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6日 星期六

經濟日報社論/鼓勵青年創業政策宜檢討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  聯合報社論/在野合作堆疊,要有可操作與信任的基礎
◆  聯合報黑白集/高虹安vs.蔣萬安
◆  經濟日報社論/鼓勵青年創業政策宜檢討







經濟日報社論/鼓勵青年創業政策宜檢討


2023-09-16 00:36  經濟日報/ 社論
過去20年,政府陸續推出許多鼓勵年輕人創新創業的政策,示意圖。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過去20年,政府陸續推出許多鼓勵年輕人創新創業的政策,許多青年在大學畢業後,不願投入朝九晚五的職場生涯,隨著風潮開始走向創業之路,但大多無疾而終,徒然浪費了青春歲月。

工研院與李開復博士創立台灣創新工場,多年前曾在台舉辦過數次創業構想大賽主辦者最終得到兩項結論:一,已工作5-10年之30+族群所提出的創業構想,比剛邁出校門的學子創意多元,但執行可行性大增;二,構想大賽獲獎者很難憑藉一己之力執行計畫,如果沒有具規模的企業投資,最後大多選擇放棄,重新投入職場。

鼓勵創新,是任何追求經濟成長進步國家所必須堅持的重大政策,但鼓勵剛出校園的年輕人創業不等於增加國家創新力,反而耽誤了這些具才華與創意年輕族群的職場發展與成就,徒然浪費社會寶貴的人力資源。

李家同教授多年前曾經提醒:「創新不等於新益求新,還有精益求精」。衡諸世界主要進步國家中,德國與日本國家競爭力形成,與美國不同,採取的不是新益求新,而是來自於精益求精。後者似乎更適用於中小型國家風險小而且韌性強

路邊手搖飲、拉麵餐廳、文創飾品,都可能創造出吸引顧客的創意,但是如果希望成為麥當勞、星巴克、Zara、優衣庫等國際級企業,尚需要兩項關鍵因素:可擴大性(Scalability)、可持續性(Sustainability)。前者的要訣在關鍵資源與可靠品質可複製性,後者在於維持永久獨特性,不易為其他競爭者所輕易取代。因此,所謂真正成功的創業,不僅來自技術研發及特殊創意發想,還需要有成熟管理與策略能力,而這些不是學校所可以教導,必須具備足夠成熟職場學習與領悟

簡言之,鼓勵剛步出校園的學子立即創業,最終十中成一,尚屬難得,恐徒然浪費優秀人才寶貴青春,是一個錯誤的政府政策。

在這個事倍功不至半的政策下,過去12年,國發會、經濟部以散財童子方式,補助逾千的創業個案,迄今幾乎看不到真正成功的範例,我們憐惜的並非近百億的國家預算,而是其間浪擲了數以萬計優秀人才的才能與歲月青春

創新與創業的起始,通常需來自目標客戶族群選定及其痛點深入認知。當這兩項前提精確認定後,創業者便可窮盡全力,尋找目標客戶痛點之解決方案。創新可能來自技術研發、服務品質提升策略定位差異化,或是程序重定

說來荒謬,大學裡開設之雙創課程,鮮有業師指導,而是由從未創業之博士級教授教導年輕學子如何創新創業,如此好比從未上過戰場的軍官教導士兵如何殺敵,最後導致士兵多數戰死沙場。教育主管機關實在應該限制各校實務課程,應由具成熟經驗企業導師執教,而非只會撰寫論文博士教授

晚近網路銷售興起關鍵意見領袖KOL)、關鍵購買發言者KOC),一時成為產品與服務推廣關鍵要素

然而,網紅是不是創業者 TA 的合適 KOL 或 KOC,應該精確檢驗與篩選,許多創新產品屬於利基或小眾市場亂槍打鳥徒浪費資源而無效,這些經常是學校教授沒有教,青年創業導致失敗常見迷思

創業之風險管理至為重要,務必守住停損點,行銷無效即應停步檢討。創業若是只為糊口,與職場上班何異?辛苦與壓力則有勝之而無不及。如果希望創業具有可規模性國際出海策略至關重要,這些並非青年創業者所專長,需要尋找具豐富經驗者指導領航,或是跟隨大型企業相伴而行,將可大幅降低創業風險。

以上種種創業要訣與陷阱,經濟部、教育部與國發會在制定相關輔導政策時,務必拿捏精準,千萬不要讓滿腔熱血的青年創業者,到頭來因創業而耽誤了一生僅有的年少青春。














聯合報黑白集/高虹安vs.蔣萬安


2023-09-16 03:27  聯合報/ 黑白集
新竹市長高虹安近日被指控其男友李忠庭干預市政、人事,掀起輿論風波,高虹安15日下午在臉書發出影片說明,並鞠躬致歉。圖/取自高虹安臉書


新竹市長高虹安身陷風暴,被迫辭去雙黨職。她遭指控的名車豪宅、男友干政、馭下刻薄等,都未到觸法層級,但絕對有害形象。若不能收拾,甚至將波及民眾黨及民調下滑中的柯文哲。

選民對政治人物投下一票,未必代表全面認同,而是當下好感勝過惡感,或對其對手的反感更大。從政者必須隨時警醒,修補「人設」的短處;否則一旦選民心中的惡感水位高於好感,即使只是些微小事,也很難再挽回。

高虹安成功空降新竹,是靠著科技新貴的光環,和市民對民進黨的不滿。但她入主市府後的作為,卻繼續呼應著競選期間政敵指控她的負面印象。當初不相信或不介意的選民,如今會怎麼想,委實難說。

台北市長蔣萬安先前的人設,是英俊有禮正直清新能力魄力卻非出類拔萃綠營厭惡其蔣家背景,藍營支持者嫌他閃躲敏感問題。前任留下的雙城論壇,不少人等著看他失分,未料蔣萬安在上海不亢不卑,展現歷史與民族情懷,又不落藍營大老窠臼。近日大直樓塌事件,他對建商展現強硬態度,兩次表現都超越外界既定印象,選民心中分量自然加碼。

雙安」都是年輕市長,未來政壇發展如何仍難斷言,但近日明顯一消一長。關鍵正是能否預見自己的「罩門」:是讓負面雪球愈滾愈大,或者能化危機為轉機。















聯合報社論/在野合作堆疊,要有可操作與信任的基礎



2023-09-16 03:29  聯合報/ 社論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右)6日中常會談話提出在野合作「堆疊」論,在理念政策部分更與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左)隔空接招。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提出「在野合作堆疊說」,主張從理念結合堆疊開始,到立法院,再到總統選舉;他喊出憲政改革,要從變相總統制,走向雙首長制,最後走向責任內閣制。民眾黨主席柯文哲也表示,台灣選舉變成「民選皇帝」制,贏者全拿毫無制衡,像總統應到立院國情報告等議題,政黨領袖都應坐下來談。朱、柯兩人說法隔空呼應,預設了對未來政黨合作和國會體制的想像;這未必做不到,但實務難度極高,重點在雙方合作要有可操作與信任基礎

朱柯的說法,反映了社會對當前總統獨大的「民主獨裁現狀不滿。民眾黨沒有推上區域立委的實力,只能期待成為「三黨不過半」下的關鍵少數。尤其在「在野大聯盟」的期待下,如何發揮少數黨參政的最大利得,柯文哲因此一再提「聯合政府」。畢竟民眾黨壯大的最短路徑,就是爭取參與執政的可能。

我國憲政史上從未出現「聯合政府」。陳水扁剛上台時任用唐飛,想創造「藍綠共治」空間,終因民進黨無意與他黨分享權力,難改朝小野大僵局馬英九執政時,因黨內紛爭,國會勢力抬頭,使馬政府施政屢受掣肘,結果以「馬王政爭收場蔡英文把總統權力用盡,立法院成了橡皮圖章,關鍵就在民進黨一黨獨大。這樣的政局不改變,「民主獨裁」的問題即不可能改變。

換言之,除了總統大選,立院選舉結果也會左右未來四年的施政走向。在野聯盟不僅要力阻賴清德「躺著選」的態勢,還必須在立委選舉架構起「在野大聯盟」的國會優勢,才能讓「在野合作」下的總統選舉結果有穩定政局的機會。因此,在野黨談合作,必須先就未來政府的運作取得共識;若不能承諾「總統不全拿」,在野聯盟就沒有合作的可能與基礎。

朱立倫先拿憲政改革為前提,釋放出即使國民黨總統選舉勝出,也不排除在雙首長制思維下,讓閣揆成為最高行政首長,這正是主要原因。對民眾黨而言,這當然具有吸引力,這也是柯文哲拋出「聯合政府」說的根本用意。問題是,如果雙方不能有一定默契,乃至白紙黑字的盟約,藍白合的工程難度很高。

當年國親連宋配,先透過聯盟會議形成共識,並白紙黑字承諾合組專業有效率聯合執政團隊重要政策及人事等,由聯盟主席連戰及宋楚瑜本相互尊重原則,共同協商決定」。在馬英九選總統前,馬宋也曾簽下「國親聯盟七點共識,除共推立委外,還預約了「國親併」。後來卻因諸多恩怨,國親併未成,親民黨式微。以國親兩黨「系出同源」,合作都如此折騰,何況是成員、理念差距甚大的國民黨與民眾黨;要建立互信合作,這盟約也會是高難度的政治技術

藍白合不僅是總統選舉的現實需要力阻綠營國會過半也是立委選舉重要目標民眾黨在區域立委提名者有限,只能寄望不分區能有斬獲國民黨為促成合作,許多選區都預留合作空間,但多半「只做不說。然而兩黨合作要有可以操作與信任的基礎,才能保證在「下架民進黨」後,能夠穩定政局推動施政。這點,就是柯文哲一再說的「執行力」問題。

朱立倫和柯文哲的喊話,都是在向對方抛善意,也預設了合作的空間。但兩黨合作,也要留有郭台銘共謀大計的安排,這是朱立倫「在野大聯盟」必須克服的難關。時間緊迫,藍白兩黨除了要在政策上合作迫使民進黨跟進外,還要在政黨合作上有具體作為,才能翻轉政局。


扼殺競爭力的雙語政策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  扼殺競爭力的雙語政策
◆  當考試領導教學 雙語政策只是理想
◆  華為比蘋果 整合應用是關鍵
◆  公開透明 為進口蛋防腐
◆  普、金通聲息 恐開啟新冷戰版圖
◆  給我安全、衛生的蛋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扼殺競爭力的雙語政策


2023-09-16 03:34  聯合報/ 廖咸浩/台大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院長、台大外文系特聘教授(台北市)


這幾天賴清德被詢及所謂的雙語政策,不斷跳針似的以兩點回答質疑:執行有偏差但為強化競爭力仍要執行先論執行有偏差。現在的「雙語政策」與原先的英語教學最大的差異在哪裡?不就是要以英語來做為教學語言,並且從少數「不重要」的科目開始,漸漸擴展到所有科目(賴先生早就信誓旦旦要以新加坡為典範),而且在高教部分更是要不顧一切加速進行。而最令人髮指的中文系以英語教學的「執行偏差」,不但在各校已經積極展開,而且在南部某國立大學,不到廿位員額的中文系已經增聘三位外國老師

然而執行偏差的回答事實上是掩蓋政策本身所為何來的煙幕。大家關心的不是「戰術層次如何妥善實施」的問題,而是更高的「戰略層次為何要實施」的問題。以二戰日本偷襲珍珠港為例,如何把偷襲做得完美無瑕,是「戰術」層次的考量,但為什麼要有此一襲,才是屬於「戰略」層次的根本性考量戰略侵華侵亞)如果是錯的,戰術再好最後也是自殺。而目前這種要以英語來做為教學語言的企圖,在戰略層次就是自殺。不但不能增加競爭力,反而只會將其全面扼殺。

學習外語就像學習數學一樣,需要天分。以我在建中讀書的經驗,每次月考下來,數學及格的往往是個位數,英文也常是只有個位數的高分,其他都在七十以下。數學雖然被認為重要,但只是一個考科,而不會在每一科都考。但如今我們的英語授課政策,卻等於是在每一科都考英文。可以想見, 不具外語天分的人才,很可能在一開始就被英文能力的關卡給淘汰了。

就政策(而不是針對才情特殊的個人)而言,要提升競爭力,最重要的途徑是強化國家語言,這是美日法德等先進國家等奉行不渝最高準則。我們都知道美國大學沒有入學考試,但是 SAT 和 ACT 卻扮演了類似決定性的角色。SAT 只考兩科:數學與英文。數學題目並不難,但英文對考生卻是高度的挑戰(相對而言,我們大學學測的國文科卻甚為「平易近人」)。近年來採用度已與 SAT 並駕其驅的 ACT 所考的四科中,兩科是本國語文,而其分量與另兩科(數學及科學)的比重也相同(若加考寫作則語文的比重更高)。

如果以一般市井小民的說法,「語言就是個工具,學那麼多或那麼難幹什麼」,那麼美國人就是傻子。然而,美國人才真正了解國家語言意義:那是競爭力根本。對國家語言有高度的掌握能力才是有競爭力(也就是吸收知識批判思考想像創造等三種能力)。如果聽任國家語言的程度崩壞,而異想天開想以外國語言補足之,那就是競爭力的自殺。最後一定是兩個語言雙輸而知識的學習崩盤的結果。

我與賴清德都是新北市萬里國小畢業生,他應該很清楚這種以英語做為教學語言的政策會進一步扼殺偏鄉孩子未來,然而更大的問題則是跨越城鄉階級普遍性問題:扼殺整體社會的競爭力。如此賴先生為何還執意為之?












當考試領導教學 雙語政策只是理想


2023-09-16 03:34  聯合報/ 陶以哲/高中教師(新北市)


民國一一九年(二○三○)雙語政策執行,近期傳出四個班逾百人,只有一名學生聽得懂雙語上課,或學生聯絡簿出現「晶晶體中英文交錯)」,引來家長痛批,全教總據此也再度呼籲教育部應檢討、甚至暫停雙語政策。即便雙語反對聲浪不小,賴副總統透過「國家希望工程國政願景發表會表示雙語推動是執行問題,但考量英文國際溝通主要語言重要角色,要用國家團隊與更包容的方式持續前進。

筆者以為,賴副總統作為明年總統候選人,對當初力推政策自然有其堅持,不過,台灣教育現場結構面與新興雙語政策有著根本思維矛盾,不得不慎。

台灣長期考試領導教學,英文課以字彙、文法、閱讀與寫作考試內容為主,進階聽力與口說部分,卻較為吃力;考試導向英語學習,屬於國內層次競爭力,但無法應用在長期全球化情境。如日常生活遇到外國人,常聽不懂,也說不出來,台灣多數學生學英文就是為了考試,是結構使然。

雙語政策立意與升學考試不同,雙語政策著眼國際溝通力,當英文現為國際主要使用語言,多些不同科別「專業英文」學習,配合「課式英文」,透過溝通導向雙語課程教育,重視真實情境應用,有別於學英文僅為考試學習動機,也與素養導向教育目標符合。

現行雙語推動採鼓勵、漸進調性;目前雙語各科教學、教育部限制語言(英文)不得納入評量,大考也未見雙語出題,除考量教學現場多數老師備課負擔與雙語執行能力外,政策制定者也或許是避免雙語成為新型態升學考試內容。

即便現行雙語執行採取溫和漸進方式,但也因為大考不考雙語,當考試領導教學,許多學科老師認為雙語程度上阻礙了趕課與考試內容,這是現實與理想面的根本矛盾。

升學考試與雙語政策各自有不同教育目標,包括文化性再製、自我認同,甚至國家發展方向考慮,有著各自的想像。終究,雙語政策與升學考試可說是新興和傳統教育意識形態,也無怪乎在此議題有不同看法與堅持。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若雙語要持續推動,多方持續建設性對話與行動仍是關鍵,如何異中求同,建構校園共好與多贏的學習環境,考驗主事者決心與智慧。














華為比蘋果 整合應用是關鍵


2023-09-16 03:32  聯合報/ 孔令信/大學教師(台北市)


當華為新手機 Mate 60 Pro 八月底上市,最大賣點應就是其領先蘋果手機,成為全球首支具有衛星通話功能的大眾型智慧手機,這款手機接入華為 AI 盤古大模型,導入多項 AI 功能,被視為史上最強的華為手機。

九月中蘋果發表 iPhone 15系列手機,最特別的還是其搭載了iPhone 迄今所見到功能最強大的相機鏡頭,也就是蘋果首款潛望式變焦鏡頭。

坊間馬上推出這兩款手機的對比,一時之間有人大捧華為,稱其不但先發表占了先機之外,更是在遭美國打壓後「重返榮耀」;相形之下,果粉對於 iPhone 15 的最新亮點就沒有太多的新鮮感,市場看淡蘋果的風聲隨之而起。不管如何,市場與消費者才是最終決定這兩款手機的關鍵。

回顧蘋果的發展歷程,iPhone 13 面世時,也是創辦人賈伯斯離世的第十年,接班的庫克所推出的每一代 iPhone,幾乎都被網民嘲諷「與上一代沒大分別」,甚至遠不及賈伯斯在世前所推出的 iPhone 4;但在庫克手中,蘋果卻一躍成為全球最賺錢的公司。讓人好奇的是,庫克憑什麼會被賈伯斯選來接班呢?

民國九十六年(二○○七年)賈伯斯在舊金山的麥金塔世界大會介紹 iPhone 時便提到:「今天,我們將一口氣介紹三項革命性的產品。」第一項是一台寬螢幕的 iPod,而且還有觸控的功能,第二項產品是一支革命性的行動電話,第三項則是一個前所未見方的網路通訊設備。關鍵在於「整合」,賈伯斯獨領風騒帶動智慧型手機的問世。除了整合應用功能之外,他的獨特美學品味,在首席設計大將艾夫精心雕琢下,iPhone 變成時尚與品味的代表,這就是賈伯斯所創造出來的蘋果文化與品牌。

庫克既非設計高手也非創意大家,卻是管理大師,特別是在物料管理上,他讓蘋果物料庫存從一個月縮短成為一周,接著為三天,進而一天最後幾乎做到零庫存,讓賈伯斯印象深刻。他沒有選擇高級工程師或設計師來接班,卻提拔了庫克。庫克守成不易,繼賈伯斯過世後,艾夫也離開蘋果,從此iPhone系列更難有別出心裁的亮點,這也是讓果粉一年比一年失望的原因。只是庫克守住蘋果的高品質,他的經營不但沒有讓iPhone走入歷史, 反而還可以持續到第十五代。

值得注意的是,蘋果的行銷團隊在民國一○六年(二○一七年)六月廿九日 iPhone 上市十周年時,由庫克在推特發文,精選發表時間來紀念賈伯斯。他們選了一張初代 iPhone 的圖,iPhone 上顯示的時間是上午九點四十一分,庫克也選擇在同樣時間發推特與其對應。精心設計,讓蘋果在網路上為自己做了一次漂亮的行銷。

華為在 5G 與 AI 再加上衛星電話固然可以暫領風騒,不過,對比蘋果文化,華為還有很多要學習的地方。

再看看國內,郭台銘選了賴佩霞擔任副手,想挾自己的新台幣與賴的女性和溫馨印象來行銷自己,問題是他想整合在野勢力的操作,早就破功,侯友宜與柯文哲本人與支持者都無法信任他,說再多,都無法展現出郭的整合能力與包容的智慧。沒有品牌,註定無法開出長紅來!















公開透明 為進口蛋防腐


2023-09-16 03:32  聯合報/ 顏廷棟/銘傳大學財金法律系教授(台北市)


進口蛋誤標效期風波持續延燒,同時引起民眾對於食安問題的隱憂。依據農業部說法,該批進口蛋的保存期限應從出口裝船日起算,保存期限至九月廿七日;只是承銷進口蛋的台農公司,卻是從進口洗選蛋日起算一個月,標示保存期限至十月五日。

台農公司雖已公開道歉,面對誤標效期可能最重被處新台幣四百萬元罰鍰,負責人忿忿不平的表示,當初農業部並未告知進口蛋標示方式,自行查詢也無相關法令規定,因此才以業界向來洗選國產蛋日期起算標示保存期限,自覺問心無愧。據此說法,進口蛋標示不明的法規疏漏,卻要由業者承擔違法風險,難怪業者感覺無辜沾得一身蛋腥。

進口蛋是否適合塗蠟封膜以延長保存期限?官方說法與輿論意見不同;且業者表示,並非全部進口蛋都噴蠟封膜,如此長途運送可能影響保存期限。令人擔憂的是,已有部分誤標效期蛋品流入市面,若民眾不察誤食過期變質的蛋品,恐引發一場食安風暴。因此,政府應加強查緝、檢驗蛋品食安工作,確保民眾消費健康權益。

只不過,報載台中市政府請求中央主管機關提供進口蛋流向資料,卻遭農業部以「不方便給」為由,拒絕提供;農業部則澄清表示,從未拒絕提供,而是請對方依程序索取資料,日前已接獲台中市政府農業局來函索取相關資料,將依程序辦理回覆。  

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四條規定,主管機關採行之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措施,應符合滿足國民享有之健康、安全食品以及知的權利、事先預防原則、資訊透明原則,建構風險評估。如此言,依據本條立法宗旨,農業部當然負有提供進口蛋流向資料義務。否則,高雄市衛生局以台農公司規避調查案情事實為由,處以卅萬元罰鍰;倘若農業部得以無端拒絕公告進口蛋流向資料,難免落人「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批評。

借用美國大法官路易斯・布蘭迪斯的名言:「陽光是最佳的防腐劑,燈光是最有效的警察。」農業部完整公開進口蛋採購合約及流向資料,才是落實政府資訊透明化及維護民眾食安的負責任作法。













普、金通聲息 恐開啟新冷戰版圖


2023-09-16 03:32  聯合報/ 劉順達/教(台北市)


近日,應俄羅斯總統普亭之邀,北韓領導人金正恩自平壤搭乘「太陽號」火車到海參崴舉行二人峰會,雙方會談了約四十分鐘,受到世界矚目。此際,美日韓三國透過衛星時時刻刻觀察,並掌握普、金二人隔了四年五個月之後的又一次會談。

普亭和金正恩此次碰面的主題設定在武器交換。受到俄烏交戰影響,俄羅斯的砲彈陷入短缺,此刻需要北韓的援助;北韓則在偵察衛星和核潛艇領域技術落後,因此需要俄羅斯的指導。

這次兩人見面同氣相求,一拍即合。主要原因是,南韓總統尹錫悅上台一年多以來,不僅緊握美國總統拜登、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的手,並且組成美日韓三國軍事聯盟對付北韓,且尹錫悅屢屢公開發言對北韓採取強硬態度,願意接受金正恩的任何挑戰,等於要金正恩投降。

這期間,南韓成了武器輸出大國,尹錫悅親訪烏克蘭,不僅向總統澤倫斯基承諾提供武器等各種協助,南韓還將輸出波蘭戰車等各種武器。尹錫悅並把俄烏戰的罪責歸為俄羅斯單方的侵略。這當然引起普亭不爽,覺得尹錫悅在搧風點火,找來金正恩「痛打尹錫悅一拳」以表達不滿。

尤其,金正恩方面若得不到俄羅斯和中國兩位大哥的首肯,就無法向南韓採取攻勢。這次金正恩的團員除了妹妹金與正在旁外,全都是軍事將領或軍事專家,可充分解讀訪俄目的在軍事合作。而這次之所以讓美日韓關注普金會談,也是因為二人的具體武器交易。

緊接著金正恩將出席二十三日在杭州舉行的亞運開幕典禮,一般預料,屆時會有「習金會」。金正恩會讓習近平知道「普金會」的成果,並進一步要求舉行中俄朝三國軍事演習,以便對抗美韓日三國。

此次普、金會談,對抗尹錫悅與拜登會談意味濃厚。若中共也加入,自然就回到「美韓日」和「中俄朝」新冷戰版圖。如此一來,無法遏阻俄烏戰、兩韓戰及兩岸戰三地開花的可能性。

有趣的是,美國政府認為俄羅斯和北韓違反聯合國的決議案,因此要制裁。尹錫悅政府則指出俄朝武器交易,嚴重威脅朝鮮半島的穩定與安全,要俄朝付出代價。

對台灣而言,總統大選的重要議題之一是和平與戰爭。兩韓政策上,尹錫悅的「硬碰硬」與文在寅的「和平對話」誰會得勝?

看來,兩韓愈來愈不安,對兩岸來說未必是好事。














給我安全、衛生的蛋


2023-09-16 03:32  聯合報/黃文儀/退休人員(台北市)


雞蛋是我日常生活每天必備的食物,除了超市外,最常到附近市場雜貨等小店購買。通常是挑蛋殼完整,沒有破裂,個頭較沉就好。

幾年前曾買過一斤廿五元之雞蛋,其後蛋價一路漲到卅、四十、五十幾元。今年一、二月起台灣出現蛋荒,能買到雞蛋已經謝天謝地,價錢已不再顧慮。曾經買過六十五元,八十五元一斤的雞蛋,至於一斤百元的蛋,仍然下不了手。

我都是自己料理三餐,有道菜是在調好味的食材上淋上生雞蛋。沒想到前幾天蛋殼打破,竟是一灘灰黑腐臭的汁液,最後只能連同食材一併丟棄。損失事小,衛生安全才重要。

最近進口雞蛋各種內幕鬧得沸沸揚揚,真相不明。這種遠從巴西進口的雞蛋,時程上須經一至二個月,雖有冷藏、噴蠟等說法,但又經過退冰、洗選等程序,仍然潛藏腐壞風險。老百姓要求很單純,希望每天有衛生安全的雞蛋可以買到,而不是捨近求遠,各方推諉卸責,不久又讓蛋荒重演,卻不思考在制度上解決問題。




王正方/香港人莫進來?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王正方/香港人莫進來?
◆  林中斌/兩岸對峙下的潛流
◆  趙春山/兩岸關係:沒關係就有關係
◆  陳亮恭/做大事?做大官?哈姆雷特的獨白
◆  周行一/「斜槓」好嗎?
◆  劉維公/台灣文創轉型關鍵:影響力投資







王正方/香港人莫進來?


2023-09-16 03:34  聯合報/ 王正方(作者為電影導演)


許多香港中上階級專業人士,學有專長的年輕人,極有意願移民台灣。我的港仔好友說:「香港人移民台灣不易。投資移民法已更改:投資額六百萬台幣起跳、提投資營運計畫、在台設辦公室、雇用若干當地員工、持續觀察一年後再審查等等。」

「依親定居、專業居留等的申請手續繁瑣,審查標準嚴格;某些手續一定要去台灣辦、提專業貢獻證明、良民證送去多次;過程漫長,表格文件送去幾個月無回音,偶爾得到信息是再補繳這個那個…。」

「最令人受不了的是那種『家訪』。香港配偶來台與台灣配偶生活,依法申請定居;有關單位做家庭訪問,到了居所四處翻看,問:兩人睡一張床嗎?內衣褲放在哪裡?…目的是要找假結婚的證據。這是從美國移民局學來的伎倆。美國非法移民多,為防範用假結婚取得身分,移民官員家訪找碴。但以這種極具侮辱性的行徑對待香港專業人士,實在惡劣!」

一般香港人辦理台灣居留或身分,可能會遭遇到諸多麻煩;知名人士或具有特殊政治身分的申請者,情況或許不一樣?然而不然。

在台北遇見著名香港意見領袖李怡,他告知正申請定居台灣;太好啦!日後老友多多相聚,打屁、爭辯、暢論天下英雄狗熊,不亦快哉!以李怡兄的反共政治論點、身分地位,申請長期居留應輕而易舉?老李的申請拖延良久無下文,不幸感染新冠病毒驟然離世。他沒等到台灣定居證。

其他香港「抗中」名人的申請案也不順遂。某香港反中文化人來台北開書店,「這個國家」的最高領導人親贈花圈、賜字;數年過去,書店老闆還沒有拿到台灣身分。又有位在香港抗中入獄的名士,初來台灣受到綠色政權的大力吹捧,廣作宣傳。這位仁兄曾表示:「如果能入台灣籍,將為台灣獨立而戰!」可是他仍未獲得定居許可。

查閱統計數字,去年香港來台獲暫時居留者約八千九百多人,批准定居者不到一千三百,呈逐年下降的趨勢。這幾年獲准移民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新加坡等地的香港人,據說有數十萬之譜。

台灣少子化問題嚴重而無解,若有大量香港專業菁英、教育程度較高的年輕人移民此地,將為台灣經濟成長提供旺盛的新生力量,緩和人口負成長趨勢,裨益良多。但從當局的作為與態度來看,綠色政權根本不歡迎香港人來台灣。

綠色政權不相信香港人,因為執政者懼怕「中共滲透」,認為香港人一律是「中共同路人」?也不足為怪,島內與執政者意見相左的人,經常被扣上這頂紅帽子。選舉時搞族群分裂:外省人、外省第二代、外省第三代、陸配、港配…,非我族類都屬「同路人」,若再來一大批香港移民,綠色選票吃緊,會失掉執政權!香港人莫進來!

然而綠色政權相信很多的人:冒充有國外學位的、抄論文的、性侵的、性侵吃案的、東廠錦衣衛、洋菸走私犯、去中國化者、竄改歷史者、硬砍退休年金者、負債五兆七千億的執政者、說微量汙染海水有益健康者、倡議發給每人一掃把打仗者、號召人人注射高端疫苗者…族繁不及備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