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8日 星期二

【專家之眼】美國務院更新美台關係現況 台灣看不清楚(廿一)

◆  【專家之眼】美國務院更新美台關係現況 台灣看不清楚(廿一)

◆  【專家之眼】台積電難吞英特爾這個燙手山芋
◆  【專家之眼】玄同,李安擁有一般導演所沒有的這個能力
◆  【專家之眼】美歐關係大翻轉







【專家之眼】美國務院更新美台關係現況 台灣看不清楚


2025-02-18 06:01  聯合報/ 楊穎超/銘傳大學副教授
美國務院忽然修改了官網的美台關係介紹。圖為美國國務院下轄的外籍記者中心。(聯合報系資料照片、記者張文馨/攝影)


就在川普政府揚言要對台灣半導體加徵關稅,又頻頻傳出六親不認,關注處理的國際事件常暗示對台不利的政策風向之際,美國務院忽然修改了官網的美台關係介紹。台灣只須表示歡迎,還是要對背後意涵謹慎以對呢?這要從川普政策的源起解析。

面對台美貿易爭議,有主張稱,台灣應向美國據理力爭,因為雙邊產業高度互補,長期維持緊密的供應鏈關係,與其他巨額逆差國家不同,唯有將台灣差異化,才能將影響降到最低;由此引申,台灣對美關係該當繼續專注於緊密配合,只要做得好,就能照舊外溢安全領域:讓美台之間的利益同化共享,川普仍舊會持續保護台灣。類似思維具體表現,就是前日賴政府國安高層會議提出的三點結論。因此,對於美國務院修改官網介紹的正面措辭,只需表示歡迎足矣。

然而,相關說法恐怕是文不對題。向美國據理力爭,應當先知道,美國的「理」是什麼?由美國國力漸弱前提導引出的兩個關鍵詞:零和賽局因勢利導值得注意。細言之,川普之所以當選、推出讓所有盟邦意外的政策,是因為美國國力變弱,卻要同時應付中國大陸的競爭,以及弭平國內貧富差距,川普政府念茲在茲的新政策,重點既在強調國家安全,也要把財富回流美國,讓美國人有工作做這是零和賽局思維

在此觀點下,連經貿與安全關係更緊密的加拿大與墨西哥都要被關稅教訓,台灣談供應鏈共榮恐怕並非站在美國的「理」上。對此我們亦可觀察川普從選舉至今談台灣的半導體,始終強調台灣是從美國搶走晶片產業。雖然類似共榮解釋早已透過外媒及台灣政府講過多遍,川普還是堅持己見,這就表明,台灣過去雖然對美出口多為中間產品、供美國產業所用,但台積電不在美國製造先進晶片,就已「影響美國國安」,貿易逆差也顯然沒讓美國賺到足夠的錢,還「搶了美國人工作」。這是台美貿易屬於零和賽局的措辭,台灣不把這些交出來就是沒理。

至於配合美國需求,成果能一如既往地外溢到滿足台灣安全嗎?這就進入了因勢利導部分。由於美國國力不如往昔,川普在國際衝突中沒有要主持正義,他關心的是美國如何能獲得最大利益,即便知道決定可能引來外交官僚與盟國反對,他仍是一意孤行。最近由川普親自處理的國際爭議,都是最弱者倒楣。

例如在加薩問題裡,川普在與以色列總理內唐亞胡的記者會上,宣布美國將控制並接管加薩走廊,將其打造成「中東蔚藍海岸」,當地巴勒斯坦居民應被重新安置在其他地方。連國務卿魯比歐都承認,他是看電視才得知川普提議;白宮幕僚長威爾斯在現場也是一副驚訝表情。

「清空加薩」與「中東蔚藍海岸」的構想,有以色列之前「加薩2035」草案及川普女婿庫許納影子。而川普面對排山倒海的批評,仍堅稱以巴戰爭結束後,以色列會將加薩交給美國,美國會將加薩打造成世上最偉大又壯觀的開發項目。只是原巴勒斯坦居民不見了。

至於在俄烏戰爭裡,烏克蘭的歐洲盟邦一直主張與烏有關的決定該有烏國參與,但川普也是突然宣布他與俄羅斯總統普亭進行了長達90分鐘的通話,然後才與烏國總統澤倫斯基通話約一小時。此舉引起了盟友猜疑北約秘書長呂特慕尼黑安全會議上就表示,歐洲成員國應停止抱怨在有關烏克蘭未來的和平談判和討論中被邊緣化,該轉而採取行動;歐盟對外政策高級代表卡拉斯則擔心,川普在烏克蘭議題上姑息普亭

從川普現在注重零和賽局與因勢利導的「理」來評估美國務院修改與台灣關係介紹的措辭,就會知道修改什麼內容不重要,這恐怕只是美國務院放出的外交迷霧,讓人看不清川普對待弱方的真實想法。若是更陰謀論點,還可以猜測是否要台在抗中路線裡走的更遠一些。

人民應該反思賴政府作為是否符合台灣利益。台灣固然必須跟美國談,但要認清的是,我們對美依賴越重,他們的要價就越多。目前綠營在美中關係裡單壓一邊,使我們不僅對國安經費壓力大,連要買什麼武器、何時拿得到,也是美國說了算。而小台灣是永遠填不滿美國需索的。如果能在對美談判前,先與中共達成一定程度的交流,我們就至少可立即減輕一定程度的美國要價壓力這是顯而易見,也具有立竿見影效果的布局,問題是,民進黨政府願意這麼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