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9日 星期三

經濟/推動數位經濟 先完善法制

.聯合報社論..若設定赦扁關馬放郭,談什麼司法改革?
.聯合報黑白集.顧立雄當關 法院莫敵
.經濟日報社論.推動數位經濟 先完善法制







經濟/推動數位經濟 先完善法制


2016-11-09 02:33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因應數位經濟發展,行政院長林全近日召開國際經貿策略小組會議,聽取相關部會報告台美投資暨貿易架構協定及台美數位經濟論壇會議的情況。林揆會後表示,虛擬無國界情境為全球經貿活動發展趨勢,現階段完備我國數位經濟發展環境,對國家未來經貿發展至關重要,請各部會參考國際間發展政策,結合我國發展條件,積極研議相關法規與機制調整工作。
政務委員唐鳳並研擬「數位國家創新經濟」方案,準備明年開始推動。為迎接數位經濟,先進國家都正進行相關的法制準備及調適,希打造良善的基礎環境。英國是值得參考的實例,英國數位經濟法案正於下議院進行二讀程序,其立法有兩個目的:第一,帶動資通訊基礎建設的投資,提供更友善的創業環境,確保英國在數位時代仍可保持領先優勢;第二,在不侵害隱私的前提下,保障國民的網路使用權,進而提供更快速的公共服務。此一法案的內容,主要有五大重點項目,包括:
1.寬頻使用權:政府負有建構全國寬頻服務的義務,以確保消費者無論家住何地,均能享有更佳的寬頻接取。此外,根據此項法案,英國電信主管機關Ofcom將配合修訂電子通訊管理條例,使得電信業者將能以較低成本取得網路建設所需用地,另外也賦予Ofcom更多權限,以提升頻譜管理效率,特別是針對空白頻譜(White Space),將採取更佳方式進行管理。
2.強化消費者權益保障:允許通訊傳播管理局具有更高的彈性與獨立性,得以要求通訊商提供與消費者權益有關之資料。
3.保護智慧財產權:針對侵害著作權,新增刑事處罰,以保障原創者權益。另建立線上設計登記系統,降低原創者行銷成本,也使原創者易於保障自身權益。
4.政府資訊公開與公共服務:以明確透明的架構提供政府公開資訊及相關服務,確保大眾易於使用政府公開資訊;另在確保人民隱私前提下,利用大數據技術萃取政府統計資料,以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務。
5.保障數位時代下公民權益:積極降低民眾收到垃圾電郵或騷擾電話的機率,另規定所有可能包含色情內容的網頁或應用程式,導入驗證年齡機制,避免孩童接觸不當內容。
檢視英國數位經濟法案,可以提供國內推動數位經濟發展的借鏡:首先,該法案一方面提高主管機關監管彈性及賦予政府公共服務大數據及開放資料法源,以及提供誘因讓企業願意擴大投資,著眼於興利;另一方面則針對智慧財產權侵害、垃圾郵件或騷擾電話加強監管,積極除弊。對於台灣法令過去重防弊、輕興利的心態與作法,英國案例應可供政府政策調整的參考。
其次,對電信業者在布建有線及無線網路面臨的成本及監管議題,以最簡單的修改條例方式,賦予業者依據,可以較低成本或採較彈性方式進行網路佈建。相對於修法曠日廢時,可以法律位階較低的條例進行修正,程序及時間成本較為低廉,建議政府可檢視相關法規狀況,適時進行修正,以提升產業活力。
再者,具創新特質服務的採購機制應儘速建立。現行採購法較缺乏彈性,公共工程委員會解釋偏向保守,若要採購創新服務相對困難,尤其缺乏跨部會溝通機制與單一窗口,造成成本和時間效率低落;且權責不明、管理未落實,導致爭議叢生,也無法保障政府採購品質。因此採購機制與法規應與時俱進,創造吸引優質廠商投標的誘因,將具備創新特質的工程逐步推廣至全台,進一步拓銷全球。
最後,在Open data發展中,政府資料開放是較具效益的作法,建議加速推動政府各部門之間的資料分享與整合,即時並擴大釋出,相信將能進一步活化國內創新創業的發展。

聯合/顧立雄當關 法院莫敵


2016-11-09 02:33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主委顧立雄。 記者陳正興/攝影

蔡英文民調雪崩式下滑,有人譏主因之一是有「顧立雄這樣的豬隊友」。顧立雄是否「豬隊友」,蔡政府自有評斷。但無論如何,顧立雄一夫當關萬夫莫敵,一腳踢開法院判決,這樣的「司法傳奇」已出現在社會觀瞻。許宗力將主導的司法改革如何詮釋這種現象,令人好奇。
國民黨黨產問題,連藍營都不乏呼籲黨產歸零者,近十年前陳長文獲國民黨邀請出任「黨產處理監督委員會」召集人時,即作此主張。近年來國民黨屢戰屢敗,可說受累於此;民進黨若合理處理掉這一問題,不但向社會大眾作出交代,也會於執政成績建功。
卻偏偏出了顧立雄這號人物,目空一切橫衝直撞。律師出身,也算是個「法律人」了,連法院判決都不屑一顧,發文給銀行自稱「行政處分」。腳踩行政、司法界囂張至此,權力無限上綱,簡直前無古人了!
顧立雄用這種暴衝手段處理國民黨黨產,以「不當」對「不當」,就可以「負負得正」嗎?看在選民眼裡,只留下心寒的印象。民進黨執政是為「復仇」來著嗎?「絕對的權力」馬上就變成「絕對的濫權」嗎?顧立雄指揮民間銀行業務在先,蔑視法院判決的公權力在後,此例一開,未來將無限縱權到何種地步?
今天的銀行,對執政者也許只好唯唯諾諾;但市場遊戲規則由一人說改就改,社會信賴自逐步瓦解。顧立雄一夫當關,法院莫敵,這景象將寫入民進黨的「執政驚奇」中。

聯合/若設定赦扁關馬放郭,談什麼司法改革?


2016-11-09 02:33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左起:陳水扁、馬英九、郭瑤琪。 本報系資料照片

司法院長許宗力獲提名通過後,提出六項司法改革議題,宣示將堅持審判獨立、人權保障、正當法律程序等價值。但與此同時,綠營立委和名嘴不斷炒作的,卻是特赦陳水扁、關押馬英九、釋放郭瑤琪等議題,到了沸沸揚揚的地步。如果執政黨對個別案件設下具體的縱、懲目標,那麼,豪情壯志的司法改革還有可能成功嗎?
民眾對司法改革當然有所期待,尤其對貪腐法官的悖德及恐龍法官的僵化深惡痛絕;因此,人們希望司法體系能透過制度設計,對司法官的作為有所節制或引導。但是,執政者對於司法改革的圖像卻可能截然不同:希望司法官的思維和判決更貼近執政黨的價值和信念,以便透過司法遂行其政治意志或政治控制。換言之,蔡政府宣示的「司法改革」,能否貼近一般民眾期待的改革,其實是需要隨時密切注意並加以檢驗的。
許宗力提出的六大司改目標,包括獨立審判、保障人權、避免歧視等,都是正確的方向。然而,因為只是原則性宣示,與現行司法體制標榜的精神並沒有太大差異;要待司法院及總統府主導的「司法改革國是會議」提出具體作為,才知其虛實。但無論如何,綠營內部目前針對赦扁、關馬、放郭等事件不斷煽風點火,製造引導式的政治氛圍,在如此強烈的政治暗示下,審判獨立要如何維持,司法改革又如何獲取人民的信任,不免令人擔心。
政治人物對司法案件指指點點,並非罕見,民進黨其實是箇中翹楚。在野時如此,或許另當別論;但執政時仍然如此,必欲指導偵審走向,即殊為可議。以郭瑤琪因在交通部長任內貪瀆遭判刑入獄案為例,除綠營人士四處為她奔走,蔡英文總統更親筆致函,對其遭遇感到「不捨」。對國家元首而言,如此介入個別司法案件,表達鮮明好憎;試問,這將如何幫助司法保持「獨立」?
事實上,正由於蔡總統對郭瑤琪的公開表達同情,綠營人士和電視名嘴更公開發起「送茶葉給顏大和」的活動,以示對最高檢駁回郭案非常上訴之不滿。此一行動多少源自總統表達同情之鼓舞,其結果,則已構成對司法機關的騷擾和羞辱。但是,蔡英文對此卻不置一詞,難道她樂見司法部門因一二個案遭到政治潑糞?而坐視司法信譽遭到汙損,豈又符合她改革司法的本意?
我們無意質疑蔡英文推動司法改革的初衷,但是,任何改革若缺乏適當的步驟和節奏,很容易誤蹈改革「說易行難」的陷阱,使光環快速消損。顧立雄用「怪手」加「推土機」的方式來討黨產,立刻使自己變成了一個只會耍狠、目無法紀的暴君,就是一個顯著的例子。
在司法改革議題上,也有類似的堪憂問題。例如,除了許宗力本身有「連任」的違憲疑義,本屆多名大法官都赤裸裸表達不認同中華民國,他們卻要共同負責解釋憲法,這顯然只會增加憲政的分歧。此外,許宗力一上任,首件人事案即是任命當年判決陳水扁貪瀆無罪的法官周占春出任「法官學院」院長,令人困惑。周占春當年審理扁二次金改收賄案,認定陳水扁雖然「僭越職權範圍」,收受金控業者數億獻金,卻狡辯說,金融機構合併並非總統職務,因此扁不構成職務「收賄罪」。許宗力的任命,難道是要所有法官都接受周占春這類恐龍政治邏輯的洗禮?果真如此的話,那麼,我們將如何迎接這一波變形走樣卻來勢洶洶的所謂「司法改革」?
台中監獄日前第八次展延陳水扁的保外就醫案,要求陳水扁回到獄中顯然已無可能,綠營只會一步步逼著蔡總統特赦他。基於「以牙還牙」的邏輯,綠營要求追殺馬英九直至將他關押的聲音,也只會越來越大。當赦扁、關馬、放郭的短期政治目標橫在眼前,我們能看得到長期的司法改革嗎?

去梯言/孫中山不只是神主牌

.輻射難檢測 你敢碰核災食品?
.回響/台灣外交「踏實」嗎?
.去梯言/孫中山不只是神主牌
.只是不打房?健全房市政策在哪
.國家浪費 增稅埋單
.掌權後 過去的苦難與恐懼就忘了?
.民主失靈…台灣在走美國老路
.中山女高 受害者怎變加害者?  黃惠鈴/家管(新北市)2016-11-09 02:57聯合報










去梯言/孫中山不只是神主牌


2016-11-09 02:57聯合報  公孫策

過幾天就是孫中山一百五十歲冥誕,央行為此發行紀念幣,其他沒聽說有什麼紀念活動。北京去年就說今年要擴大紀念,想要攘奪孫中山這塊神主牌的意圖,再明顯不過。尤其是台灣執政黨與台獨團體努力要將孫中山「抹去」之時,攘奪根本不費吹灰之力。
然而,孫中山不只是神主牌而已。明白講,那些口口聲聲「中山先生信徒」的,早就失去了孫中山的精神。而主張台獨的人士,卻也不曉得他們其實丟掉了「建國」之寶—孫中山精神。
孫中山的精神是什麼?從他的遺囑當中可以得知:他致力於國民革命,目的就在「求中國之自由平等」,而方法則在「喚起民眾」與聯合世界「以平等待我之民族」—致力於台灣獨立的人士,不正是「求台灣之自由平等」、「求世界(相對於中國)以平等對待台灣」嗎?可是卻著於皮相,將孫中山視為中華民國的神主牌,急著丟棄,又復失去孫中山的方法精髓「喚起民眾」—以撕裂與對立的手段,與團結人心的目的顯然背道而馳。
另一方面,北京想要攘奪孫中山這塊神主牌,也只能得逞於皮相(紀念活動盛大而已)。事實上,孫中山的精神卻正是中共政權最忌憚的東西。
孫中山在一次演講中鄭重的說明:「諸君知中華民國之意義乎?Republic Of China何以不曰中華共和國,而必曰中華民國?……(為避免共和政體之流弊)俾更抵於直接民權之域。」其後,他又譯述林肯名言「the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by the people and for the people」為「民有民治民享」,而那是當代大師級人物梁啟超、胡適、趙元任等幾經翻譯而不得其當的。為什麼孫中山能超過那幾位大師?因為孫中山不是做文字翻譯,而是體會其精義。他吸收林肯的時代精神,並與「民為邦本」固有思想結合,用於「建立民國」,但是絕不拿林肯乃至《尚書》當神主牌。事實上,揚棄神主牌,擷取古今、中外的好東西用以救時,正是孫中山精神。
中共要標榜它才是孫中山的繼承者,攘奪神主牌不難,然而,有朝一日中國人民開始訴求「還我民有民治民享」的話,中共勢將苦於自圓其說。

回響/台灣外交「踏實」嗎?


2016-11-09 02:57聯合報  向駿/致理科大拉美經貿研究中心主任(台北市)

尼加拉瓜總統奧蒂嘉夫婦6日投票後,展示他們手指上的印泥。這對夫妻是正副總統候選人。(路透)


台灣未收到國際民航組織和國際刑警組織大會邀請函,前副總統呂秀蓮昨天投書要「國安團隊別再高枕無憂、麻木不仁了」。遠景基金會董事長陳唐山更批評,「中國說不行,我們就不行,若每件事情都擔心中國,台灣外交不會有活路,只有等死。」該擔憂的還包括拉丁美洲邦交。
以六日尼加拉瓜大選為例,屬桑定民族解放陣線的現任總統奧蒂嘉獲七十二%選票連任,華府智庫「美洲對話」總裁習福特形容尼國是「真實的紙牌屋」。
奧蒂嘉八月指定妻子穆里歐為副總統候選人,紐約時報社論「尼加拉瓜版王朝」,即認為這是「企圖建立威權王朝最明顯的標誌」。選前《經濟學人》在「不幸的第四次」文中直指十一月六日是「拉美民主悲哀的一天」。
二○一四年奧蒂嘉在爭議聲中主導通過取消總統任期限制,並擴大總統職權。今年六月尼國和中國簽訂八億美元水庫和水力發電系統的協議,台灣理應感受到中國拔樁的力道。
奧蒂嘉不僅在一九八五年擔任國家領導人時和台灣斷交;二○○七年陳水扁出席奧蒂嘉總統就職典禮時,司儀曾以「中國台灣的總統」介紹;二○○九年馬英九訪問薩爾瓦多,原定和奧蒂嘉在薩國舉行元首會談,卻被奧氏三度放鴿子。隔年馬專程訪問尼國,奧蒂嘉竟未出席國宴。此番他再度當選,台尼邦交可能成為觀察大陸是否容忍蔡英文拒絕「一中原則」底線的指標。
近來中美洲另一與台灣有關的事件,是薩爾瓦多前總統薩卡遭逮捕。薩卡涉侵吞公款、洗錢等,在野黨指控其侵吞的公款來自台灣政府對拉美邦交國元首卸任前的「後謝」禮金。
台灣沒有拚金錢外交的能力,有限經費應花在刀口上。以我中美洲六邦交國組成的「中美洲議會」為例,因清廉度評價不高,曾被巴拿馬前總統馬丁內利形容為「賊窩」,經常邀其成員訪問無助台灣在當地形象,如改為支持拉美傑出學者或許成效更佳。
以阿根廷學者歐唐奈為例,他擔任國際政治科學學會(IPSA)主席期間,曾面臨「天安門事件後應否接受中國為會員」難題,其好友懷海德教授認為除非將台灣逐出,否則北京不可能加入,但歐唐奈的立場是「台灣如果沒有錯,不能只因臣服於另一個更強的行為者而被逐出」。
歐唐奈生前曾協助諸多學術機構的研究工作,包括擔任「臺灣民主基金會」所發行《臺灣民主季刊》的編輯;去年美國的「拉丁美洲研究學會」宣布籌設「歐唐奈民主獎」。臺灣民主基金會董事中包括三名政府代表,且由蘇嘉全任董事長,該會如能撥款應可算是有效落實蔡英文總統推動的「踏實外交」!

只是不打房?健全房市政策在哪


2016-11-09 02:57聯合報  張金鶚/政大地政系特聘教授(台北市)

日前林全院長表示,當前房市政策是不能繼續打房,希望房價不要漲也不要跌,維持穩定,將透過社會住宅、租屋市場和購屋貸款來改革活絡市場。如此說明房市政策是否妥當,值得探討。
「不能繼續打房」,這是政府認為過去房市政策的不當與未來可能的調整方向,似乎也反映政府對何謂「打房」與「健全房市」的模糊認知。過去業者或媒體簡化房市政策只有「打房」與「救房」,以致看似打房實為救房的「健全房市」政策,並未獲得政府重視;同時也隱含政府只重視短期打房或救房政策,而忽視長期房市制度建立,導致政府只能不斷隨著房市波動而政策延遲的進行打房或救房,無法根本解決房市不合理現象。
當前房市政策,不論房地合一稅、囤房稅、房屋稅或地價稅調整、投資客房貸額度降低與利率提高,或老屋健檢交易、精準地價的政策研擬,甚至真實交易資訊提供或不實資訊罰則,在業者或投資客眼裡,都是打房政策。然站在學界或社會大眾的立場,或許這些都是健全房市的政策,不知不打房的具體政策為何?
由於不能繼續打房的說法不清楚,各界有不同解讀。有人認為政府將放任市場,無所作為,特別在房價不要漲也不要跌的期望下,將維持當前「不合理」的房價水準,若如此將誤導社會期待。反之,不能繼續打房若著眼在長期合理房市制度的建立,包括預售屋與租屋實價登錄的改進、房市供需銷售資訊的真實透明、房市業者的獎優懲劣、消費者購屋與租屋的權益保障等,確保市場機制充分發揮,房價漲跌自然能有所掌握,將可避免市場失靈而產生不合理的房價波動。
房市結構若從「市場」與「政府」的影響力量看,台灣屬「大市場、小政府」,和歐洲許多國家或新加坡、香港,乃至中國大陸相對的「大政府、小巿場」不同。政府如何健全房市,避免市場失靈,應是房市改善的關鍵。
目前政府所有的住宅資源,包括人力、財力、土地、乃至法令的配置,有相當大比例是放在八年廿萬戶社會住宅的興建提供,其次用於購屋貸款與少部分的租金補貼上,只有極少資源用在健全房市上;至於居住品質的保障與提升,聊備一格。面對房市困境,如此配置顯然無法解決問題。重新檢視住宅整體資源的適當分配,應是政府當前極重要工作,這才是住宅政策具體展現。
當前房市最嚴重問題是房屋成為投資商品,而非居住使用安身立命場所。住宅極度商品化影響居住使用的本質,導致房市失衡。林全院長在宣稱不繼續打房下,更應說明住宅非商品化的政府立場,以確保住宅政策方向不被扭曲,住宅資源分配有所共識。

國家浪費 增稅埋單


2016-11-09 02:57聯合報  李商/退休人士(高雄市)

公告地價調漲,全台漲幅破三成。學者痛批,待房市轉空才調漲公告地價,反映出政府長期失能。全台約八百萬繳稅戶,預估今年稅收達九五○億元,較去年增加逾三成。
國家為維持正常運作必須課稅,理所當然,但不能因為開支過大或浪費,入不敷出而亂提高稅收或恣意開稅單。要知道秦朝、隋朝那麼快衰亡的原因,都是掌權者只知充實國庫,不知民間疾苦。尤其秦二世胡亥任由趙高弄權,另外役民過甚,當時力役卅倍於古、田賦廿倍於古。舊六國百姓不願受嚴刻的秦法箝制與無數的勞役折磨,於是爆發民變。
公告地價喊漲就漲,把人民當作政府的提款機。既然政府方向是要給人民富強安樂,為何人民感受不到?難怪學者說:「一個國家的強弱,看徵稅有沒有公平合理就知道了!」不要小看稅收問題,關係國家興盛,不能不慎!

掌權後 過去的苦難與恐懼就忘了?


2016-11-09 02:57聯合報  施明雄/前政治受難者(台南市)

麵包師傅黃士福(右)因為拍攝前總統陳水扁散步影片惹風波。記者劉學聖/攝影

民主政治可貴,在政權和平轉移。
台灣自蔣經國前總統宣布不再父傳子後,爾後的解除戒嚴、黨禁、報禁、國會全面改選,牢中再也沒有政治良心犯,這是亞洲少見的民主成就。威權結束,和平政權交替,也讓蔣家強人陵寢還獲國會通過的修建經費。
即便筆者家族兄弟多人在白色恐怖年代,承受近乎抄家的災難,對蔣經國在美麗島事件中沒有用「殺無赦」的毒手,深覺他的智慧留給他的後人得能繼續在台灣享受民主政治成果。
這次政黨政權的大輪替,讓民進黨享受完全掌握政權的美味,不過近日卻見到為了兌現競選時的支票,增加房地稅,接著房租店租物價必定跟著漲,低階層勞工弱勢朋友,投票前是國家主人,選後就要任人宰剁了。
先前最支持的青年學生,近日為執政黨砍七天國定假日似圖利財團,衝進立院和執政黨總召辦公室,立法院長還要發表譴責學生聲明,唉,世情難料,此刻已非往日低頭拜票時。
更讓人惋惜的乃同為政治受難者的陳市長,似忘記患難時代遭受威權迫害的慘痛經歷,麵包攤販拍攝阿扁前總統陳水扁的生活照,阿扁的健康本是國人關心的好事,何必對小攤販啟動國稅局、衛生局的稽查?儘管官方說有人檢舉,新聞見報即登門稽查,現今政府真有那麼好的稽查效率嗎?
這個社會不是威權的年代,大刀對付小蝦米,反更引來廣泛同情。唉,感嘆世情變化,在那苦難年代,時刻深埋於民主追求者腦海中的,可不是這一句:讓台灣人民永遠脫離恐懼生活的環境,獲得免於恐懼的自由。
遭受迫害的苦日子,已經遠去了,如今在享受權能的好滋味時,誰還記得過去的苦難?

民主失靈…台灣在走美國老路


2016-11-09 02:57聯合報  林法/公(彰化市)

擺脫電郵門的糾纏,希拉蕊.柯林頓情勢看好。如果今天希拉蕊.柯林頓當選美國總統,正坐實了外界對美兩百多年歷史,已形成四大政治豪門—亞當斯、羅斯福、甘乃迪與布希家族之外,柯林頓第五大勢力的質疑。當然拋開川普此類「缺腦的真小人」,身為「缺心偽君子」的柯林頓即使勝出,也不見光彩,如紐約時報描述:選戰過程醜態畢露,舉世鄙夷。
究其主因,若以經濟學者皮凱提「世襲資本主義」的觀點來看—透過繼承財產形成寡頭,並由資本累積逐漸構成階級化之社會,不僅使貧富懸殊,更對民主社會所標榜的公平正義,造成深刻且惡質的衝擊—確有醍醐灌頂之效。
有人將美國的權力結構比作一只魔瓶亦頗為傳神,即大財閥是放置瓶中的大石,決定了政治的形態,派系家族是填補石塊空隙的卵石,像歐巴馬這樣的「寒門子弟」,則是填充多餘縫隙的沙粒,最後選票像水一樣倒入,充滿了整個瓶子;很顯然,決定魔瓶重量的,不是倒入的水有多少,而是石頭有多重。
台灣呢?財富影響政治的潛規則雖不如美國嚴重,但面對「權、利相輔」的政治菁英,人民的回應又是什麼?看看幾十年來被選上台的,都是一顆顆「越擺越爛的蘋果」,便不難推知冷漠或狂熱此類不理性的態度仍為主流,在可見的未來,我們依然會走上美國「民主失靈」的老路!

馬凱/自由化,毋寧死?

.馬凱/自由化,毋寧死?
.洪蘭/當虎媽的孩子長大後
.趙春山/「馬習會」一周年感言
.王健壯/全世界都正面臨威瑪時刻
.周行一/大學多嗎? 多元計程車方案的啟發
.盛治仁/創新與分配的矛盾
.方祖涵/職業棒球的種族新隔閡







馬凱/自由化,毋寧死?


2016-11-09 02:44聯合報  馬凱

美國總統大選,掀起一股反自由化浪潮。川普固無論矣;連推動TPP(跨太平洋夥伴協定)不遺餘力的希拉蕊.柯林頓,也在形勢比人強的現實下不得不吞回以前的主張。不獨美國如此,被視為黑天鵝的英國脫歐,也是多數人民反對開放國境、容許更多難民進入,寧可損失既有的種種利益,出人意表地急轉直下。這股反自由化、全球化的浪潮四處流竄,儼然成為主導全球的主流力量。台灣也不能置身事外。廿年來,經濟自高峰滑落;近來更在○與一之間掙扎,與此即有剪不斷、理還亂的糾纏。
對岸憑著世界工廠飛躍成長,是一個重要的關鍵。隨其漸成全球經濟主要動力來源,而台灣卅年養成的加工出口業正是世界工廠的主力;大量的企業、資金、人才乃見獵心喜,蜂湧西進。執政者大感不安,竭盡所能設下重重關卡。結果台灣畫地自限,切斷了與全球經濟主流的連結。
卅年前台灣在內外交逼之下,小型的世界工廠拱手讓給東南亞的泰、馬等國,其後更移轉對岸大規模重建;長年閉關自守的開發中國家注入連結全球的新思維,幾皆戮力爭取外資、打開勞資與出口的市場,忽然打破數百年來全球大多數人自外於國際市場的畸形架構。不僅為勞動市場投入數十億生力軍,也生產出巨量廉價加工品,充斥各國市場,造成全球經濟的巨變,復創造數十年未見的榮景。
空前巨大的自由化與全球化,必定造成巨大的衝擊。廿五年前拙作即指出:先進國家薪資將向下看齊,工作機會大量流失,通縮壓力持續增大,以及所得與財富快速向資本(包括知識資本)家集中,而造成嚴重的分配不均。
果然這些問題一一發生,且愈演愈烈。台灣首當其衝,面對直線下降的成長率,年年倒退的平均薪資,不斷流失的工作機會,中產階級淪為新貧階級;人人只求力保手中的飯碗,於撻伐外移企業的同時,更努力阻止外國勞工及白領階級分一杯羹。台灣遂成為反自由化、全球化的第一波受害者。
隨著這些問題向全球擴散帶來的折磨,更加上大陸突兀地關閉世界工廠令全球經濟動力驟消,以及中東戰亂驅迫數十百萬難民四處流離爭逐工作機會;先進國家的薪資所得者、中產階級忍無可忍,乃一一發出反自由化、全球化的怒吼,蔚成一股沛然莫之能禦的風潮。二百四十年前,美國派屈克.亨利傳誦不絕的名言,「不自由,毋寧死!」今天在其發源地普羅大眾的嫌惡幾已至「自由化,毋寧死」的地步。
其實,薪資下降、工作流失、通貨緊縮、貧富態殊,都是一個不自由、不開放的世界醒覺反轉必然的陣痛;若不能咬牙渡過,半途而廢,不但會再墜過去的深淵,且率先鎖國自閉者,會最早承受苦果。台灣五十年前,是開發中國家開啟自由化的先鋒,也因而成果斐然。廿年來我們又是率先從自由開放退卻的先行者,亦吃盡苦頭。但對岸世界工廠關閉,斷絕台灣出路之際,唯有自由開放,方能重賦生機。不過當新政府將好不容易栽培出來的自由經濟示範區這一株小小的幼苗,也斷然拔起,我們只能廢然興歎了。
(作者為經濟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