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400431/web/◆ 聯合報黑白集/幸好李安沒遇上文化部
◆ 聯合報社論/川普超狂回歸,全球政經秩序剉著等
◆ 經濟日報社論/川普2.0強勢展現交易做派
經濟日報社論/川普2.0強勢展現交易做派
2025-01-22 02:12 經濟日報/ 社論
美國總統川普在上任第一天的表現,從就職演說到簽署一連串行政命令,都顯得雷聲大,雨點小。路透
美國總統川普在上任第一天的表現,從就職演說到簽署一連串行政命令,都顯得雷聲大,雨點小。這也顯示川普表面上雖霸氣十足,但實際上卻是心細如髮。一方面表現出「一切皆可交易」的生意人性格,也透露出他在落實「川普2.0」各項政策主張上,將依循「先揀軟柿子,慢啃硬骨頭」的既定路線。
川普在就職演說中僅保證將執行全面性關稅,但並未宣布實施的時間與稅率,也未提出特定的貿易管制措施。在簽署行政命令時則透露,新政府「正在考慮(thinking)」對墨西哥及加拿大課徵25%關稅,且他「認為(think)」將在2月1日執行。這是一項威脅,但也是一項交易。
對於歐盟,川普則威脅歐盟若不購買更多美國石油,將對歐盟實施關稅,這更是赤裸裸的「交易」。歐盟如果讓步,則不僅能使美國貿易逆差縮小,川普也為國內石油生產業者找到可靠的買家,可謂一兼二顧。
對中國如何執行關稅,川普並未設定日期,表示這將取決於更多的討論,顯見茲事體大。但他也簽署行政命令,將拜登前政府對抖音的禁令延後75天執行,並表示對中國的關稅,取決於中國是否同意將抖音半數股權賣給美國公司,且坦承「這的確是一項好的交易;可以讓美國取得上兆美元的收入」;中國若不同意,則對中國的關稅稅率可能高達100%。
川普還表示,他就任後首次出訪的目的地是沙烏地阿拉伯,「因為他們同意購買4,500億美元的美國產品」。其實更重要的目的,在於說服沙國不要大量增產;至於雙方如何「交易」,安全保證便是川普最大的談判籌碼。
川普首日下達的多項行政命令,也頗能掌握「先其易者,後其節目」的節奏感。他宣布國內能源與南部邊境進入緊急狀態,退出巴黎氣候協定,終結拜登政府的「綠色新政」,雖將飽受批評,但並無實際阻力;他更沒忘記強調此舉將為美國節省「逾1兆美元」。
至於如何啃中國這塊硬骨頭,川普顯然是要急事緩辦。美中經濟關係並非只是中國單向依賴美國的市場及科技,美國也高度依賴低成本的中國產品來滿足低所得民眾的需求,否則通膨勢將上升;美國也需要中國多餘的儲蓄來彌補美國的儲蓄缺口,以免利率居高不下;而且中國也是美國的第三大出口市場,尤其是科技產品。由於川普的各項經濟目標與政策之間存在諸多重大衝突,他當然瞭解一旦美中爆發激烈的貿易與經濟戰,他的經濟承諾都將破功。
中國面對川普的關稅威脅,已經備妥調適、準備及報復三套方案,而且已經開始執行。從川普第一任以來,中國已積極分散出口市場。在科技領域,北京當局正極力運用補貼、指令與獎勵措施,來促成中國在科學與科技創新領域的領導地位。美國若對中國採取更嚴厲的出口管制,只會強化中國追求科技自給自足的決心;透過國內創新合作,甚至利用黑市,加倍致力於進口替代及科技自主。中國在人工智慧領域的進展,包括 DeepSeek 模組的效果,已經證明美國縱有關門招,中國仍有跳牆計。而且中國一旦以「不對稱」的手段對美國強力報復,例如禁止稀土的關鍵性原料對美出口,美國可能「傷人一萬,自損八千」。因此川普面對中國,只能從長計議。
所幸川普二進白宮,他所擁有的權力遠遠超過上任。他幾乎贏得所有共和黨選民的支持,共和黨在國會兩院都擁有過半席次,讓他在挑選內閣人選時能夠以對他個人的忠誠度為優先考量。不止是矽谷的億萬富豪,企業界諸多其他領袖也急於向川普輸誠,讓川普擁有穩紮穩打,按部就班的本錢。川普等待的是時機,要到中國經濟進一步惡化,美國經濟更強時再下重手,而且他認為他等得起。
川普這場大戲才剛開鑼,後續發展還有得瞧;台灣必須拿捏得宜,才能靈活應對。
聯合報黑白集/幸好李安沒遇上文化部
2025-01-22 05:31 聯合報/ 黑白集
行政院長卓榮泰(前排左三)、勞動部長洪申翰(前排左起)、副院長鄭麗君、秘書長龔明鑫、文化部長李遠等人昨天上午在行政院「行政院回應114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審查」記者會。記者蘇健忠/攝影
在野黨大刪文化部預算,引起若干「文化人」抗議扼殺產業生機,直言「罷藍委」。照理說,爭取預算補助應該拿出績效,證明藍委濫砍。但不少「文化人」卻先響應綠營大罷免,催動連署。引人質疑:補助未必有助文化產業競爭力,倒養肥不少側翼。
近年少數進入日漫市場的作者彭傑說,政府補助太多,「會背向讀者、面向政府」,若沒有產值就不是產業。連署抗議的動漫工作者上千人,其中有多少是面向政府,幫黨國畫哏圖攻擊政敵者?若總產值不具市場意義,刪減預算,不正好可檢視補助政策的用心和效益?
知名親綠插畫家坦言,靠「文化部爸爸」補助度日,因創作的日子不好過。網民剝削感炸鍋,許多人抱怨:須兼差才夠養家,憑什麼納稅養這些好手好腳的側翼?有人酸文化部,若不是刪預算,還不知政府培養這麼多「愛國作者」。
支持刪預算的聲量並不小,反對者便拿李安為例反駁,指他出道作品也是靠補助。但卅多年前的李安,失業時寫《推手》、《喜宴》劇本並非為特定獎項而寫,他參加的新聞局甄選也未預設條框。不像今天的文化部,將有限預算全押在「台流黑潮」,指定創作要壯大台灣。
如果李安向文化部投稿參賽,他充滿中華文化元素的劇本,會贏過《零日攻擊》,得到評審青睞嗎?
聯合報社論/川普超狂回歸,全球政經秩序剉著等
2025-01-22 05:22 聯合報/ 社論
川普20日一就任,立即簽署上百項行政命令,包括取消在美出生的公民權、退出巴黎氣候協議等。(路透)
川普正式就任成為美國總統。他隨即簽署海量行政命令,廢除拜登任內許多決策,再度退出《巴黎氣候協定》和世界衛生組織,要求國務院執行「美國優先」的外交政策。他也宣布美墨邊界的非法移民為「國家緊急狀態」,並粗暴取消「出生公民權」的規定。川普的槍口指向四面八方,在他拚命追求「讓美國再次偉大」時,全球政治及經濟秩序勢將被迫隨之改觀。
八年前川普首次出任總統時,因缺乏經驗,就任後選擇與華府建制派妥協,走安全路線。這回的川普已非吳下阿蒙,其對手民主黨潰不成軍,許多「反川」媒體不是倒戈、就是小心翼翼擔心被告,他已搖身變成一名狡猾老練的政客。但川普也知道時間不站在他這邊,他只有四年的時間證明自己的厲害,他更要擔心共和黨內的分裂:少數議員在國會拿翹反對其決策,共和黨在參、眾兩院的優勢未必能成為他的後盾。僅在抖音議題上,就有兩名黨籍議員和他唱反調。
從川普就職日簽署的龐大行政命令看,顯示他有備而來,要展現他說到做到的決心。他特赦四年前參與國會暴動的所謂「愛國人士」,他動用軍隊封鎖邊界,預備大規模驅逐非法移民,並禁止「跨性別者」參與女性賽事等等。這些決策勢必將引發不少爭議,不僅國會有意見,還將引發法律訴訟。若無法好好處理,明年的期中選舉,共和黨必然慘敗。屆時,若參眾兩院有一院易手被民主黨掌控,他未來將備受掣肘。
相對於國內事務,國際與外交是川普更容易得分的項目。然而,川普以其「唯我獨尊」的方式隨口出言恫嚇、貶抑,讓其他國家感到難以承受。例如,他就任前貶稱加拿大為「美國第五十一州」,讓總理杜魯道顏面無光,並黯然下台。包括他揚言要收回巴拿馬運河,占據格陵蘭,將墨西哥灣改名「美國灣」。這對鄰國而言,都是粗魯至極的行為,但也只是敢怒不敢言。
除了霸道,川普更令世人忌憚的,是他的喜怒無常。尤其,他認為其他國家都在「占美國的便宜」,因此動輒想要改變國際經貿秩序,包括近日拋出加密貨幣與廣場協議2.0,都讓各國備感威脅。川普原揚言就職首日就將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徵廿五%進口稅,但昨天卻將加稅時程推到二月一日;原稱將對中國加徵十%關稅,昨天卻稱取決於中國對出售抖音股權的態度。可見,關稅將不斷成為他對外談判的籌碼和武器。
川普口口聲聲要「讓美國再度偉大」,但他兩度退出《巴黎氣候協定》及世界衛生組織,都顯示他無意承擔國際義務,其實頗顯矛盾。最終而言,他的外交成績必須通過三項檢驗:一是中東及以哈衝突的調停,二是俄烏戰爭的停火,三是要在新冷戰中勝過中國大陸。以哈之戰,在拜登卸任時已取得停火協議,接下來,要看川普有沒有能力確保雙方遵守協議。俄烏之戰就棘手得多,川普原誇口廿四小時即能促成停火,但現在改口稱至少需要三個月;以川普的頤指氣使,必然影響歐洲盟邦的配合意願。
包括在印太地區,過去拜登建立的四方對話、美日韓三國聯盟、AUKUS 等,是否會繼續存在,迄今沒人知曉。如此一來,勢必影響到印太國家在美中之間的選邊,各國將加強與中國的關係。近期澳洲、日本已開始尋求避險,這對川普的中國冷戰必然很傷。
台灣有些人對於川普首任懷有不切實際的幻想,但他「筆尖與書桌」的比擬,讓人餘悸猶存。面對川普的第二任,我們必須謹慎因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