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6日 星期六

【專家之眼】解析泰柬邊境衝突所涉政治算計

◆  【專家之眼】解析泰柬邊境衝突所涉政治算計(初二)

◆  【專家之眼】大罷免-賴清德是伊斯頓理論的信徒嗎?(閏初一)
◆  【專家之眼】普發現金是債留子孫的大錯
◆  【專家之眼】黃仁勳旋風:AI時代的傳奇(廿八)
◆  【專家之眼】行政院會咬牙普發現金或始亂終棄當渣男?(廿七)









【專家之眼】解析泰柬邊境衝突所涉政治算計


2025-07-26 06:00  聯合報/ 張競/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
泰柬邊境衝突未歇,圖為泰國四色菊省居民扶老攜幼搭車撤離。(美聯社)


👉▪【開票結果】726大罷免完整開票數據看這裡
泰柬邊境再起衝突,雙方開火交鋒互有傷亡,但多方對此領土爭議邊境衝突各懷鬼胎另有算計。儘管目前看來情勢升溫,但終究將因爭議標的物明確價值有限,應當不至於繼續惡化到提升軍事動員層級,搞到全面戰爭地步。

在雙方爆發衝突之初,筆者接獲媒體來電詢問未來發展前景;當時筆者列出下列數個面向,其中包括雙方發言層級限制軍種國防部外交部或是整個政府,並且是由發言人地區將級指揮官國防外交政務首長,抑或是最後提升到政府領導人親自出馬表態,都是重要指標

此外泰國與柬埔寨雙方軍事動員層級規模,對照實際投入戰鬥兵力員額與火力強度,區域國際組織以及雙方都能信賴盟友,所公開宣示立場以及涉入調停積極程度;亦將是重要判斷指標

不論如何,由於衝突涉及地域,無法對於國際社會商貿往來以及重要物資產製流通構成重大威脅,因此西方大國強權恐怕缺乏興趣,積極介入調停敦促雙方停火止戰。歐美領袖恐怕會將泰柬邊境衝突,認定是件事不關己枝微末節事件;甚至還可能會有人幸災樂禍冷眼旁觀北京如何處理此項燙手山芋

確實此項邊境衝突不至於影響泰國或是柬埔寨主流經濟脈動,但卻是雙方政治人物能夠利用,並且作為政治操作良好口實。吾人必須理解,此項邊境衝突其實本質就像人身上罹患皮膚病,雖然不能致命或是傷筋動骨,但此項政治議題卻總是讓人煩躁,但又揮之不去難以斷根

就目前看來,諸多國際社會政治評論者戰略觀察家,都認為中國大陸同時與泰國以及柬埔寨關係良好,有人猜測泰柬雙方發生衝突,必然會成為北京頭痛難題,亦有認為泰柬開打在本質上就是北京戰略版圖後院失火,但是此種看法顯然是因為當年中國大陸積極涉入調停越柬衝突,因此北京面對泰柬衝突,看來亦必然會有所作為,不可能坐視情勢惡化完全不管。

前述觀點聽起來雖然言之成理,但論者顯然沒有注意到時空背景不同,戰略環境亦有所變化,雖然北京對外政策基本原則並未改變,但整個外交運作策略手法,其實是增加許多思考彈性,但同時考量因素亦隨著國家利益涉外活動增長而必須更深入評估。整體來說,北京面對外交矛盾兩難困境時,身段還是相當靈活,因此確實不宜遽下斷語認為中國大陸必然會干預泰柬衝突。

就目前看來,北京必然會堅持勸和促談基本原則,不會隨便選邊,但會儘量敦促泰國與柬埔寨自行談判對話停火降溫解決衝突。同時北京亦更會積極尊重東協調停區域衝突上,所能發揮之關鍵影響力;就中南海主政者來說,在泰柬衝突上退居第二線,避免強出頭亂蹚渾水認真尊重東協地位,其實經過外交精算,顯然更具有政治利基戰略智慧

最後還是要提醒,假若衝突未曾擴大到失控地步,並且影響到中國大陸在泰國或柬埔寨境內之實際利益,北京絕對只會透過外交表態呼籲雙方降溫停火,並重申勸和促談基本立場。但在檯面下是否會敦請東協出面調停絕對有可能採取鴨子划水手法低調審慎運作。

吾人必須理智認識到,國際社會各國折衝樽俎縱橫捭闔,雖然表面上都藉由外交辭令官樣文章加以妝點,但絕對不是在追求人間道德正義實際上還是在謀求本身利益算計。所以儘管中國大陸在國力崛起後,確實希望在國際舞臺核心位置占有一席之地,但若是期待北京會不顧現實利害關係有所作為,顯然是沒有看清楚北京面對全球事務時,真正謀略底細務實算計








楊志良/老人創造時代,時代考驗老人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楊志良/老人創造時代,時代考驗老人
◆  盛治仁/拒築牆思維,搭連結人心橋梁
◆  李清志/夏日台北美術館
◆  陳立恆/台灣,還有機會再大展鴻圖嗎?
◆  施振榮/王道與產學共創新思維
◆  葉匡時/台灣能造出下座護國神山嗎?









楊志良/老人創造時代,時代考驗老人


2025-07-26 00:00  聯合報/ 楊志良(作者為前衛生署長)


當今世界正同時面臨兩種看似對立,卻緊密交織的現象:一方面「時代考驗老人」,不少老年人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養兒防老」幾乎已成為神話,棄老虐老經常上媒體。以這次丹娜絲颱風為例,眾多南部孤單老人無電、無水、無屋頂、無人協助清理滿屋泡水家具達一周以上。當地因為人口老化,復原困難,高齡者希望國軍予以協助,賴總統竟回答民眾要「自助」,國軍演習較為重要,真是傷透了這些老人家的心!

缺乏理財能力的老人,需打工賺生活費者比比皆是,路上更常見老人推著破舊的推車從事資源回收。有子女的算是幸福,卻也常被要求照顧孫子女,好讓兒、媳得以雙薪工作。最慘的是失能老人,不管長照進展到幾點○,服務的質與量都只是聊勝於無,根本無法滿足需求。就算家中經濟可以負擔、請專人照護,照服員虐待老人也已不是新聞。

更讓老人心煩氣躁的就是媒體,每天不是「大罷免」就是「反大罷免」;再且,特定媒體側翼網軍拿了大筆納稅人辛苦繳的稅金,天天言不及義的大內宣,煩死人!好像台灣沒有一件正事要辦。實際上兩岸兵凶戰危,產業面臨巨大挑戰,家人工作及收入岌岌可危,更讓老人家夜難成眠。

諷刺的是,這些考驗著老人的困境,卻正是另一批老人「創造」出來的。國內國外一群「老不休者」掌握大權、呼風喚雨,搞得世界包括台灣在內,人心惶惶;他們掌握極大權力及資源,卻不用於創造人類的希望,反而壓制社會上理性聲音,更讓人民生命受到踐踏,苦不堪言!

川普這個老人自以為是,竟然與全世界各國對幹。他的「MAGA」(讓美國再次偉大)導致他的民調在國內直直掉,國際上主要國家對美國的好感度大幅下降,對其最大敵手中共好感度卻直線上升,是美國有史以來最大外交失敗。馬斯克何等聰明,看到川普讓七十萬美國貧窮人口領不到食物券、近三千萬人沒健保,就知道川普玩完了,馬上棄他而去,另組新政黨,川普也只能氣得跳腳

就在太平洋彼岸,美國的另一邊就是愚蠢至極的賴政府,更間接促成藍白緊密合作。曹興誠、柯建銘這兩個自作聰明的老人,不但應該要替賴清德做功德,更應幫南部災區老人家修屋頂、搬垃圾,且絕不可驅使老人家拿旗子遊街、去推動什麼大罷免。

賴清德竟還站上第一線,並號召支持大罷免,與全民福祉對賭。若今天投票結果是反對罷免的票多於罷免的票,他將如何自處?這絕不是辭去民進黨主席就能了結,而是記在中華民國史、或是賴清德念兹在兹的台灣史上一個執政最差、社會最分裂、最敗壞國家的總統







劉大年/川普新政下 東協的焦慮

◆  劉大年/川普新政下 東協的焦慮
◆  黃耀輝/從鬼扯的理由 看荒謬的罷免
◆  徐遵慈/正視投資與人才外流創新高問題









劉大年/川普新政東協的焦慮


2025-07-26 00:19  聯合報/ 劉大年(作者為中經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川普重返白宮,政策明顯轉向,對東協(ASEAN)影響很大。東協是處於美、中戰略競逐核心地帶的區域組織,其成員國經濟高度依賴美、中兩國,並長期仰賴多邊合作機制維持區域穩定。川普新政重啟保護主義單邊主義對中強硬政策,讓東協再次陷入經濟壓力政治夾縫的情勢。

在美、中經貿對抗與地緣政治衝突下,東協地區成為跨國企業推動「中國加一」以及「近岸外包」,分散風險的首選之地,也被美國定位為重要的「信賴夥伴。東協因此在全球供應鏈重要性大增,但對美國貿易順差也因此不斷攀升,去年東協對美貿易順差達二,二七六億美元,遠高於中國大陸對美國一,二二八億美元的貿易順差;東協十國中,除新加坡以外,對美國均享有貿易順差。川普不能容忍東協取代中國大陸,成為對美國造成新一波貿易逆差的「間接受益者」。東協由美國重要的「友善外包」經濟合作夥伴,價值理念相近的同盟關係,反而成為川普優先制裁的對象。

因此在川普「對等關稅」下,東協國家成為「重災區」,除了新加坡為百分之十的基礎稅率外,其他國家稅率都不低,被迫與美國展開實力不對等的談判。以最近與美國達成初步協議的越南及印尼為例,必須以多面向「包裹式」開放與讓步,才能換取美國在單一關稅上的有限調降,形成不對稱的交換。

另外,美國也關切東協成為「中國製造繞道」的捷徑,所以加強對東協出口的查核,導致有更多東協出口美國產品被納入懲罰性的貿易措施。雖然可以嚇阻非法的「洗產地」行為,但也影響到合法廠商的營運,更無助於東協長期吸引外資

特別是美國一方面指責東協國家,透過轉運規避關稅另一方面又要求東協配合美國圍堵中國,擺脫紅色供應鏈,抑制中國大陸技術超車,使得東協難以全面支持美國戰略

川普在外交政策上亦延續「雙邊優於多邊」,高度關注東協國家是否在重要議題與美國立場一致。美國傾向與各國分別進行政治外交合作,而非透過整體東協機制推動政策調整。川普更不出席東協峰會,削弱了美國與東協整體性互動;也導致東協國家在面對美、中競爭時,缺乏制度性力量的支持。

另外,美國在與中國大陸的地緣政治競爭中,東協被視為重要關鍵;但是川普在外交預算援外計畫持續刪減,導致美國在東協影響力逐漸流失,而對東協投入持續不斷的中國之實力則大增

整體而言,川普對東協政策,呈現「經濟壓力優先、戰略要求選邊、合作援助縮減」的情況,雖然提升短期施壓效果,卻可能削弱美國在東協的長期影響力而東協也必須在美國新政壓力下,面臨前所未有制度改革區域平衡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