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日 星期一

經濟日報社論/發電結構不改 電費變動將成常態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93186/web/ 

◆  聯合報社論/台智光案應回歸法律與專業,勿再政治操作
◆  聯合報黑白集/優雅活著,尊嚴死去
◆  經濟日報社論/發電結構不改 電費變動將成常態





經濟日報社論/發電結構不改 電費變動將成常態


2024-04-01 00:43  經濟日報/ 社論
國民黨立院黨團提案凍漲電價,有學者認為實務合憲,但也有學者表示,電價調整將更政治化。記者黃義書/攝影


經濟部3月22日公告電價費率審議會決議電費平均調漲11%。電費上漲關係民生福祉,立法院在野黨團立即在29日院會提案要求電價凍漲。不過,囿於議事規則,該討論提案最後僅以交付朝野協商收場。社會爭議的電價問題雷聲大雨點小,4月1日全民電費上漲成為定局。

電力是現代經濟活動基石,電價調漲牽連甚廣,是影響政府施政成敗的重要關鍵。這次電價大漲為蔡總統的能源政策畫下遺憾句點。而有悖於「好的開始是成功一半」的智慧,電價引發民怨的後續效應,卻為賴清德政府帶來執政的烏雲。

台電有很多調漲電價理由,但決定電價的核心,仍在政府推動能源政策是否平衡兼顧專業與政治考量。我們遺憾政府過去的能源政策有政治高過理性之嫌。如今檢討電價則可分為作業虧損、訂價審議,以及發電與購電的配比等三個層面討論。

首先,台電過去兩年營運短差嚴重累積虧損竟高達3,826億元。政府為避免台電破產,去年增資1,499億元並用特別預算補貼500億元今年2月又再增資1,001億元政府雖投入台電3,000億元資金,卻無法改變台電的經營本質今年若不漲電價,台電仍要虧損1,887億元

現在縱使電價上漲增加628億元收入,而且政府還要撥補去年「超徵稅收」的1,000億元,台電今年仍會虧損200餘億元面對台電無底洞般的連年虧損,人民要問,明年台電仍會調漲電價嗎

其次,電價決定機制源自第八屆立院通過的電價計算公式,並決議設置「電價費率審議會」。當時立院特別要求,「設漲幅上限,半年調幅不超過3%;全年累計調幅不超過6%。」但令人遺憾的是,第九屆立院修正「電業法」後,電價調整「平順化」僅是「原則性」規定,而電價審議會竟然可以自行調整漲價幅度

擴權的費率審議會八年來決議漲價四次,其中僅有一次為3%,其他分別是8.4%及兩次11%;電價累計漲幅高達37.6%,平均每年漲幅近4%社會懷疑費率審議會凍漲電價11次曾否有政治考量,而其暴衝調漲電價模式只是徒增人民生活困擾

第三,追根究柢台電虧損累累的營運,還是在發電配比與購電成本的缺失。政府無視於減碳的世界潮流,堅持「2025非核家園」,結果造成台電發購電量配比高達81%為火力發電。台電不僅大量排放溫室氣體,發電成本更隨國際能源價格上揚而飆漲。另外,台電以超過自發電力成本的30%購入外部電力,以及原本低廉的核電又不斷被停機,都無助於改善台電的生產成本。除非國際能源價格下跌,我們無法期待會有廉價電力。社會不能理解,政府為何堅持不修正發電配比與外購電價政策,以改善台電的成本結構

台灣物價正蠢蠢欲動,主計總處調查2月份消費者物價上漲年增率達3.08%。預測電價調漲後,今年全年物價上漲率2.03%,雖稍低於央行預測的2.16%,但仍高於先進國家央行2%的監控目標。央行最近調升利率,挑明就是因應電價上漲可能影響物價的「預防性」措施。

這次電費調漲可能是燃起物價上漲狼煙的火種。電費漲價至少對三至四成的 CPI 項目產生衝擊,以及各種消費品乘機漲價,都將激發民眾預期物價上漲心理,形成「自我實現」的通膨螺旋。賴清德政府恐因通膨壓力夢魘,而沒有「執政蜜月期」,未來四年政情將是逆風多過順風。

台電生產體系與國際能源價格過度連動,就不可能會有穩定的電價;扭曲發電配比與高價外購電力,就不可能有合理的生產成本。所以,只要政府能源政策不改弦易轍,電價波動就會嵌入我們的生活,也將成為政府執政績效長期痛點

為因應氣候變遷下的減碳需要,以及化解電價飆漲民怨,希望政府清楚說明未來的能源政策還要「蕭規曹隨」嗎













聯合報黑白集/優雅活著,尊嚴死去


2024-04-01 01:05  聯合報/ 黑白集
台大外文系名譽教授、文學家齊邦媛於28日凌晨辭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一百年前出生於東北遼寧,一百年後在台灣告別人生作家齊邦媛留下的,不只是她走過動盪的《巨流河》一書,不只是那些刻骨銘心時代故事,還有她非凡優雅與尊嚴

離開東北輾轉逃亡時只有六歲,抵達台灣時也不過年方廿三,齊邦媛可能是最後一位曾親歷國共戰亂並親筆將之撰寫成書的作家。在動亂的時代,個人命運往往只能隨著洪流浮沉。但齊邦媛努力抵抗卑微,積極發光發熱,用最挺直的脊梁、最不媚俗的姿態保持自己的正直與尊嚴,留給人們一個憧憬及仰望形象

八十歲在養生村寫出震撼各界的《巨流河》,本身就是個傳奇故事,映照出齊邦媛內心強大的熱力,以及她的無畏世俗。或許正因有八十載的醞釀,這部書更顯甘醇透徹。事實上,齊邦媛上半生做的是「文學引介」的工作一方面,她透過英譯把台灣作家的作品推向國際另方面,則將西方經典文學作品譯成中文引進台灣蔡總統稱許她是「台灣文學長河中的粼粼波光」,絕非過譽

齊邦媛曾說,她相信文學可以帶給人們「優雅的力量」。「相信文學」是一種信念,背後的驅力,多少來自早年逃難的狼狽經驗;因此她渴望優雅,也希望人們都可以優雅而尊嚴地活著。是的!優雅活著,尊嚴死去,她用獨特的方式留下了自己的身影。














聯合報社論/台智光案應回歸法律與專業,勿再政治操作


2024-04-01 02:51  聯合報/ 社論
台智光案引發台北市前市長柯文哲(左)與現任市長蔣萬安(右)戰火。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北市議員陳重文涉嫌收賄護航台智光「監視系統網路服務費」一案,演變成柯文哲、蔣萬安前後任市府和國民黨、民眾黨的藍白大戰。柯文哲站上第一線指控「藍綠聯合汙錢」,戰線一路開到郝龍斌市府。不過,此案雖然複雜,卻不難釐清。除陳重文涉賄,其餘到目前都屬專業與施政優先順序之爭柯文哲砲打郝、蔣市府,顯然是刻意卸責及政治操作

關於陳重文涉賄案,已由司法單位調查中。但截至目前為止,郝、柯、蔣三任市府、其他議員都未傳出「聯合汙錢」的貪瀆情事。此案當然應該追查到底,但若無具體事證,不應無限上綱,任意指控。

柯文哲指控「藍綠聯合汙錢」,理由有三:一是郝龍斌市府與台智光簽約廿五年不合理;二是此案核心的市警局監視系統案,在費率相同情況下,預算卻從四億六千萬元,提高到五億五千萬元;三是網路傳輸速率,在沒有必要的情況下「全部改成 3M(每秒三百萬位元)」,導致經費大增。

民國九十九年(二○一○年)郝龍斌市府確與台智光簽訂為期廿五年的委外經營(BOT)合約,明定台智光需為北市建置光纖系統,市府不需負擔費用,但市府所屬機關、學校等網路租用服務,由台智光和各機關簽約。於法於理,委外經營案就是官民合作,雙方互利。複數年契約、合約保證,都是常態。僅此判斷就是利益輸送,未免偏執。更何況,柯文哲擔任台北市長八年,若認此約有問題,何不解約甚至法辦?

至於「速率」與「費率」之爭,亦不難解。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曾畫出重點:問題在費率而不在速率。「3M費率二千二百元」是在柯市府時期訂下。但柯市府從實際需求著眼,堅持採用「部分2M、部分3M」速率,才有「一年四億六千萬元」預算;而蔣市府與業者重新議約,將速率全部提升為3M,才又有「預算增加到一年五億五千萬元」的結果。

因此本案關鍵,就在系統速率有全面提升為3M的必要性。柯市府時,因系統速率混用,監視系統規格亦採「1M、2M混用」形式;蔣市府去年重新議約,鑒於 1M 系統監視器已被市場淘汰、犯罪及交通實際需求,以及議會但書決議等多重因素,在監視器全面更新為 2M 情況下,將系統速率全面升級至3M,預算增加不意外,而這甚至是在柯市府任內就已拍板定案的決策。

柯文哲市長任內,一向誇耀自己「省錢達人」、「控制預算」的成果。然從此案來看,柯文哲的「省錢」卻未必站得住腳。柯市府僅以少量監視器傳輸品質,便確認不需要將速率全部升級為3M、監視器升級為2M,結果造成系統升級無法一次到位,徒增管理與採購複雜度。而犯罪偵防又是「只怕萬一」,不能持僥倖心態,當然系統愈新,偵防效果愈好。柯文哲為了省錢,卻忽略系統建置初衷,已是本末倒置。

柯文哲與議會乃至蔣市府的分歧,無關「誰貪汙」,而是政策目的優先順序不同所致。近日又傳出柯文哲曾在民國一○五年(二○一六年)市府廉政會決議「暫不立案調查台智光案」;民國一六年(二○一七年)在台智光費率審議會「五分鐘通過七十多案」,其中就包括市警局監視系統案。對台智光砍價的,反而是蔣市府。對照柯文哲加碼指控「多出的九千萬就是回扣」,只能說是荒謬絕倫。

在失去台北市長舞台、總統大選又敗選後,柯文哲隱然已有「聲量危機」。政治口水可以拚聲量,但不論勝敗,可確定的是,正為立院藍白合作所苦的民進黨,應十分樂見此番大戰。



【專家之眼】開徵戰爭稅—抗中保台怎能一毛不拔!

◆  【專家之眼】開徵戰爭稅—抗中保台怎能一毛不拔!
◆  【專家之眼】中華民國護照的命運







【專家之眼】開徵戰爭稅—抗中保台怎能一毛不拔!


2024-04-01 07:45  聯合報/ 陳國樑/政大財政系教授兼系主任、政大財稅研究中心主任
「聚旗效應」係指在國際危機或戰爭中,一國之政府或政治領導人物,可以在很短的期間內,獲得國民的高度認同;此一國民基於愛國心對於政府的支持,可以拿來作為「戰爭稅」開徵的立論基礎。圖為位於巴黎羅浮宮、浪漫主義大師德拉克洛瓦(Eugène Delacroix)之《領導民眾的自由女神》(La Liberté guidant le peuple)作品/取自Wikimedia Commons


▶▶▶不斷更新/0403花蓮大地震 完整新聞速報

日前財政部長於立院表示,若發生戰爭,為籌措軍費,加稅或費都有可能。經媒體報導後,行政院發言人急忙出來滅火,說明目前沒有戰爭稅(費)之規畫,財政部也特別發出新聞稿澄清,表示目前並無研議徵收;此一情境,微妙又滑稽!

根據《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法》:「…...財力動員準備分類計畫主管機關應策訂動員實施階段戰費籌措、預算轉換及金融外匯管制事宜。」其中,「財力動員準備分類計畫主管機關」正是財政部;「動員實施階段」係指:「戰事發生或將發生或緊急危難時,總統依憲法發布緊急命令,實施全國動員或局部動員時期」;而「戰費」則是指「戰時預算」。

按此,財政部研議開徵戰爭稅、策訂戰時預算,是依法行政,發言人何必倉卒否認?部長又何必把說出來的話,再硬生生地吞回肚子裡?

在平時,財政為庶政之母;在戰時,財政更是國家社稷存亡攸關。隨著兩岸緊張局勢的升高,除目前後備動員教召的擴大、義務役役期的延長、國防經費的擴增、軍事特別預算的編列…...種種戰備措施外,開徵戰爭稅、提撥「戰爭準備金」,是財政備戰之理當所為

豈能口口聲聲抗中保台,手中的荷包卻是緊緊拽著;那怕是有一絲要多繳稅的風吹草動,發言人、新聞稿等各種宣傳工具,立馬極力否認與撇清,這一毛不拔的抗中保台,也太廉價

戰爭稅的開徵,不是沒有論述的根據在政治學與國際關係理論上有個概念,稱之為「聚旗效應」或「國旗熱」rally- around-the-flag effect or syndrome),用以描述在國際危機或戰爭中,一國之政府或政治領導人物,可以在很短的期間內,獲得國民的熱烈支持。

例如,民國一O三年(2014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逕自宣布併吞克里米亞半島的舉動,使俄羅斯總統普亭(Vladimir Putin)的支持率上升10個百分點至 71.6%;民國一一一年(2022年)俄烏戰爭的引爆,也讓普亭的支持率上升到 69%。甫方結束的民國一一三年(2024年)俄羅斯總統選舉,普亭更是以 87% 的得票率當選,創下蘇聯解體以來,得票率最高的俄羅斯總統勝選人。另一方面,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支持率的上升更是不遑多讓,在民國一一一年(2022年)戰爭初期,曾經一度達到 90%

「聚旗效應」下,國民基於愛國心對於政府的支持,正可以拿來做為開徵戰爭稅的立論基礎過往,英國經濟學家皮考克(A.T. Peacock)和魏斯曼(J. Wiseman),檢視英國1890–1955年的財政支出後認為,社會大動亂(例如,戰爭)的發生,會激起人民對課稅的容忍度提高,造成政府支出規模產生向上移動的「位移效果」(displacement effect

更有甚者,「聚旗效應」也可能因為外溢效果,使戰爭的一國,取得來自他國的支持,並改變國際地位。俄烏戰爭於歐盟東境開打,使歐盟境內居民對於歐洲整體的「超國家意識更加提升,愈發感受歐洲整合與團結意義與價值。按此,歐盟對於烏克蘭在軍費與其他各方面的援助,其實也可以視為一種「回報」。

烏克蘭於民國九十三年(2004年)的「橙色革命」後,積極爭取加入歐盟,但苦無突破性發展。民國一一一年(2022年)俄烏戰爭爆發後,同年6月23日,歐盟授予烏克蘭加入歐盟的候選國地位去年12月14日,歐盟開啟對烏克蘭入盟談判。若非戰爭,事態怎麼可能會有如此快速的轉變。

但應注意的是,「聚旗效應」只是短期效果當過度操作恐懼或戰爭時間拉長,造成社會持續動蕩不安,會激發人民的反感與反戰情緒,進而動搖執政者統治的基礎總而言之,成功的「聚旗效應」必須要能使全國國民,有同屬一體的認知,不能有分屬不同群體的感受

讓人懷疑的是,在台灣的「政治企業家」們(競選公職者及其任用政務官員)長期操弄意識形態、遂行黨派鬥爭下,青天白日滿地紅的中華民國國旗,還否能夠發揮任何的「聚旗效應」?












【專家之眼】中華民國護照的命運


2024-04-01 07:31  聯合報/ 湯紹成/政大兼任教授
外交部認為委內瑞拉政府極為親中,對我國不友善,基本上不核發持我國護照國人商務及觀光簽證,並且治安不佳,如非需要不建議前往。圖/本報資料照片


▶▶▶不斷更新/0403花蓮大地震 完整新聞速報

最近「歐洲議會對中關係代表團」團長包瑞翰訪台時指出,委內瑞拉已拒絕承認中華民國護照,若北京要求其盟友跟進,台灣該如何因應?引起諸多關注。日昨,大陸外交部領事司長吳璽確定將接任國台辦副主任,將也是國台辦首位女性副主任,若將這兩項新聞並列,會有什麼樣的結果?

再查閱我外交部網站簽證及入境須知的資料:1.委內瑞拉自民國一一二年(2023年)4月28日起,取消 COVID-19 疫情相關入境及檢疫規定。2.委內瑞拉治安不佳,如非需要不建議前往。3.國人旅委期間倘遇急難需要協助,請即撥打我駐哥倫比亞代表處緊急聯絡電話:+57-315-649-2913;或請國內親友撥打「外交部緊急聯絡中心」電話:0800-085-095,以獲得必要協助。委內瑞拉政府極為親中,對我國不友善,基本上不核發持我國護照國人商務及觀光簽證若需過境轉機,則按一般其他國家國際機場轉機方式辦理

依此,若不承認我國護照,是否得以在委內瑞拉轉機?也還值得懷疑。易言之,國人根本無法持中華民國護照進入委內瑞拉,但問題是,若出示台胞證,是否得以入境,還有待查證。再者,目前若我國旅客到大陸地區轉機,都會被要求出示台胞證,否則無法登機。或搭乘一些大陸的航空公司班機飛往他國,未來是否會比照辦理,值得觀察。

而新任國台辦副主任吳璽是大陸外交部領事司長出身,且領事是掌管在外國的本國人事務,比如僑民或觀光客等,與外交事務是與駐在國政府交涉為主有些差別。設想,若國台辦以是否發放台胞證,來限制國人的出國事宜,可能成真?

如今一些同胞在申請台胞證時,就遭受刁難,而必須提供額外的諸多證明文件等。若此,一些北京不滿的對象,甚至其家屬,將可能會受到牽連。這對於一些友台國家可能不會有所影響,比如美歐日等,但其他國家就不得而知了。

再者,若一些國家發生政變或天災,屆時台胞證是否可以發揮作用?因此,政府是否應該加以說明,而這可能已經超越外交部的職權了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AI時代的天演論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93186/web/ 

◆  大屋頂下/蔡英文謝幕(下) 蔡英文路線的發展性
◆  搶買ETF 心態要正確
◆  當習近平邀印尼總統當選人訪中
◆  租金高於房貸… 政府應再蓋國宅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AI時代的天演論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AI 時代天演論


2024-04-01 04:19  聯合報/ 林一平(作者為前科技部代理部長)
赫胥黎(Thomas Henry Huxley;1825─1895)。林一平/繪


民國一一二年(二○二三年)五月初,好萊塢發生了一場由一萬五千名編劇參與的罷工事件,美國編劇工會提出四大訴求之一,要求規範 ChatGPT 等 AI 聊天機器人的使用,並明文禁止其用於撰寫或改寫劇本。然而,這項訴求遭到製片廠的回絕。

美國演員工會隨後也參與抗爭,除了關注薪酬問題外,同樣對 AI 的擴散表示擔憂,並擔心 AI 的普及可能對劇本創作的價值產生影響,進而損害整個影視行業的專業性。這場爭議凸顯了 AI 技術與文化產業之間的衝突,同時也提出了在技術發展的同時如何保障人類創意和專業工作者的權益的問題。這一連串事件讓我想起嚴復(1854─1921)由他的著作《赫胥黎天演論》(簡稱《天演論》)所歸納出有名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結論。

嚴復是福建船政學堂第一屆學生,因成績優異而被保送到英國留學。在一八七九年學成返國的那一年,他熟讀了英國許多重要人文社會著作包括赫胥黎的《演化論與倫理學》。

嚴復的同學後來都成為北洋水師的重要人物。甲午戰爭,嚴復的同學以及他教導的菁英學生幾乎全部犧牲(他的學生黎元洪則在廣甲號被擊沉後,跳水逃回)。嚴復相當悲憤,痛哭之後,終於領悟「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重要性,將《演化論與倫理學》推廣於中國。

赫胥黎的原著僅占嚴復《天演論》不到百分之卅的內容。赫胥黎認為倫理學不能等同於生物演化論,而嚴復則認為自然界的進化規律完全適用於人類社會,並融入了斯賓賽(優勝劣敗)、亞當斯密(國富論)、達爾文(物種起源)、馬爾薩斯(幾何級數)等理論,最終得出了自強保種的結論。嚴復的著作出版於一八九八年,對中國人產生巨大影響。同年爆發美西戰爭,西班牙大敗,如甲午戰爭的中國。西班牙國內菁英反省,進行類似於嚴復想法的九八世代運動,歷史的巧合,妙不可言。

一九○三年時十三歲胡洪騂(1891─1962),在課堂上跟老師讀《天演論》,第一個反應,就是改名字,用「適者生存」裡的「適」字,有了一個新名字「胡適」。《天演論》以傳統桐城派文體寫作,胡適接受其理念,卻在適者生存的競爭下提倡白話文,推翻《天演論》的文體,成為新文化運動的奠基人與領袖之一。

在天演論盛行的時期,辜鴻銘(1857─1928)認為當時最可恨的人是嚴復,違背赫胥黎本意,導致「舊不如新」的觀念盛行,違反中國溫良恭儉讓的傳統,產生不少後遺症。然而辜鴻銘阻擋不了嚴復造成的洪流,也造成中國拋棄許多優良文化傳統的惡果。

辜鴻銘對嚴復的批評讓我們反思,讓我們了解到有必要更深入探討如何在 AI 時代中保障人類創意和專業工作者的權益。這場好萊塢的編劇罷工事件呈現了人工智慧技術與文化創意產業之間不可避免的磨擦。保護人類創意和專業工作者的權益需要一個全面性的方法。政府、產業和工會等利益相關者需要攜手合作,制定明確的法律和標準,以確保 AI 的應用在不損害專業從業者權益的前提下進行。 













大屋頂下/蔡英文謝幕(下) 蔡英文路線的發展性


2024-04-01 04:19  聯合報/黃年
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右)曾公開表示,延續蔡英文總統(左)讓印太區域和平穩定的「蔡英文路線」。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昨天本文說,蔡英文卸任,沒有政黨輪替,繼任者賴清德更在選前選後宣示「延續蔡英文總統路線」,這應視為蔡英文的政治成就

但是,緣於相對多數制,賴清德以四○.○五得票率獲得了「雙少數」的「慘勝」,這無論如何皆不能解釋為「蔡英文路線」的勝利。甚至可說,民進黨這次大選是:失敗的執政,贏了選舉

賴清德面對這樣的「慘勝/偽勝」,應知臨深履薄,戰戰兢兢

蔡英文的治理表現,可從內外兩方面看。

先從外部來說。民國一○五年(二○一六年)蔡英文初次贏得總統大選,當時的民進黨秘書長吳釗燮說,大選結果不能解釋為國民黨兩岸政策的失敗,也不能解釋為中共兩岸政策的失敗,更不能視為台灣人民認定大陸政策失敗的公民投票。言下之意,勝選執政的蔡英文政府也可以在歸結於民國一四年(二○一五年)馬習會的兩岸關係基礎上延續發展,因為大選不能解釋為這個路線的失敗。這也許是蔡英文的初心初願

然而,後來的發展卻與此種初始認知愈行愈遠。主要原因是:一、民進黨原本在民國一○二年(二○一三年)已有凍結台獨黨綱之議,但太陽花事件巨幅改變台灣民意的氛圍。二、中共強硬主張「一中原則」與「九二共識」,使民進黨無路可走。三、中共修憲取消國家主席任期限制,及香港反送中運動,嚴重傷害了台灣民眾的兩岸思維。四、川普發動的美中貿易戰迅速將台灣拉進修昔底德陷阱中。五、俄烏戰爭爆發,使台灣突然栽進入烏克蘭化的詛咒。

在這樣撲面而來大背景下,蔡英文順勢操持台灣問題國際化槓桿,這可視為成就;但也使台灣淪為大國地緣政治的棋子,台灣因此成了在牛棚裡待命的烏克蘭,這卻成為台灣的深重隱患

再說內部。蔡英文可說是解嚴後政黨內部治理最成功的總統。對照來看,李登輝最後被逐出了國民黨;陳水扁年代的民進黨也是烏煙瘴氣而陳水扁說「王金平是太陽花之父」,一句話更殘酷點出了馬英九的黨內情勢。但蔡英文在民進黨內幾乎建立了「蔡核心」的不二地位這裡不細論是非曲直,只在呈現蔡英文的不同一般

蔡英文將民國一○九年(二○二○年)欲把她拉下馬的賴清德收編為副總統,自此掌控了賴的行止,以至今天能聽到賴清德高喊「延續蔡英文總統路線」。足見蔡英文城府之深密

觸目所見,蔡英文也幾乎收服了民進黨美麗島世代所有政治菁英,非但維持了人情關係,也真實地滿足幾乎每一位要角在名利上需求,唯一的主要例外可能只有呂秀蓮。

再如,民國一七年(二○一八年)九合一選舉,民進黨大敗,蔡英文最後居然將重要的落選者如蘇貞昌、陳其邁、林佳龍、李進勇等,全部起用為政府要職;如蘇貞昌新北市長落選,卻擢升為管治新北市的行政院長,陳其邁高雄市長落選,卻晉升為韓國瑜的上司行政院副院長。又如,當官員因政務表現出現爭議,像吳釗燮、陳時中、陳吉仲等,蔡英文只問去留對整體布局的損益,全不受「責任政治」的羈絆這種幾乎反其道而行的人事操作,使官員罔顧、甚至蔑視社會爭議,包括蘇貞昌之輩,皆甘為蔡英文頂冒矢石,而蔡英文則不必如陳水扁那樣親自出來與輿論吵架,這才使得如拔管案及中天案這類薰天臭案成為可能

這是蔡英文領導統御心法,因此也造成體系治理敗壞。僅以林智堅案所揭發的學倫醜聞與延伸的地方政治腐敗,以及光電綠能案暴露出的系統性貪腐二例而言,即可看出蔡英文的「低分貝治理」,其實埋藏了一個上下其手罪惡平台

回顧蔡英文的治理,她自己的分貝很低,但打造了一支企圖心有時強過是非心的團隊,演出了內政的風風雨雨(如能源政策);又無力操持美中對峙及俄烏戰爭的風潮,隨波逐流,台灣已然烏克蘭化,喪失了戰略上的主體性。

蔡英文的境遇是磕磕碰碰的,因此她的「路線」也處處顯示磕磕碰碰的痕跡;她當然有成就,但顯然更留下極大的缺憾。這一切似乎不是她的「以後就不關我的事了」一句話就能一筆勾銷。這因「延續蔡英文總統路線」已成話題,也因蔡英文個人一路蘊積的巨大能量,仍有可能影響國家未來的走向此即本文所說,蔡英文路線或許仍有其發展性及未來性

前文曾說,目下所見的「蔡英文路線」,應當只是磕磕碰碰出來的半成品,她必也有身不由己之處。如果她在卸任後繼續參與政治事務,即有可能繼續發展其「蔡英文路線」的初心與全貌,這將比賴清德的「延續」更真實,也必能超越賴清德的「延續」。

例如:李登輝卸任,他只在日本叫座;馬英九卸任,他與大陸有對話能力。但蔡英文卸任後若欲代表台灣向國際發言,她在美國、日本、歐洲都能找到舞台,且因她近年累積的國際知名度,一言一行皆有可能形成內外焦點。她的這種潛能,應當視為台灣的政治資產。

倘係如此,本文期望:一、蔡英文能努力與中共及十四億人對話。李登輝與陳水扁皆因政治現實的壓擠,最後的政治落點均在台獨,李扁也成了對岸十四億人的敵人。蔡英文尚未將自己刷油漆刷到牆角,希望她不必作十四億人的對立者,而能成為與十四億人的對話者。不以台獨刺蝟面對中國,而用民主燈塔的中華民國面對中國。二、更希望蔡英文能深入與民進黨及台獨支持者對話,努力將民進黨由中華民國的顛覆者,轉變為中華民國的捍衛者。

由於蔡英文有與民進黨對話能量,因此她也就更有與對岸對話的能量。

本文表達這樣的期望,應非全無所本,而是觀蔡英文數十年來政治生涯曲折變化,認為這也許應是蔡英文路線的初心及全貌,或至少蔡英文路線蘊蓄有這種發展性。蔡英文在職時,受到現實情境的壓擠,必有形格勢禁之處;但卸任後,自然比較自主自由,或許較有高屋建瓴發言的空間。

今天,馬英九登陸訪問。去年此際,馬英九訪陸與蔡英文訪美交錯。賴清德說,那是馬英九回到一中與蔡英文走出一中的路線之爭。但此話亦非出自蔡英文,而是出自賴清德。其實,馬英九呈現的路線是「不脫鉤,去風險」,用以與賴清德的「脫鉤,添風險」對照。

習近平會馬英九,不僅是與馬英九對話,也必是對賴清德放話。賴清德如何在五二○回應習近平,最好先與蔡英文商量一下,畢竟蔡英文對此有刻骨銘心經歷,何況這樣也較能符合「延續蔡英文路線」的口號。



延伸閱讀













搶買ETF 心態要正確


2024-04-01 04:19  聯合報/ 丁予嘉/經濟學家


台股站上二萬點了,護國神山接近八百元了,AI 的上下游產業,不管與人工智慧有關無關,阿貓阿狗全面噴漲。這種現象,近一年來,全球皆然。在美國,大家在談的是個人四○一K的投資組合,若跟不上漲幅,盡速更換;在德國,除了抱怨油電飆漲之外,就是慶幸股票賺的,能夠高過生活成本漲的,沒有人在為經濟衰退而擔心;在日本,沒有人在注意日本央行要結束零利率政策,絕大多數的人在看央行在買哪些 ETF。

雖然全球各國股市先後創下歷史新高,但總是會有後知後覺的大多數人,深深感受到「只有」自己沒賺到,更怕的是,若是不參與,自己又是被落下的一群,有一詞專門在形容這群人,FOMO(Fear Of Missing Out)。人類本是群體、群居動物,又有貪念的本能,領頭羊動了,大家就都動了,還爭先恐後地動了。這種羊群理論的現象,舉世皆然,不論你的市場是散戶多,還是法人多!

ETF之亂,就是 FOMO 加上羊群效應的結果而已。在台股創下歷史新高之時,嗅覺敏銳的投信公司,牢牢掌握住 FOMO 散戶的偏好,一、不能再被落下;二、月配息的吸引力。○○九四○吸金一,七四○億元,是的,你沒看錯!它創下有史以來台灣募集基金的最大規模,這樣的數字,放在所有先進國家,都是少見的!賣房子的,解定存的,從來不碰股票的,競相奔到證券商開戶,熱烈的程度,絕不亞於民國七十八年(一九八九年)台股漲至一二,六八二的熱潮。就在前幾天,有一檔 ETF,也是在短短數天內,募集了五百多億,掛牌當天,爆出七十多萬張天量。更有甚者,有一檔掛牌有些日子的 ETF,市價已高出淨值十%了,還有一大堆人戴著鋼盔衝進去搶,竟也爆出單日破十萬張的大量。熱過頭了吧!

ETF 是個好金融商品,尤其是對沒有時間自行操作股票、債券、大宗物資、正向反向、結構型多重商品的人們來說,真是一項極好的創新!但是,金融創新到了一窩「瘋」的時候,就會變成自己打自己,市場也會跟著受累。正如民國九十四年(二○○五年)美國開始的 CDO(有擔保受益憑證),創新之始,掌聲滿滿,後來一窩「瘋」的發行、變化,到最後的複雜、紊亂,進而導致民國九十七年(二○○八)的全球金融海嘯。

ETF 的現況也是如此,所有我可以想像到的金融商品、有市場且活絡的指數報價,都有 ETF 的身影。ETF 已經多到,藉由 ETF 套利的券商自營部,因有利可圖,訓練、聘請專職經理人,每天用程式交易,比拚速度,只要有套利的機會,一分一毫都不放過。ETF 已經是全球金融體系裡的重要參與者,它助漲助跌的力量,早已被預知,不過,這種無腦、被動的投資工具,本應長期持有,勝算較大,在台灣卻一夕之間,變成了另一種追高殺低散戶樂園

最早的 ETF(指數股票型基金)在民國八十二年(一九九三年)於美國上市,標的是標準普爾五○○的指數。想想看,當年的標普指數不到四百點,若你在當初買了這檔 ETF,現在的標普是五千二百多點啊!市值上漲不止十倍,加上每年的配息,肯定是賺翻了。當然,你可能抱不住這麼久,但是,長期持有肯定是對的。

上個月,我在經濟日報專欄寫青龍年的風險」,今年保證不會是一個平滑少變的年。目睹當下的 ETF 之亂,再次苦口婆心的建議:三思而行,謹慎以待。














當習近平邀印尼總統當選人訪中


2024-04-01 04:19  聯合報/ 張良任/前駐印尼特任大使(台北市)


今年三月當選印尼下一任五年任期總統的普拉伯沃Prabovo Subianto),他也是現任的國防部部長,應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之邀,三月卅一日至四月二日前往北京訪問。

這次的訪問「頗不尋常」,一方面他還是總統當選人,到十月才會就職,此時高調出訪,自然引人側目。此外,在大選中落敗的兩位候選人阿尼斯Anies Baswedan)及甘查爾Ganjar Pranowo)認為選舉中有弊端,矛頭指向現任總統佐科威暗中以不當的手段支持普拉伯沃勝選,因為搭檔參選的是他的長子吉伯朗Gibran Rakabuming)。兩位落選者訴請憲法法庭另行舉行大選,案件還在審理之中。在選舉訴訟未定案之前出訪是否恰當?印尼政壇對此意見十分紛歧。

普拉伯沃接受邀訪主要的著眼點:一、延續過去十年印尼與中國的友好合作關係。二、加強未來經貿合作的廣度及深度。三、著眼於未來印尼經濟發展、遷都所需要的科技與基礎建設。四、展現或追隨佐科威總統過去十年的外交路線,並確認及深化去年十月十八日佐科威與習近平共同簽署的提升雙邊戰略合作協議內容。普拉伯沃雖然是國防部長,但此行國安問題應該不是重點。

附帶一提的是,現任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部長劉建超之前曾擔任中國駐印尼大使,傳聞他有可能出任外交部長;現任駐美大使謝鋒,之前也擔任過中國駐印尼的大使。他們兩位跟筆者在印尼工作期間有重疊。他們跟普拉伯沃、佐科威等政府高層人士熟識,對未來中、印關係的發展應有一定的話語權。

普拉伯沃接受中國的邀請,想必是得到佐科威的同意。在擔任總統期間,佐科威保持跟中國之間友好合作的關係,雙方高層領導人互動十分緊密頻繁;在工作階層則有副總理級定期會談,簽署了眾多經貿科技教育方面的合作協議。印尼第一條雅加達到萬隆的高速鐵路,也是由中國大陸公司承造,並已完工運轉。中國對印尼其他的鐵路建設工程也虎視眈眈。

佐科威秉持的外交政策,就是印尼自民國四十四年(一九五五年)萬隆會議之後奉行的不結盟主軸,不倒向某一大國或加入某一陣營,以免捲入不必要的地緣政治紛爭。

習近平的邀請也「頗不尋常」。對七個月之後才能就職總統的普拉伯沃伸出橄欖枝,自有其戰略上的考量。美國政府最近幾年對中國採取鋪天蓋地的打壓與制裁,似乎認為太平洋不夠寬廣;美國布建了北起日韓到台灣、菲律賓,再延伸到紐澳的一道道拒止中國擴張的防線;拜登總統去年也不辭辛勞去了河內一趟,提升了美、越戰略夥伴關係唯獨東協的龍頭、國際海運通路中樞印尼,仍維持不結盟的態勢

在此時此刻,中國強化與印尼的合作關係,不啻對美國也可以隱然產生一種對抗的力量。雙方多一分的合作,在美國眼中都是不合時宜的破口。美國兩黨總統候選人並沒有邀請普拉伯沃前往訪問,誰也無法確定能當選總統;而普拉伯沃也不能貿然前往與任何一位候選人見面。在此空窗期,中國政府明快出手,邀請策略上十分成功。此行雖無「國是訪問」之名,但會有「國是訪問」之實。

在五二○之前,我們的總統當選人賴清德有沒有機會跟普拉伯沃在峇厘島見上一面呢?

過去美國政府因普拉伯沃人權紀錄不彰而不准他入境,如今中國政府倒履相迎,他的心頭必定感慨萬千吧!













租金高於房貸… 政府應再蓋國宅


2024-04-01 04:19  聯合報/ 林健正/陽明交通大學榮退教授(新竹市)


日前媒體報導,在六都有許多地段租金的費用高出房貸;另一方面,雙北市因房價太高,又有些租金比房貸低,這些都是不難理解的社會現象。然而,房租與房貸會有黃金交叉,但就算在雙北市,現在房租可能已超過十年前的房貸。

當前台灣的居住政策主軸是社會住宅,但這只對一半。精確地說,推動社會住宅是台北天龍國的觀點,年輕人買不起房,政府就說那我來蓋社會住宅租給你,卻並未解決高房價的問題。

眾所周知,房租是生活費用,只去無回,而且愈付負擔愈重,尤其會排擠退休後的生活費用;而房貸定期定額儲蓄,愈付負擔愈輕鬆,最後變成資產。人們可以「以房養老」,成為社會安全保險體系下的一個環節。

政府的住宅政策應該以「住者有其屋」為主,社會住宅為輔。無論購屋市場或租屋市場,政府都應該適度地增加住宅的供給。英國每戶住宅的人口數約二點四人,台灣約二點六人;台灣在邁向現代化社會的過程中,符合現代衛生、安全與舒適的合宜住宅需求,仍有成長的空間。

在購屋市場上,政府應該恢復興建國民住宅或推動合作住宅,以滿足國民居住的基本需求。現階段宜以「青年成本價住宅」與「企業員工安家住宅」先行。當然商品住宅可以提供更好的住宅,滿足上層社會的需求。

至於在租屋市場上,政府應該妥善地運用稅制,把囤房用的空屋或低度使用的住宅逼到租屋市場上。政府可以做的是制定自用住宅出租住宅以及囤積住房三級住宅稅率,以鼓勵房主將餘屋釋出到租屋市場上。

各國政府祭出許多打房的政策,從南韓打房的經驗顯示,只有升息才是有效的工具 。然而,升息雖可讓過熱的經濟降溫,減少通膨的風險,卻也有很大的副作用。南韓以激烈的手段升息打房,打到房地產業者趴在地上,政府只好再編列預算提出拯救房市的措施。民國一一一年(二○二二年)南韓總統大選,兩位主要候選人李在明與尹錫悅都主張增加住宅的供給,包括現任總統尹錫悅承諾在首爾地區興建卅萬戶的「青年住宅」,以成本價讓售給符合申購資格的年輕家庭

至於提高住宅稅率的持有成本,這樣的成本可以很容易轉稼到租房上;這就會造成房租上揚,等於是把財富從弱勢的租客族搬到國庫,而不是真正地課到屋主的懲罰稅。「黑狗偷吃,白狗受罪」,不啻是反羅賓漢的行為,堪稱「居住正義」的外一章。



魏國彥/國土計畫法 需考量生物地理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魏國彥/國土計畫法 需考量生物地理







魏國彥/國土計畫法 需考量生物地理


2024-04-01 04:19  聯合報/ 魏國彥(作者為台灣大學退休教授)


台南左鎮菜寮溪是一條神奇的河流。四十多年前一個夏日午後,我追隨林朝棨教授水深及腰的河水中用腳踢查有無化石,因為颱風剛過境,老師說,山上岩壁的化石可能隨山雨沖刷入河,正靜靜躺在河床上。因為前一段有鄉野傳說,在這個河段看到類似人頭骷髏的東西。一邊涉溪,我一邊想,我們要不發現台灣第一顆人頭化石,要不,我們撞破一件殺人事件。然後,我腳下碰到了一個物件。

林教授看了看,用放大鏡檢視:「可能是鹿的腓骨」。在那之前不久,民國六十年(一九七一年)夏天,林教授帶領團隊菜寮溪牛食水段挖掘出犀牛化石,是台灣所發現最大、最完整的古哺乳類化石,後來命名為「中國犀牛早坂亞種」,是為了紀念當年教過他的台北帝國大學台灣大學前身地質學講座教授早坂一郎,更因為早坂教授民國二十年(一九三一年)當地人何春木引領之下下菜寮沿著河床走到吹風嶺,在礫石中採集到許多鹿角、野牛及動物牙齒化石,後來發表多篇學術論文,是台灣古脊椎動物研究先鋒

九十多年來,菜寮溪的化石研究一代接一代,我發現,菜寮溪古劍齒象九十萬年前來到台灣早坂犀牛八十萬年前登陸草原猛獁象抵達時間約在六十萬年前,好像每十萬年就造訪一次,原來牠們來到的時候都是冰河最盛的時候天寒地凍,這些大哺乳動物由中國大陸來台灣避寒了。當時全球冰河發育,海水面下降一百公尺,台灣海峽較淺的部分出海成陸,成為「台灣陸橋」,黃河、淮河一帶乃至西雙版納的動物大舉遷徙來台,所謂「唐山過台灣」並非人類首創,在以往九十萬年中每十萬年就有一次動植物大移民潮。

一同到來的還有更多中小型動物,台灣的獼猴、水鹿、梅花鹿,野豬、山羌、青蛙、蛇,不一而足。如今,大型的犀牛、象群早已絕滅,不見蹤影,而中型野生動物有的已列入瀕臨絕滅的保育類名單

近卅年來,學者對台灣的許多野生動植物做基因定序,從另外一個角度了解台灣生物的前世今生。近年一篇有關台灣河川鰕虎魚的研究很有意思。鰕虎魚身長大約我們手指頭的長度,胸前有個吸盤,在湍急溪流中能吸附在石頭之上。這種小魚大約在九十四萬年前來到台灣,最初登陸的地點在大安溪口,然後該魚種有向北、向南播遷;隨著台灣造山運動與山川地形的演化,各河流鰕虎魚漸漸受到地理隔絕,彼此間的基因發生分歧,五十萬年前由南到北分化成四個動物地理區系;而近年來,由於人類活動,鰕虎魚也在東部河川現蹤,成為另一個新的分區。

為因應氣候變遷,防範天然災害,《國土計畫法》原訂民國一一四年(二○二五年)上路,但是因為民眾對於「國土功能分區圖」抗議連連,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四月一日將召集各縣市長參加行政院跨部會議,可能將「功能分區圖作業」再延後兩年完成。當此之際,我建議,為台灣的永續發展,相關作業要把生物地理因素納入,無論山川、人類,以及動植物,都是冰河時期遺留下來時空紋理一部分,我們同舟一命,要和衷共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