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18日 星期六

經濟日報社論/思考加薪減稅 VS.不加薪就加稅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 垃圾 udn ,欠缺 

◆  聯合報社論/跌跌撞撞地,我們翻閱保障同婚的第一座山
◆  聯合報黑白集/蘇貞昌怎不抓喬事蟑螂
◆  經濟日報社論/思考加薪減稅 VS.不加薪就加稅




經濟日報社論/思考加薪減稅vs. 不加新就加稅

2019-05-18  00:06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馬英九基金會日前舉辦「突破困境,迎接挑戰」重振台灣競爭力論壇,分別針對國際經濟發展新策略、解決低薪與人才培育問題,以及台灣產業發展新藍圖等三個面向,進行開放式 討論。主辦單位用意至深,值此政經世局紛擾多變之際,希望以專業理性的論證,為台灣找到有效的因應方法,未料會議最後的圓桌論壇,四位國 民黨總統初選參選人的參與,使得整個會議主軸變調。會中許多精闢見解,在總統參選人事的哄鬧中,完全消失不見,殊為可惜。

台灣的低薪問題存在近20年,歷經政黨輪替,仍未見改善。受雇員工每月平均經常性實質薪資,2017年為 37,781元,倒退至 2000 年左右水準。尤有甚者,從國內生產要素所得結構來看,1988年受雇人員報酬占61%,營業盈餘占39%;2000年比率各為58%與 42%;2017年則變成56%與44%。明顯 可知,勞動要素報酬相對於其他生產要素所得,持續的縮減中。換言之,隨著經濟成長,勞動者並未能增加分享更多的成果。

探討台灣低薪的原因,可以歸納出以下幾項:一、產業結構轉型不順,資本密集化的發展,未能有效提升高薪就業人口;二、勞動市場未臻健全,非典派遣員工比重增加,外籍勞工的開放引進,再加上勞資關係弱化失衡;三、全球化自由化的衝擊,薪資水準均等化,產業外移傷害勞工就業;四、教育改革失敗,濫設大學,學用落差問題一直能未有效解決。從而可知,欲徹底改善低薪困境,政府唯有成立跨部會的專責小組,提出包裹式的政策方案,才有可能成功。 

然而,反觀政府這幾年的作為,盡是一些零散片面的急就章。其間,或宣示性的表明政府對低薪問題的重視,修改了公司法與工廠法,要求企業在有盈餘時,「記得」分配部分盈餘給員工;或以加薪連結投資標的,創造「高薪100指數」掛牌,然卻未受到股民青睞;或以行政手段誘導加薪,在政府標案評選中加分,唯占比又不能太高,終至淪為聊備一格;又或照顧邊際勞工,提高基本工資,但卻難於帶動普遍性的加薪風潮。這種散槍打烏式的做法,顯示政府既無整體戰略,亦乏亮點突破戰術。

但是,這並表示我們就束手無策。在這場探討競爭力的會議中,財稅學界曾巨威教授便提出了一些稅改解方,切中時弊,我們依此申論,希望廣為引起社會的注意與討論,朝野都能共同推動此項稅改。

首先,在營利事業所得稅方面。爲鼓勵企業給員工加薪,中小企業發展條例規定,企業可以調高基層員工薪資所增加給付的130%,當做當年度營利事業所得額的減除數,此亦即所謂 「加薪減稅」。

然為強化其效果,政府應趁營所稅率剛從17%提高至20%,適時加強引入誘因機制,規定企業在中位數員工薪酬成長率高於全國平均成長率、或高階經理人薪酬相對中位數員工薪酬之倍數低於某一倍數、或員工盈餘分配占比超過某一比率等三個條件下,每達成一單項,企業營所稅率就減一個百分點,讓加薪企業營所稅率最多可降回至原先的17%。

其次,在保留盈餘稅部分。保留盈餘愈多表示企業加薪的空間愈大,政府可藉此引進「不加薪就加稅」的機制。較緩和的做法是,在現行保留盈餘加徵5%規定中,准予企業將規劃用於員工加薪部分自盈餘中扣除。另一 種較積極的做法則是,在企業年度課稅所得中強行設定保留一定比率用於加薪,若未符規定,即按其差距金額加徵10%保留盈餘稅。

我們相信透過這種具創意性的稅改,引入獎懲並重的機制,才能刺激現行保守僵化的官僚體制有所作為。除了把「加薪減稅」做得更好外,「不加薪就加稅」才是關鍵。









聯合報黑白集/蘇貞昌怎不抓喬事蟑螂

2019-05-18  00:00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中華郵政物流園區招標案傳出「有力人士」介入,逼中郵老總要求得標的網家公司董事長詹宏志「禮讓一點」,否則拿不到合約。台灣新創界大老的詹董撐了兩個月後,公開他與政府「喬事蟑螂」對抗的黑幕。

詹宏志是國策顧問,爆料見效,不到廿四小時行政院同意儘快完成決標程序簽約。怪的是,合約照舊,中郵董、總卻全被蘇揆下令打包接受調查。

綠營大腕想從國策顧問身上抽油水,不見檢調主動偵辦。聲稱「接獲陳情才關切」的三名綠委,兩人與中郵老董同屬賴系背景,一人屬桃園幫,與標案所在有地緣關係。政院不撥疑雲,先炒了賴系人馬,便趕在調查釋疑前簽約,堵上詹董金口。

詹宏志痛批台灣政壇圈地喬事分贓文化,「正常程序的標案,結果一出,馬上就有躲在政府部門的蟑螂喬來喬去」。面對這控訴,正鼓吹台商回流的蘇揆竟不先抓蟑螂,讓企業見識一下政府如何拚經濟。

被迫提前退休的中郵總經理陳憲着說去留,「這種政治氛圍下,沒什麼好爭執的」,透露蟑螂案關鍵在人事。中郵在北市精華區有多塊土地要資產活化,上看數百億開發利益,被視作國營事業特級金雞母。董總寶座各方覬覦多時,怎料,設局結果卻讓蘇揆又作了莊家。

小英忙連任,縱容派系吃相難看。她說「起厝起一半,好師傅不能換」;但房子裡蟑螂成群,難保沒有蛇鼠藏身。她蓋的房,老百姓能住得安心?







聯合報社論/蘇貞昌政治算計玩過頭,終於逼走自己

2019-05-18  00:00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立法院昨天在爭議聲中通過了我國的同婚專法。儘管《司法院釋字第七四八號解釋施行法》的名稱顯得隱晦且言不及義,但經過各方辯論角力及公投民意的洗禮,台灣跨出對同志婚姻權保障的第一步,仍是值得慶賀之事。回顧整個立法過程,社會從挺同/反同的截然對立,到得出一部雙方難稱滿意、卻各有空間的專法,雖非最佳結局,但整個社會已如同翻越了一座大山。

這次同婚專法的制訂,意義非比尋常。原因是,這項法案的分歧點不在傳統藍綠或統獨的政治軸線上,而是切割了人們對性別的價值認同,因此挑戰格外鉅大。藍營方面,多數人反對過度劇烈的變化,但也有不少人高度支持同婚合法化;綠營是主要立法推動者,地方支持者卻有強烈反對承認同婚的聲音,一向在台獨立場上支持民進黨的教會則因宗教信仰反對該法。

簡言之,民眾對同婚的態度仍有偌大落差,存在鮮明的「城鄉差距」和「世代差距」。也因此,正反雙方的角力和動員都迥異於以往,主要由民間團體自行發動,政黨角色則變得曖昧退縮。尤其民進黨,不少中南部立委擔心專法過關後他們可能遭地方民眾指責,以致無法續任。從昨天民進黨強力祭出黨紀及最後表決過程的劍拔弩張,可以看到兩端拉鋸之激烈;所幸,不少藍營立委也投下贊成票。

從最後通過的《七四八施行法》條文看,除了法律名稱曖昧隱晦,行政院在表決大戰前夕將法案第一、二兩條的「立法目的」和「同婚定義」修改到面目難辨,刻意避開「同性婚姻」四字;這些作法,即不難想像民進黨區域立委所承受的壓力大到什麼程度。從他們承受的壓力,更不難想像,基層民眾對於這項專法可能後果的憂慮又大到什麼地步。

當數萬挺同群眾昨天在立法院外為這項同婚專法過關而高聲歡呼時,大家振奮的,應該不只是為台灣完成「亞洲第一部同婚立法」而自豪。畢竟,這部同婚法為了爭取過關,從名稱到內容都做了太多折衷與妥協,彷彿是在暗巷裡偷偷打造出來的。但無論如何,更值得人們雀躍的,應該是整個社會在突破同志禁忌及保障同志平權上,又推倒了一道高峻的圍牆。尤其,這個「平權」的概念,除了給予同志群體祝福與承認,若能推而廣之,也應該提醒人們省思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各種歧視-包括性別歧視、階級歧視、職業歧視等,民眾也應檢視自己的偏見,以「平權」的視角去對待他人。

多年來,台灣社會對同志議題一直抱持開放態度,各項同志活動相當活躍;在這樣的基礎上,培養了人們對於同志婚姻的更高接受度。然而,這並不表示社會上沒有質疑的聲音;去年底的公投,有七六五萬人反對同婚納入《民法》,六四○萬人主張同婚另訂專法,顯示的就是為數眾多卻遭到壓抑的不同想法。這六、七百萬人的公投意見,其實未必表示他們不支持同志成家權益,而是希望在立法上保持漸進作法,先制訂專法,再視實際需要及發展逐步修改。這種漸進的態度,對於不熟悉領域的立法抱持審慎觀察,其實並沒有不當;挺同群體沒有必要將他們冠以「反同」的標籤,敵視他們。

儘管立法過程跌跌撞撞,幾乎是連滾帶爬,無論如何,立法院昨天通過《七四八施行法》,挺/反同雙方都可以宣稱勝利。對期待婚姻合法的同志而言,五月廿四日即可依新法前往登記結婚;對同志婚姻仍抱持疑慮的人,至少避免了同婚立即納入《民法》。雙方各有斬獲,也將彼此的差距縮小了一大步。更重要的是,翻越過這座巨大的山嶺之後,同婚議題的「道德面紗」將被卸下;接下來,人們也許能更客觀地就其「社會面向」來討論如何使這部專法更臻完善。




【重磅快評】更和諧或更分裂?同婚後的台灣該怎麼走

◆  【重磅快評】更和諧或更分裂?同婚後的台灣該怎麼走
◆  【即時短評】強拉15藍諸侯進常會 黨中央威信恐反挫
◆  【即時短評】力爭恢復國民黨籍 傅的盤算是什麼?
◆  【重磅快評】只會蹭美中貿易戰 要怎麼拚經濟?

◆  【即時短評】表決一時爽…蔡易餘擔心的事會發生?
◆  【重磅快評】不想與柯P同台 韓國瑜不爽他談笑扣紅帽
◆  【即時短評】政治手段處理同婚 兌現理想卻製造對立
◆  【即時短評】同婚過不過? 見證台灣平等自由的高度
◆  【重磅快評】王浩宇百萬小學堂只是短暫娛樂鄭文燦
◆  【重磅快評】原來蔡政府的智慧 都被政治蟑螂啃光光
◆  【即時短評】清理同婚戰場 考驗蔡英文連任之路
◆  【重磅快評】灌完迷湯拆核一廠 台灣將成拆廠大國?
◆  【重磅快評】段宜康不吞的曲棍球 蔡英文終究是要吞的
◆  【重磅快評】韓國瑜作球賴清德 霸氣副本抄送蔡英文
◆  【即時短評】總統府南遷?問題不在屁股在腦袋!
◆  【重磅快評】等蔣勳開口才關心農地違章工廠?
◆  【重磅快評】果然國之勇者!論黨國一家的內政部長
◆  【重磅快評】賴清德提自經區放大版 偷打蔡英文一巴掌
◆  【重磅快評】吳郭會後,藍營如何解理性與感性之爭?







【重磅快評】更和諧或更分裂?同婚後的台灣該怎麼走


2019-05-18 19:30 聯合報  主筆室╱即時報導
台灣昨天通過同婚專法,成為亞洲第一個、全球第廿七個同婚合法的國家。圖/報系資料照片

台灣昨天通過同婚專法,成為亞洲第一個、全球第廿七個同婚合法的國家。挺同婚人士認為,這彰顯台灣平等自由格局與實踐人權的高度,樹立里程碑;反同婚人士則說,這是台灣民主史上最黑暗的一天。通過同婚,究竟是讓台灣邁向更和諧或更分裂,其實要靠理性的教育與感性的溝通相處來弭合。
綜觀全球其他26個同婚合法國家,個個在爭取同婚路都經歷贊同與反對並陳,沒有一國是一帆風順。2001年初,加拿大多倫多舉行全球首場同志婚禮時,現場一邊是熱烈歡呼的上千觀禮人,另邊是荷槍戒備的警察,主持婚禮的同志牧師霍克斯因先前收過無數死亡威脅,還在婚禮前夜先向父母告別。年底,霍克斯主持的這場婚禮終獲最高法院判決有效。
在美國,首位出櫃並贏得選舉的舊金山市議員哈維‧米爾克,在1978年因爭取同志權益遭槍殺。他雖死,無數紀念他的人卻繼承其推動同志權益的意志,舊金山成為同志運動地標城市,舊金山所在的加州經歷釋憲聲請與多次訴訟,也成為美國最早同婚合法的州之一。
這些國家同婚合法至今,已漸少聽聞僅因身為同性伴侶就遭嚴重歧視的案件,關鍵之一在於教育。加拿大安大略省人權法典明文保障不同性傾向,卑詩省更從幼稚園起,就教導「社會責任」,課程包括「重視多元及捍衛人權」,引導小朋友認識多元性別及家庭;加州也在2011年立下FAIR法案,規定學校須教育學生了解同志文化與歷史。
台灣同婚在即,過去得不到權益的同志家庭,即將合法獲親權,也將出現眾多新婚伴侶。不少同志家庭雖說他們都大方告知校方鄰居身分,並未受歧視,政府在這類民眾自發性的友善相處外,仍須積極落實性別平等教育,讓更多人及早認識同志與同志家庭的存在,學習尊重人權的真諦,以減少因陌生產生衝突的可能。
除了實踐性平教育,正如學者研究,台灣挺同反同的理由,多半與個人生命經驗養成的價值理念相關。由此觀之,生命經驗若改變,價值觀也可能改變,這也是為何常出現原本不熟悉同志者一旦認識同志,漸漸放下心防的故事。
因此,同志在歡欣慶同婚時,不妨想想社會位置變公開後,如何妥適因應未來可能遇到的各種狀況,試著和諧化解。反同婚者也不妨想想,美加英法荷西義等同婚合法國家,何曾因為同婚通過就處處亂象,不堪淪落?卸下心防與刻板印象,世界往往變得更寬闊。
人權爭取從來並非一蹴可幾,「非我族類」的排除思想往往難以抹滅,這是為何全球至今源於種族、宗教、階級、男女性別乃至性傾向差異而來的爭戰不斷。同婚專法只是保障同志婚權的開始,同婚通過能否讓台灣導向更美好高貴的社會,得繼續靠台灣民眾對人權的理性思辨,以及生活中情感的交流。






【重磅快評】只會蹭美中貿易戰 要怎麼拚經濟?


2019-05-18 09:44 聯合報  主筆室
美中貿易大戰,台灣該何去何從?本報系資料照片

美國日前宣布對中國大陸進口的2000億美元商品關稅加徵至25%,大陸隨即宣布將對美國進口的600億美元商品實施報復性加徵關稅,美中新一波貿易戰宣告開打。
在各國積極應對美中貿易戰引發的連鎖效應之際,反觀蔡政府只拚命蹭美中貿易戰,彷彿把這場貿易戰當成台灣經濟的救命仙丹似的,對其衍生的衝擊視而不見,錯把瀉藥當成補藥的結果,把身體狀況搞虛,將難以承受突如其來的大病。        
美國總統川普掀起的這場關稅大戰,表面上是為了拚美國的就業和經濟,為他明年爭取連任創造利多,骨子裡卻正在進行一場霸權之爭。為了確保美國的主導地位,除了祭出關稅手段扭轉兩國過去以來失衡的貿易關係,也利用非關稅手段對大陸華為等公司祭出「禁購」、「禁售」令,避免未來太早被大陸在科技領域超車。                
就算川普和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在6月底的G20峰會達成某種協議,這場貿易戰也不會嘎然而止,不論用何種方式呈現,美、中這G2的貿易紛爭將是一場長期對抗。大陸這幾年已從世界工廠逐漸轉型為世界市場,大陸政協主席汪洋預測,貿易戰最嚴重將使大陸GDP減少1個百分點;此外,IMF預估,貿易戰全面升級,將下調美國GDP成長率0.6個百分點,全球經濟成長也會遭殃,這對出口導向的台灣而言,將是嚴峻挑戰。                                        
面對全球經濟面臨不確定風險的新常態,我們沒聽到政府提出具體的短、中、長期因應措施,只聽到政府官員報喜不報憂的拚命宣傳因為美中貿易戰有多少台商回流、將帶動多少就業云云。川普大打關稅戰的確吸引近許多台商回來投資,又以「台灣接單、大陸生產、出口美國」的三角貿易廠商為主,但美國只占我出口的一成多,遠不及大陸的4成;況且如果無法形成產業聚落、招工不易、甚至是能源政策失當造成的缺電風險問題不解決,更多台商不會回流。              
此外,連正在立法院審查的境外資金匯回專法,政府官員也要去蹭貿易戰。問題是,官員也坦承這些資金大多是藏在免稅天堂的資金,這些資金有匯回需求,主要是近年來各國加大反避稅力道。這些錢藏無可藏,政府竟還要立專法減稅讓這些錢回台順便洗白,國內已有高達2.31兆元的閒置資金,缺的是好的投資標的。更何況,真的因應貿易戰的台商,其實已匯回近3000億元了,政府根本是假貿易戰之名幫富人減稅。                                                    
美中貿易戰為台灣帶來機會,對全球經濟的衝擊更不能忽視,蔡政府官員一邊揶揄高雄市長韓國瑜只會跳針式的說發大財,一邊否定在野黨提出的自經區,但光會蹭貿易戰,是不會帶領台灣走出經濟困局的。






【即時短評】力爭恢復國民黨籍 傅的盤算是什麼?


2019-05-18 11:25 聯合報  記者王燕華╱即時報導
花蓮前縣長傅崐萁在地方支持度高。圖/報系資料照片

國民黨花蓮立委初選風波不斷,不少人好奇,花蓮縣前縣長傅崐萁當年就是以無黨籍身分擊敗國民黨對手當選縣長,若要問鼎立委,為何非得回國民黨不可?黨內人士分析,區域立委不比縣長,其中少了關鍵的原住民選票;若傅的最終目標是立院龍頭,還是必須有黨籍在身。
傅崐萁會被開除黨籍,就是因為10年前未獲國民黨提名,堅持參選花蓮縣長,當年他以無黨籍身分,斬獲8萬5000餘票當選,擊敗對手無黨籍張志明和國民黨杜麗華;他再以無黨籍身分連任,兩次得票率都約56%。
黨內人士指出,花蓮原住民人口超過1/4,約9萬多人,選票數近3成。傅崐萁9年縣長任內,對原住民用心很深,部落大小祭典幾乎都會現身,和原民一起搭肩跳舞,在部落支持度很高。
不過,立委選舉的原住民選票投給原住民立委,並非區域立委,立委選舉少了這群「鑽石鐵票」奧援,對傅崐萁恐是一大考驗,若還要面臨泛藍同志競爭,內外夾擊下,是否還能夠像兩次選長選舉時輕鬆取勝,還很難說。


【即時短評】強拉15藍諸侯進常會 黨中央威信恐反挫


2019-05-18 13:29 聯合報  記者周志豪╱即時報導
國民黨去年縣市長選舉大勝,創造中常會內造化契機,在黨主席吳敦義力主下,將縣市長列指定中常委成選後黨務革新規畫方向之一。但隨時情勢變遷,吳敦義確定不選總統,民調聲望也持續低迷,黨籍百里侯也無心參與黨決策,這項黨務改造規畫恐付諸流水。
吳敦義接任黨魁後,一度是黨內熱門總統人選,去年九合一選舉操盤大勝,更讓他的政治分量水漲船高,讓新當選的百里侯能進中常會,除了可完成黨一直企求常會接地氣目標,更有挾縣市長參與常會,墊高主持中常會的政治分量考量。
但讓縣市長進中常會想法以列席方式「試運轉」後,縣市長或許因地方政務繁忙,或許是無心參與黨務決策,導致快速破功,反證明具民意基礎的百里侯們,看不上參與中常會的機會,反倒間接打擊中央黨部領導威信。
隨著吳敦義宣布不參選總統後,雖然在總統初選布局上運作的風生水起,但隨總統初選參選人日見底定,吳聲望與聲量恐難延續,再將百里侯列當然中常委,能否墊高吳敦義政治分量難估,反要擔心如果韓國瑜獲得提名參選總統,中常會上將發生類「葉爾欽效應」。
即使不考慮違背政治倫理的衝突發生,在國民黨沒有中央執政的狀態下,要縣市長要常態撥出時間出席黨中常會,也有難度,最後除技術上勢必讓常會開會難度提高外,政治上成為當然中常委的縣市長常態不出席常會,一樣衝擊黨領導的威信與正當性。
衡諸政治現實發展,吳敦義雖仍是黨的大家長,但國民黨當務之急是明年大選,黨中央是否還要在7月全代會貫徹縣市長成當然中常委想法,算盤或許要重新打一打。

盛治仁/人生 就該浪費在美好事物上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盛治仁/人生 就該浪費在美好事物上
◆  方祖涵/初選民調與季後賽
◆  嚴震生/川普的詩班和阿們角落
◆  黃介正/避險靠智慧 和平靠國防
◆  楊志良/中華民國如何不亡!?
◆  葉銀華/該如何修改企併法?

◆  薛承泰/搶救生育,搶救母親?
◆  王正方/執政做了很多的事?不提也罷
◆  洪蘭/最好的語言啟蒙 在餐桌上
◆  周行一/台灣需要槓桿競爭
◆  馬凱/時不我與矣 快迎頭趕上
◆  林中斌/小英連任 情勢翻升
◆  盛治仁/驚豔馬祖

◆  王健壯/講幾個胡適的故事給你聽
◆  沈呂巡/向首任外長致敬 併謝歐盟免簽
◆  方祖涵/選秀會場的政治手段
◆  嚴震生/202020
◆  馬家輝/他們與蠢的距離






盛治仁/人生 就該浪費在美好事物上


2019-05-17 23:24 聯合報  盛治仁(雲品國際董事長)
雲朗十周年慶祝酒會,雲朗董事長辜懷如(左)、執行長張安平(右)夫妻出席。雲朗推出歡慶十周年系列活動,邀請到經濟學家高希均、國際打擊音樂家朱宗慶、資深媒體人陳文茜及張安平,共襄盛舉「浪費人生!?」分享論壇。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最近公司舉辦了一個「浪費人生?!」論壇,主題是談論如何活出一個值得的人生。會中邀請了陳文茜女士、朱宗慶董事長、高希均教授及張安平董事長,分享他們的人生觀和作事態度。四位都是在不同領域中皆有卓越貢獻的講者,聽他們分享在作事過程中的信念和勇氣,觸發許多思考。
陳文茜分享不論處在哪一種環境中,要讓自己的心境保持歡樂,不要浪費時間在與人爭論等微不足道的事情上。所以即使在生病中,也要找到讓自己快樂的事情去享受。高希均則從公共知識分子的角度,提到他對於教育、經濟、科學和民主等國家重要發展方向的期待,憂國憂民之情溢於言表。
朱宗慶告訴聽眾,他從小如何走上音樂和打擊樂之路,乃至於在後來的文化行政工作上,如何得到貴人的協助、及面對各項挫折和挑戰時的心情及作法。張安平則舉歷史上幾個案例,說明只要所作事情,是經過審慎思考的,就沒有浪費的問題。與談人的共識是,閱讀,是最不會浪費人生的一件事。
四位與談人學識淵博,旁徵博引,引述了許多歷史上有趣的故事,如拿破崙、羅斯福、安東萬拉瓦節(Antoine Lavoisier)和拉斐爾等人的故事,讓聽眾都感覺收穫滿滿,而貫穿四位與談人談話的共同元素,則是使命感和價值觀。
我們對於自己做的事,有沒有強烈的使命感,在做每一個決定時,有沒有遵循自己的價值觀,很大的程度會決定我們成為什麼樣的人。多數令人敬佩的典範,在他們身上都能夠看到這兩個特質。做生意的人,追求的是短期獲利還是創造長期價值?從政的人,想的是下一次的選票,還是下一代的生活?
人生走這一遭,不管做人或做事,如何讓生活過得有意義,確實是最值得深思的課題,才不會渾渾噩噩地過了一生。自己過了半百,對這個主題特別有感,也藉此深刻檢討自己過去在待人處事的態度和優先順序上,哪些決定是現在反省會後悔的?未來的人生,應該如何調整?
一個人不管在哪一個崗位上,都可以努力創造價值,讓自己過的更有意義。自己現在飯店業,聽到飯店,會想到漂亮乾淨的房間,美味的飲食,親切溫暖的服務,這些都是必須,但不需強調的。我眼中的飯店,不只是飯店,她可以是文化創意的實驗場域、國際文化交流的平台、客人驚喜圓夢的所在,更是員工們自我實現的舞台。
當我們這樣想像自己的工作時,就可以創造出許多不一樣的可能性,既讓工作的範圍不會受到傳統框架的限制,也讓自己想像力能夠發揮,並增加工作動機與成就感。
論壇取名為「浪費人生」,希望是一個輕鬆又能引起注意的名稱。是浪費還是值得,有時候只是一線之隔,端看自己的價值觀和目的。與其活著別人認為值得的人生,不如好好把人生「浪費」在自己認為值得的事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