年,今年三月更四審判邱垂貞三年十月,但仍可上訴一碰到立委,台灣司法果真就是沒完沒了沒真相嗎

不知是否因這兩案的「啟發」,許多立委有恃無恐,屢屢以檢方無法證明有「對價關係」為由遁脫責任,或辯稱賄款其實只是「政治獻金」。這些手法,在這次的集體收賄事件中仍一再使用例如,時力主席徐永明辯稱,他收取的兩百萬元是幫李恆隆召開公聽會之獻金。問題是,《政治獻金法》規定僅擬參選人可以收受獻金,且錢必須進入指定專戶;徐永明的辯詞,根本說不通。即使是代為召開公聽會,費用也顯不相稱

牙醫師公會收賄案和中藥商公會收賄案的纏訟率皆以無罪收場,不僅自辱司法權,也種下助長立委濫權貪婪的惡果這兩案都是由特偵組起訴,最後卻無疾而終;而今特偵組已遭廢,後果更不堪想像。

必須提醒的是,觀察這些案件的脈絡,無論牙醫師公會案、中藥商公會案或 SOGO 經營權案,雖都有各黨立委涉入,但三案主其事者都是民進黨立委,且前兩案都有綠委之家人當白手套收受賄款僅這點,即足以戳破民進黨自詡的廉潔假象,也破解了法院是國民黨開的的神話重要的是,立法院能不能徹底擺脫政商勾結的陰影,除靠檢調的積極蒐證,更需要問案法官調整心證,切勿再曲意縱容

【重磅快評】講小明被打臉 陳明通這回快意打臉教育部?

◆  【重磅快評】講小明被打臉 陳明通這回快意打臉教育部?
◆  【即時短評】民進黨與惡零距離? 還有多少未爆彈待拆
◆  【即時短評】別讓反中情緒扼殺兩岸青年互相認識的機會
◆  【重磅快評】買光瑞德西韋的美衛生部長 訪台幫得上忙?

◆  【重磅快評】蔡政府養套殺 時力跟著權鬥陪葬?
◆  【重磅快評】平安經與大陸的馬屁文化
◆  【重磅快評】豔情遮掩腐臭?感謝丁允恭教給人民的事






【重磅快評】講小明被打臉 陳明通這回快意打臉教育部?


2020-08-06 17:00  聯合報 /   主筆室
教育部昨宣布開放包含陸生在內的境外舊生來台,隨即因陸委會「有不同意見」喊卡,圖為立委陳玉珍(左一)今率團前往陸委會,右一為陸委會主委陳明通(右)。記者潘俊宏/攝影


教育部昨天正式發函各大專校院,宣布全面開放境外舊生來台檢疫就學,包括陸生在內不過,教育部次長劉孟奇說明時,話說一半就被叫走,約三分鐘後返回,卻改口說陸生舊生仍然禁止入境

沒有什麼「神秘的三分鐘」,劉孟奇直接講明,是「因為兩岸相關的一些考量」所致;由於陸委會對開放陸生舊生來台有不同意見」,教育部只好緊急補正公文,繼續排除陸生舊生來台

陸委會主委陳明通曾在說完「小明的故事」後,馬上就被狠狠打臉;如今陸生舊生來台政策三分鐘急轉彎,臉頰紅色拍痕未消的阿通師」,可有打臉教育部的報復性快意或者,陳明通這回也是被迫出來唱黑臉喊煞車的

陳明通今天一方面代替陳時中打教育部一巴掌說,教育部沒有體察最新疫情情況就宣布,「我們覺得這樣對疫情不妥」,應該分流開放;另一方面又推說決定權在行政院,開放時程要由行政院主持國境管理會議決定

陸生來台禁令已近200天,即使教育部已分批開放應屆畢業及新舊境外生返台,但仍然只對應屆畢業陸生小幅開放。不過,至少都還能拿出一些難以自圓其說的防疫理由,勉強掩飾對陸生的政策性歧視

這次對陸生的強烈歧視政策昨天終於坦白說出是基於兩岸相關的政治考量今天陳明通的解釋,雖然也抬出防疫優先,但不論防疫理由政治理由,都是說不清也說不通

境外生來台問題,比大陸疫情嚴重許多的國家或地區都可以開放,卻獨禁大陸地區,從疫情指揮中心、教育部到陸委會,掰出的各種防疫理由,已經讓人覺得連反駁都很浪費口水了陸委會終於抬出來的政治理由,還是可以談談

陸委會說因為陸方設立政治障礙,所以我方不讓陸生入境;這不知道是什麼邏輯,我方只要就可操之在我的部分開放,陸方設立障礙,專制、不義的是陸方,陸委會卻寧與陸方唱和,共同懲罰台灣的大學和來台讀書的學生?

陸委會指陸生申請「大通證」簽注受刁難,以及要求我方學校證件不得出現「國立」文字等問題,但主要由陸生組成的「陸生返台推動組」一一反駁,並對陸委會說法表示無法理解。

陳明通舉7月至今僅29名應屆陸生返台,「我們懷疑大陸他們到底放不放」;但各大學早就以各種權宜辦法協助境外生畢業,只是還有部分學生仍受影響,他們的權益不應被犧牲。況且,台灣開放,大陸不放,不更凸顯兩岸高下?

陸生入境政策反覆,讓人不只看到決策混亂,更看到政治凌駕防疫霸凌教育至於學生權益、教育責任、高教困境,以及兩岸未來,只好繼續犧牲了









【即時短評】民進黨與惡零距離? 還有多少未爆彈待拆


2020-08-06 16:21  聯合報 /   記者劉宛琳/台北即時報導
蔡英文總統。本報資料照片


綠營弊案連環爆,民進黨重返執政後,墮落的速度更勝以往。蔡英文才在全代會警告,要大家用行動證明「全面執政必定腐化」的劇本不會成真,結果黨內同志卻接連步步成真;蔡英文為鞏固權力允許派系分贓、官位酬庸,御用評委獨厚特定廠商搞大內宣製造政府的完美表像,民進黨與惡趨近零距離,究竟還有多少未爆彈待拆

行政部門宣稱標案公開透明、可受檢視,但卻無法解釋為何讓少數評委決定上百億標案,例如林育卉過去擔任海派行政院前發言人徐國勇的幕僚,又是三立政論節目常客,卻經手不少三立標案,等於自己人標自己人審,行政部門不思檢討,還反過來質疑在野黨以前也是這樣

但昨天 NCC 宣布三立 iNEWS 從88台轉到48台,躍居第一線新聞台,得利的又是民進黨海派,再添一個「朝中有人好辦事」的代表作,還不能被質疑嗎?

民進黨在野時高喊「黨政軍退出媒體」,執政後變成「黨政媒一家親」,判若鴻溝的台灣價值,再對照蔡英文前天重申的「清廉、勤政、愛鄉土」,不禁讓人想起韓國瑜曾感嘆,民進黨的價值早已消失,變成「愛錢、愛權、愛自己」。

蘇嘉全請辭後,蔡英文對外強調「升官發財請走別路」,但那些被獨厚的對象,哪個不是在發大財?文化總會影武者從公關公司做到政府標案,蔡英文身為會長卻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恐怕難辭其咎。蔡英文是不是真的「清廉」,恐怕要看她願不願意「清掉」這些惡,人民才能下定論。












【即時短評】別讓反中情緒扼殺兩岸青年互相認識的機會


2020-08-06 12:15  聯合報 /   本報記者陳熙文
台大。 本報資料照片


我在就讀研究所時,結交一名來自中國大陸的好友。我倆初識便一拍即合,從藝術、哲學到時事,堪稱無話不談,唯獨兩岸的敏感問題碰不得,一談就吵架。然而,有時避無可避,終究還是得「交流交流」。

他是忠貞的共產黨員,我是堅持台灣主權獨立的死文青。他說台灣是中國不可切割的領土,我說共產黨政權何曾踏足過寶島一步;他說大家同文同種,都是中國人,我說台灣文化已自成一格,美國人不是英國人!總之,他有他的信仰,我有我的雄辯

然而,就算永遠都不可能達成共識,但那是相互理解的過程

我不可能被他說服,但慢慢明白中國人絕非「邪惡帝國」的臣民,反倒是充滿思想、質問,同樣篳路藍縷,在尋找他們在21世紀的國族、歷史定位;他不可能被我說服,但也慢慢理解,台灣人有自己的一套想法,不再是與中國相容的一群人。

所以,所有沒共識的對話中,取得的唯一共識就是,「武力統一乃下下之策。就算不能容忍彼此的政治立場,至少兩人都不希望戰爭開打,因為對岸有一個他,島上有一個我。

和平最純粹的本質,無非是避免相知相惜之人受到傷害,不是嗎?可是,要是大家一開始就沒有認識的機會,何來建立和平的基礎?

但是太多次,兩岸人的認識淪為政治的犧牲品。如今教育部宣布開放全球已在學的境外學位生返台,卻獨獨排除陸生,不就再一次扼殺,兩岸年輕學子互相溝通、對話的橋樑?先不論兩岸沈重的歷史包袱,光談公平性就讓人質疑。

當台灣習慣以自由民主國家自居,卻老是受限於國族對立的狹隘思想,要如何對外宣揚自由民主的台灣與獨裁中國不同?當一群崇尚台灣文化的中國學生,慕名跨越台灣海峽,卻被拒於千里之外,他們會怎麼想台灣?而更重要的是,我們自己要怎麼想台灣?

如果今天所謂的「台灣價值」,就是把一切「中國的」排除,那它不過是被自由民主的偽善所包裝的「反中情緒」罷了。










【重磅快評】買光瑞德西韋的美衛生部長 訪台幫得上忙?


2020-08-06 11:33  聯合報 /   主筆室
美國衛生部長阿札爾(左一)上月宣布,川普總統(右一)做了了不起的決定,買下吉列德生技公司未來三個月的抗新冠藥物瑞德西韋全部產能。美聯社
美國衛生部長阿札爾。路透


美國衛生部長阿札爾將率團訪台4天,當然歡迎,是件好事;國人接著都問他是誰?訪台要幹嘛?外交部對國人的疑惑很敏銳,趕緊說他是民國68年(1979年)迄今訪台最高階的官員,如果總統川普出缺,他是第十二順位繼任者試圖定調這位部長的重要

阿札爾與台灣接觸很少,最近一次是上個月,他宣布「川普總統做了了不起的決定,買下吉列德生技公司未來三個月的抗新冠藥物瑞德西韋全部產能」。阿札爾的宣布強烈影響台灣的防疫應對,好不容易透過關係買到一千劑瑞德西韋,這下子確定泡湯了,台灣手上的瑞德西韋只夠54個新冠重症病人的療程。之後斷貨斷到什麼時候?防疫官員全不敢說,因為瑞德西韋全球搶貨,以台灣自稱優等生的疫情規模,完全不看在吉列德的眼裡。

其實美國買光吉列德未來三個月瑞德西韋產能並不過份,因為吉列德是美國公司,美國新冠的疫情又是全球最嚴重,川普若認為瑞德西韋對美國的防疫及安全有戰略意義,禁止吉列德產品出口是合法的應對,國際上再多的不滿,也無法影響美國的決定。

吉列德的瑞德西韋其實還未量產,還在人體試驗階段,各國現在手上的瑞德西韋都是實驗用藥、試用品,只能說吉列德財星高照,原來瑞德西韋是為防治伊波拉病毒,結果效果不如預期,反而在防治新冠肺炎上大放異彩,成為新冠疫情爆發迄今效果最看得到的藥物。瑞德西韋一個療程要價約合台幣7萬元,吉列德預售還沒量產的瑞德西韋就賺翻了

一千劑瑞德西韋沒買到,對台灣的影響當然大,否則防疫官員不會急著說地塞米松也有抗病毒效果,雖然與瑞德西韋不同,但總比沒有好。以台灣的疫情規模,實在沒有能力在國際市場「搶」藥,未來歐陸陸續有疫苗成功研發,恐怕也沒有台灣的機會。

台灣面對新冠的戰略可能走偏了,不普篩、未致力本土疫苗研發,這些問題阿札爾恐怕幫不上忙

聯合筆記/民進黨缺烏鴉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55689/web/

◆  聯合筆記/民進黨缺烏鴉
◆  請問總統:升官發財還有別路?
◆  防疫下半場開打 政府還在休息室
◆  定位未明…人權委員會 如何上路?
◆  港國安法實施1月 威力太強令人憂
◆  北市石頭湯 荒腔走板的長照
◆  北市老人振興券 為何讓我感到羞辱?
◆  漫畫/太陽花的結局
◆  想一想「大屋頂中國兩制」







聯合筆記/民進黨缺烏鴉


2020-08-06 00:40  聯合報 /   林河名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後排左二)4日出席「國務青旗艦營」。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蔡英文總統以民進黨主席身分出國務青旗艦營」,提醒黨內青年不要以為政治就像投資,「我們押注,我們贏了,所以我大賺一筆」。她形容這是「恐怖的觀念」。但對國人而言,當今政治亂象,「沒有最恐怖,只有更恐怖」。

繼日前提到「不要讓貪腐的劇本成真」、「升官發財,請走別路」,蔡英文昨又提到民進黨曾用八年甩去「貪腐」標籤,若無自覺,民國113年(二○二四)政權延續將是艱難挑戰。她話愈說愈重,也愈顯示問題的嚴重

民進黨立委蘇震清、國民黨立委廖國棟、陳超明等人涉嫌集體收賄被羈押,此案牽扯各黨及無黨籍立委,足見朝野沆瀣一氣。但執政者就該帶頭弊絕風清,外界把矛頭指向民進黨,更加嚴格檢視還有多少「未爆彈」,也是理所當然。

然而,蔡總統或蔡主席若不想讓貪腐的劇本成真,就不能只是堆砌文青式辭藻,或是頭痛醫腳,用錯藥方。

從今年五二○連任就職演說,到上個月民進黨全代會致詞,蔡英文都喊出憲改,還呼籲在野黨一起珍惜憲法時刻」,包括十八歲公民權及廢考監都可優先進行

但從立委被爆集體涉貪,外界已開始擔憂,一旦廢除監察院,讓立委同時擁有立法權及監察權,以現今的立委素質,只怕變本加厲,出現更肆無忌憚的「國會怪獸」。

事實上,民眾對於廢考監本就不是壓倒性支持,如果詢問由立委兼掌監察權,反對的人可能更多相形之下,釐清中央政府權責、國會改造等,才是修憲的重中之重;蔡總統拋出憲改,若把廢考監這種「割盲腸」的手術,當作治國家的大病,顯然搞錯方向。

修憲固然是想「解決問題」,但在解決問題前,更要緊的是「提出問題」。如果是人的問題,卻老是怪罪制度,硬要從修改制度下手,恐將徒勞無功

蔡英文前天抵達「國務青旗艦營」現場時,黨內青年列隊迎接,讓她驚訝地說「這不是民進黨的傳統啊」,即使因為執政而注重禮儀,思考也不能被馴化,「民進黨的年輕人一向是沒大沒小的!」但她沒注意的是,民進黨早就成了前秘書長羅文嘉口中的「世俗化政黨」,不再是他熟悉的政黨,「遲早會出事」。

胡適有首新詩老鴉」:「人家討嫌我,說我不吉利我不能呢呢喃喃討人家的歡喜!」現在的民進黨,還有沒大沒小的烏鴉?聽不進諫言、容不下烏鴉的政黨,執政鴉鴉烏也就不足為奇了











北市老人振興券 為何讓我感到羞辱?


2020-08-06 01:07  聯合報 /   鄒晚/退休人士(台北市)
北市府推出敬老卡可「嗶3千領3千」,7月1日開跑登記當天,副市長黃珊珊到信義區公所視察,卻被民眾嗆聲「根本是給老年人添麻煩。」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我是一個八十多歲的台北市民,我感覺近年來政府在制定政策時,往往忽略從年長者的角度出發,以至於經常出現「為德不卒」的現象。

例如七月十五日那天,兒子下班後告訴我台北市政府有公告,北市加碼振興經濟老人卡綁三倍券,但條件是:第一你必須要上網登錄個人相關資料。第二,要拿敬老卡到附近便利商店先去加值三千元。第三,再到設有老人卡讀卡機的商店,購買商品,而且不是每家商店都有此設備,必須先逐一查詢,免得無法用。第四,等到你完全用完三千元後,再等上八天,會有手機簡訊通知三千元入帳,然後拿敬老卡再到超商去刷卡充值。最後,再到有讀卡機的商店去消費這三千元,前提是商家必須要知道如何計算與操作,不然會遭對方白眼或抱怨等

而設計這套制度的人,可能是完全不了解老人家的消費習慣與能力,因此整個使用過程,讓我倍感焦慮,且不時出現數位落差的羞辱。

首先,長年以來我都是用現金在交易,敬老卡只有在搭公車與捷運等才使用。

其次,和許多年長者一樣,我更喜歡在傳統市場、黃昏市場等地方買東西,一方面可以與熟識的攤販聊天及討價還價,二方面可以增加與人互動機會,很好打發時間。而這些與長者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庶民經濟,都無法享受到目前的振興經濟方案,我手中的卡片在這些地方成了毫無用武之地。

第三,為了使用手中這張卡片振興經濟,我被迫必須先用自己的錢儲值三千元,盡快花掉,但這些消費邏輯,都違反我們老人家一向勤儉持家的原則。

最後,因為使用過程相當複雜,對於平時不習慣用手機的我,更加深老人家數位落差的羞辱,必須依賴子女等年輕人來完成,並麻煩他們詢問各個商家,然後領我去消費等。為此,害我失眠好幾晚,認為領這樣的振興券,不但可能債留子孫,也好像在消費我們老人家。如果不是兒女再三催促下,我原來是準備拒領。相對於其他縣市的長者,他們雖然少領一千元,但好像都比我們開心在使用。

沒有考慮到使用者的消費習慣與尊嚴,再好的政策都成為擾民的工具。











北市石頭湯 荒腔走板的長照


2020-08-06 01:11  聯合報 /   伊佳奇/長照政策研究者(台北市)
北市府為照顧社區失能長者推動「石頭湯計畫」,因照護率不足,今年不擴大辦理。圖為台北市長柯文哲。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北市石頭湯計畫實施四年以來,除績效不彰,更與中央長照 2.0 服務架構的 ABC 曡床架屋,浪費預算,去年市議會審查今年度預算時,大砍原本增列的二千一百萬,致使市府宣布今年無法增列十七處。為了市民權益,市議會應成立專案小組進行效益評估,監察院更應行使監察權,是否預算使用不當,資源重疊浪費。

其實柯市府即興式的政策規畫,磬竹難書。石頭湯政策思維應是為有長照需求的長者提供一站式整合服務,規畫時除應考量實際需求、人數及服務類型,也應考量現有資源、服務量能、長照 2.0 服務架構等,避免資源重複與浪費,此一政策卻倉促推出,原因是柯市府刪除一年七億重陽敬老津貼,為合理化政策,以石頭湯計畫來面對指責

當時說詞是:一年要發七億多元敬老津貼,五年就有卅七億多元,若將這經費投入建設,可將北市長照據點建構起來。

過了四年,非但未能有效建立服務體系,同時服務人數少之又少,遠不如長照2.0服務系統的照管中心。根據議會審查資料,市府宣稱一年服務一,三○八次,平均一個月每行政區服務僅三到五人,績效極低

衛生局原本已有健康中心,承辦長照2.0業務,又設照管中心,及八個認知失智症共照中心社會局則有老福中心,也承辦長照 2.0 業務,各自均設置個管師,北市長照長久以來多頭馬車,再加上「石頭湯計畫」據點,另再設置個管師,疊床架屋再加個違建

石頭湯計畫」開始構想是「整合型社區照顧服務站」,將長者所需跨專業服務送到家,包含在宅醫療、居家護理、居家服務、居家復健、藥師、營養餐飲、輔具及無障礙環境評估暨志願服務等,於民國105年(二○一六年)九月起陸續開辦,目前十二行政局各有一據點,原本今年擬增至廿九處,預算也將增加二千一百萬元,因照護率不足、績效不彰,去年議會砍掉這筆預算。

石頭湯計畫名稱源於童話故事,有三名飢餓的士兵來到窮困的城鎮,在苦尋不著食物的情況下,突發奇想用石頭燉湯,並告訴好奇的村民只要也貢獻一些食材就可分享,於是村民投入自己有限的蔬菜、肉類、香料等食材,眾人齊心協力煮出一鍋美味料理,不只士兵,連貧窮的村民都飽餐一頓。但北市的石頭湯,卻是挪用敬老津貼的預算來編列,完全看不到民間任何資源投入,更看不到共享的理想

柯市府除未能有效整合衛政、社政的長照體系,還增加一個浪費預算、亂用典故、空中樓閣的石頭湯,淪為作秀工具,如果現有長照 2.0  ABC垂直式的服務體系,三層的服務架構會困擾民眾,台北市應先整合社政、衛政,及中央、地方資源,建立單一窗口,對現有照專、照服等增加人力及強化訓練,簡化服務流程,建立單一資訊系統。長照家庭已十分辛苦,請有效運用資源,別再製造問題,否則民國113年(二○二四)也是妄想。













港國安法實施1月 威力太強令人憂


2020-08-06 01:02  聯合報 /   鄭安國/前駐香港代表(台北市)


香港國安法實施一個月來,檢視港府與北京當局在港國安單位的做法,它的威力遠遠超過當初的想像。

首先是國安法出爐前,香港電台就先被檢討,六月間該台很受歡迎的節目「頭條新聞」,因為以輕鬆方式影射嘲諷時事而停播,該台三名高層主管也準備先後離職。

七月初泛民主派舉辦立法會議員選舉的初選,遭到搜查。甚至協調舉辦這次初選的香港大學教授戴耀廷,事後遭香港大學取消終身教授職務。

接著立法會議員選舉登記截止前一日,黃之鋒等十二位泛民派人士遭取消參選資格。其中包括公民黨黨魁等三位公民黨現屆議員。理由是根據他們過去的言論,不相信他們會擁護香港基本法,及信奉基本法。這樣的論據難以令人信服。首先在法治國家,只要不違法,就不受處罰。其次國安法不是說不追溯既往嗎?如今竟然以過去的言論推論他們以後的思想,更何況他們已經表明會遵守基本法,當然也不能違反國安法。

令人震驚的是,身兼國家安全委員會成員的香港保安局長李家超表示,接著要向教育界及媒體著手。他說教育界「一定有壞蘋果」,要從課程、學校管理及日常活動下功夫。要在一兩年內,「將危害國安之病毒『清零』」。根據他的說法,對象、目標乃至時程都很明確,令人駭異。至於媒體,李家超表示將參考外國對媒體之管理制度和懲治方法,不排除立法監管。香港記協發表聲明回應,國安法已規定國家安全的條文,適用於所有人,沒有必要額外規管媒體。

同時,特首林鄭月娥提出因為疫情立法會議員選舉延後一年,以及主張在粵港澳灣區也就是大陸境內辦理境外投票,選舉立法會議員。這兩個主張,都讓人覺得港府意圖在選舉安排與選舉制度上,影響選舉結果。這跟國安法無關,但不能不說是國安法的輻射效應。

最近香港中聯辦又提出「愛國者治港」的說法,雖不是新創,但已經很多年沒有人提了。如果這是北京治港的新政策或新論述,令人懷疑將香港人區分為「愛國者與非愛國者」,不是更難爭取到一般香港人民的認同嗎?

回歸後的香港歷次選舉,建制派得票在四十%上下,且有逐漸增加的趨勢。如今的做法,如同表明放棄爭取香港民心的努力,更會失去原先中間選票,去年區議會選舉建制派大敗,可為殷鑒。

長久以來,絕大多數香港人都是務實理性的,支持港獨與自決的聲浪,根本不是主流,也不成氣候。如今為了一小撮港獨,下國安法的重手,加深與一般香港人間的矛盾,實在得不償失。香港是自由、法治、開放、進步的社會,港人珍惜言論思想自由與公平合理的規則,要他們放棄這樣的思維,將極為困難。這不是國安法可以規範得了的。

奉勸北京當局,千萬不要放棄爭取香港民心的努力。多爭取百分之十的選票,遠比用強勢國安法解決香港問題容易得多。不如在規範港獨後,在香港基本法基礎上,爭取更多一些香港人的認同,以獲得在民主選舉上的勝利,這才是北京與香港的雙贏。

















定位未明…人權委員會 如何上路?


2020-08-06 00:59  聯合報 /   趙萃文/輔大法研所博士候選人(台北市)
國家人權委員會日前揭牌,監察院長陳菊兼任首屆主委。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國家人權委員會已於日前揭牌,寫下人權發展的里程碑監察院舉行全院委員談話會達成共識,將撤回先前函送立法院的《監察法》修正案,單獨制定國家人權委員會職權行使法》,讓人權委員會的調查權有別於傳統監察權,從事後調查變成提早介入,調查範圍亦將擴及私部門,對不配合調查者訂有相關罰則

監察院國家人權委員會組織法》,明定該會主要職掌為調查酷刑、歧視與人權侵害等事件。就此,姑不論將來立法院審查時,必然會對調查的界線與標準有不同意見,特別是對調查權能否延伸至企業等私部門所造成的人權侵害與歧視,必會有一番縝密的論辯。

觀諸目前規制,國家人權委員會雖依存於監察院內,但將擔任促進國內人權指標的專責機構,擁有獨立運作、主動調查等權力,與院內常設委員會得行使糾彈等事後監察的「被動權力」不同。惟因《監察法》相關修正條文迄今未三讀,致使人權委員會雖已上路,但要對類如小明返台與陸生解禁等明顯牴觸人權的歧視事件,恐因缺乏法源而難以執行調查職權

此外,蔡總統雖宣稱:無論政府體制未來如何轉型,保障及促進人權,接軌國際標準,是政府不變的目標。但若下一步果將修憲廢除監察院,則母體已不存在的國家人權委員會要如何改隸?似不出以下方案:一、改隸總統府:在該會職權設計為僅具審查公約、提出報告等軟權力之前提下,或屬可行,但若擁有調查權等硬權力,即非適切,以避免總統擴權的質疑。二、建制為行政院之獨立機關:如NCC,惟將有球員兼裁判及不夠獨立等質疑。三、改隸立法院:此不失為較獨立且中立的機關,亦較符憲法意旨,但是否會形成另一亂源?

凡此,均為國家人權委員會能否順暢運作最根本的基礎問題,卻深具憲法位階價值,亦攸關台灣法治的發展,允宜先有所釐清。哈佛大學約瑟夫.奈教授提出「軟權力」概念,從文化、價值和制度等意識形態去展現,在全球化環境中影響力日趨強大,籲請政府朝軟權力方向籌謀,依設立國家人權機構的「巴黎原則」去衡酌,建立一套符合國際規範的機制,才能一舉竟全功,讓台灣更接近人權立國的理想。











防疫下半場開打 政府還在休息室


2020-08-06 00:54  聯合報 /   蔡木章/服務業、軍醫退役(台中市)
衛福部長陳時中。 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媒體報導,治療新冠肺炎的藥物瑞德西韋,因在各國積極的搶購之下,我國搶藥失敗,倘連同疫苗也失利,恐會變得兩頭空,屆時國人可要自求多福了。

猶記得,二月時我們的中研院國衛院曾陸續宣稱已有能力合成純度達九十七%毫克級)、公克級的瑞德西韋藥物蔡英文更因此大動作向國人宣布這項好消息。

然,半年過去了,我們的政府仍浸淫在防疫優等生及總統勝選的氛圍中,已經到了渾然忘我的境地,是故我們的進度仍留在實驗室階段。對照他國早已繃緊神經,小英政府實在麻木不仁。是以巴西為例,該國早在兩三個月前就已向吉立亞公司下單未來五個月該公司所生產的瑞德西韋

防疫上半場,拜國人風險意識提高,大家拚命戴口罩之賜,得以僥倖安然度過,現下半場業已開打,政府卻仍在球員休息室,繼續它的搶標案、喬人事,僅放任衛福部陳時中一人在球場上打(玩)球,恐凶多吉少。












請問總統:升官發財還有別路?


2020-08-06 00:49  聯合報 /   鄭紹成/大學教師(台北市)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4日出席「國務青旗艦營」再度重申:升官發財請別走這路。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蔡英文總統第一任期時,總統府秘書長一職似不重要,府內大總管曾懸缺七個月後,方由吳釗燮出任但此次蘇嘉全請辭府秘書長,蔡英文總統隔日下午即親自宣布由李大維接任,大異以往,蹊蹺何在

蔡總統方在民進黨全代會中強調清廉重要,即發生蘇震清捲入 SOGO 案收賄,此所以小英不得不再親自上陣,並鄭重告示黨員:「升官發財請走別路。」弔詭的是以往這句黃埔軍校校門口對聯,怎會時空錯亂現在出現在民進黨最高領導人口中

從蘇嘉全親戚近期被媒體揭發的各案(外甥與家屬的唐榮案、姪子的帶國營企業私走印尼和此次涉收賄、女婿公司承攬國營企業禮品訂單),看在台灣民眾眼中想來只有一個感受:「唯今台灣,升官發財只有民進黨此路,還有別路嗎?」

清廉勤政愛鄉土…像極了愛情

搭上民進黨的執政列車,就等於確保榮華富貴、雞犬升天。民進黨以往執政口號的「清廉、勤政、愛鄉土」,像極了愛情,已成過眼雲煙!

蔡總統說:「法律是道德的最後底線,執政團隊的成員如果違法,當然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法律人出身的蔡總統有無深思這句話的邏輯性?法律之前人人平等,不論王公貴族,違法必定要接受法律制裁,這是法治社會鐵律。更重要的是一個進步的公義社會,不能只依靠法律為底線,而是要以「倫理道德做為最穩固的基礎」。法律有無規範並不是重點,而是官員和民眾皆能有內心的一把道德尺,任何行事和言語皆以道德良知為指引,而不是擔心有無違法來警惕作為。

蔡總統也說:沒有違法,並不代表不會影響社會觀感,不會傷害人民對政治的信任;揆諸民進黨前秘書長羅文嘉方預言的「遲早會出事」,可知民進黨的高層皆有共識執政的清廉口號與口碑早已動搖所以蔡總統如果對於兩岸政策已然是採取冷處理、毫不作為;又在內部的執政團隊績效不彰(例如三倍券的勞師動眾被譏為讓民眾三倍疲倦),還有一連串的貪汙弊案雪上加霜的話,四年後下一次的綠色全面執政將無法樂觀以待。

黃埔軍校昭示入伍生貪生怕死莫入此門,但如果台灣政府淪落到「貪生怕死才能升官發財,升官發財更會貪生怕死」,領導人都公開要官員發財請走別路時,這是印證了「絕對的權力,絕對的腐化」之語。蔡總統提示黨員「全面執政必定腐化」的劇本不能成真,但為何執政之後,掌握權力就會腐化?根本上就是從政黨員的品格道德水準低落和政風稽核執行不彰,各種的金錢誘惑考驗黨員上位後的清廉操守,而缺乏外在法檢力量的有力監督和懲處之下,當然升官發財就競走此路。

請問總統,收賄貪汙盛行,黨員不以清廉從政為首要,升官發財還有別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