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5日 星期日

經濟日報社論/韓流發威 凸顯人民的期望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

◆  聯合報社論/民意的海嘯,對蔡政府投下不信任票
◆  聯合報黑白集/中選會是民主之恥
◆  經濟日報社論/韓流發威 凸顯人民的期望







經濟日報社論/韓流發威 凸顯人民的期望


2018-11-25 01:15 經濟日報  社論

激烈喧囂的九合一大選結果,執政的民進黨大敗,在野的國民黨在縣市長選舉中,拿下15席,形成地方包圍中央之勢。這一次選舉的最大亮點正是高雄的韓國瑜,以及吹起的「韓流」;這股「韓流」不但直搗綠營的老巢,而且在其光芒籠罩下,台中、彰化、雲林等指標城市也紛紛翻轉。然而,韓國瑜為什麼從一個原本完全不被看到的候選人,卻可以在短短幾個月,異軍突起席捲高雄,還外溢全台,讓全台灣的選民都為之瘋狂?我們想從經濟的角度,來探討造成韓流的原因,因為韓國瑜最重要的訴求就是經濟議題
韓流所以能從高雄席捲全台灣,可以分成整個大環境與高雄的地方經濟兩方面來觀察從台灣的大環境來看:第一,民進黨政府執政兩年多來,經濟情況十分不理想,雖然蔡英文總統一直說「現在的經濟是20年來最好的」,但是從實際的數據來看,情況恰恰相反。比方說,過去三年台灣平均經濟成長率只有2.33%,是過去幾任總統中最低的。第二,過去兩年多民進黨政府進行的多項改革,包括年金改革、轉型正義與不當黨產等,在台灣內部各群體之間造成了各式樣的分化,包括政黨、世代、軍公教等。而每一次改革都埋下了許多不平的種籽,結果在韓國瑜投下一顆火苗之後,立即引起了全面性的燃燒。
第三,民進黨的兩岸政策、能源政策、台大拔管案等,也引起很大的爭議;尤其是最近發生的東廠事件,政務官公開利用行政資源,來對付反對黨的候選人,而且還洋洋得意的以東廠自居,相信任何略有民主素養的國人大概都無法接受這種無法無天的政務官
在施政不得民心的情況下,民進黨的整體選情本來就處於下風,而高雄市長久以來在一些經濟與產業的各項重要指標中都居於落後,使得韓國瑜喊出幾個響亮的口號,立即引起高雄人的共鳴,比方說,「高雄又老又窮」、「貨賣得出去、人進得來、高雄發大財」,以及「創造就業,讓北漂青年返鄉」,這些口號很簡單,卻句句打動高雄人心。許多高雄人面臨工作不好找、薪資偏低,尤其是觀光業與零售業最明顯,最終看到的就是到處貼著租售的店面與求售的旅館。此種經濟蕭條的情況,高雄人感受最深,使得多數民眾興起想要換人做做看,讓高雄的經濟重新找到出路。
事實上,高雄市過去20年都是由民進黨執政,原本的高雄縣,民進黨已經執政了33年,但是高雄市的經濟發展卻是每下愈況,這是不爭的事實,也是民進黨市長候選人陳其邁無法擺脫的包袱 。比方說,負債總額、人均所得、家戶所得、青年失業率與人口成長率等各項重要指標,高雄市在六都排名不是倒數第一就是第二;高雄港排名從全球第三大幅滑落到第15名。現在在韓國瑜一句「高雄又老又窮」的指控之下,高雄人民才突然頓悟,「對啊,高雄真的很慘耶!」
其實,不止高雄如此,整個台灣的經濟都陷入長期停滯的現象,因此當韓國瑜指出高雄經濟的困境之後,全體台灣人都意識到,「拚經濟」應該才是當前最重要的事,薪資提升、生活改善、經濟穩定成長,才是人民的基本要求。
不過,我們也必須承認,高雄的問題存在已久,想立即翻轉可能並不容易韓國瑜雖有掌管北農的經歷,但是畢竟管理一個大城市所需要照顧到的層面會遠遠超過其過去的經驗。韓國瑜未來執政時,必須如同其競選時的承諾,用人唯才、不分黨派,所有的政策都應該以拚經濟為唯一目標。
我們也誠摯希望民進黨政府,真正聽進民眾的聲音,不能再為所欲為,從中央到各地縣市政府,共同合作,多經濟少政治,所有政策的目標都指向促進經濟發展、改善就業、提升薪資,相信這才是全體國人所寄望的。






聯合報黑白集/中選會是民主之恥


2018-11-25 01:39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中選會主委陳英鈐。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九合一激戰結束,全台人民展現了最新民意及高度民主素養,卻也經歷了一次最亂、最差、民怨最多的選務這屆中選會,可謂民主之恥
這次公投綁九合一大選,選務及票務複雜而繁多,又多出數十萬首投族,且公投涵蓋空汙、食安、同志、能源政策等敏感議題。可想而知,人民投票的踴躍程度,必然遠超過歷年。但中選會卻把全副精力放在刁難公投,對於投票流程的安排反而輕忽以對,讓選民吃足排隊久候之苦,更發生開票四個多小時後還有人在等投票的怪現象
各界早就提醒中選會要妥善安排流程,至少事前要進行動態模擬,作出最佳動線及流量規劃。但昨天一早就出現長長的人龍久久難以消化,公投圈票處的設置不足也影響到選舉的投票流程,讓年長者備受煎熬,因不耐久候而棄投者不知凡幾。
事實上,這已造成選舉的不公例如,選民棄投,其屬意的候選人即少了一票。再如,各地開票後,還有數以萬計的選民待投;而如今人手一機,難保不會有人看到開票結果而改變心意,等於遊戲規則不公而影響選舉結果。
半年多來,中選會主委陳英鈐從未把心思放在選務的順暢與公正,卻不斷想方設法要「卡住」特定的公投,甚至違法印製選舉公報,還拒絕認錯。這次投票亂象百出,中選會竟成妨礙選務公平的元凶,這是台灣民主政治史上可恥的紀錄陳英鈐必須立刻下台負責,別無其他選擇






聯合報社論/民意的海嘯,對蔡政府投下不信任票


2018-11-25 01:47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蔡英文總統和她領導的民進黨在九合一選舉中遭民意海嘯狂襲。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兩年多前蔡英文當選總統時,她感性地呼籲人民「擦乾淚水」,「迎接台灣的新時代」。兩年多過去,她承諾的「新時代」並沒有到來,她和她領導的民進黨卻在昨天的選舉中遭民意的海嘯狂襲。原因無他:民進黨政府的傲慢與濫權,已到了人民難以忍耐的地步;而蔡英文對民意的冷漠和無感,則使她失去了作為國家領導人的正當性這次選舉,正是對她的不信任投票
從選舉結果看,民進黨面對積弱不振而口袋空空的國民黨,竟在綠營鐵票區的高雄被「韓流」翻轉,而韓流的外溢效應,更使得民進黨在台中、彰化、雲林、嘉市等地均告淪陷,在北台灣的新北、台北、宜蘭均大輸。這一連串敗績,與其說是候選人實力太差,不如說是集中反映了選民對中央執政的怨怒與唾棄,民心才會流失得如此迅速對此,民進黨若不謙卑反省,那就準備迎接民國109年(二○二○)更大的挫敗吧
四年前的選舉,台灣民眾要求改變的浪潮從台北市出發,柯文哲以素人之姿突破藍綠政治的重圍出線。今年的選舉更不尋常,要求改變的震央出現在綠營「鐵板一塊」的高雄,向四面八方輻射。因此,民進黨執政廿年的港都神話瞬間摧枯拉朽,人民從民進黨的政治催眠術中清醒,追逐「韓流」的人潮與聲量化為反撲民進黨的海嘯。
今年選舉有幾個不尋常的特徵,勾勒出台灣人民對「新政治」的期待,這是朝野政黨皆不能忽略之處。這些特徵包括:第一,民進黨以往屢屢得心應手的省籍牌、統獨牌、悲情牌、中國威脅牌等招數,這次均告失效。今年的選舉,選民的認知基調轉為「顧經濟,要民生」,如洪流般橫掃。這顯示人民厭倦了朝野政黨長期以來的政治操弄,老掉牙的仇恨口號不再能輕易得逞,靠陳年往事自吹自擂民主勛績讓人反感。韓國瑜以其外省籍、外來人之背景卻能在高雄攻城掠地,顯示高雄民眾放下了本省外省之分,重要的是他的能力、熱情及感染力
第二,以往靠著政黨組織動員的選舉作戰,這次被網路、直播、素人所擊潰,政黨標籤反而成了候選人不可承受的負擔,這是政黨政治弱化的徵兆。亦即,台灣藍綠壁野分明且互不相容的對峙,不僅無法解決政經問題,反而成了政治進步的障礙。從韓國瑜對同志的加持作用遠大於黨中央的助選,從許多民進黨候選人的旗幟顏色變為「不藍不綠」,都可看到政黨主導能力在變弱。四年前國民黨遭到選民拋棄,今年則輪到民進黨遭到唾棄,兩大黨以為靠對方腐敗就能輪流執政的惡性循環,勢必要打破重練
第三,年輕世代的政治參與四年來更顯積極,中壯世代要求「台灣要前進」的呼聲也越來越強,這是朝野政黨都必須認真回應的事。蔡英文執政以來,死抱著簡單的「改革」口號,不斷進行撕裂社會及勒索百姓情感的鬥爭,讓人民的共同感不斷消蝕,國家的發展方向不斷消失。與此同時,蔡總統卻不斷自我擴權,扭曲行政體系的中立精神,且拒絕公眾討論即逕自改變國家外交、兩岸、經濟、能源的決策方向,並將國家資源不斷納為民進黨所用。如此師心自用,不僅使台灣民主政治向後倒退,也讓國家發展陷入迷航,這正是她失去人民信任的主因。
簡言之,蔡英文這次遭遇到的民意海嘯,是被她自己的傲慢和偏見所擊敗。而點燃這個民意怒火的,正是高雄水災時捲著褲管和災民一起站在水裡的韓國瑜,而蔡英文則是坐在雲豹裝甲車上向災民揮手。兩個象徵性場景的對照,反映誰在關心底層人民,已毋需多言尤其蔡英文的兩岸政策,帶給基層農漁、觀光業者多少生計衝擊,絲毫不在執政黨心裡;那麼,民眾還會把票投給綠營嗎?

【即時短評】翻轉藍綠 人民擁抱民主疏離政黨

◆  【即時短評】許明財敗選 「新竹歐吉桑」微笑轉身
◆  【即時短評】白紙一張無包袱 楊文科谷底殺出倒吃甘蔗
◆  【即時短評】高雄想站上全台首富 韓國瑜要知人善任
◆  【即時短評】殺出重圍倒吃甘蔗 楊文科拿縣長寶座
◆  【即時短評】潘孟安贏了笑不出來 藍營年年缺「死士」
◆  【即時短評】史上最高票 林智堅年輕城市鞏固「堅粉」
◆  【即時短評】翻轉藍綠 人民擁抱民主疏離政黨
◆  【即時短評】個股超越大盤 鄭文燦贏在藍綠通吃
◆  【即時短評】柯文哲打敗藍綠 創下6項北巿選戰紀錄

◆  【即時短評】選舉日 最會訂便當的中選會
◆  【即時短評】開票投票同步進行 蔡政府再創民主奇蹟
◆  【重磅快評】雙城戰記---高雄與台北的政治預言
◆  【重磅快評】讓小英不選成藍綠共願 催出驚天大奧步?
◆  【即時短評】農委會主委林聰賢又神隱 這次去哪曬黑?
◆  【即時短評】台中、高雄 民進黨最輸不起的兩個地方
◆  【即時短評】選擇性執法 支持者的票必將重新選擇
◆  【重磅快評】用恫嚇換選票 拒絕民進黨還要多少理由?
◆  【重磅快評】豐年社事件:滿朝段宜康,韓國瑜們大起義
◆  【重磅快評】普悠瑪事故滿月 政府除了上香還做什麼?
◆  【即時短評】當關心變成一場秀 交部別忘先為人再為官
◆  【重磅快評】東奧公投選手當祭品 蔡政府敲邊鼓難卸責
◆  【重磅快評】NCC手伸入媒體 做了川普都不敢做的事
◆  【即時短評】「詛咒給別人死」 要正名不如改國名!
◆  【重磅快評】藏黑箱的故宮 還算是陳其南的壯志嗎?
◆  【重磅快評】333張選票險外流 這帳要記在中選會頭上
◆  【重磅快評】韓流後藍天王的課題:如何再造新國民黨
◆  【重磅快評】抹黑、抹紅、抹黃 台灣選舉「有毒」
◆  【即時短評】超級星期天4顆震撼彈 想贏須小心拆彈









【即時短評】翻轉藍綠 人民擁抱民主疏離政黨


2018-11-25 10:20 聯合報  記者陳洛薇╱即時報導
九合一選舉合併十項公投選舉落幕,台灣人民用智慧為自己和未來抉擇,台灣的民主,也跟著脫胎換骨。圖/本報系資料照
九合一大選投票,各地投票所都出現大排長龍的景象,連校門外兩側都還是排隊的人潮。圖/本報系資料照


台灣九合一選舉落幕,藍綠版圖一夕翻轉。民國103年(2014年)縣市長選舉,收割太陽花學運餘威的民進黨,一舉拿下13席縣市長,國民黨只剩下6席,六都只剩新北一都。馬英九政府改善兩岸關係為主的多年施政成果,遭到摧枯拉朽般的否定,也讓蔡英文在二年後順勢當選總統
四年後同樣的選舉,結果幾乎複製,只不過勝負易位;國民黨在15縣市升起藍旗,民進黨慘敗,只剩下6處綠地,甚至丟了最具指標意義、執政20年的高雄市。
民意無情卻清明,蔡英文不到兩年半的執政「成績」與領導,瞬時遭到最直接和全面的否定
執政版圖變色,民進黨歸因韓國瑜帶起的「韓流」外溢效應,帶動國民黨候選人選情,並直指陸方假訊息助攻
蔡英文在敗選談話上,雖辭了黨主席,卻只說這是選民給她上的民主課、是國民對她設下了更嚴格的標準,要努力用最高標準回應國民的期待
蔡英文的回應令人失望。她絲毫不願正視自己的「失政」甚或「失德」,才造成選舉的失敗;也未虛心檢討執政出了什麼問題?
看來她還是執拗地堅信,自己是敗給「假新聞」、「反改革者」和「不懂得守護民主的人」。
要提醒蔡總統,縱使改革方向正確,但號稱改革的任何人或主張,別認為只要自己往自己身上貼了聲量特大的「進步」標籤,就可以隨意凌遲踐踏不同意見,卻無力出聲或選擇不出聲的人
那些為自以為是的進步和改革所擬就的言語話術,其實也是反民主的,彰顯的是霸道而不是謙卑。如果民進黨政府不懂得面對自己的問題,接下來的施政將更不得人心,還會輸得更慘。
此次大勝的國民黨,除了辛苦或意外勝出的當選人仍可圈可點外,過程中不斷犯錯的黨中央非但不思己過,還忙著得意忘形。
選前才說這是黨內最團結的一次,選後黨主席吳敦義記者會上就有人高喊「吳主席,選總統」。勝利的狂喜,讓一群不思反省進取的國民黨人,忘了當初無計可施,借助韓流勝選、「靠一人救全黨」的難堪窘境。
台灣政治長期以來都被藍綠綁架,但人民多次民主洗禮下,早已趨於務實、趨近中道,對政黨的信任與依賴極低;人民只想把自己對美好生活的念想,託付給值得信賴的個別政治人物;做不好,就換人,這次高雄韓國瑜的橫空出世,即是此理。
因此,這次的選舉結果,不是毫無作為的國民黨打敗民進黨,而是人民打垮不好好作為的民進黨與其說人民討厭民進黨,不如說是人民學聰明了,選擇擁抱民主,而不是政黨
質言之,藍綠主要政黨還深陷輸贏的桎梏,選民卻是選前有激情,選後有理性開票夜,即使藍綠激烈競爭的高雄市,與十小時馬拉松開票遭候選人質疑選舉不公的台北市,均未見以往的激情對峙或暴力衝突,仍能保持理性與風度
更令人欣慰與驚喜的,是當選人與落選人在激烈選戰後,面對高興或失望,卻同樣激動的支持者,所展現的民主風度與格局。
例如落選的陳其邁,請高雄市民一起幫「韓國瑜市長」加油,為高雄加油。韓國瑜也隔空呼籲高雄選民「不分藍綠,愛與包容」。台中市長林佳龍呼籲大家支持新當選市長的盧秀燕,讓台中繼續進步。盧秀燕宣示好的市政都會延續,施政會超越藍綠不分黨派。此外,雲林縣長李進勇最早恭喜對手張麗善贏得選舉,還懇請縣府同仁繼續支持新縣長。
這些候選人之間「揖讓而升」,做到了「其爭也君子」,實踐民主也立下典範
一夜開票激情,儘管仍有缺失,但台灣人民用智慧為自己和未來抉擇,台灣的民主,也跟著脫胎換骨。







【即時短評】個股超越大盤 鄭文燦贏在藍綠通吃


2018-11-25 09:45 聯合報  記者張念慈╱即時報導
由於民進黨在選舉中大敗,桃園市長鄭文燦(中)昨連任成功。記者鄭超文/攝影


綠營在六都選戰中大敗,民進黨籍桃園市長鄭文燦卻能在韓流下逆風生存,而且還13個行政區全壘打,大贏藍營近15萬票,完全是「個股超越大盤」的表現,他「勤跑、敢撒資源、不分藍綠行政」的特質,是他成為綠營六都唯二倖存者主因,更奠定綠營接班人地位
鄭文燦首贏關鍵在「勤勞」,他身段低,記憶力強,四年來兩萬個以上的行程,跟市民直接面對面接觸、解決問題,密集且紮實的基層互動,讓鄭文燦的支持度不受拔管案、深澳電廠等議題影響,更在觀塘藻礁案如影隨形、各方對手極力攻擊下,鄭文燦仍在沿海地區的觀音大贏一萬多票。
何以致此?因為選民就是「挺看過、聊過、握過手的鄭文燦」,跟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行政院長賴清德在中央做了什麼無關。鄭文燦用這些時間和空間積累的笨功夫,鎖住民眾眼球,和中央執政劃清壁壘,桃園市民這次投的不是民進黨,而是投給他們有感覺、心中的「自己人」鄭文燦。
把市長當里長經營,從勤勞跑行程的特質出發,掌握行政優勢的鄭文燦,更無論大小活動都無役不與,敢於補助,例如動工行程或地方說明會,民眾都可以有伴手禮,地方社團也都可以順利請領到活動補助經費,四年多次累積下來,不少人覺得票投鄭文燦才能還人情。
鄭文燦讓此次韓流無法入侵桃園的王牌,則是施政不分藍綠國民黨籍議員的造勢場合他公開相挺,小黨或無黨籍的民代他也照樣幫忙,每年的眷村大團拜他更絕對出席,讓深藍選票也覺得揪甘心,有效瓦解了藍軍議員的戰鬥力,讓不少藍營議員表面上挺陳學聖,私底下卻讓樁腳分裂投票,造成藍營議員選票無法和市長選票類比大贏的關鍵。
以桃園傳統北閩南客選區來說,南桃園向來是國民黨勝券在握地,上屆選舉藍營吳志揚也僅在南桃園的復興、中壢、平鎮、楊梅、龍潭勝選,「起家地」中壢大票倉也僅贏一萬多票,本屆鄭文燦卻席捲十三區,無論北桃或南桃都大勝,足見鄭文燦有效瓦解藍綠及族群區隔,讓國民黨無力回天。







【即時短評】柯文哲打敗藍綠 創下6項北巿選戰紀錄


2018-11-25 09:24 聯合報  記者邱瓊玉╱即時報導
台北市長柯文哲在四四南村旁停車場舉行「市民覺醒」之夜,在台北市選委會開票確定後,柯文哲前往四四南村向支持者發表談話,支持者激動高喊「台北的選擇柯文哲」,柯文哲振臂高揮。記者陳柏亨/攝影


在藍綠陣營夾擊下,台北市柯文哲成功突圍,以3,524票險勝國民黨候選人丁守中,至少創下6項台北市長選戰的紀錄,不僅是台北市長選舉有史以來開票最膠著的一次,超過10小時的開票馬拉松同樣也創下紀錄,且上屆擊潰藍軍,這屆在沒有政黨奧援下打敗藍綠,也同樣是史上第一人。
此外,由於得票率卻僅有41.05%,不僅是有史以來得票率最低的台北市長,也創下台北市長選舉以來,首位拚連任,最後雖勝選,但得票率卻未過半的現任市長,也是史上和對手差距最小的台北市長。
有趣的是,儘管柯文哲的得票數僅58萬820票,相較於上屆的85萬多票有相當大的差距,但今年投票率偏低,從得票率來看,丁守中其實是守住連勝文防線,同樣拿到40.82%的得票率,民進黨候選人則是拿下17.29%的得票率,和柯文哲41.05%的得票率相加,和上屆57.16%的得票率相去無幾,顯示台北市的基本盤其實沒有太多變動,反倒是因為柯綠分手,確實造成綠營內部分裂。
至於選前不斷傳出的棄保耳語,從姚文智的得票率來看,幾乎沒有發生作用,這也是造成柯文哲贏得驚險又艱辛的原因之一。
不過不要忘了,柯文哲雖沒有政黨奧援,但畢竟是現任市長,有著執政優勢,若論這四年來,每天七點半上工,晚上十點下班,假日則是勤走基層,幾乎是365天、24小時全年無休,若論勤政清廉程度,絕不會有人懷疑,再加上網路聲量高,媒體曝光率大;相較於黨中央資源挹注極少的丁守中,又或是被海基會秘書長姚人多稱是「民進黨史上最可憐的人」的姚文智,柯文哲的資源可說相當豐富
換句話說,在對手不強大的情況下,柯文哲卻只險勝3千多票,網路聲量未全然轉化為實際選票,也難怪柯文哲忍不住坦言「選得不如預期」,講白一點,就是「贏得不如預期」,要想想儘管有58萬台北市民認同柯文哲,卻也有高達82萬多的台北市民投下反對票.
對柯來說,顯然是個警訊,包括每場掃街幾乎如影隨形的敬老金抗議,又或是選戰期間多次的失言紀錄,甚至是內部團隊內鬥內耗狀況嚴重等,若想再政壇更上一層樓,施政、選戰策略等都勢必要再重新檢討。此外,柯文哲這次贏得驚險,有很大的原因是因為和民進黨分手後,綠營瓜分的票數超出預期來得多,若想更上一步,要怎麼和民進黨修補關係,也是未來是否有機會更上一層樓的關鍵因素之一。







【即時短評】史上最高票 林智堅年輕城市鞏固「堅粉」


2018-11-25 10:47 聯合報  記者張雅婷林家琛╱即時報導
新竹市長林智堅爭取連任成功,昨感謝支持者。圖/林智堅競選總部提供


新竹市長林智堅以「明日新竹」、「幸福城市」為選戰主軸,對無黨籍謝文進的市政議題攻勢冷處理,又策反藍營內的「友軍」反擊謝文進,有效瓦解國民黨「明挺許明財、暗助謝文進」的棄保牌,拿下新竹市長有史以來最高票10萬7千6百多票,且在東區、北區、香山區都大贏對手萬票以上,蟬聯市長寶座
林智堅4年前在不被看好的情況下,以1,014票終止國民黨許明財連任,成為全國最年輕的市長,協助林智堅創下百日勝選奇蹟的推手正是謝文進。今年年初,實力不被綠營看好的許明財在國民黨初選勝出,林智堅因勝券在握,將目光轉向議會,推出「六小福」參選市議員,但他未料會引發議長謝文進的危機感,孤注一擲參選市長。
林智堅清楚謝文進在藍綠陣營都有豐沛人脈,以「中道力量」為選戰主軸,是他連任之路最大的威脅者,因此面對謝陣營的攻勢統統「不回應」。
不過,藍營沒料到,許明財陣營奮戰不懈,不斷向中央告地方的狀,軍系被迫處分挺謝議員段孝芳,選前一周喊出「投謝文進等於投林智堅」的口號,有效止住藍營的倒戈潮,讓國民黨不敢公然拔許換謝。選前之夜,許明財落髮打悲情牌,加速催化藍營歸隊。
林智堅深知與其直球對決主要威脅者謝文進,反而透過民調拉抬許明財,讓謝許無從合作,接著打出政績牌、推出感性訴求影片、舉辦多場親子活動,將新竹對焦為全國最年輕城市的特性,鞏固「堅粉」票群,讓連任成功並非偶然。





【即時短評】潘孟安贏了笑不出來 藍營年年缺「死士」


2018-11-25 11:51 聯合報  記者翁禎霞╱即時報導
蘇清泉拿下國民黨在屏東的最高得票記錄,但仍難撼動民進黨在屏東的實力。圖/本報資料照
民進黨屏東縣長候選人潘孟安為民進黨守住最南的江山。圖/本報資料照


這次屏東縣長選舉,民進黨提名的候選人潘孟安雖然順利連任,但民進黨在議會的席次大跌、幾乎到手的市長寶座落空,而潘孟安自己的得票也沒有想像中輕鬆,「民心思變」不僅反應在其他縣市,潘的競選團隊應警惕。
至於藍營今年儘管有韓流推波助瀾,但是國民黨在屏東始終沒有培養「接地氣」的人才,每逢大選就「急就章」,這個敗選死穴如果不補,恐怕很難撼動連續執政超過20年的民進黨。
潘孟安在民國103年(2014年)的縣長選舉中,是以30萬8,953票打敗對手簡太郎的18萬2,027票,當時拿下了民進黨在屏東的最高得票紀錄,這次他原本希望再創高鋒,不過最後僅拿下26萬2,809票,國民黨的蘇清泉則拿下19萬7,518票,已是20年來國民黨在屏東的最高記錄。
很多人分析屏東縣的選舉結果,總把藍營的敗選歸咎於先天「綠大於藍」的選票結構,但事實上從最近20年的縣長大選來看,沒有為地方上培養人才,恐怕才是藍營連年征戰失利的重要原因
從民國86至107年(1997年至2018年)總共歷經6次縣長大選,國民黨在屏東縣推出的人選包括曾永權、王進士、周典論、簡太郎、蘇清泉等人,其中前立委王進士還選了2次,長年行走中央的曾永權、簡太郎脫離地方太久,這次推出的蘇清泉雖是在地人,但是幾次拿不出「捨我其誰」的勇氣,就這樣磋跎多年,這次雖然最後鐵了心上陣,但起步已晚。
反觀民進黨,一棒接一棒,下屆縣長選舉才剛選完,下下屆有意角逐的人選就已浮上檯面,而國民黨卻是年年都缺「死士」,這恐怕才是藍營支持者最大的痛
選舉已過,民進黨在屏東雖然勝選,但並不代表民進黨完全符合人民的期待,20多年來,屏東縣在環保、經濟等議題上,仍然面臨重大的考驗,這並不是辦幾個大活動、拍幾支唯美的宣傳片就可以解決的,還請勿忘人民要的不是文字上的「再造屏東」,而是真正的宜居城市






【即時短評】殺出重圍倒吃甘蔗 楊文科拿縣長寶座


2018-11-25 12:12 聯合報  記者郭宣彣╱即時報導
徐欣瑩(左)感謝支持者陪她到最後一刻。 記者郭宣彣/攝影
國民黨守住新竹縣藍天,楊文科(左三)昨晚宣布當選新竹縣長,支持者開心大喊「國民黨勝利」。 記者郭政芬/攝影
鄭朝方(右)到競選總部先向支持者道謝,並安慰失落的支持者。 記者陳斯穎/攝影


新竹縣長原被視為是輕鬆打的選局,國民黨卻出現黨內兩強相爭,讓個性溫和、從不惡言相向的楊文科最後以「最大公約數」獲徵召,對外遇到同樣出身藍營的民國黨主席徐欣瑩、中央執政優勢的民進黨鄭朝方,三強競逐激烈,楊文科倒吃甘蔗,民調從個位數逐漸爬升,在最後一刻拿下縣長寶座。
昨天從開票起,楊文科一路穩定領先,民國黨徐欣瑩和民進黨鄭朝方不斷拉鋸,選前兩周徐欣瑩陷入白米案風暴,大幅拉開與楊文科五五波的差距,加上民進黨執政環境不利,民意反撲,韓流效應拉抬國民黨聲勢,讓楊文科憑著耐性、毅力,從黨內初選不被看好、分裂危機,這張白紙沒有包袱,屹立不搖,讓他完成這場竹縣有史以來罕見三強鼎立的激烈選戰。
楊文科當選感動,深吻妻子甘秀美,他致詞中指出,感謝鄉親們的支持,以及國民黨中央等的協助,勝利的背後,是立委林為洲顧全大局,縣黨部主委陳見賢揮軍策劃,未來也會把其他候選人好的政策列入,作為未來施政的參考
徐欣瑩在藍綠對決氛圍中殺出重圍,有北市長柯文哲加持帶動中間選民支持,稀釋政黨對決威脅,這次選戰位居第二,雖未贏得寶座,但也打破藍綠基本盤,帶給竹縣選風新的一頁。徐欣瑩昨發表落選感言,也向楊文科道賀,更深深鞠躬感謝一路支持的民眾,致詞時數度哽咽,讓人感受到她柔弱的一面。徐欣瑩說,因她不夠努力,辜負各界期望。
徐欣瑩說,雖敗選但也拿了8萬多票,還差了一些、需要再努力,大選過去了,這份繼續為新竹縣付出、奉獻和服務的心是沒有變的。未來,新竹縣更要不分你我、共同努力,也會協助楊文科對於縣政推動
鄭朝方原本民調個位數,昨天開票結果拿了近3成選票,也讓外界認為鄭朝方聲勢攀升快,選戰打得漂亮。昨鄭朝方發表落選感言,對於敗選的結果,有的支持者紅了眼圈與鄭朝方握手、擁抱,有人則克制不住情緒,放聲大哭,競選團隊也難掩悲傷,反而是鄭朝方始終帶著微笑,安慰大家不要難過,開玩笑說「是現場的音樂太悲傷。」
鄭朝方表示,他的競選團隊平均年齡只有30歲,但他們的創意、熱情、創意已經讓其他候選人產生了共同改變的效應。這次選戰,他們堅定要改變政治,也帶來新的選舉文化,未來,期許新的縣長可以帶領新竹縣走向美好的未來。







【即時短評】高雄想站上全台首富 韓國瑜要知人善任


2018-11-25 12:31 聯合報  記者謝梅芬╱即時報導
韓國瑜要打造高雄成為全台首富要懂得知人善任。圖/本報資料照片

 
高雄市長當選人韓國瑜的外溢現象,造成民進黨的全面潰敗,顯示人民重經濟、民生的基本訴求,在未來高雄市拚經濟的艱苦道路上,韓國瑜已有議會過半數的國民黨議員當後盾,如能知人善任,結合同理念團隊,高雄市的希望是可期待的。
韓國瑜的個人特質及魅力,是他其候選人難以模仿的,首先他有好交朋友、親近民眾的熱情性格,他不諱言愛交朋友的習性,廣交朋友才能廣結善緣,得道多助。
其次,他強調自己是佛教徒,選舉前還特地到佛光山拜會星雲法師。佛教徒應對眾生平等,韓國瑜確實是具有菩薩心腸的佛教徒,有平等心,不以對方的權勢、地位、財富等作為交友往來的考量,這是相當難得的
前監察委員葉耀鵬極為欣賞韓,就是他不與上市公司老闆多交往的堅持,沒接受企業的高額捐款。他競選國民黨主席時也說,他願當英雄,不願當梟雄,因為英雄為公,梟雄為私,有平等心的人才不會高高在上,能體諒、了解底層庶民的心聲。
第三、韓國瑜敢於夢想,有夢最美、希望相隨,有理想性格的領袖人物,才能帶領跟隨者抵達新境界。當他在描述愛情摩天輪產業鍊、高雄發大財後萬商雲集,人口能達500萬人等,不少人認為他是講空話的「王祿仔仙」。其實,很多富可敵國的大企業家剛起步時也不被看好,但正因有大方向、大願景,有執行力,終能成其大。
政治是眾人之事,韓國瑜有理想、有操守,但他必須知人善任,找到同理念、品操的團隊才能將夢想化為真實。韓國瑜將開始承擔高雄成為全台首富的重責,雖任重道遠,但可期待。





【即時短評】白紙一張無包袱 楊文科谷底殺出倒吃甘蔗


2018-11-25 14:04 聯合報  記者郭政芬╱即時報導
國民黨新竹縣長楊文科昨天晚間確定當選。記者郭政芬/攝影


在藍大於綠的新竹縣「黨提名有如當選」,原被視為是輕鬆打的選局,卻出現黨內兩強相爭,讓個性溫和、從不惡言相向的楊文科最後以「最大公約數」獲徵召,對外遇到同樣出身藍營的民國黨主席徐欣瑩、中央執政優勢的民進黨鄭朝方,三強競逐激烈,楊文科倒吃甘蔗,民調從個位數逐漸爬升,在最後一刻拿下縣長寶座。
新竹縣長最關鍵的一戰在竹北、竹東這兩票倉,民調始終第一的徐欣瑩,外界看好她在竹北、新豐地區的票倉,未料票開出來,徐欣瑩在竹北只贏楊文科3千多票,而老家新豐與楊文科幾乎打平,楊文科除了在竹東大贏徐欣瑩外,其他鄉鎮也一路領先。地方評估,楊文科若在竹北、新豐「小輸,就是贏了」,國民黨善用組織戰,在竹縣傳統政治版圖藍大於綠,逐步拉大比數。
選舉素人、前副縣長楊文科,票房不易在首秀熱賣,是劣勢、也是優勢,雖不具明星光環,卻從未在政壇結怨、派系包袱小,多人出來力挺,原先憂心的年齡大、無從政經驗,都未發酵,讓楊文科穩扎穩打。加上地方扎根最深縣黨部主委陳見賢在背後操盤,立委林為洲在關鍵退選,國民黨大團結,都讓楊文科民調逐步攀升
昨天從開票起,楊文科一路穩定領先,徐欣瑩和鄭朝方不斷拉鋸。事實上,選前兩周,徐欣瑩身陷白米案風暴,重創她原先清新的形象,大幅拉開原與楊文科五五波的差距聲勢,部分年輕中間選票、綠營選票轉移到鄭朝方,從票源中可看出,年輕的竹北地區,鄭朝方也拿到超過兩萬票,加上韓流效應拉抬國民黨聲勢,讓楊文科憑著耐性、毅力,從黨內初選不被看好、分裂危機,這張白紙沒有包袱,屹立不搖,完成這場竹縣有史以來罕見三強鼎立的激烈選戰。







【即時短評】許明財敗選 「新竹歐吉桑」微笑轉身


2018-11-25 14:54 聯合報  記者張雅婷╱即時報導
65歲的許明財與高雄市長韓國瑜合照。圖/許明財團隊提供
65歲的許明財採用團隊年輕人的Q版作品作為粉絲頁的頭貼。圖/許明財團隊提供
許明財得知敗選,優雅轉身離去。記者張雅婷/攝影

新竹市前巿長許明財上屆參選新竹市長連任失利,民國107年(2018年)4月獲得國民黨提名後,王子復仇記上演,沒想到依舊輸給林智堅,不過若依得票率來看,這次許明財拿下6萬508票、得票數27.87%,跟上屆拿下75,564票、得票數37.85%比起來,並不算太差。
原本以為年屆65歲的許明財打選戰,不過就是國民黨的老招,沒想到這位老人家相當開明,不僅採用團隊年輕人的Q版作品作為粉絲頁的頭貼,也以「新竹歐吉桑」為名,讓大家記起他這位老市長。雖然他已65歲,可以享受「老人福利」,他卻沒有65歲的思維。
勇於嘗試的許明財,不管面對比他年紀少一半或是年紀更小的記者提出的「無理」要求,他總是笑嘻嘻地說,「好啊,幫我安排一下」,就像本報日前邀請他拍攝「快問快答」,不管多莫名其妙的要求,他都準備的好好的,即使請他即興唱歌,他也能隨口來幾句,甚至在鏡頭前大方向老婆示愛放閃。
過去是自行車運動員的他,從4月宣布參選到11月,已經穿破8雙鞋,就能看出這位運動員體力有多好,走得有多遠、多努力。每當前總統馬英九來竹市為他站台、掃街拜票時,他總是被淹沒在人群中,默默跟著馬英九的步伐前進,雖然這樣的「被動」常讓人覺得「老市長好像是在陪伴馬英九逛街」,但是他知道,馬英九的魅力無人可及,因此寧願自己站在民眾後面,合照時只要冒出一顆頭不被擋到就心滿意足。
面對任何媒體的提問,從不會忌諱,也不會逃避,總是老老實實地回應,即便過去曾下錯政策,也會坦承過去的錯誤,然後再以「許氏微笑」默默承擔。昨天他在開票後沒多久,深知自己敗選了,他沒有指責任何人,也沒有發表任何批評對手的話,反而選擇以「許氏微笑」向每個支持者握手道謝,然後再笑笑地轉身離去。這就是記者這7個月來看到的許明財

名家縱論/蘇永欽:公投民主,準備好了嗎?\星期透視/玩法成亂源 中選會不容寬恕

◆  民進黨的未來...中央帶衰地方 派系逼宮
◆  國民黨的未來...黨中央成空殼 諸侯出頭
◆  名家縱論/蘇永欽:公投民主,準備好了嗎?
◆  星期透視/玩法成亂源 中選會不容寬恕
◆  庇蔭中台灣 「燕子」最該謝「禿子」
◆  大屋頂下/滾燙韓流 翻轉綠色敘事
◆  漫畫/摩天輪 啟動
◆  想一想「大屋頂中國兩制」







名家縱論/蘇永欽:公投民主,準備好了嗎?


2018-11-25 01:33 聯合報  蘇永欽(政治大學講座教授、司法院前副院長)
台北市選委會選監召集人林美倫批中選會規劃瑕疵,選舉投票狀況嚴重延宕。記者莊琇閔/攝影

對民主政治的發展而言,星期六投票最值得關注的是,從鳥籠放出來的公民投票,儘管到寫稿的此刻還不知道結果,不論是過了一兩案,或一案都沒有過,我們都可以確定,公投已經是台灣民主的一部分,但大家準備好了沒有?
從國外經驗和民主理論來看,對於台灣跨出的這一步,怎樣悲觀應該都不為過。有效的政黨競爭可以原則上排除絕大多數公共事務付諸公投的合理性,有效的政黨合作才可使得某些公共事務付諸公投有一定的實益。這可以從多數民主國家迄今未開放全國性公投(除涉及主權讓渡者外),有公投制度的少數國家,實際運作的範圍也集中在極特別的議題上。真正可稱為成功的公投民主,只有瑞士,但瑞士向來以其多黨聯合執政,所謂的「比例民主」自豪,公投更多的意義在於補強被政黨河蟹的事務或制衡大聯合政府偏離民意的決策。把源於民粹主義的公投用在台灣目前這樣近於完全失靈,而且原因就在民粹主義的代議民主,只會火上加油。這正是我對民進黨和許多意見領袖過去把公民投票捧成民主政治不可或缺的一環,一直無法認同的原因。
民進黨全面執政以後,沒有像把修改集遊法的承諾忘得一乾二淨一樣,換了位子也換腦袋,把可能授與反對黨強大武器的公投法也放在一邊,反而在執政一年後大幅下修公投法的門檻,是大出我意料的一件事。也許是出於領導人對直接民主的真實信仰,用小人之心度之,當然也可能是為了保有用於兩岸的秘密武器,即使擺明的最多只能打憲法的擦邊球,訴諸國際更大於實際的法律效力。至於如何防範反對黨,那就要靠主管機關的自己人了。我不知道哪個才是真正的原因,但看東奧正名案政府態度的欲迎還休,以及中選會諸多不合常理的作為,小人之心好像更接近事實。
儘管從民進黨政府那裡早已看不到當年奉公投為民主最高境界的熱誠,民主化以來一直能在民主政治最關鍵的選舉上稱職扮演穩定者角色的中選會,在這次的選舉和公投上也是一路荒腔走板,但鳥籠已經打開,公投民主已不可逆,而且相對於過去六件公投案百分之百都是政黨的政治操作,這次十件政策或法律的創制、複決案,多數還是跨越藍綠的純民間提案,顯示這個民主新制已非政黨所能駕馭,是福是禍,只有全民共擔
在我看來,唯一的選擇就是朝野政黨同心戮力的把這個不容易的制度推上良性循環的軌道,直到事實證明已不可為,再考慮是否修廢,誰又能說,台灣絕對不會成為第二個瑞士?果如此,把這次公投當成教案好好檢討,就非常重要了。消極方面,找出執法不當之處,立即改善;積極方面,推動電子連署降低參與的障礙,並依審議民主的精神請唐鳳政務委員這樣的專家來規劃公投前的網路論證。只要有心改革,說不定真的可以反向的把公投變成提升民主政治內涵的支點,引導代議部門的政黨進行理性的競爭與合作。在民眾普遍厭倦藍綠惡鬥的今天,走出一條新路
民主政治能否藉此契機擺脫低檔徘徊的困境,所有獨立部門都承擔了極重要的功能,包括解釋憲法的大法官、掌理司法行政和司法政策的司法院、主管參政權行使的中選會和維護言論自由的通傳會,在獨立的保障下任令個人政治信仰霸凌憲法的價值其實是極其可恥的事,能否從台灣長遠福祉和引領華人民主的高度去撥亂反正,也就在一念之間同樣需要檢視的是許多自詡為公共知識分子的雙重標準和偽善嘴臉,實際上已經使得民進黨政府在過去兩年攬鏡自顧,完全失去了尺度。軍公教退休制度的改革寧可過而不要不及,台大校長非我族類必拔之而後快,公然威脅司法的監察委員被提名人可以得到民進黨團高票肯定,同性婚的改革則是先倨而後恭,人民無一不看在眼裡,請問這些公共知識分子做了什麼又說了什麼,隨權力而搖擺,和那些被民主化更替掉的舊世代又有何不同
這次的公投實質上可以看成公投元年,程序和內容都只能用粗糙來形容,但我寧可從整個民主政治的角度來看這件事,向上提升還是向下沉淪?讓我們全民一起努力。






星期透視/玩法成亂源 中選會不容寬恕


2018-11-25 01:25 聯合報  周陽山/金門大學教授
九合一大選因為綁了十案公投案,各投票所從早上開始就大排長龍,過了投票截止時間還是大排長龍,警方在隊伍後方壓陣。記者陳柏亨/攝影

由於公民投票法在今年一月三日修正公布,通過的門檻已大幅度降低,規定「有效同意票數多於不同意票,且有效同意票達投票權人總額四分之一以上者,即為通過。」因此,所謂鳥籠公投已成歷史,直接民主的訴求和蓬勃發展的公民運動,已成為在政黨政治和代議民主之外另一個重要的競爭場域,對台灣的民主深化和政治轉型,勢將帶來積極的影響
但事先未料到的是,在號稱「公投元年」的投票中,中央選舉委員會自身卻成為政治滋擾的亂源,這真是匪夷所思!從故意挑剔公民連署的效力到阻撓公投案成案,再公然違法、對抗行政法院的判決,乃至中選會主委在立法院中荒腔走板的表現,實在可說是既失格、又荒誕,真的令人扼腕。
在今年十項公投案中,除了同婚議題的動員和反動員,以及能源政策的另類選擇外,最受矚目的是「東京奧運正名案」,要將台灣之名帶進奧運會。但政府卻在國際奧會的善意警告後,改口宣稱這不過是「諮詢性公投」,即使通過了也不必強制奧會將中華台北改名為台灣,以保障運動員的參賽權。但這一解釋究竟是根據何項法源呢
公投法第二條規定,「本法所稱公民投票,包括全國性及地方性公民投票。」其適用事項包括:「一、法律之複決。二、立法原則之創制。三、重大政策之創制或複決。」換言之,無法定的強制力、具備大型民意測驗性質的諮詢性公投,不在我國法制規範之列。這說明中選會並未盡到執法與把關的任務這不但是違法失職,而且浪費公帑,還將嚴格的審核程序當成兒戲。為什麼中選會竟然可以對「以核養綠案」百般刁難,卻對此案又如此寬待呢?一個標榜獨立自主的政府機關在面對公投案時竟然曲解法律,而且執法標準不一,不是過度嚴苛就是輕率以對,真是扭曲法治精神,讓人莫名所以
除了法制爭議外,中選會執行力也備受國人質疑。多達十張公投票竟然只安排幾個有限的人力處理,難怪會造成人流堵塞,在各地造成排隊人龍。所幸的是,民眾已普遍具備民主素養,只抱怨投票的效率太低,卻未造成嚴重的紛擾,這實在是不幸中的大幸。但中選會所託非人,貽誤大家寶貴的時間,已為國人所共睹。
除了上述的缺憾外,對於立場南轅北轍的公投案,難道中選會在審核時,就不能事先進行整合嗎?為什麼,一定要對指向同一議題的公投案,同時投正、負兩次票?這難道不是資源和人力的浪費嗎?如果不同的公民投票的結果是彼此衝突,最後是請大法官會議另行解釋,還是要看不同公投案的最後得票數來做決定?這種執法上的疏忽和卸責,是不容忽視的。
這次選舉和公投,是台灣民主發展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民主鞏固的表彰和人民力量的具足展現但中央選委會在執法上的缺失與維護獨立性上的嚴重不足,卻是不容寬宥的






大屋頂下/滾燙韓流 翻轉綠色敘事


2018-11-25 01:20 聯合報  黃年
昨晚支持韓國瑜民眾齊聚國民黨高雄市黨部,臉貼國旗貼紙,甚至拿著哨子、國旗、高雄市旗,大家緊盯著電視轉播大螢幕數字,心情隨之起伏。記者劉星君/攝影

大變天。
這是奇蹟,對任何人都是意外。
這股「滾燙的寒(韓)流」,翻轉了台灣政治。整個選舉像一場全島大廟會,以韓國瑜為濫觴,分香、會香、刈香,匯流,外溢。藍綠翻轉,南北翻轉,並出現了小編超越小野的翻轉,候選人打臉黨主席的翻轉,包容壓過哭調的翻轉等等。最怵目驚心的是:韓流帶動了台灣兩大「政治敘事邏輯」的大翻轉。
一、階級敘事:民進黨向以經濟弱勢族群的代言人自居,但此一地位在這次選舉中儼然已被韓國瑜取代。呂秀蓮稱「魯蛇都靠向韓國瑜」,即是最佳註腳。這是台灣階級敘事的天翻地覆的大翻轉。
二、兩岸敘事:「貨賣得出去」,此語在選區的直接譯文,就是更多的農漁產品銷往大陸,這是訴諸菜農、果農、養殖戶等。「人進得來」,在選區的譯文,則是更多的陸客到訪高雄,這是訴諸夜市攤商、觀光相關業者、計程車司機、餐飲業者等等。再者,「南南合作計劃」的譯文,就是以加強兩岸交流為主體的經貿操作。此種變體的政經論述,其實是「兩岸敘事」改頭換面的大翻轉。
應當注意的是,在此,「階級敘事」的翻轉,與「兩岸敘事」的翻轉竟然鏈接在一起。
例如:大家對選季高雄市有些計程車排出的大大的「苦」字應有印象,這是他們對「人進不來」表達的憤懣,即是「階級敘事」與「兩岸敘事」的鏈接。他們控訴民進黨的治理失敗,但民進黨如呂秀蓮者竟將他們視為「魯蛇」
這是民進黨對社經弱勢族群的公然侮辱與背叛
這次大翻轉,簡直可作為佛家懲惡勸世的宗教故事。標題是:《因果報應:自作孽,不可活。》
因果一蔡政府為賄賂「父為台獨大老/女為社運明星」的父女檔,硬生生拉下了北農總經理韓國瑜。遂致演成今日吳音寧「賣菜」,韓國瑜「賣蔡」的因果。這是不是自作孽不可活?
因果二:民進黨不應推出台北市長候選人來挑戰柯文哲,這是選前用膝蓋想亦知之事,遂致落到今日的因果報應。這是不是自作孽不可活?
因果三:民國103年(二○一四年),太陽花冒出頭的時候,其實正是民進黨內「凍結台獨黨綱」甚囂塵上之時。當時的民進黨上層,像是已經看完整場電影的人,他們知道了台獨的結局,所以有凍結台獨黨綱之念,可稱為「過氣獨」。詎料,這批「過氣獨」卻碰上了太陽花這一批剛剛看到電影開場而不知結局的遲來者,「過氣獨」立馬將之封為「天然獨」,並視為救命的稻草,而成為太陽花的「收割者」。演變至今,時代力量在此次議會選舉已然成為民進黨的勁敵,而轉為陳菊口中的「收割者」。何況,韓流中出現的巨量年輕人,更似乎比太陽花提前看完了整場電影。這是不是民進黨自作孽不可活?
因果四:民進黨已「完全執政」,但仍然堅持其「單邊敘事」或「一半敘事」的政治操作。此次選舉,即是此種「單邊台灣敘事/一半台灣敘事」的破滅。民進黨已壓制不住「另半邊台灣敘事」的強烈反抗,更不能不面對「全面台灣敘事/整體台灣敘事」的大反撲與大翻轉。這又是自作孽不可活。
民進黨此種「單邊一半的台灣敘事」,例如:只看到反核的台灣,看不到主張以核養綠的台灣。只看到挺同的台灣,看不到對性別議題有保留的台灣。只看到主張廢死的台灣,看不到主張保留極刑的台灣。只看到年金的「改革」,看不到年改操作的鬥爭與撕裂。只看到主張卡管的李遠哲等,看不到校園自主受傷的血淋淋。只看到戒嚴體制的錯咎,看不到自己竟然也是東廠林立。只看到太陽花,看不到其他千科萬目的百花世界。只看到要滅絕國民黨的台灣,看不到想要維持政黨制衡的台灣。只看到要推倒中正紀念堂的台灣,看不到認為蔣氏父子是反共保台恩人的台灣。只看到主張台獨的台灣,看不到拚死也要維護中華民國的台灣。只看到自己場子裡一片台灣旗,看不到別人場子裡一片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只看到反對九二共識的台灣,看不到贊同九二共識的台灣……。
以上,就是台灣的民主現狀這兩個「一半的台灣」,往往是五五波甚至,在諸多議題中,民進黨尚居於四六波或三七波的劣勢但是,民進黨卻只看到自己的支持者,看不到持不同意見者且竟然妄稱:這就是「民主」,這就是「改革」簡直豈有此理
韓國瑜是一個政治奇蹟,未來的吉凶成敗難卜,可謂仍是一個「帶著問號的勝利」。但此次選舉卻無疑是民進黨的慘敗。標誌著民進黨「台獨/民主/愛台灣」三大謊言的再戳穿。也就是,蔡英文已輸掉了「一半台灣」的綠色敘事。
韓國瑜在此次選舉的破題金句是:「高雄又老又窮。」
這句話說出了「另一半高雄的敘事」,也外溢為「另一半台灣的敘事」。
高雄在負債三千億之下,廿年來部分市容市貌確有美化,但這只是「高雄一半的故事」。這一半外貌美麗的高雄,與另一半「貨賣不出去/人進不來」及「北漂/外漂」的高雄,形成了強烈對比。這就是韓國瑜所說「又老又窮」的另一半高雄。
民進黨認為,把高雄說成「又老又窮」不公平,而呂秀蓮甚至乾脆把持此看法者指為「魯蛇」。
但是,民進黨須知,並非所有的高雄人都會像陳水扁一家人那樣看高雄。阿扁一家正是「一半高雄敘事/一半台灣敘事」的經典。住在高雄的豪宅中,超越中監規範、超越正義準則,荼毒法律尊嚴;主張一邊一國,獲得徒眾的崇拜與關懷,陳致中又風光競選市議員。對陳水扁一家而言,這「一半的高雄/一半的台灣」,當然不是又老又窮。
不過,畢竟高雄仍有思維不同於陳水扁的人,因此對高雄的見解也有不同。這些人看到了被政治遲誤得「又老又窮」的高雄,造成了韓流。這就是「另一半的高雄」。
其實,民進黨不但一向只說「高雄的一半敘事」,也一向只說「台灣的一半敘事」。民進黨的台灣敘事,要切割中華民國,要切割中華民國憲法,要切割中國,要切割兩岸關係……。這些切割,都是「台灣的一半敘事」,並觸動了此次「另一半台灣敘事」的大反撲與大翻轉。因此,韓流才有如此猛爆的外溢效應
韓流呈現了「另一半的台灣」看韓流出現的國旗海,即知造成韓流的根本底蘊是民進黨欺負糟蹋汙辱中華民國太狠太毒也太久了,尤其在以錄音帶及走路工盜取的高雄
韓流說出了「另一半台灣」的「中華民國敘事」,使得高雄地區不再在紫爆卅年的「一半的綠色敘事」中窒息,並爆發了此次大變天。這對於重建「完整的台灣」,有重大意義
民進黨應知警惕:勿使「討厭民進黨是全民最大黨」,從這場選舉外溢







庇蔭中台灣 「燕子」最該謝「禿子」


2018-11-25 01:25 聯合報  邱師儀/東海大學政治系副教授
盧秀燕(中)大贏對手林佳龍二十萬票以上。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民國107年(二○一八年)九合一選舉結果確立了蔡總統過去兩年的聲討黨產、轉型正義與年金改革,在手段上無法獲得多數選民認同,造成藍軍集結大反彈。國民黨在各都大勝,包括新北與台中,與就算綠營該贏也贏不多的台南,與這次最經典高雄韓國瑜的逆轉勝,都反映出這次是藍綠對決的盤。
精確一點說,這次韓國瑜的外溢效應發揮地淋漓盡致,甚至影響到柯P的白色力量,讓台北市選民藍綠歸隊,讓深綠的「姚粉」產生危機意識,結果棄保不完整,讓柯P與丁守中平分秋色,僵持到最後一刻。另一方面,選民對綠營的好市長,包括桃園鄭文燦與基隆林右昌仍舊給予肯定
雖然蔡總統認為改革幅度很大,體悟到讓很多「既得利益者」對民進黨徒留憤恨,但看到票數這樣開出,大概心裡也有數。民進黨權力核心蔡英文已辭黨主席,賴清德原也口頭請辭,但蔡表示已請其留任。民進黨這一役的困境應是,無法有效動員年輕人與勞工對她的原有支持,但執政以來激怒太多藍營、淺藍甚至中產選民,透過韓總全國走透透代替吳敦義輔選,將所有反蔡勢力化為一張張選票
套句沈富雄的話這次倒不是國民黨多厲害,而是今天的台灣最大黨是「討厭民進黨」這次選舉結果再次給民進黨一個警惕:那就是從阿扁執政以來,如果仍舊無法在經濟上替台灣找到出路,在薪資上拉高年輕人薪資,在兩岸關係上與對岸對話,只是一味進行「重分配」與「清算在野黨」,則民進黨的中央執政就會有一個保鮮期,而且最短可能就只有四年,不管柯P是否連任,民國109年(二○二○年)柯出來選總統斷蔡連任之路的可能性都在。
而台中,韓總的外溢效應也幫了盧秀燕,盧從黨內初選時與江啟臣殊死鬥,黨內民調不到一%險勝後,從原本不受原台中縣派系支持,民調也不被看好,到最後票開出來竟大勝林佳龍二十萬票以上。甚至藍軍氣勢也蔓延到彰化,讓一向都跟台中一起變天的彰化,藍營王惠美也大贏魏明谷近十萬票;同時雲林縣長與嘉義市長選舉結果都綠翻藍
今年中部各縣市藍綠對決氣氛非常清楚,在韓國瑜十月份顯著崛起前,都還瀰漫著股反政黨氣息,但在韓流崛起後,並且在中部各縣市走透透替國民黨籍的市議員甚至里長候選人助選,則立即轉化為藍綠對決氣氛。許多無黨籍市議員候選人本來都還在搭柯P旋風,韓流一起竟發現鎂光燈都被所謂的「漢子、禿子和燕子」吸引,韓流庇蔭藍營市議員候選人,台中各區都有不少藍營新秀高票上榜,也拉下不少連任多屆的綠營現任市議員。
儘管國民黨大勝,也不是沒有結構性宿疾存在。吳敦義「母豬說」,要不是連勝文分享被霸凌經驗巧妙扭轉,則吳表現絕對是扣分。令人費解的是選前國民黨還以吳為首強力放送晚會廣告。最怕的是國民黨舊勢力認為,韓流效應是黨中央功勞,徒浪費這波讓韓國瑜與中生代江啟臣、蔣萬安等人順勢換血的機會,國民黨不能總是把勝利寄望在選民討厭民進黨之上。






民進黨的未來...中央帶衰地方 派系逼宮


2018-11-25 01:21 聯合報  施正鋒/東華大學民族事務暨發展學系教授
蔡英文總統(右二)率民進黨秘書長洪耀福等黨內高層向支持者致歉,並宣布辭去黨主席以示負責。 記者王騰毅/攝影

民進黨在這次九合一選舉大挫敗,不要說原先不看好的宜蘭、澎湖跟彰化,也不要說危險邊緣的嘉義、雲林及台中,竟然在執政廿年的高雄都淪陷,而重鎮台南也贏得相當辛苦。閣揆賴清德口頭向總統請辭,蔡英文也辭去黨主席只不過,秘書長洪耀福認為只是選舉策略錯誤,臉不紅氣不喘,令人嘆為觀止
民進黨輸在中央政府表現糟糕,地方從政同志被帶衰,即使有再多的財源及建設,也彌補不了眾人的憤怒,儼然是四年前馬英九的翻版。大體而言,民進黨的作法是打壓深藍、拉攏淺藍、應付淺綠、排斥深綠。因此,軍公教年金改革原本沒有必要如此粗暴,除了要回溯剝奪政府答應的權利,在長達一年的協商會議百般羞辱,甚至於剝奪釋憲的機會,結怨甚深。
在光譜的另一端,深綠選民也對蔡英文政府強烈不滿,先是以維持現狀應付國家前途的定位,再來對於東京奧運正名遮遮掩掩,而台北市長選舉又是相當曖昧,更不用說轉型正義應付了事;所以,對於民進黨的背叛只能以含淚不投票來表達。在馬英九喊出「新三不」之後,民進黨改弦更張,希望能動之以情,陳其邁在最後一場造勢晚會落淚,秋高氣爽,仍然無法挽回民眾失望的心。
儘管陳菊在內閣安插不少高雄市府團隊,然而,由於輔選失敗,既然口頭辭去總統府秘書長,恐怕無顏見江東父老接掌閣揆。最有希望的,是蔡英文上回大選的搭檔立法院長蘇嘉全,他沒有任何瑕疵,又把總統交代的法案都通過了。黨主席必須是總統最可以信任的心腹、且有能力周旋於各大派系,放眼看去就只剩秘書長洪耀福的老闆陳明文;他雖然權傾一時,畢竟割喉而來,恐難服眾
接下來大家會質疑蔡英文是否有資格連任?要是她選擇與柯文哲攜手合作,國家定位立場相近,會不會逼迫深綠出走,或本身被開除黨籍?如其他派系逼宮,她是否有可能跟柯文哲結盟?由於賴神被玩完了,或許會被蔡英文酬庸列為副手,那麼,新潮流願意好不容易培養的儲君被虛無化嗎?非戰之罪,如他破釜沉舟,選擇暫時沉潛,等待東山再起,應還有機會。
國民黨一夜之間鹹魚翻生,黨內權力結構勢必巨幅調整。韓國瑜此番取代柯文哲四處外溢,對於民進黨的頹勢有摧枯拉朽的功勞,原本黨內的四顆太陽又多了一顆。只不過,不要忘了王金平有整合地方派系的功勞,不能過河拆橋。同樣地,儘管黨主席吳敦義發言有令人非議之處,也不能忽視他畢竟是調和鼎鼐的功臣。另外,如何降低新黨的色彩、深化接地氣,否則有可能重蹈當年趙少康的覆轍。
最尷尬的應該是台北市長柯文哲,原本一路領先,最後跑出東施效顰,把他的光環都搶光了。話又說回來,年輕選民對於藍綠陣營都有意見,恐怕不甘心白色力量沒有代理人。柯文哲連任選得如此辛苦,如果要更上一層樓,必須強化組織、以及國政能力,不能繼續裝瘋賣傻、矇騙過關。終究,如果傳統藍綠代表的是認同政治,新的政治勢力期待被認同,必須看到年輕世代在分配上的相對剝奪感。






國民黨的未來...黨中央成空殼 諸侯出頭


2018-11-25 01:18 聯合報  楊泰順/文化大學政治研究所教授
侯友宜(左起)、盧秀燕、韓國瑜的連線帶起了整個選情。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這次地方選舉國民黨大獲全勝,但高興最好別沖昏頭;因為這次勝選,將對國民黨延續百年的權力結構造成可觀的衝擊,其影響或在未來半年內將逐漸浮現,黨的領導階層若不能妥善應對,今天的勝利或將極為短暫。
傳統上,國民黨一直憑恃著從上而下的權力體系,維繫著黨的認同與團結。民國89年(公元兩千年)前國民黨長期執政,總統兼主席握有政府資源與龐大黨產,領導人不愁沒有棍棒與胡蘿蔔控制這部黨機器。故而李登輝一個缺乏淵源的人,也能夠在兩年內讓軍頭與黨幹臣服。第一次政黨輪替後,國民黨失去中央執政權,但當時國民黨在立院仍具有相當實力,且黨產也還足以應付黨的傳統功能,當時首都市長雖野心勃勃,但也不能不與黨內勢力妥協,一度還必須由人脈豐沛但無公職在身的吳伯雄擔任黨主席。直到馬英九當選總統,國民黨才又回到熟悉的黨政一元化領導
這次形勢則與第一次失去政權時不同,不僅立院席次為史上最低,黨產也全遭凍結,就連一些外圍團體也無不受到監控。在這樣形勢下擔任黨領導人,絕對是件苦差事。據說黨主席每月都得奔走籌措三千萬的基本開銷,哪裡還談得上對黨提名候選人的經費挹注。選戰初期,就連韓國瑜也曾公開抱怨黨部不給糧草,逼著他只能以礦泉水加滷肉飯去支應選戰。但民進黨政府的打壓,反倒使得國民黨的「金牛標籤」沒能成為這次選戰話題。當柯文哲以舊思維狂吼:「你相信丁守中的競選經費花得比我少?」時,恐怕有不少人是相信的。史上第一次,國民黨打了場不靠金錢的選戰
但如果政府權勢與黨產資源是國民黨傳統上賴以維繫向心力的桶箍,一旦兩大皆空,黨中央領導便可能受到撼動。無可諱言,國民黨此次能夠大勝,「韓流」外溢應居首功,「禿子、燕子、探子」三都合體營造的氣勢,顯然不是黨中央規畫的策略。反而黨中央的「新三不」與「母豬說」被認為只有負分效果。當地方公職以個人魅力與彼此串連打下一片天時,黨中央的列寧式領導自然岌岌可危。
獨占核心價值的詮釋權,是所有政黨維繫領導權威的不二法門。但國民黨過去或許懍於本土勢力的高漲,長期以來不敢將國家認同推到文宣第一線,反而處處附和民進黨的語調,讓中華民國幾乎消失不見。但在這次的選戰中,韓流竟然不經意的在台灣最本土的選區中,把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幻化成競選的標誌,除了讓人感覺南北倒置,也意味著黨中央不再是振興黨魂的領導者沒有黨產、缺乏行政資源、不敢宣揚黨魂,國民黨中央已然只是空殼子
這次勝選,黨主席吳敦義當然有他運籌帷幄的貢獻。但若因此以為,他可依循舊有模式,憑藉三十餘位中常委簇擁,順勢成為國民黨民國109年(二○二○年)的總統候選人,則有些言之過早。當地方行政首長必須憑藉個人實力延續政治生命,他們很難不會關心,四年後爭取連任時,誰可在中央為他們創造施政績效?故而明年地方諸侯上任後,當然不可能放棄他們對總統候選人的發言權。當年國民黨失去執政權時,馬英九的意向便對黨內提名具有舉足輕重影響力;現在政權還在他黨手中,黨庫則比以往更加空虛,黨魂詮釋又置於不顧,將來地方首長結合向中央叫板,應不會讓人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