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16日 星期一

經濟日報社論/台廠避貿易戰火 政府當掩護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29119/web/

.聯合報社論/「川普之亂」禍及全球
.聯合報黑白集/阿扁要蔡英文謙卑
.經濟日報社論/台廠避貿易戰火 政府當掩護






經濟日報社論/台廠避貿易戰火 政府當掩護


2018-07-16 00:22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美國貿易代表署7月10日宣布,將再次動用301條款,針對中國高達2,000億美元的商品課徵10%的關稅,以回應中國大陸對美國產品的關稅報復行為。這一輪清單主要包括農礦、化學、紡織、金屬、機械及電子電機產品等總計6,031項。這項清單尚待貿易代表署於8月20日舉辦公聽會後決定課稅項目。
美國之所以再次向中國大陸祭出301條款,主要是因為美國6月15日以竊取智慧財產權與技術等不公平貿易行為為由,向價值500億美元的大陸輸美商品課徵25%關稅。中國隔日隨即反擊,於6月16日公布對美課稅清單,總計659項產品,總值亦約500億美元。美國政府認為中國不僅沒有改善不公平貿易的作為,還對美國產品施加關稅,實在沒有道理。
針對美國的行動,大陸商務部在官網發表聲明,除了指責美國歪曲事實、貿易霸凌外,也指出美國此舉將戕害全球產業鏈,阻礙全球經濟復甦,殃及眾多跨國公司和消費者利益。聲明中並表示,中國大陸一直都秉持「不願打、不怕打、必要時不得不打」的立場,在美方率先開打貿易戰的情況下,被迫採取對等反制措施。
以目前中美雙方對峙的情況來看,兩造爭端恐難在短期間落幕。台灣經濟以出口為主,尤其是電子資訊產業,訂單主要來自美國大廠,生產大部分在中國大陸,面臨兩大經濟體貿易戰逐漸升溫,恐難置身事外。
就台灣電子產業而言,以美國7月10日所公布的清單觀之,影響較大的主要是電腦板卡及零組件等項目,中國大陸出口至美國約151億美元。對於以板卡形式出貨的台灣廠商將造成較大的影響,不過大型業者可以準系統、全系統方式組裝出貨,或以全球生產基地調整來因應,預期中小型業者將面臨較大的挑戰。
在網路通訊產業領域,本次清單涵蓋大部分有線及無線通訊產品,台灣網通設備在中國大陸生產製造、出口至美國,產值約新台幣1,880億元,約占我國網通設備產值三成,評估短期將受到部分衝擊。但因廠商與歐美客戶合作關係穩固,中長期若能進行全球生產布局調整,評估相關影響可望趨緩。
整體來說,手機及筆記型電腦兩項產品與台灣產業供應鏈關係最為密切、影響範圍最大,此次都未在美國所列清單中,對我國資訊代工廠及相關供應鏈廠商影響不致太大,且部分大型廠商在兩岸及全球多同時有布局,預估可藉由產能調配來加以因應。不過就中長期而言,中美貿易戰若持續,中國大陸做為世界工廠的地位恐將動搖,也將牽動資訊電子產業供應鏈版圖,政府應未雨綢繆,提前協助廠商做相關布局,並模擬未來可能情勢之演變做好因應措施。
首先,中美貿易戰各產業衝擊不一,政府應儘速瞭解各產業短期面臨的問題,給予即時必要的協助。而除了負面衝擊之外,可能的正面轉單機會與效益,也應結合公協會協助廠商積極爭取。
其次,對於生產基地短期移動不易的中小型廠商,政府應組成團隊,協助其回台設廠,並藉由鼓勵與提升其工廠智慧化投資,進行轉型升級;或搭配政府的外貿策略,協助以群聚方式轉移至其他低關稅地區,降低中美貿易戰引發的經營風險。
再者,許多大陸廠商生產的產品,因無法賣進美國市場而四處尋找出海口,恐造成市場失序,廠商除了需審慎因應外,政府也應協助避免違規轉運的議題發生。
最後,中美貿易戰持續所衍生的連鎖反應,恐將造成全球貿易秩序的混亂而影響全球經濟成長。台灣目前內需不振,若外銷也因全球貿易失調而受到衝擊,整體形勢將更為嚴峻,建議政府應提前思考相關因應對策。







聯合報黑白集/阿扁要蔡英文謙卑


2018-07-15 23:52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前總統陳水扁不參加今天在台北舉行的民進黨黨代表大會,改用影音發聲。 記者蔡孟妤/翻攝


民進黨昨天舉行全代會,地點選在圓山飯店,中執委和中評委的選舉都安排成不競不爭的「同額競選」。這幾幕,都頗有當年國民黨的老大氣味。行禮如儀之外,最搶鏡頭的是沒出席全代會的陳水扁;他透過錄影帶提出建言,奉勸蔡英文主席要「謙卑」面對問題。
兩年半前蔡英文當選總統,她最讓人動容的發言,就是呼籲民進黨上下必須「謙卑,謙卑,再謙卑」。事隔兩年半,卻變成貪瀆保外就醫的陳水扁大剌剌提醒她要「謙卑」,這是何等諷刺的場景!蔡英文被自己投出去的球砸中,不知有沒有感到一陣暈眩?
陳水扁本來揚言要參加全代會,「以身試法」看看法務部敢不敢抓他;但他臨時改變主意,決定用一段錄影代替出席。這不表示阿扁認輸,事實上,前幾天內閣改組法務部長邱太三被撤換;邱太三坦承,他曾幾度警告阿扁在外活動不要太過分,因此「得罪陳水扁」。
法務部長聲稱自己「得罪」保外就醫的貪腐官員,因此被迫下台,聽起來是極不可思議的事。試問,這種「罪犯鬥垮部長」的故事,除了在電影情節中出現過,在民主法治國家可曾發生?更重要的是,邱太三雖得罪陳水扁,但蔡英文也未公開挺他,甚至讓他下台以安撫扁系和獨派;這才是故事最耐人尋味之處,不是嗎?
若不以人廢言,阿扁要小英「謙卑」,倒也說出了民眾的心聲。但蔡英文能改正她「說行分離」的毛病嗎?







聯合報社論/「川普之亂」禍及全球


2018-07-15 23:48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美國總統川普(左)最近出訪英國,羞辱英國首相梅伊(右)惹議。 (法新社資料照)


美國總統川普最近出訪英國,行跡所至,處處引發爭議和示威。他羞辱首相梅伊,失禮對待女王,胡亂批評英國的脫歐政策,英國媒體稱其到訪是「來自地獄的訪問」。稍早川普出席北約峰會,他先怒槓德國「成為俄國的俘虜」,後又勒索各國要求多付軍費,也是一副狂人姿態。川普到處破壞現狀與秩序的行徑,被稱為「川普之亂」,看來災禍已由美國蔓延全球。
若以「帶來改變」作為衡量,川普的作為實屬空前他徹底改變美國社會賴以維繫的多元價值:他限制移民、反對墮胎、歧視女性、踐行粗魯原則、遂行貿易保護主義,揚棄美國一手推動的自由貿易。川普更無意崇尚「正派」,凡事只從個人和美國利益著眼,因此他的風格從鄙視、謾罵出發,對人對事絕不仁慈,其推特更成為他發洩個人情緒的工具。美國的政治文化,從未落至如此低俗粗鄙的地步。然而,川普的機會絕佳,民主國家雖然三權分立,他卻大權獨攬:參眾兩院都由共和黨掌控,國會只能夠捏著鼻子支持他的政策。
在國際上,川普把敵人當盟友,卻視盟友為敵人。在北約峰會上,他痛批德國有七成能源仰賴俄羅斯供應,等於是「俄國的俘虜」。川普還說,美國已花了大錢為保護歐洲「埋單」,他要求北約盟國須立即將國防經費提高到GDP二%以上,不能等到二○二五年。他也不顧盟友的反對,將在周一會見俄國總統普亭。
川普的狂妄,顯然讓盟友難以接受,卻又不知如何以對。德國總理梅克爾發言反駁川普的批評,強調德國所有決定都是獨立自主的,但措詞未免太弱。英國七成七民眾都對川普沒有好感,也讓川普見識到他不受歡迎的程度。但英國首相梅伊擺出隆重的歡迎儀式時,川普卻先一步盛讚甫遭梅伊開除的外相強森會成為「偉大的首相」,簡直是當眾打臉梅伊。
儘管川普的言行讓國際社會厭憎,但在美國,他卻有一大票保守選民的支持。這些主要生活在內陸州的民眾,平日對國際事務並不關心,卻是川普的死忠支持者。川普發起關稅貿易戰,這些人覺得這是為他們的利益而戰,他們覺得美國長期被外國占便宜,工作機會流失,川普正為他們討回公道。這是川普之亂背後的力量
「川普之亂」亂在毫無節制,連制衡總統權力的機制都失效了。目前最高法院傾向保守,即毋庸再論,立法權也同樣積弱不振參議院近日才通過一項無拘束力的決議,要求川普加徵關稅應得到國會「批准」,這至少反映國會總算敢挺身與川普抗衡了。原因是,今年十一月的期中選舉,川普擁有八成的共和黨選民支持,議員若反對川普,無異政治自殺。也因此,此案是由僅三分之一改選的參議院提出,需要全部改選的眾議院就無人敢作類似主張
「川普之亂」也亂在毫無章法。川普獨斷獨行,行事情緒化,又用人唯親,順我者升官,逆我者撤職。他把所有決策收攬到白宮,各部會政務官遲遲未補滿,刻意弱化行政部門功能。他喜歡任用聽話的軍人,原本外界還期待他身邊的將軍們能秉持專業忠言直諫,卻一個個被迫辭職。國安顧問麥馬斯特早就被波頓取代,白宮幕僚長凱利岌岌不保,只剩國防部長馬提斯還撐在那裡。
對於川普之亂,歐洲國家目前都在尋求避險,一方面與美國周旋,另一方面則積極開闢新盟友。歐盟各國強調團結,共禦大西洋彼岸的對手;印太諸國則積極與中國大陸開展關係,平衡對美的依賴。目前,只剩台灣還在迎合川普。台灣安全要靠美國,這是不得已的事;但對歧視穆斯林、又退出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的美國召開國際宗教部長級會議,我國受邀竟也沾沾自喜。這是否自己放棄了我們的國格與人權價值?

【重磅快評】蔡八問怎堪民一問:當前誰在執政?

.【即時短評】台南市長勝選關鍵 誰先整合成功就有機會
.【重磅快評】蔡八問怎堪民一問:當前誰在執政?

.【即時短評】年復一年王功漁火節 對地方有什麼意義?
.【重磅快評】與卡管案直球對決 葉俊榮能否揮棒得分?
.【即時短評】故宮院長的換人 得從翠玉白菜談起
.【重磅快評】葉俊榮兩肋插刀 管案解決終需刀光劍影?
.【即時短評】政院最強防彈衣 徐國勇升部長福禍難料
.【即時短評】農業問題政治解決 還要折損多少官員?
.【重磅快評】藉瑪莉亞搞造神 小心工程一日破滅
.【重磅快評】放颱風假嗎? 瑪莉亞照妖鏡照見他們的奧步
.【即時短評】駐外館處老大心態 急難救助竟分淡旺季
.【重磅快評】神啊! 誰能放我颱風假?
.【即時短評】政治考量 才是颱風假不能說的秘密
.【即時短評】強颱未到先傳交通大癱瘓 天災還是人禍?
.【即時短評】起訴馬英九 為國民黨年底選舉添柴火
.【重磅快評】邱俊榮失手?「英德政府」失守!







【重磅快評】蔡八問怎堪民一問:當前誰在執政?


2018-07-16 12:30 聯合報  主筆室
民進黨全代會昨天登場,蔡英文總統(前排中)用辛辣的口吻質問國民黨。 記者林伯東/攝影


民進黨召開全國黨代表大會,總統蔡英文在演說中連續以八個「是誰」來質問國民黨當時留下許多爛攤子給民進黨處理。蔡「八問」追殺已被打趴在地上的國民黨自有其政治盤算,但人民卻只有一問:當前可是誰在執政?
政壇至理名言:怕熱就不要進廚房!蔡英文接連八問,顯然是嫌國民黨執政時留下的「廚房」太熱!問題是,民眾已給了蔡政府整整兩年的時間去整去修,搞到如今自己民調直直落卻怪東怪西,不僅有失領導人高度,更無法解答一個根本問題:當初為何人民投票給妳?
細看蔡英文的八問,更是不知所以:就以閣揆賴清德去年底上任後說要解決五缺問題提出的解決缺電三主軸:非核家園、穩定供電、空污改善為例,請問可解決了缺電燃眉之急?又是否自相矛盾?硬要把多數「雞蛋」放在耗費巨資卻效能難估的風能上,又堅持要建深澳燃煤發電廠,如此真稱得上多元、真可改善空汚?
又以層層法規壓抑企業活力為例,兩年來立法院所通過的重大法案,究竟是鬥爭異己、搞分裂的多,還是為企業鬆綁的多?相信人民心中自有一把尺。提到新南向的全新布局,卻試問成效又是如何?為何如今民眾感受到的並不是新南向帶來的經濟效益,反而是蔡政府犧牲台灣尊嚴給單向免簽後,讓台灣「門戶大開」假觀光、真賣淫,以及詐騙集團把台灣當訓練基地的苦果?
再以兩岸關係為例,蔡英文指「是誰執政的時候,讓買辦集團主導了兩岸關係,忘了台灣人的尊嚴?」如此模糊、含沙射影的指控十足選舉語言,又豈能掩蓋兩岸關係劍拔弩張、邦交國更是接二連三丟失的事實,誠不知蔡英文又維護了什麼台灣人的尊嚴?
對照兩年前蔡英文勝選乃至風光上任的自信以及帶給人民的深深期待,如今全面轉為犀利攻擊在野黨言詞,說穿了正是兩年來搞文革式破壞性施政卻又無力興革,面對排山倒海批評之後的膝蓋式思考反射動作,放置在「改革,挺下一代」的會議主軸之中,真是何其諷刺!







【即時短評】台南市長勝選關鍵 誰先整合成功就有機會


2018-07-16 12:35 聯合報  記者唐秀麗╱即時報導
台南巿長選舉,國民黨高思博(左)、民進黨黃偉哲(右)都面對藍綠整合問題。記者劉學聖/攝影


民進黨在台南執政長達廿多年,賴清德在民國103年(2014年)以壓倒性七成二九選票大勝藍營,民進黨提名台南市長參選人黃偉哲以「正派傳承 信賴選哲」為口號,成為賴清德接班人,如今卻面臨泛綠許忠信、前台南縣長蘇煥智等「自家人」挑戰;但藍營高思博也面臨泛藍陳子敬分裂,還有無黨籍林義峰參選;簡言之,台南市長勝選關鍵在於誰先整合成功,就有機會入主市府。
黃偉哲擁有美國哈佛大學及耶魯大學雙碩士,公督盟評鑑連續17次第一名及優秀立委,獲得賴清德新潮流派系議員支持,贏得市長初選,站在巨人肩膀上,原以為可躺著選上市長,卻因初選造成派系嫌隙,引起陳亭妃陣營支持者不滿,加上中央執政等種種因素,面臨分裂危機。
距離年底市長選舉四個多月,綠營感受到「內憂外患」,黃偉哲接連拜訪前總統陳水扁、李登輝等人,賴清德上月返鄉輔選,喊出「黃偉哲當選、議會全壘打」團結口號,連蔡英文總統最近也親自到台南為黃偉哲輔選,喊出拿下90%選票,但記者問陳亭妃是否談整合?陳亭妃回應「沒有這個議題」。
近來年金改革、一例一休、水果價崩等中央改革議題發酵,加上賴清德執政時增加房屋稅,引來部分民怨,近來台南街頭「賴神」看板減少了,黃偉哲也感受壓力,坦承「賴規不一定黃隨」、「在巨人影子下看不到自己」,顯見選舉策略轉變,努力拉攏其他派系人馬,不鎖定綠營為限,強調自己要做「全民市長」,整合成為當務之急。
國民黨方面,在台南市已經失去政權長達廿多年,過去參選者「志在參加」或「落跑」,使藍軍支持者渙散,國民黨台南市長提名人高思博打出「台南起義,廢除暴政、追求幸福」為口號,認為台南人「受夠了」,民進黨鴨霸行逕,年底選舉將是對蔡英文施政最好的期中考。
高思博說,國民黨與他都會努力與陳子敬整合,畢竟泛藍在台南沒有分裂的本錢,只有團結才有贏的機會,他是台南人,家也還這裡,只是出外打拚教書工作,長期默默關心家鄉,為家鄉做公益時,沒有敲鑼打鼓行銷宣傳而已。
高也認為綠營在死刑、同婚、宗教滅香、空汙、綠能等許多議題,質疑對手「算選票、看時勢」,無法獲得民眾支持,由此次泛綠參選人激增,也代表民進黨在台南控制力正在消退,也讓他「有拚」的機會。

聯合筆記/孤狼記者赫許的回憶錄

.內閣大風吹…拚選票 開錯藥
.通訊軟體蒐隱私 政府能否保衛國人個資
.聯合筆記/孤狼記者赫許的回憶錄
.拔管、蓋燃煤電廠 也是總統不怕反彈的改革?
.貪腐犯指導施政
.總統自豪的年改 只是延後破產
.台灣的心海羅盤 迷失亂轉
.想一想「大屋頂中國兩制」







聯合筆記/孤狼記者赫許的回憶錄


2018-07-16 00:06 聯合報  郭崇倫
紐約時報對赫許所寫《記者回憶錄》的書評。 圖/截取自紐約時報網站


記者本應該是孤狼,可以獨自覓食狩獵,不需要狼群相互取暖,但很少有人能夠做到真正的孤獨,大家都需要群體,伍華德有他的伯恩斯坦,現在的調查採訪更是成群結隊的,只有極少數的人可以例外,而赫許(Seymour M.Hersh),就是幾十年來才出現的孤狼記者。
今年八十一歲的他,原本不寫回憶錄的,他調查前國防部長、前副總統錢尼的書已經寫了四年,爆炸性的檔案堆得老高,但消息來源打退堂鼓,他不得不告訴已經預付訂金的出版社,恐怕寫不出來了。
出版社有更好的想法:「寫你自己的回憶錄好不好?」這才有這本今年六月出版的《記者回憶錄》(Reporter:A Memoir),美國旅途看到此書,每天浸潤在美國近代新聞史的一個個事件中。
自從民國59年(一九七○年),赫許因為報導美軍在越南美萊村的屠殺而獲得普利茲獎以來,盛名遠播,他專挑硬骨頭啃,專找那些靠機密運作的機構國務院、國防部、中情局,他的報導都是有開創性的,讓別人不得不跟。
當時季辛吉因為與媒體關係很好,自水門案中全身而退,只有赫許揭露他是如何與尼克森一樣濫用權力,監聽下屬;民國93年(二○○四年),他更首先報導了美軍在巴格達中央監獄是如何非法監禁與刑求。
赫許的筆是令人懼怕的,外交記者吉爾布有一次帶他到國務院,告訴發言人說「坐在那邊的是赫許」,發言人竟然不由自主發起抖來。當時一篇報導可以動搖國本,報紙可以把總統趕下台,但反諷的是,在水門案後川普當政的現在,最需要調查報導的時候,他反而被邊緣化了。
也許赫許是屬於上一個世代的記者,那個時候記者不需要廿四小時推特新聞競爭發稿,財力充足的報紙可以支持記者想做的任何報導,赫許可以拿著公司的信用卡,「在任何時間、以任何理由、去任何地方」,赫許只看得起少數同行,批評大多數記者太懶,成天報導這個說、那個說,沒有自己的發現,不敢有自己的看法
或許他寫作的形式太長,也不再時興,赫許曾經擔心自己的字數太多,但一位編輯的話讓他銘記在心,「沒有什麼是長報導或短報導,只有令人乏味的報導與有趣的報導」。
或許真正的原因是,赫許太難駕馭,野性太重,大家都不敢用他了,用到他的總編輯,最後都不歡而散,紐約時報的羅森索、紐約客總編輯羅姆尼克都從莫逆之交,最後反目成仇
這是書中最有趣的部分,有權力的人當然企圖操縱媒體,當時的季辛吉,最近的歐巴馬,都懂得與媒體高層套交情,赫許就像一匹不受馴化的孤狼,這也讓他在美國新聞圈衝撞的經驗,特別引人入勝。
我們的媒體也曾經有過「動搖國本」的時候,其中不乏叱吒風雲的記者,我們看到江春男曾在壹周刊上連載《江氏物語》,俞國基、卜大中開始寫回憶錄,還有很多人應該留下自己的紀錄,像王健壯至今仍惜字如金,赫許的回憶錄應該是激勵他的例子。







陳揮文:蔡英文總統自豪的年改 只是延後破產


2018-07-16 00:25 聯合報  陳揮文/飛碟電台主持人(新北市)
民進黨昨天舉行全國黨代表大會,身為黨主席的蔡英文總統第一個前往投票所投票。 記者許正宏/攝影


民進黨全代會昨日登場蔡英文總統細數執政兩年政績,絲毫不令人意外,蔡總統再度消費年金改革,聲稱民進黨解決年金破產危機。
聯合報前天新聞標題,陳建仁副總統說不必擔心年金「馬上」破產;行政院政務委員林萬億日前接受專訪說「至少廿五年到卅年內」沒有破產疑慮。換言之,蔡總統引以為傲的年金改革是「延後破產」,只是時候未到。
去年六月十五日,林萬億投書聯合報寫「這一波年改,沒有徹底解決年金制度問題。」去年六月廿八日,銓敘部退撫司長呂明泰說,這次年金改革只有治標。誠哉斯言,林、呂點出問題核心。
軍人年改法案上月三讀通過,蔡總統寫臉書、開記者會說,「未來,年金破產將成為歷史名詞」,「每一個年輕的軍公教人員都確定領得到退休金的台灣,從現在已經展開了」。
總統言之鑿鑿,真相並非如此,年金破產不是歷史名詞,是現在進行式,軍人民國137年(二○四八年)、教師民國138年(二○四九年)、公務人員民國139年(二○五○年),三大年金將依序破產,年輕軍公教不一定領得到退休金。
持平來說,蔡總統真的有推年金改革,可惜不是全面性,反而是選擇性,只針對一百多萬人的軍公教。至於投保人數一千萬的勞保年金,早就破產的農保,每年虧損的國民年金,蔡總統不可能不知道迫切性,卻避而不談
公教退撫新制民國112年(二○二三年)實施,新任公教人員又要被剝一層皮。勞保年金預估民國116年(二○二七年)破產,去年透支二百七十四億元,倘若虧損擴大,恐怕提早在民國115年(二○二六年)破產。
耗費龐大社會成本,蔡總統信誓旦旦的年改,其實只做了一小部分,接踵而來的破產時間表非常殘酷,很快就會拆穿「民進黨解決年金破產危機」假象







通訊軟體蒐隱私 政府能否保衛國人個資


2018-07-16 00:28 聯合報  張鐸/樹德科大副教授(高雄市)
通訊軟體LINE七月初推出新隱私權政策,用戶不同意就無法繼續使用,造成網友反彈。 圖/擷取自LINE官網



針對近日通訊軟體LINE公司更新隱私政策,用戶陸續收到「需要再次同意」的通知,由於不同意就無法繼續使用,造成網友反彈,也造成個資索取疑慮。我們姑且不看這次LINE公司提供的隱私權政策更新說明、操作介面說明及手機畫面呈現方式,其變更目的是否說明夠清楚等,此舉只是LINE公司針對歐盟的GDPR的嚴格規範,急於補破網的作為
資訊科技創造網際網路,網際網路再衍生出臉書、LINE、推特等社群媒體。這些社群媒體之用戶人數早已超越許多國家的人口總數,稱這些社群媒體為虛擬的國家實不為過。實體國家需有憲法據以運作,虛擬國家亦須有讓其賴以運作的規章。實體國家不仰賴國民的個資來生財,但社群媒體若沒有會員數、沒有個資、沒有流量只有關門一途。大數據技術與人工智慧組合成一部能精準預知消費者一舉一動的龐大機器,其運轉所需的原料就是巨量的個資與隱私
傳統行銷的營運並不需要個資,因其講求的是四P,即「產品」、「價格」、「通路」及「促銷」;相反地,網際網路時代的行銷沒有個資是萬萬不能,因其講求的是四C,即「顧客需求」、「成本」、「便利性」以及「溝通」。社群媒體本身並無產品銷售,它只是不斷地蒐集、分析可讓網路商店作好行銷的個資與隱私,包括APP開發商也會在你下載安裝其APP時告知該APP將會擷取你的通訊錄、相簿、GPS資料等,一般民眾都急於享用該APP功能而點選同意。LINE此次「需要再次同意」的通知,粗暴地要求用戶「不同意就無法繼續使用」的舉措誠屬可議,難怪網友反彈。
國發會也知道歐盟GDPR非常嚴格,國內相關產業此時也正在思考因應之道,要求LINE改善也只不過是希望程序與用詞能委婉一些。但必須提醒的是,早在民國九十三年社群媒體尚未問世的年代,警方破獲的個資盜賣案件,國人的個資即已被有心人士完全收錄(計二千五百萬筆),被蒐集的個資一如潑出去的水,是收不回來的。欣見國發會為解決LINE新隱私權政策可能產生的爭議,將成立「個人資料保護民間諮詢委員會」,就個資保護爭議研議解決方案。是否也該對被收集的二千五百萬筆的國人個資所衍生的問題,採取有效的因應措施?






內閣大風吹…拚選票 開錯藥


2018-07-16 00:18 聯合報  王玉佩/正修科技大學教授(高雄市)
行政院院長賴清德主持內閣改組記者會,公布內閣新一波人事改組名單,會後賴清德(中)並向即將接任內政部的徐國勇(左)握手致意。 記者邱德祥/攝影


日前改組的內閣閣員今天就要走馬上任,這個在縣市長選舉前調整的內閣,無論是所謂的「戰鬥內閣」或「XX內閣」,無疑都與年底選舉有關。
賴清德上任之初,內閣閣員更換有限,這次雖然一口氣調整了七個部會首長,改組的幅度不小,但大多數閣員只是換換位子,所以被譏諷是「大搬風」.並無特別新意。
這個新閣的成員,顯然是蔡英文與陳菊及賴清德三方人馬的組合,意即目前的民進黨政府,是由蔡英文與新潮流系的陳菊及賴清德共治,亦即是蔡、陳、賴體制。
新閣充滿高度政治性,例如將接任內政部長的徐國勇,政治性格強烈、色彩鮮明,擔任政院發言人時為政策、有爭議閣員辯護,非但經常強詞奪理甚至創造不少經典語錄,由其接任天下第一大部的內政部,坐實了新閣政治凌駕專業。
又如交通部,去了賀陳旦,來個與交通專業全無淵源的吳宏謀,政治酬庸、派系至上的痕跡昭然若揭。吳是陳菊的愛將,這在高雄市政府幾乎是人盡皆知,上次讓出政務委員的職位給吳澤成而轉任港務公司董事長,這回接任交通部長算是「補償」,也是政治考量。
這樣的新閣,若以明朝開國功臣劉伯溫的看法檢視,顯然是沒法讓人期待的。
劉伯溫在寓言故事《郁離子》中,有一段關於治理國家的話:
「治理天下好比是醫生治病。醫生切脈是為了了解病人的病癥,以便開出處方…方劑恰當、對症才能藥到病除,如果只知脈象卻開不出處方,不是好醫生;如果既不了解病癥更不懂切脈,那就是誤人的庸醫。
所以,天下的治與亂就如社會的病癥,綱常是脈象,政令與刑律是處方,人才則是是藥材,如果用藥治病沒有偏差,天下的病癥治不好是極其少有的。」
這回內閣大風吹,顯然沒有對症下藥,因為國內當前兩大問題,一是兩岸、二是經濟,內閣改組沒有針對這兩大問題,不知能有什麼表現?人民又豈會有感?
也許民進黨認為只要投下大量資源就可「固樁」或政策買票,但當民心思變,所有的政治算計只怕是竹籃打水一場空,民進黨若企圖以「選舉內閣」拚選票,恐是白費心機!






拔管、蓋燃煤電廠 也是總統不怕反彈的改革?


2018-07-16 00:14 聯合報  陳長文/法學教授、律師(台北市)
總統蔡英文在民進黨全代會上致詞時,痛批國民黨「不反省,還反過來教訓改革的人」。 記者黃純益/攝影


蔡總統在全代會中說:「台灣人會支持一個不計毀譽、願意且能夠帶領國家走向未來的政黨」,對於筆者(是大陸人,也是中國人,更是台灣人)而言,這句話是矛盾的,帶領國家走向未來,誰會來「毀」你,怎麼有「不計毀譽」之說?
誠然,改革會引起反彈,但蔡英文的問題是,「把引起反彈當作改革」,拔管案,是民進黨以政治力「賭歹博」,跟改革有什麼關係;興建深澳燃煤電廠,是因為蔡政府「廢核四不缺電」跳票,跟改革更沒有關係。
把民調低迷,怪罪於人民不了解政府苦心,不知道改革艱難,是民進黨一貫的話術,並無新意。但是台灣「民主」的價值,在蔡政府上台後逐漸崩解,絕不是大陸侵害的。
何謂民主,那是政黨的自由競爭,權力的分散、公正的司法。民進黨以黨產條例癱瘓競爭對手的運作,並杯葛該條例釋憲程序,這不是證明對黨產條例心虛嗎?
廢除法律保障獨立性的特偵組,改以行政權指揮監督下的北檢偵辦並起訴馬英九,讓人民不免懷疑是因陳水扁貪汙定罪,蔡政府非起訴馬英九不可的司馬昭之心。
蔡總統沒有理解,民意的反彈,不在於民進黨的「急行軍」,而在於選前不是說要「凝聚共識」、「謙卑謙卑再謙卑」的嗎?
如果蔡總統選前就說,因為台灣積弊太多,一旦當選就會用最快的速度改革,不得不忽視反對者的聲音,那今天說到做到,人民的感受就不是如此。
就拿網路名人館長撤回花蓮捐款時的比喻,「我買的是雞腿飯,你端出來卻是控肉飯,你不能跟我說控肉飯也是飯。」可惜的是,花蓮捐款可以退,蔡總統承諾跳票,選票卻不能退,不但不能退,還會被蔡總統指責是人民不了解政府苦心。
蔡總統又說「全世界都在關注,台灣能不能在巨大壓力下,守住主權、守住民主自由的價值」,其實保障台灣民主在於「良制」,這大陸根本無法侵害,只是民進黨選舉的假議題。而守住「中華民國主權」(包括台灣)更要依憑良制,馬政府執政八年,遵循九二共識,中華民國主權從未動搖。
即便大陸在國際上非常強勢,主張台灣是他們的一部分,但對中華民國來說,大陸也是我們的一部分。台灣過去七十年民主化的成績,是台灣最大的資本,但蔡英文上台二年,民主幾乎一夕而毀,蔡英文竟也能大言不慚地說,這是改革?







貪腐犯指導施政


2018-07-16 00:12 聯合報  楊均承/退休人士(台南市)
法務部長邱太三下台據說與得罪陳水扁和獨派有關。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波波漫畫


東漢末年汝南許劭兄弟常在每月初一時主持「時政討論」,並且品評人物,稱為「月旦評」,一經嘉評,則被評的士人必身價不凡。「月旦評」三個字在後世成了專門品論人物的專有名詞。
不讓古人專美,台灣現在出現一個「勇哥物語」,同樣的品評政治人物,批評時政,還經常被媒體引用,所以也有一定的權威性。
兩者不同的是:「月旦評」的主持人許劭是當時名士,而「勇哥物語」的寫手是貪腐定讞,現在保外就醫的陳前總統。今天一個保外就醫犯,居然能夠氣勢昂揚地對政府施政指手劃腳,儼然意見領袖。就連內閣改組,法務部長邱太三下台,都有人認為是他得罪了陳水扁
雖然說中監劃了一條紅線,令陳水扁不得逾越。但是以目前陳水扁的行徑,反倒是像他劃了一條紅線,使中監莫可奈何!人民看著一個全球知名的貪腐犯指導政府施政,覺得是笑話一樁。街頭巷尾對這個狀況當然有很多議論。有說是蔡總統被獨派綁架,對陳水扁無可奈何。又有一說是陳水扁不斷叫囂著「一邊一國」,這是蔡英文想做而不敢說的,所以蔡總統對陳水扁是有點煩又有點竊喜。
當然市井小民的談論不見得說到重點,但是「勇哥物語」現象倒絕對是台灣社會的一個怪瘤!蔡總統口口聲聲「司法改革」,但是人民非但沒有感覺,看著陳水扁的作為,倒是覺得啼笑皆非;治國怎麼可受保外就醫犯的牽制?「年金改革」這麼大的事情,都能全黨上下勉力完成!不知道蔡總統是不是可以把這條紅色的虛線改成實線,做為「司法正義」的示範?






台灣的心海羅盤 迷失亂轉


2018-07-16 00:22 聯合報  王之相/南開科技大學副教授(南投市)
《心海羅盤》主持人葉教授葉耀星因大腸癌病逝,享壽66歲。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我們的社會不缺乏「葉教授」,因為我們缺乏「心海羅盤」。
數年前在一家車廠等待更換輪胎,我隨手翻閱一本雜誌打發時間。那本刊物是日本一個小鎮的書法班學習成果專輯,學員有老有少,書法成就其實也參差不齊;但是翻回到封面之後的第一頁,四個書法大字赫然出現在眼前:「擇善固執」,令我震撼不已。猶記得數十年前李雪盧先生在台中柳川的講堂裡再三強調,不讀論語、不背唐詩,我們怎麼可能看得懂佛經?
基於政治風向與社會變遷的作用,傳統儒家思想已經淡出台灣社會。然而儒家思想的真正本質,乃是一種「宗教」,一種實實落落的心海羅盤。日本經營之神稻盛和夫不斷叮嚀我們要懂得「敬天」,卡通之外的一休和尚認為愛情的本質接近「志」於道,傳統儒家思想在日本社會依舊焚而不燬。許多人對日本文化心存嚮往,但對日本與傳統中國安身立命之共同源頭,卻心存迴避甚至視為禁忌,依王陽明說法這是「拋卻自家無盡藏」;然而,王陽明至今依舊是日本重要的精神資源,在台灣卻已不見蹤影。
佛教本來也是台灣社會的心海羅盤之一,但從李雪盧先生上述說法,可能可以推究出一個現實狀況,就是正統佛教的語言太過抽象虛懸,佛學太過曲折細密,若非論語孟子或傳習錄等相對簡易直裁的語言加以通俗,則恐無法普及於社會大眾。台灣眾多的「心靈導師」,基本上也是運用簡易直裁的語言而把佛教的重要概念給「世俗化」,這是他們備受歡迎的原因之一。當大多數人無法深入佛理,又不願就相對直白的儒家經典取得檢證,最後只好在間接傳播的汪洋裡,不斷從一個師父奔向另一個師父了。
心靈導師的指引和傳統經典的差別在於,好似學習二胡不從拉弓開始,學習竹雕不從磨刀開始,而直攻流行歌曲當下自娛,直刻門牌隨即自賞一般;學習者當然可以隨機揣摩技巧,但缺乏基本功,則恐走不了多遠,實是原地踏步而已。而這基本功,才是真正的基礎價值。心中缺乏基礎價值之自我檢驗,一如前交通部長只能眼看台灣人「用生命在馬路上學習」而彷彿自己毫無責任,最終也只能以「練習從高處走下」之裝飾智慧來遮掩自己的道德虛欠。
一意去除中國化的政黨菁英與民間菁英,明知大多數國人不可能直接從英文深入理解西方人的心海羅盤,也不可能從日文直接探索日本人的心海羅盤,而唯一便於領會的資源,只有從已然熟悉的中文,可直接接觸儒家經典,卻又格於政治立場而堵塞了這條路。當日本社會依然「擇善固執」,而我們則固執於「好馬不吃回頭草」,最後恐怕只能任由台灣人「用生命在各種道場上學習」。
社會人心需有基本的定盤針。正視儒家主要經典的必要性,這一點「國民黨不敢做,民進黨不願做」。接收不到地球磁場,羅盤只能亂轉。


王健壯/大法官不能初一十五不一樣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王健壯/大法官不能初一十五不一樣

.李清志/台北秘境潮空間
.李清志/台北秘境潮空間
.周行一/見樹與見林的學習
.趙春山/台灣應避免身陷中美角力的困境
.薛承泰/台灣未來年表
.馬凱/不分青紅皂白 人民力量最大
.葉銀華/小米到底有沒有賺錢?

.王文華/輸了,更能展現「贏家」風範?
.陳亮恭/超高齡高速列車 台灣步履蹣跚
.洪蘭/一個無知決策 禍延三代
.嚴震生/台灣真正流失的價值—同理心
.盛治仁/打擊假新聞 社群媒體有責任
.劉維公/「吸管之亂」與諾貝爾經濟學獎
.黃介正/「習近平外交思想」確立
.王健壯/大法官忘了一五一號解釋?








王健壯/大法官不能初一十五不一樣


2018-07-16 00:01 聯合報  王健壯(作者為世新大學客座教授)
黨產條例前年八月公布後,監察院質疑有違憲法民主、法治國原則,為此聲請釋憲。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大法官不是政客,政客的政策可以朝令夕改,大法官的釋憲卻不能初一十五不一樣,否則憲政秩序亂矣。
在日前召開的應否受理監察院釋憲聲請案的大法官說明會中,行政院代表的發言與黨產會所提供的意見書,都主張不應受理。他們的理由包括:調查權並非監察權,監院聲請案不符「職權行使」條件,以及黨產條例並非監院職權行使所適用之法律,監院聲請案也與「適用法律」無關。
先談調查權。黨產會認為「大審法」中所謂的行使職權,指的是聲請機關行使「憲法上的核心職權」,而監院調查權只是輔助性及工具性權力,並非如同糾彈權那樣的核心職權,可見監院有藉職權行使名義,任意開啟釋憲程序之疑慮。
但如果調查權不是監院的核心職權,何以這項專屬監院的權力,要載明於憲法九十五條與九十六條?何以在憲法經過多次增修以及監院改制後,這兩項條文仍然未修未廢?難道憲法白紙黑字所賦予的權力不是核心職權?
陶百川在他寫的《比較監察制度》這本書中,有這樣一段話:「有人認為調查權乃是工具性和附屬性的職權,但是調查的性質和功能並不只充其他監察權的工具,它的本身也是一種監察」,大法官若對調查權的權力性質仍有疑慮,老監委的這段話或可釋疑解惑。
再談適用法律。行政院代表與黨產會意見書都認為,黨產條例並非監院行使職權所「適用」之法律,監院不能因為對法律有違憲疑義,就提出違憲審查的聲請。黨產會並特別以大法官六○三號解釋為例,主張監院的聲請案不具備行使職權/適用法律/發生疑義的因果關係,不符聲請要件。
十四年前,大法官在六○三號解釋中判決戶籍法有關按捺指紋的條文違憲。但因為這項釋憲案的聲請人是賴清德等八十多位民進黨立委,因此對聲請案應否受理,大法官之間自始即有不同意見,即使後來作成解釋,也有大法官提出不同意見書。
主張不應受理的大法官認為,立委行使職權所適用的法律,只限於立法院職權行使法與預算法等規範立委職權行使的法律,但戶籍法乃是立委行使修法職權之「對象」,並非行使修法職權「所適用之法律」,當然不符聲請程序要件。
但主張應該受理的大法官,例如許宗力,卻認為這種看法「只見秋毫,不見輿薪」。許宗力當年在他的協同意見書中,有這樣幾段話:
——「如堅持以立委『行使職權所適用之法律』作為立委聲請解釋之對象,其結果將是三分之一以上立委幾乎少有聲請法律違憲審查之機會」
——「除立法院職權行使法與預算法等少數規範立委職權行使之法律外,本院歷來另作合目的性之法律補充,並已蔚為慣例」
——「如無視本院大法官作合目的性法律補充之苦心,依然堅持以聲請人等行使職權並未適用系爭戶籍法為由,而主張應不受理,進而限縮日後立委聲請釋憲之管道,相信是難以獲得認同的」
由此可見,許宗力當年對立委聲請案所涉及的職權行使與適用法律的認定,顯然是採取「但可寬則寬」而非「但可嚴則嚴」的處理態度;如果許宗力等大法官過去可以對立委聲請案,開大門而非關小門,何以今日對監委聲請案不能援例辦理?難道他們要以今日之我推翻昨日之我,不惜面對「難以獲得認同」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