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6日 星期六

【專家之眼】談談炒作東沙鑽油平臺「越界」案(十五)

◆  【專家之眼】談談炒作東沙鑽油平臺「越界」案(十五)

◆  【專家之眼】教師荒下的教育困境與改革契機(十三)
◆  【專家之眼】英國政府想錢想瘋了嗎?啥是留學稅?去兵(十一)
◆  【專家之眼】2025 北京九三閱兵的多重意義










【專家之眼】談談炒作東沙鑽油平臺「越界」案


2025-09-06 06:02  聯合報/ 張競/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
中國大陸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日前在東沙附近海域實施探勘活動,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要求中國大陸應說明清楚。圖為八月初陸海警「3102」船侵擾東沙海域,海巡出動巡護8號應處。 (記者張議晨/翻攝)


9月2日美國智庫《詹姆士城基金會》(The Jamestown Foundation)在其網站「中國短評」(China Brief)欄位,以「耍詐遊戲:中國鑽油設施侵害臺灣之東沙島」(Rigging the GameRC Oil Structures Encroach on Taiwan’s Pratas Island)為題發表研究報告(https://jamestown.org/program/rigging-the-game-prc-oil-structures-encroach-on-taiwans-pratas-island/),針對中國大陸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CNOOCChina National Offshore Oil Corporation)在東沙附近海域實施探勘活動,指稱此等作為會侵害我方海洋權益,認為政府必須仿效越南對此公開表態,方能阻止事態繼續惡化。

隨後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針對英國《衛報》(The Guardian)9月2日依據前述研究報告,以「中國在臺灣專屬經濟海域內探勘開發油氣-專家指稱此舉可能係北京採取『灰色地帶行動』攫取爭議地域行動」(China drilling for oil and gas inside Taiwan’s exclusive economic zone-ExclusiveExperts say the move could be part of Beijing’s ‘greyzone’ grab for disputed territory)為題之報導(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2025/sep/02/china-drilling-oil-gas-inside-taiwan-exclusive-economic-zone),表示「有關情形,我國國防安全單位均有掌握,並就相關行為樣態、風險等進行整體研議以為因應;中國應對此行為作出清楚說明,並即刻停止在我國在內區域各國經濟水域從事非法設置開採活動。」

同時郭雅慧亦指控近年來中國大陸在其周邊海域油氣探勘活動,「涉及違反《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等國際法律規範,更嚴重衝擊國際秩序,為區域穩定帶來了不確定風險」。儘管如此,顯然賴清德政府僅將回應限制口頭表態,明白讓各方看出無意採取具體行動進行對抗或是驅離。英國《衛報》依據郭雅慧回應聲明,再以「臺灣指控中國違反國際法進行探採作業-該島政府要求中方停止在其經濟海域探採油氣行動」(Taiwan accuses China of breaching international law over drilling-Island’s government demands halt to Chinese oil and gas operations in its exclusive economic zone)為題,報導回應內容。(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2025/sep/04/taiwan-china-oil-gas-drilling-exclusive-economic-zone-pratas-islands

在此必須提醒,前述詹姆士城基金會研究報告為此事源頭,其中領銜作者為知名研究中國大陸學者艾立信Andrew S. Erickson),隨後兩名作者位於臺北市內湖科技企業「影臻智太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 Jason Wang(王柏仁)以及該公司員工 Pei-Jhen Wu,最後再加上目前還在政治大學進修博士學位,亦在影臻智太股份有限公司負責海洋活動分析業務,來自菲律賓之 Marvin Bernardo 先生。(影臻智太股份有限公司官方網站為https://www.ingenispace.com/)因此聲稱中國大陸鑽油平臺東沙海域侵門踏戶,到底是否為出口轉內銷政治操作,讀者可自行判斷。

筆者接獲英文政論網站「骨牌理論」(Domino Theory撰稿幕僚來電詢問此事(該政論網站網址為 https://dominotheory.com/),筆者告知此事疑點甚多應係政治炒作,現僅藉《聯合新聞網專家之眼》提出說明,祈請各方先進不吝賜教。

首先必提醒,東沙島距大陸海岸線不足兩百海浬,而詹姆士城基金會研究報告標示鑽油平臺作業位置,其實亦在中國大陸專屬經濟海域內,而依據我國《中華民國專屬經濟海域及大陸礁層法第3條:「中華民國專屬經濟海域大陸礁層外界界線,由行政院訂定,並得分批公告之」。讀者不妨認真尋找,東沙島海域專屬經濟海域是否曾經依法公告?假若未曾公告,就率爾指控對岸入侵探勘油氣,恐怕會自取其辱。

就算主張兩岸一邊一國,依據《中華民國專屬經濟海域及大陸礁層法》第4條:「1. 中華民國之專屬經濟海域或大陸礁層,與相鄰或相向國家間之專屬經濟海域或大陸礁層重疊時,其分界線依衡平原則,以協議方式劃定之。2.前項協議未能達成前,得與相鄰或相向國家基於諒解合作之精神,作成過渡時期臨時安排。3.前項臨時安排不妨礙最後分界線劃定」。臺北與北京從未東沙海域劃界進行協商,從何指控對岸越界呢?

更要提醒,兩岸絕對不能搞成國際問題,否則絕對無法獲得妥協方案;正因當初兩岸在法理劃界刻意保持模糊,才能創造在臺灣海峽海域合作探勘油氣空間。而且就北京立場來說,兩岸同屬一國,因此北京所擁有專屬經濟海域臺灣鄉親亦能運用;就算我們在大陸沿海,進行油氣探勘作業,對岸也不會指控我們入侵專屬經濟海域

讀者可查閱海巡署所公布《執法範圍》(
,在中華民國護漁範圍示意圖第29點至第30點連線,我方護漁範圍早就深入並極度接近大陸沿岸海域,依據該圖就知大陸並未跟我方計較海域界線。

我方亦確實從未正式劃設東沙島專屬經濟海域範圍;在詹姆士城基金會研究報告中有張示意圖Figure 1Location of Permanent Structures in Taiwan’s Claimed EEZ),上面標明 TAIWAN EEZ,就不知道從何而來?我國是否曾依據《中華民國專屬經濟海域及大陸礁層法》第3條劃設公告,還是空穴來風胡亂劃線,讀者可自行判斷。

大陸海域探勘活動向來透明,必定發布航行警告,而且相關鑽油平臺工作船舶都會開啟 AIS 自動船位報告系統,同時亦都附有「海上移動服務標識」(MMSIMaritime Mobile Service Identity)編號,在航運如此繁忙海域進行探勘,要是未曾發布航行警告,航業界早就提出抗議,怎可能如大夢初醒般,到今天才被揭露?

限於本稿件篇幅,最後提醒,對比東沙島太平島客觀條件完全相同,假若民國一O五年(2016年)南海荒誕仲裁案,判定太平島不能主張專屬經濟海域,請問此時又強調東沙島專屬經濟海域,顯然難以自圓其說是否應該先支持我國太平島能夠主張經濟海域,再回過頭來探討東沙經濟海域是否被侵門踏戶






魏國彥/鑽取海洋岩芯 充實核三安檢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魏國彥/鑽取海洋岩芯 充實核三安檢
◆  葉匡時/我們需要什麼樣的部會首長?
◆  林中斌/習近平穩嗎?
◆  蘇益仁/早期失智防治 健康台灣下一道必考題
◆  陳冲/凱恩斯的諍言 專業但不必過謙
◆  闕志克/族群滅絕受害者 如何變成加害者









魏國彥/鑽取海洋岩芯 充實核三安檢


2025-09-06 00:21  聯合報/ 魏國彥(作者為台大地質科學系退休教授)


八二三「核三延役公投」前一天,台電公司董事長曾文生表示「無論核三公投結果,均啟動自我安檢」。另方面,早在六月底公投成案之後,「全國廢核行動平台」召開記者會,邀請國內兩位地質學界權威陳文山教授李錫堤教授,說明核三廠址的地質危險,相關發言披露在「廢核平台」與「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網站」,廣為媒體報導,也成為後來公投辯論反方代表主要論點-反核少女手持圖板,顯示斷層直直切過核三廠。

在記者會上,兩位教授先表明,他們引用資料來自台電公司報告,分別為民國一○四年的「恆春斷層(含核三廠)地質概況」,以及一一一年的「地震危害篩選報告馬鞍山核能發電廠」。陳教授直言,根據報告的資料,「恆春斷層經過核三的大門,距離反應爐大概只有九百公尺,台電說是一公里,不管怎樣,反正斷層就是在廠區裡面,這是確定事實」。

陳教授另外還「發現」了一條斷層,他展示了台電委託中興工程顧問公司調查新剖面,「在 D-D' 剖面裡有一個很特別標記,那是所謂的『剪裂帶』」。他強調:「我可以明白告訴你,那就是『斷層剪裂帶』,全名就是這樣。雖然一般人可能看不出來,甚至有些地質學家也會忽略,但我可以明確地說,這些就是地下存在斷層結構。」

兩條斷層如果真實存在,且具活動性,核三當然不能重啟。其實,台電公司與「核能安全委員會」近十年來,對於四個核能電廠安全性做了許多調查檢討,相關報告在網路上都能下載;問題在於,對於報告內容如何解讀陳教授認為原報告語意模糊,他把「潛台詞」翻譯成「大白話」,他說:「台電沒有造假,他也老實告訴你,這邊的地層破裂的、有斷層,在這邊有剪裂帶,其實這裡就是斷層」。

是台電太保守?還是陳教授太激進?論者質疑「從剪裂帶變為斷層」是否有過度解釋之嫌?有網民做成梗圖,戲稱為「民進黨版本斷層」。我要在此呼籲,曾董事長不能坐視不管,務必要對這兩條斷層仔細檢驗,不只為核三重啟與否把關,也要安定恆春居民;他們真的居住三條活動斷層之上嗎?需要撤離家園嗎?

台電與核安會報告,都指明恆春斷層向南延伸入海,延伸長度有廿公里我建議,為了驗證恆春斷層活動性,以及陳教授所稱「兩條斷層」的存在,台電在後續「自我安檢」中應加入南灣海域海洋岩芯鑽取研究,因為海底連續沉積,比陸地上有更完整的紀錄檢測海底「斷層」兩側近萬年來「全新世」的沉積物,可以有充分海洋鈣質化石供作碳十四定年,將可究明究竟有無斷層存在斷層錯動量多大?甚至看得出活動頻率

當然陸地上的研究需精進類似研究花蓮米崙活動斷層,裝設光纖 DAS 監測,解析度以米尺計乃至在需要的地方,井下光纖地表三維空間同步監測,也可協助尋找斷層這樣的研究布局將可補充陸地上的槽溝研究成果(陳、李二位教授的專長),海陸並進相輔相成斷層存在與否及其身世,即可弄得一清二楚







徐遵慈/對美談判沒有贏家 台灣須向前看

◆  徐遵慈/對美談判沒有贏家 台灣須向前看
◆  詹文男/當AI來作媒:從親友到伺服器
◆  陳國樑/TISA帳戶,你買官方存錢筒嗎?










徐遵慈/對美談判沒有贏家 台灣須向前看


2025-09-06 00:00  聯合報/ 徐遵慈(作者為中華經濟研究院台灣東協研究中心主任)


美國向各國徵收「對等關稅」已在八月七日實施。多數歷經與美國關稅談判長達四個月的國家,快速走出「川普震撼」,提出對應國際新局勢的經貿產業政策;如日本宣布將與印度結盟對抗關稅,合作拓展「全球南方」市場;韓國將與越南攜手加強關鍵礦物領域合作,重點聚焦稀土;另如馬來西亞發布最新五年計畫,印尼亦提出重振紡織產業等政策。

川普上任後陸續拋出課徵高額關稅、取消產業補貼、要求赴美投資等各項政策,施壓各國對美國談判及配合。雖然最終談判及實施「對等關稅」的稅率高低不同,但全球與美國貿易往來的國家沒有贏家,全部需支付更多關稅與非關稅成本,以進入美國市場。

川普震撼」宛如對各國的經濟韌性風險管理測試。一方面,大多數國家面對川普強勢作風,已認清美國市場的高度風險不確性,因此紛紛重新檢視對美關係經濟倚賴程度思考降低分散對美倚賴因應戰略。另一方面,川普政府嚴懲中國產品「洗產地」及假道第三國出口美國,也迫使各國重新檢視製造業對中國進口原料、礦物及工業半成品的倚賴,尤其是東南亞國家,例如越南、泰國。川普政府將對「轉運商品」一律課徵四成關稅的做法,像是當頭棒喝,迫使這些國家陸續提出產業升級進口替代分散進口來源等政策。

八月間,日本首相石破茂與印度總理莫迪會面,雙方同意深化印日經濟安全合作;因應美國對印度商品課徵高達五成關稅的壓力共同強化供應鏈安全機制,並將在 AI、太空、高速鐵路等領域加強合作。為加強關鍵產業如國防、半導體、電動車、能源等供應鏈韌性,及避免受制於中國把持稀土關鍵礦物日印雙方並簽署關鍵礦物資源合作協定」。

同樣在八月,韓國與越南領袖峰會,韓越宣示將在民國一一九年(二○三○年)前將雙邊貿易金額提高至一,五○○億美元;韓國宣布將投入官方開發援助ODA計畫,在越南設立關鍵礦物供應鏈技術合作中心雙方戰略合作將延伸至資源、國防、基礎建設與科技領域。韓國為拓展分散市場,正研擬重啟加入 CPTPP 程序;越南則鎖定歐洲、中東、非洲,開拓美國、中國以外新興市場

面對「川普震撼」對各國經濟韌性測試台灣與日、韓、印、越等國的「考試結果」都低分掠過;尤其台灣同時對美中兩國高度倚賴,更導致雙重風險對美國談判沒有贏家,台灣必須快速走出對稅率談判的糾結全面檢視川普關稅對國際經貿情勢與我國產業發展衝擊協助國內不同產業妥為因應

此外,台灣更須提出經濟產業合作戰略借鑑他國資源合作供應鏈多元化策略深化與其他國家在市場、製造體系、資源上的合作台灣爭取加入 CPTPP 受挫,應立即盤點「新南向政策」、「非洲計畫」、台歐合作等重要倡議,尋找夥伴與合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