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4日 星期六

聯合筆記/中日關係 只剩春寒料峭

◆  漫畫/最該廢掉的是它
◆  畫中有話/振興不能只是高掛牆上
◆  香港問題 仍是不定時炸彈
◆  港區國安法 有國際法依據
◆  農業用水量 應有效限縮
◆  水利會是升格 還是「人間失格」?
◆  航機險中煞停 機師功不可沒
◆  拚小英政績?對參審陌生草率立法
◆  撕恐龍標籤 陪審制是唯一解藥?
◆  聯合筆記/中日關係 只剩春寒料峭
◆  想一想「大屋頂中國兩制」







聯合筆記/中日關係 只剩春寒料峭


2020-07-04 00:17  聯合報 /   蔡佩芳
上月六四天安門事件31周年,居留日本的中國人及關心的日本民眾到中國大使館前發表「紀念六四天安門事件暨催促解散中國及讓習近平下台」聲明,並遞出抗議函。 (中央社資料照片)


日本對中關係出現降溫跡象中國公務船反覆駛入釣島日本領海」,安倍政府與自民黨內部反對意見擴大;港版國安法通過,自民黨通過譴責,並要求日本政府中止邀請習近平作為國賓訪日計畫。安倍稱重回正常軌道的中日關係恐再次偏離期望
中日在東海交鋒頻頻,至本周,中共公務船已連續八十天出沒在釣島周邊毗鄰水域,創史上最長紀錄;防衛相近日在記者會指出,上月中出沒鹿兒島一帶的潛艦「推斷是中國的」,罕見公布潛艦國籍,牽制意味濃厚。日本石垣市變更釣島行政地址,中國隨即發布五十處東海海底地理實體名稱,宣示釣島周邊主張意涵。
安倍政府放棄部署陸基神盾系統後,自民黨內主張必須擁有對敵基地攻擊能力的聲音抬頭,日媒引述自民黨幹部說法,比起北韓,自民黨內更多意識到的是中國──如果不提升威懾力,將無法抗衡中國帶來的壓力。港版國安法通過後,日本防衛相回應「對單方面試圖以實力改變現狀的意圖,進行切實確認和評估的時候已經到來」,被認為暗示對中政策需要調整。
微妙的是中方態度。雖然海洋行動不斷,但中方對日發言十分克制。港版國安法通過同時,一則短訊傳遞複雜訊息。本周一名被以觸犯間諜罪起訴判刑日男期滿出獄返日。民國103年(二○一四年)中國反間諜法上路後,至少十五名日人被捕,其中九人被判刑,這是出獄返國首例。
有意見指出,美中的激烈對立、中國向日靠攏,現在的日美中關係,如同民國78年(一九八九年)天安門事件翻版。天安門事件後受國際孤立的中國,外交目標鎖定日本,邀請日皇訪中,創造西方制裁防線突破口。
但現在不是民國78年(一九八九年),當年日本政府支持中國改革開放,引導其民主化期待落空,崛起的中國鼓吹民族主義凝聚國民意識,反在歷史問題讓日本吃盡苦頭;天安門事件也不同於港版國安法,日商在港有密切經貿往來,一個不變的香港才符合日本國家利益
雖然中日顯有共識,不會讓雙邊關係重回民國101年(二○一二年)後對立冷凍期,但今年以來雙邊關係春風不再,只剩春寒料峭,恐將再現一波倒退。是否站穩西方陣線,對中強硬或顧慮,日本政府內部預料將有一波辯論與擺盪。











撕恐龍標籤 陪審制是唯一解藥?


2020-07-04 00:21  聯合報 /   陳明呈/高院高雄分院法官(高雄市)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台灣陪審團協會等在立法院前抗議,反對陪審制被排除在外。 記者曾學仁/攝影


我們都不喜歡由別人來決定自己的是非對錯,卻又常看不慣法院對他人的判決結果,巴不得跳進去當法官,但是法治國家都有其「審判」制度。
筆者認為,應正視任何審判制度均有其優劣,決策過程必須平衡審視各項利弊得失,並以切合我國法制及社會背景為主要考量;刻意放大少數個案爭議、過度激化全民對法官、甚至整體司法體系的不信任感,專以防弊角度為出發點,不但無法賦予採陪審制的正當化基礎,更難以解決問題。
採陪審制,真能完美解決判決無法符合民眾期待的爭議?
重大社會事件,法院判決往往受到廣泛討論,媒體民眾從不吝於表示意見,然而不能根據報章評論作判決,法庭上證據、辯論、被告與被害人的一舉一態,都交織著他們的生活經驗;如果認為採取陪審制,陪審員便可全盤跳脫既有法律規範、任意判斷,無疑是對陪審制存有過度扭曲的想像。
法院判決無法盡如人意,但訴訟制度不比挑選餐廳,只要覺得不好吃、下次換一家就是。即使是陪審制,也不可能的每個判決都滿足社會多數民意或「風向」,如何找出問題癥結、加以解決才是正辦,否則今天是恐龍法官、只怕明天又該換成恐龍陪審團。
我們或許不滿現行訴訟制度,但我們又對陪審制真正了解多少?
陪審制從來不是類似觀賞「十二怒漢」、「失控的陪審團」這類法庭電影,只消花兩小時就輕鬆搞定,背後代表的是整體訴訟制度變革。
假設您是被告,請認清在陪審制度中,來自法院的訴訟照料受到大幅限縮,必須高度仰賴辯護人在法庭表現。假設不是由國家為您指定辯護人,您願意付出多少成本進行一場陪審制的刑事訴訟?如果讓被告經濟條件成為法庭勝負的無形關鍵,是否將引發另一種「有錢判生」的誤解?
倘若您是一般民眾,請問是否準備好在法官職權被限縮後,與同樣為素人的其他陪審員一起,各自獨立、不准交換意見,卻要共同審理眾所矚目爭議案件?是否準備好接受陪審制,獨自走進法庭,斷人生死?
批評是容易的,具體踐行卻很難。
如果無法理解法律精神及訴訟本質,酸民口中的恐龍永不會絕跡,因為對某些人來說,「恐龍」標籤不過是他們宣洩情緒出口,這從來不是真正審判。













拚小英政績?對參審陌生草率立法


2020-07-04 00:27  聯合報 /   林永頌、蕭逸民/民間司改會董事長、辦公室主任(台北市)
不少學校舉辦過「國民參審模擬法庭」,由學生扮演法官、檢察官、律師、被告與證人,進行訴訟、交互詰問。彰化女中學生表示,透過模擬法庭更了解審判制度。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昨天立法院臨時會國民參與刑事審判法草案》朝野協商,民進黨要強行通過司法院版本「參審制」,國民黨、時代力量、民眾黨等在野黨都支持民間團體的「陪審參審一併試行」。協商過程中,民進黨立委發言流露對司法制度的無知,不懂陪審也不懂參審。
曾經當過法官、律師的周春米立委,質疑陪審制沒有判決書,以及判決結果不能提起上訴,都會造成人權侵害。相對下,參審制就沒有這問題。所以,民進黨支持參審,反對陪審參審一併試行。
周委員的主張顯然違反一般人的常識,因為世界有五十二國實施陪審制,難道這些國家的司法制度都侵害人權嗎?在陪審制下,陪審團討論必須嚴格遵守法官的書面指示」,也會依據法官提供的案件爭點評決表,逐一評決如果無罪,法官書面指示與陪審團評決表加起來就是無罪判決書如果有罪,再加上法官科刑宣判筆錄,就是有罪判決書民眾黨所提民間版草案第八十條之二已明載,周委員六月十日已收到該版本,怎可視而不見。
陪審制審判的事實調查比起職業法官審判來的嚴密謹慎,因此就事實問題的上訴比較嚴格
司法院版參審制草案第八十九條至第九十三條規定,提起上訴原則不得聲請調查新證據,且就第一審事實之認定,限於以違背經驗法則或論理法則顯然影響於判決者,始得撤銷。可見參審制的上訴,比起職業法官審判也是較嚴格。至於法律問題的上訴,參審陪審就沒有不同限制。
在美國,陪審團判決被告無罪,檢察官不得上訴。但是民眾黨所提民間版草案,並未採取美式不對稱上訴制度。周委員所謂陪審制不能上訴的說法,不只是一再以訛傳訛,更是故意扭曲真相矇騙人民。
民進黨立委諸公明明對陪審制、參審制都這麼陌生,卻急著為蔡總統拚政績。這種草率立法,不但不能博得改革的美名,日後人民付出慘痛的代價時,一定會記得誰是罪魁禍首。













航機險中煞停 機師功不可沒


2020-07-04 00:34  聯合報 /   陳立業/大學運輸管理教授
上月十四日,華航由空中巴士A330機型執飛的CI202浦東飛松機,降落時遭遇飛控主電腦三套系統均失效、自動煞車跟反推力器沒作用,駕駛緊急採手動煞車後,最後停在距離跑道末端九點一公尺處,差點就衝出跑道。圖為B-18302去年降落松機畫面。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上月,華航一架由上海浦東返回松山機場空中巴士A三三○機型航班,於雨天濕滑跑道降落時,發現飛控主電腦一/二/三號系統同時失效、發動機反推力系統、自動煞車系統及減速板都失效,致減速異常,改人工煞車減速,幸運於跑道盡頭十餘公尺前煞停!
以民航意外事件分析,首先就人為言,華航機師此次在機械異常,自動化設備幾近全面失效之情況下,臨場改以人工操作反應可圈可點。除顯示老道之駕駛經驗外,亦反映平日紮實訓練之成果。
其次,若以天候分析,據指出當日大雨滂沱,因此松山機場跑道近年積極修繕,強化跑道摩擦係數,降低大雨時降落之風險;另跑道長度為僅二,六○五公尺瀝青混凝土道面,遂過往時有所聞航機滑出松機跑道,或壓損跑道燈事件。事實上,航機在大雨天候降落,本就容易造成機輪與跑道間水漂現象,又松機跑道長度,相對廣體機而言,屬短跑道起降;本次幸運地煞停,可謂大幸。
若就機械失常言,有甫通過試飛大考、近五年受迫機械因素發生空難滯銷的波音七三七MAX前「機」之鑑,空中巴士公司應正視本次華航航機問題。尤其華航方於去年採購空中巴士A三二一neo窄體機,又已具有A三五○及A三三○機型,甚至國籍航空新秀星宇航空,不論廣體或窄體客機均青睞空中巴士,該公司絕對有責任與義務,對在台的忠誠顧客—華航,盡速完成調查,並進行後續必要之改善。
另以航空機械專家之觀點檢視,接連發生近乎自動化功能全面性停擺,實屬罕見。誠如官方及華航回應,建議應靜待空中巴士原廠檢視後,再行由運安會對外公諸大眾,各方暫不宜對此事件妄自推論成因。
至於外界人云亦云松機安全,甚至無限上綱遷建議題,以松機二八跑道端設有攔截設備,即便航機不幸衝出跑道,應不至於影響周遭濱江街。航空意外事件成因複雜,建議仍靜待運安會專業調查。華航此次屬不幸中的大幸,除應積極盡速找出機械失常原因外,亦應持續透過訓練,保有此次機師優異反應,跑道道面摩擦係數的維持,都是不可或缺一環。












水利會是升格 還是「人間失格」?


2020-07-04 00:37  聯合報 /   江榮祥/律師(台北市)
立法院臨時會日讀通過「農田水利法」,全國水利會收歸國有。民進黨立委三讀後,手持標語在立院合影留念。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立法院修法,將農田水利會改制為公務機關,資產歸公行政院農委會說帖宣稱,農田水利會改制「升格」,農業水源利用效率會更好;並稱其財產本就屬於公有財產體系的一部分,改制後專款專用,並無侵占民產問題。
按農田水利會原係為興辦及管理農田水利事業而設立的公法人」;在法律上具有「人」(權利主體)的資格,得以行使權利並負擔義務;其地位與地方自治團體相當
雖農田水利會屬公法人,其財產仍不宜視為公有財產:農田水利會辦理工程、財務及勞務採購,是以自有財源為之,不適用《政府採購法》;其徵收土地,限於水利設施必要用地,且財源自籌;其所有土地,非屬《土地法》所稱的公有土地,也不適用公有土地稅率;政府機關需用其土地,仍須依法協議價購徵收
無論如何,農田水利會的「公法人」資格遭修法剝奪,就是喪失了做為「人」的資格,完美對應太宰治的小說人間失格》;農委會竟美其名為「升格」,勢必招致法律上的挑戰!














農業用水量 應有效限縮


2020-07-04 00:40  聯合報 /   張炎銘/退休水利人員(台中市)
針對農田水利會10月1日改制公務機關,民進黨立法院黨團規畫臨時會處理農田水利法草案,前台南縣長蘇煥智邀集多位各縣市水利會相關人員,以「水利會改制對台灣水利灌溉系統的衝擊」為題進行座談。 記者胡經周/攝影


農田水利法三讀通過,反應兩極。但不論如何改制,缺水現實不會改變,尤其是枯水期。
農業用水占約七成,與產值不成比例但糧食是戰略物資,只是居高不下用水排擠工商發展。尤其水資源開發益發困難,民生、工業節水風行,但耗水費徵收、拉大高用水量費率級距、嚴審開發案用水計畫等措施,都只針對工業用水,對整體水資源運用影響比重極有限。
水利法規對農業用水待遇不薄。用水標的順序,僅次於家用及公共給水。遇乾旱時,會先想到加強灌溉管理,只因灌溉用水有彈性,證之過往,嘉南水利會利用掌水工度過幾次旱象,作物產量未受影響;即使旱象嚴重休耕,也是先協調再補償;否則,要工業區科學園區停工,所受損失政府能補償
農委會說要改制服務灌區外更大面積農民,立意良善,但水從哪來?尤其是枯水期,難道要水利會再鑿井,讓地下水環境惡化?依照水利署全國用水供需,希望農業用水能降減每年八億噸,所以農業水權已不太可能再核加,惟有農委會鼓勵旱作、降低渠道滲漏損失、加強用水管理,大家還有水可用。
要達成將非灌區納入灌區目的,則農委會應協助水利署檢討,將灌溉、養殖、畜牧等農業用水量計算方式有效限縮。否則未來水權,農業與水利部門將屢生爭議。














港區國安法 有國際法依據


2020-07-04 00:44  聯合報 /   鄭海麟/香港亞太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香港)
「港區國安法」頒行,數萬民眾1日上街遊行抗議。圖為一抗議者被鎮暴警察逮捕。 (路透)


日前,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港區維護國家安全法」,由習近平主席簽署公布,引發各方關注。尤其是以美國為首西方國家,揚言對香港實施制裁。美國也在其後宣布取消對港特殊經貿待遇。
從國際法角度看,香港已於民國86年(一九九七年)主權回歸中國,國家自對香港有權行使屬地屬人權威。因此,在法理上是完全成立的。
依據香港基本法廿三條規定,香港應自行訂立香港國安法,但由於諸多因素掣肘,以至延宕而不能推行特別是去年六月發生的反中亂港暴亂,嚴重擾亂香港的社會穩定,對國家主權也造成極大傷害。此次全國人大依法訂立港區國安法,對香港的和平穩定是非常必要的。早在民國98年(二○○九年),澳門特別行政區就通過「維護國家安全法」,實施過程也非常平穩順暢。而港區國安法遲遲難以訂立與以美國為首西方勢力插手香港事務脫不了干係
川普上台以來,中美爆發貿易戰,兩國關係陷入最低谷。近日,川普與龐培歐又分別對香港事務,特別是港區國安法草案橫加指責,並還表示要取消香港的特殊經貿待遇;美國對香港事務橫加干涉,只會加劇香港社會動盪和經濟衰退,不僅損害香港的民生,也影響美國在香港長期的商業與文化利益,對各方都是有百害而無一利。
與之相對,通過設立港區國安法,能夠使得香港由亂入治,讓香港社會趨於穩定,人民安居樂業,杜絕外國反華勢力以香港作為顛覆基地的圖謀。基於此,相信港區國安法定能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確保「一國兩制」!













香港問題 仍是不定時炸彈


2020-07-04 00:47  聯合報 /   蕭徐行/獨立評論人(台北市)
香港中環某商場聚集民主人士,抗議北京通過港版國安法。 (美聯社)


中國正式公布「港版國安法」,香港會急速融入中國所設計的「大灣區」經濟共同圈,成為「一國一制」的一份子;還是港人會為了民主自由繼續抗爭與攬炒?頗值得台灣仔細關切與思量。
中文大學曾發布港人對港版國安法通過後,對政府機構信心民調顯示,香港民眾相當厭惡北京政府,信任度降到十三點七%;特區政府滿意度也只有十三%。這樣的低信任感,讓人民由過往的冷漠,迅速移轉到激烈對立;去年時時可見街頭巷戰與校園攻防,導致去年底區議員選舉港人投票率破歷史新高以及親北京建制派大敗海嘯現象
北京當局顯然不願意讓香港反中運動在疫情、災情、經濟蕭條重創時刻,再多點一把動亂之火。再說,九月立法會選舉如又一面倒向民主派,那麼對香港的控制可真要頭殼抱著燒了。自年初更換國務院港澳辦領導及指派新香港中聯辦主任,就預示緊縮拳頭朝「一國一制」邁進的處置方案。今國安法出台,不過就是賦予管制香港並拒絕外力介入的法制基礎,在絕對優勢下,港民對中國的作為,只能接受而無反抗本錢。
尤其,過去一年多為了自己連任,拿香港議題不斷對北京政府叫囂的美國川普總統,除了深陷疫情高燒不退的公衛困境外,又爆發黑白種族問題的社會亂象,再加上國內經濟蕭條,川普已應對乏力,如今給人心不在香港的印象,祭出的制裁真有助於協助香港人嗎?
港版國安法出爐,港人會用九月立法會議員選舉展現港人的「自我意識」,還是深受「寒蟬效應」影響,回到過往政治冷漠的社會現象?朝野將蹦出怎樣火花,頗讓人好奇。在港版國安法切斷美國與台灣支持後,港人仍然還會與港警甚至中國武警暴力相向嗎?實在需要好好觀察;但無疑的,如果中國政府處置不當,香港問題仍會繼續成為不定時炸彈。














畫中有話/振興不能只是高掛牆上


2020-07-04 00:49  聯合報 /   杜建重
圖/杜建重


市井小巷裡一家飲料店,牆上高掛著以「振興」題字,令人印象深刻。
新冠疫情影響各行各業,政府推振興券刺激消費,近日開放申購,各種折扣優惠浮上檯面,大企業砸錢在媒體行銷,小店家則透過招牌看板提振買氣,各擅勝場吸引目光。
振興三倍券」效益尚難論斷,至少不能只是高懸牆上好看而已;最重要的,還是要讓商家感受復甦,讓人民看到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