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6日 星期二

經濟日報社論/馬克宏勝選凸顯的政經意義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75013/web/ 

◆  聯合報社論/病毒距人民越近,陳時中離人民越遠
◆  聯合報黑白集/高端奇蹟新章
◆  經濟日報社論/馬克宏勝選凸顯的政經意義







經濟日報社論/馬克宏勝選凸顯的政經意義


2022-04-26 02:44  經濟日報 /   社論
法國大選,現任總統馬克宏成功連任。路透


法國總統馬克宏24日贏得了一場對北約、對歐盟、對民粹主義都具有重要意義的選戰;以58%對42%擊敗極右派對手雷朋,馬克宏贏得輕鬆且漂亮,更讓歐、美各國領導人都鬆了口氣。

馬克宏是從戴高樂之後,第一位第一任期內完全執政,而且能夠贏得連任的總統,這也代表他贏得民眾的信任。他能夠勝出,靠的是兩套作法。第一套對他未來五年的施政將有所裨益,第二套則不見得多好。

第一套是在內政改革勞動市場緩解了失業問題,以及他在防疫及疫後經濟復甦表現良好。在對外方面,他使法國在歐洲重新取得領導地位,而且他主張強化軍力及經濟自主逐漸成為歐盟內部主流願景。民眾雖未必喜歡馬克宏,但至少尊重他在這方面的政績

他的第二套作法雖為他贏得選戰,但也將是他第二任期內可能面臨的挑戰。馬克宏五年前勝選之後,已經將傳統中間偏右與中間偏左政黨摧毀,並建立了一個高度個人化權力集中化政府體制反對黨派被迫走向極左或極右路線。馬克宏相信極端派政黨不足以對他構成威脅選舉結果證實他的眼光正確,但也證明愈來愈多法國民眾倒向極端派極端派相信他們能夠在6月舉行的國會選舉中勝出,使馬克宏政府成為「跛鴨」;如果不成功,則計劃以大規模街頭抗議行動反制馬克宏進一步改革政策

事實上馬克宏能夠連任,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法國民眾決定「兩害相權取其輕」。如果是極右派國家聯盟」的雷朋勝出,則由於她承諾劇烈改變法國的經濟社會與外交政策,可能使法國陷入黑暗時期,這當然不是歐盟夥伴與企業界所樂見,且法國人民也不願意接受這樣的結果,尤其是值此俄烏戰爭危急之際,於是民眾最終選擇了維持現狀。然而在兩周前的第一輪投票中,有28%選民缺席,為民國 58 年(1969年)以來最高,而且各個反體制黨派」的總得票率高達60%,顯示有眾多選民不願為馬克宏五年來的表現背書。

馬克宏接下來的挑戰,就是6月舉行的國會選舉,他領導的政黨可能無法在國會取得過半席位,新崛起極左與極右派政黨擴張在國會的地盤。針對他所推動的經濟改革,以及民眾因為生活成本高漲不滿情緒,將導致街頭抗議活動更加頻繁且激烈各種反對聲浪結合起來將令他疲於奔命。  

這次法國大選在政治上的另一項重要意義,就是徹底打破傳統的「左右對立」。在第一輪投票中,傳統的「中間偏右派」只拿到4.8%的選票,「中間偏左派」更只有1.8%極左派候選人雖未能打入第二輪,但仍拿到22%的選票,充分證明左右對立」的政治已經結束取而代之的則是一套「國族主義對抗國際主義」,以「全球主義者」與「愛國主義者」來作為切線政治模式

在選戰中,雷朋曾譏笑馬克宏「說的是全球語」,不是法國話;她也指責全球主義者將法國人視為毫無底蘊消費者,而不是在文化及語言上與法國緊密結合公民。在外交政策上,馬克宏熱衷倡議歐洲應更深度的整合,而雷朋則主張拆散目前的歐盟體制,轉變為民族國家式歐洲。雷朋這套言辭與川普「未來不屬於全球主義者未來屬於愛國者」的說法遙相呼應

美國與英國也同樣發生類似的左右混雜現象。在川普出任總統之共和黨一向主張自由貿易、全球化及鷹派的外交政策;但川普強推美國優先路線,將共和黨導向保護主義與孤立主義。英國「脫歐」之舉,也重組國族主義對抗國際主義軸線

這套政治思維擴散到全世界促發重大危險,在於發生國際衝突機率將因而升高。太多國家都認為自己非常偉大,只會使全球風險愈來愈高













聯合報黑白集/高端奇蹟新章


2022-04-26 02:41  聯合報 /   黑白集
高端疫苗。聯合報系資料照


為了「進軍國際」,被綠營譽為「下一個護國神山」的高端疫苗,將發起現金增資預計籌資十五億元。新冠疫情下的「高端奇蹟」,又將寫下新的篇章。

高端現金增資的理由,是要為今年「出貨量一億劑備料,還說「中長期為三到四億劑」。這些話,聽起來有熟悉感。兩年前高端就說,民國 110 年(二○二一年)目標是「生產二千萬劑」;但去年是政府連放水加採購,也只賣出五百萬劑。過了半年多,僅打了一半。今年已過三分之一,一億劑的目標依然掛零。

高端疫苗去年獲利十四億元全來自人民荷包所餘疫苗,有多少將屆期銷毀,則未可知。高端拿著政府奉送的十四億,又要擴大股本,這等「無中生有功力令人瞠目結舌。疫情發生後,高端市值已暴增數百億元,區區十多億元還要「現金增資」,也是匪夷所思

高端畫的大餅,是「團結疫苗解盲」。但在 Omicron 病毒肆虐、各國疫苗產能大增,高端又幾為「全世界最貴疫苗」,即便解盲成功,能拿到多少訂單仍很難說。既解盲在即,何不等報告出爐再說;卻急在此時現金增資,動機讓人懷疑

國際疫苗研發廠商眾多,有的企業魚躍龍門,有的企業認賠殺出一切但憑技術;像高端這樣一路獲政府關愛,實在少見。集萬千寵愛於一身,高端確是「民進黨護國神山最佳代表















聯合報社論/病毒距人民越近,陳時中離人民越遠


2022-04-26 02:37  聯合報 /   社論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疫情急遽升溫,社區防線潰堤本土單日確診已破五千預估本周內單日確診可能破萬目前全台居家隔離人數近八萬,以當前的防疫政策,百萬人居隔的日子也已不遠。地方防疫行政已經瀕臨崩潰邊緣,「醫勞盟」更對專責病房量能直言地獄景象,其實很近了」。儘管蔡政府仍不願承認與病毒共存,但民眾已不必問病毒距人民多近,只想問:指揮官陳時中距離人民多遠?

疫情難遏,指揮中心緊急找高風險六縣市首長開了一場有共識、沒結論線上防疫會議地方首長對簡化疫調、降低隔離天數與強度等都有共識,但陳時中未做結論,要等專家會議拍板。指揮中心確實應改變作風,俯聽地方聲音;但一場準備不周的會議,指揮中心的召集急急如律令縣市首長卻連討論主題都不知道各地防疫如急驚風,唯指揮中心決策仍像慢郎中。

防疫會中,台北市長柯文哲要求指揮中心針對疫情,講清楚「中央戰略是什麼」,地方才能制定戰術、執行戰鬥。柯文哲並呼籲,這種會影響國家安全重大事件,需提高到「國安會議層級討論。這樣的要求,未免太高估蔡總統,也太為難陳時中了。

陳時中固然把指揮官權力大刀耍得虎虎生風,但他背後的蔡英文,可從來不是局外人。新冠疫情爆發以來,蔡英文已經在幾次國安會議上,對防疫政策紓困計畫作出相關裁示。一月底國安高層會議,蔡英文還指示要確保醫療量能,結果現在確診高峰未至,卻已面臨醫療即將滿載難題。事實上,現行「重症清零輕症管控」的「新台灣模式」,就是在清明後的總統官邸防疫會議定調的,並預告做好疫情大規模爆發準備;結果,現在卻陷入重症清零、輕症管控」的困境

外界早已一再批評,指揮中心防疫戰略與戰術矛盾,讓天下大亂。例如,戰略上已朝向與病毒共存,戰術上卻仍採清零手段。而且,在居隔照顧防疫措施上,中央缺乏準則放任地方自生自滅。然而,台灣會大亂,亂源不完全在病毒,而在陳時中的心不在焉和蔡英文的垂簾指導

儘管陳時中反駁,稱現在整體戰略就是要在「正常生活下積極抗疫」,戰術也一樣,沒有矛盾;但這是空話。以變種 Delta 病毒時代的居隔措施應對十倍速擴散的 Omicron,確診和居隔急劇爆量,社會與經濟如何正常運行?人民如何「正常生活」?自主應變為名叫人民自求多福,但人民如何跨越諸多法規和行政命令樊籬,政府又給了人民什麼武器自保?陳時中有兩年多時間的整備,卻無法積極提高我國的疫苗覆蓋率,快篩試劑依然又貴又缺,治療藥物嚴重不足,人民如何積極抗疫?

確診爆量地方防疫機制已快無力負荷。指揮中心決定,分三階段篩檢代替隔離;新北市長侯友宜質疑緩不濟急,柯文哲則說中央早就該開始做了。中央與地方的距離到底有多遠?指揮中心公布確診分流指引調整收治原則,並樂觀估計專責病房量能充足;但「醫勞盟質疑,距離地獄景象」不遠。當陳時中稱可能有兩成人口染疫時,民眾會相信指揮中心的樂觀估計,或是可怕的地獄景象?陳時中要老宅居隔民眾把「鑰匙丟下樓」,以解決送餐送藥問題,甚至認為這種沒管理員、沒對講機的老舊公寓只是「很少數個案」時,陳時中距離人民又有多遠?

與病毒共存的日子來了,但病毒距離人民越近陳時中卻距離人民越遠



【專家之眼】華視引爆地雷 NCC跟文化部都該自請處分

◆  【專家之眼】華視引爆地雷 NCC跟文化部都該自請處分

◆  【專家之眼】俄烏衝突 拉開第三次世界大戰序幕
◆  【專家之眼】讓新冠病毒特別條例落日 重練才是正道







【專家之眼】華視引爆地雷 NCC跟文化部都該自請處分


2022-04-26 08:43  聯合報 /   褚瑞婷/世新大學博士候選人
華視新聞接連出錯,華視董事長陳郁秀(左二)和華視代總經理陳雅琳(右一)雙雙請辭。立委詢問兩人是否會接受慰留,兩人皆表示,不會接受慰留。記者陳正興/攝影



華視一錯再錯連三錯的新聞編輯製播失誤,讓社會各界不只譁然,更是錯愕,許多陰謀論跟背後藏鏡人的各種揣測都已經甚囂塵上。平心而論,從共軍侵台大屯山火山爆炸,一直到「總統蘇貞昌」,連續三次的離譜錯誤,對一個「專業的」新聞台來說,可能嗎?

如果只是單純的人為失誤,顯見華視新聞的內部流程絕對出了很嚴重的問題,損及根本,導致錯誤頻傳。若是礙於「指導棋」而非錯不可的話,外力介入媒體的情節更加重大。也就是說,不管是有心還是無意,華視的重大失誤相當嚴重,讓NCC、文化部以及整個公視集團都落入地雷引爆的前哨戰。

除了陳郁秀請辭董事長、陳雅琳請辭代總經理,以及相關從業人員的究責之外,主管機關也都是責無旁貸。先以 NCC 來說,外界把華視出錯的責任算在 NCC 頭上也是其來有自,畢竟華視是在 NCC 主委陳耀祥的「機會說」之下,才能「獨家」取得52台上架機會。

然而,NCC 在經過「專業評估」且「許可營運計畫」的前提下,讓華視成為52台的贏家。但是,三番兩次的嚴重失誤,已經重創輿論及收視戶對華視新聞台的形象,NCC 當初力拱華視上架,憑的到底是什麼?

就算華視目前收視率不如其他同區塊的有線電視新聞台,收視群眾偏少,但藉由 NCC 的推波助瀾,華視在全台有線電視系統商的上架過程可說是「非常順利」,目前許可上架的佔比已經達到39.5%,若再加上尚待審核的52台上架申請案,華視新聞台在全台有線電視頻道的上架率將會高達72.7%。如今錯誤連篇,破綻百出,還在審核中的華視上架案,NCC 怎敢放行?

至於文化部長李永得在上周兩度道歉之後,近日面對立委質詢,認為華視的連番出錯是「系統性失靈」,真正的肇因是公廣集團董事會遲遲未能改組。這種踢皮球的說法看似有點道理,但是回想文化部上次提送行政院的公視基金會董監事名單竟已經是去年九月跟十一月的事情。

如今大半年都過去了,公視發生片庫損毀跟這次的低級失誤等嚴重事件,文化部就是整個公廣集團系統的重要領航者,如此消極任事才讓系統失靈的如此離譜,怎能將過錯全部推給看守階段的董監事會呢?

巧合的是,華視將於8月底進行三年一次的營運評鑑,讓人不免聯想到過去有其他電視台都因類似情況受到裁罰,甚至成為不予換照的原因之一。然而,行政院長蘇貞昌日前對華視誤植事件表示是「荒謬的錯誤,希望不要再發生。」沒想到過沒幾天,院長變總統,而 NCC 對於華視連三錯只說:「沒有撤照這麼嚴重。」看來 NCC 主委的裁量權好像比天高,華視似乎又得到免死金牌。

總的來說,華視從一開始可能就無法勝任位居52台的黃金區塊,一切都是因為 NCC 護駕加上文化部懈怠所造成的系統性失靈,導致華視在能力不足的現況下勉強上架52台,進而造成錯誤百出的難堪場面。事已至此,華視相關人等都已受到懲處,難道 NCC 跟文化部還不自請處分嗎?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46:這裡沒警察!


◆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50:為何豬瘦鴨子肥?
◆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49:可以拍寫真集嗎?
◆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48:凡事多問好處多多
◆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47:邊際效用遞減法則
◆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46:這裡沒警察!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46:這裡沒警察!


2022-04-29 08:12  聯合新聞網 /王建煊(前監察院院長、天使居創辦人)
台灣人民如果繼續不尊重法治,現有的一點進步與繁榮,很快就會化為烏有。示意圖/ingimage



一日清晨,我坐的車子在應該繞過圓環至對街的馬路上,突然不繞圓環而直接切入對街迴轉,嚇了我一跳,我急促地對司機說:「這裡不能轉,這裡不能轉!」但是他卻很輕鬆地跟我講:「這麼早,這裡沒警察。」

可是才沒一、二分鐘就有一輛警車攔住我們,要我們停車。原來那裡剛好有一輛巡邏車經過。司機氣得要命地說:「他X的,今天怎麼這麼勤快!」

守不守法看警察
我們守不守交通規則,守不守法,都是沖著警察來的。這就是為甚麼警察在抓違規車輛時,常常必須躲在大家不易看到的地方,才容易有收穫的道理。

人生在世,很多為非作歹的事、很多一失足成千古恨的事,壞都壞在自以為天衣無縫,沒人知道。可是法網恢恢,疏而不漏。事情除非你不做,如果做了就很難不讓人知道。更糟糕的是,即使別人不知道,但是自己的良心知道,良心上的譴責,有時更勝於法律上人的制裁。

難逃上帝法眼
聖經箴言書說:「耶和華的眼目,無處不在,惡人善人,祂都鑒察。」耶和華這位造物主,甚麼事都逃不過他的眼睛,俗語說: 「頭上三尺有神明。」就是這個意思。

感覺上中國人的法治觀念很差,在法律的眼力不能及的地方,似乎法律就不存在。零晨三點,路上幾無行車,亦無警察,此時仍守紅綠燈規則者是為守法。但不少中國人認為這是浪費時間,無此必要。

別人也違法
在台灣違法的事,幾乎處處可見,時時存在。我們常問人,這件事做了違不違法,答案是「違法」。那你做了沒有,答案是「做了」,而且很多人都在做。那麼怎麼樣了呢?答案是「沒怎麼樣」。

這種現象的普遍存在,法治尊嚴就蕩然無存,人民視法令為糞土。這樣的社會是紊亂的、是弱肉強食的,這樣的國家是沒有希望的。世界上進步且強盛的國家如德國及日本,無不崇尚法治。

守法是進步指標
我們幾乎可以以一國人民是否守法,作為國家是否進步的指標。我們從未看到一個國家的人民視法令為無物,而國家居然還能進步發達的。

台灣人民如果繼續不尊重法治,現有的一點進步與繁榮,很快就會化為烏有。

本文與台灣醒報同步刊登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47:邊際效用遞減法則


2022-04-29 13:23  聯合新聞網 / 王建煊(前監察院院長、天使居創辦人)
在經濟學上有個邊際效用遞減法則,大意是說,一個人連續不斷地消費某種東西,總效用增加的速度會呈遞減狀。示意圖/ingimage


在經濟學上有個邊際效用遞減法則,大意是說,一個人連續不斷地消費某種東西,總效用增加的速度會呈遞減狀。例如:口渴喝第一杯可樂時,邊際效用很大,喝第二杯時還很不錯,但效用小了一點,以後每天多喝一杯,邊際效用就會更小一點,喝到最後時,多喝肚子會漲得難過,邊際效用就變成負的了。

站著吃麵條
多年前,有次下班回家,經過一家小麵館,裡面有個人穿著背心,一隻腳踩在長板凳上,站著吃麵條。他將麵條拉得高高的,「呼」一下的吸進嘴裡,那種過癮的樣子真是難以形容。那碗麵不但對他的邊際效用很高,即使對我這個過路客,也看得效用很高。

小時候家裡窮困,三餐能吃飽就不錯了,當然談不上吃零食,那時候想吃的東西太多了。我還記得有次台北新公園放煙火,我買了個大柚子,一個人邊吃邊看放煙火,很過癮。

生活富有,不再快樂
因為在家裡難得有柚子吃,如果有,也只能分到一、二片,從未吃過癮過。可是現在這種過癮的滋味只有在回憶中才會出現。大家富有了,要吃甚麼有甚麼,邊際效用一直遞減,樂趣當然也隨之減少。

從前若有人問我想要甚麼 ? 想吃甚麼 ? 我會說出一大堆,可是現在想了半天,也講不出自己究竟想要甚麼,年輕朋友更是如此。從前我們對許多東西有夢想,當一個夢想實現時,我們快樂得不得了。可是現在再也沒有甚麼東西能讓我們那麼快樂了。

財富的邊際效用
物質生活富裕了,但是快樂卻減少了!有時真想不透,究竟應該去追求更高的物質生活,或是乾脆回到從前的貧窮年代。因為經驗似乎在告訴我們,貧窮年代的快樂多於現在,物質上的豐裕並不能使人更快樂。

但是結論如果是要走回貧窮,似乎又不合邏輯,那麼究竟有甚麼方法,能使我們快樂與物質生活的富裕同步上升呢?

有時我在想,如果我們能將邊際效用已遞減的財貨,送給非洲嗷嗷待哺的人,送給賣兒、賣女以求生的人,這些財貨的邊際效用不就大大增加了嗎 ? 看到我們多餘的財物能夠救人活命,心中的快樂不也就增加了嗎?

青年守則說:「助人為快樂之本。」讓世界上那些在窮苦中掙扎的人,分享我們的多餘,恐怕就是我們謀求快樂與富裕同步提升的最佳方法。

本文與台灣醒報同步刊登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48:凡事多問好處多多


2022-05-03 07:46  聯合新聞網 / 王建煊(前監察院院長、天使居創辦人)
很多事只要我們多問、多請教,他人的經驗就會內化成為自己的經驗。示意圖/ingimage


一九七一年我榮獲獎學金,有機會去美國哈佛大學進修一年,但那時距大學畢業已經九年了。第一次出國難免有些緊張,因此,我努力搜尋他人的出國經驗。凡見到出過國、留過學的人,就向他們再三請教,並一一記錄他們的經驗談。

例如:在美國大學讀書時如何洗自己的衣服?有人告訴我,大學宿舍的地下室通常有自動洗衣機供學生投幣使用。那時台灣洗衣機尚屬奢侈品,我也未曾用過,於是我仔細的請教他人,包括如何投幣,多久洗好,洗衣粉何處取得,都弄得一清二楚。

無所不問
至於如何辦登機及出關手續,搭乘甚麼樣的交通工具到學校,住學校宿舍好還是自己租房子住好,價錢如何,我也都詳細詢問。關於美國大學課堂裡的事,如作業、討論、考試及繳報告等,更是問得一清二楚。這些對於後來我到美國的進修及生活均助益甚大。

很多事只要我們多問、多請教,他人的經驗就會內化成為自己的經驗。參考別人經驗可以少走冤枉路;走別人走過的路,可以避免碰釘子。

在請教別人經驗時,一方面要問得徹底,一方面要多問幾個人。同樣的問題,如果答案大體相同,我們就會知道這個經驗是可靠的。否則吸收了別人的錯誤經驗,那就得不償失了。

多問好處多
我在政府機關服務,尤其是擔任部長、次長時,對於重大决策,我總是找同仁、專家學者及相關業者,問了再問,當他們給我的答案大致相同時,我就知道大體差不多了,然後才做決定。居上位者在做重大決策時,尤其要謙虛多問。

台北市交通有名的亂,單行道、禁止左轉等交通規則經常變動,我對於要去的地方,都先打電話請教對方,從哪條路去最方便,目的地有何重要標誌?問得愈清楚,走得愈順。凡事多問,總是益處多多。

有人似乎天生害羞,自尊心又強,遇事就是不肯開口問人,結果不知吃了多少虧。其實,當我們請教別人時,被請教的人有被敬重感,心中是很高興的。你愈是問,別人愈覺得你謙虛好學,對你的印象只會愈好不會愈壞。所以大家應該多開尊口,多問、多請教,一定會獲益無窮。

本文與台灣醒報同步刊登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49:可以拍寫真集嗎?


2022-05-04 08:26  聯合新聞網 / 王建煊(前監察院院長、天使居創辦人)
其實,人的一生就是一本寫真集,有些人的「人生寫真集」慘不忍睹,有的則百看不厭。所以寫真集人人都在拍,美不美,要看你怎麼認定。示意圖/ingimage



有位女士身材很好,把全身照印在名片上,由於穿著很暴露,保守的男士拿到時還怪不好意思的。女士的先生在接受電視訪問時說,他很贊成太太印這樣的名片,理由是希望太太的好身材能與大家共賞。

這真是了不起的想法,太太的好身材可與人共賞,當然,這是尺度的問題,尺度一旦放寬,很多不成體統的事就都會出現了。

強調肉體美
有一度女大學生流行拍寫真集。寫真集要拍到甚麼程度呢?坦白的說就是要露到甚麼程度?露得愈多,穿得愈薄愈少,愈有看頭。如果有穿幫鏡頭,就更有賣點了。

但這種行為對社會、孩子們的影響又是甚麼呢?愛美是人的天性,但是應該鼓勵去隆乳、割雙眼皮、拉皮嗎?現在許多雜誌封面都要用漂亮女人當封面人物,而且還要故意臥著拍照,使得雙峰若隱若現的,這一切都在強調肉體美。但是當這種風氣成為社會主流的時候,天生條件差的人,尤其是女性,不就沒有前途可言了嗎?

當然寫真集並非不可拍,而是要看你怎麼拍,但需謹慎的是,若一開始即多露了一點,往後便愈來愈不在乎尺寸的問題了。寬尺度的寫真集可以拍,色情片也可能不再拒絕,最後連出賣色相也就無所謂了。

老臉皮厚
有次我去桃園拉拉山健行時遇到大雨,起先怕弄濕鞋子,沿途都找積水少的地方走,一會兒左、一會兒右。後來因為雨勢愈來愈大,鞋子裡已灌滿了水,也就不再在乎了,便大步大步的在水裡走,這就是一種「下海」的心情。出賣色相的人,或是貪污的官員,一開始都是有所堅持的,但是一旦有了第一次就會有第二次,此後就老臉皮厚,完全不在乎了。

拍寫真集也會有這種現象,當人產生了不在乎的心態時,那就甚麼尺度的東西都可以拍,甚麼事都可以做了,最後是糟蹋了自己。

其實,人的一生就是一本寫真集,有些人的「人生寫真集」慘不忍睹,有的則百看不厭。所以寫真集人人都在拍,美不美,要看你怎麼認定。

本文與台灣醒報同步刊登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50:為何豬瘦鴨子肥?


2022-05-04 09:00  聯合新聞網 / 王建煊(前監察院院長、天使居創辦人)
豬瘦鴨子肥的例子說明了人類私心無處不在,扭轉私心並不容易,但透過良好制度的設計,可降低自私的程度,且可導私心成為進步的原動力。示意圖/ingimage


早年國民所得不及一百美元,人民物質生活十分艱困,為了改善生活,大家無不想盡辦法找些額外收入貼補家用。因此在一家工廠裡,員工中有人建議大家出點錢集資養豬,而且要養母豬,如此尚可有繁殖小豬的收益。

豬瘦鴨子肥
但是大家沒有時間參與飼養工作,因此雇了一位老先生來養。可是這位老先生除了替他們養豬外,自己還養了一些鴨子。因此養豬的經費及飼料就有一些很巧妙的變成養鴨子用的了。結果豬隻不是死就是骨瘦如柴,但是這位老先生的鴨子卻隻隻肥壯,批批的賣,賺了不少錢,這叫做「豬瘦鴨子肥」。

這是發生在七十年前的一個真實故事,並非杜撰的寓言。豬為甚麼會瘦呢?豬瘦並不是沒有請專人照顧,也不是沒有足夠的飼養經費,而是因為負責的人事不關己,豬肥豬瘦工資都是照拿。可是鴨子卻是自己的,必須好好飼養,鴨子當然會肥。

民營化才有希望
這個小故事,充分的說明了公營事業的不可行,公營事業唯有民營化才有希望。公營事業的許多流弊,只要民營化,幾乎都可以立即獲得解決或改善。我在擔任經濟部次長時,負責公營事業民營化,雖遇到不少阻礙,但大局已定,很多公營事業都民營化了,為台灣經濟注入了不少能量。

公營事業民營化在世界各國甚至社會主義國家都很流行,原因無他,因為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公營事業的效率是絕對不會超過民營企業的,倘若超過,那是不合人性的,「豬瘦鴨子肥」充分顯示箇中道理。

私心無所不在
最近幾十年,中國大陸經濟快速進步,經濟成長率常在10%上下,令人刮目相看,原因無他,因為中國大陸自鄧小平倡導實施「有中國特色的市場經濟」後,豬瘦鴨子肥的事減少了。

甚麼東西只要是公家的,那就代表可以馬馬虎虎、可以浪費,如果可以弄點東西到自己口袋來那當然更好。從前中國大陸有家國營事業年有巨額虧損,公司冗員五、六百人無所事事,但是當公司宣佈取消加班費時,大家為了加班費仍要自力救濟吵鬧不休。

大家已經無足夠業務可做,為甚麼還要加班呢?支付加班費後,公司虧損不是更大嗎?對不起,虧損是你家的事,我關心的只是我的加班費。豬瘦沒有關係,只要鴨子肥就好了。

豬瘦鴨子肥的例子說明了人類私心無處不在,扭轉私心並不容易,但透過良好制度的設計,可降低自私的程度,且可導私心成為進步的原動力。

本文與台灣醒報同步刊登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與機率大神共存的海海人生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75013/web/ 

◆  減碳、疫情 惡水上大橋誰擔當
◆  台版碳邊境調整 恐違WTO規範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與機率大神共存的海海人生
◆  法選擇歐洲 內部更對立
◆  趕走居民 只為大學分校進駐?
◆  疫下大學授課 參考日本自主經驗
◆  補丁爛路 高雄市處處見
◆  中興新村設大學 別又狼來了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 (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與機率大神共存的海海人生


2022-04-26 03:58  聯合報 /   趙坤茂(作者為台灣大學資訊工程系教授)
專家估計疫情高峰將陡上,本土確診人數可達數百萬。圖為民眾接種疫苗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最近疫情升溫,專家估計疫情高峰將如巴黎鐵塔般陡上,本土確診人數可達數百萬,聽了著實令人心驚膽跳。如今推估的感染機率愈來愈高,大家只能鴕鳥心態:染病就是一,沒病就是○。
哈佛大學任期最長前校長艾略特曾說:「所有事務的推展,乃基於信念或機率判斷,而非確定性。」我們的生活日常何嘗不是如此,舉凡專業決策、醫藥保健、投資理財、交通路況、天氣預測、運動競賽、樂透彩券,乃至於抽籤分發等事件,冥冥中總與機率大神同行,有時陰溝裡翻船,有時柳暗花明又一村,有時卻又無風也無雨,沒人說得準。

現在就讓我們一同思索幾道機率問題吧。

在一個電視節目裡有三扇門,一扇後面有部轎車,其餘兩扇後面各有一隻山羊。參賽者若猜中轎車那扇門,就能開走轎車,不然就只能帶走山羊。參賽者選擇一扇門後,主持人總會在其餘兩扇門中,打開一扇山羊的門,然後問參賽者要不要換門。如果是你,換不換呢?

一開始選擇時,在三扇門裡選中轎車的機率是三分之一,選中山羊的機率是三分之二。或許你會認為,無論原來選的是轎車或山羊,其餘兩扇門至少有一扇是山羊,所以主持人總能找到一扇山羊的門,直覺是換不換似乎沒啥差別,其實不然。

當我們選擇換門時,若原來選的是轎車,換了之後就變山羊;若原來選的是山羊,因為主持人已將另一扇山羊的門打開了,所以換了之後就變轎車。既然原來選到山羊的機率是三分之二,選擇換門就能將猜中轎車的機率提高為三分之二。因此這道三門問題的正解,二話不說,換!

我們都知道,機率的值介於○與一之間,愈可能發生的事件,機率愈接近一。然而,當機率為○時,該事件仍可能發生。例如在○到十之間的實數有無窮多個,挑中五的機率為○,但仍可能湊巧挑中五。故當有人說自己出馬參選的機率為○時,我們也要知道他仍可能參選。

反之,當機率為一時,該事件亦非必然發生。例如在○到十之間的實數,挑中非五的機率為一,但不保證每次挑都必然非五。故當有人說我百分之百挺你時,仍要接受對方百分之零變卦的可能性。

若說本文是一隻猴子在鍵盤上隨意敲打出來的,你信不信?想想看,雖然每個按鍵依序被敲中的機率微乎其微,但既然機率為○的事件都可能發生,更何況非○呢!

人生海海,有天命,也有運氣。無論是巧合,或是奇蹟,我們一生都得與機率大神共存。










減碳、疫情 惡水上大橋誰擔當


2022-04-26 04:00  聯合報 /   吳成豐/靜宜大學企管系終身特聘教授(台中市)
蔡政府的新台灣模式充滿矛盾,之前嘴巴講清零,卻做不到,現在要與病毒共存,就是要大家以不變應萬變。圖為行政院長蘇貞昌及衛福部長陳時中在立法院答詢。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由美籍二重唱賽門與葛芬柯合唱的「惡水上的大橋」(Bridge over Troubled Water),在七○年代合作推出。唱出那「惡水」(形容逆境)來襲時,自願躺平如同大橋一樣,任人踩踏渡河避險的摯情深意,風靡全球。兩人並在民國 92 年(二○○三年)獲葛萊美終身成就獎

近年來,國內外「惡水」數波撲台。許多國人在不滿意政府作為下,反覆問道:政府有否扮演大橋,有效守䕶台灣嗎?

其一,幾天前行政院通過「氣候變遷因應法」草案,將在二○五○年淨零排放入法;報載,預計二○二四年徵收碳稅。某雜誌調查分析,台灣近一百五十萬家中小企業,約半數不知自己年碳排放量多少。分析指出,未來開徵碳稅製造業成本可能增加一成以上。大限迫在眉睫,企業卻欠缺減碳步驟的認知,分析主因之一是,政府反應步調太慢,慢到不如亞洲某些國家。有些媒體也批評:母法空洞、氣候治理層級太低等。

當全球減碳行動超前於我,並設定門檻攔下不符減碳規範的商品時,台灣的製造業會有走不出國門之虞。這等大事,掌權者們守護了百萬餘家企業了嗎?

其二,新冠肺炎的防疫上,政府創造很多名詞,如「新台灣模式」,可知模式是指在某試驗範圍內,用實證研究構念的方法,設計假設,並發展測量工具,檢驗假設的可行性,一旦找出科學依據證實假設後,稱之為模式或模型或架構,可公開但仍有條件式供人採行者(因受樣本數或地域性等限制)。

請問,疫情指揮中心或相關研究單位公布實證數據了嗎?說明為何指揮中心去年明文公布莫德納疫苗只適用十八歲以上,而近日又公布幼童也可施打莫德納呢?並且,為何不用如國外巳通過 EUA 的 BNT 疫苗呢?依據什麼實證數據呢?台灣可有自行驗證的科學數據?如有,請公布讓全台家長們釋疑。如自己沒有科學驗證,就請勿用諸如障國人之眼,僅掌權者們自爽的名詞。

請掌權者們自我釐清觀念,前述減碳與防疫的政策決定面,比如政策時程及支援系統的建置,以及經費編列與接受諮詢的單位等,歸屬中央層級事務。至於,實際執行仍由基層眾多的企業界及地方防疫單位,沒夜沒日在做。中央掌權者們,時刻提醒自己或體制內有人常敲警鐘,自問:「我建置好支援系統了嗎?這些支援地方及國人的系統,其透明足供便利使用了嗎?還有,我扮演好那座惡水上的大橋了嗎?」

古羅馬對擁有戰功返國的將軍,給予凱旋儀式的禮遇,就是羅馬市民們夾道歡迎。但是為了避免將軍恃功自傲,於是設計一項機制,就是在將軍凱旋的白馬戰車後方,站立一名奴隸,他被授權隨時提醒在群眾歡呼聲下的將軍說:「記住,您也只是個平凡人」。

掌權者們,請努力扮好大橋守護全民的角色。即便您做到了,您也只是個凡人。請切記再切記!












台版碳邊境調整 恐違WTO規範


2022-04-26 04:14  聯合報 /   施文真/政治大學國際經營與貿易學系教授(台北市)
行政院會修正「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並改名為「氣候變遷因應法」,將2050淨零排放入法。記者侯俐安/攝影


行政院於廿一日通過更名為「氣候變遷因應法」(草案)的「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之修正草案,提送立法院審議。此將成為我國達成二○五○淨零排碳目的關鍵法制基礎。歐盟執委會於去年七月提出碳邊境調整措施規則(CBAM)草案後引發其貿易夥伴國,包括我國各界之高度關注,顯示此類規範的重要性與潛在的爭議性,故本文將簡要評論行政院通過版本中的「台版 CBAM」。

「氣候變遷因應法」草案第卅一條第一項規定:為避免碳洩漏,事業進口經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產品,應申報產品碳排放量,並依中央主管機關審查核定之排碳差額,於第廿五條之平台取得減量額度。第二項則規定:事業未依前項規定取得足夠減量額度,應繳納代金。但此一「台版 CBAM」的規定,將可能因以下的問題,造成窒礙難行,甚至引發貿易夥伴國質疑有違 WTO 規範。

首先,事業進口「經中央主管機關公告」的產品需承擔相關的義務,但並未指明此類進口產品的同類產品是否在我國為需繳納碳費的產品;而且除了申報碳排放量之外,需「依中央主管機關審查核定之排碳差額,於第廿五條之平台取得減量額度」,此處的「排碳差額」所指為何?為何不是參考碳費的收取來針對進口產品的碳排放量課與義務?

更關鍵的是,進口商就中央主管機關核定的排碳差額,需要自第廿五條的平台取得減量額度,如果此類減量額度的數量有限,進口商無法取得其所需之減量額度,即可能無法進口相關產品。這就會引發貿易夥伴國質疑構成進口的數量限制,有違反 GATT 第十一條第一項之義務的嫌疑。

其次,在以下這三種狀況下,本條規定都有違反 GATT 第三條國民待遇原則之嫌:

一、進口商若欲購買減量額度,需要至第廿五條之平台申請開戶並繳交開戶費,但本國碳費的徵收對象可以直接繳納碳費,此即對進口商造成額外的成本負擔。

二、減量額度的價格因為將透過市場決定,所以價格是不確定的,相較於國內業者所需支付的碳費固定不變,可能造成競爭上的不公平。

三、當減量額度的價格超過我國碳費課徵的費率時,進口商繳納的費用將高於本國業者,此更容易遭質疑違反國民待遇原則。退步言之,即便進口商於減量額度不足的狀況下,可以透過繳納代金的方式進口相關產品,但代金的金額是否相當於國內的產品所繳納的碳費也屬未知。

最後,進口商將所需支付的減量額度繳納予中央主管機關之後,中央主管機關應該予以註銷,因為該些減量額度是用來抵銷進口產品的碳排放量,故主管機關可以從本條所取得的收入將會只剩下依照第二項所收取的代金。

相較之下,若要求相關的進口產品於入境時,就其產品的碳排放量繳納等同於我國碳費費率的金額,不僅大幅降低前述違反 WTO 規則之嫌、簡化行政機關的管理成本,更可以增加溫室氣體管理基金的收入來源,一舉數得。建議立法院於審議台版 CBAM 機制時應適度予以修正。













法選擇歐洲 內部更對立


2022-04-26 00:37  聯合報 /   張孟仁/輔仁大學義大利語系主任、外交暨國際事務學程召集人(新北市)
法國總統馬克宏擊敗老對手雷朋連任。 新華社



馬克宏的勝選讓美國與歐洲鬆了一口氣,儘管隨後法國六月舉行的國會選舉,會再度對馬克宏民意支持度進一步測試,考驗其改革派施政計畫能否逐步實現。至少在法國嚴重分裂的社會中,微弱多數選擇歐洲和大西洋主義

法國總統大選的社會鴻溝再現當時美國川普所拿下的反全球化選票大城市選擇讓即將卸任的總統連任,郊區和各省反而與瑪琳雷朋同在。美其名為廿年來首次連任的總統,只待一堆燙手山芋等著馬克宏收拾善後:內部對立鴻溝、欲改革事項、與俄羅斯關係歐盟戰略自主等。

驚險投票過程中,法國再次確認了歐洲、大西洋主義、自由主義、受治理的全球化。住在城市的法國人認為歐洲是它的未來,受益於全球化和移民,願意為總統選舉動員起來。不過,投票給馬克宏的近二千萬法國人非全然是知識分子或百萬富翁,許多人僅是不希望普亭的勝利、歐盟的終結導致金融出現危機,危及到他們的口袋,同時意識到他們的經濟也因移民而受益。菁英與有錢人的相挺,可從收入最高聖日耳曼第十六區得到結論,第一輪馬克宏就超過了五十%,反觀雷朋連五%都不到。

相反地,還有一個居住在郊區或省內法國選民,感到被全球化出賣,受到移民威脅。他們視馬克宏為精英和建制派的人,無法解決社會不安,讓他們飽受物價上漲之苦薪水永遠不夠。這一群人也拒絕外國人,仇視德國和美國這些統治者,並將阿拉伯人或黑人比擬為入侵者

換句話說,馬克宏沒有蜜月,近三成廢票與投票後的抗議事件頻傳,不啻說明他未能像五年前那樣取得突破性勝利,如無意外的話,總統將難以在六月的議會選舉中獲得議會多數席位。國際方面,法國面臨自民國 34 年(一九四五年)以來最嚴重的國際危機,歐洲必須在危急情況下前進。無論是俄烏戰爭不見停歇所帶來的金融震盪民生物資上揚,抑或歐盟在美中爭霸的應對;內部須搞定社會對立,達到承諾左派綠色革命,且要應付越來越多公眾輿論主張遠歐

最後,雷朋的極右往中右靠攏選舉結果屢創佳績,更代替了四成多不滿法國人發聲,六月的選舉必有驚人之舉。馬克宏稱這次總統選舉是對歐洲的公投,法國人儘管在懷疑和擔憂中仍做出了選擇,結果不至於親俄,暫時讓歐盟與美國吃下定心丸。連任、駕輕就熟的馬克宏能否順利帶領歐盟走向自主、等距」的歐洲,我們拭目以待。













趕走居民 只為大學分校進駐?


2022-04-26 04:14  聯合報 /   孔向學/退休人士(投縣中興新村)
行政院院長蘇貞昌日前出席「中興新村整體規劃暨台灣省政資料館重新開館典禮」活動,宣布中興大學在中興新村設立南投分校。圖/國立中興大學提供



看到蘇揆宣布中興大學入駐中興新村,村內居民簡直炸鍋了。

中興新村本屬行政文教中心,村民當然歡迎中興大學進駐,增添文教風氣。但中興大學將占村內二二○公頃的七十三公頃,等於拿走近三分之一的村地。

近日國發會中部辦公室猛力催趕村內老弱原居民,聲稱依法辦理催繳宿舍。依何法?依行政院五十八年十二月八日(58)人政肆字第 25768 號令。距離現今五十三年的舊法令。又依照九十七年新法,入住公務員必須到法院公證,退休後歸還。「依照舊法趕現住者,推新政策,歡迎中興大學來占領」!能不能「新舊居民和諧共生,青銀共居」呀?

經過公務機關與居民層層努力,好不容易在一百年通過的「中興新村文化景觀登錄,給蘇揆幾句話:「希望縣府解除文化景觀限制,因為綁手綁腳,沒辦法做事。」就這麼否定所有村民近七十多年來在村內胼手胝足於文化景觀努力嗎?

蘇揆不贊成用「活化」,不贊成再用「中興新村」這個名詞,因為名正才能言順,才不會搞了廿多年,中興新村還是活化不起來…。這完全不接地氣的話,真的惹怒中興人了。

廿多年來,中興新村活化不起來,跟「名稱」無關,而是「政策失誤」。永遠是一味以「趕走居民」為前提寧可任其荒廢破爛,宵小入侵,也不讓「想住願住租住」者留住下來,更沒有好好保養空屋爛屋內部修繕。僅做些庭院除草表面功夫,讓假日觀光客來,除了讚嘆,只有嘆息:「這麼地靈人傑的好地方,怎麼沒多少住戶啊!好想住下來喔…」。

錯誤的政策,比貪汙還可怕。錯誤了廿年的「趕人政策」,讓多少中興人流離失所,讓多少美麗家園破敗頹圮。唉!這些不作功課的高官,您心中美好的藍圖,是中興新村最大惡夢。唯有「住好住滿」後,三家菜市場才能生意興隆三所國小兩間國中一高中,才不至於減班招生不足中興大學才可能遷校成功人才濟濟啊!

盼望政府三思後行,中興新村的未來,請再做功課,了解地方民情增修法律條文給村民與未來入住者更人性待遇與願景,給老百姓安居樂業生活,是眾所盼望。尤其是南投縣政府,要守住這麼得來不易的「中興新村文化景觀登錄」。













疫下大學授課 參考日本自主經驗


2022-04-26 04:09  聯合報 /   盧宸緯/國政基金會副研究員(新北市)
教育部新版暫停實體授課的標準,大學必須是在全校三分之一以上科/系/所的班組暫停實體課程十天的情況下,該校才得以實施全校暫停實體課程。本報資料照



近日疫情趨於嚴苛,光是廿二日單日就新增一二九位大學生確診;大學階段跑班的授課方式,亦讓大學生面臨高度風險,令人擔憂。然而,根據教育部新版暫停實體授課的標準,在大學階段,必須是在全校三分之一以上科/系/所的班組暫停實體課程十天的情況下,該校才得以實施全校暫停實體課程,大學生因而人心惶惶。

由於各校科、系、所的人數規模不一,所處區域的疫情風險也不盡相同,教育部以齊頭式的停課標準,一體適用全國大學,似不適當。筆者認為,關於大學授課,政府可參採日本「大學自主」的經驗。

自二○二○年新冠疫情蔓延以來,日本政府在高教授課方面,即採「大學自主」的模式:中央提出應兼顧「防止疫情擴大」及「學生學習權益」的原則,實際授課方式交由各大學自行評估。在文部科學者於二○二○年三月廿四日發布的通知中,即指出該通知僅是提供各大學在學期日程的調整、遠距教學上相關注意事項的提醒與參考,並非強制要求各大學進行。

而根據當年度九月十五日文部科學省發布的調查,可發現日本大學所呈現的多元教學模式:有八成的學校採面授與遠距教學並用,其中又包括多數課堂面授(廿點四%)、七成課堂面授(十一點一%)、三成課堂面授(廿四點六%)、面授及遠距各半(廿五%)、多數課堂遠距(十九%)等。

筆者認為,教部可參採日本經驗,將大學校院授課模式決定權,授權給各校,由其視所處區域的疫情、校內系所規模情況及所面臨的疫情風險,自主決定採面授或遠距教學,以協助大學校院及大學生因應疫情挑戰。













補丁爛路 高雄市處處見


2022-04-26 04:02  聯合報 /   簡石庚/保全人員(高雄市)
網友以「上帝視角」拍影片,指高雄市岡山區嘉新東路二段的有大大小小的補丁。圖/取自爆料公社臉書社團



日昨閱讀聯合報「高屏澎東要聞」版報導民眾空拍補丁爛路,打臉路平政策。其實像這樣的補丁又凹凸不平的爛路或天坑,何止偏遠的蛋白區岡山區才有,連市中心蛋黃區的道路,也處處皆可見一條條筆直的馬路就像瘡疤般的東一塊西一塊,對市容觀瞻破壞無遺。

高雄市前市長韓國瑜主政時期的一年半,施政重要政策就是「路平、燈亮、水溝通」,路平部分就是一條一條的馬路刨除重新鋪設,施工品質之優良實在無話可說,歷經二、三年仍是一條條平坦舒適的道路,行駛其上舒服無比。然遺憾的是陳其邁市長並未「韓規陳隨」,路平政策並非其施政主要政策,所以重新鋪設柏油可說幾乎已停擺。現狀的市區道路就是新舊馬路交織著,市民騎機車或開車就像洗三溫暖一樣,一下子平坦舒適,一下子又晃動跳動、顛簸不已。

陳其邁市長著重產業招商及表面市容觀瞻的裝綴美化,成果還算斐然。產業招商、創造就業機會及發展經濟固然重要,不過與民貼身、日常息息相關的舒坦道路未受重視,民眾行駛於道路上安全也未受保障,則再多的招商或經濟發展恐怕彌補不了市民生命安全的威脅,其效果自是事倍功半甚或大打折扣。











中興新村設大學 別又狼來了


2022-04-26 03:59  聯合報 /   王清厚/退休人士(台中市)
行政院長蘇貞昌日前到中興新村宣布中興大學今年將設分校,成立第一個學院。記者江良誠/攝影



行政院長蘇貞昌日前視察中興新村,喊話今年要在該村南核心區七十三公頃交中興大學設分校,成立第一個學院。

中興大學設分校傳聞多年,南投地區朋友早已不再奢想,每當大選前夕,中興新村利多消息總會再起,但往往失望之餘,中部朋友不敢寄予厚望。

中興新村要注入一股活水,需要的是機關、學校的設置;休閒生活的產業,帶給中興新村的發展有限,需要的是留住人潮久住中興新村。畢竟,中興新村的屬性,不能只有科技及休閒園區,永遠留不住經常性的人潮、車潮。

四十餘年來,前省政府所在地的中興新村,集各廳、處、局等機構於此辦公,人文薈萃。全台各地,上至中央部會及所屬機關,下至各縣市政府,鄉、鎮市區公所,南來北往,人潮車潮川流不息,帶來錢潮。也唯有如此炮製,再造中興新村,指日可待。

此次中興大學設立分校消息傳來,會不會又是「狼來了」?但願美夢成真,大家拭目以待。



施振榮/以新思維放寬醫學系招生名額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施振榮/以新思維放寬醫學系招生名額
◆  葉銀華/改革的形式與實質








施振榮/以新思維放寬醫學系招生名額


2022-04-26 00:35  聯合報 /   施振榮(作者為宏碁集團創辦人、智榮基金會董事長)
面對台灣未來的發展,教育部需要有新思維,超前部署醫師人力不足的問題。圖為醫學院學生在做研究。路透



由於國內大學醫學系每年的總招生名額涉及醫師總量管制,每年上限西醫學生約一千三百人,中醫系學生約三六五人。教育部過去對招生名額的限制有其必要性,主要是為了維持醫師醫療品質及市場穩定性,但面對台灣未來的發展,教育部需要有新思維,超前部署醫師人力不足問題

步入高齡化社會後,對於醫療健康服務的需求將會愈來愈大,對醫師人力的需求也將會大幅度攀升。但過去主管醫療衛生福利部,並沒有將醫療服務定位為產業,也不能公司化,因此面對未來的需求,思維應該有所改變,讓台灣的醫療服務朝產業化及國際化發展,建立新的能量。

不過對於推動台灣醫療服務朝國際化發展,有人擔心在目前醫師人力不足下,可能會擠壓國人就醫的權益影響國人就醫的醫療品質,因此不支持台灣醫療服務朝國際化發展

其實我的看法不同,我認為台灣醫療服務若能朝產業化及國際化發展,未來十分具有潛力,尤其國際市場比台灣大百倍以上,將能創造更高附加價值,同時可以透過以「外銷補貼內銷」的策略指透過服務國際巿場的收入來補貼國內巿場),反而可以讓國內獲得更好的醫療服務及照顧並不會疏忽國內就醫需求

但台灣的醫療服務要朝產業化及國際化新方向發展,首先就要解決醫師員額不足問題,因此教育部對於每年醫學系招生名額的上限,就需要重新考量未來的發展需求,採取將名額適度逐年放寬的政策,才能滿足醫療服務產業化及國際化之後的需要

之前台灣為因為半導體產業發展的需要為解決人才不足的問題立法院特別通過國家重點領域產學合作及人才培育創新條例產學創新條例)」,包括陽明交大、清大、台大、成大等頂尖大學設立創新學院投入培育半導體人才

人才不足會影響未來的發展,也會讓台灣在國際上能發揮的影響力受到限制,尤其未來台灣醫療服務如果能夠朝產業化及國際化發展,日後將和台灣的 ICT 產業一樣,將能夠對國際做出更大的貢獻。

所以我十多年來不斷呼籲,為台灣產業競爭力考量,政府相關部會除了扮演維持市場秩序健全角色外,應更積極以產業發展做為推展政策的重點,包括財政部、金管會、教育部、衛福部、交通部、NCC等部會,在「管制」的思維之外,同時要兼顧產業發展」的思維,讓台灣的潛力能夠有效發揮

尤其高齡化社會全球共同面臨新挑戰未來醫療服務老年照顧的需求十分龐大,如果能有效整合台灣科技領域的優勢,藉由跨域合作找到可以國際化應用方案,並先在國內市場練兵,輔以政府政策扶植,以內需帶動外銷積極超前部署,相信將能為台灣創造更高的附加價值,否則台灣也將喪失國際化發展新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