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3日 星期三

經濟日報社論/振興券如何刺激消費?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53572/web/

◆  聯合報黑白集/振興券的騙術
◆  聯合報社論/「我無法呼吸」抗爭成了川普的燙手山芋
◆  經濟日報社論/振興券如何刺激消費?






經濟日報社論/振興券如何刺激消費?


2020-06-02 23:40 經濟日報 / 經濟日報社論


行政院昨天慎重其事地宣布刺激消費的振興券措施。蘇貞昌院長將振興券定名為「三倍券」,希望透過每人支付1,000元,換取3,000元的消費券來促進消費。使用方式有:紙本,可到郵局繳錢、領取或網路預購再到四大超商領取;另外是電子支付、電子票證、信用卡等都適用,須先上網綁定,消費3,000再領取2,000,自7月1日起數位綁定及紙本券預購開始,7月15日可正式消費,12月31日消費終止。
看完行政院官員洋洋灑灑的說明,直覺就是振興券的使用方式太繁雜,行政成本太高,啟動太晚,政府花的錢太少,效益不太高,仍有很大的改進空間。
回顧蔡政府的振興方案當初取名「酷碰券」,來自於英文的Coupon,其實就是折扣券,所以打的算盤就是要民眾花3,000元,換得1,000元現金的折扣概念,小裡小氣,就是缺乏積極刺激消費的誘因。而且捨不得直接發放現金給民眾,更不想被拿來和馬英九的消費券相提並論,總是在折扣的框框裡打轉,格局上就已自我限縮。而當初規劃只限行動支付,看似前瞻進步,其實實質上就是排貧、排弱、排鄉、排老,當然遭到各界的嚴厲批評,也難怪紓困以來就讓蔡政府的滿意度掉了近10個百分點。
因此,蔡政府最後必須推出無所不包的四種方式,太繁瑣是顯而易見的。數位(行動支付、電子支付、信用卡)和傳統(紙本)都適用,看似兼容並蓄,適合多元的台灣社會,其實是讓民眾更眼花撩亂,無所適從。因為一開始就必須四選一,不能混搭,也不許中途變更,有所不便。而且紙本消費券還要民眾到郵局排隊,將重現大排長龍的落後景象。尤其領取紙本的大多是老、弱、窮、鄉族群,要他們先掏腰包繳1,000元,再領3,000元振興券再消費,有點強人所難,極可能導致弱者折價轉賣給其他人,而不去消費,振興的效果都被替代掉了。而紙本實體券最小面額為200元,不能找零,不適合小額消費,連民間的禮券還不如。
也因為繁雜,所以三倍券的成本必然很高。紙本的印製成本和消費券一樣,但因事先無法預知民眾選擇的使用方式,紙本消費券必須多印許多,超過排隊領取的部分最後必須作廢而浪費;而且弱勢民眾的消費券可能被盜用或被仿製,防弊成本只會更高。
民眾自己要負擔1,000元,有如健保在繳納保費之外,看病時還要病患支付掛號費和部分負擔一樣。眾所周知,健保的部分負擔是避免民眾為賺回保費的成本,而拚命看醫生導致醫療資源的浪費,把這種防弊措施套到振興經濟上,似乎有點怕民眾振興經濟過頭的味道。
太晚,則是民眾普遍的直接感受。紓困特別條例和特別預算到4月才提出,酷碰券的規劃更晚,而且原始設計缺陷太多,左思右想才提出三倍券的方案。且明明已經將近七周零確診,已經跨越三個半的潛伏期(14天),經濟活動還要到6月7日才能解封,振興券竟然要到7月才開始申請,遲至7月15日才能開始消費,真是吊足了受困業者的胃口,更是貽誤振興經濟的良機。尤其電子支付、行動支付、信用卡根本就不受疫情影響,早就可以開始付諸消費,何需等到疫情結束?
政府花錢太少,是指政府只打算花費500億在刺激消費上面,占蔡政府紓困特別預算4,200億元還不到12%,可謂微不足道。更何況相對於各國振興經濟的經費至少數十兆台幣,更是小巫見大巫。
因此,經濟部表示預計可創造千億元的經濟效益,扣掉行政成本以及民眾付出的200億和政府的500億,其實淨效益頂多只有300多億而已,說成「三倍券」未免誇張。反過來說,如果三倍券效益真那麼大,政府何不改為六倍券,也就是民眾花1,000,可刺激消費6,000,可帶來2,000多億的效益?










聯合報黑白集/振興券的騙術


2020-06-03 01:16 聯合報 / 聯合報黑白集
為促進後新冠時期的經濟,行政院將在7月15日發放振興券,但還沒上路就有許多套利的傳聞。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超前部署」三個多月,振興券終於問世。蘇內閣非常得意「一千換三千」的設計,強調民眾先花錢買券,「讓錢變大」,就能刺激消費。行政院用人民血汗錢拉抬振興券績效,這套「變大術」很有江湖郎中賣藥的「氣口」。
本土零確診逾五十天,政府汲汲營營防疫秀,把經濟解封丟一邊,市井商家哀鴻遍野,振興券卻要到七月中才華麗登場。政院宣稱,要規畫行庫、業者配合加碼,讓民眾「累積期待」。振興券也搞「饑餓行銷」,為誘發百姓「報復性消費」,先逼使商家勒緊肚皮撐過倒閉,真是吃人不吐骨頭。
振興券暗藏蘇內閣大算計。官員瞄準暑假商機炒作內需,看似高瞻遠矚,其實是借力使力,迫使廠商流血推出折扣優惠炒熱市況,振興券再搭順風車,收割景氣復甦當政績。
「五百億預算創造一千億商機」、「振興券購物三三折」,政策像吸金公司文宣,哄騙業者和百姓。官員辯稱,發現金沒有乘數效應,無法刺激經濟成長。但失業、無薪假及減薪當道,就算買券,民眾仍只會用在生活必需支出。人民入不敷出,無法擴大消費,乘數效應難道會從天上掉下來?
政府千方百計不讓民眾拿現金,鼓勵使用支付工具,如此返還兩千元就存留工具中,被迫再次消費。現實中,急需現金者眾,有人就準備收購振興券套利。一山還有一山高,騙子閣揆遇上發國難財的,最後,振興券振興到地下經濟也說不定。












聯合報社論/「我無法呼吸」抗爭成了川普的燙手山芋


2020-06-03 01:14 聯合報 / 聯合報社論
美國明尼蘇達州非裔男子弗洛依德遭白人警察壓頸致死案,從在地示威擴大成全美暴動。 歐新社


川普宣布取消香港特殊待遇又退出世衛組織之際,美國除了新冠疫情持續發燒,也爆發了一場因警察種族歧視引發的大示威暴動。這場示威已持續超過一周,延燒一百四十多個城市,至少廿六州和華盛頓特區動員國民兵應變,四千多人遭到逮捕,仍無減退跡象。川普不斷發表強硬言論,一再刺激群眾情緒,這場示威暴動已成為美國近代最大的種族事件
示威事件的源起,是一名黑人男子被白人員警以膝蓋壓制頸部達八分鐘,最後窒息而死。整段過程被拍錄下來,猶如一九九二年洛杉磯警方濫用暴力對付少數族裔引發暴動的場面重演,全美為之著火。幾天來,「我無法呼吸」已取代「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成為新的黑人民權運動口號。
這次示威暴動,與疫情帶來的經濟惡化有關。美國新冠疫情死亡最多的是非洲裔民眾,為白人的兩倍半;疫情造成百業蕭條,四千萬人失業,收入愈低的非裔愈容易遭到解雇。疫情與經濟的雙重打擊,再加上白人警察的暴行,許多非裔民眾覺得「受夠了」,怒火一發不可收拾。各地的示威抗議,有些隨即惡化為燒警局、翻車子、打記者、搶商店的暴力事件。
川普總統處理暴動,手法和他對付疫情一樣粗糙,一味指責怪罪,少有同情與理解。川普除了批評一些州長太軟弱,還揚言將動員軍隊平息暴亂。他的強硬一再引發爭議,激使群眾持續上街,讓事態更形棘手。
美國的種族問題複雜萬端,作為總統,一則須顧及法治和秩序,二則須放下身段,謙卑面對群眾,如此才能療傷止痛。但川普挑釁式的言行,又拒絕譴責白人至上主義,無法讓非裔群眾認同,自難讓暴力降溫。上周川普更在推特上發文:「只要搶,就開槍」,除引發示威者反彈,更被認為是刻意教唆暴力,許多白人至上主義者正荷槍實彈在街頭準備反擊。
次日,聚集於白宮前群眾愈來愈激動,特勤人員將川普和其家人移至白宮地下碉堡,以防萬一,川普還推文說:「如果他們敢衝破圍牆,將會遭遇我所見過最凶惡的狗,與最凶惡的武器。」這讓人回想起黑人民權運動時期最黑暗的一幕,當時的員警在和平遊行上放狗攻擊人,川普無異是在挑激群眾繼續包圍白宮。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美國社交媒體從業人員對川普近期的任性發言,表現得相當強烈。川普在推特發表只要搶,就開槍」,後推特隨即將發言隱藏,並加註警語這已是推特一周來的第二度對川普推文加註警示另一次,是川普指控加州發出的通訊投票可能受到操弄,也被推特加上事實查核標籤,提醒民眾注意。相對的,臉書負責人祖克伯以「臉書不是真相仲裁者」拒絕對川普的發文採取行動,招致內部一些員工不滿,近日紛紛以「虛擬罷工」的方式表達抗議。可見,美國民眾對川普的異言異行,已到難以容忍的地步
距離年底大選僅剩五個月,川普因應疫情失當,美國有一八五萬人確診,死亡超過十萬人,再加上經濟重創,政績不值得自誇,川普連任成功的勝算愈來愈小。根據華盛頓郵報的民調,川普目前落後對手拜登足足十個百分點。這次種族暴動,可能成為他連任的最大障礙。內政不佳,當然也影響美國的國際領導威望,最近川普要聯合歐洲國家制裁中共的香港國安法,結果反應冷淡,僅四個國家響應。他要召開G7峰會,德國梅克爾首先拒絕,加拿大杜魯多也表示要考慮,讓他臉上無光。
 川普任內最動聽的口號,是「讓美國再度偉大」,他也努力拚經濟,召喚製造業回國。但論及人權和民主,川普倨傲又粗暴的行徑,在在踐踏美國的價值。這次種族示威惡化為暴動,顯示他不足以證明自己的治國能力。


【即時短評】蔡總統 你怎麼還沒跟美國人民站在一起?

◆  【重磅快評】用調情救蘇貞昌甩鍋 丁怡銘只是有樣學樣
◆  【即時短評】蔡總統 你怎麼還沒跟美國人民站在一起?

◆  【重磅快評】郵局賣振興券兼賣郵票?蘇貞昌想太多了
◆  【重磅快評】發錢鼓勵罷韓日回高雄 見證民主教育失敗
◆  【重磅快評】日本揭開台灣是國際防疫模範生的假象?
◆  【重磅快評】營造新冠群體免疫環境?台灣無冒險本錢






【即時短評】蔡總統 你怎麼還沒跟美國人民站在一起?


2020-06-03 08:37 聯合報 /   本報記者程平
蔡英文總統。 圖/總統府提供


面對街頭不斷擴大的示威抗議,警棍一棒棒如下雨般見人就打,塑膠子彈無差別式漫天亂射,刺鼻的催淚瓦斯瀰漫,取代原本自由的空氣,甚至將抗議行為指為特定激進分子的煽惑,要軍隊待命鎮壓。這不是香港,這是美國。蔡總統,這次,你怎麼還沒跟美國人民站在一起?
要當蔡英文的文膽不容易,不管是工具機業者、國軍、空服員,還是受恐攻威脅的美國人、西班牙人、法國人,到對港版國安法憂心忡忡的香港人;地無分天南地北,人無分男女老幼,只要是需要政治正確的表態,就硬要扯蔡英文也站在一起,當然最後往往只是口惠實不至,或是自己尋開心。
而其中獲益最大的,當然是跟香港人站在一起。自從去年初習近平讓蔡英文撿到槍開始,對內掀起一股反中情緒後,香港反送中更讓蔡英文可以延續反中的政治氣氛,成為今年大選勝負最關鍵因素。但當香港人提出難民法的呼喚後,聲稱要站在一起的蔡英文,卻馬上畫出紅線,保持距離,不能讓公親變事主。
只是當川普一再汙名化反種族歧視的抗議者,甚至強力建議各州州長足量部署國民兵掌控局面,總統府只透過發言人表示,「不同於專制政權,在民主機制下,爭議才可能獲得妥當的處理,朝向對話與合作發展。」原來,川普式的民主,警察就能打人,發射塑膠子彈、催淚瓦斯也具備了正當性,那推行民主多年的台灣,馬英九今天為何要為了太陽花驅離事件上法庭。
今日香港、明日台灣,一句話,捍衛了民進黨的政權。但今日美國,同樣用公權力粗暴對抗手無寸鐵的抗議民眾,川普甚至屢屢對不同立場的媒體扣上假新聞的帽子,嗆聲要關閉質疑他的社群網路平台,這場景,跟打假製造輿論寒蟬效應,NCC為政治議題干預媒體運作的今日台灣,毫無差異,甚至蔡政府還甘於做川普政權的棋子。難怪,這次蔡英文還沒有跟美國人民站在一起。










【重磅快評】用調情救蘇貞昌甩鍋 丁怡銘只是有樣學樣


2020-06-03 18:03 聯合報 / 主筆室
蘇貞昌昨舉行記者會公布振興三倍券方案,並親自拿撞球桿給唐鳳,還說已對唐鳳下軍令狀,引發不少討論。圖/本報資料照片


行政院昨天開記者會宣布將推「振興三倍券」,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行政院長蘇貞昌把撞球桿交給政務委員唐鳳,並說他已對唐鳳下軍令狀,如果有問題,拿唐鳳是問;不料,此哏被質疑是蘇貞昌「甩鍋」唐鳳,行政院發言人丁怡銘急著為老闆開脫,竟說這是蘇揆與唐鳳開會時的調情梗,簡直是提油救火。
蘇貞昌昨天宣布將發放振興三倍券,記者會後外界褒貶不一,不談國民黨及民眾黨,同是綠營的台北市議員王世堅就忍不住批評,指這場記者會只有二個目的,一是把名字改成三倍券,二是找了新的替死鬼叫做唐鳳,蘇貞昌自己玩得很高興,上回拉陳時中下水一起道歉,這次拉唐鳳,詛咒讓別人死;名嘴李正皓更在臉書發文批評,蘇貞昌只是想把責任「甩鍋」到唐鳳身上。
王世堅及李正皓的說法未必是多數人的觀點,但肯定有人會認同他們的意見,行政院發言人丁怡銘十分清楚,今天偕政務委員唐鳳受訪談三倍券,三倍券的說明不多,重點反而擺在唐鳳的軍令狀,只是丁怡銘未能適切說明,反讓事件變得像八點檔的劇情,毋寧是一次失敗的政策說明。                       
丁怡銘與唐鳳今天受訪時回應「甩鍋」的質疑,丁說這是唐鳳跟蘇貞昌開會玩的梗,蘇貞昌常說請唐鳳扮演駭客、仔細推敲漏洞,唐鳳就會回應「我有問必答」,蘇貞昌接著則說「唯你是問」。丁還說他已經跟李正皓說「他們(蘇、唐)兩個在調情」,就像女生或男生在調情的時候,不要聽到話就憤怒,不然會失去很多姻緣,「他們真的是在氣氛很好的狀況下」云云。
丁怡銘的說法,一句句拆開來看,還勉強可以知道他在說什麼,但是連起來聽,確實讓人不容易理解,如果丁是如實說明行政院開會的情況,那事情就很嚴重了,蘇揆有無違反性平的疑慮,真的應該好好澄清;如果發言人轉述有誤,那發言人明顯失格,不僅沒有清楚說明政策,還給院長添亂,更應該道歉。           
其實,政府發言人公開受訪,卻以輕佻方式說明政策,任何人都知道這是違反常理,丁怡銘並非初出茅蘆之輩,這番調情的發言,也許後面有其政治盤算,但不免被質疑他的主要目的仍在於轉移焦點,因為振興三倍券其實不如蔡政府所宣傳的「好領、好用、好刺激」,只是頭都洗了,非剃不可。 
在這種情況下,丁怡銘縱有高明的話術,也難以再替政策擦脂抹粉,既然蘇貞昌都能大言不慚說做不好要拿唐鳳是問,自已的責任撇得一乾二淨,發言人就地取材,玩起調情哏,也只是有樣學樣而已,要不然離振興三倍券還有漫長的一個半月時間,蘇貞昌要發言人玩什麼哏?  


黃介正/孤鷹.戰狼.香港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黃介正/孤鷹.戰狼.香港
◆  劉維公/閱讀提案力中心:敦南誠品書店
◆  葉銀華/股市經營權爭奪的亂象






黃介正/孤鷹.戰狼.香港



2020-06-02 23:52  聯合報 /   黃介正(作者為淡江大學戰略研究所副教授,戰略暨兵棋研究協會理事長)
大陸駐美大使館稱,香港已成為中國國家安全的一個風險點。 (路透資料照片)


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中國大陸領導人習近平在民國106年(二○一七年)十月主持完中共十九大後,率領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見國際媒體,意氣風發地引述這個詩句,要記者們在大陸走走看看,當然是自信更多的人「說好中國故事」。
半個月後,美國川普總統飛北京訪問,習近平在帝王象徵的紫禁故宮內宴客奉茶、觀賞京劇,雙方簽訂兩千多億美元合同與訂單,同意透過四個高級別對話機制,全面推進兩國關係。
隔年春天,川普在「美國優先」的思維下,出手掀起貿易大戰,美中關係逆轉,敵意升高,從國際組織到南中國海,從制裁重稅到交流限制,美國愈是強硬,中國愈加反擊。在中共慶祝「建黨百年」之前,美國進入總統大選之際,兩強看似不由自主地被吸入了「修昔底德陷阱」。
置盟邦及伙伴於不顧,川普政府不斷地在國際「退群」,無論是否珍惜世界領袖地位,能否「讓美國再次偉大」,美國愈來愈像「孤鷹」。高速擴張的地緣經貿戰略布局及必須接踵達成的預設指標,習近平所言「大國要有大國的樣子」,竟鼓動出「厲害了我的國」的民氣,只是「戰狼外交」不曉得是否真能說好中國故事。
灰犀牛對撞本即有撼動全球的震度,今年出現的新冠疫情黑天鵝,給美中兩強在每一個場域的較量,意外地提速添火。在未來半年疫情未必趨緩,美國大選結果出爐之前,「要談可以」似已階段性淡出,「要打奉陪」恐怕就是主旋律。
被移交中國統治已歷廿三年的香港,直到習近平上台強力推動「強國夢」,眼看一波波「被內地化」的政策效應,累積成「一國一制」的隱憂。「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依香港人民意願來定義的最佳方案,愈不可能。具國際協議約束力的《中英聯合聲明》也不能牢靠保證「五十年不變」的承諾。
去年「反送中運動」所引發香港可能失控的畫面,更嚴肅地喚醒了「《香港基本法》廿三條立法」的國家安全幽靈。中共中央決定,即使損及香港的特殊國際經貿與金融地位,也要「全面依法治國」出手立規矩。美國川普決定,即使傷不了北京,卻可能懲罰港民與港商,也要立刻祭出制裁。孤鷹與戰狼,在永遠沒機會獨立的香港戰擂台。
可能選擇性疏忽台港特殊關係的根源,在於《中華民國憲法》;又因為政治對話基礎崩裂,兩岸官方處於毫無互信的狀態,台灣在北京與香港此次國安立法的紛擾中,既非「事主」身分,卻連「公親」的功能也根本使不上。然而,香港之於台灣,除了唇齒相依,還有血濃於水,除了轉口緩衝之利,也有自由價值之義,台灣的香港應變之策,絕不可以他國立場,而須以本身利益為準。
台灣夾在孤鷹與戰狼之間,在極度壓縮的決策空間內,勉強為往後這幾年,撐開生存的血管,保持發展的供氧,尚憂力之不逮,怎可自將一手戴上手銬,只求把另端扣在川普手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