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1日 星期三

經濟日報社論/政府組織改造 須兼顧產業發展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58990/web/

◆  聯合報社論/可當入戲的觀眾,勿當鬧場啦啦隊
◆  聯合報黑白集/年終獎金說實話
◆  經濟日報社論/政府組織改造 須兼顧產業發展






經濟日報社論/政府組織改造 須兼顧產業發展


2020-11-11 00:15  經濟日報 /   經濟日報社論


政府正推動行政院組織法修正案,以達成蔡總統在第二任期的政見目標。這次組織改造的重點在成立數位發展部,其他包括科技部改為國科會,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相關業務整併等,都被視為為成立數位發展部的配套調整,未來數位發展部將主管資通訊安全、網路、通訊與傳播等產業。在這次組織調整後,行政院轄下的部會將減少至 29 個,完成政府組織再造的最後一塊拼圖。

政府組織與產業發展關係密切,早年台灣外貿與工業起飛年代,國貿局與工業局在政府組織內的份量極重,這些單位培養的文官,後來都成為政府各單位的重要骨幹,如前副總統蕭萬長等人。隨著經濟結構轉型,半導體與資通訊產業成為我國的經濟發展主力,蔡總統定下成立數位發展部的目標,即是根源於此。數位發展部將訂定我國數位發展的願景,但如何達到既定目標,我們須同時總結過去的經驗,以做出最有效率的調整計畫。

在這次組改計畫中,外界關注科技部回復成為國科會的安排。國科會在民國 103 年(2014年)升格為科技部,僅六年多時間又要再改為國科會。科技部前部長陳良基贊成這項調整,他認為科技部不該獨立為「部」,而應該回復為「會」,協助行政院規畫和推動各部會發展科學,並導入相關技術的幕僚角色。行政院長蘇貞昌也傾向讓科技部回復為國科會,由主管科技政務委員兼任國科會主委,相關部會的首長也要兼任國科會的委員,讓政府決策可以擁有更廣泛的面向。

陳良基的談話凸顯了國科會當年由「會」轉「部」之後的施政侷限性,如今要恢復回國科會,能否達到陳良基口中的目標,我們可以從幾個面向來觀察。首先,不單只是科技部面臨跨部會協調政策的困難,國發會亦有類似的問題國發會的前身經建會肩負了國家重大財經政策的擬定與協調,原本是內閣中最重要的政經政策推動引擎但近年國發會功能性不斷弱化,失去了當年經建會應有的政策決策高度科技部若轉為國科會,首要工作就是要強化跨部會協調的功能。再者,若未來國科會由政委兼任,該政委不但要嫻熟科技業務,閣揆也要充分授權,才能拉高國科會的決策位階

此次組改的另一亮點是數位發展部,今年是 5G 發展的關鍵起始年,數位發展部的成立可說是適逢其時,但從目前已揭露的訊息來看,蔡政府似乎將數位發展部的政策目標訂在維護資通訊安全一事上資通訊安全當然是重要施政目標,但數位發展部不能只有「監管」的角色,更要肩負「發展」的重責,這才是產業界對數位發展部成立的真正期許

近年全球產業的數位轉型速度加快,但台灣的數位轉型計畫缺乏系統性的綱領,法規環境也落後產業發展現況。產業界期盼數位發展部的成立與科技部的改組能夠解決業界近年來詬病的諸多問題,尤其是此次組改還包括了資策會網路資訊中心電信技術中心等政府所屬財團法人整併,這些單位是政府與產業界重要的技術溝通平台,如何讓這些單位在新的政府組織架構中發揮比過往更高的效能,協助產業界發展,亦是行政院在擬定組改方案時必須兼顧的目標。

政策引導是我國產業發展重要動力來源,近年生技、綠能等產業蓬勃發展,政府的政策引導與支持是一大關鍵。此次行政院的組織調整對產業發展亦會帶來長遠影響,政府在擬定相關計畫前,必須思考新的組織架構如何能提供產業發展的需要,同時間也要達成提高行政效率的目標,這樣的組改才是接地氣的組改。










聯合報黑白集/年終獎金說實話


2020-11-11 03:39  聯合報 /   聯合報黑白集
據調查,在新冠疫情衝擊下,今年有六成四的公司會發放年終獎金,比去年的七成一下降,創近五年新低。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根據一家求職網的最新調查,今年有六成四的公司會發放年終獎金,比去年的七成一下降,創近五年新低。企業將發放的年終獎金平均僅○・九四個月,較去年的一・○八個月縮水,也是五年新低

在新冠疫情衝擊下,這樣的數字雖慘,但企業仍能發出年終獎金,員工恐怕也得心存感恩了。一些首當其衝的產業,例如航空、旅遊及餐飲業都在為生存掙扎,有些必須裁員或放無薪假以求度過難關對他們而言,年終獎金已成奢求

民國 109 年(二○二○)的大疫之年,不僅為全球帶來恐慌,帶來經貿旅遊障礙,更帶來貧富差距的加深。以台灣而言,股市、房市和不少科技產業景氣依然熾熱,有錢的人以錢滾錢,輕鬆變得更富有。然而,不幸遇上裁員、減薪或公司歇業的工薪階級,原本羞澀的阮囊就更扁了,只能節衣縮食等春天。

簡言之,縮水的年終獎金是說了實話:不論台股或美股如何漲法,指數如何屢破紀錄,都跟一般小市民日益緊縮的生活無關。但換個角度看,在舉世經濟一片慘跌中,台灣和中國大陸因疫情控制得宜,生產及消費活動雖不如過往,好歹經濟仍能維持正成長,這已是我們在不幸中的小確幸了。

政府今年撒了幾千億紓困銀子,無非是要讓經濟看起來好一點。那些負債,來日都要還的











聯合報社論/可當入戲的觀眾,勿當鬧場啦啦隊


2020-11-11 03:28  聯合報 /   聯合報社論
國安局長邱國正(右)日前列席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就國安局年度預算備詢。國民黨立委溫玉霞等人關切順川粉湧入AIT網頁的問題。圖/取自立法院直播畫面


儘管川普仍拒絕承認敗選,但拜登勝選大勢已定,並開始進行新政府人事布局和防疫戰略。在此之際,作為全球最大「川粉國」的台灣,挺川和反川民眾仍在持續叫陣,大批川粉甚至湧至美國在台協會(AIT)網站洗版,痛批民主黨「作弊」。同一時間,外交部稱 AIT 洗版是「機器人」所為,閣揆蘇貞昌則將蔡總統在推特發文恭賀拜登當選說成「致電」;這些,在在為網民口水戰增添柴火,也反映了若干政府官員專業素養不足

川普任內對台灣表現相當善意,台灣民眾因而對他懷抱好感,這是主觀感受的問題,無可厚非。但 AIT 是美國駐台常設機構,它代表的是美國政府,而非代表川普或共和黨。民眾跑到其網頁去鬧事是無聊舉動,絲毫無助於川普選情,當然更無助於台美關係。美國總統大選最終須由美國選民決定勝負,台灣民眾作為觀眾,可以隨情節起伏而入戲;但若竟情不自禁跳到舞台上喧譁,那就是在鬧笑話。試問,換成是台灣的選舉,民眾會樂意看到外國人在場邊指點嗎

台灣川粉從選前的亢奮到選後的失落,偌大的起伏變化,多少與民進黨政府的引導有關。姑不論政府選前是否一味「押寶」川普,但不少黨政人士在言談中毫不遮掩對川普的支持,對支持者釋放了強烈的訊息。尤有甚者,親綠媒體不顧事實查核精神,一面倒地大幅渲染美國主流媒體拒絕報導的拜登之子醜聞,甚至把拜登說成「中國間諜」。偌大的訊息落差,加以真偽不辨,更助長綠營群眾挺川反拜的情緒其間,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的個人助理西蒙遭外媒揭發,以一萬美元代價請人假造報告抹黑拜登之子,西蒙隨即宣布請辭但蘋果日報刊登了造假報告,雖然事後澄清卻未見隨後的更正

十月底蔡總統召開國安會議,顯已意識到川普連任之路可能生變,因而宣稱政府向採中立路線。這是明智的作法,也更符合台灣的國家利益。然而,時間似已稍嫌太遲,因為台灣川粉的熱情已難以遏抑。直到美國開票日,民進黨還有中常委戴著川普口罩出席,立委蔡易餘更在其臉書留下「我川威武」的宣示。這樣大剌剌的表態,與其說是個人的暴衝或愚昧,也可說是赤裸裸表露了民進黨的主觀願望然則,政治人物過度昧於形勢,終將使自己變成笑柄

撇開綠營群眾的挺川情緒不談,更值得警惕的,是若干政府官員不經心失去的中立和專業。美國是我國最重要的盟邦,政府官員談論涉美事務尤須謹慎,絕不可輕率。這兩日,海軍透露美國陸戰隊抵台進行合作訓練的消息一經媒體渲染,立即變成美軍協防台灣之暗示,徒添名嘴及網民逞其口舌的談資。但許多不明就裡的淺薄談論,除了搧燃台灣內部的爭吵火焰,能對台海大勢有何撥雲見日的作用嗎?進一步看,美國陸戰隊來台聯訓被大作文章,賦予這麼重要的意義那麼昨日川普突然在推特宣布開除國防部長艾思博,我國防部外交部又要作何解讀事實上,艾思博被開除,是因為他稍早拒絕出動軍隊鎮壓美國各地的街頭示威,若論民主或憲政精神,此舉豈非更暴露川普不值得尊重?

處理大是大非的大架構議題,不能從枝微末節著眼。遺憾的是,黨政若干部門近年處理內部爭議,卻常用這種「以小見大」的代入法來牽引民眾情緒,「最大川粉國」不就是這樣砌成的?包括蘇貞昌已二度出任閣揆,竟連蔡總統的「推文」和「致電」都分不清,其格局和見識隱然已令人嘆息。

【重磅快評】質疑美選作弊 是台灣川普化或川普台灣化?

◆  【重磅快評】質疑美選作弊 是台灣川普化或川普台灣化?








【重磅快評】質疑美選作弊 是台灣川普化或川普台灣化?



2020-11-11 16:17  聯合報 /   主筆室
美國總統川普。美聯社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自從四年前蔡英文與川普通過一通電話開始,川普就在台灣有了一票超級粉絲,四年後他敗選了,台灣為他一同經歷憤怒、沮喪與挫折也不足為奇,但這兩天一名電台女主持人與她的作家台長,竟為了美國的通訊投票是否作弊,弄得不歡而散,簡直蔚為奇觀。

這一個電台內的茶壺風暴,雖只是小小漣漪,但見微知著,台灣為遠在太平洋彼岸的這場大選,似也出現了一點分裂的氣息。那位主持人覺得美國的通訊投票很可笑,斷言其中一定作弊,作客節目的台長則反譏對方 old fashion,根本是川粉,最後兩人一言不合,作家起身走人,主持人也回敬,以後別來了。

這一個場景反映的是台灣內部這次對美國大選的關注程度史無前例,川普超越常規、我行我素的作風,特別是從打貿易戰開始的抗中行徑,在台灣可謂顛倒眾生。但當台灣有人也跟著川普質疑美國的通訊投票作弊,顯示了台灣的思維也有川普化的現象。

反過來觀察,川普敗選卻不認輸並指控選舉舞弊的情況,其實其源頭反而是第三世界或後起的民主社會,烏克蘭民國 93 年(2004年)的總統大選,親俄的亞努科維奇當選卻被質疑為舞弊,於是導致橘色革命,最後由親西方的尤申科當選上台去年玻利維亞玻利維總統莫拉雷斯Evo Morales在大選贏得連任,也被質疑舞弊,同情人民的警察叛變,最後莫拉雷斯流亡墨西哥

去年還有另一個更著名的案例,委內瑞拉出現兩個總統鬧劇,現任的馬杜洛獲連任也被認定舞弊而不被國際承認,議長瓜伊多自封臨時總統,雙方對峙許久後,由於馬杜洛也有俄、中背後支持,保住了位子不致被迫流亡

然而被質疑選舉舞弊的,通常是現任者,前述兩個南美國家的例子就是明證。川普以一現任者的姿態去質疑選舉受到在野的民主黨陰謀操縱,其實不盡合理。而美國作為民主的老大哥,現在竟然連一個通訊投票的制度都被拿來作文章,而與川普同黨的共和黨內也有一群人應聲響應、跟著同仇敵愾,其實反而讓人看到美國政治拉美化的隱憂

由此不難發現,台灣有人認定這場美國大選必有舞弊,它反映的其實不是台灣的川普化,而是美國的台灣化、拉美化。台灣沒有悠久的民主歷程,只是橫移了西方的制度,對於選舉公正與否並無充足的信心,所以也曾屢次指控選舉作弊,包括今年初的這一次大選,因此很容易以自身經驗投射到別人身上,以為美國也是如此。但這不是川普教台灣的,而是台灣自己想當然耳的猜測

現在川普質疑美國的選舉作弊,很顯然是師法那些不成熟的民主社會中陰謀政客的伎倆質疑舞弊挑起民粹怒潮遂行自己權力欲望,完全是第三世界的通病,就像它就在拉丁美洲被喻為拉美病」一樣。

如果美國有一朝也出現一位因為舞弊而出走流亡的總統,民主恐怕也走到了末路了!那麼,還有人希望美國的選舉制度真會作弊嗎?挺川普沒有問題,但對美國的制度至少要有起碼的信心,否則何必相信民主?

去梯言/美軍陸戰隊來了,台灣安了?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58990/web/

◆  台灣豬樂於抗爭,不覺得煩
◆  去梯言/美軍陸戰隊來了,台灣安了?
◆  中低收入老人津貼歧視 離婚喪偶不算出嫁女兒?
◆  川普緊急狀態陷阱?慎防兩岸走火
◆  美若重返TPP 兩岸的三種經貿模式
◆  房價上漲 炒作假象?
◆  政府推居家照顧 機構人力流失






去梯言/美軍陸戰隊來了,台灣安了?


2020-11-11 03:25  聯合報 /   公孫策
美軍陸戰隊應我軍邀請來台教授我海軍陸戰隊、兩棲特勤中隊有關突擊舟、快艇滲透作戰課程。圖為美軍陸戰隊突擊艇登船攻堅畫面。圖/取自美軍陸戰隊官網


儘管川普還不認輸,拜登成為下一屆美國總統應該不會改變。而台灣對這一次美國總統大選的關心與焦慮,當然是因為台灣安全繫於美國態度。

在美國大選結果明朗之後,海軍司令部宣布美國海軍陸戰隊的教官正開始一個連續四周的課程,教導我陸戰隊、兩棲特勤中隊有關突擊舟、快艇滲透作戰課程雖然這是美國軍售台灣的合約內容項目,可是媒體標題卻用了美軍登台的字眼,不無予人美軍協防台灣的錯覺問題在於,「突擊舟、快艇滲透作戰課程聽起來是登陸而非反登陸作戰我這個從小受反攻大陸教育長大的人不免為之興奮,莫非反攻號角響了嗎?當然那不是,可是美軍賣登陸武器給台灣幹嘛?

春秋時代中後期是晉國跟楚國長期爭霸局面,晉國不想跟楚國大軍決戰,因為那樣晉軍也會傷亡慘重。於是晉國用了一個迂迴戰略,在楚國的後方樹立了一個強敵吳國,還差一點把楚國滅了,於是晉國獨霸於諸侯。而當年晉國幫助吳國的方法,就是教會吳國「車戰」,在那之前,吳人只會步戰,有了兵車、學會車戰以後,才能對楚國展開運動戰不斷騷擾,讓楚軍「一歲七奔命」,後來吳王闔閭甚至攻進郢都。—美軍教會國軍突擊、滲透難道是同一思維嗎

話說回來,那其實正是中華民國反攻大陸時期的對匪作戰模式,我這個世代的人聽過很多相關的傳說事蹟,可是台灣今天還有那個條件嗎?吳王闔閭的大將孫武就是孫子兵法的作者,而孫子兵法一開頭就強調道天地將法」,孫武詮釋道者,令民與上同意也」,亦即發動戰爭的前提是領袖跟國人意念一致。台灣現在有那個條件嗎?

這個專欄在去年有一篇〈川普總統,你在哪裡?〉,結尾一句是「國人要更睜大眼睛,別讓美國的瘦肉精豬肉藉此口實混進台灣!」雖然那一篇說的是外交而非軍事,然而今天事實上萊豬已經要混進來了,至於用的是什麼口實?只聽到陳時中說的那是我們國家信守一個承諾」,卻至今不知道那個承諾是什麼

是美軍協防台灣嗎?我沒看到美軍來,只看到美軍教官來教國軍操作突擊、滲透,那樣台灣會更安全嗎?政府要我們放心吃萊豬,吃萊豬是民眾與總統同意?吃了萊豬,台灣就安了嗎?










台灣豬樂於抗爭,不覺得煩


2020-11-11 03:25  聯合報 /   顏廷棟/銘傳大學財金法律系教授(台北市)
季青漫畫


昨日行政院蘇貞昌院長在立法院的施政報告及備詢,第八度遭受國民黨團杯葛,蘇院長對於在野黨多次抬出道具豬的抗議舉動,不以為然的表示:「如果那隻豬會講話,一定也覺得煩死了,到底有完沒完?」這句話,讓人想起《莊子.秋水記載莊子與惠子間有關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的精采辯論

我們不知道蘇院長憑何依據認為那隻豬會講出這樣的話?但可以確定的是,明年元旦美國萊豬才會進口,所以現在那隻豬應該是台灣豬,基於愛鄉土挺台灣的立場,牠應該不會覺得煩,反而是樂於獻身參與抗爭。

國人對於進口萊豬最大的恐慌在於食安健康問題,然而對於美豬應否標示萊克多巴胺瘦肉精的爭議,衛福部陳時中部長表示標示萊劑將有歧視性疑慮,只能鼓勵廠商自願性標示。雖然,部分縣市政府堅持瘦肉精零檢出目標,例如台北市政府擬祭出最高處罰販售含瘦肉精肉品十萬元條款;但這些地方自治條款,有可能因牴觸中央法規而無效(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十五—一條)。所以,民眾最終在肉品標示不清的狀況下,極有可能不知不覺的把萊豬吃下肚。

即便是政府當局一再宣示訂定的瘦肉精殘留容許量,符合國際安全標準;不過,醫學臨床已經證實瘦肉精有害人體健康,國人食用萊豬仍然難免萊劑副作用影響健康的風險。問題是,受害民眾依據食安法第五十六條對肉商請求賠償,肉商提出添加物含量符合政府公告標準為由而得以免責,如此將造成受害者求償無門的窘境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使用萊劑的美豬含瘦肉率高、生產成本低,相對於禁止使用萊劑的台灣豬農養殖戶,進口美國萊豬在台銷售顯然取得市場有利價格的競爭地位。面對如此政府開放政策形成的市場不公平競爭現象,職司維護市場公平競爭秩序權責的公平交易委員會,應該是沒有介入處理的立場。如此而言,為保障國內豬農利益、穩定豬肉市場供需穩定,農委會依據畜牧法第廿三條、第廿八—一條進行產銷調節、產業基金紓困補貼計畫措施,將是責無旁貸的工作

政府開放美國萊豬進口,倘若未能提出食品安全、保障本土豬農、市場供需穩定等配套措施,那麼抬豬抗議行動真的會沒完沒了!













中低收入老人津貼歧視 離婚喪偶不算出嫁女兒?


2020-11-11 04:20  聯合報 /   王銘勇/法官退休、律師、清大科法所兼任副教授(竹縣竹北)
中低收入老人生活津貼發給辦法認定標準,部分規定沿用舊制,且主管機關部分充滿歧視性解釋,造成執法荒謬現象。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近年來政府強化社會福利政策,對中低收入老人曾加發給生活津貼但就認定標準,部分規定沿用舊制,且主管機關部分充滿歧視性解釋,造成執法荒謬現象

中低收入老人生活津貼發給辦法規定「出嫁女兒」不列入全家人口應計算範圍內。內政部函釋認女兒如已離婚,即不屬前開規定出嫁女兒之列,而納入應計算全家人口範圍衛福部函釋又認若配偶死亡的女兒,亦應納入計算人口

依主管機關前開函釋,八、九十歲高齡中低收入老人申請發給生活津貼時,其六、七十歲早年出嫁女兒,如離婚或配偶死亡,該女兒列入全家人口之列既歧視離婚或配偶死亡之女性且不符政府發給中低收入老人生活津貼本旨

子女不論是否已婚,依法對父母扶養義務均未變動,但前開規定將「無共同生活事實之出嫁女兒或子為他人贅夫者及其配偶、子女」排除於計算申請中低收入津貼老人全家人口直系血親範圍內,或係因應我國傳統出嫁女兒因須負擔配偶家庭生活費用,而不負擔對父母扶養義務的實況;但就男女平權角度言,似有所違,且不符合我國民法父母子女間扶養義務相關規定之本旨

兒子結婚仍應計入全家人口,女兒結婚則不列計,此規定係根基於傳統男娶入女出嫁刻板印象,既不符性平法規,與社會實況亦有脫節此或係行政院性平會將此條文列為違反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而待修正之法規

中低收入老人生活津貼發給辦法就出嫁女兒雖有前開規定之瑕疵,但內政部及衛福部將出嫁女兒限於婚姻關係存在之見解,並無法理依據,也不符文義解釋內政部並未說明,何以「出嫁女兒」係指婚姻關係存在者而言,或係認女兒既出嫁,其應負擔配偶家庭生活負擔,扶養配偶父母,是以不應列入其父母申請生活津貼全家收入之列;但女兒對父母之扶養義務並未因結婚而中止,且對父母之扶養順序優先於配偶之父母。

其次,就文義解釋,排除出嫁女兒於請領中低收入老人全家人口計算之列,或係基於傳統女兒婚後不與父母同住,不負擔父母生活費用之觀念,雖不符現代男女平權法制理念,但適用該規定時,應須遵守文義解釋,出嫁女兒對父母之扶養義務,並不因結婚而改變,所以女兒結婚後,縱使離婚或配偶死亡致無婚姻關係,不應因此認改變女兒是出嫁女兒身分。

且就女兒離婚或配偶死亡之生活狀況言,生活津貼發給辦法對中低收入老人及出嫁女兒均發生不公平、不利之狀況,因離婚、配偶死亡的女性,經濟上往往也易發生困難情況,如將其收入列入計算,可能會造成實際是中低收入老人卻不符申請條件。隨著高齡化及女性餘命高於男性,請領者往往是九十歲以上,其出嫁女兒亦常在七十歲以上,離婚或配偶死亡情況並不罕見,對中低收入老人及其女兒造成雙輸

中央主管機關應重新檢視修訂前開關於出嫁女兒函釋,以符合保護中低收人老人法規意旨行政法院也就主管機關駁回中低收人老人請領生活津貼事件,如有涉及出嫁女兒之認定時,以歧視離婚、配偶死亡女性為由,拒絕適用前該函釋,以落實保障弱勢中低收入老人立法意旨












川普緊急狀態陷阱?慎防兩岸走火


2020-11-11 04:30  聯合報 /   李黎明/台灣戰略研究學會執行顧問(新北市)
川普未接受敗選結果,隱含著台海爆發軍事危機事件的可能性。(美聯社)


此次美國總統選舉,攸關台灣軍事安全的一個問題,截至目前仍屬未被台灣朝野視及的盲點。這個盲點,可能隱藏著人為刻意爆發的台海軍事衝突事件,進而導致美國的緊急狀態」,中止政權移轉,川普持續執政其若發生的時間點,可能就在此刻至明年一月廿日之間

吾人當然不希望上述美國緊急狀態及台海軍事衝突的可能性,然兵者國之大事,豈能不「料敵從寬」?

美國國家緊急狀態法案》自民國 65 年(一九七六年)以來,已有五十八次宣布緊急狀態。一旦進入緊急狀態,總統即擁有極大權力,借國家安全之名進行嚴苛政策,或與憲法衝突,實際即為對平常憲法之中止。美墨邊境圍牆問題上,川普向國會尋求預算未果後,即宣布進入緊急狀態以獲取資金。惟發布緊急狀態之正當性條件,除非一般重大災難,唯有突發的軍事衝突或危機情勢最為可能。

關注拜登勝選後的動盪問題,在台灣之外,大致分為三種情勢判斷。第一種,認為川普將會「抨擊投票違法,提出法律訴訟,拒絕離開白宮。」例如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以及其他眾多專家的看法。第二種,認為將會引發美國國內動亂,但非「國際地緣政治」性質的衝突。例如 BBC 主編索佩爾、華府智庫「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陸克的觀點。第三種,則認為川普將「賦予強硬派官員更大的行動自由,而一旦犯錯,這會讓中國別無選擇,只能採取行動」、「陷入動盪、憲政危機,而若川普認定自己可從亂局中得利,則可能會刺激中國挑起戰事,進而升高美中擦槍走火的機率」。前一句為美國在台協會前處長包道格的說法後一句則為中共內部專家包括學習時報前副編審鄧聿文等人的觀點

上述第三種觀點,隱含著台海爆發軍事危機事件的可能性,而其意義在於川普擬利用兩岸矛盾,創造其戰略機遇,代價乃為兩岸戰爭,至少是一次危險的走火事件。陸克以及中共內部專家,均注意到中共高層警惕避免陷入軍事對峙或衝突」。顯然,解放軍已警惕到勿淪為川普利用緊急狀態的工具,台灣自亦不得不謹慎看待

觀諸近日我國參謀總長國安局長的若干作為或說詞,台灣若有某些因應的考量,其情勢判斷與戰略著眼,宜以慎防川普創造此種機會為首,其次才要考慮解放軍的攻台意圖與行動此種戒慎,也務須延至明年一月廿日,美國新總統確實掌握法定權力之日












美若重返TPP 兩岸的三種經貿模式


2020-11-11 04:36  聯合報 /   楊宗新/公務員(台中市)
拜登可能重返歐巴馬時期的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法新社)


拜登當選美國總統後,可望停止川普任內對中國激進的貿易戰,至於將改採何種方案,拜登並未給出肯定答案,留給外界無限猜測空間,其中最可能的是,重返歐巴馬時期的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

拜登之所以對於是否重返 TPP 閃爍其詞,原因可能與美國中西部農業州有關:加入 TPP 將不利美國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尤其本次選舉,中西部幾乎是共和黨票倉,拜登既訴求選後和諧,自不能忽視這部分民意。然而無論從貿易戰的劇烈程度、排除貿易戰後的選項有限性、未來班底仍將由歐巴馬人馬組成的政策延續性看,即使美國不直接加入 TPP,也會以類似方式與中國進行經貿互動。

TPP 的核心價值是高品質的貿易,意即若商品是在仿冒、侵權、剝削勞力、有損環境等不當行為下生產的,均不合乎 TPP 精神這對於環保、勞權、智財等法規日益成熟的我國來說,相當有利。反之,對於近年經濟發展奠基在破壞生態、剝削勞動力、侵犯智財權、設定貿易障礙上的中國,如果參與 TPP,將面臨長時間陣痛期;如不參與,能否僅靠一帶一路拓展出的歐亞非市場,滿足進出口需求,不無疑問

至於兩岸貿易,也將取決於各自是否參與 TPP:如兩岸都參與,將進入「相互依賴」模式,彼此可望逐步建立正常貿易往來,排除政治因素造成的干擾;如台灣參與、中國未參與,將進入「漸行漸遠」模式,我國將越來越仰賴跨太平洋市場、中國則越來越仰賴歐亞非市場,各有其貿易夥伴;如中國參與、台灣未參與,將進入「趨邊緣化」模式,中國將與跨太平洋、歐亞非兩大市場均有一定聯繫,我國若無法改善兩岸關係,恐遭邊緣化。

在拜登的安全觀下,美國的首要威脅是俄羅斯,中國居第二,勢將調整川普時期過度投入於印太地區的戰略排序我國因地緣重要性,而從印太戰略中收穫的各種紅利,如美國對台軍售、高層訪台、推動友台法案等均將萎縮。如此時不思調整兩岸關係,雖未必會進入最差的「趨邊緣化」模式,也可能因中國的干預,遭排除於 TPP 大門外。










房價上漲 炒作假象?


2020-11-11 04:32  聯合報 /   胡偉良/台北、新北老屋改建發展協會榮譽理事長(台北市)
很多業者認為,疫情過後房價將會普遍上漲。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民國 109 年(二○二○)房市表面看來欣欣向榮,房價呈現上漲之勢,但到底大部分城市房價上漲是真實存在還是只是炒作呢?

民國 92 年(二○○三年) SARS 過後,房價迅速上漲;民國 97年(○八年)美國次貸危機之後,雙北房價井噴式上漲,今年也有很多業者認為,疫情過後房價將會普遍上漲

今年一到四月受疫情影響,房地產銷售慘淡,五月開始受到疫情控制得宜、資金大量回流的影響,房市買氣重啓,加上營建工料大漲,造成民眾對房價上漲的預期。在房貸利率下調、「租不如買」的激勵下,剛需和換屋族開始進場,突起的買氣也激發炒房客的興趣,炒作紅單之風再起。

房地產企業開始調漲售價,當剛性需求者看到房子上漲的時候,就會出手購買,這遠比房地產企業降價銷售來得更直接而有效,也是房地產買漲不買跌的特色所在。其實經歷民國 92 年(二○○三年)以來連串打房措施以後,當今台灣要靠炒房來賺取暴利的機會已經不大,縱若有幸賺到價差,也難逃房地合一的高稅率。因此當前的炒房多半是炒作紅單,炒房客透過類似「團購」方式,從建商那裡取得優惠價格,再在簽訂正式合約前把訂購權利轉讓給真正的需求者,從中賺取價差。因為紅單只需繳交五到十萬訂金,又不易追緝,容易形成房地合一稅制下的漏網之魚,堪稱本小利大,若投資的數量(戶數)夠大的話,除了獲利巨大,也確實足以影響市場交易行情。

投機客會勇於搶進的理由不外乎:一,年初開始的營建成本上漲,造成房價上漲的壓力,尤其在房價中營建成本占比愈高的區域,像是中南部;其二,在需求存在的區域,像是新興科學園區附近區域,隨著外來就業人口移入,帶來新的購屋需求。在上述兩個因素影響下,房價上漲的預期逐漸在該區域形成,再加上有心人士從旁煽風點火,房價上漲就會演變成星火燎原之勢,不多久,很容易演變成全面性的房價普漲。

但若回歸基本面看,這種炒作風不會持久,一來民眾不是真的那麼有錢和有需要買房,當前買不起房子的在未來五到十年依然不會買房,而剛性需求的就算房價漲也會選擇購買;整個房地產市場不是單靠剛性需求就能撐大的,況且市場餘屋量龐大,會形成房價普漲的一大制約。當前市場熱況主要是因為對小宅及換大換新的需求引發,未必會加惠於當前市場所有產品,亦即民眾真實購買力才是決定市場發展的真正力量。











政府推居家照顧 機構人力流失


2020-11-11 04:25  聯合報 /   李莉/台灣長期照護專業協會常務監事(新北市)
長照機構人力嚴重流失。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長照2.0推行至今,讓許多失能民眾及家庭獲得幫忙,也解決許多照顧者的壓力。為了吸引照顧服務員到社區及居家服務,提升照服員基本薪資、調整服務項目給付方式、彈性服務時間等利多,讓居家服務員的工作儼然成為機構照服員轉職,及高齡照顧科學生畢業找工作的第一選項,在短時間讓機構照服員人力大量流失,更面臨空前的人力短缺困境。

筆者擔任長照機構經營者、開辦照服員訓練班,並在大專院校高齡服務事業科授課,早已感受到長照機構人力嚴重流失的現象,以下提出幾個問題供參考:

一、大量文宣推廣居家照顧,機構式照顧被忽略:配合長照政策,不論在電視媒體、社群網站,公部門或經營業者對外招聘,均大量推廣居家及社區式照顧服務,賦予擔任居家照服員榮譽感及使命感,成功吸引轉職照服員及畢業生到社區居家服務,而造成機構照服員不斷轉職。如此人力瓜分現象,如同挖東牆補西牆,解決社區居家照顧人力問題,卻造成機構照服員流失的危機。

二、居家照服員薪資政府埋單,機構需要自食其力:我的學生畢業後有七十%想要自己成立居家服務單位,自己創業,因為成立居家服務單位的投資成本低,民眾只需付部分負擔服務費,多數費用均向政府申請,因此服務案量及收入均穩定。相對的,機構個案來源需要靠自己宣傳或尋找合作單位轉介,除符合低收個案可協助家屬申請托育養護補助部分費支付給機構外,其餘費用均為民眾自費,因此在無任何補助費用下服務案量不穩定,也影響收入的穩定。

三、高齡照顧科學生畢業,擔任基層照顧工作意願低:長照2.0讓居家社區服務持續成長,我的學生畢業後想從事社區居家服務居然高達九十%,希望藉由學歷提升,有機會擔任居服督導、照管專員或相關業務主管,而不用長期執行洗澡、翻身拍背、輪椅上下床等需耗費大量體力的工作。

四、機構照服員無留任誘因:機構式照顧是一對多的照顧,一位照服員平均照顧八至十二位住民,體力是很大的耗費,而居家照顧是一對一的照顧。機構照服員要輪班上夜班,而居家多是上白班,且居家照服員平均薪資比機構照服員高。

五、機構依賴外籍照服員,本籍照服員臨床照顧能力及角色被邊緣化:因本籍照服員不易招聘,機構外籍照服員擔任機構重要照服人力;又因本籍照服員流動率高,造成專業訓練不足夠,導致外籍照服員照顧技術比本籍照服員熟練的現象。

以上問題已長期呈現,希望在推行社區居家照顧時,也能重視機構照服員不斷流失的問題,並希望從高齡照顧科系學校教育,對學生從事照顧工作的培養,提升畢業生選擇臨床照顧工作的意願,提升擔任機構照服員的榮譽感及留任意願。

盛治仁/企業的力量 是改變世界最好的平台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盛治仁/企業的力量 是改變世界最好的平台
◆  劉維公/「當我塑膠」之社會語意學考察
◆  周行一/拜登政府初期的財經策略方向






盛治仁/企業的力量 是改變世界最好的平台


2020-11-11 03:59  聯合報 /   盛治仁(作者為雲品國際董事長)
雲品國際的企業社會責任(CSR)報告書,得到台灣企業永續獎的白金獎肯定。圖為集團旗下的日月潭雲品溫泉酒店。圖/雲品國際提供


最近得知一個好消息,公司的企業社會責任CSR報告書,得到台灣企業永續獎白金獎肯定。得到獎項的肯定不是目的,公司裡每一位同仁都能真心相信並認同永續環境、社會關懷及公司治理的重要性,並且在每一天的日常工作中能夠落實,才是最重要的目標。

我們希望本著永續和深度旅行的精神,來推動文藝復興的壯遊」。在旅行中,從文化藝術感受到以人為本的人文精神,在壯遊中增進不同文化間的了解,以及人類的和諧和福祉,讓永續、溝通和深度體驗成為我們的 DNA,這是公司的使命

我自己對社會責任的心態和價值觀並不是一開始就很正確,這些年逐漸在公司領導者身體力行帶領下觀察學習和反省,才逐漸了解到企業社會責任的真諦

最早開始接觸到這個議題時,坦白說,心態上只是把它當做必要的功課,就是公司支持認同的公益組織,或是辦理公益活動,適度地回饋社會就是了,沒有從使命和價值的高度來看待。後來才慢慢認知到 CSR 或是 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不是官樣文章,而是企業核心價值具體展現,也是企業文化的最重要基礎

知名學者 Edgar Schein 提出,組織文化模型中企業文化的三個層次最底層的共同信念與假設、中層的公司價值理念,以及上層可觀察到的行為和外觀看不到信念和文化,會決定看得到行為

彼得杜拉克說過,「企業文化把策略當早餐吃」,意思是經營策略固然重要,企業文化才是終極影響企業成敗的因素。例如面對危機時,因應策略的制訂固然重要,但是企業文化才是決定團隊如何應變,以及戰力高低的最重要因素。

透過價值凝聚,不但建立團隊,更是擔負其企業存在對社會影響的責任。企業使命,不只是對顧客、員工和股東負責,更要對社會和自然環境作出貢獻。

最近閱讀 Salesforce 創辦人貝尼奧夫新著開拓者」,非常認同他提出來的概念,「企業的力量是改變世界最好的平台」。企業不要把獲利和行善看成互斥選項相反地,有很多例子證明,市場會獎勵做好事的企業

我想一方面遵循正道的企業能夠走得長久,而且一流人才不會願意待在價值觀扭曲的職場環境,會積極尋找自己認同的公司效力。能夠吸引好人才的公司,才有競爭力況且理念和價值,不但可以吸引人才,也愈來愈吸引具備進步價值觀的客人即使從功利角度看,企業都應該行善,更不要說這本來就是應該做、值得做的事

一家公司,如果心心念念都是如何為人類和社會面臨問題,貢獻一己力量,就會有存在的價值和機會。反之,一家完全考慮自利的公司,絕不可能走得長久。一家公司力量有限,希望所有的公司一起努力,不要只做一個績優企業,更要做一個行善企業誠如貝尼奧夫所言:「企業的力量是改變世界最好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