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4日 星期日

經濟日報社論/進不了RCEP 應尋找自救之道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

◆  聯合報社論/台灣應從川普彈劾調查案學到的事
◆  聯合報黑白集/廿五億補償蘭嶼的真相
◆  經濟日報社論/進不了RCEP 應尋找自救之道







經濟日報社論/進不了RCEP 應尋找自救之道


2019-11-23 23:17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本月初印度退出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談判,剩餘15國隨之宣布將在明年完成簽署。這個比CPTPP參與國家更多的自貿協定,對台灣當然有造成衝擊,但解決方法不宜也不應停留在是否應爭取加入一途。
RCEP是一種東協加六的架構,亦即以東協十國為核心,再加上中、日、南、紐、澳及印度六國共同談判簽署東協與這六國分別都有自貿協定,因而RCEP的加值性在於消除不同協定間的差異、進一步擴大開放,以及建立六個外部夥伴間的失落連結」;印度退出後,RCEP建立的新連結仍包含了中-日自貿關係」及「日-韓自貿關係」(中韓自貿協定已生效近五年)。
先看衝擊。過去討論多將RCEP包裹觀察,但由於兩岸經貿占比過大,這樣討論就會出現RCEP衝擊判斷被兩岸經貿壟斷的問題:我國A產品出口中國的關稅不高,就會得出RCEP影響不大的結論。實際上若將中國隔離再觀察,就可發現我國出口越南及泰國時,都有接近或超過三成的產品面對超過5%的高關稅。印尼更誇張,光是10%以上超高關稅的產品就超過三成。這樣的結構不但不利台商競爭力,更使得因美中貿易戰考慮遷移東南亞的台商,從台灣進口原物料的成本飆高。
再者,RCEP的自由化內容不只是調降關稅,還包含了服務業及投資的開放,檢驗簡易合作、投資保護強化,法規透明及中小企業合作等條款,都會提供同樣因美中貿易戰想要遷移東協的中、日、韓廠商更多的幫助,從而加大對台商的衝擊。最後,隨著中-日以及日-韓之間在藉由RCEP擴大開放市場後,台灣也需擔心對日本、韓國出口被取代的風險。
至於兩岸經貿關係,眾所周知最大的變數其實是美中貿易戰,而非RCEP。研判未來在美中貿易及科技對抗的持續惡化下,兩岸貿易與投資關係恐怕只會持續下滑,就算台灣加入RCEP也無解。再者,美中貿易戰給亞太供應鏈帶來了結構調整的壓力,而且至少在吸引投資、科技與人才三方面,中國未來與東協間可能只會有更多的競爭關係。日前大陸宣布的惠台26條,大幅增加對5G、金融業的誘因,就反映出北京不但會持續自主開放,更會增加對台灣的優惠。無法加入RCEP的衝擊,會被中方單邊優惠陸續抵銷。簡言之,RCEP不是解決兩岸問題的機制
將RCEP拆解分析,目前在於能更精準地掌握解決之道。特別是面對當前的兩岸處境,加入RCEP現實上幾無可能。過去馬政府任內兩岸關係來到高峰,北京也只同意跟星、紐兩個重要但經貿意義有限的國家洽簽協定。如今隨著從兩岸及美中台關係都已經產生本質變化,無論明年哪個政黨執政,恐怕都很難爭取到北京的同意加入RCEP。因而探討解決之道應將無法加入RCEP作為基本情境,才是合理的設定。
無法加入RCEP還有很多解法。除加速產業升級、提升附加價值等基本功外,上上策當然是推動與東協十國一起或個別洽簽經貿協定。美中貿易戰後大量台商投資與貿易轉向,導致東協各國對協定的態度也可能有所改變,尤其是愈有利於東協的項目(如投資保護、中小企業合作、原物料降稅)愈有可能。全力加入CPTPP也是一解,因為馬、越、日、澳等RCEP成員也在CPTPP中。最後新南向政策不但需要持續推動,更要擴大深度及廣度。經貿協定畢竟只是法律工具;真正的成功關鍵,是藉由新南向重建台灣形象及長期的夥伴關係










聯合報黑白集/廿五億補償蘭嶼的真相


2019-11-24 00:15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蘭嶼核廢料貯存場。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蔡政府拿廿五點五億元來解決蘭嶼核廢料紛擾,卻以回復歷史真相的轉型正義之名,翻出古早公文,指蔣經國孫運璿「未經蘭嶼人同意」就興建核廢料貯存場。這是錯亂時空、推卸責任的拙劣政治操作。
台灣早年隨著經濟發展,能源日益重要;全球石油危機發生,台灣該不該使用核能,更是當年面臨的重要抉擇。至今台灣已用了四十年核電並帶動經濟起飛,現在還在享用其果實。
政府的政策與責任本該有延續性,民進黨先後執政十二年,蔡政府把問題全推給當年決策者,不覺得心虛?何況當時蔣經國、孫運璿只是批文核准興建,這也能扭曲成兩人「未經蘭嶼人同意」的事證?
且不論半世紀前並無政府於公有土地置放廢棄物須經居民同意的法律或機制,依此邏輯,別說火力發電廠、垃圾焚化爐,就連高速公路、水庫都不符合正義。
說穿了,廿五點五億補償蘭嶼的真相是,蔡政府無力也不想解決核廢問題,就用大撒幣,能拖多久算多久,並且掠正義美名、扣前人大帽。選舉在即,一石四鳥卸責、安撫、買票、去蔣
蔡政府的轉型正義,清朝劍斬明朝官,只見選擇性真相。蔡英文曾把開放探親竊為民進黨之功,遮蓋蔣經國的決策與擔當;如今對蘭嶼核廢搶功卸責,還要醜化蔣經國和孫運璿,除凸顯自己的醜陋嘴臉,改變不了人民對蔣經國和孫運璿的懷念。
但蔡政府以為撒幣遮羞,蘭嶼人就看不到核廢料嗎?









聯合報社論/台灣應從川普彈劾調查案學到的事


2019-11-24 00:10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美國總統川普(右)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左)。(路透)

美國眾議院正式開啟川普總統的彈劾調查程序,在第一階段調查中,共傳喚十幾位國安、外交官員作證,說明川普是否有濫用職權,以白宮訪問、巨額軍援為條件,施壓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交換其民主黨政敵前副總統拜登父子涉及不法的證據。台灣隔岸觀火,應在其中學到幾件事
看過聽證會轉播的人,答案毫無疑義;絕大多數官員,無論是親耳聽過川普與澤倫斯基電話或是看過相關文件的人,乃至派駐歐洲或烏克蘭、實際與基輔政府辦交涉的外交官,都認為川普的作法不妥。
但這些官員都是常任文官,會被認為對川普有偏見,唯一例外是駐歐盟大使桑德蘭。他因為捐了一百萬美金政治獻金,被委派為駐歐盟大使,他算是川普自己人,在對烏克蘭的施壓運作中,川普律師朱良尼也往往透過他傳話,指示駐烏克蘭大使烏克蘭事務特使如何交涉
可是自己人卻窩裡反,桑德蘭作出了迄今對白宮最具破壞性的證詞他確認川普與烏克蘭之間存在交換條件,而且包括副總統潘斯、國務卿龐培歐等高官早就心知肚明
當然共和黨在參院多數,即使眾院通過彈劾案,也難獲參院三分之二多數通過。不過我們可從川普彈劾調查案學到幾點教訓:
首先,公共政策與個人政治私利應有區別共和黨最重要的辯護策略是:川普難道不能過問美國人的海外犯罪?即使貴為副總統,也應該受到調查,即使必須動用外交工具,也是理所當然。
但是動機出於牟取政治私利,或是調查海外犯罪,有很清楚的分界。民主黨已經不再使用容易混淆的「交換條件」說法;眾院議長波洛西直指,川普的罪名就是賄賂」,這是美國憲法中明確規定可以彈劾總統的罪名
其次,不要以為有鐵桿支持者,政治上就可以百毒不侵過去川普有鐵弗龍Teflon Don之稱,號稱在大街上開槍殺人,都沒有人認為不對,鐵桿支持者高達三成五,他們如果對川普的印象不動搖,要彈劾就很難。
眾院之前已進行過秘密聽證,現在改為公開,目的就是影響公眾觀感。而且目前僅是調查的第一階段,未來有權要求潘斯、龐培歐等人作證,還會有第二、第三階段,政治風暴越來越大,共和黨希望快刀斬亂麻,明年初就解決,恐難如願,民主黨控制的調查程序再延長,就可能影響明年總統大選前的選民觀感。
第三,小國千萬不要陷入大國政爭。現在最可憐的不是川普,反而是烏克蘭,隨著彈劾案的進行,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左右為難;美國國會將來可能索取兩國總統的電話紀錄,或潘斯在華沙與澤倫斯基的會談紀錄,如果提供,得罪川普,不提供則得罪未來可能執政的民主黨,簡直不知怎麼辦。
最近CNN記者詢問相關問題時,被激怒的澤倫斯基抱怨說:「烏克蘭每一個人都受夠了!我們有自己的國家、自己的獨立性和自己的問題。就是這樣。」接著對記者翻個白眼,迅速離開記者會現場。
最後,我們要提防外交突變。川普因為國內政治風暴,顧此失彼,在對外政策上判斷失誤,甚至可能為達成外交勝利,以沖淡此事,而做出意想不到的事。
近日美國對北韓低聲下氣,平壤一抗議就暫停軍事演習,苦苦哀求在十二月底北韓限期前召開第三次川金高峰會,外界擔心川普會大讓步,達成讓北韓保有核武器的協議;又或者,參眾兩院雖已通過香港法案,但川普對是否簽署卻含糊其詞,只說:「我們必須和香港站在一起,但我也和習主席站在一起。」
川普彈劾調查案雖然是美國國內政治風暴,但台灣應該從中得到警惕:不要混淆公共政策與個人政治私利,不要以為有鐵粉基本盤就不會翻船,也不要介入大國政治,更不要輕忽美國國內政治外交外溢效應

【即時短評】拋利多、打藍不分區 蔡英文轉守為攻

◆  【重磅快評】相信王立強是共諜 不如相信女博士的愛情
◆  【即時短評】拋利多、打藍不分區 蔡英文轉守為攻
◆  【即時短評】銀彈核彈俱下 「詐彈」會炸傷誰?

◆  【重磅快評】林佳龍點燃了汽油桶
◆  【即時短評】小黨擠破頭 反樂了大黨?
◆  【重磅快評】蘭嶼大支票掩飾不了蔡英文撒幣的真相
◆  【即時短評】官式回應台灣大選 AIT避節外生枝
◆  【即時短評】弔詭的中彰投 蔡韓進入區塊作戰態勢
◆  【即時短評】想「打破明文規定」 嘉縣在野整合是關鍵
◆  【重磅快評】「國防靠館長」軍方蓄意拍馬屁媚上?
◆  【重磅快評】柯文哲翻臉搶聲量 終須和政治老狐狸過招
◆  【重磅快評】民進黨比爛 難怪吳敦義敢挑戰卓榮泰民主
◆  【重磅快評】當立委治療 蔡英文敢把陳水扁抓回去關嗎?
◆  【重磅快評】總經理能不能掃廁所?
◆  【重磅快評】專業夾帶財團政客 不分區和總統一樣難投
◆  【即時短評】不分區大亂鬥 選後立法院有得瞧
◆  【重磅快評】是多大謊言得要國家機器總動員滅火?
◆  【即時短評】別笑蔡賴同床異夢 國民黨同船還會弄沉
◆  【重磅快評】看柯文哲的不分區名單 張善政可有後悔?
◆  【即時短評】國民黨接連失分 緣因九合一勝選
◆  【即時短評】赦扁會成蔡賴配的第一個衝突點嗎?
◆  【重磅快評】高麗菜又見豐收的眼淚








【即時短評】拋利多、打藍不分區 蔡英文轉守為攻


2019-11-24 00:25聯合報 記者周佑政
蔡英文總統23日到花蓮,再提「0到6歲國家跟你一起養」育兒津貼加碼政策。記者王燕華/攝影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蔡英文這兩天到東台灣衝刺選情,大打「政策牌」與「主權牌」,一方面宣布育兒津貼及長照總經費加碼等重大利多,將選戰主軸拉政策議題的對決;另一方面,蔡也談及大陸介入台灣選舉,並主動觸及國民黨不分區名單爭議,加深選民心中藍營「親中」的印象。
這次總統大選,韓國瑜以一貫的「韓式語言」不斷出招,蔡陣營大多被動回應,而在傳統的選舉造勢場合中,不同於傳統民進黨政治明星,蔡英文炒熱場子的功力有限,讓部分綠營人士認為,蔡陣營選戰方式太過「守勢」,長期下來恐讓領先優勢逐漸下滑。
不過,民進黨輔選人士指出,韓國瑜是挑戰者且選情落後,且在韓陣營政策經常備受質疑的情況下,只能不斷透過「政治語言」創造話題,例如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大談受到「國家機器」打壓或民進黨抹黑,另闢「政治攻防」戰場。若蔡英文隨之起舞,更容易讓選戰主導權,落入韓陣營手中。
蔡英文藉著參加台東、花蓮競選總統成立的機會,宣布「0到6歲,國家跟你一起養」育兒津貼加倍,及「下一個四年,長照2.0升級」長照總經費增加等政策紅利,隨即引起社會熱烈討論。
再加上外媒報導,曾在港台進行間諜任務的大陸間諜向澳洲投誠,並提供大量情報,揭露大陸何在國外進行干擾,包括影響台灣選舉和滲透香港民主運動。蔡英文也隨即對此表示,中國影響台灣大選,意圖非常明顯。
稍晚宜蘭競總成立時,蔡英文主動提及,「國民黨不分區名單很多人批評,代表保守勢力」。雖然蔡英文在現場未如同外界批評這份名單「親中」,但蔡這段說法,是承接在「顧主權」主題談話後。自然會讓民眾將藍營不分區名單與無法守護主權,「主動」連結。
蔡英文透過政策與主權議題反守為攻,就看韓國瑜如何接招;隨著投票日愈來愈接近,「蔡韓交鋒」也勢必更加激烈。









【即時短評】銀彈核彈俱下 「詐彈」會炸傷誰?


2019-11-24 00:15 聯合報  記者林河名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韓國瑜強調,如果有拿中國共產黨一塊錢參選中華民國總統,立刻退出總統大選。聯合報報資料照片

總統大選登記截止,確定國、民、親3黨爭霸,法定競選期間就要開跑。競選連任的蔡英文總統,挾執政優勢,接連拋出重大福利政見,喊出未來4年長輩和小孩,國家跟你一起養」,企圖老少通吃」。相形之下,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韓國瑜既要尋求泛藍陣營的團結,又面臨所謂「中共間諜」的指控,應戰之前還須先解決「內憂外患」。
選戰雖未正式起跑,但大選已剩不到50天,蔡總統近日猛拋福利政見,攻勢凌厲;而且,她一講完,行政部門就端出相關規畫,甚至「加碼演出」,連預算要增加多少,都已設下目標,充分展現執政優勢。
不過,從「加碼育兒津貼」,又宣布「長照2.0升級」方案,蔡英文提出的政見雖然「有料」,卻是植基在「未來4年」,亦即必須是她當選,才有可能實現,畢竟仍是「競選手法」;而動輒開出數百億元、甚至近千億元「選舉支票」,也難怪被批為「大撒幣」。
選民固然不會排斥「利多」,但近年來蔡政府一再標榜「減稅」讓人民有感,未來福利政見一再加碼,姑不論須受「財政紀律法」約束,國庫能否負擔也是問題,屆時若要兌現選舉政見,羊毛出在羊身上,減稅容易增稅難,豈非又要一番震盪?
但批評蔡政府「大撒幣」之餘,韓國瑜也陷入所謂「共諜案」疑雲。他形容這是第2顆假造的核彈爆炸」,還強調如果有拿中國共產黨一塊錢參選中華民國總統,立刻退出總統大選,等於在面臨蔡陣營的銀彈攻勢之外,還要拆解核彈」。
但即使面對內憂外患,韓國瑜除非認輸,絕沒有悲觀權利。對於共諜案,執政黨須盡速查明事實,讓大選能公平舉行,而不是藉機大打「恐共牌」抹紅對手,牟取選舉利益。
更何況,大陸騰訊網昨晚報導王立強目前無業,涉案在逃,上海市公安局靜安分局今年4月還以涉嫌詐騙罪對王男立案偵查。若事後證明王男是詐騙犯、「共諜案」是大烏龍,這顆「核彈」不但未傷韓國瑜,把此案講得煞有介事的蔡政府,恐將「自爆」。
而對於福利政見,撒錢補助與政策買票只是一線之隔。正如韓國瑜回應民進黨曾表示不年改會破產,「一個政府只要不貪汙、不腐敗,我們的錢一定夠」,正是踩其痛腳。穿上防彈背心只能防守,發動攻擊才可能贏得勝利










【重磅快評】相信王立強是共諜 不如相信女博士的愛情


2019-11-24 19:34 聯合報  主筆室
中國大陸間諜王立強向澳洲投誠,供出在台灣、香港、澳洲的行動;但現傳出王立強是中國大陸在逃詐騙通緝犯。圖/取自雪梨晨鋒報網站


中共間諜王立強向澳洲投誠,供出操縱台灣大選」的消息,立刻在國內引發關注。綠營頓時又如「撿到槍」一般興奮,有高層幹部表示,相關傳言如今總算有了證據,一旦政府透過情報交換,向澳方取得相關事證,必可揪出台灣內部許多被中方收買的叛徒。
然而王立強自稱從事過的間諜行為,全是網上可查的公開資訊古今中外,單線聯繫是情報戰通則,嚴禁橫向探問,一旦失事也能將損害降到最小。依據王立強的年紀,充其量是組織中的小螺絲釘,卻從綁架銅鑼灣書店老闆到匯鉅款幫韓國瑜選舉,重大任務無役不與。中共情報體系倘若水準至此,各國大可以放一萬兩千個心,再也不必擔心「中國威脅論」。
另外,如果王立強真是深具價值的情報員,澳洲政府必然立刻隔離保護,絕對不會曝光,會讓他出來拋頭露面,大談「戰績」?這明顯是澳方不信其說法,他申請政治庇護不順,只好對外放話來自抬身價,製造輿論話題後,就算不能成功翻案,至少可大幅延後停留時間。
如此三流間諜故事,為何還能引發許多人深信不疑關鍵正是綠營長期強調共諜對台威脅,如今總算有了證據」,自然如獲至寶。至於是否破綻百出,一點都不重要,重點是自己的信仰有了寄託
這不能不讓人想到,喧騰一時的「竹科女博士」事件:身為高科技業工程師的女主角,結識自稱美國中央情報局長的網友,從此墜入愛河,堅信匯出鉅款之後,對方就會來台迎娶。外界勸阻有之,嘲諷有之,女博士仍不改其志,繼續宣稱「局長」不斷告訴自己,各項中情局活動的秘辛。
寂寞芳心女博士需要的不是真相,而是滿足自己期待的想像。相信王立強「間諜故事」的人,道理基本並無二致。

名家縱論/穩定而有效率的政府-二議憲政\星期透視/民粹先行、精英治理與朋黨關係

◆  不甩民意 民進黨始終不變
◆  交長扮耶誕老人 打腫臉充胖子
◆  育兒津貼再擴大/年輕父母福音 立刻上路別等選後
◆  育兒津貼再擴大/提高生育率 光靠撒錢沒用
◆  反送中「只能擁戴小英」 40年前國民黨洗腦還魂?
◆  中共介入選舉?有證據再指控
◆  星期透視/民粹先行、精英治理與朋黨關係
◆  名家縱論/穩定而有效率的政府-二議憲政
◆  大屋頂下/蔡英文賴清德 誰馴服誰?再給蔡四年 附贈賴八年
◆  漫畫/多向大肌肉學習
◆  想一想「大屋頂中國兩制」








名家縱論/穩定而有效率的政府-二議憲政


2019-11-23 23:40 聯合報  蘇永欽(作者為政治大學講座教授)
國民黨主席吳敦義表示,若國民黨明年僅50幾席,將爭取與親民黨、台灣民眾黨等泛藍其他政黨結盟,取得過半影響力。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大選日不遠,該是談談憲政體制時候。我們一路修憲形成的體制,已很少人說得清楚。特別是那些還停留在英式內閣制和美式總統制二分法的人。其實二戰後歐陸民主,在總結戰前許多經驗後,無不以建立穩定多元而又不失效率的體制為目標,回應各自社會經濟條件,先後出現兩個新的典範,德國政黨比例代表制法國半總統制有趣的是,我們摸著石頭過河,不知不覺又選擇了德法混合模式
德國模式精髓在於政黨國家,我之前已經提過。我們的不分區政黨代表、政黨補助,百分之五條款,乃至政黨解散等制,可說照單全收。此一模式對國會內閣制主要修正,就在建立有效率多黨聯合政府法國模式對國會內閣制的修正,則是在行政立法互動體制上,設置足以安定政局的實權總統,通過雙絕對多數總統和國會議員都需兩輪投票左右共治創設彈性,同樣可建立有效率多數政府而我們則是老毛病不改,只學人家制度表面,背後精神和原則,從來不想好好學習,更遑論實踐
我也談過政黨國家在我們這裡的變形,比如上億補助款都知道提領,國家忠誠政策人才回饋,就顯得不怎麼在乎,使得民主實質始終不脫選戰口號黨同伐異幫派政治。不僅如此,回到建立多元穩定政府初心,這兩種模式的政黨競爭都是先放再收,通過放手競爭才能展現多元,接著密集依民意展開協商,才能建立穩定多數政府。我們這裡看到的是:本該反映少數族群利益而力爭進入百分之五的小黨,歡快投入大黨不分區名單,退出政黨的大財團以分散風險方式送入不同政黨不分區名單,甚至還有默默用總統副總統候選人提名特權待價而沽的,這是什麼樣讓人發噱的政黨政治
半總統制就更不用提了。民國89年(二○○○年)三月十八日總統選舉,陳水扁總統以不到四十%得票率勝出,面對的是所屬政黨席次不到三分之一、委員任期也才過三分之一的立法院,該怎麼做?我在幾天後媒體發表的文章懇切建議他,依憲法精神在左右共治和聯合共治之間作選擇,等到的卻是他怒斥反對黨「整碗捧去」陰謀,決定建立既非法國也非德國模式的清流共治政府,不到半年就破局,所謂清流退場後,還是回到政黨基礎的少數總統和國會撐到最後。
接著的三任總統,因為任期和立委拉齊改革,大致上又能回到完全執政相對穩定局面。其間馬英九總統在爭取大位前,曾多次公開承諾會組成「多數內閣」,蔡英文總統在第一次選總統時也表示,如果當選將促成兩大黨合組大聯合政府,這次面對立法院民進黨的多數席次優勢,國民黨吳敦義主席也率先丟出在無法贏得立院多數席次情形,將與台灣民眾黨、親民黨合組自由民主法治聯盟主張。儘管這些承諾,考量更多的可能還是對當時選情影響,甚至個人政治出路,但從憲政體制精神看,當總統參選人可能要面對所屬政黨在國會中未能取得多數席次局面時,正因憲法沒有明文規定,憲政上又違反多數統治原則惡例,事前做出明確的多數組閣承諾,還是比較可取的作法。
我國憲法最高行政首長始終是行政院長,不是總統,但在國會多數成員和總統同屬一個政黨時,用大法官在釋字第五二○號解釋用語來說,民選總統經由其任命的行政院院長實現對其選民承諾,「毋迺政黨政治之常態」。但當行政院長只能在跨黨支持下才能穩定施政時,總統通過政黨機制跨府院決定政策的正當性就降低了,這時的總統應該要有憲法高度,像民國75年(一九八六年)法國密特朗總統一樣,除了國防、外交和兩岸事務外,只作政局穩定者。這也是我對韓國瑜的誠摯建議,希望他能明確承諾,在憲政體制實踐上做出歷史貢獻。








星期透視/民粹先行、精英治理與朋黨關係


2019-11-23 23:48 聯合報  周陽山/金門大學兼任教授
國民黨立委不分區名單爭議紛紛,新北市前市長朱立倫(中)表示,過去的爭議都已定案了,呼籲大家靜下心來,明年還是要團結支持國民黨。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民國94年(二○○五年)第七次修憲,國、民兩黨合作,共同設計出封殺小黨的單一選區兩票制」,將政黨不分區名單壓縮到立委總額三分之一,共卅四席。另外,將當選門檻定為百分之五,造成許多小黨因過不了門檻苟延殘喘、難以維生,遑論傳播政治理念、落實民主發展!
為防範民眾透過修憲改變選舉制度,兩黨進一步聯手,將修憲門檻定為選舉人總額之半數」,而不是投票人之半數,亦即需要九百五十五萬以上選民(民國107年(二○一八年)選民數)投票支持,方得修憲改選制,這是難上加難的超高門檻。
這也是今天政府口口聲聲,落實自由民主的最大反諷也就是說,政治上既得利益者藉助選制不公正立足點不平等,保障兩大黨既成優勢,同時限縮其他政黨公平競爭空間
其結果是,在民國105年(一六年)立委選舉中,有百分之十七選民支持小黨,因未達門檻其獲選票被重新分配給兩黨,其中國民黨多得二席,民進黨多得四席。至於時代力量和親民黨這兩個剛過門檻小黨,一共只得到五席不分區立委。
但今年情況或許會改變。首先,兩黨不分區名單都不像樣,遭致強烈反彈。民進黨方面,是由總統做莊密室交易公然派系分贓換言之,朋黨政治壓過政治理念鋪陳,還順便藉利益交換收拾小黨。無論是對綠營或中間選民言,都有一種「投不下去」的深層無奈感!
至於藍營情況,則更嚴重。國民黨內對吳敦義主席運作不分區名單,機關算盡、不顧大局的強烈批判,到瀕臨決裂程度!甚至可能出現「總統選舉」與「政黨不分區脫勾、分裂投票局面。果如是,選戰成敗就難預估了。
其他小黨不分區名單,有以下特色:
一、強調平民風格和弱勢族群代表性,也就是民粹先行、平民優先;
二、凸顯專家學者專業治理能力,也就是尊重專業精英、專家問政;
三、反映政黨領袖人脈和金脈,尤以郭台銘和柯文哲最明顯。
但是,由於前述選制先天局限,要跨過門檻並不容易。因此,眾小黨不分區名單恐怕仍是「叫好卻不叫座」,除非選民覺醒,刻意分裂投票,否則兩大黨仍將取得先機,並分得最大片版圖。
但是,今年出現過去罕見另一現象,那就是根據民調,目前仍有約四百萬民眾未決定支持誰可能原因有二:其一,是看大陸如何解決香港亂局,也就是觀察「一國兩制」最新動向。換言之,兩岸情勢與國安因素將決定投票的重要指標。
其二,則是從去年地方選舉的「討厭民進黨」,究竟能否轉化成「支持韓國瑜」?這是因為總統和市長條件不同,許多選民還需進一步觀察,才能做出積極決定
由此看來,民粹主義專業問政朋黨關係,將是決定選舉結果的最後關鍵









大屋頂下/蔡英文賴清德 誰馴服誰?再給蔡四年 附贈賴八年


2019-11-23 23:45 聯合報  黃年
蔡英文總統(右)日前宣布民進黨副總統參選人為行政院前院長賴清德(左)。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蔡賴配成局。若當選,蔡再任四年總統,賴任四年副總統,並成民國113年(二○二四)民進黨總統候選人,可望再任八年總統。
因此,蔡賴二人心態存有一個基本認知差異。那就是:若勝選,蔡英文任內是為安排她的歷史定位;賴清德則是要為民國113年(二○二四)鋪路亦即,蔡將卸任走進歷史,賴想繼任邁向現實
就這層關係言,蔡的歷史定位將與賴緊密掛鉤
賴桀驁不馴,蔡二度試圖馴服他第一次邀他任閣揆第二次實現蔡賴配
蔡任賴為閣揆,但未馴服他賴始終自認較蔡優越。主因他標榜比蔡「」。他接任閣揆,雖申明「兩岸政策服從總統領導」,但屢言「我是務實台獨工作者,我主張台獨,在任何職務不變」。也就是說,賴尊重蔡為總統,但他「台獨金孫/台獨旗手」地位卻非蔡能匹比。最後,賴突襲式投入初選。
蔡賴配,是蔡第二次試圖馴服賴
這關係到蔡如何看自己歷史定位。而蔡的歷史定位,主要決定於她將為兩岸關係留下什麼遺產?第一、蔡甘不甘願成第二個陳水扁、第三個李登輝?還是仍然無法掙脫這個宿命?第二、不僅蔡自己能不能掙脫,也要看蔡是不是要使賴成為第三個陳水扁、第四個李登輝?
此次大選,仇中反中氣氛強烈,但台獨論述卻趨淡或更隱伏傾綠智庫全民調指出:在台近二千萬成人中,「台派」只三成三,「中華民國派」達五成八。而在民進黨認同者中,「台派」與「中華民國派」竟各占一半。
此徵兆,在大選中顯示綠營體質變化:賴初選落敗、呂秀蓮連署不足、時代力量趨解構、傾綠淺獨民眾黨出現、喜樂島泡沫化、一邊一國行動黨動靜不大,及林飛帆、范雲等投靠民進黨…。
蔡英文「中華民國台灣」論述,應當是反映綠營主流思維在此民意變化中的過渡。比如說,蔡國慶典禮上手持小國旗,這是第一次。而且,甚至蘇嘉全參加海外獨派聚會,及蔡所參加大選造勢,也出現小國旗。這些試探,都似乎隱伏著國家認同與兩岸政策操作。
蔡英文如連任,在兩岸政策上是「重開機」機會。她的「中華民國台灣」,大選時靠向「台灣」,但選後就不能不靠向「中華民國」。否則她走不出第二個陳水扁、第三個李登輝噩運。
這思慮,也許是促成蔡賴配原因之一。蔡為歷史定位找賴,你認為,她想將賴往「中華民國」拉?或想為賴走向「台灣(台獨)」鋪路?蔡賴配對選情是否加分其次,最主要是蔡必須將賴拉進體制,才有可能找到再次馴服機會。馴服賴,就可能鬆動獨派。是耶?非耶?
在民國97年(二○○八年),因陳水扁淪為廢墟的民進黨,是蔡救活的這是蔡無人能比的資產如今,就世局、兩岸及國內情勢言蔡若能引領民進黨在國家認同及兩岸政策上轉型則是她跳脫李扁宿命、創造歷史定位的最佳途徑亦唯如此,蔡才能救自己,救民進黨,救台灣
但是,現蔡選情看好,主因是習近平一國兩制談話,反送中風潮,及國民黨內訌,再加上大撒幣。可準確地說:蔡若勝選,不是因她的國家認同、兩岸政策、主權論述及生存戰略正確,或在民主、經濟治理獲得成就所致。而是靠習失手、香港動盪、國民黨自毀及大撒幣
也就是說,蔡若連任,在生存戰略仍是「台灣國無膽/中華民國無能」,且民主、自由、人權演成雅各賓台獨專政」,更趨敗壞試問:蔡歷史定位是什麼?她仍將是第三個李登輝、第二個陳水扁。
近六成國人皆「中華民國派」,民進黨支持者有一半「中華民國派」。這是解嚴後,經過激盪淘洗民意,也是內外大局反映。所以,蔡若連任,她的「中華民國台灣」,理應向「中華民國」靠攏。
連辜寬敏都承認,國民黨政府保衛台灣、不被中共併吞上有貢獻。但辜沒說的是,直到今天,及未來,台灣生存必是在中華民國憲法及體制下始可維持。我再問:中華民國有哪點不比台獨強?
台獨對台灣主體意識喚醒及提升有貢獻。但台獨,如辜寬敏者迄今仍主張正名制憲,卻絕非可行國家生存戰略。辜等對台獨路線功勛不可磨滅,但是,在近六成是「中華民國派」下,如辜的光譜位置,其實與張安樂是在兩端同一刻度。
談到辜寬敏,民進黨若要轉型靠向「中華民國派」,可先調整人物典型,重建典範。史明、辜寬敏,可敬而遠之。鄭南榕則是蔡送給葉菊蘭的政治賄賂鄭的台獨,不敢提鄭的百分百言論自由,已被蔡政府踐踏。在這個「近六成中華民國派」趨勢,應回想施明德、許信良這些先知先覺的屈辱與犧牲,回憶「東西橋梁/強本西進」、「凍結台獨黨綱」、「中華民國決議文」,及「自由貿易島」類倡議。蔡應以「新典範」自期,為自己打造使民進黨脫胎換骨的歷史定位
回到中華民國台灣是水,中華民國是杯杯在水在,杯破水覆。我們都在中華民國杯子裡喝水,蔡英文及民進黨就勿在杯子裡吐痰。
蔡賴配,使蔡的歷史定位將繫於賴。賴在初選敗給蔡,更大言不慚「絕不任副手」下,接受蔡賴配,既是對蔡「臣服」,理當協助蔡建立其新典範(如果蔡有心),而蔡也就不應再被賴挾持。然而,此時,賴仍表示:「護持台獨」、「理想不變,價值不滅」。倘係如此,將是蔡馴服賴?還是賴挾持蔡?
賴如只在台獨勝蔡,將是賴的悲劇,蔡的噩運,更是台灣大災禍。
此際,「中華民國派」選民要考慮的是:若再給蔡英文四年,是不是附贈賴清德八年?








不甩民意 民進黨始終不變


2019-11-24 00:52 聯合報  廖達琪/中山大學政治所特聘教授
從去年九合一敗選到今天整整一年,民進黨有變嗎?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去年十一月廿四日,國民黨奇蹟似的在地方選舉死裡復生獲勝,從原來六席縣市長,暴漲到十五席,而民進黨由原有十三席,跌落至六席!造成這起伏迭宕因素,歸結起來有表裡相扣二層表面是高雄韓國瑜效益外溢到全國,造成所謂韓流」;裡子則是討厭民進黨成全國最大黨,裡應外合給了國民黨翻身機會
好景不長,總統提名過程,國民黨在吳主席操盤下,內部裂痕至今未平,再來個不分區爭議名單,好像國民黨想篡「討厭民進黨」位置一樣!
其實,從去年此時到今天整整一年,民進黨有變嗎?民進黨變不變,可以多視角檢視。
很多人可能同意,它的選舉技術遠在各方之上,不要說國民黨望塵莫及,即便曾被賴清德讚為「百年一見政治奇才」的韓國瑜,目前似也招架不住民進黨挾充沛資源的全面黑韓,並釋放各種利多來收買人心!這方面可說,民進黨不帶人性只求勝選的打法,沒有變
在其他公共議題呢?民進黨及蔡英文有誠意向大家說明,爭取連任政策方向是什麼嗎?對目前的政策有調整嗎?對中國就是繼續嗆聲嗎?要不要打破兩岸僵局?支不支持兩岸領導人會面?自由經濟貿易區是否規劃推動?到現在為止,民進黨及蔡英文政府均迴避談,就靠抹紅黑韓這一招來當提票機這是蔡英文政府一直掛在嘴上要保障的台灣自由民主
其實,蔡英文政府似真的將自由民主包裝紙,且不說蔡壓過賴清德勝出的手段,用公權力打壓異己的東廠事件,更是「反民主」經典教材!更嚴重的是,攸關人民知的權利的公共政策方向,任何民主國家的主要政黨在選前要提出政策綱領,也會回應來自選民或民間社團的提案提問,以為將來執政,可被問責!政黨黨綱部分,只是綱領大要,當下關切議題,仍需民間社會提問,但蔡對這部分的基本態度,似是不願透明開放
以筆者與十數名教授聯合建置的iVoter議題立場測驗平台為例,此一平台旨在媒合與個別選民議題立場相近政黨或候選人,會先由教授專家擬出年度選舉重要公共議題,然後請參選的政黨及候選人表達贊成與否態度,經分析後,我們以兩個面向的十字圖,呈現政黨的立場座標。兩面向的橫軸是傳統的左右派,縱軸是兩岸關係的積極(或較和中)及謹慎(或謂抗中)。政黨議題立場分析結果的呈現,必須要選民先上iVoter網站也填答自己對議題的立場,才能與各政黨進行配對。
iVoter在民國105年(二○一六年)即有政黨議題立場的徵詢填答,如國民黨、親民黨、時代力量等均填答,唯有民進黨不予回應!民國109年(二○二○)再推出,國民黨、民眾黨、時力及一邊一國等十二個黨均已填回,在十字象限上呈現有趣的分布,民眾黨及一邊一國都屬較右派並較抗中後者更強),時力如民國105年(二○一六)仍是左獨國民黨也不意外是右而較和中
民進黨仍是不變,不告知就是不告知










交長扮耶誕老人 打腫臉充胖子


2019-11-24 00:48 聯合報  陳立業/大學教授(台北市)
交通部長林佳龍。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大選將屆,府院交通建設大放送,從民生所需的補貼機車、計程車購買費用,大至瘋狂啟動陸海空建設。近日因軌道建設爭議,交通部長林佳龍親上火線嗆聲,引發學者反彈及撻伐!交通部猶如選前打腫臉充胖子的耶誕老公公
在軌道運輸方面,若審視路線(網絡)興建對運量增長貢獻,以最受青睞的台北捷運經驗檢視。在民國101~104年(二○一二至一五年),新莊、信義、松山、土城等線陸續通車,讓曾是金雞母的北捷,亦深陷財務困擾,打算縮減悠遊卡優惠幅度。顯見即便連台北都成問題,遑論其他地區!
另,學者質疑桃園鐵路地下化,亦可從北捷經驗找到端倪!台鐵桃園路線問題,應為受迫鐵路切割、兩側發展受限,高架即可打通兩側發展問題。筆者僅想藉北捷環狀線、文湖延伸線及北市郊區中、高運量,以高架建設為例,提醒類似條件下的桃園鐵路,是否真有必要地下化?再者,台鐵每月巨幅虧損,日後債留子孫、全民埋單是我們要的嗎?
至於交通部去化自償率案件審查之重要性,勢必自食惡果。財政舉債高築早為公開祕密,政府無視問題,撇去縣市政府自償率,將同時失去運量是否能支撐,及財務是否能自足之指標;自償率絕非林部長所謂扼殺地方建設元凶,反而是公共建設重要指標
沒有縣市會不歡迎大眾運輸建設,縣市首長不用萬聖節時「不給建設就搗蛋」,就有接續而來選前「耶誕老公公」,自何樂不為?但蚊子軌道運輸難道無前例嗎?
交通運輸建設,平日即應考量經濟能力,規劃建設優先順序並首重實質效用,而非「選前」一次訴諸實現,政府切勿流於選票及民粹









育兒津貼再擴大/年輕父母福音 立刻上路別等選後


2019-11-24 01:06 聯合報  周玉娟/退休教育人員 (台中市)
蔡總統表示,未來四年,政府將照顧孩子的範圍擴大,津貼變兩倍,年齡加兩歲。 圖/取自蔡總統臉書

總統蔡英文宣布未來育兒津貼補助提高,並擴大為○到六歲。小英總統新政策,似跟隨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到六歲國家養」,及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韓國瑜「育兒補助六六六」的政策腳步,互爭年輕世代認同支持。
郭董霸氣全部養,雖有資金籌措爭議;不過現今藍綠陣營願意採納,融入較為可行又具體的方式,對於不敢生養的年輕父母,總是福音,樂觀其成。
孩子是台灣未來,大家一起照顧,想法正確。既然執政黨也認同,又何必等到大選過後下一任期才實施;相關部會應立馬規劃,籌措經費上路。










育兒津貼再擴大/提高生育率 光靠撒錢沒用


2019-11-24 01:02 聯合報  葉美霞/公退(彰縣和美)
育兒津貼擴大加碼,能解決「少子化」困境?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黑韓不斷的蔡政府,終於推出「○至六歲,國家跟你一起養」政見,乍看與之前郭台銘拋出政策雷同,只是為避抄襲之嫌,稍改成一道「好看的牛肉」菜色罷了!明眼人一看便知,又是慷納稅人之慨的大撒幣政策。
試想:要養小孩,即使如郭董所說全部由國家來養,也無助於讓百姓放棄不生、少養念頭,畢竟經濟不佳,父母連自己都負擔沉重呀!再說,○至六歲小孩有國家,六歲以後呢?這才是近年來「少子化」問題的癥結所在:孩子從出生的牛奶錢,到大學畢業所需的就養、就學的花費,至少兩百萬元以上吧,否則也不會有滿街要還學貸的年輕人呀!
更關鍵的問題,應該如韓市長所提的人民有錢人民有錢,要生養小孩絕對不成問題,那又何須國家陪著養呢









反送中「只能擁戴小英」 40年前國民黨洗腦還魂?


2019-11-24 00:58 聯合報  沈政男/醫師(台中市)
全國競總日前開幕,蔡英文致詞時特別提到香港反送中抗爭。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反送中事件回台避難的台灣留學生,必須到台大等校旁聽,以免學業落後;有些人得借住別人家,有人住旅館,一切從頭適應。那些巴不得香港繼續亂,好讓他們支持的政治人物得利的人,如果他們家人是台生中一員,還會這麼想嗎?
有人說,「港府已被架空,反送中是中共在處理」,若如此,為什麼香港高等法院判決禁蒙面法違憲顯然,香港是有法治的,非中共管轄之地
民國103年(二○一四年),美國密蘇里州發生示威抗議,警察第一天就施放催淚彈與塑膠子彈,並出動裝甲車。民國77年(一九八八年),台灣五二○農民運動,有幾十名學生被警察打得頭破血流。反送中如發生在台灣,當群眾丟第一顆汽油彈,這運動就結束了,因台灣不可能容許有人丟汽油彈;但香港非僅如此,甚至出現黑衣人搗毀店家恐怖場面。
有人說,警察不可進入校園!民國59年(一九七○年),俄亥俄州肯特大學學生抗議美國出兵柬埔寨,後因群眾開始搗毀附近商家,當地警衛隊進入校園,射殺四名學生。民國57年(一九六八年),日本東京大學學生因抗議實習醫師制度改變,長期霸占講堂,並封鎖周邊道路,校方只好請警察進入校園逮捕學生。
香港民主運動是條長遠的路,但年輕人等不了,也不接受香港灰暗命運,於是把憤怒一股腦發洩出來。他們展開城市游擊戰,但欠缺章法,才會攻進大學校園,被警方包圍起來,宛如甕中捉鱉。
台灣不少人譴責港警進入校園,然而當去年民進黨政府染指台大校長遴選時,這些人可曾抗議?許多人看網路轉傳片段資訊,竟然把香港比擬成中國新疆,好像警察與政府到處凌虐人民,甚至說反送中就要變成六四。他們這麼做其實是要導出「台灣人要支持反中的總統候選人,否則就會成為下一個香港」結論。
有人甚至說「值此時刻,必須擁戴小英總統,只有她才能領航台灣」,這跟四十年前國民黨洗腦宣傳,有何不同?
香港中大與理大,動亂過後成了廢墟何時才能回校讀書數百名在台大等校借讀的台生,都在等待一個答案











中共介入選舉?有證據再指控


2019-11-24 00:42 聯合報  黃瑞麟/媒體工作者(台北市)
外媒報導,有共諜5月入境打算影響台灣選舉;但移民署表示,經清查後,目前查無相關人士出入境資料。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以前選前之夜壓軸戲,「抓到了,國民黨買票」;現在居然蹦出自稱在台、港、澳三地進行任務的中國大陸間諜的「共諜懺悔錄」,還表示曾協助捐給韓陣營二百八十萬美元,影響去年縣市長選舉。
還記得去年新黨青年軍王炳忠共諜案,也是炒作沸沸揚揚,最後證據不足無疾而終」。而今單憑這位王先生口述,又要把台灣選舉搞得翻天覆地,豈不是太小看台灣人的智商?
中共企圖介入選舉,雖時有所聞;然而選舉講究的是證據,連抓賄選都必須「錄影存證」,或當場抓到證據,否則,空口說「劇情」來影響選情,選民如何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