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經濟日報社論/預先掌握川普的遊戲規則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99063/web/ 

◆  聯合報社論/投案救菊系:陳啓昱去來自如四部曲
◆  聯合報黑白集/台灣OK,烏克蘭先打
◆  經濟日報社論/預先掌握川普的遊戲規則







經濟日報社論/預先掌握川普的遊戲規則


2024-11-27 03:11  經濟日報/ 社論
美國當選總統川普。 美聯社


川普競選主要訴求是「讓美國再次偉大」,各界關切對台灣的影響,重點包括:美中競局的發展、單邊主義、未來提高關稅對相關產業的影響等。把視野拉高,我們可以看到,若未來川普政府主打以美國獨尊的模式,在產業和科技領域,將使得一些既有的遊戲規則產生變化。

早在美國大選期間,EIU 就發表一份報告,「川普風險指數」,分為貿易、安全和移民三大面向,並據此列出未來將受川普政府施政衝擊的主要國家。就貿易方面而言,墨西哥首當其衝,其次為中國、越南、日本和德國,台灣也名列其中。直覺來看,與這些國家對美國的貿易順差規模密切相關。但是,這也意味著美國的「長臂管轄權」和策略性競爭固然主要劍指中國,卻也可能憑藉其特定技術和市場的頂層優勢,逐步揮向盟國相關的產業和廠商。這在未來川普政府可能變成常態,進而限縮美國對所謂「盟國」的遊戲規則。

從川普第一任起,美中衝突後針對中國去風險化重點之一是:要求盟國/美系供應鏈採取「China+1」,同時美國政府也推動「製造業回流」。但是當時美國政府的態度大體是接納廣義的回流,除了美國本土,也容許「近岸」(美墨)、「友岸」模式;這也促成一些電子業和電動車領域台商前往墨西哥投資。

但是未來川普政府不僅將以美國優先,而且相當關切美國對主要國家的貿易逆差,這將使得針對美國市場的「近岸」和「友岸」操作模式受到限縮。同樣地,國內一些團體過去在台灣積極推動「新東進」,未來也會產生範圍限縮的情況。甚至於,拜登政府推出「晶片科學法案」,除了對中國採取嚴格的管控之外,也曾倡議推動「Chip 4」,要推動美國、日本、韓國、台灣在半導體領域的四邊合作,未來也可能逐步淡出。

台灣,政府部門並不樂見「Taiwan+1」成為議題,但是這個議題也促成一些以美國為中心的趨勢正在發酵中。就台商對外投資案例來看,不僅相關領域逐步擴大,由半導體先進製程及其周邊(如光罩盒、先進封裝),擴大到 AI 伺服器、電動車、低軌衛星、網通設備等領域。

上述趨勢反映,美國政府的意圖已經不再只是「Plan B」,而是在其關切的領域,強化以美國為中心的在地供應鏈。而且,就半導體先進製程來看,美國政府關注的焦點已經是最先進的技術及其價值鏈(如先進封裝)。例如,在民國一一二年(2023年)11月,美國商務部副部長羅卡西奧就曾表示:「在美國製造晶片後,再運往國外進行封裝,會產生我們無法接受的供應鏈和國安風險。」因此,美國政府推出「國家先進封裝製造計畫」,以圖振興國內先進封裝業,目標是:在民國一九年(2020年)代結束前,讓美國「成為商用規模先進封裝最精密晶片的全球領導者」。另外,就美國商務部最近的公告來看,美國政府期待台積電在當地引進最新的半導體製程。對台灣而言,這意味著我國政府及民間科技計畫成果未來可能快速面臨「境外實施」課題。

甚至美國政府的供應鏈風險評估決策,似乎也意識到當地最終組裝據點的規模是一個關鍵因素;認為要將半導體的重要供應鏈留在美國需要搭配具有相當規模的最終產品組裝據點和產能。美國政府先前已吸引特斯拉電動車生產組裝廠回流美國,而近期政策焦點則在於 AI 伺服器生產組裝廠。

所以,川普看起來主打高關稅政策,對中國和盟國一體適用,惟稅率有所差別,但是搭配「讓美國再次偉大」的主旋律,未來的川普政府可能將主推以美國獨尊的模式和遊戲規則。美國在服務貿易技術貿易享有絕對的優勢和巨額順差但是未來的施政卻只著重於商品貿易逆差。在這種氛圍中,在產業和科技領域,我們可能會看到川普政府的新遊戲規則。











聯合報黑白集/台灣OK,烏克蘭先打


2024-11-27 04:50  聯合報/ 黑白集
前總統蔡英文今天在加拿大舉行的「哈利法克斯國際安全論壇」,以「馬侃公共服務領袖獎」得主身分發表演說。 圖/蔡英文辦公室提供


蔡英文退而不休,持續出訪。近日她在加拿大演講,強調烏克蘭勝利,是對威權主義擴張最有效的威懾;儘管中共武力犯台加劇,但美國應優先幫助烏克蘭,「台灣還有時間」。

拜登授權烏克蘭使用美國飛彈攻擊俄羅斯,使戰況加劇。蔡英文看似響應拜登路線,但歐美已無人再提「烏克蘭的勝利」,連澤倫斯基都改口等待川普「終戰方案」。蔡英文期待烏國勝利,以嚇阻大陸武統,有如在國際發放過期文宣

儘管拜登以飛彈增加基輔談判籌碼,但他承諾的烏國「主權領土完整」,已淪為芭樂票。烏克蘭付出偌大代價,坐等美俄宣判其命運;這樣的戰爭結局,對台灣是極嚴重的警示。蔡英文籲請美國優先軍援烏克蘭,禮讓詞藻包裹緩兵之計,只怕是來晚了,擋不住美國正加緊擴大武裝台灣

台灣還有時間」,翻成大白話,就是疫情時的「我OK,你先打」;對照現況,有如黑色笑話。國防部因應中共圍台,防空警報發放線退縮到廿四浬,全民只剩三分鐘避難時間。為因應首都城鎮戰,連政大都被徵作教召訓練場地台灣還有多少備戰時間?

賴清德糊弄高中生:「和平之路是和民主陣營站在一起」。烏克蘭有歐美軍援抗俄,最後仍不免被迫和談。按蔡英文說法,這條路無法震懾大陸放棄武統,還能算是和平之路嗎?














聯合報社論/投案救菊系:陳啓昱去來自如四部曲


2024-11-27 02:57  聯合報/ 社論
台鹽前董事長陳啓昱25日主動到台南地檢署投案,檢方當庭逮捕並聲押禁見獲准。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中華隊奪得十二強世棒賽冠軍,賴總統隨即表示接見,次日便傳出逃亡的陳啓昱投案之消息。兩者皆是賴政府所樂見,而時間上之巧合,不免啟人疑竇。戰機伴飛及總統接見的凱旋氛圍,可洗去勞動部霸凌醜聞的大半陰影;而陳啓昱應賴清德呼籲投案,多少能挽回司法公信及菊系發臭的形象陳啓昱的逃亡與自首,似乎皆照著劇本的節奏演出

對於陳啓昱投案,外界普遍的反應是:「喬好了」,串證、滅證、乃至贓款的藏匿都已完成,他才出來面對司法。這種觀感,反映了民眾對司法的不信任,也凸顯了人們對民進黨政治伎倆之洞悉。回顧陳啓昱掏空案的偵辦足跡,可以看出司法對他輕率縱放的四部曲,不斷有人製造法網縫隙供他出入自如。由此看,「喬好了」之說,並非無的放矢。

司法包庇陳啓昱的第一部曲,演示的是台南地院的縱放。上月廿二日,台南地檢署以陳啓昱掏空台鹽綠能指揮調查局展開大搜索,並以違反《證交法》及《刑法》背信罪聲請羈押。豈料,台南地院廿四日羈押庭卻以「罪證不足」為由,將陳啓昱等一夥五人均無保釋放。南檢隨即抗告,台南高分院廿八日撤銷南院裁定,發回更裁。南院竟又整整拖了四天,至十一月一日才開庭;但陳啓昱已逃之夭夭,根本未現身。

第二部曲,演示的是台南地檢署緝捕的漫不經心。陳啓昱十一月一日即未現身羈押庭,南檢竟又拖了多日,直到四日才對他發布通緝,並發文外交部註銷其護照。試問,如果不是幕後有人相罩,誰能享有這等空窗待遇?以如此溫吞的司法行動,還能期待抓得到人嗎?更可笑的是,直到外界質疑,南檢八天後才將陳啓昱的照片放上刑事局的查緝專刊,而且採用的是他卅多年前初出茅廬的年輕舊照。看來,南檢根本不想讓社會大眾認出陳啓昱來,假裝通緝卻無意將人擒獲,陳啓昱也樂得人間蒸發

第三部曲,演示了賴清德的柔性喊話,呼籲陳啓昱儘速到案。陳啓昱「圖人不符」的通緝照受到批評後,外界一度認定陳啓昱已偷渡潛逃海外;但法務部長鄭銘謙引述檢調說法,稱陳啓昱「人仍在台灣」。本月十三日,賴清德更以主席身分在民進黨中常會對陳啓昱喊話,呼籲他儘快到案。從任何角度看,由元首向通緝犯喊話,而不是要求司法積極緝拿,是嚴重違背並損害法治精神的行為而檢調知道他人在國內,卻不積極追捕,更是難以想像的事。問題是,如此不合人情與事理之事,民進黨卻一派正經地公然演出,絲毫不怕街談巷議看笑話。

第四部曲,演示了陳啓昱響應賴清德呼喚,「大義」來歸投案,兼則要拯救「菊系」土崩瓦解的形象。先前賴清德呼籲陳啓昱到案,政壇人士分析,其實是在喊話「影武者」,並「留面子」給陳菊。原因是,陳啓昱正是花媽大力提拔,除當過陳菊的高雄副市長,也是因她力薦而出任台鹽董事長,犯下官商勾結掏空台鹽綠能的弊案。最近的勞動部霸凌公務員致死案,一串當權人馬包括前勞動部長許銘春、次長許傳盛、分署長謝宜容,全是菊系一脈相傳。當菊系形象跌到谷底,陳啓昱此刻出面投案,多少是想要止血,挽救花媽最後的聲譽。

無論陳啓昱真正的動機為何,綜觀近來政壇的各色弊案醜聞,無一不牽扯到民進黨派系的勾結驕縱、濫權徇私,把國庫當黨庫,把公帑當私財,把部屬當奴才。陳啓昱掏空台鹽綠能,謝宜容霸凌部屬,都是制度性的災難,不從根改革是救不了的!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學海無止境 網助自助者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99063/web/ 

◆  元首過境外交 齊人驕其妻妾
◆  台灣氣候責任待釐清
◆  三位一體 讓國球更強大
◆  高鐵延伸線真正該說明的事
◆  支持國球 改版合乎潮流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學海無止境 網助自助者
◆  搶走丰采 政府轉移焦點
◆  支持政府之政策下金融整併的利多發酵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學海無止境 網助自助者


2024-11-27 04:14  聯合報/ 趙坤茂(作者為台灣大學資訊工程系教授)


最近,書房的電燈開關突然失靈,常常要多按幾次才能順利打開電燈,造成生活上些許不便。如果為了這點小事找人修理,除非碰到佛心做功德的,不然恐怕就要被水電師傅冷處理或敲竹槓。怎麼辦呢?

上網瀏覽更換電燈開關的相關影片,再透過聊天機器人解其基本原理後,自認已能掌握更換開關的關鍵環節,於是將工具準備好就著手修理­­。儘管活電作業也行得通,但保險起見,還是將電源開關斷電後再進行。沒想到拆卸與安裝作業僅耗時約十分鐘,年逾花甲的老翁就這樣順利完成生平第一次的電燈開關更換作業,居家生活回歸如常。

身處數位時代,人人都能在網路上享用無窮無盡的資源寶藏,如此這般的知識娛樂饗宴,實在遠比古代的王公貴族還享福。無論是生活大小事,或是惱人的難題,往往只要上網一查就能搞定,真的是「天下無難事,只怕有網人」。

記得多年前搭機返台途中,空中小姐送給小孩一件智力解環的益智玩具,讓我們在專心把玩之中,不知不覺就順利降落了。孰料,回家後仍百思不得其解,心想難道要連更徹夜調時差嗎?就在坐困愁城之際,上網查詢關鍵卡點的解法,心中的解環困擾頓時一掃而空,終於可以安心入睡。

又如前陣子筆者對某種樹狀結構與特定序列的對應關係產生疑惑,自己推敲證明時不得其門而入,即使查閱許多古典書籍仍不得其解,可說相當苦惱。直到後來在網路上讀到國外某教授的講義時才恍然大悟,原來它們的一對一對應關係可透過歸納法證明,其論述之巧妙令人折服。

在生成式人工智慧強勢登場後,當前流行的網路查詢,已逐漸從關鍵字搜尋相關網頁,轉為自然語言聊天式的智能統整問答。網路查詢模式的典範轉移,讓聊天機器人 ChatGPT 的創建組織 OpenAI,與搜尋引擎巨擘 Google 刻正進入短兵相接的階段。

OpenAI 在七月時推出 SearchGPT,接著在十月底推出 ChatGPT搜尋功能,直接與 Google 搜尋引擎叫板。另一方面,Google 的聊天機器人 Gemini,在十一月份的改版中,不僅可於 iPhone 上體驗,亦可根據它所記憶的客製化資訊,提供用戶更實用適切的回應。

由於 Google 稍早被裁定市場壟斷,美國司法部近日要求 Google 分拆瀏覽器業務 Chrome,讓 Google 在瀏覽器的領先地位變得岌岌可危,進而影響其搜尋引擎的主導優勢。Google 的瀏覽器業務可說是前有埋伏,後有追兵。OpenAI 趁勢追擊,最近正著手自行開發智能網頁瀏覽器,可直接結合聊天機器人 ChatGPT。無論兩霸相爭的勝敗如何,智能搜尋都將促使網路查詢變得更加人性化、智能化及客製化,相當令人期待。

網路智能搜尋已然兆事通,但面對它的生成式回答,大家仍須審慎思辨,才能坐享優游網海自助學習的樂趣。












元首過境外交 齊人驕其妻妾


2024-11-27 04:14  聯合報/ 董佩芬/退休公務員(台北市)


賴清德總統即將率團訪問友邦馬紹爾群島、吐瓦魯及帛琉共和國,展開「繁榮南島、智慧永續」之旅。

這次元首外訪,說真的不但沒有風光可言,還讓人有打鴨子硬上之感。查找陳水扁、馬英九、蔡英文過去啼聲初試,前兩位在上任當年八月、後者六月;這次賴清德十二月,已經不能拖,不得不硬著頭皮,不再計較所謂「元首過境外交」實質內涵。

不過令人遺憾的是,根據外媒的報導,賴清德日前似已讀懂川普有關台灣偷了美國晶片技術,搶了美國半導體生意,要美國保護就得交保護費的控訴,立即送上一百五十億美元軍購及華航二十億美元買客機的大單,為何不等明年開春川普就任後再去?也許賴清德或多或少得知相關內幕,無須再等。

元首過境外交,到底對我實質上有何好處?是真有利於我外交?還是適得其反,外事處處碰壁,惹來對岸更多的軍事冒險,徒然讓兩岸緊張?

這種外交手腕最先起自李登輝,民國八十三年李登輝訪問中南美洲,過境美國夏威夷,成為中華民國與美國斷交後首位訪美總統,但因美反對李登輝夏威夷過夜,只同意專機過境加油,且加油期間,被限定在當地空軍基地的一小房間休息,由一個上尉階級的軍官接待。極盡羞辱引起李登輝不滿,他決定不下飛機,穿一件睡衣在機上接見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白樂崎表達抗議;送白樂崎下機,李登輝還諷刺地說他不能送到機門了,免得不小心滑落踩到美國土地,但也因此獲得美參眾議院同情,翌年六月得回母校康乃爾大學演講,不過也因此種下九六年台海危機。而自此以後,元首過境外交成為後續每位總統不成文的規矩,以此彰顯美台關係堅若磐石,及外交上的一大勝利。

綜觀這種元首過境外交,先不論有無實質意義,可像極披一件國王的新衣。其實總統外交上沒有那一件新衣,國王及人民都知道,但也都無視其並不存在。這種擦邊沾醬油不是務實辦外交,但自李登輝以降,都以此元首過境外交驕其國人。

《孟子.離婁下》:「其良人出,則必饜酒肉而後反。」故事大意是,有一娶了一妻一妾的齊國人,外出必飽酒飽肉後回家,妻子問餐敘者何人,回以都是權貴。妻告訴其妾,丈夫外出,一定飽酒肉而後返,問參加飲宴者,說都是權貴,但從未看到有顯赫者來我們家,我去了解一下,於是偷偷跟隨其後,發現遍尋全城,沒有一人與其打招呼,最後到東邊城廓公墓墳地,向祭者乞討剩餘祭品,不夠再跑下一喪家,這就是他飽食飽酒真相。妻歸告其妾,丈夫是妳我終身依靠仰望,談及此,兩人相擁泣於中庭,而齊人未知,瀟灑從外來,依然驕其妻妾。

經國先生在任總統時從未去美過境外交,但國家治理井井有條不紊,經濟起飛、國內生產總值年創新高,執亞洲四小龍牛耳。小市民需要的是國泰民安,能不能過境外交無關重要,我們不希望總統是齊人,驕其子民。












台灣氣候責任待釐清


2024-11-27 04:14  聯合報/ 謝英士、鄭佾展/財團法人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副秘書長(台北市)


巴庫氣候大會上周日閉幕,「新集體量化目標」(NCQG)要求發達國家於民國一二四年(二○三五年)前,提供開發中國家每年至少三千億美元氣候資金,呼籲公私部門達成一點三兆美元規模;同時,通過巴黎協定第六點四條全球碳市場機制,由指定監督機構運行。

這三千億美元,將由《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附件二所列二十多個發達國家提供,是「歷史碳排放」觀點下,共同但有差別責任和各自分別的能力原則(CBDR-RC)實踐。政府在疾呼參與國際氣候行動前,應就此與台灣氣候定位慎思並明辨。

聯合國憲章明文,本組織基於各會員國「主權」平等之原則。預算使用,是典型自主自決的主權行為。沒有國家會願意將稅收交付他人使用而不聞不問,例如財政部為最大股東的中美洲銀行(區域開發銀行),其理事就由財政部部長擔任,以遂行台灣意志。也因此,即便氣候資金進入《公約》體系,仍為發達國家掌握,與現行多邊、單邊與開發銀行等既有體制並無二致。

而從更新國家自定貢獻(NDC)綜合報告「完全背離」巴黎協定增溫攝氏一點五度路徑可見,發達國家承諾的氣候資金無論多寡,都只是不負責任的遮羞布,對扭轉逆勢幫助有限,而最需要協助的小島國家聯盟呼籲之最低二,二○○億美元保障額,完全未列入決議,在國際氣候場域上也呈現弱弱相殘的局面。

台灣拿香跟著氣候大會拜的同時,對外對內,所謂差別責任與各自能力到底是什麼?從歷史脈絡、族群、性別、年齡與易受影響性等因素來看要如何定調?在國發會十二項淨零戰略中,公正轉型戰略並未涵蓋到這些涉及資源「分配」原則與判準的根本問題。

至於巴黎協定第六點四條全球碳市場機制則不應過度關注,因為氣候變遷因應法第廿七條與碳費收費辦法已揭示國外減量額度抵扣上限為五%,以避免碳洩漏,過度依賴碳交易降低自身減碳努力。對更新 NDC 與國家清冊而言,私部門購買碳權列入國家績效,也有治理邏輯與重複計算等問題,難以成為淨零主軸。

相對的,巴庫大會所決議成立「巴庫全球氣候透明度平台」,旨在強化巴黎協定增強透明度框架,揭露各國應於二○二四年底提交之雙年度透明度報告(特別是發達國家)才是台灣應履行事務。此可將 NDC 銜接國內階段管制目標每年進度報告,與國際接軌,並客觀作為檢討政策、追究失職之工具,以助淨零目標之達成。

伊索寓言裡有則「蝙蝠」的故事,鳥獸大戰,蝙蝠一下是鳥,一下是獸,最後為兩陣營所唾棄。台灣說要承擔氣候責任,究竟是什麼責任?對國際、對國內的氣候責任如何區分?各自分別的能力又是什麼?值得賴總統與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討論。











三位一體 讓國球更強大


2024-11-27 04:14  聯合報/ 李加耀/台北教育大學體育學系教授(台北市)


近日來周遭瀰漫著高昂的棒球氛圍,幾位朋友有買到票進台北大巨蛋目睹了滿貫砲,瘋狂地叫到沙啞;也有朋友分享著到東京看球加油的喜悅感;假日回老家看雙親,連沒有在看運動與棒球的老媽都說:很厲害,連美國都贏了!這就是台灣棒球的魅力。尤其冠軍戰當晚剛好與幾位朋友在餐廳用餐,隨著比賽的張力用餐情緒起起伏伏;尤其五局兩支全壘打領先四分之後,連起身上洗手間都被友人制止了!九局下半用雙殺結束比賽的那一刻,街坊鄰居都忘情地激動吶喊,這就是台灣國球的渲染力。

自日本統治台灣種下棒球的種子,每個世代都有一支球隊深藏在國人心中。一九二○年代的能高團(高砂棒球隊),三○年代的嘉農,四○年代因戰爭中斷,五○年代棒球熱轉為民間發展,六○年代紅葉少棒開啟了台灣另一波以國族主義的棒球熱朝,七○年代三級棒球拿到世界冠軍的次數至今仍是紀錄,八○年代年洛杉磯奧運示範賽銅牌;一九九○年開啟了台灣職業棒球的歷史新頁,一九九二年巴塞隆納奧運棒球銀牌,將台灣棒球推到了最高峰。好景不常,一九九六年後的五次簽賭,讓台灣棒球幾乎奄奄一息。但每次國際賽就像是打強心針,力挽狂瀾讓倒地的棒球再站起來。持續的旅美、旅日與本土棒球選手在國際舞台的成就,支撐著台灣棒球的生命力。趁這股再度引燃的棒球熱,個人對台灣棒球要再強大提出以下看法:

一、廣建簡易棒球場:以少子化退場的學校或公園,讓棒球成為親民的運動,這是棒球由菁英運動朝向全民運動的關鍵,唯有菁英與全民並行才能使棒球永續發展。但台灣長久以來競技運動都是走菁英路線,基層選手始終無法擴大,除了限制選手的選才,也抹煞了許多小孩的棒球夢。棒球場應該逐漸和籃、排球場一般親民,而非想打棒球卻遭學校禁止使用場地,或需要老遠跑到河堤球場,因而阻絕了上千上萬人的棒球夢。

二、改革運動棒球賽制:有了場地人流就會聚集,學校或社區就有場地從事棒球運動,除了可以讓退役棒球選手增加就業機會,也可以擴大基層的棒球發展。賽制如何改變,個人以為應該擴大比賽的分級數,例如一級屬於菁英,往下二級、三級、四級…每級隊數設限(日本學生賽制就值得仿效),朝向聯賽方式,場地多就可避免周一到周五比賽,讓多數家長願意小孩來打棒球;底層選手源源不絕,除了擴大棒球市場、促進選手就業,也間接影響選才規模,而非現行的菁英取向。改變賽制,透過分級與假日進行賽事,除能擴大賽制規模增加參賽人數,並可維持學生運動員的學習,讓棒球員的生涯發展更多元,台灣棒球就可菁英與全民並軌發展。

三、職業聯盟扮演台灣棒球發展的火車頭:隨著簽賭事件告終,加上大巨蛋到來,讓球團收入規模擴大。如職棒母企業與球團能盈餘,像美日職棒可以給球員更長更豐厚合約,球員對生涯經營與延續就須更自律,棒球產業隨之提升規模。

如果上述三點能三位為一體為棒球永續努力,應可提供棒球發展更大動能,讓國球更強大。













高鐵延伸線真正該說明的事


2024-11-27 04:14  聯合報/ 賀陳旦/交通部前部長(台北市)


今天開始,鐵道局要在高雄市開四場高鐵延伸屏東的地方說明會。讓人好奇的是說明會究竟要說明什麼?若是純就五年前的「左營東延案」與今年才浮出來的「沿台鐵經高雄案」相較,據了解前者已因重大技術問題而出局了,剩下「高雄案」要宣導,難道就只有開挖範圍和工期,以及地方政府要負擔的工程費等,這些高雄境內執行事項要交代嗎?

我們認為,說明會在高雄舉辦,但是對象應該是全國民眾,甚至於後代子孫。內容也不僅僅是工程細節,應該是整個延伸計畫的合理性和可行性。這次說明會必須當作是補足五年前蘇院長逕自拍板左營線的程序失誤。當時的政治決定沒有經過可行性專業支持,以至於五年後不得不放棄,今天不可以再迴避專業評估!

首先,專業評估中最容易被忽略的是營運衝擊,最被有意冷落的是高鐵公司的評估。(左營案因對服務水準有重大影響而下架,同樣評論高鐵公司提出無人在意,五年後日本專家所見才被接納)鑑往知來,主管機關應該趕緊正式徵詢台灣高鐵公司對延伸案的意見。

其次,說明會不宜只談高雄境內施工問題,還要說明路線服務範圍的評價,報載高雄案順著台鐵到屏東六塊厝站,和台鐵服務完全重疊,可又止於屏東市外兩公里,究竟增加了什麼客源和商機?

又據悉有另案從高雄站南延到小港機場(進而到潮州?或者改用輕軌連向潮州 、墾丁?)整合南台灣國際運輸,這裡面的想像就大不一樣了!兩端點之間,高雄市民要在說明會選線,是要代替屏東、代替全國民眾做出決定嗎?

再進一步,高鐵延伸到六塊厝或潮州就是政治支票的終解嗎?許多人舉著公共運輸大旗,甘為政客當馬前卒,完全不在乎營運的服務和財務,主張環島高鐵(還記得恆春機場當年的口號吧!)。今天開始的說明會要是因而為環島高鐵舖路,政治上暗渡陳倉,那更要讓全國國民有機會參與討論。

從近幾年政府不許高鐵調票價,又單方面決定路線延伸,主管機關眼中應該已經沒有 BOT 合約,已經把高鐵當作是政府所屬公共交通工具了。平心而論,國家要讓高鐵環島,平權服務,自有其福利照顧大道理。就像有些國家的住民都享受終身教育免費一樣,為未來投資,是全民的選擇。但是近千公里高鐵建設,面臨人口下降,私人交通蓬勃的台灣處境,一定要有巨大錢坑的準備,而且是跨世代難以收拾的長期包袱!

為了讓建設給民眾多參與,今天開始的說明會合法合理,當然樂見。若是一步步展開本案的複雜面,再預見政治上的蠶食算計,就不得不公開呼籲主事者要公開說明會的目的和對象,建請向全民報告!

「核四」和「天然氣三接」都因為投資和環境衝擊巨大而納入公投,付諸全民作主。高鐵延伸作為環島高鐵的前手,對國家財務和國土發展影響重大,是跨世代決定,我們不可以任憑主管機關在四場說明會後,掩蔽政治交易,把國家送上難以挽回的困境。

主政機關若真心尊重專業評估,不妄挖錢坑給下一代,建請把高鐵延伸案交付公投!














支持國球 改版合乎潮流


2024-11-27 04:14  聯合報/ 林志彥/日語領隊導遊(台北市)


外傳賴清德總統有意將目前五百元鈔票的「南王國小棒球隊」,更改為本屆十二強的冠軍國手們

曾有日本旅客剛從機場銀行換出新台幣,就問說現行一百元背面的建築圖案是什麼?還表示想去參觀。我向他解釋說,那是陽明山中山樓,原本是老國代開會的地方。總統直選後,似乎就從歷史舞台消失。別說國外旅行團行程沒有,就連國內一般民眾應該也少有足跡。最後日客露出狐疑表情,那怎還會留在鈔票上呢?

日鈔大約每一世代(二十年)會改版一次,每次換新鈔,不但會將最新的防偽技術應用於其中,正面肖像人物及背面的象徵景物也會推陳出新,但維持其傳統。單以正面肖像來說,千元鈔為醫界人物;五千元鈔為女性;萬元鈔為劃時代人物。像今年新版人物北里柴三郎、津田梅子、渋沢栄一,其共通之處皆為當代先鋒。在新冠疫情爆發及日圓歷史性大貶後,以這三位歷史人物鼓勵新世代勇於創新及國際化,用意不言可喻。

相較於日鈔,新台幣紙鈔變革就叫人捉摸不定。單就現行正面圖案來說,一百元主角是孫中山、二百元是蔣中正、五百元是南王國小少棒隊;一千元是福星國小看地球儀的學生;二千元則是四個中華衛星一號的碟型天線。不但改版時序不定,圖案也缺乏一致和邏輯性。

新台幣常是國際旅客對台灣實際接觸的第一印象。與時俱進的改版,不但可跟上世界潮流,也可凝聚國內共識。尤其棒球號稱國球當之無愧,與其短暫狂歡慶祝,何不讓其名留青史躍上版面,共同記憶這偉大的一刻?













搶走丰采 政府轉移焦點


2024-11-27 04:14  聯合報/ 黎亦農/教育工作者(嘉義市)


中華隊打出好成績值得欣喜,但是派出 F─16 軍機伴飛、以水門禮迎接,並舉辦大遊行就已經很足夠了,若還要印製五百元新鈔,真的就過度誇大其事了。而且,中華隊的成員在奪得冠軍後,都表現得十分謙遜,讓國際媒體都讚譽有加,如果回到國內後,政府帶頭大張旗鼓、毫無節制的慶賀,擺出一副張揚姿態,反倒會搶走在球場上努力打拚球員的丰采。

尤其,印製新的五百元鈔票,除了會造成國庫不必要的支出,更容易衍生出假鈔橫行的問題,在國內物價飛漲之際,不設法對症下藥,還製造新的困擾,這絕對不是一個政府領導人所當為之事。

不過,藉由十二強奪冠,政府不斷製造相關的話題,確實有效轉移了媒體報導及民眾關注的焦點。

原本民眾最在意的勞動部及其他公務部門的霸凌事件,在這些話題引導下,轉瞬間似乎就變得沒那麼重要。

但大家別忘了,棒球比賽的勝負終究是一時的,公務部門的互信互重以及申訴機制的健全才是長久的,若焦點被轉移了,這些問題就會繼續存在,甚至變成沉痾,而且不幸身亡的勞動部員工,就真的平白犧牲了。







劉憶如/談COP29氣候融資峰會共識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劉憶如/談COP29氣候融資峰會共識
◆  林中斌/川普2.0:抗中為表 避戰為裡
◆  王文華/恐龍也老了







劉憶如/談COP29 氣候融資峰會共識


2024-11-27 04:14  聯合報/ 劉憶如(作者為台大財務金融系兼任教授)


聯合國氣候峰會(COP 29今年自十一月十一日至二十四日於亞塞拜然首都巴庫召開。本屆峰會聚焦氣候融資,因此又被稱為「融資峰會」。氣候融資主要希望能提供氣候資金以協助較貧窮的國家達到減碳目標,並降低這些國家所受到極端氣候的傷害。此次峰會希望能提高原訂的資金上限(原訂每年一千億美元),且以補助金,而非融資方式提供資金,以避免加重受援助國家的債務問題。至於資金來源,依據民國一○四年(二○一五年)巴黎協定,應由今日氣候異常最主要的製造者,也就是已開發國家,負起出資的責任。

此次峰會經與會一百九十八個國家為期兩周的激烈討論,終於在延會兩天後在十一月二十四日達成協議:美國、歐盟和其他較富裕國家將在民國一二四年(二○三五年)底前,每年提供三千億美元資金給開發中國家。對於這個三千億美元的額度,已開發國家覺得太高,開發中國家則批評不但不足,且指責此金額低得令人感覺受辱;事實上雙方確實各有難處

一方面,已開發國家近年來深受通貨膨脹、預算赤字、政府債務飆升等問題的威脅,更須應付俄烏和中東兩大戰爭的各項援助支出;每年三千億美元的額度可能也已是上限。原議定應自民國一○九年(二○二○年)起每年一千億美金的補助款,結果延遲至民國一一一年(二○二二年)起才支付,也顯示所謂「較富裕國」近年來財政其實並不寬裕的現實

尤其認定氣候危機為「騙局」、一再聲稱美國應退出氣候峰會的川普,即將就任美國總統,此時期待美國更加加碼並不切實際。此次峰會中,一向最支持清淨能源的德國明言表示,雖然歐洲希望能負起該負的責任,但卻也無法給出一些無法落實的承諾。德國代表也只能建議這些氣候融資不應單由政府承擔,而更應透過民間企業單位,以及利用債務重整等財務工具去達成任務。

此外,歐洲和美國都表示希望較富裕的新興市場,例如中國,也應被列入在「較富裕國家」中共同分攤費用。但目前仍被世界銀行列在「開發中國家」的中國,則表示雖然中國願意協助一些較貧窮國家綠色轉型,但中國仍將以自願的方式進行。

另一方面,對需要援助的開發中國家而言,每年三千億美元的資金,以及遲至民國一二四年(二○三五年)的援助時程,都與期望落差太大。據估計,這些較貧窮的開發中國家若要能轉型使用清淨能源,並有足夠資金彌補極端氣候造成的傷害,每年至少需要一兆美元資金,三千億美元的額度自是遠遠不足

援助金額意見分歧之外,今年峰會議也並未重申去年 COP28 對於逐步退出化石燃料使用的共識,引發對民國一三九年(二○五○)淨零排放目標達成的更大疑慮。依據最新預測,今年氣溫將再破新高,並創全球首次超過工業革命前攝氏一點五度的紀錄。另外依據此次峰會中提出的報告,今年單是全球二氧化碳排放即已達四百一十六億公噸,超過去年且再創新高。

碳排主要來自於煤炭、石油、及天然氣。科學家估計,若要控制氣溫升幅低於攝氏一點五度,未來全球能排放的二氧化碳額度僅剩二千三百五十億公噸。全球暖化的危險一步步逼近之際,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在選舉期間數度聲明美國應退出巴黎協定,且應支持化石燃料的發展擴大。川普宣稱將大幅增加美國石油及天然氣的開採,上任後且將廢除提供數千個氣候變遷計畫補助的通膨削減法案(IRA),並取消美國對減碳的承諾。這些變數下,今年 COP 29 氣候峰會所達到的各項共識之落實,實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