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12日 星期三

去梯言/韓是流寇?那誰是崇禎?

◆  反對一國兩制 港反送中台灣同怒
◆  去梯言/韓是流寇?那誰是崇禎?
◆  數學教育 不為訓練計算
◆  心路無礙 後山天路可期
◆  引進環境信託 愛石虎就把棲地買下來?
◆  守護生態 票投白海豚
◆  漫畫/失職的人與脫韁的馬
◆  貿易戰 中共「鄉村包圍城市」?
◆  想一想「大屋頂中國兩制」






去梯言/韓是流寇?那誰是崇禎?


2019-06-11 23:25 聯合報  公孫策
高雄市長韓國瑜第二場造勢大會在花蓮舉行,支持者手持國旗揮舞,氣氛熱烈。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韓國瑜四處造勢被貼了個標籤「流寇」,一口咬定那些支持韓國瑜的熱情群眾最終將面對「宿醉後的空虛」。本文不擬討論前述引號內文青式的預言,但是對「流寇」那個標籤,覺得是有點貼切,卻恐怕一語成讖!
說到流寇,大家肯定第一個想到李自成,且先來看李自成為什麼造反?李自成原本在銀川驛站當驛卒,崇禎皇帝下令廢除驛站,偏偏又逢大旱,西北地區大批驛卒沒飯吃、沒田種,於是鋌而走險。
講到驛站制度,堪稱大明王朝統治全國的一大利器:明太祖朱元璋稱帝的第廿二天,就下令整頓全國驛站,當時規定「非軍國大事不得使用驛站」,直到他即位第廿六年,才開放允許十二種公務使用驛馬、驛船。此所以明朝在政府最有效率的時候,能夠做到「朝令下而夕奉行」—我們今天在網路時代都還做不到!
那崇禎皇帝為什麼要大量廢除驛站?因為到了他的時代,驛站長期被特權濫用,高官、太監到各地驛站,動輒勒索驛銀,甚至捆打驛官,驛官除非壓榨老百姓,否則只好棄官逃亡。崇禎朝對遼東軍費負擔沉重,國庫入不敷出,有人提出「裁撤驛站,一年可省數十萬兩白銀」,崇禎龍心大悅,於是大量裁撤,逼反了數萬驛卒,其中一個剛好是李自成。
李自成的造反之路其實走得顛顛簸簸,他不只一次全軍覆沒,卻又屢仆屢起,為什麼?因為官逼民反的原因並未消失,造反根本不愁兵源」,甚至闖王軍隊到哪裡都得到百姓支持那才是流寇的存在條件
回頭來看今天。韓國瑜在高雄以「又老又窮/發大財」激發選民對民進黨的同仇敵愾,到今天還能北伐/東征人氣甚至更旺,還不是因為討厭民進黨的原因並未消失嗎
而韓國瑜場子裡的主力之一,是軍公教反年改團體—年金改革其實勢在必行,就如當年驛站改革勢在必行,但年金改革不妥善其施行方法,亦猶如當年驛站改革的粗魯無術。但是蔡英文仍然咬定「再幹四年,把改革進行到底」,也就是說,去年九合一大選的失敗原因並未消失,甚至更鐵齒。那麼,她憑什麼期待總統大選會翻盤呢?
民進黨總統提名初選民調正在進行,蔡英文自信滿滿,認為她一直是對的,而賴清德是不對的—崇禎也說過君非亡國之君,臣乃亡國之臣」。








反對一國兩制 港反送中台灣同怒


2019-06-11 23:23 聯合報  林嘉誠/考選部前部長(台北市)
港人百萬人反送中。 (美聯社)

為反對香港政府強行推動逃犯條例修訂,成為引渡中國法源,號稱一○三萬香港市民九日走上街頭參與反送中大遊行,創香港卅年來最多人數遊行紀錄。由於該條約例若通過,台灣人民赴港恐遭逮捕引渡中國;加上港人反映對一國兩制的不信任,台灣人民感同身受,包括主要總統候選人均發表相關談話。港人悲憤台灣同怒,各界維權國際聲援。
今年一月二日告台灣同胞書四十周年紀念會上,習近平發表五點對台重要談話。其中九二共識沒有一中各表,積極推動一國兩制台灣方案,雖然在民國103年(二○一四年)十一月接見國內統派團體時己有類似談話,但是在正式會議公開表示,仍然有其不同的政治宣示意義。台灣方面,蔡英文總統一改往昔理性務實形象,化身辣台妹,大肆抨擊九二共識就是一國兩制,台灣人民不會接受。捍衛主權民主自由,係國家元首的責任。適逢美國中國衝突升高,美國印太戰略對上中國一帶一路,美國朝野反中情緒不低,立法及行政部門提出一些友台措施。
台灣處在兩大強權之下,如何自處?本來就考驗領導人及全國人民的智慧抉擇。尤其中國宣稱對台灣擁有主權,反對任何型式的台灣獨立。美國一個中國政策,秉持三個公報及台灣關係法的主軸並未改變。台灣友人卜睿哲日前苦口婆心勸說,若干對台灣美國未來互動過度樂觀的國人。總統候選人、主要政黨針對親美、友中、和中、九二共識、一國兩制、和平協議、中華民國現狀、台灣未來統一、獨立等攸關全民福祉的議題,提出主張,乃是天經地義,也責無旁貸
唯這些攸關台灣前途的議題之外,台灣政治、經濟、社會問題層出不窮,亟待解決。主要政黨及候選人,將焦點過度集中底層、未來、非自己完全掌握的議題,刻意或無意之間轉移必須面對的外交困境、經濟陷阱、政府效能、黨派操作、社會對峙、政治信任危機等。尤其甚者,彼此之間大作文章,抨擊對方出賣台灣,心態封閉,完全無法容忍異見,刻意製造危機意識,扭曲事實危言聳聽,引起人心惶惶,絕非負責任政黨或政府所應為。
台灣民智已開,面對中國大陸威脅利誘,如何以智慧、理性、務實,找到良策,大家集思廣益;反其道而行,自損國力。口口聲聲捍衛主權民主自由者,務必謹言慎行,尤其執政政府及政黨。除了少數例外,反對一國兩制,主要總統候選人均先後表示,應該視為朝野共識。
誠然,共識基礎應樹立在正面陳述,以反對為內涵,似有不足之處。但台灣歷經朝野對峙,互不信任、惡質抨擊,統獨非一朝一夕可以解決。台灣中國實力無法等量,中國大陸仍威權統治。以小事(搏)大,朝野共識,全民團結,以智取勝,不可或缺。








數學教育 不為訓練計算


2019-06-11 23:40 聯合報  單維彰/中央大學師培中心與數學系合聘副教授(桃園市
針對111學年起數學升學考是否也開放用計算機,教育部表示,最快在9月前配合公布考試說明或參考題本時定案。 記者許正宏/攝影

六月九日晚間,聯合新聞網發布一則題為「國三連分數加法都不會,考試用計算機,師憂運算能力更糟」的報導。雖然這是一項在數學教育早有定論的議題,但身為十二年國教數學領域課程綱要的擘畫參與人,還是希望借此機會鄭重回應這個觀念。
簡單地說,至少對於中等學校的教育而言,數學教育的目的並非訓練所謂的計算能力」。在如今這個AI和大數據的時代,如果我們繼續堅持計算能力的訓練,那就等於要訓練舉國的青少年,要他們用自己的生物腦,去對抗電腦的最強項:計算。試想,這將是多麼荒謬的畫面?
首先,像「二分之一加三分之一」這種分數加法,是國小五年級的學習目標。如果學生到了九年級都還不會做,這其中必定有其他的重要因素,肯定不會因為「禁止使用計算機」就能解決。
其次,在新課綱引進計算機之後,希望學生也能知道二分之一就是百分之五十,三分之一大約是百分之卅三,因此「二分之一加三分之一」大約是百分之八十三,如果情境許可,可以進一步將它粗估為「八成」。敬請所有離開學校而就業的讀者想一想,在數學課堂之外的生活與職業經驗中,「二分之一加三分之一」的結果,是「六分之五」比較有用?還是「大約百分之八十三」比較有用?前者在數學的學習中有其價值,但後者更是生活中所需的數學素養
第三,假設真的面對一名不會做「二分之一加三分之一」分數運算的十五歲少年,那麼,站在教育的立場,我們是該給他一個「C等第」的會考成績就結案了呢?還是應該給他一支適當的工具,試著讓他/她藉由工具而補自己計算能力的不足呢?
最後,最重要的,數學教育的目的是培育支持終身學習所需的數學知識、能力與態度,也就是所謂的數學素養」。在廿一世紀的生活環境裡,數學素養至少包括「正確使用工具的素養」。我們大人要先成長,然後社會才能成長,然後才能真正有意義地教育我們的下一代。一支卑微的二百元小工具:電子計算器,將能從根救護台灣沉痾已久的數學教育,敬請社會各界想像其關鍵的重要性,別再到處尋找延滯不前的藉口。










心路無礙 後山天路可期


2019-06-11 23:47 聯合報  吳淵洵/中華地工材料協會理事長(新竹市)周南山/台
高雄市長韓國瑜在花蓮場造勢大會上表示,如當選總統,將推動三件事:蘇花改二期要趕快動工;推動國道六號延伸,打造花蓮台中一日生活圈及環島高速公路網,東部這塊要興建。 記者林澔一/攝影

韓國瑜到花蓮,提出三大交通建設政見,期望徹底改善花東的交通窘境,卻換來了網路一片嘲諷之聲。沒錯,無論是蘇花改二期國道六號延伸段,或環島高速公路網均屬困難度極高的天路工程。然而交通問題不是花東民眾爭取了一輩子的訴求嗎?政治人物無分藍綠,若提出符合民眾期待的政見,無論可行與否,是否均應值得鼓勵?何苦只要顏色不同就是冷嘲熱諷?或者迫不及待的提出未戰先敗的懦夫結論,難道困難度極高一定就是等於不可能」?
工程建設能否執行其實只是看執政者有無民之所欲,常在我心的仁者胸懷,以及今天不做、明天就後悔的遠見及魄力!想想當年十大建設,規畫之初,看好者有幾人?再看看對岸這二年的雅西高速公路、港珠澳大橋,技術亦是難如登天,但這些建設都已在執政者支持下,由工程師克服萬難完成,可見工程可行與否,完全取決於人心
更何況工程技術與觀念日新月異,隧道早已非通過困難地形地質的唯一選項,二點之間也並非直線最短。轉個角度、換個思維,迂迴前進,降速而行,安全與環保就可兼顧。
此外,環島公路誰規定一定要依山而建?某些路段陸路不行,為何不能於海中沿岸高架而行參考法國的新海岸高架公路),這樣豈非更能欣賞山海之美心路險阻,天路悠悠,心路無礙,天路可期如若有心,展現決心與創新,Impossible就可以成為I’m possible!後山天路的有無,其實就只在國人的一念之間而已







引進環境信託 愛石虎就把棲地買下來?


2019-06-11 23:49 聯合報  潘翰聲/樹黨國際秘書(台北市)
石虎。 圖/特生中心提供

石虎保育常面臨兩難,既希望社會關注石虎的困境,又怕太片面的外部聲援,可能引起地方民眾反感而傷害石虎。苗栗縣石虎保育自治條例二度在縣議會被封殺,社會各界支持石虎的連署動能急速飆升,有些擔心地方發展受限的人留言酸說,保育人士要不要把石虎棲地買下來?
環境信託集資買地的民間保護區,在國外倒真有許多成功例子。日本許多小朋友相信有龍貓用儲蓄零用錢保護森林,英國也把孕育彼得兔故事的湖區成立國民信託,這兩個高知名度的個案,都是可愛動物形象成功帶動。以石虎超萌的人氣,若發動環境信託購買棲地,也有機會達標。
這幾年民間推動石虎米銷售,鼓勵友善土地農法的農民,保育與發展雙贏。唯有維護永續農業生態環境,不只是保護指標性可愛動物的石虎,連牠那些比較不起眼的鄰居朋友們,包括老鼠、野兔、各種爬蟲類和鳥類,以及食性各有所好的麝香貓、白鼻心、食蟹獴和鼬獾等食肉目動物,都能好好活著,位於食物鏈上層的掠食性石虎才能穩定繁衍,這是生物多樣性的簡白道理
生活在淺山地區的石虎,與人類活動區域高度重疊,很難用國家公權力劃設大範圍的剛性保護區。《生物多樣性公約》民國99年(二○一○)在日本愛知大會所提出愛知目標,特別強調要將生物多樣性納入政策與社會的主流,除了有法源強制力依據的國家保護區和地方政府的角色,也非常關注包含民間保護區在內的其他類型保護區。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推動環境信託廿幾年,全國至今只有新竹自然谷單一案例,主要是因為矛盾的稅務等法規障礙,讓許多想嘗試的團體退避三舍。諷刺的是,全國公益信託總額近年快速增加到千億元水準,產生許多假公益真逃稅弊端,或是淪為家族企業財團的控股工具,來逃避公司治理的透明化要求。此一亂象被財經媒體揭露,催生《信託法公益信託專章或專法和相關稅法的修法提案,法務部與財政部應儘速提出對案,立委們也該把握這屆最後一個會期所剩不多的時間,為石虎和牠的鄰居們掃除保育的公益信託法規障礙
此外,《農業發展條例》第卅三條限制非農業法人不得持有農地,農地上以保育石虎為目的的環境信託,則可考慮簽訂契約,以脫胎於永佃權農育權作為信託標的,讓農地繼續農用且維護生態。
另一方面,政府依法劃設各種類型保護區,使得保護區內私人發展權受到限制,政府無法滿足許多小地主乾脆被徵收的期待,大財團趁機低價收購後,懷抱變更地目開發的暴利企圖,都是生態環境的潛在變數不妨引進公益信託的良善力量,建立公私協力的管理機制,減輕公部門負擔
當法規體系調整完備,石虎環境信託的資產規模夠大,擔心保育導致發展權益受損的地主,以合理價格換購已開發土地,就有可能變成選項之一,而不是衝突對立的氣話。畢竟,保護石虎等瀕臨絕種的動物,已是不可違逆的時代潮流










守護生態 票投白海豚


2019-06-11 23:48 聯合報  楊長苓/元智大學通識教學部兼任助理教授(台北市)
大潭藻礁區白海豚出沒。 圖/搶救大潭藻礁聯盟提供

英賴之爭,不僅在民進黨黨內初選頻頻喊話,甚至延燒到了環境與生態的議題環保署前副署長詹順貴則在個人臉書發言,表示深澳電廠環差通過,以及力推桃園觀塘三接,都與賴有關。有趣的是,深澳環差與觀塘三接,不僅在當時引發了極大的關注與討論,觀塘三接到現在都還爭議不斷。環境保護與物種保育,對他們真的很重要嗎?
六月五日是世界環境日六日中研院陳昭倫老師媽祖魚保育聯盟理事長文魯彬先生召開記者會,公布台灣白海豚出沒在大潭藻礁的影片根據國際自然保育聯盟紅皮書的登錄,台灣白海豚是生活於台灣西部沿岸的特殊族群,也是列為極度瀕危的族群。在大潭藻礁周圍悠游美麗的台灣白海豚,不僅是我們在地海洋寶貝,也是全球珍貴物種。
令人擔心的是,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台灣白海豚國際諮詢小組最近的調查顯示,台灣白海豚在棲地消失、噪音、空氣與水汙染、河口淡水減少,以及非友善漁法等威脅下,數量已經不到七十隻。
任何一個國家,對於瀕臨絕種的動物都會極盡可能的保育,然而目前我國政府對於台灣白海豚不僅沒有實質保育,反而盲目地在海岸進行各種開發,從桃園大潭藻礁中油三接開發案、台中港外港區擴建工程到西部沿岸離岸風機的大規模興建,填海造陸與海岸工程,不但破壞了海洋生態,也傷害了台灣白海豚。
漁民、藻礁、台灣白海豚,都是生態系統的好夥伴,也都是我們守護的對象聯合國倡議的生態多樣性,說的就是生命跟生命的互動關係:人與藻礁,海豚與魚,都是生態網絡的成員,彼此和睦相處,就會共榮共生。
健康的海洋既可調節溫度、氣候,也可清潔飲水、餵養我們海島國家的生命活力,與海洋緊密相連。所以不要投票給輕看環境生態的政治人物,而要投票給會守護台灣白海豚、大潭藻礁、在地漁民的候選人,因為我們跟濕地、海洋、生態系統,是互相依存相生相伴的。
生態永續,不是我們這個世代的選擇,而是下個世代的權利










貿易戰 中共「鄉村包圍城市」?


2019-06-11 23:22 聯合報  吳展良/台大歷史教授(台北市)
川普7日在法國接受福斯電視台專訪時表示,將與中國達成貿易協議,但他前一天曾威脅說,可能會進一步對3000億元中國輸美商品加徵關稅,並會在20國集團會議會晤習近平之後作出這一決定。 (路透)

中美貿易戰的本質是兩種體系之爭,也代表世界老大企圖對快速成長的老二之打擊與管控,是以必成為長期爭鬥,不可能短期內結束
一方是以西方為首,近現代形成的高度重視自由、法治、規則與所謂「合理」競爭的資本主義體系;另一方是中國大陸經過幾十年的摸索,基本上以黨國主控,全國像個大公司,兼有國營與私營企業,一方面強調整體宏觀調控,一方面也高度重視各型態企業發展能力的社會主義兼國家資本主義系統。雙方的競爭力、幅員與實力都很強大,這場拚博將持續相當長的時間。
這次貿易戰的根本原因,是中國大陸的科技發展與商業模式,已對自由資本主義世界構成強大威脅。中國大陸運用各種積極手段獲得的科技,配合高度進取而靈活的商業模式,使中國企業在全世界的市占率快速提高。這種方式有點像升級版的人民戰爭,也就是利用他體量與資金的優勢,拉低售價,不斷地擴大市場的占有,使得其他的企業紛紛敗出。
對於高科技,中國大陸在全世界拚命學習並巧取豪奪,不甚尊重智財權,並常利用巨大國內市場,強迫企圖進來的外國企業吐出技術。
於是美國決定首先遏阻中共在高科技領域的快速擴張加強保護智慧財產並反對各種強迫技術轉移作法。其次就是要求中共嚴格依循自由市場遊戲規則,禁止國家補貼,企圖根本改變中國大陸商業模式。
雙方目前顯然都堅持自己的體制而不肯讓步,於是最大的可能就是,中共不可能像以前那樣在高端市場及高科技方面快速過關斬將,而會受到先進國家的各種抵制;整個經濟體系很容易走向一個先以非高端科技為主,配合一帶一路,以不斷擴大量體的方式,在國內、俄羅斯、第三世界與一些較弱的歐洲國家繼續擴張。這個情況最後有可能變得像當初的「鄉村包圍城市」。
也就是說在原來以歐美日為主的高端、高科技市場裡,他們會大力摒除或壓抑中共的企業,中共在全世界的中低端市場會繼續快速擴張後者人口與市場規模,終究大於前者。而中共一直力圖進軍高端產業,實力與潛力均相當強大
雙方各有本領,矛盾甚深,彼此依存度又大,使這場貿易與體制之戰的未來不易預測。看來短時間內中共會頗受打擊,時間一長就很難說。中共勢必以全國之力另立經濟與技術體系,以求自立更生,所以很可能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世界會形成兩種體系與兩套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