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經濟日報社論/預先掌握川普的遊戲規則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99063/web/ 

◆  聯合報社論/投案救菊系:陳啓昱去來自如四部曲
◆  聯合報黑白集/台灣OK,烏克蘭先打
◆  經濟日報社論/預先掌握川普的遊戲規則







經濟日報社論/預先掌握川普的遊戲規則


2024-11-27 03:11  經濟日報/ 社論
美國當選總統川普。 美聯社


川普競選主要訴求是「讓美國再次偉大」,各界關切對台灣的影響,重點包括:美中競局的發展、單邊主義、未來提高關稅對相關產業的影響等。把視野拉高,我們可以看到,若未來川普政府主打以美國獨尊的模式,在產業和科技領域,將使得一些既有的遊戲規則產生變化。

早在美國大選期間,EIU 就發表一份報告,「川普風險指數」,分為貿易、安全和移民三大面向,並據此列出未來將受川普政府施政衝擊的主要國家。就貿易方面而言,墨西哥首當其衝,其次為中國、越南、日本和德國,台灣也名列其中。直覺來看,與這些國家對美國的貿易順差規模密切相關。但是,這也意味著美國的「長臂管轄權」和策略性競爭固然主要劍指中國,卻也可能憑藉其特定技術和市場的頂層優勢,逐步揮向盟國相關的產業和廠商。這在未來川普政府可能變成常態,進而限縮美國對所謂「盟國」的遊戲規則。

從川普第一任起,美中衝突後針對中國去風險化重點之一是:要求盟國/美系供應鏈採取「China+1」,同時美國政府也推動「製造業回流」。但是當時美國政府的態度大體是接納廣義的回流,除了美國本土,也容許「近岸」(美墨)、「友岸」模式;這也促成一些電子業和電動車領域台商前往墨西哥投資。

但是未來川普政府不僅將以美國優先,而且相當關切美國對主要國家的貿易逆差,這將使得針對美國市場的「近岸」和「友岸」操作模式受到限縮。同樣地,國內一些團體過去在台灣積極推動「新東進」,未來也會產生範圍限縮的情況。甚至於,拜登政府推出「晶片科學法案」,除了對中國採取嚴格的管控之外,也曾倡議推動「Chip 4」,要推動美國、日本、韓國、台灣在半導體領域的四邊合作,未來也可能逐步淡出。

台灣,政府部門並不樂見「Taiwan+1」成為議題,但是這個議題也促成一些以美國為中心的趨勢正在發酵中。就台商對外投資案例來看,不僅相關領域逐步擴大,由半導體先進製程及其周邊(如光罩盒、先進封裝),擴大到 AI 伺服器、電動車、低軌衛星、網通設備等領域。

上述趨勢反映,美國政府的意圖已經不再只是「Plan B」,而是在其關切的領域,強化以美國為中心的在地供應鏈。而且,就半導體先進製程來看,美國政府關注的焦點已經是最先進的技術及其價值鏈(如先進封裝)。例如,在民國一一二年(2023年)11月,美國商務部副部長羅卡西奧就曾表示:「在美國製造晶片後,再運往國外進行封裝,會產生我們無法接受的供應鏈和國安風險。」因此,美國政府推出「國家先進封裝製造計畫」,以圖振興國內先進封裝業,目標是:在民國一九年(2020年)代結束前,讓美國「成為商用規模先進封裝最精密晶片的全球領導者」。另外,就美國商務部最近的公告來看,美國政府期待台積電在當地引進最新的半導體製程。對台灣而言,這意味著我國政府及民間科技計畫成果未來可能快速面臨「境外實施」課題。

甚至美國政府的供應鏈風險評估決策,似乎也意識到當地最終組裝據點的規模是一個關鍵因素;認為要將半導體的重要供應鏈留在美國需要搭配具有相當規模的最終產品組裝據點和產能。美國政府先前已吸引特斯拉電動車生產組裝廠回流美國,而近期政策焦點則在於 AI 伺服器生產組裝廠。

所以,川普看起來主打高關稅政策,對中國和盟國一體適用,惟稅率有所差別,但是搭配「讓美國再次偉大」的主旋律,未來的川普政府可能將主推以美國獨尊的模式和遊戲規則。美國在服務貿易技術貿易享有絕對的優勢和巨額順差但是未來的施政卻只著重於商品貿易逆差。在這種氛圍中,在產業和科技領域,我們可能會看到川普政府的新遊戲規則。











聯合報黑白集/台灣OK,烏克蘭先打


2024-11-27 04:50  聯合報/ 黑白集
前總統蔡英文今天在加拿大舉行的「哈利法克斯國際安全論壇」,以「馬侃公共服務領袖獎」得主身分發表演說。 圖/蔡英文辦公室提供


蔡英文退而不休,持續出訪。近日她在加拿大演講,強調烏克蘭勝利,是對威權主義擴張最有效的威懾;儘管中共武力犯台加劇,但美國應優先幫助烏克蘭,「台灣還有時間」。

拜登授權烏克蘭使用美國飛彈攻擊俄羅斯,使戰況加劇。蔡英文看似響應拜登路線,但歐美已無人再提「烏克蘭的勝利」,連澤倫斯基都改口等待川普「終戰方案」。蔡英文期待烏國勝利,以嚇阻大陸武統,有如在國際發放過期文宣

儘管拜登以飛彈增加基輔談判籌碼,但他承諾的烏國「主權領土完整」,已淪為芭樂票。烏克蘭付出偌大代價,坐等美俄宣判其命運;這樣的戰爭結局,對台灣是極嚴重的警示。蔡英文籲請美國優先軍援烏克蘭,禮讓詞藻包裹緩兵之計,只怕是來晚了,擋不住美國正加緊擴大武裝台灣

台灣還有時間」,翻成大白話,就是疫情時的「我OK,你先打」;對照現況,有如黑色笑話。國防部因應中共圍台,防空警報發放線退縮到廿四浬,全民只剩三分鐘避難時間。為因應首都城鎮戰,連政大都被徵作教召訓練場地台灣還有多少備戰時間?

賴清德糊弄高中生:「和平之路是和民主陣營站在一起」。烏克蘭有歐美軍援抗俄,最後仍不免被迫和談。按蔡英文說法,這條路無法震懾大陸放棄武統,還能算是和平之路嗎?














聯合報社論/投案救菊系:陳啓昱去來自如四部曲


2024-11-27 02:57  聯合報/ 社論
台鹽前董事長陳啓昱25日主動到台南地檢署投案,檢方當庭逮捕並聲押禁見獲准。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中華隊奪得十二強世棒賽冠軍,賴總統隨即表示接見,次日便傳出逃亡的陳啓昱投案之消息。兩者皆是賴政府所樂見,而時間上之巧合,不免啟人疑竇。戰機伴飛及總統接見的凱旋氛圍,可洗去勞動部霸凌醜聞的大半陰影;而陳啓昱應賴清德呼籲投案,多少能挽回司法公信及菊系發臭的形象陳啓昱的逃亡與自首,似乎皆照著劇本的節奏演出

對於陳啓昱投案,外界普遍的反應是:「喬好了」,串證、滅證、乃至贓款的藏匿都已完成,他才出來面對司法。這種觀感,反映了民眾對司法的不信任,也凸顯了人們對民進黨政治伎倆之洞悉。回顧陳啓昱掏空案的偵辦足跡,可以看出司法對他輕率縱放的四部曲,不斷有人製造法網縫隙供他出入自如。由此看,「喬好了」之說,並非無的放矢。

司法包庇陳啓昱的第一部曲,演示的是台南地院的縱放。上月廿二日,台南地檢署以陳啓昱掏空台鹽綠能指揮調查局展開大搜索,並以違反《證交法》及《刑法》背信罪聲請羈押。豈料,台南地院廿四日羈押庭卻以「罪證不足」為由,將陳啓昱等一夥五人均無保釋放。南檢隨即抗告,台南高分院廿八日撤銷南院裁定,發回更裁。南院竟又整整拖了四天,至十一月一日才開庭;但陳啓昱已逃之夭夭,根本未現身。

第二部曲,演示的是台南地檢署緝捕的漫不經心。陳啓昱十一月一日即未現身羈押庭,南檢竟又拖了多日,直到四日才對他發布通緝,並發文外交部註銷其護照。試問,如果不是幕後有人相罩,誰能享有這等空窗待遇?以如此溫吞的司法行動,還能期待抓得到人嗎?更可笑的是,直到外界質疑,南檢八天後才將陳啓昱的照片放上刑事局的查緝專刊,而且採用的是他卅多年前初出茅廬的年輕舊照。看來,南檢根本不想讓社會大眾認出陳啓昱來,假裝通緝卻無意將人擒獲,陳啓昱也樂得人間蒸發

第三部曲,演示了賴清德的柔性喊話,呼籲陳啓昱儘速到案。陳啓昱「圖人不符」的通緝照受到批評後,外界一度認定陳啓昱已偷渡潛逃海外;但法務部長鄭銘謙引述檢調說法,稱陳啓昱「人仍在台灣」。本月十三日,賴清德更以主席身分在民進黨中常會對陳啓昱喊話,呼籲他儘快到案。從任何角度看,由元首向通緝犯喊話,而不是要求司法積極緝拿,是嚴重違背並損害法治精神的行為而檢調知道他人在國內,卻不積極追捕,更是難以想像的事。問題是,如此不合人情與事理之事,民進黨卻一派正經地公然演出,絲毫不怕街談巷議看笑話。

第四部曲,演示了陳啓昱響應賴清德呼喚,「大義」來歸投案,兼則要拯救「菊系」土崩瓦解的形象。先前賴清德呼籲陳啓昱到案,政壇人士分析,其實是在喊話「影武者」,並「留面子」給陳菊。原因是,陳啓昱正是花媽大力提拔,除當過陳菊的高雄副市長,也是因她力薦而出任台鹽董事長,犯下官商勾結掏空台鹽綠能的弊案。最近的勞動部霸凌公務員致死案,一串當權人馬包括前勞動部長許銘春、次長許傳盛、分署長謝宜容,全是菊系一脈相傳。當菊系形象跌到谷底,陳啓昱此刻出面投案,多少是想要止血,挽救花媽最後的聲譽。

無論陳啓昱真正的動機為何,綜觀近來政壇的各色弊案醜聞,無一不牽扯到民進黨派系的勾結驕縱、濫權徇私,把國庫當黨庫,把公帑當私財,把部屬當奴才。陳啓昱掏空台鹽綠能,謝宜容霸凌部屬,都是制度性的災難,不從根改革是救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