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400551/web/◆ 聯合報社論/總統跟總召關係:成功收割、失敗切割?
◆ 聯合報黑白集/開工即開戰
◆ 經濟日報社論/2025科技發展趨勢與挑戰
經濟日報社論/2025科技發展趨勢與挑戰
2025-02-03 01:47 經濟日報/ 社論
AI示意圖。路透
美國川普總統強勢回歸,為民國一一四年(2025年)新的世界局勢拉開序幕。不僅全球地緣政治受到衝擊,正處於快速變革的高科技產業在 AI 的迅猛發展下,也有新的變化。如何掌握可能的契機因勢升級轉型,正考驗著企業領導者的智慧。
小龍年降臨,以下幾個趨勢值得關注:首先是人工智慧(AI)的全面滲透。AI 在民國一一四年(2025年)將持續進化,從「輔助決策」邁向「自主決策」,應用領域將更廣泛,並滲透至工業、金融、醫療、零售等產業。自主學習的 AI 將驅動無人駕駛、智慧製造等領域。而隨著 AI 技術發展,如何確保其透明度和合規性將成為重要議題。
其次是半導體技術的持續創新與高階製程突破。半導體仍是驅動全球高科技產業發展的核心,民國一一四年(2025年)預計3奈米及以下的高階製程將成為主流,推動 AI 運算、自駕車、5G/6G 通訊等領域。台積電(2330)、三星、英特爾等企業的競爭將加劇,並持續擴大全球大產能布局。
再者是低軌道衛星與 6G 通訊技術的發展。隨著 SpaceX 等企業推動低軌道衛星商業化,未來通訊技術將進入無縫連接的時代。6G 通訊預計在民國一一九年(2030年)全面應用,民國一一四年(2025年)將進入大規模研發測試階段,提供更高的頻寬、更低的延遲,支持智慧城市、物聯網、元宇宙等應用。
此外,工業元宇宙也將崛起,改變製造業模式,透過虛擬實境、擴增實境(AR)、數位孿生,以及機器人技術,實現智慧工廠。民國一一四年(2025年)全球製造業將加速採用數位化技術,提升生產效率與減少成本。
隨著全球對健康的重視以及高齡化,生物科技與數位醫療的融合將成為下一波技術革命。AI 輔助診斷、遠距醫療、個人化醫療將進一步發展,民國一一四年(2025年)精準醫療將推動醫療保健的升級。
另值得注意的是,川普雖然終結綠色新政,但各國政府對於碳中和的政策預計將持續推動,科技企業開始將 ESG(環境、社會、治理)納入營運核心。民國一一四年(2025年),綠色能源技術將大幅成長,並驅動低碳經濟的發展。
這些趨勢為台灣產業升級轉型帶來多樣化的機會。首先是 AI 在醫療、製造與智慧家居等領域的滲透,為企業提供多元化應用契機。如何結合台灣的硬體製造能力,進一步投入 AI 應用與軟體開發,形成整體解決方案,是當務之急。
其次,硬體研發與製造是台灣的強項,加入健康科技的深化,也為智慧醫療帶來更多的契機。如結合 AI 與物聯網技術的健康監測設備和數位治療工具、透過 AI 輔助醫療檢查與健康照護的創新產品,以及運用台灣的醫療數據資源優勢,發展新一代健康照護產業。
不過,面對這些機會,台灣也有許多面向需要克服。首先是軟體開發及數據治理的挑戰。在 AI 演算法和應用層面,台灣與美國仍有差距。在數據治理與隱私保護方面,AI 的發展要求強大的數據治理能力,台灣需建立符合國際標準的數據管理與隱私保護框架。
而高階機器人需要整合感測、運算與 AI,台灣在系統整合的整體實力仍需加強;尤其與美日韓等國的知名機器人品牌相比,台灣需提升全球市場中的品牌影響力。
在智慧醫療及健康創新產品方面,國際法規與認證都有門檻,不同國家各有法規要求,而健康數據的高度敏感性對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有更高的要求。在永續發展科技方面,面對歐美與中國企業的綠能技術競爭,台灣需保持創新與技術優勢。
不過,雖然形勢嚴峻,也為台灣帶來轉型的多元契機。未來,除了在軟體開發、數據治理及高階機器人系統整合上需持續創新升級,也需要積極建構國際化的數據管理與隱私保護,加強技術整合能力,並且在智慧醫療與永續科技領域,克服法規與資本門檻,才能夠在全球科技競賽中占得先機。
聯合報黑白集/開工即開戰
2025-02-03 02:54 聯合報/ 黑白集
罷傅團體「微光花蓮」發起罷免立法院國民黨團總召傅崐萁活動,目前已收到7167份連署書,3日上午9時送件,「搶頭香」成為第一個至中選會送件的民團。 圖/微光花蓮提供
大年初六,各行各業喜開工,民進黨卻拚開戰。綠營今天將送交各地罷免藍委連署書,行政院也針對選罷法修法提出覆議,儘管台北市長蔣萬安、民眾黨代理主席黃國昌紛紛呼籲賴清德總統懸崖勒馬、減少對立,但民進黨一手談和解、一手推罷免,烽火連天,註定開工日即開戰日。
立法院會日前三讀修正選罷法「連署加嚴版」,年關下班前最後一刻送抵行政院;行政院則緊急加開臨時院會拍板覆議案,並在春節最後一天送交立法院,大罷免已急如星火。
立法院今天開工將處理覆議案,十五天內須做出決議,即使覆議案最後遭在野黨否決,賴總統仍有十天時間公布新法,法案公布後第三天生效,推估新法最快將在二月中下旬生效;新法生效前啟動的罷免案仍適用舊法,連署無須附身分證影本,有利衝高第一階段連署件數,為大罷免添油加柴。
台南市南鯤鯓代天府抽出今年國運籤:「一重江水一重山,誰知此去路又難,任他改求終不過,是非終久未得安」,廟方解讀為「下下籤」,預告蛇年動盪不安。其實占卜符籙,不必言信。但政局內耗,百廢待舉,在杯葛-覆議-釋憲-罷免的執政模式下,不問籤詩,民眾也知去路山水重重,難行難安。賴政府當家鬧事,不問蒼生問賴神,結局註定勞民傷財,勞的是民進黨、傷的是全民財產。
聯合報社論/總統跟總召關係:成功收割、失敗切割?
2025-02-03 03:03 聯合報/ 社論
總統賴清德大年初二下午到新竹市香山財神廟上香、揭匾,並發放錢母福袋給鄉親。 記者胡蓬生/攝影
大年初二,賴清德總統春節參香祈福之旅來到新竹香山財神廟,從拜財神、揭牌、致詞到發紅包,整整一個小時的行程,在地的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緊緊隨侍左右。隔天,柯建銘在臉書發長文,得意自問自答提出一個有趣的問題:「相信,很多人都很好奇,總統跟總召關係如何?」
其實,總統跟總召關係如何,對大排長龍領總統一元福袋的民眾來說,距離遙遠、興趣不大,沒那麼好奇。不過,龍走蛇竄,年後大罷免潮掩至,社會對立、政治動盪,多數民眾無所遁逃於政治干擾;而總統跟總召,一個高呼團結,一個大喊罷免,彷彿兩頭蛇,蛇信吞吐,似乎各唱各調,又像合演雙簧,許多人疑惑憂懼,執政的民進黨將把台灣帶到哪裡去?
賴總統臉書和總統府官網上,除有賴總統和柯總召的同框影像外,新聞稿列出陪同總統走春拜年的立委和地方首長,並未特別提到柯建銘。但柯建銘藉著與賴清德同框借題發揮,大談「總統與總召關係」;最特別的是,總召拉著總統為大罷免背書,即使總統全程無一語提及罷免。
柯建銘費心解釋「總統與總召關係」,強調現場每一個鏡頭,雙人互動,肢體語言,連想見縫插針的藍白都很難做文章;因為「精誠所至,謀存圖存,金石為開」,兩人默契十足,自然形成,不用演戲。柯建銘自曝跟總統每周都開會兩次,什麼事情大家都先謀定而後動,民意先行,藍白必倒。柯建銘更強解賴清德談話,指總統化身防詐大使的言外之意是:「最大的詐騙集團就是藍白及紅色中國」。
事實上,從小年夜春節談話、除夕撞鐘祈福,到整個春節期間拜廟參香發紅包,賴總統從北到南,除了提醒防堵詐騙外,談話主軸不離團結和諧與抗中保台。而柯建銘過年,則是三句不離大罷免,並極力推賴清德入陣。這個蛇年,到底要團結和諧,或要罷免對立,民進黨讓人很錯亂。
從大法官人事案,民進黨團唯一否決賴總統提名的大法官人選劉靜怡,到柯建銘發出「超甲級甲動」令全體綠委成立罷免服務站,賴清德和柯建銘不同調,廣受議論。對於大法官人事案,賴清德尊重立院黨團自主;對於大罷免,賴清德卻要求尊重公民團體自主性,勿讓公民運動被貼上政黨對抗標籤。民進黨秘書長林右昌更說,總統上任未滿一年就全面對抗,「接下來的執政怎麼辦?」
總統怎麼執政,不是總召的問題;總召的問題,是如何解釋跟總統的關係。正因為有問題,才需要解釋;柯建銘解釋得愈用力,愈顯示問題複雜難解。檢視賴清德新春談話,柯建銘明顯扭曲。然而,賴清德從不加約束或澄清;兩人是路線歧異,抑或是兩面手法?更或者是,放任大罷免但保持距離,以便成功收割、失敗切割?
就像賴清德召喚青鳥,包圍國會,威脅在野黨,以民粹衝破民主護欄。柯建銘對於大罷免直言民意先行,黨做後盾;賴清德則以尊重公民團體自主性為掩飾,形同建制外的另一支側翼奇兵。
問題是,民進黨如何一手仇恨動員,一手團結和諧?賴總統號召的台灣團結,被柯總召的罷免破壞;賴總統希望的朝野和諧,被柯總召的殺伐掩蓋;甚至連賴總統努力教導防詐,都因柯總召的扭曲解讀和不當連結藍白紅,而功虧一簣。難怪柯建銘對綠委發出「超甲級甲動」推進大罷免時,前立委林濁水直言「柯建銘抓狂了」。林濁水的評斷說出了大家都知道的真相,但賴清德卻不願回答,仇恨動員如何團結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