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4日 星期六

經濟日報社論/全球經濟整合 台灣應投入心力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

◆  經濟日報社論/全球經濟整合 台灣應投入心力
◆  聯合報黑白集/史上最強撒錢政府
◆  聯合報社論/搶救新冠世代失業,蔡政府窮得只剩下錢?







經濟日報社論/全球經濟整合 台灣應投入心力


2020-07-04 01:21 經濟日報 / 經濟日報社論


最近舉行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部長級視訊會議,確定 RCEP 將在今年11日4日領袖峰會正式簽署,也確認印度不會參與,但也保留彈性歡迎印度重新加入,不過印度短期不會有重返 RCEP 的打算。
在民國100年(2011年)即開始推動的 RCEP,由於會員經濟發展程度差異大且各有盤算,談判進展緩慢,歷經九年終於完成談判。然而相較於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RCEP 雖然是先發後至,但無論在經濟規模、貿易總值,以及參與會員等,均超過 CPTPP,對台灣的影響也較大。
RCEP 因印度退出受影響,CPTPP 更因美國缺席而失色,然而隨著美國總統大選民主黨候選人拜登領先優勢擴大,很有可能拉下川普。由於拜登曾表態美國應認真考慮加入 CPTPP,美國未來重返 CPTPP 的可能性不低。
無論是 RCEP 或是 CPTPP,對於新會員加入雖然都抱持開放態度,但標準都不低。原則上新成員必須得到原先所有會員的支持,而且自由化的時程也可能會較快,甚至必須在加入前以「頭期款」的方式提前自由化。
台灣雖然宣示加入此兩大型 FTA 的決心,但是在中國大陸的因素下,得到原有成員支持的困難度高;特別是中國還是 RCEP 成員,在目前兩岸關係下台灣加入 RCEP 更是不可能,所以台灣可以順勢把無法加入的原因歸咎於中國。
不過台灣也必須反思是否有做好準備。對於禁止 CPTPP 龍頭日本核災區食品進口問題,一直無法說服日本,另外未來台灣即使有機會參與 RCEP,必須廢除所有對中國大陸歧視性的經貿待遇,包括大陸產品進口限制,陸資外資雙重標準,大陸專業人士來台限制,甚至對陸生的差別待遇,都要逐一檢討改善外,還要對中國提供更多超過世界貿易組織(WTO)標準的自由化措施,更非台灣所可以接受。
台灣除了區域經濟整合受阻,政府對參與 WTO 也不用心,我國的 WTO 代表已懸缺快一年,一直遲遲未派任政府的理由是因為新冠肺炎所以無法就任,但是對其他地區代表卻紛紛派任的矛盾情形;期間更曾發生新任命 WTO 副代表占缺不就任而後又換職位的情形。事實上在 WTO 代表懸缺期間,台灣 WTO 代表團表現出色,參與多項委員會也爭取擔任主席,WTO 代表團在前方苦撐卻得不到奧援。相較於最近政府與非洲索馬利蘭互設辦事處並將指派代表,還自誇是超前部署,所展現的積極程度,遠遠超過對擁有 164 成員 WTO 的做法,更是不可思議。
如果政府無法改善這種區域協定進不去,多邊組織不認真的現象,台灣未來處境會更加艱難。面對未來全球經濟整合變遷,台灣應該有積極的策略。川普雖然對 WTO 不滿,但美國對於 WTO 是採取選擇性參與,例如美國對中國問題是在 WTO 機制外尋求解決,但美國也在 WTO 架構下推動電子商務談判,也期望加強對政府補貼的約束,台灣不能自外於此,反而應掌握難得參與國際組織的機會。
在此波新冠肺炎下全球貿易萎縮,但台灣表現並不差,除了是轉單效應外,主要原因是以半導體為主的電子資訊產品帶動出口,這類產品目前大部分免關稅,主要是因為 WTO 所促成的兩階段資訊科技協定(ITA)自由化,台灣當初均有參與,並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迄今仍是主要受益國。
在 WTO 運作效能不佳下,未來部門別自由化有可能成為主流,而且在伴隨新冠肺炎後全球經濟復甦及貿易成長下,區域經濟整合也會大爆發,台灣電子資訊以外的其他主力出口產業,面對的關稅劣勢也會擴大。台灣更應投入更大的心力,善用 WTO 機制以彌補無法突破區域經濟整合的缺憾,但以目前政府的消極態度,實在無法期望台灣能有什麼作為。













聯合報黑白集/史上最強撒錢政府


2020-07-04 00:29  聯合報 /   聯合報黑白集
行政院推出「振興三倍券」,訴求可創造1112億元振興效果。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很多民眾不清楚立法院臨時會是在幹嘛簡單說,就是平常很棘手的法案,就放到臨時會來秒殺闖關,殺個你措手不及。立法院剛剛通過前瞻後續四年預算,討論都沒討論,四,二○○億元咻一聲就通過了。你同不同意都沒關係,反正你都得埋單。
最近大家搶登記三倍券,蘇貞昌看了龍心大悅,很高興大家對他這麼捧場。高興是當然的囉!花的是人民的納稅錢,還接受他們歌功頌德,天下還有這麼好康的無本生意嗎?可憐的老百姓,領個兩千元得辛苦登記再領,就開心得要命。但那頭,政府三兩下就刷掉你四,二○○億元,人家可是臉不紅氣不喘。接下來的分派大戲,才是重點所在。
蔡英文不愧是史上最強撒錢高手馬政府任內八年舉債增加一.七兆,陳水扁任內八年則是舉債一.五兆但蔡政府現在才四年又一個月,光特別預算累計已達一.三兆元,這能不佩服嗎?新冠疫情衝擊是全球性的,紓困當然需要花錢。但大家想想,最近兩年來政府何時不在撒錢補貼,旅遊補助從未停過,育兒津貼、失業補助一再加碼,不都是在拿公帑拚民進黨的選舉?
蔡總統一上任,就大刀闊斧進行軍公教年金改革,主要理由就是不能債留子孫,不能讓上一代的優渥變成下一代的重擔。但她有沒有想到,自己的上兆特別預算的揮霍,也是債留子孫?別的不說,勞保基金嚴重虧損,很快要提前破產,這要留給誰解決?












聯合報社論/搶救新冠世代失業,蔡政府窮得只剩下錢?


2020-07-04 00:27  聯合報 /   聯合報社論
疫情影響青年求職,勞動部日前推出「青年就業獎勵計畫」。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畢業求職潮已至,每年六到九月都是失業率高峰,但今年碰上新冠疫情,衝擊更甚 SARS 和金融海嘯期間。五月失業率已達百分之四點零七,是近八年同月新高大學以上失業率更高達百分之五點零八勞動部最近砸了六十六億元,推動六項應屆青年就業方案,但檢視這些藥方,別說治本,連標都治不了,跟江湖郎中胡亂開藥沒兩樣。
扣除繼續升學、服役或任公職者,約有十九萬應屆畢業生將踏入就業市場。外界把今年剛畢業的職場新鮮人稱為「新冠世代」,因為當他們一踏入社會,迎面而來的是無薪假和失業率同時飆高,幾乎是毫無前例可循、惡劣無比的求職環境。
為了搶救職場新鮮人失業率,勞動部近日開出的藥方,其中「青年就業獎勵」計畫太脫離現實,因而備受爭議。方案規定:畢業生若在今年九月底前就業,在同一雇主連續就業滿九十日,發給兩萬元;工作滿一八○天,再加發一萬元,合計最高可領到三萬元的獎勵金。預計要花上廿四億元
事實上,這樣的「福利」很多新鮮人根本無福消受。原因是,問題不在年輕人「一年換廿四個頭家」,而是根本就是沒有頭家可換。在疫情打擊下,企業就算沒倒,多數以裁員或凍結人事苦撐待變;在供需嚴重失衡下,就業市場根本無法容納新鮮人。勞動部這種本末倒置的做法,才會惹來外界「海裡沒魚了,卻鼓勵他們去捕魚」之譏。
看主計總處最新公布的五月失業率報告,多數人失業的原因,是對原有工作不滿意其次,是工作場所業務緊縮或歇業。然而,報告上無法呈現的是,許多人根本連面試的機會都沒有。有新鮮人投出上百封履歷,卻只得到四次面試機會,多數石沉大海。據學者研究,應屆畢業生若一年內無法找到工作,即可能因感到被社會排斥,落入長期失業的惡性循環,成為「怯志工作者」,成了不在政府統計上的隱性失業者。
從疫情爆發至今,面對百業蕭條,各部會從農委會、交通部、衛福部等部門無不以撒錢作為救濟手段,卻無助台灣產業體質的轉換。如今面對迎面而至的大失業潮,勞動部依然只有炒短線這招,只求短期的數據好看。但這種做法,能救到多少失業率,著實令人存疑。
話說回來,年輕人找不到工作或符合期待的工作,責任不該完全歸咎於勞動部。關鍵還是得回到源頭:防疫要適度解封,政府要設法讓景氣回溫,鼓勵企業開缺,才能讓就業市場活絡。對此,經建部門責無旁貸。
但從疫情爆發至今將近半年,經濟部彷彿變成了口罩」,似乎所有經濟部的業務只剩下生產口罩一事;部長沈榮津更因此一「大功」,升任副閣揆。但對於產業的復甦,尤其是構成台灣經濟主力的中小企業,經濟部到底做了多少協助或振興的努力,卻只留下一個大問號。
根據中研院研究員林宗弘的研究,過去廿年,台灣貧富差距兩度明顯擴大,都跟經濟蕭條有關。先是民國90年(二○○一年)的網路泡沫化,其後是民國97年(二○○八年)的金融海嘯,使得年輕世代成為高失業率與低薪的「崩世代」,也可稱之為「失落世代」。且看太陽花學運,年輕人反服貿的背後,映射的正是他們對於自身前景黯淡的恐懼。
年輕世代向來是蔡政府的支持主力,但這四年多來,蔡政府對於改善年輕人最在意的低薪與房價,始終說多做少。如今面對這場改寫人類史的百年大疫,衝擊更甚於網路泡沫化與金融海嘯,雖然無一世代倖免,但對於一踏入社會就面臨職場冰河期的「新冠世代」,是否就此跌入失落世代的軌道上,注定成為永難翻身的一代?蔡政府除了撒錢,請好好為新冠世代想一想,如何讓他們看見可以期待的未來?

【重磅快評】米價知多少?新冠疫苗研發補助杯水車薪

◆  【即時短評】推修法不如先從政府官員帶頭尊重員警執法
◆  【重磅快評】米價知多少?新冠疫苗研發補助杯水車薪
◆  【即時短評】狂打反中牌 民意恐變民粹

◆  【即時短評】漢光「零意外」要求破功 國防部要重振士氣
◆  【即時短評】除了背心顏色 黃捷和民進黨有何不同?
◆  【重磅快評】藍營溫良恭儉讓 民進黨錯了道歉很難嗎?
◆  【重磅快評】港版國安法上路 龐培歐和陳明通歪樓了?
◆  【即時短評】水利會收回官派 農業就有水可用了嗎?
◆  【即時短評】與索馬利蘭互設處 拚外交還是大內宣
◆  【重磅快評】吳釗燮鋪哏演出「中華民國消失記」
◆  【即時短評】三倍券轉圈圈之亂 蘇要「唯唐鳳是問」?
◆  【即時短評】廢除考、監國民黨催油門 民進黨再無藉口
◆  【即時短評】同主張廢考監 國民黨陷拿香跟拜陷阱?
◆  【重磅快評】藍軍占議場 民眾黨耍嘴皮 誰搶話語權?
◆  【即時短評】范雲、賴品妤 乾千杯
◆  【重磅快評】自囚的藍委 正在見證陳菊的人權光環
◆  【即時短評】提名陳菊要在野理性 民進黨別逗了








【重磅快評】米價知多少?新冠疫苗研發補助杯水車薪


2020-07-04 09:48  聯合報 /   主筆室
中央防疫指揮官陳時中日前宣布,國內疫苗業者八月若如期進入一期人體試驗,補助經費已編列,但疫苗業者大嘆杯水車薪,圖為行政院長蘇貞昌(左)參訪國光生技公司。圖/行政院提供


中央防疫指揮官陳時中日前興奮地宣布,國內三家疫苗業者研發有相當進展,八月若如期進入一期人體試驗,「補助經費已編列」,補助金額揭曉,疫苗業者大嘆杯水車薪,不到國際行情的零頭;而且「給獎」的限期幾乎不可能達成,所謂研發補助,幾乎只是口惠。
疫苗研發極其複雜,且新冠疫苗要給人用,安全要求更極為嚴格。常態上一劑疫苗研發約需十年時間,最快的疫苗量產也需四年以上,且需屆時病毒還在,疫苗才可能量產。放眼所及,全球疫苗市場多得是半成品,還沒完成研發流程,病毒消失了,疫苗只能放棄。中央防疫單位設定八月前臨床一期,明年初臨床二期,門檻太高了,且未知變數甚多。
最新上市是今年春天的伊波拉疫苗。民國103年(2014年)伊波拉病毒入侵美國,防疫單位趕緊請出十多年前半途廢棄的疫苗半成品,在原基礎上接續研發;努力六年後終於宣告研發成功。
疫苗誕生確實非常花錢。證實疫苗對病毒有抑制作用不難,但要證實對人體安全,卻得經過極嚴謹的臨床實驗,每劑臨床實驗經費至少十億美元起跳,甚至五十億美元;台灣宣稱的研發補助以台幣計價,不符行情,難怪圈子裡只能搖頭,政府拿了補助政績,對生技業者並無作用。
進入臨床一期難度不高,實驗室完成研發後,找幾十位志願者接受試驗,規模有限,不難完成一期測試;進入臨床二期難度高多了,通常志願者逾千人,甚至更多;這樣的實驗規模通常不是一個地區可獨力完成。
臨床三期試驗難度更不只三級跳,目前約略訂下至少一萬試驗者的門檻,更難的是試驗者必須來自疫情氾濫地區;就新冠肺炎疫苗試驗而言,大概只有美、蘇、英國、巴西等疫情失控國家具備疫苗臨床三期試驗環境。台灣宣稱疫苗研發很有進展,但必須尋求國際合作機會,以台灣四百多例確診數字,當這些國家試驗的零頭都不夠格。
眼前國際疫情並未緩解,確實只能期盼疫苗能趕快突破,量產上市;台灣以「防疫國家隊」等口號,自覺是防疫優等生,這回疫苗研發以台灣有限的規模,確實也做出成績;如今宣稱疫苗國家隊醫院國家隊,準備一舉跨越疫苗障礙,但得承認不能一廂情願。












【即時短評】推修法不如先從政府官員帶頭尊重員警執法


2020-07-04 10:09  聯合報 /   記者袁志豪/即時報導
行政院會今年5月通過刑法增訂「加重妨害公務罪」,加強公務員執法安全,對妨害公務加重處罰。圖/行政院提供


警政署推動增訂加重妨害公務」,希望透過提高刑責,保障第一線執法基層員警,樹立執法威信,但員警很悲觀,認為球在法官手上,刑度加重,法官也會輕判;律師更指出,一般的推打、拒捕、員警每天最常遇到的妨害公務類型,仍是屬於過去的妨害公務罪,並不構成加重,如此政府大費周章推動的法條,究竟有何意義?
如果真的要讓員警有感,所謂「樹立執法威信」,至少應該是妨害公務致員警成傷,就應該列入「加重」,而不是給了員警期待,細究法條卻不實用;基層只能繼續自嘲摸海龜、虐狗重罰、重判,攻擊員警成傷,輕判、拘役,警察不如海龜與狗。
警察值勤高風險,政府如果要展現力挺基層警察執法的決心,大張旗鼓的搞修法,不如先從政府官員從帶頭尊敬警察做起;遠觀過去前客委會主委、現任文化部長李永得遭員警盤查,在臉書怒斥「警察國家」,其妻民進黨立委邱議瑩也指盤查理由「超瞎」,官員帶頭重挫員警執法士氣。
近期則有立法院長游錫堃在臉書貼文抱怨遭恐嚇,透過國會聯絡人通報警政單位,但警方卻沒有關心;更抱怨家中樓下巡邏箱一直空著,無人關心。警察單位對於地方議員都不敢怠慢,何況堂堂國會龍頭的高度,有意見只要一通電話或通知隨扈,馬上就能解決問題,居然像網友在臉書發文抱怨警察。
基層員警眼睛雪亮,直指院長不是要轉移邀請洪慈庸擔任機要顧問的「酬庸」爭議,就是要爭取高階警官調動的發言權;但對基層員警來說,不明白的是,每天辛苦執勤巡簽,但政府官員為何卻總是拿他們當祭品?官員帶頭不尊重警察執法,那民眾呢?上行下效。
如近日藝人王陽明跟經紀人 RYAN 分別開著千萬超跑出現在台北市東區,被警察攔下時,RYAN未懸掛車牌卻說「警察先生,一定要這樣子搞我?對不對」、更嗆「那你看他敢不敢把它吊走」;這種場景或新聞天天可見,民眾嗆警「搶錢」、「開槍啊」、「警察打人」、「穿制服的流氓」。
推動修法,不如先從政府官員從帶頭尊敬警察做起政府或許自認已給警察很多福利」,包括制服換新、調高年功俸、增加聚眾活動便當費等,現在還推加重妨害公務罪」,表現出力挺警察執法之姿搞了這些,政治人物卻動輒帶頭羞辱、糟蹋警察公權力,如何指望民眾服從警察
上從中央官員,下至地方民代,政府官員不知帶頭尊敬警察,藉由掌控警政機關預算,對警察頤指氣使,一副老大心態,要警察屈服順從;甚至輕易干預警察人事,傷害警察還沾沾自喜,在有些政治人眼裡,警察怎麼執法、行政,更似乎是他們說了算。
台灣社會高度依賴警察,大小事都找警察,左手要抓賊,右手要為民服務,警察工作愈來愈重,社會地位卻愈來愈低;過去曾討論要提升警察地位,將內政部警政署改為行政院警政署,預算回歸中央,減少縣市警局面對民代壓力,卻都無疾而終,年金改革還先拿警察開刀,導致許多員警擔心退休金縮水,生活無以為繼,只能繼續撐著。
因此,許多基層員警現在聽到國家高聲疾呼力挺執法,要提升地位、福利、尊嚴,第一反應都是,政府又在搞詐欺的」!
不過支持基層員警執法,員警更要注意執法要在合法的範圍內,違法執法不等同強勢執法,如美國非裔男子佛洛伊德遭警察單膝壓頸後喪命,國內今年也接連發生員警「踹頭」執法過當爭議;凡此種種,均造成法界或民眾難以認同、更引起反彈,除自損執法威信,多數警察的辛勞也被少數同事的爭議所遮蔽。














【即時短評】狂打反中牌 民意恐變民粹


2020-07-04 02:12  聯合報 /   記者蔡晉宇/台北即時報導
陸媒東南衛視兩名駐點記者因違反規定,被要求昨天離境,兩位記者艾珂竹(右)及盧嬙(左)昨上午搭機離台,兩人登機前向媒體揮手道別。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東南衛視案,蔡政府快刀斬亂麻,限二位記者在最短時間內離境,絲毫不給任何緩通空間;蘇貞昌更直呼,驅逐中國官媒,剛好而已。固然在民間反中、仇中情緒高漲的當前民氣可用,行政單位也評估,如此作法能獲得多數民意支持,但民意與民粹往往只是一線之隔,且事關兩岸最敏感神經,政府在處理此事時,難道就沒有更溫和、圓融的做法嗎?
陸委會主委陳明通在大學任教期間,國際關係課堂上總會提到「敵意螺旋」概念。這講的是原本就有矛盾的雙方,若有一方先出招刺激了另一方,勢必會引發對方更大的敵意,如此惡性循環下去,最終導致事態越趨緊張。
回過頭來看,蔡政府上台後的兩岸關係陷入空前冰點,雙方緊張的關係正提供了敵意螺旋出現的溫床,這次政府大動作,無疑是踏入了惡性循環的第一步;況且中國大陸正時逢部分媒體在美國也遭制裁,不免讓人擔心陸方在多重刺激下,會對台有更激進的反制舉措。
倚仗著民意大打反中牌,也反應在蘇貞昌對此事的態度上,一席「剛好而已」言論,講得趾高氣昂,但至今人二位記者到底製播了什麼統戰節目,講了什麼不該講的話,行政單位卻沒人說得清,僅以與申請入境事由不符輕描淡寫帶過。
若二位記者真踩了國安紅線,被限期離開實屬合理,但與此同時政府也該向人民交代一下案情全貌,否則中共同路人的大帽子一扣上去,就要趕人出境,此舉稱得上民主國家的作為嗎?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順著民意打順手牌,是最容易但也是最危險的事。這次蔡政府不惜拉高分貝與對岸叫板,不僅激化兩岸關係,更恐進一步讓民意變民粹,陷入未來被這股力量綁架的漩渦中。大選已結束,該用兩岸關係催出的選票也都入袋了,再度全面執政的蔡政府,是時候好好思考民進黨追求的,究竟是什麼樣的兩岸關係。

聯合筆記/中日關係 只剩春寒料峭

◆  漫畫/最該廢掉的是它
◆  畫中有話/振興不能只是高掛牆上
◆  香港問題 仍是不定時炸彈
◆  港區國安法 有國際法依據
◆  農業用水量 應有效限縮
◆  水利會是升格 還是「人間失格」?
◆  航機險中煞停 機師功不可沒
◆  拚小英政績?對參審陌生草率立法
◆  撕恐龍標籤 陪審制是唯一解藥?
◆  聯合筆記/中日關係 只剩春寒料峭
◆  想一想「大屋頂中國兩制」







聯合筆記/中日關係 只剩春寒料峭


2020-07-04 00:17  聯合報 /   蔡佩芳
上月六四天安門事件31周年,居留日本的中國人及關心的日本民眾到中國大使館前發表「紀念六四天安門事件暨催促解散中國及讓習近平下台」聲明,並遞出抗議函。 (中央社資料照片)


日本對中關係出現降溫跡象中國公務船反覆駛入釣島日本領海」,安倍政府與自民黨內部反對意見擴大;港版國安法通過,自民黨通過譴責,並要求日本政府中止邀請習近平作為國賓訪日計畫。安倍稱重回正常軌道的中日關係恐再次偏離期望
中日在東海交鋒頻頻,至本周,中共公務船已連續八十天出沒在釣島周邊毗鄰水域,創史上最長紀錄;防衛相近日在記者會指出,上月中出沒鹿兒島一帶的潛艦「推斷是中國的」,罕見公布潛艦國籍,牽制意味濃厚。日本石垣市變更釣島行政地址,中國隨即發布五十處東海海底地理實體名稱,宣示釣島周邊主張意涵。
安倍政府放棄部署陸基神盾系統後,自民黨內主張必須擁有對敵基地攻擊能力的聲音抬頭,日媒引述自民黨幹部說法,比起北韓,自民黨內更多意識到的是中國──如果不提升威懾力,將無法抗衡中國帶來的壓力。港版國安法通過後,日本防衛相回應「對單方面試圖以實力改變現狀的意圖,進行切實確認和評估的時候已經到來」,被認為暗示對中政策需要調整。
微妙的是中方態度。雖然海洋行動不斷,但中方對日發言十分克制。港版國安法通過同時,一則短訊傳遞複雜訊息。本周一名被以觸犯間諜罪起訴判刑日男期滿出獄返日。民國103年(二○一四年)中國反間諜法上路後,至少十五名日人被捕,其中九人被判刑,這是出獄返國首例。
有意見指出,美中的激烈對立、中國向日靠攏,現在的日美中關係,如同民國78年(一九八九年)天安門事件翻版。天安門事件後受國際孤立的中國,外交目標鎖定日本,邀請日皇訪中,創造西方制裁防線突破口。
但現在不是民國78年(一九八九年),當年日本政府支持中國改革開放,引導其民主化期待落空,崛起的中國鼓吹民族主義凝聚國民意識,反在歷史問題讓日本吃盡苦頭;天安門事件也不同於港版國安法,日商在港有密切經貿往來,一個不變的香港才符合日本國家利益
雖然中日顯有共識,不會讓雙邊關係重回民國101年(二○一二年)後對立冷凍期,但今年以來雙邊關係春風不再,只剩春寒料峭,恐將再現一波倒退。是否站穩西方陣線,對中強硬或顧慮,日本政府內部預料將有一波辯論與擺盪。











撕恐龍標籤 陪審制是唯一解藥?


2020-07-04 00:21  聯合報 /   陳明呈/高院高雄分院法官(高雄市)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台灣陪審團協會等在立法院前抗議,反對陪審制被排除在外。 記者曾學仁/攝影


我們都不喜歡由別人來決定自己的是非對錯,卻又常看不慣法院對他人的判決結果,巴不得跳進去當法官,但是法治國家都有其「審判」制度。
筆者認為,應正視任何審判制度均有其優劣,決策過程必須平衡審視各項利弊得失,並以切合我國法制及社會背景為主要考量;刻意放大少數個案爭議、過度激化全民對法官、甚至整體司法體系的不信任感,專以防弊角度為出發點,不但無法賦予採陪審制的正當化基礎,更難以解決問題。
採陪審制,真能完美解決判決無法符合民眾期待的爭議?
重大社會事件,法院判決往往受到廣泛討論,媒體民眾從不吝於表示意見,然而不能根據報章評論作判決,法庭上證據、辯論、被告與被害人的一舉一態,都交織著他們的生活經驗;如果認為採取陪審制,陪審員便可全盤跳脫既有法律規範、任意判斷,無疑是對陪審制存有過度扭曲的想像。
法院判決無法盡如人意,但訴訟制度不比挑選餐廳,只要覺得不好吃、下次換一家就是。即使是陪審制,也不可能的每個判決都滿足社會多數民意或「風向」,如何找出問題癥結、加以解決才是正辦,否則今天是恐龍法官、只怕明天又該換成恐龍陪審團。
我們或許不滿現行訴訟制度,但我們又對陪審制真正了解多少?
陪審制從來不是類似觀賞「十二怒漢」、「失控的陪審團」這類法庭電影,只消花兩小時就輕鬆搞定,背後代表的是整體訴訟制度變革。
假設您是被告,請認清在陪審制度中,來自法院的訴訟照料受到大幅限縮,必須高度仰賴辯護人在法庭表現。假設不是由國家為您指定辯護人,您願意付出多少成本進行一場陪審制的刑事訴訟?如果讓被告經濟條件成為法庭勝負的無形關鍵,是否將引發另一種「有錢判生」的誤解?
倘若您是一般民眾,請問是否準備好在法官職權被限縮後,與同樣為素人的其他陪審員一起,各自獨立、不准交換意見,卻要共同審理眾所矚目爭議案件?是否準備好接受陪審制,獨自走進法庭,斷人生死?
批評是容易的,具體踐行卻很難。
如果無法理解法律精神及訴訟本質,酸民口中的恐龍永不會絕跡,因為對某些人來說,「恐龍」標籤不過是他們宣洩情緒出口,這從來不是真正審判。













拚小英政績?對參審陌生草率立法


2020-07-04 00:27  聯合報 /   林永頌、蕭逸民/民間司改會董事長、辦公室主任(台北市)
不少學校舉辦過「國民參審模擬法庭」,由學生扮演法官、檢察官、律師、被告與證人,進行訴訟、交互詰問。彰化女中學生表示,透過模擬法庭更了解審判制度。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昨天立法院臨時會國民參與刑事審判法草案》朝野協商,民進黨要強行通過司法院版本「參審制」,國民黨、時代力量、民眾黨等在野黨都支持民間團體的「陪審參審一併試行」。協商過程中,民進黨立委發言流露對司法制度的無知,不懂陪審也不懂參審。
曾經當過法官、律師的周春米立委,質疑陪審制沒有判決書,以及判決結果不能提起上訴,都會造成人權侵害。相對下,參審制就沒有這問題。所以,民進黨支持參審,反對陪審參審一併試行。
周委員的主張顯然違反一般人的常識,因為世界有五十二國實施陪審制,難道這些國家的司法制度都侵害人權嗎?在陪審制下,陪審團討論必須嚴格遵守法官的書面指示」,也會依據法官提供的案件爭點評決表,逐一評決如果無罪,法官書面指示與陪審團評決表加起來就是無罪判決書如果有罪,再加上法官科刑宣判筆錄,就是有罪判決書民眾黨所提民間版草案第八十條之二已明載,周委員六月十日已收到該版本,怎可視而不見。
陪審制審判的事實調查比起職業法官審判來的嚴密謹慎,因此就事實問題的上訴比較嚴格
司法院版參審制草案第八十九條至第九十三條規定,提起上訴原則不得聲請調查新證據,且就第一審事實之認定,限於以違背經驗法則或論理法則顯然影響於判決者,始得撤銷。可見參審制的上訴,比起職業法官審判也是較嚴格。至於法律問題的上訴,參審陪審就沒有不同限制。
在美國,陪審團判決被告無罪,檢察官不得上訴。但是民眾黨所提民間版草案,並未採取美式不對稱上訴制度。周委員所謂陪審制不能上訴的說法,不只是一再以訛傳訛,更是故意扭曲真相矇騙人民。
民進黨立委諸公明明對陪審制、參審制都這麼陌生,卻急著為蔡總統拚政績。這種草率立法,不但不能博得改革的美名,日後人民付出慘痛的代價時,一定會記得誰是罪魁禍首。













航機險中煞停 機師功不可沒


2020-07-04 00:34  聯合報 /   陳立業/大學運輸管理教授
上月十四日,華航由空中巴士A330機型執飛的CI202浦東飛松機,降落時遭遇飛控主電腦三套系統均失效、自動煞車跟反推力器沒作用,駕駛緊急採手動煞車後,最後停在距離跑道末端九點一公尺處,差點就衝出跑道。圖為B-18302去年降落松機畫面。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上月,華航一架由上海浦東返回松山機場空中巴士A三三○機型航班,於雨天濕滑跑道降落時,發現飛控主電腦一/二/三號系統同時失效、發動機反推力系統、自動煞車系統及減速板都失效,致減速異常,改人工煞車減速,幸運於跑道盡頭十餘公尺前煞停!
以民航意外事件分析,首先就人為言,華航機師此次在機械異常,自動化設備幾近全面失效之情況下,臨場改以人工操作反應可圈可點。除顯示老道之駕駛經驗外,亦反映平日紮實訓練之成果。
其次,若以天候分析,據指出當日大雨滂沱,因此松山機場跑道近年積極修繕,強化跑道摩擦係數,降低大雨時降落之風險;另跑道長度為僅二,六○五公尺瀝青混凝土道面,遂過往時有所聞航機滑出松機跑道,或壓損跑道燈事件。事實上,航機在大雨天候降落,本就容易造成機輪與跑道間水漂現象,又松機跑道長度,相對廣體機而言,屬短跑道起降;本次幸運地煞停,可謂大幸。
若就機械失常言,有甫通過試飛大考、近五年受迫機械因素發生空難滯銷的波音七三七MAX前「機」之鑑,空中巴士公司應正視本次華航航機問題。尤其華航方於去年採購空中巴士A三二一neo窄體機,又已具有A三五○及A三三○機型,甚至國籍航空新秀星宇航空,不論廣體或窄體客機均青睞空中巴士,該公司絕對有責任與義務,對在台的忠誠顧客—華航,盡速完成調查,並進行後續必要之改善。
另以航空機械專家之觀點檢視,接連發生近乎自動化功能全面性停擺,實屬罕見。誠如官方及華航回應,建議應靜待空中巴士原廠檢視後,再行由運安會對外公諸大眾,各方暫不宜對此事件妄自推論成因。
至於外界人云亦云松機安全,甚至無限上綱遷建議題,以松機二八跑道端設有攔截設備,即便航機不幸衝出跑道,應不至於影響周遭濱江街。航空意外事件成因複雜,建議仍靜待運安會專業調查。華航此次屬不幸中的大幸,除應積極盡速找出機械失常原因外,亦應持續透過訓練,保有此次機師優異反應,跑道道面摩擦係數的維持,都是不可或缺一環。












水利會是升格 還是「人間失格」?


2020-07-04 00:37  聯合報 /   江榮祥/律師(台北市)
立法院臨時會日讀通過「農田水利法」,全國水利會收歸國有。民進黨立委三讀後,手持標語在立院合影留念。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立法院修法,將農田水利會改制為公務機關,資產歸公行政院農委會說帖宣稱,農田水利會改制「升格」,農業水源利用效率會更好;並稱其財產本就屬於公有財產體系的一部分,改制後專款專用,並無侵占民產問題。
按農田水利會原係為興辦及管理農田水利事業而設立的公法人」;在法律上具有「人」(權利主體)的資格,得以行使權利並負擔義務;其地位與地方自治團體相當
雖農田水利會屬公法人,其財產仍不宜視為公有財產:農田水利會辦理工程、財務及勞務採購,是以自有財源為之,不適用《政府採購法》;其徵收土地,限於水利設施必要用地,且財源自籌;其所有土地,非屬《土地法》所稱的公有土地,也不適用公有土地稅率;政府機關需用其土地,仍須依法協議價購徵收
無論如何,農田水利會的「公法人」資格遭修法剝奪,就是喪失了做為「人」的資格,完美對應太宰治的小說人間失格》;農委會竟美其名為「升格」,勢必招致法律上的挑戰!














農業用水量 應有效限縮


2020-07-04 00:40  聯合報 /   張炎銘/退休水利人員(台中市)
針對農田水利會10月1日改制公務機關,民進黨立法院黨團規畫臨時會處理農田水利法草案,前台南縣長蘇煥智邀集多位各縣市水利會相關人員,以「水利會改制對台灣水利灌溉系統的衝擊」為題進行座談。 記者胡經周/攝影


農田水利法三讀通過,反應兩極。但不論如何改制,缺水現實不會改變,尤其是枯水期。
農業用水占約七成,與產值不成比例但糧食是戰略物資,只是居高不下用水排擠工商發展。尤其水資源開發益發困難,民生、工業節水風行,但耗水費徵收、拉大高用水量費率級距、嚴審開發案用水計畫等措施,都只針對工業用水,對整體水資源運用影響比重極有限。
水利法規對農業用水待遇不薄。用水標的順序,僅次於家用及公共給水。遇乾旱時,會先想到加強灌溉管理,只因灌溉用水有彈性,證之過往,嘉南水利會利用掌水工度過幾次旱象,作物產量未受影響;即使旱象嚴重休耕,也是先協調再補償;否則,要工業區科學園區停工,所受損失政府能補償
農委會說要改制服務灌區外更大面積農民,立意良善,但水從哪來?尤其是枯水期,難道要水利會再鑿井,讓地下水環境惡化?依照水利署全國用水供需,希望農業用水能降減每年八億噸,所以農業水權已不太可能再核加,惟有農委會鼓勵旱作、降低渠道滲漏損失、加強用水管理,大家還有水可用。
要達成將非灌區納入灌區目的,則農委會應協助水利署檢討,將灌溉、養殖、畜牧等農業用水量計算方式有效限縮。否則未來水權,農業與水利部門將屢生爭議。














港區國安法 有國際法依據


2020-07-04 00:44  聯合報 /   鄭海麟/香港亞太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香港)
「港區國安法」頒行,數萬民眾1日上街遊行抗議。圖為一抗議者被鎮暴警察逮捕。 (路透)


日前,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港區維護國家安全法」,由習近平主席簽署公布,引發各方關注。尤其是以美國為首西方國家,揚言對香港實施制裁。美國也在其後宣布取消對港特殊經貿待遇。
從國際法角度看,香港已於民國86年(一九九七年)主權回歸中國,國家自對香港有權行使屬地屬人權威。因此,在法理上是完全成立的。
依據香港基本法廿三條規定,香港應自行訂立香港國安法,但由於諸多因素掣肘,以至延宕而不能推行特別是去年六月發生的反中亂港暴亂,嚴重擾亂香港的社會穩定,對國家主權也造成極大傷害。此次全國人大依法訂立港區國安法,對香港的和平穩定是非常必要的。早在民國98年(二○○九年),澳門特別行政區就通過「維護國家安全法」,實施過程也非常平穩順暢。而港區國安法遲遲難以訂立與以美國為首西方勢力插手香港事務脫不了干係
川普上台以來,中美爆發貿易戰,兩國關係陷入最低谷。近日,川普與龐培歐又分別對香港事務,特別是港區國安法草案橫加指責,並還表示要取消香港的特殊經貿待遇;美國對香港事務橫加干涉,只會加劇香港社會動盪和經濟衰退,不僅損害香港的民生,也影響美國在香港長期的商業與文化利益,對各方都是有百害而無一利。
與之相對,通過設立港區國安法,能夠使得香港由亂入治,讓香港社會趨於穩定,人民安居樂業,杜絕外國反華勢力以香港作為顛覆基地的圖謀。基於此,相信港區國安法定能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確保「一國兩制」!













香港問題 仍是不定時炸彈


2020-07-04 00:47  聯合報 /   蕭徐行/獨立評論人(台北市)
香港中環某商場聚集民主人士,抗議北京通過港版國安法。 (美聯社)


中國正式公布「港版國安法」,香港會急速融入中國所設計的「大灣區」經濟共同圈,成為「一國一制」的一份子;還是港人會為了民主自由繼續抗爭與攬炒?頗值得台灣仔細關切與思量。
中文大學曾發布港人對港版國安法通過後,對政府機構信心民調顯示,香港民眾相當厭惡北京政府,信任度降到十三點七%;特區政府滿意度也只有十三%。這樣的低信任感,讓人民由過往的冷漠,迅速移轉到激烈對立;去年時時可見街頭巷戰與校園攻防,導致去年底區議員選舉港人投票率破歷史新高以及親北京建制派大敗海嘯現象
北京當局顯然不願意讓香港反中運動在疫情、災情、經濟蕭條重創時刻,再多點一把動亂之火。再說,九月立法會選舉如又一面倒向民主派,那麼對香港的控制可真要頭殼抱著燒了。自年初更換國務院港澳辦領導及指派新香港中聯辦主任,就預示緊縮拳頭朝「一國一制」邁進的處置方案。今國安法出台,不過就是賦予管制香港並拒絕外力介入的法制基礎,在絕對優勢下,港民對中國的作為,只能接受而無反抗本錢。
尤其,過去一年多為了自己連任,拿香港議題不斷對北京政府叫囂的美國川普總統,除了深陷疫情高燒不退的公衛困境外,又爆發黑白種族問題的社會亂象,再加上國內經濟蕭條,川普已應對乏力,如今給人心不在香港的印象,祭出的制裁真有助於協助香港人嗎?
港版國安法出爐,港人會用九月立法會議員選舉展現港人的「自我意識」,還是深受「寒蟬效應」影響,回到過往政治冷漠的社會現象?朝野將蹦出怎樣火花,頗讓人好奇。在港版國安法切斷美國與台灣支持後,港人仍然還會與港警甚至中國武警暴力相向嗎?實在需要好好觀察;但無疑的,如果中國政府處置不當,香港問題仍會繼續成為不定時炸彈。














畫中有話/振興不能只是高掛牆上


2020-07-04 00:49  聯合報 /   杜建重
圖/杜建重


市井小巷裡一家飲料店,牆上高掛著以「振興」題字,令人印象深刻。
新冠疫情影響各行各業,政府推振興券刺激消費,近日開放申購,各種折扣優惠浮上檯面,大企業砸錢在媒體行銷,小店家則透過招牌看板提振買氣,各擅勝場吸引目光。
振興三倍券」效益尚難論斷,至少不能只是高懸牆上好看而已;最重要的,還是要讓商家感受復甦,讓人民看到未來。

盛治仁/人生旅程 重要的是我們的言行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盛治仁/人生旅程 重要的是我們的言行
◆  方祖涵/轉型正義還是取消文化?
◆  李清志/池上歲月
◆  陳立恆/當天空不是極限,What is the Next?







盛治仁/人生旅程 重要的是我們的言行


2020-07-04 00:14  聯合報 /   盛治仁(作者為雲品國際董事長)
Google能查到的,多數都是已經有答案的問題,人生需要思索的,往往都是沒有答案的議題。 (路透資料照片)


最近拜讀查爾斯韓第新書,「你是誰,比你做什麼更重要」。讀者熟悉的韓第,既是寫「大象與跳蚤」的管理學大師,也是寫「第二曲線」的趨勢專家。在這本最新著作裡,韓第則是在八十六歲的年紀,以祖父視角寫了廿一封信跟孫子分享,用一生的智慧和歷練探討下一代面臨的機會與挑戰,並引導讀者一同思考人生的意義。
由於韓第寫作風格誠懇平實,也毫不掩飾自己性格的缺失及過去的錯誤,讓讀者更容易隨著他的思緒一起探索自己的人生。由於可以反思的主題實在太多了,我只能挑選一小部分分享。
在做事方法上,韓第有一個很好的提醒。書中以越戰時美國國防部長麥納瑪拉謬誤為例。他從數字作管理,來評估成敗。但是戰爭不是只看雙方傷亡人數,社會大眾的觀感及反戰文化的形成雖然看不到,最後卻改變了美國。他犯的謬誤有四個面向:第一、先衡量比較容易衡量的項目。第二、不理會無法衡量的項目。第三、假設無法衡量的項目就不重要。第四、否定無法衡量項目的存在。
我們在做事情的時候,也很容易掉進類似的陷阱,只重視看得到、能量化的事情,卻忽略了其他更重要的面向。例如對於學生的成績評量、同事的績效考核或是公司的發展目標,都有可能只在既有的評量框架裡思考,忘了其他不能量化的更重要指標。事實上,人生真正重要的事情,多數都是學校無法教導的
Google 能查到的,多數都是已經有答案的問題,人生需要思索的,往往都是沒有答案的議題。
大家應該都有參加喪禮的經驗。我們可以試著回想在那樣的場合裡,沒有人會在乎逝者生前是什麼職務,或是賺了多少錢,會讓大家永遠懷念的,往往是因為生前做了哪些事,如何影響了哪些人。這也是此書中文書名你是誰,比你做什麼更重要的深刻意義
閱讀的過程也觸發了許多自省。從小的方面看,反思自己的性格和做事習慣,就是很典型重視效率、但常忽略了人際關懷及互動的類型。自己要努力調整改變,才能建立起相互關懷扶持的真正伙伴關係。
另外在家庭生活方面,不管一個人在外面是誰,在家裡就是配偶和家長身分,自己在這一點上也非常的虧欠。不但經常把工作的壓力和情緒帶回家,在外面的好脾氣和耐性,反而在自己家人面前最欠缺,陪伴分享的時間也遠遠不夠。五十多歲的我,已經常常覺得不容易跟青春期的孩子溝通,但八十六歲的韓第卻能夠和孫子如此探討人生的方向和意義,真是非常值得學習。
再拉大一點看,其實人生是個旅程,不是一場競賽,可以量化的地位、聲名及財富,其實是相對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我們的言行,對周遭的人和社會造成正面,還是負面的影響清楚知道自己是誰、以及做了什麼、為什麼做,才不枉此生過去歲月的人生歷練,讓我知道韓第說得有道理未來歲月的日常實踐,希望真能活出這些道理

作者為雲品國際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