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12日 星期三

經濟日報社論/廢印花稅應回歸稅改正途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41076/web/

◆  聯合報社論/長榮空服員罷工務必注意維護公共福祉
◆  聯合報黑白集/國民黨「逢中必閃」?
◆  經濟日報社論/廢印花稅應回歸稅改正途






經濟日報社論/廢印花稅應回歸稅改正途


2019-06-12 00:20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蔡政府上任三年,民調聲望一直處於低檔。還有半年就要選舉,為了扭轉情勢,蔡總統近來很明顯的開始加速採用討好策略,希望拉回民眾對其施政的好感。從財政的角度觀察,蔡總統正積極使用的招式有二,一是到處撒錢,另一則是就地減稅。工商團體早就嗅出此一氛圍,乘機提出一長串的減稅訴求;從股利分離課稅開始,接著產創條例免稅優惠的延長與擴大,以至海外資金匯回的租稅特赦等,波波相連,勢不可擋。日前更加碼要求廢除印花稅,行政院蘇院長也隨即指示財政部,一個月內提出取消印花稅的研議方案。
不過,前述幾項減稅減的都是中央的所得稅,這次喊廢印花稅卻是地方稅,且一旦廢除,一下子少了120億稅收,對地方財政的影響,不言而喻。
印花稅是一項古老的稅制,從民國23年(1934年)開始實施迄今。印花稅法第1條規定,「本法規定之各種憑證,在中華民國領域內書立者,均應依本法納印花稅」,由此可知,它是一種憑證稅。其課徵範圍包括銀錢收據、買賣動產契據、承攬契據,以及典賣、讓受及分割不動產契據等。有趣的是,印花稅的繳納需要先買印花稅票,然後將其貼在憑證上(俗稱貼花),最後還要按規定將其註銷之(俗稱銷花)。尤有甚者,印花稅法使用的貨幣單位,竟然還是「國幣」,這大概也是目前絕無僅有者。
現代社會的日常運作,處處充滿了各種憑證,以此觀之,印花稅似乎是一項不錯的稅源。然而,實施多年以來,也引發不少的困擾與爭議。其一,課稅憑證類目辨認困難。印花稅係由納稅人自購、自貼、自銷稅票繳納。由於交易型態日益複雜,憑證種類繁多,政府只能以更多行政命令來解釋各種課稅憑證的認定,但反而使得納稅人無所適從,且更易造成逃漏。其二,繳納與稽徵成本皆偏高。除了購買稅票與貼銷花等的不便外,納稅人極易疏忽觸法,而遭致重罰。另根據計算,印花稅的徵課費用占實徵淨稅額的比率,遠高於各稅目合計的平均值,可見其並非一項稽徵簡便的稅課。其三,重複課稅的疑慮任何一項憑證的產生,背後一定存在一個相連接的附屬行為,包括買賣、租賃、典讓、取得商品或財產等。所以,印花稅的課徵常被質疑與營業稅、證券交易稅及契稅等,有重複課稅之嫌
也因如此,印花稅遠從第一次賦稅改革開始(民國57年(1968)),即有廢除之議。其間,歷經多次修正,將營業發票及娛樂票券等項目廢除,印花稅的重要性乃益愈下降。第二次賦稅改革(民國76年(1987)),雖再度論及廢稅,然因地方自有財源匱乏,印花稅收雖不多,卻仍具小補之功,終未能將之取消。自此而後,印花稅對地方政府而言,即陷入如同嚼蠟般的處境,「食之乏味,棄之可惜」。然對中央政府而言,則因深知印花稅積弊甚多,早已為社會所厭惡,故常將之當作稅改的籌碼,希望用取消來換取其他租稅改革工作的推展。
其實,民國74年(1985年)實施加值型營業稅改時,政府既曾許諾若一切推動順利,將同時廢除印花稅,但事後政府並未實踐諾言。民國97年(2008年)時,政府欲推動能源稅的建制,除決定將貨物稅廢除外,亦一併取消印花稅。後因金融海嘯,能源稅推動受阻,故印花稅又保了下來。如今,蔡政府再次遭遇到廢除印花稅的壓力,但很明顯背後的考量乃以政治算計為重,全然欠缺整體稅改的規畫格局,殊為遺憾
印花稅該廢,也可廢,但財政部不應只把重點放在如何找到財源來彌補地方稅損而已。藉討論印花稅廢除之機,將「政治算計」的思維轉為「稅改籌碼」的運用,展現節能減碳的決心,重新推動能源稅制,再創稅改新猷。印花稅之死,可為「鴻毛」亦可為「泰山」?讓印花稅這小兵立個大功吧!









聯合報黑白集/國民黨「逢中必閃」?


2019-06-12 00:21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香港9日舉行的「反送中」遊行。 (美聯社)

香港民間發起反對修改逃犯條例遊行,百萬人潮以巨大沉默召喚國際關注中港自由人權問題。比起在港有龐大利益的美日英等國,基於對公民社會發展的關注、珍惜台港交流共榮的台灣,應該無分統獨立場支持港人爭取自主權利。
香港的自由法治是英國統治的重要遺產,世人皆關注「兩制」加速融入「一國」的發展,憂心東方明珠因政治干預失去原有自由和活力。相較之下,近來台灣對香港的關注或漠視,卻從政治謀算而發。
民進黨利用初選砲火打亮這場抗議在台能見度,蔡英文藉「一國毀兩制」拉高危機感,在社群平台大推「支持反送中」連結民調催票。其對手賴清德跟進譴責「中國暴行」,呼籲全民援港。香港問題繼告台灣同胞書後,成為辣台妹操作選舉的工具
相形之下,國民黨的反應避重就輕。自習近平年初談話起,號稱最能穩定兩岸關係的國民黨彷彿得了「中國失語症」,凡觸及「一中」主權爭議者,一概沉默閃避,除了「九二共識」,再無因應新情勢的論述。藍營過去呼籲中共尊重香港的制度與精神,落實「港人治港」及「高度自治」承諾;而今面對港人反送中的呼聲,卻低顏以對
藍營若只會光喊和平、缺乏大格局的完整論述,不僅短視,更形同棄守大選半個戰場。就算不跟著民進黨起舞反中,基於憲法,連替港人爭自主都怯懦噤聲,誰相信國民黨將來重返執政能為台灣前途在談判桌上說個










聯合報社論/長榮空服員罷工務必注意維護公共福祉


2019-06-12 00:19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長榮空服員取得合法罷工權,但工會承諾廿日重啟協商前不罷工。圖為在桃園機場上班的空服員。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長榮航空罷工投票不意外地跨過門檻,取得合法罷工權。雖然工會承諾廿日重啟協商前不罷工,但就年初華航罷工經驗,仍可能在罷工實施後勞資邊打邊談才有消弭歧見機會。詭譎的對抗,顯示雙方皆無必勝把握,即便達成共識,但罷工因子仍然存在,可憐的乘客仍任憑魚肉。
遺憾的是,二月春節才發生華航機師罷工,七天造成天際線的紊亂此次長榮空服員擬議罷工,交通部與勞動部是同一批長官在應對,但對華航罷工的教訓記取多少呢?如今暑假將屆,長榮罷工箭在弦上,又給許多旅客帶來焦慮。難道以後台灣會是高頻率公共運輸罷工國家
勞方罷工投票氣勢不錯,仍拋出重啟談判的緩兵之計,顯然是衡量實力及社會風向。若逕自實施罷工,既定行程的旅客慘遭祭旗,連續假期求助無門,勞方勢必遭到社會孤立,日後工作環境必陷險峻。資方也投鼠忌器,營收、商譽受損,是評鑑最佳航空公司難以估算的損失
長榮航空董事長林寶水四月發表公開信,表示不排斥透過協商合理提升勞動條件,但絕不同意工會「禁搭便車條款」,更對罷工壓力絕不妥協。工會也站穩腳步,強調對所提勞動條件及管理方式調整沒有退讓空間。對峙局面迄未緩解,雙方重啟協商前的溝通,從主持人選到是否直播的攻防與放話,都凸顯了勞資互信基礎的薄弱。
勞資關係不佳,除因多年來「長榮零工會」,資方始終姿態很高外,這次更在進入罷工投票後,仍大動作祭出停發年終、暫緩調薪、停止優惠機票等反制措施,之後又「追加」停止外站保險、終止雇傭關係的高姿態,不但壓縮勞資對話空間,更讓氣氛凝固,也催使勞方氣勢升高。
工會法修正,扭曲體制,造成罷工實施的可能升高。民國99年(二○一○年)新工會法實施創造全球罕見的企業工會制度,規定單一企業只能組一個企業工會,於是一些原來並不尊重勞工權益的大型企業紛紛組成企業工會,職業工會只能離開企業另謀生路;而易遭資方操控的企業工會,則往往與職業工會形成對抗。
但台灣社會普遍不認同罷工,尤其無辜的消費者權益輕易遭到棄置。政府對罷工時無辜第三者的權益始終沒有一套標準作業程序,業者面對已購票者怎麼退票、換票,要看你吵得多大聲;已出境的旅客、旅行團更形同被放鴿子;面對紊亂局面,都希望最後一刻能擋下罷工。
但要化解罷工危機,勞資雙方應思考對方立場,向對方靠近,而不是逼走對方,更必須顧及公共福祉。以目前長榮勞資對立情況,其實都只顧及己方利益,未能思考公共利益。雖不能說兩造都挾旅客權益以壯聲勢,但若真的慘烈廝殺,勢必嚴重折損長榮的優質名聲。
再以衝突焦點「禁搭便車條款」來看,兩造都在逼對方正面衝撞。職業工會禁搭便車,是為保護會員,認為強力抗爭得來的權益不應與非會員分享;其實,禁搭便車有雙面刃風險,因為可能把非會員推向資方,讓企業工會受惠壯大。
資方嚴峻拒絕工會禁搭便車訴求,堂皇理由是管理權不容撕裂,但也不無籠絡非職業工會會員的意圖;強調員工福利不因是否為職業工會會員而有差別待遇,不但收攬企業工會會員人心,還可分化職業工會向心力,營造對抗職業工會的籌碼。
但勞資協商要成功,除了「向對方靠近」,更應了解談判必然有收有放,絕不是堅守底線一成不變。此次長榮資方堅守底線是管理權不被干預,拒絕禁搭便車條款,職業工會擬議參與管理權,絕無可能。職業工會當然了解這道理,若以此訴求交換勞動條件改善,應是划算的。
台灣的工會發展環境不健全,但勞資協商「向對方靠近,注重公共福祉」的鐵律必須堅守。

【樂為良專欄】圓明園不再悲傷

【樂為良專欄】圓明園不再悲傷



2019-06-12 09:41 專欄作家  樂為良
有「萬園之園」美譽的清代皇家園林—圓明園,1860年遭英法聯軍焚毀,現僅存遺址,圖為圓明園大水法遺址。 圖/新華社
大陸雖已規劃修復圓明園的古建,但多半的建築因破壞嚴重無法修復,有待進一步的著力。 圖/歐新社
大陸官方啟動圓明園「修復1860」專案,要修復六件官窯瓷器。圖為工作人員正在重點修復一件青花纏枝蓮紋瓷繡墩。 圖/中新社
一位華人以41萬英鎊(約新台幣1,700萬元)拍得流失海外文物青銅「虎鎣」,並轉贈給大陸。圖為「虎鎣」去年12月入藏儀式的照片。 圖/新華社
當中國能對過去微笑以對,就是站在高處環視處境,圓明園被毀不過就是一段往事罷了,可以清唱「圓明園不再傷悲」了。 圖/新華社

1860年英法聯軍一把大火,燒毀了歷經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完成的圓明園。159年過去了,這座有「萬園之園」美譽的中國皇家園林,最近總算在原址修畢外牆,讓關切這座花園者稍感安心。
圍牆既已築起,廢墟是否重建?恢復多少原貌?目前尚無定論,似乎只有留給後代,視歷史的發展而定。
圓明三園由圓明園、長春園和綺春園組成,占地350公頃,有8.5個故宮大。5月26日,大陸中央電視台報導了圓明園三園外牆合圍的消息,並稱圍牆的修復,多虧了20多年前一位社會愛心人士捐資了人民幣800萬元。據其他報導,捐款人就是香港企業家曾憲梓。
1983年7月,北京決定成立「圓明園遺址公園籌建委員會」,並撥專款40萬元,修復長春園東、北、南三面2,300公尺虎皮石圍牆。因經費有限,修復進展自然不盡人意。
十年後曾憲梓前來旅遊,發現遺址滿目瘡痍。他拿出「郭董」般的豪氣,當場捐贈人民幣800萬元。據稱:「這筆捐款加快了圓明園圍牆修整工作的進程,對圓明園大遺址保護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1993年大陸城市人均收入為人民幣2,337元,農村為921元;2018年城市人均收入39,251元,農村為14,617元。25年翻了近17倍,當年的人民幣800萬元,就是現在的人民幣1.36億元(約新台幣6.2億元)。
圓明園管理處為感謝曾憲梓的慷慨解囊,1999年替他立了個紀念牌,2019年又立了座雕像。5月24日,85歲的曾憲梓前來替自己的雕像揭幕。一件善舉傳為佳話。
當年窮,連修外牆都靠華僑捐助才能完成。25年後的中國已脫胎換骨,財力雄厚且工程建設世界一流,全面重建風光美景,不是問題。
問題出在大陸知識界有三派意見。宋慶齡生前是主張重整的代表,文學家葉廷芳則主張不修,留住歷史教訓。第三種人支持維護荒廢園區的生態,也比較接近官方態度。
2000年,大陸國務院公布《圓明園遺址公園規劃》,規定要修復園內的山形水系、植物配置和10%的古建。至2017年完成了部分修復,例如綺春園的仙人承露台、碧字和浩然亭、福海別有洞天的四方亭等。多半的建築因破壞嚴重無法修復,如西洋樓景觀。遺址還是荒蕪居多,有待進一步的著力。
近年來考古工作者在園內挖掘出大量文物,包括瓷器、琉璃、石刻等,其中僅瓷器碎片就多達10萬片。今年5月上旬,大陸官方啟動了圓明園「修復1860」專案,要在5月底前修復六件官窯瓷器。包括青釉鼻煙壺、康熙青花龍紋碗、康熙紅釉碗、青花纏枝蓮紋瓷繡墩各一件、和青花八寶萬福如意瓷磚兩件,近期在園內展出。
今年4月15日,法國巴黎聖母院因人為疏失遭遇大火,800多年的歷史古蹟陷入祝融。據外電報導,全球民眾和各國領袖皆有揪心之痛。
那麼,如果時光移回159年前,英法焚燒皇家園林那一刻,現在有揪心之痛的各國領袖會有什麼樣的反應?10幾億華人150多年的沈痛,該如何得到平撫?現在感到心痛的大國,是否應該以同理心,感受到全球華人的痛而鞠躬道歉呢?甚至也像對巴黎聖母院一樣,捐錢派人,幫忙整修比聖母院大上千倍的園明圓呢?
如果這些涉案國都無同感,那麼10幾億華人也就不會為聖母院之火有揪心之痛。
還有那些被掠奪去的上百萬件珍寶呢?顯然答案也是否定的。因為在所有價值的認定上,列強都持雙重標準。即使是公認的普世價值,如公平正義、人權人命,只要牴觸了國家利益,他們就另作解釋或視之為例外。
就像英國幾經交涉都不願歸還珍藏在大英博物館的圓明園設計原圖。就像當年入侵者的後代,理直氣壯拍賣掠奪來的中華瑰寶。次次創天價,次次由心念國寶回歸的華人企業家買單。
去年的「虎鎣」事件,就是典型之例。
事件主角就是放火者之一的英國海軍上尉伊凡斯(Harry Lewis Evans)。他掠走園內一小座西周青銅虎鎣。死後傳到第四代拿出來拍賣,還有家書驗證確係圓明園的收藏品。大陸與拍賣單位協商,促其撤回拍賣未果。最後由一位華人以41萬英鎊(約新台幣1,700萬元)拍得,並轉贈給大陸。
圓明園是否該全面重建?國寶是否該全面追討?隨著大陸國力的增強,國際局勢的演變,答案都是「無所謂」。因為當中國真正強到無所懼時,修園與能力無關,而是有無意願。
那時的心態應該是:「大夥兒想修就修,當作北京多了個景點。不想修也行,就放在那兒讓侵略者永遠自愧。」處理被盜國寶也是同樣的邏輯。想追討就跟對方搏國際法,不達目的誓不甘休。不想追討就當禮物賞賜,正好廣傳中華藝術。
有這種豪氣憑的就是實力與自信。就像800多年前成吉斯汗征服歐洲。現在的歐洲人不覺得什麼羞辱,因為那是歷史,現在歐洲強盛而文明,有足夠的自信坦然面對過去。
同樣的,在美國無所不用其極的圍剿下,華為創辦人任正非在接受美國媒體訪問時說,他感謝十幾年來從美國大公司學得的經驗,認為美國大公司真的很棒。他說,如果中國制裁蘋果,他會第一個跳出來反對。因為他知道錯不在與中國交易的美國企業,而是主導封殺他的政客。(延伸閱讀:任正非暗藏哪些王牌?風暴下的華為依然狂
套用大陸的語氣:「任正非緣何有此大底氣?」因為華為實力雄厚,事前還做好布局,任正非方可自信地回應阻力。能微笑以對,就是站在高處環視處境。當中國自信到這般境界,圓明園被毀不過就是一段往事罷了,可以清唱「圓明園不再傷悲」了。





樂為良

美國加州大學公共行政碩士,曾任《聯合報》駐華府特派記者、大陸新聞中心特派員、商業週刊出版社副總編輯,長期關注國際情勢,對國際社會發展有精闢理解,曾於上海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擔任講座。譯著超過30本,包括《正義:一場思辨之旅》、《數位神經系統》、《六標準差》等暢銷書。

【重磅快評】情殺案的蝴蝶效應:兩岸三地「逃犯」困境

◆  【重磅快評】審查評選公開專業 台灣文化提升的大關鍵
◆  【重磅快評】情殺案的蝴蝶效應:兩岸三地「逃犯」困境
◆  【重磅快評】柯文哲不想收的讚美vs.賴清德否認的金孫
◆  【重磅快評】硬逼要會習近平 川普急了
◆  【即時短評】推動廚餘分類 應獎勵社區將生廚餘變黃金
◆  【重磅快評】媽祖派白海豚來救大潭藻礁?

◆  【重磅快評】等待賴神潰敗的柯文哲 是真聰明或假迷糊?
◆  【即時短評】公股銀行高層走馬燈 是哪門子用人唯才
◆  【重磅快評】郭台銘打韓國瑜痛處 想想朱立倫的提醒
◆  【重磅快評】黑韓王小姐、黑郭美國人的「反白」效果
◆  【重磅快評】蔡總統「關心國防」的狐狸尾巴?









【重磅快評】情殺案的蝴蝶效應:兩岸三地「逃犯」困境


2019-06-12 09:11 聯合報  主筆室
香港立法會今天將二讀辯論「逃犯條例」,一大清早香港民眾聚集在立法會外並拆掉拒馬。特派記者王騰毅/攝影

一對香港男女來台小旅行,本是青春純愛片,沒想竟演出社會派推理小說劇情,甚至擴大到傾城而出、驚動國際的政治事件。陳同佳把藏有女友屍體的行李箱丟棄淡水河邊時,大概怎麼也想不到,自己逃回香港後竟成推倒一國兩制的政治槓桿
這個逃犯,帶出台港引渡罪犯的司法課題,不僅碰撞港台間最敏感的主權認定,更為擱淺近廿年的中港逃犯移交提供解套契機。令人遺憾的是,經過廿年兩岸主權爭議走向和戰邊緣,而大陸的司法公信力因政治干預未見改善,人權保障備受世人質疑;港府修例,將兩岸及澳門都納入逃犯條例適用,反而激化政治對立,升高一國兩制信心危機
根據英國外交部解密檔案,英國在民國81年(1992年)開始為香港建立後九七引渡協議,強調首要考慮相關國家人權狀況,「只與司法制度、刑罰制度、人權狀況達到可接受水平的國家建立引渡關係」。參與香港移交的英國前外交大臣指出,中英談判時雙方同意在中港法制間建立防火牆,而非立法漏洞直言之,這道防火牆維護香港司法獨立,確保兩制施行
然而廿年後中港社會千絲萬縷的關係,迫使兩地司法必須有機銜接處理人民權益問題,例如不少大陸重大經濟犯利用香港藏富避罪,受害的政府及個人卻束手無策。防火牆需開專用門,但世人憂心北京將恣意進出,藉羅織刑事罪名,逮捕滯港政治異議人士,跨國企業更擔心在大陸行賄或牽涉政經糾紛,會被長臂撈回。兩地協商多年不成,除體制互信不足,關鍵在立場岐異
港方強調兩制差異性,認為原條例依循的國際刑事司法協助原則具有普適性,以保障港人權益但北京主張,兩地移交逃犯屬區際司法協助,不同國際引渡,應以維護國家主權為原則,重在突出一國主權性。今次修法朝北京傾斜遭批「惡法」,雖有港府人權保證,難解港人疑慮。
習近平面對的國際氣氛極其不利,美國已有取消香港獨立關稅區之議,國際乃至港人,對中國信守「一國兩制」承諾毫無信心,政經動盪危及金融中心地位。而特首林鄭月娥以公權力解決政治衝突,無論修例完成與否,香港兩制危機伴隨社會裂痕共震擴大,已非啟動修例的她能扭轉,政治生命恐難逃陪葬
總書記與特首的政治處境如同逃犯般,前路蒼茫,後有追兵,進退維谷;但一再向港府要求引渡、觸發修例引信的台灣,也有必須面對的困境:修例後台灣被列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所屬,未來兩地司法問題已無灰色空間;若北京利用這扇任意門危及台人權益,屆時有何救濟管道?修例事件後,香港作為兩岸關係緩衝的功能耗盡,主權衝突下,政府是否選擇遠離香港之途?
台灣絕大多數人反對實施「一國兩制」,蔡政府卻把共識扭曲成朝野之別,甚至嫁接到總統大選議題,收割政治利益,不僅無助解決港人與政府尋求交集,反而讓運動承擔不必要的政治包袱。多數港人心中,「反送中反中是兩件事,公民自主自決獨立並未畫上等號,這是台灣在支持港人爭取自主時,必須具備的基本認知,政治人物勿妄圖利用別人的戰場打自己的戰爭









【重磅快評】媽祖派白海豚來救大潭藻礁?


2019-06-12 10:48 聯合報  主筆室
中華白海豚。彰化環盟/提供

六月上旬是全球生態保育反省的熱季,接連地球環境日世界海洋日,各國都有熱鬧的保育大戲登場。台灣沒缺陣,雲豹、石虎、獼猴、白海豚、台灣黑熊…陸續登場,都讓國人有相當程度的震撼。
陸續登場的瀕危物種,最讓蔡政府膽顫心驚的,或許是環境日中研院等研究團隊公布的一段影片,族群數量應不到六十隻的極度瀕危特有種台灣白海豚,竟然出現在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基地大潭藻礁海域。不客氣的說,中油三接環評過關是蔡政府難看的橫柴入灶,若再來紅皮書極度瀕危的台灣白海豚,中油三接雖已開工,但還建得下去嗎?
新屋外海看見白海豚,對大潭藻礁風雨間遞送援手是好事,但值得高興嗎?顯然不。白海豚一直以為只出現在苗栗中港溪至濁水溪間的中台灣海域,為什麼桃園海域也現蹤表示之前對白海豚的基本資料研究不足若是先前即掌握棲息海域,環團何需和中油三接環評纏鬥這麼久
雖然是極度瀕危物種,但一般人對白海豚的瞭解僅止於媽祖魚稱呼而已,媽祖過生日時牠會前來祝壽,之外對牠食性、棲息環境的瞭解非常有限
國光石化案大致是分水嶺,之前對白海豚僅只有屬鯨豚類的粗淺認知,所以時任閣揆的吳敦義才有鯨豚會轉彎的名言;加以當時相關調查都由開發業主出錢做學術界依業主指示做出調查結論,並不意外。
國光石化計畫撤銷後,前海生館館長方力行團隊有較徹底的基礎調查為什麼白海豚只出現在中台灣海域食源為何何以短時間內族群數少了一半?研究團隊比對近幾年西台灣各漁港這時間魚獲,什麼魚種、數量變化,在大數據基礎下進一步分析。
研究發現中台灣特有魚種,近年數量確實明顯下滑,且下滑的曲線與白海豚數量呈正相關。進一步找原因,河口海岸地區的微生物、營養鹽有何變化?一連串深入追蹤後,發現問題出在河川上游入海的淡水因遭大幅截流,造成河川出海口鹹度變化,生物相隨之變異。
白海豚出現在大潭藻礁外海,什麼原因?是原始棲地,或中台灣原棲地已遭破壞?政府有科技部、教育部、海洋委員會相關建制,都沾得上邊,趕快找出原因,否則中油三接蓋得忐忑,離案風電究竟有什麼破壞,不能盲人騎瞎馬,一定要出現生物滅絕「慘案」才煞車嗎?









【即時短評】推動廚餘分類 應獎勵社區將生廚餘變黃金


2019-06-12 12:27 聯合報  記者何烱榮╱即時報導
彰化縣環保局去年3月開始,推動在清潔車配置綠、藍色桶子,分類回收生、熟廚餘計畫。照片/環保局提供
彰化縣田尾生廚餘回收場每天處理全縣約10噸的生廚餘,最近將進行擴建。照片/環保局提供
員林市公所女專員林琬婷在住家前設置生廚餘處理桶,自行回收生廚餘,自產有機液肥種植香草。記者何烱榮/攝影

垃圾分類回收是民國94年(2005年)上路,實施多年已見垃圾減量成果,前年環保署統計全台送進焚化爐的生活垃圾,有37.98%廚餘,決定進一步全面推動生、熟廚餘分類回收;如果能獎勵家戶和社區自行回收生廚餘,自製有機肥澆花澆菜和培菌,生廚餘也能變黃金,讓社區環境美化又衛生。
眾人皆知,熟廚餘能賣給養豬戶,蒸煮後餵豬,生廚餘能做什麼?生廚餘發酵後產生富含有機質的液肥,稀釋後可澆花木、蔬菜,增加植物抗菌力及土壤肥力,也能沖洗馬桶,在化糞池裡培菌,減少沼氣、蚊子、孑孓及蟑螂滋生
去年三月,彰化縣環保局選定彰化市試辦,在資源回收車後面增置一只綠色桶子,專收生廚餘,藍色桶子只收熟廚餘,民眾普遍能接受與配合;最近決定配合環保署的廚餘分類回收再利用政策,推廣到全縣26鄉鎮市。
環保局統計,目前彰化縣每天回收生廚餘量共約10 噸,都運往田尾生廚餘處理廠製成有機堆肥。縣府已向環保署爭取4,200萬元補助款,另編配合款700萬元,將把田尾生廚餘廠每天的處理量擴充1倍,成為20噸,另在彰化市增建一座日處理量10噸的生廚餘處理廠明年營運後,縣府有能力將全縣的生廚餘都處理、轉化成有機肥
多年來,縣府和鄉鎮市公所每年都會贈送花苗給家戶和社區,推廣環境綠美化工作各地也都有栽培杏鮑菇、香菇和金針菇產生的大量太空包廢棄物,二者若能結合,是一加一大於二的環保成效
政府若能研擬獎勵辦法,鼓勵與輔導家戶和社區利用小小空間設置生廚餘處理設備,自行回收生廚餘後,政府提供太空包的木屑分解生廚餘製成有機液肥;民眾和社區有免費的有機肥澆花、澆菜,綠美化環境又有健康的蔬菜,廚餘回收能減量,也有助減少太空包廢棄物的壓力,一舉數得。









【重磅快評】硬逼要會習近平 川普急了


2019-06-12 16:02 聯合報  主筆室
美國總統川普(右)急著和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見面。美聯社資料照片

本周一,川普在接受CNBC電話採訪時說,如果習近平不見他,他將立刻對另一批價值3,25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產品加徵關稅。
在現代外交史中,高峰會通常是雙方都有意願才會發生的,只有在十八世紀以前,強權可以通過威脅利誘的方式,迫使小國領導人來朝見,現在全球第一大經濟體以這樣的口吻,對第二大經濟體講話,這非常不合外交慣例,唯一的解釋就是川普急了。
在北京外交部的新聞發布會上,記者就「大阪G20期間是否有川習會」提問,外交部發言人並沒有給出肯定答覆,事實上,距離G20高峰會還有兩周,如果見面,就要有結果,但現在北京還不準備讓步的話,見了還不如不見。
之前在大阪舉行的G20財長會議中,美國財政部長米努勤人民銀行行長易綱會面,並呼籲中國能夠回到談判桌,最好能回到之前談判條件的基礎上完成協議,讓大家期待協議有望,更有美方官員透露,川普預計重復與習近平在去年阿根廷G20峰會的會晤模式,也就是舉行晚餐並重啟談判
但是現在的中國大陸,已經不是七個月以前了,當時覺得協議可以達成,習近平當場拍板了幾項妥協,七個月後,雙方互不信任,美國擔心中國不會履行協議,中方擔心美國趁機要改革中國體制,也同樣是由習近平拍板,從協議中退出
川普總統週二表示,他的關稅正在讓中國感到痛苦,因為公司交不了關稅,紛紛離開中國,因此中國急於達成協議。他還說,「我們跟中國有了協議,然後他們想從協議後退。他們說,我們不想要那四個要點、五個要點,但是我們跟中國有過協議,除非他們回到那項協議,否則我沒有興趣。」
川普用這種口氣講話,反映出他自己的壓力很大,國內工商界受高關稅之害,希望能夠盡快獲利了結,希望川普趕快把協議簽下來,事實上,川普面臨的不只是與中國大陸的談判,他還要顧及國內的競爭者。
目前民主黨民調最高的參選人、前副總統拜登今年稍早曾說,中國不是競爭者,結果被其他民主黨的參選人群起圍攻,但是最近他在愛荷華州的講話改變了,他說:「我們正在和中國競爭,我們需要對中國強硬」,但是他批評說,川普跟中國的關稅戰,給愛荷華的農民造成了沉重打擊
之前的拜登,根本不放在川普眼中,因為他的「中國不是競爭者」不是主流,而且坐實了其家庭與大陸有利益往來的嫌疑,但現在川普急起來,因為拜登打到他的要害美國中西部的農業根據最新民調,在一對一的狀況下,拜登的支持度領先川普8%
川普接著還大罵拜登,「拜登曾經認為中國不是競爭者。喬•拜登是個呆子。喬•拜登曾認為中國不是競爭者。中國在歐巴馬-拜登執政的短短時間裡掙了5千億美元」,周二講完那番話,就急著赴艾荷華消毒去了。
會不會有大阪的川習會,現在還不明朗,但川普越心急,越喊話,只會暴露自己的短處,讓習近平好整以暇,有可乘之機。










【重磅快評】柯文哲不想收的讚美vs.賴清德否認的金孫


2019-06-12 18:19 聯合報  主筆室
行政院前院長賴清德(左)與台北市長柯文哲,今天成了選戰觀察焦點。圖/行政院提供

讚美人人要,金孫人人愛,但如果成了票房毒藥,當事人避之惟恐不及,深怕沒拿捏好而壞了大事;面對國台辦的讚賞,柯文哲謙稱他只拿了55分,賴清德對「金孫」突然敏感起來,說他是礦工兒子,沒有金湯匙可以咬,連鐵湯匙都沒有,聽得獨派人士心裡五味雜陳。要說選舉好看,也都是這些人的演技出色,幕幕驚奇。 
柯文哲拿「兩岸一家親」當作兩岸的通關密碼,四年多來無往不利,但去年尋求連任時,這句話讓獨派人士超不爽,綠白合作破局,柯文哲好不容易擊退藍綠,穩住獨霸一方局面;有了去年的經驗,柯文哲這次更小心操作,特別接受媒體專訪費心論述兩岸,兩岸一家親的主軸下指兩岸不是外交關係、也不是國際關係,果然獲得大陸正面回應除了雙城論壇下月登場,國台辦發言人安峰山今天更大大讚賞了柯一番
不過,在香港反送中運動如火如荼之際,國台辦的讚賞來得不是時候,特別是安峰山不是簡單的讚賞而已,他還詳細說明讚賞的理由,指大陸注意到柯文哲積極正面看待兩岸關係,主張「兩岸一家親」,在既有政治基礎上繼續推動兩岸關係發展,共同追求兩岸人民更為美好的未來云云。
這難得的讚賞如果早來或晚來都好,都可以讓柯文哲的選情加分,至少中間選民會認為柯文哲比較有能力處理好兩岸的關係,但它偏偏在反中氛圍正濃的時候來,大陸有無特別考量,不得而知,但柯文哲還是得小心接球,免得先受內傷,他說他兩岸考試考55分,只有補考資格,意思是他自認還沒有過關,畢竟子彈還在飛
賴清德也面臨和柯文哲同樣的處境,被冠以「台獨金孫」的他常年受來獨派人士鍾愛,不惜護孫和蔡英文硬槓兩次,他覺得理所當然,外界對此也習以為常,就如同有人稱他是台版唐澤壽明一樣,他總是笑笑領受,在從政之路,賴清德享盡獨派的滋潤與養份,令人稱羨。
但在英德大戰進入肉搏之際,蔡英文論文代筆風波顯然對賴清德造成失分,賴清德連日來淒風苦雨的車隊拜票畫面感人,但卻被論文代筆爛招抹煞,最後階段媒體民調顯示,賴清德可能白忙一場,賴使出的撒手鐧也不甚高明,他說金孫是莫須有的名稱,和金孫作了硬切割,猶如拿掉獨派金湯匙,其實是傷了獨派的心,賴清德難堪的收尾,也真是人算不如天算。 










【重磅快評】審查評選公開專業 台灣文化提升的大關鍵


2019-06-12 18:59 聯合報  主筆室
台中神岡林淑景宅右護龍遭拆除,文化部緊急列為暫定古蹟。記者余采瀅/攝影

90年歷史的台中神岡林淑景宅遭地方政府審議無任何文資價值,引起文資界憤慨,指該審議未依規公開委員名單,也未公開決定理由等關鍵資訊,是長久以來相關單位藉文資審議「做掉」文資的典型案例,要求審議須公開專業。其實,類似不公開也不專業的審查評選程序,早就一直蠶食台灣
以文資領域來說,文資界早就質疑不少文資都是被相關單位利用行政程序「技巧性」做掉:只找和自己立場一致的委員;趁立場不一致的委員教課時開會;提供文資資料有限。台北陳茂通宅百年松山療養院病房,都如此被排除
在公共工程領域,建築界也長久詬病評選委員不專業。前瞻計畫桃園客庄茶故事園區競圖,建築師就發現9位評委僅1位略具城鄉環境背景;同獲前瞻計畫補助的苗栗卓蘭蓋石虎公園,更連護理師都當評委。
如此亂象,除因評選會官派/民間委員結構失當,還因公共工程委員會學者專家資料庫並未把關委員品質,造成建築界口中「種過樹就可評公園,鋪過橋就可評建築」。這造成不當公共工程頻傳,學者也憂心將使蚊子館又增。
不當的文資價值審查,致使台灣許多歷史痕跡空白,當歐洲民眾在周遭數百上千年古蹟中,自然形塑歷史與族群認同時,台灣有的只是不停推翻前代、重新建造的新建築。更可悲的是,這些可能透過不當評選出來的公共建築,不但缺乏形塑民眾歷史認同的記憶點,更恐怕連當代實用性都不夠
不當的審查評選,當然還遍及各領域。究其原因,除了表面上官方便宜行事、省麻煩的心態,最根本是華人傳統習於結黨、看關係大過專業的慣習
以近日遭詬病專業種類略少、官方色彩略重的文化內容策進院董事會名單來說,倘若文化部是仿公視董事會組成方式,公開票選出董事,也接受公開推薦徵選,公信力自會高很多。儘管文策院定位為行政法人,但法人若能自外於公開專業組成與外部監督,難道不更是一個拿納稅人錢自由揮灑的黑箱怪物?
博物館等各藝術場館近年揚起領導者應仿效國外採公開徵選之聲,也是同理。數十年來,台灣從故宮到各層級博物館,館長總隨著政黨輪替上下,其中也不乏缺少專業的純行政任命。台灣藝術界若要徹底擺脫政黨與關係任命陰影,必得走公開徵選一途,否則在走馬燈般替換中,藝術主軸如何能延續壯大?
近來將是公廣集團一員的中央廣播電台總台長破天荒採公開徵選,即是官方相關單位走出政黨指派窠臼的極佳示範。雖然評選委員仍是政府指定,但至少整體評選過程不再走易遭譏為酬庸的老路,讓人看到官媒確實可能轉向公共媒體的曙光。倘使更多官媒、場館、法人、董事會乃至委員會都能不再淪為喬位、安插一己人馬之處,只問專業,台灣文化必能展現全新氣象。


去梯言/韓是流寇?那誰是崇禎?

◆  反對一國兩制 港反送中台灣同怒
◆  去梯言/韓是流寇?那誰是崇禎?
◆  數學教育 不為訓練計算
◆  心路無礙 後山天路可期
◆  引進環境信託 愛石虎就把棲地買下來?
◆  守護生態 票投白海豚
◆  漫畫/失職的人與脫韁的馬
◆  貿易戰 中共「鄉村包圍城市」?
◆  想一想「大屋頂中國兩制」






去梯言/韓是流寇?那誰是崇禎?


2019-06-11 23:25 聯合報  公孫策
高雄市長韓國瑜第二場造勢大會在花蓮舉行,支持者手持國旗揮舞,氣氛熱烈。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韓國瑜四處造勢被貼了個標籤「流寇」,一口咬定那些支持韓國瑜的熱情群眾最終將面對「宿醉後的空虛」。本文不擬討論前述引號內文青式的預言,但是對「流寇」那個標籤,覺得是有點貼切,卻恐怕一語成讖!
說到流寇,大家肯定第一個想到李自成,且先來看李自成為什麼造反?李自成原本在銀川驛站當驛卒,崇禎皇帝下令廢除驛站,偏偏又逢大旱,西北地區大批驛卒沒飯吃、沒田種,於是鋌而走險。
講到驛站制度,堪稱大明王朝統治全國的一大利器:明太祖朱元璋稱帝的第廿二天,就下令整頓全國驛站,當時規定「非軍國大事不得使用驛站」,直到他即位第廿六年,才開放允許十二種公務使用驛馬、驛船。此所以明朝在政府最有效率的時候,能夠做到「朝令下而夕奉行」—我們今天在網路時代都還做不到!
那崇禎皇帝為什麼要大量廢除驛站?因為到了他的時代,驛站長期被特權濫用,高官、太監到各地驛站,動輒勒索驛銀,甚至捆打驛官,驛官除非壓榨老百姓,否則只好棄官逃亡。崇禎朝對遼東軍費負擔沉重,國庫入不敷出,有人提出「裁撤驛站,一年可省數十萬兩白銀」,崇禎龍心大悅,於是大量裁撤,逼反了數萬驛卒,其中一個剛好是李自成。
李自成的造反之路其實走得顛顛簸簸,他不只一次全軍覆沒,卻又屢仆屢起,為什麼?因為官逼民反的原因並未消失,造反根本不愁兵源」,甚至闖王軍隊到哪裡都得到百姓支持那才是流寇的存在條件
回頭來看今天。韓國瑜在高雄以「又老又窮/發大財」激發選民對民進黨的同仇敵愾,到今天還能北伐/東征人氣甚至更旺,還不是因為討厭民進黨的原因並未消失嗎
而韓國瑜場子裡的主力之一,是軍公教反年改團體—年金改革其實勢在必行,就如當年驛站改革勢在必行,但年金改革不妥善其施行方法,亦猶如當年驛站改革的粗魯無術。但是蔡英文仍然咬定「再幹四年,把改革進行到底」,也就是說,去年九合一大選的失敗原因並未消失,甚至更鐵齒。那麼,她憑什麼期待總統大選會翻盤呢?
民進黨總統提名初選民調正在進行,蔡英文自信滿滿,認為她一直是對的,而賴清德是不對的—崇禎也說過君非亡國之君,臣乃亡國之臣」。








反對一國兩制 港反送中台灣同怒


2019-06-11 23:23 聯合報  林嘉誠/考選部前部長(台北市)
港人百萬人反送中。 (美聯社)

為反對香港政府強行推動逃犯條例修訂,成為引渡中國法源,號稱一○三萬香港市民九日走上街頭參與反送中大遊行,創香港卅年來最多人數遊行紀錄。由於該條約例若通過,台灣人民赴港恐遭逮捕引渡中國;加上港人反映對一國兩制的不信任,台灣人民感同身受,包括主要總統候選人均發表相關談話。港人悲憤台灣同怒,各界維權國際聲援。
今年一月二日告台灣同胞書四十周年紀念會上,習近平發表五點對台重要談話。其中九二共識沒有一中各表,積極推動一國兩制台灣方案,雖然在民國103年(二○一四年)十一月接見國內統派團體時己有類似談話,但是在正式會議公開表示,仍然有其不同的政治宣示意義。台灣方面,蔡英文總統一改往昔理性務實形象,化身辣台妹,大肆抨擊九二共識就是一國兩制,台灣人民不會接受。捍衛主權民主自由,係國家元首的責任。適逢美國中國衝突升高,美國印太戰略對上中國一帶一路,美國朝野反中情緒不低,立法及行政部門提出一些友台措施。
台灣處在兩大強權之下,如何自處?本來就考驗領導人及全國人民的智慧抉擇。尤其中國宣稱對台灣擁有主權,反對任何型式的台灣獨立。美國一個中國政策,秉持三個公報及台灣關係法的主軸並未改變。台灣友人卜睿哲日前苦口婆心勸說,若干對台灣美國未來互動過度樂觀的國人。總統候選人、主要政黨針對親美、友中、和中、九二共識、一國兩制、和平協議、中華民國現狀、台灣未來統一、獨立等攸關全民福祉的議題,提出主張,乃是天經地義,也責無旁貸
唯這些攸關台灣前途的議題之外,台灣政治、經濟、社會問題層出不窮,亟待解決。主要政黨及候選人,將焦點過度集中底層、未來、非自己完全掌握的議題,刻意或無意之間轉移必須面對的外交困境、經濟陷阱、政府效能、黨派操作、社會對峙、政治信任危機等。尤其甚者,彼此之間大作文章,抨擊對方出賣台灣,心態封閉,完全無法容忍異見,刻意製造危機意識,扭曲事實危言聳聽,引起人心惶惶,絕非負責任政黨或政府所應為。
台灣民智已開,面對中國大陸威脅利誘,如何以智慧、理性、務實,找到良策,大家集思廣益;反其道而行,自損國力。口口聲聲捍衛主權民主自由者,務必謹言慎行,尤其執政政府及政黨。除了少數例外,反對一國兩制,主要總統候選人均先後表示,應該視為朝野共識。
誠然,共識基礎應樹立在正面陳述,以反對為內涵,似有不足之處。但台灣歷經朝野對峙,互不信任、惡質抨擊,統獨非一朝一夕可以解決。台灣中國實力無法等量,中國大陸仍威權統治。以小事(搏)大,朝野共識,全民團結,以智取勝,不可或缺。








數學教育 不為訓練計算


2019-06-11 23:40 聯合報  單維彰/中央大學師培中心與數學系合聘副教授(桃園市
針對111學年起數學升學考是否也開放用計算機,教育部表示,最快在9月前配合公布考試說明或參考題本時定案。 記者許正宏/攝影

六月九日晚間,聯合新聞網發布一則題為「國三連分數加法都不會,考試用計算機,師憂運算能力更糟」的報導。雖然這是一項在數學教育早有定論的議題,但身為十二年國教數學領域課程綱要的擘畫參與人,還是希望借此機會鄭重回應這個觀念。
簡單地說,至少對於中等學校的教育而言,數學教育的目的並非訓練所謂的計算能力」。在如今這個AI和大數據的時代,如果我們繼續堅持計算能力的訓練,那就等於要訓練舉國的青少年,要他們用自己的生物腦,去對抗電腦的最強項:計算。試想,這將是多麼荒謬的畫面?
首先,像「二分之一加三分之一」這種分數加法,是國小五年級的學習目標。如果學生到了九年級都還不會做,這其中必定有其他的重要因素,肯定不會因為「禁止使用計算機」就能解決。
其次,在新課綱引進計算機之後,希望學生也能知道二分之一就是百分之五十,三分之一大約是百分之卅三,因此「二分之一加三分之一」大約是百分之八十三,如果情境許可,可以進一步將它粗估為「八成」。敬請所有離開學校而就業的讀者想一想,在數學課堂之外的生活與職業經驗中,「二分之一加三分之一」的結果,是「六分之五」比較有用?還是「大約百分之八十三」比較有用?前者在數學的學習中有其價值,但後者更是生活中所需的數學素養
第三,假設真的面對一名不會做「二分之一加三分之一」分數運算的十五歲少年,那麼,站在教育的立場,我們是該給他一個「C等第」的會考成績就結案了呢?還是應該給他一支適當的工具,試著讓他/她藉由工具而補自己計算能力的不足呢?
最後,最重要的,數學教育的目的是培育支持終身學習所需的數學知識、能力與態度,也就是所謂的數學素養」。在廿一世紀的生活環境裡,數學素養至少包括「正確使用工具的素養」。我們大人要先成長,然後社會才能成長,然後才能真正有意義地教育我們的下一代。一支卑微的二百元小工具:電子計算器,將能從根救護台灣沉痾已久的數學教育,敬請社會各界想像其關鍵的重要性,別再到處尋找延滯不前的藉口。










心路無礙 後山天路可期


2019-06-11 23:47 聯合報  吳淵洵/中華地工材料協會理事長(新竹市)周南山/台
高雄市長韓國瑜在花蓮場造勢大會上表示,如當選總統,將推動三件事:蘇花改二期要趕快動工;推動國道六號延伸,打造花蓮台中一日生活圈及環島高速公路網,東部這塊要興建。 記者林澔一/攝影

韓國瑜到花蓮,提出三大交通建設政見,期望徹底改善花東的交通窘境,卻換來了網路一片嘲諷之聲。沒錯,無論是蘇花改二期國道六號延伸段,或環島高速公路網均屬困難度極高的天路工程。然而交通問題不是花東民眾爭取了一輩子的訴求嗎?政治人物無分藍綠,若提出符合民眾期待的政見,無論可行與否,是否均應值得鼓勵?何苦只要顏色不同就是冷嘲熱諷?或者迫不及待的提出未戰先敗的懦夫結論,難道困難度極高一定就是等於不可能」?
工程建設能否執行其實只是看執政者有無民之所欲,常在我心的仁者胸懷,以及今天不做、明天就後悔的遠見及魄力!想想當年十大建設,規畫之初,看好者有幾人?再看看對岸這二年的雅西高速公路、港珠澳大橋,技術亦是難如登天,但這些建設都已在執政者支持下,由工程師克服萬難完成,可見工程可行與否,完全取決於人心
更何況工程技術與觀念日新月異,隧道早已非通過困難地形地質的唯一選項,二點之間也並非直線最短。轉個角度、換個思維,迂迴前進,降速而行,安全與環保就可兼顧。
此外,環島公路誰規定一定要依山而建?某些路段陸路不行,為何不能於海中沿岸高架而行參考法國的新海岸高架公路),這樣豈非更能欣賞山海之美心路險阻,天路悠悠,心路無礙,天路可期如若有心,展現決心與創新,Impossible就可以成為I’m possible!後山天路的有無,其實就只在國人的一念之間而已







引進環境信託 愛石虎就把棲地買下來?


2019-06-11 23:49 聯合報  潘翰聲/樹黨國際秘書(台北市)
石虎。 圖/特生中心提供

石虎保育常面臨兩難,既希望社會關注石虎的困境,又怕太片面的外部聲援,可能引起地方民眾反感而傷害石虎。苗栗縣石虎保育自治條例二度在縣議會被封殺,社會各界支持石虎的連署動能急速飆升,有些擔心地方發展受限的人留言酸說,保育人士要不要把石虎棲地買下來?
環境信託集資買地的民間保護區,在國外倒真有許多成功例子。日本許多小朋友相信有龍貓用儲蓄零用錢保護森林,英國也把孕育彼得兔故事的湖區成立國民信託,這兩個高知名度的個案,都是可愛動物形象成功帶動。以石虎超萌的人氣,若發動環境信託購買棲地,也有機會達標。
這幾年民間推動石虎米銷售,鼓勵友善土地農法的農民,保育與發展雙贏。唯有維護永續農業生態環境,不只是保護指標性可愛動物的石虎,連牠那些比較不起眼的鄰居朋友們,包括老鼠、野兔、各種爬蟲類和鳥類,以及食性各有所好的麝香貓、白鼻心、食蟹獴和鼬獾等食肉目動物,都能好好活著,位於食物鏈上層的掠食性石虎才能穩定繁衍,這是生物多樣性的簡白道理
生活在淺山地區的石虎,與人類活動區域高度重疊,很難用國家公權力劃設大範圍的剛性保護區。《生物多樣性公約》民國99年(二○一○)在日本愛知大會所提出愛知目標,特別強調要將生物多樣性納入政策與社會的主流,除了有法源強制力依據的國家保護區和地方政府的角色,也非常關注包含民間保護區在內的其他類型保護區。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推動環境信託廿幾年,全國至今只有新竹自然谷單一案例,主要是因為矛盾的稅務等法規障礙,讓許多想嘗試的團體退避三舍。諷刺的是,全國公益信託總額近年快速增加到千億元水準,產生許多假公益真逃稅弊端,或是淪為家族企業財團的控股工具,來逃避公司治理的透明化要求。此一亂象被財經媒體揭露,催生《信託法公益信託專章或專法和相關稅法的修法提案,法務部與財政部應儘速提出對案,立委們也該把握這屆最後一個會期所剩不多的時間,為石虎和牠的鄰居們掃除保育的公益信託法規障礙
此外,《農業發展條例》第卅三條限制非農業法人不得持有農地,農地上以保育石虎為目的的環境信託,則可考慮簽訂契約,以脫胎於永佃權農育權作為信託標的,讓農地繼續農用且維護生態。
另一方面,政府依法劃設各種類型保護區,使得保護區內私人發展權受到限制,政府無法滿足許多小地主乾脆被徵收的期待,大財團趁機低價收購後,懷抱變更地目開發的暴利企圖,都是生態環境的潛在變數不妨引進公益信託的良善力量,建立公私協力的管理機制,減輕公部門負擔
當法規體系調整完備,石虎環境信託的資產規模夠大,擔心保育導致發展權益受損的地主,以合理價格換購已開發土地,就有可能變成選項之一,而不是衝突對立的氣話。畢竟,保護石虎等瀕臨絕種的動物,已是不可違逆的時代潮流










守護生態 票投白海豚


2019-06-11 23:48 聯合報  楊長苓/元智大學通識教學部兼任助理教授(台北市)
大潭藻礁區白海豚出沒。 圖/搶救大潭藻礁聯盟提供

英賴之爭,不僅在民進黨黨內初選頻頻喊話,甚至延燒到了環境與生態的議題環保署前副署長詹順貴則在個人臉書發言,表示深澳電廠環差通過,以及力推桃園觀塘三接,都與賴有關。有趣的是,深澳環差與觀塘三接,不僅在當時引發了極大的關注與討論,觀塘三接到現在都還爭議不斷。環境保護與物種保育,對他們真的很重要嗎?
六月五日是世界環境日六日中研院陳昭倫老師媽祖魚保育聯盟理事長文魯彬先生召開記者會,公布台灣白海豚出沒在大潭藻礁的影片根據國際自然保育聯盟紅皮書的登錄,台灣白海豚是生活於台灣西部沿岸的特殊族群,也是列為極度瀕危的族群。在大潭藻礁周圍悠游美麗的台灣白海豚,不僅是我們在地海洋寶貝,也是全球珍貴物種。
令人擔心的是,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台灣白海豚國際諮詢小組最近的調查顯示,台灣白海豚在棲地消失、噪音、空氣與水汙染、河口淡水減少,以及非友善漁法等威脅下,數量已經不到七十隻。
任何一個國家,對於瀕臨絕種的動物都會極盡可能的保育,然而目前我國政府對於台灣白海豚不僅沒有實質保育,反而盲目地在海岸進行各種開發,從桃園大潭藻礁中油三接開發案、台中港外港區擴建工程到西部沿岸離岸風機的大規模興建,填海造陸與海岸工程,不但破壞了海洋生態,也傷害了台灣白海豚。
漁民、藻礁、台灣白海豚,都是生態系統的好夥伴,也都是我們守護的對象聯合國倡議的生態多樣性,說的就是生命跟生命的互動關係:人與藻礁,海豚與魚,都是生態網絡的成員,彼此和睦相處,就會共榮共生。
健康的海洋既可調節溫度、氣候,也可清潔飲水、餵養我們海島國家的生命活力,與海洋緊密相連。所以不要投票給輕看環境生態的政治人物,而要投票給會守護台灣白海豚、大潭藻礁、在地漁民的候選人,因為我們跟濕地、海洋、生態系統,是互相依存相生相伴的。
生態永續,不是我們這個世代的選擇,而是下個世代的權利










貿易戰 中共「鄉村包圍城市」?


2019-06-11 23:22 聯合報  吳展良/台大歷史教授(台北市)
川普7日在法國接受福斯電視台專訪時表示,將與中國達成貿易協議,但他前一天曾威脅說,可能會進一步對3000億元中國輸美商品加徵關稅,並會在20國集團會議會晤習近平之後作出這一決定。 (路透)

中美貿易戰的本質是兩種體系之爭,也代表世界老大企圖對快速成長的老二之打擊與管控,是以必成為長期爭鬥,不可能短期內結束
一方是以西方為首,近現代形成的高度重視自由、法治、規則與所謂「合理」競爭的資本主義體系;另一方是中國大陸經過幾十年的摸索,基本上以黨國主控,全國像個大公司,兼有國營與私營企業,一方面強調整體宏觀調控,一方面也高度重視各型態企業發展能力的社會主義兼國家資本主義系統。雙方的競爭力、幅員與實力都很強大,這場拚博將持續相當長的時間。
這次貿易戰的根本原因,是中國大陸的科技發展與商業模式,已對自由資本主義世界構成強大威脅。中國大陸運用各種積極手段獲得的科技,配合高度進取而靈活的商業模式,使中國企業在全世界的市占率快速提高。這種方式有點像升級版的人民戰爭,也就是利用他體量與資金的優勢,拉低售價,不斷地擴大市場的占有,使得其他的企業紛紛敗出。
對於高科技,中國大陸在全世界拚命學習並巧取豪奪,不甚尊重智財權,並常利用巨大國內市場,強迫企圖進來的外國企業吐出技術。
於是美國決定首先遏阻中共在高科技領域的快速擴張加強保護智慧財產並反對各種強迫技術轉移作法。其次就是要求中共嚴格依循自由市場遊戲規則,禁止國家補貼,企圖根本改變中國大陸商業模式。
雙方目前顯然都堅持自己的體制而不肯讓步,於是最大的可能就是,中共不可能像以前那樣在高端市場及高科技方面快速過關斬將,而會受到先進國家的各種抵制;整個經濟體系很容易走向一個先以非高端科技為主,配合一帶一路,以不斷擴大量體的方式,在國內、俄羅斯、第三世界與一些較弱的歐洲國家繼續擴張。這個情況最後有可能變得像當初的「鄉村包圍城市」。
也就是說在原來以歐美日為主的高端、高科技市場裡,他們會大力摒除或壓抑中共的企業,中共在全世界的中低端市場會繼續快速擴張後者人口與市場規模,終究大於前者。而中共一直力圖進軍高端產業,實力與潛力均相當強大
雙方各有本領,矛盾甚深,彼此依存度又大,使這場貿易與體制之戰的未來不易預測。看來短時間內中共會頗受打擊,時間一長就很難說。中共勢必以全國之力另立經濟與技術體系,以求自立更生,所以很可能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世界會形成兩種體系與兩套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