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17日 星期三

【專家之眼】倫敦調高核武彈頭上限的底牌為何?

◆  【專家之眼】倫敦調高核武彈頭上限的底牌為何?

◆  【專家之眼】法人炒房問題多 內政部應攤開數據
◆  【專家之眼】美高官首次出訪 展現拜登領導風格







【專家之眼】倫敦調高核武彈頭上限的底牌為何?


2021-03-17 09:19  聯合報 /   張競/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
英國首相強生準備向國會簡報新的外交政策大綱,這是卅年前冷戰結束後,英國外交與國防政策最大規模的檢討,英國核彈頭數量也將從一百八十枚提高到兩百六十枚。法新社


英國保守黨政府昨日對外公開「面對競爭時代涉身全球事務之英國安全國防發展與外交政策總檢討」(Global Britain in a Competitive Age: the Integrated Review of  Security, Defence, Development and Foreign Policy)政策文件;依據英國政府官方網頁所聲稱訊息,此份百頁出頭之政策文件,將顯現未來十年英國政府對該國在全球事務上所能展現地位之願景,再加上在民國 114 年(2025年)前所將採取之具體行動。

不過整份文件基調顯然是在表達英國脫離歐盟後,重新涉入印太地區,將焦點重新投注在亞洲之雄心。而其中內容最受人關注部分,卻是讓人錯愕地發現,英國打算毀棄其原先在民國 99 年(2010年)宣示要繼續銷毀庫存核武,將核武總彈頭數維持 180 枚以下之承諾,隨即引起各方關切與討論。

依據目前各方估算,英國目前應有 120 枚現役彈頭,但若加上彈藥庫內儲放之備份彈頭,整體總數應該可達 215 枚。但若是依據該政策文件,將整體彈頭總數限額上調至 260 枚,英國恐怕還要在重啟核彈生產線,才能補足此項缺額,因此更讓人覺得不可思議。

不過若是依據目前英國唯一戰略核武發射平臺先鋒級Vanguard-class核導彈潛艦武器承載量,該型潛艦具有 16 具三叉戟 II 型 D5 潛射彈道飛彈發射管,每枚飛彈最多可攜帶 8 枚核武彈頭,因此每艘戰備巡弋核武潛艦可攜帶 128 枚彈頭,所以若將核彈頭上限調高至 260 枚時,應可從目前僅維持一艘出海執行核武戰備,提高到保持兩艘滿載彈頭潛艦在海上實施戰備。

目前英國雖然已經開始建造下一代核子嚇阻儎臺無畏級Dreadnought class核導彈潛艦,但是並無任何跡象顯示,英國有意擴張核武嚇阻兵力數量;因此英國政府在公布政策文件時,不斷重申「此僅為上限,並非目標」(a cap, not a target),試圖辯解調高核武彈頭總數上限,並不代表預備實際生產製造達到該數量。同時更強調本次宣布最新政策所需花費,將會在近日經過核算後對外公布,到時候國際社會必然就可見真章,順利看出倫敦葫蘆裡到底是在賣何種膏藥。

其實英國政府面對建軍備戰實在是心餘力絀,特別是缺乏足夠科技與預算處理退役核潛艦,面對從民國 69 年(1980年)代初期至今,總計有 20 艘退役核子潛艦尚待報廢拆除,其中還有 9 艘退役潛艦尚存放有核燃料並未清除。這些停放在英格蘭普利茅斯(Plymouth)德文軍港(Devonport),或是蘇格蘭羅西斯(Rosyth)軍港之退役潛艦,更是讓倫敦談起核武政策時,必然會受到他人詰問難堪至極之鐵證。

英國政府透過脫離歐盟試圖重新獲得更強之獨立自主地位,但在過程中被各方看破手腳,如今想要重振昔日帝國雄風,又打算指向印度洋與太平洋,在亞洲有所作為,但若是想要透過擴張核武戰備,希望能夠藉此虛張聲勢,這顯然是看錯病情下錯藥。

整個下議院面對此份政策文件,所有政治攻防與議會質詢,重心幾乎都是在環繞倫敦究竟要如何面對北京,其實就證明英國正站在政策十字路口,不知何去何從。光是從首相強生外相拉布面對北京前倨後恭來看,其實西方目前高調拿著人權作為藉口對北京指三道四,只不過是掩飾本身難堪最後一片遮羞布。

民國 108 年(2019年)香港動亂當時英國政府所展現高傲立場,以及事後祭出廣發英國海外公民護照繼續攪局,結果都踢到鐵板。對照核武調高彈頭上限以及外相政策聲明迴避對北京立場時極度心虛,倫敦面對北京真是進退兩難。其實整個問題還是源於英國未能持平觀察中國大陸變化趨勢,偏見與誤解讓唐寧街主政者永遠無法打開心結,走不出那條死巷子!

嚴震生/紓困方案 拜登上台第一場勝投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嚴震生/紓困方案 拜登上台第一場勝投
◆  林中斌/習近平:逆境翻勝 全盤檢討 戰狼降溫
◆  王正方/內閣制推得動嗎?







嚴震生/紓困方案 拜登上台第一場勝投


2021-03-17 03:49  聯合報 /   嚴震生(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兼任研究員)
總金額高達1.9兆的紓困法案通過,拜登上台不到50天就通過這麼大的法案,成敗也攸關他的歷史定位。美聯社


美國參議院日前通過一兆九千億美元紓困方案拯救美國計畫法案,眾議院配合參議院調整原先版本,修正後再投票表決通過,就成拜登總統任內第一場立法勝利。由於民主黨在參議院和共和黨同樣都是五十席,若出現同票,就必須靠身為議長的副總統賀錦麗投下關鍵一票,才能勝出。若有民主黨議員跑票,賀錦麗功能如同虛設。

照理說,以過去共和黨在參議院掌握多數時,在人事同意權和立法方面強勢作風來看,民主黨重掌多數後,應該也會採取同樣不妥協態度,不需理會共和黨參議員對個別法案的立場。不過,民主黨內有幾位立場較為溫和的參議員,對政府要通過如此龐大紓困預算、還包括最低工資提高等較為爭議的議題,有所疑慮,因此參議院多數黨領袖舒默最大挑戰,來自於如何確保黨內議員不要跑票

民主黨內最大變數,來自西維吉尼亞這個紅州的曼欽亞利桑那州席納瑪,前者是最高法院大法官提名人卡瓦諾同意權投票中,唯一投下贊成票的民主黨參議員。由於川普總統在西維吉尼亞兩次大選,都以超過對手四十%壓倒性多數獲勝,因此曼欽當然要將選民的政治傾向納入考量。希納瑪是兩年前才當選的二年級生,亞利桑那州在民國 109 年(二○二○年)大選中,以些微多數讓拜登勝出,因此她的壓力不比曼欽重。不過,由於希納瑪鮮少讓黨團知道自己的想法和投票意向,因此她是否會對紓困方案投贊成票,還是讓黨團有些疑慮。

最終席納瑪沒有跑票,但曼欽這一票卻是歷經黨團多方努力和妥協,才讓他表態支持,也給拜登執政後獲得首個重大勝利。拜登在選前及當選後一直強調,要達成跨黨派合作,成為全民總統,但從這次參院紓困修正案看,兩黨完全沒有跑票(眾院原通過紓困案有兩位民主黨議員投反對票),最終五十對四十九票通過,顯然拜登低估參議院生態和他六任、卅六年任期,甚至是副總統兼參院議長八年經驗,已不可同日而語。紓困修正案回眾議院投票時,共和黨沒有一票支持、民主黨僅一位緬因州議員跑票,最終以二二○對二一一票通過。在共和黨杯葛下通過這法案,誠屬不易,更顯得拜登即使年事高,協調能力還是不容低估

由於曼欽溫和派立場,加上他代表的西維吉尼亞州又是美國重要煤炭州,因此未來還會和強烈主張替代能源的進步派國會議員要推動的綠色新政The New Green Deal意見相左。民主黨多數黨領袖舒默若無法讓他在重要法案上不跑票,就必須要策反共和黨參議員;若對後者沒有把握,就必須想盡辦法與曼欽政策立場達成妥協。由此看來,參議員中權力最大的不是舒默,也不是少數黨領袖麥康諾,而是人口僅一百七十多萬、人民平均收入排名四十四後半段小州選出的參議員曼欽,而他正是拜登上任後第一場勝投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