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9日 星期二

經濟日報社論/大陸經濟反彈後的新課題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57587/web/

◆  聯合報黑白集/只能拿健保說嘴
◆  聯合報社論/台海危疑,誰錯估形勢誰錯解民意
◆  經濟日報社論/大陸經濟反彈後的新課題






經濟日報社論/大陸經濟反彈後的新課題


2020-09-29 00:06  經濟日報 /   經濟日報社論


中國大陸國內生產毛額(GDP)從第 1 季衰退 6.8%,大幅反彈至第 2 季正成長 3.2%,進而帶動陸股走揚的情形看來,中國經濟自低點迅速反彈的態勢確實優於全球。

之所以有此表現,疫情快速受控,以及政府推出強力的財政與貨幣寬鬆政策乃是重要因素。例如復工復產帶動工業生產與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率先反彈政府基礎建設支出提供固定資產投資支撐力量,寬鬆的貨幣環境則讓房地產業逆勢走揚,房地產價量齊揚,共同支撐第 2 季中國經濟成長表現

疫情也讓中國在美中貿易戰籠罩下,得到些許喘息空間。由於疫情使全球的交通運輸、終端需求及現金流都受到重大衝擊,讓跨國企業更在意成本的控管,遂在綜合考量中國現有的勞動技術、成本及基礎設施狀況後,大幅放緩將供應鏈移出中國的步伐。再者,從國際清算銀行公布的人民幣實質有效匯率指數REER)可發現,自民國107年(2018年)7月6日美國對中國首次加徵關稅至今年8月底,中國 REER 由 124.53 點小降至 122.77 點,顯示即便美中貿易戰至今經歷數輪關稅加徵,中國出口產品的價格競爭力仍在,加以中國為防疫與醫療相關產品生產大國,使其出口出現逆勢上行。

不過,要就此認為中國經濟已走出疫情陰霾則言之過早,翻揚的經濟成長背後仍有許多潛藏的問題,最為顯著的即是貧富差距擴大消費支出疲弱不平均復甦現象

資料顯示,今年3~8月份零售銷售年增率 -5.2%,仍呈現明顯衰退,顯示消費面的復甦速度遠不如工業生產相關數據般亮眼。若探究消費品細項表現可知,一般民眾消費占比最高的餐飲和服飾消費動能雙雙遽減,累積餐飲消費仍呈現巨幅衰退-19.6%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也衰退 -11.1%奢侈品消費卻復甦快速,跌破各界眼鏡。今年第 2 季,時尚品牌路易·威登集團(LVMH)在中國的營收增長了逾 65%、Prada今年6月在中國的銷售額年增率亦大漲逾50%,7月更是超過60%。

中國消費復甦不均主要源於收入差距的進一步擴大。資料顯示,儘管第 2 季中國可支配收入回到正成長4.5%,但農民工的月收入卻下降了 6.7%;另有調查發現,高收入受訪者(年收入逾30萬元人民幣)在第 2 季收入已回到正成長,其餘所得階層則持續衰退,特別是年收入低於 5 萬元人民幣者的收入下降幅度最大。同時,從支出面來看,民國108年(2019年)中國民間消費占 GDP 比 39.12%占比為消費、投資、出口三架馬車中最高因此,普羅大眾消費低迷將不利長期經濟成長

進一步分析中國消費不均的成因有三:一、收入較高的白領工作者工作方式較有彈性,在疫情爆發後仍有多數可透過遠距完成工作,但類如一般零售業受僱員工的低收入工作者,在疫情高峰階段出現大量的失業,且在消費面未全部復甦下,較不易找到工作;二、寬鬆貨幣環境帶來股市和房市飆升,最大受惠者即是高收入者,使其可支配所得增加幅度較大;三、中國推出的經濟激勵方案偏重在固定投資基礎建設,而非如其他國家一樣普遍發放紓困現金,這樣的政策較有利富人而不利於中低收入者。

由此可知,疫情對中國消費面的衝擊,相對較有政府支出與信貸支持政策的生產面為大,對消費端相關個體產生極為不利的影響,進而導致貧富差距進一步擴大。值得注意的是,後疫情時代的貧富差距擴大現象並不會只發生在中國,其他國家若處理失當,也難免會面臨所得與消費面所產生的不均問題。誠如國際貨幣基金首席經濟學家高平納斯G.Gopinath所說:我們尚未走出危機,政策制定者應保持警覺,必須隨形勢變化調整政策。










聯合報黑白集/只能拿健保說嘴


2020-09-29 00:13  聯合報 /   聯合報黑白集
對於有台灣藝人參與中共「十一」晚會,蘇揆(右三)表示國人自有公評。記者邱宜君/攝影


藝人張韶涵、歐陽娜娜要在對岸國慶晚會開唱,陸委會文化部揚言要依法查處,蘇貞昌則批她們「享受台灣民主自由和健保,還跑去唱不適當的歌」。政治人物帶頭圍剿,兩人立馬成台灣酸民箭靶,各種惡毒言論出籠。彷彿兩人去唱個歌,台灣就要深陷鐵幕了。

此事讓人聯想到當年張惠妹在我國慶大會唱國歌而遭對岸封殺,未來兩位女星在台發展,恐怕堪虞。民進黨二度執政,肅殺和控制直追對岸,連藝人也不放過蔡英文四年前說沒有人需要為他的認同道歉」,終成笑話一句

從蘇貞昌到綠營支持者攻擊套路一致,都指責在對岸工作的台灣人貪享健保。前不久,球星林書豪入籍中華民國,也有網路鄉民說他是為「享受台灣健保」。台灣的吸引力,難道只剩健保可以說嘴?

台灣人到大陸工作,不論哪行,多半是為了發展機會,很少是因為「認同」而去。亦即,保留國籍,不會只是為了健保。若台灣能給他們相同或更好的發展環境,誰願離鄉背井?他們希望的,只是更多「被看到」的發展機會,但政府給了他們什麼?一再提健保」,正顯得心虛

蘇貞昌雖然也提了「民主自由」,但掌握權柄的高官,用政治立場帶頭欺負出外打拚的遊子,這是什麼民主、什麼自由?根本是自打嘴巴。












聯合報社論/台海危疑,誰錯估形勢誰錯解民意


2020-09-29 00:07  聯合報 /   聯合報社論
漢光36號演習七月登場;圖為AAV7兩棲突擊登陸車裝載進入中平軍艦船艙內。圖/國防部提供


台海情勢惡化,危機升高六月,「國際危機組織將台海列為政治安全情勢重大惡化地區八月美國前中情局副局長前參聯會副主席推演明年一月共軍可能在三天內武統台灣。連日來美軍航母穿梭、共軍實戰演練,台海緊張已不是「芒果乾」或「狼來了」,而是國際社會共同焦點

根據本報兩岸關係年度大調查」,台灣民眾的感受也部分證實了國際社會對台海的觀察:民眾仍普遍認為兩岸開戰可能性低,但兩岸關係天平已明顯向「戰爭」一端移動,民眾對兩岸軍事與政治敵對的感受都達到十一年來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民眾感受出現兩個重大的反差:一方面,民眾知道民進黨導致兩岸關係緊張,但仍力挺蔡總統的兩岸政策和親美反中作法;另一方面,民眾對大陸人民的好感和對大陸政府的負評,都達到新高。先不談外部因素,民心這兩大反差可能部分形塑了當前的台海形勢,也影響未來兩岸關係走向。

民進黨慣於抹紅打藍操弄反中獨化教育成功國民黨則有理說不清,一路挨打,兩岸論述陷入泥淖蔡政府不但藉機建構國安五法反滲透法法制刑具,加上善帶風向側翼網軍,製造寒蟬效應民進黨因而全面掌握話語權,大內宣發威,熱賣「芒果乾」。

民眾雖知民進黨帶來兩岸動盪,但在整體社會氛圍下,許多「勇敢的台灣人」無畏中共軍事威脅,不擔心被捲入美中角力戰火;或者相信台海有事,美國馳援;甚或希望美國積極介入,遏中扶台。民眾對台灣前途雖仍以「永遠維持現狀」為主流,但明顯呈「統消獨漲」的態勢;但若任由此態勢發展,結果若非走向兩岸民粹相撞,就是台灣淪為美國棋子,無論美國是否來援,台灣都將生靈塗炭

民進黨仍供奉著台獨神主牌,蔡政府去中國化的作法肆無忌憚,文化台獨的用心也昭然若揭。但蔡英文機巧運用中華民國憲法與兩岸關係條例處理兩岸定位與兩岸關係,再用「中華民國台灣」處理國家認同國家定位,既安撫不同光譜選民,也讓民眾在蔡英文和傳統民進黨之間作出區隔。蔡英文聲望一直高於民進黨聲望,原因在此

最近中共迫台日甚,機艦繞島、飛越中線、持續軍演、外交打壓,既毀了國民黨的「一中各表、九二共識」,又撕破對香港「一國兩制」的承諾。種種威嚇和打壓,都讓台灣民眾對北京反感,也讓蔡英文繼續撿到槍。因此,在台灣民眾對大陸政府負評達到新高之際,蔡英文也獲得更高的支持度。中共變成了蔡英文的啦啦隊,中共軍演的砲火,也變成專為蔡英文綻放的煙火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試圖讓中國大陸民眾對中共產生對立,形式上區別對待中國政府與大陸人民中共方面,則繞過民進黨政府,直接示惠台灣民眾但蔡政府卻把大陸民眾都當成共產黨,在反中氛圍下,連陸生、陸配、小明、台商、在陸台灣藝人都受到株連,似顯不智。相形之下,台灣民眾則懂得區隔大陸的」,也因此,對大陸民眾的好感和對中共政權的反感都達新高。對台灣,這是兩岸緊張關係中最重要的緩衝;對大陸,則是兩岸心靈契合最珍貴的資產。這不僅值得兩岸政府珍惜,更應深思其中寓意。

領導人不能錯估形勢,更不能錯解民意兵凶戰危,領導人應避戰而不畏戰,應追求和平而不是追求戰爭。台灣多數民眾仍相信兩岸尚不致開戰,兩岸領導人不能辜負這真誠善良的願望。

【重磅快評】對登陸藝人開刀 還記得萬沙浪嗎?

◆  【重磅快評】恢復徵兵?「與我無關就支持」? 
◆  【重磅快評】吳音寧的質譜儀與柯文哲的2024 
◆  【即時快評】逼公務員做非專業行銷 勞動部長官有事嗎? 
◆  【重磅快評】對登陸藝人開刀 還記得萬沙浪嗎?  

◆  【重磅快評】國外都打過疫苗當安慰劑?陳時中太阿Q 
◆  【重磅快評】執法緊縮化 政府還能期待日本的善意嗎?  
◆  【重磅快評】唱支歌就除籍 難道這裡不自由了?








【重磅快評】對登陸藝人開刀 還記得萬沙浪嗎?


2020-09-29 12:28  聯合報 /   主筆室
歌手萬沙浪(右)1996年回到台灣,隔年因意外摔傷腦部成為殘疾,一路困頓潦倒,令人不勝唏噓。圖/本報資料照片


藝人歐陽娜娜、張韶涵將登上大陸央視的中共國慶聯歡晚會舞台,分別和其他藝人合唱「我的祖國」、「守護」。在行政院長蘇貞昌一句「享受台灣民主和健保,卻到對岸唱不適合的歌」以後,文化部表示會配合查處甚至開罰。這種要藝人選邊站,「非友即敵」的做法,讓人覺得彷彿回到威權年代。

這也令人想起一件多年前的歷史事件。民國77年(1988年),在台灣發展遇到瓶頸的資深原住民歌手萬沙浪,登上大陸央視的春晚舞台,成為最早赴陸發展的台灣藝人之一。雖然當時兩岸已逐漸開放,而台灣也正處於民主轉型中,但萬沙浪此舉還是遭致嚴重的後果。不但被台灣全面封殺,甚至妻離子散,有家歸不得。時隔8年,萬沙浪才在民國85年(1996年)回到台灣。但隔年他就因為意外摔傷腦部成為殘疾,一路困頓潦倒至今,令人不勝唏噓

當然,以歐陽娜娜、張韶涵在大陸走紅的程度,即使從此被台灣封殺,應也不致淪落到如萬沙浪般的境地;但萬沙浪的遭遇是演藝人員甚至許多到大陸發展的台灣人縮影:或者在台灣遇到瓶頸困難,或者想要更上層樓,所以把大陸視為第二個機會」。而拜兩岸開放往來所賜,到大陸發展者,即使未如預期,也不至於像萬沙浪因為政治因素被封殺

就拿張韶涵來說,當年如日中天,家人指她吸毒、棄養,因此被經紀公司冷凍,加上輿論的鋪天蓋地抨擊,在台灣已無她容身之地,因此才到大陸發展。經過多年的努力,才終於又成為一線歌手,獲得肯定。能在連番打擊下重新站起,若無此次事件,這也應該也算是勵志佳話了。

但因為扯上政治,卻讓一切改觀。「央視獻唱事件」,從政治的角度來看或許觀感欠佳,但回到藝人的角度看:如今兩岸對立情勢越發高漲,一如台灣民眾要求藝人政治表態,對岸對藝人的要求恐怕只會更過。當藝人們接到類似國慶晚會這種邀約,就注定會面臨兩難:接受,會有來自台灣的聲音說她們背叛;不接受,對岸的觀眾會說她們是「台獨」,下一步可能就是全面封殺、抵制,讓她們的發展全部化為烏有

民進黨政府和許多民眾的要求,顯然是希望她們選擇後者,否則就應該「除籍」、「滾出台灣」。用鍵盤要人放棄一切容易,但對當事人來說,這是多沉重的選擇?

另外,民進黨政府要用兩岸關係條例31-1條辦歐陽娜娜和張韶涵,但這個條文如此擴充解釋的結果,未來就是所有藝人到大陸登台、演戲,若未經過准許,都有可能遇到相同命運。寒蟬效應下,就是讓缺乏舞台的藝人失去第二次機會,即使有機會,也可能落得有家歸不得的下場。下一個萬沙浪,彷彿已經在我們眼前出現。











【即時快評】逼公務員做非專業行銷 勞動部長官有事嗎?


2020-09-29 13:11  聯合報 /   記者黃寅/台中即時報導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中彰投分署自拍的一部「青年就業獎勵」宣傳影片,網友們看了反應不佳,還引來許多負面批評,昨緊急下架。圖/翻攝自臉書打臉覺青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中彰投分署為了宣傳青年就業獎勵政策,要自家女同事拍 MV 宣導,卻引來負評如潮。事實上,近年政府機關都喜於要求公務員自拍影片宣傳,理由雖冠冕堂皇說是為了宣傳,但他們放下應該專心從事的公務,卻把精神用在成效有限的非專業上,得不到應有的成果又把公務預算浪費了,長官們實在應該檢討、檢討。

據指出,這些拍攝 MV 的中彰投分署女職員來自該分署不同單位,平常各有各的業務要辦,他們不僅不是舞蹈專業,也僅訓練了半天,要拿出什麼好成果,本就不可能,但他們仍在長官「號召」下,犧牲了周末本該休息的時光拍攝,結果不僅得不到預期效果,還引來如負評,正如他們的長官所說「同仁們也相當難過」。

但是,會讓這群賣力演出的中彰投分署女職員難過,原因在於明明不是他們的專業,為何長官卻要他們來做,而女職員們在長官要求下,能不做嗎

事實上,稍具市場行銷觀念的人都知道,要做好行銷工作,不是片子拍了就有人看,還需要講究片子的內容、呈現方式,以及利用何種的平台進行,牽涉的原因很多,卻要公務員硬著頭皮上場,這樣對嗎?

以中彰投分署自拍影片行銷而言,它不該怪舞跳的好不好,或影片中演出的人漂不漂亮,更不是經費不夠,或是時間倉促,而是勞動部的官員們在要求這麼做的時候,可曾清楚想過該把預算如何運用,而不是以為只要有人上陣就好。












【重磅快評】吳音寧的質譜儀與柯文哲的2024


2020-09-29 17:32  聯合報 /   主筆室
台北市長柯文哲(左三)前天視察北農質譜儀化學快檢作業流程及供應人實名制檢查作業,表示台北市有檢查瘦肉精能力。記者潘俊宏/攝影


北農兩年前設置質譜快速篩檢技術實驗室、去年啟用新式質譜化學快檢查驗農產品農藥殘留,今年7月正式啟用供應人實名制」,台北市長柯文哲前天視察後表示「將來要檢查瘦肉精也可以」;未料有人爆料這質譜儀北農前總經理吳音寧購置的,柯市長今天被媒體問及此事時直搖頭嘆氣,未做正面回應

柯文哲從未掩飾他對民國113年(2024) 總統選舉的企圖心,日前更在議會答覆議員說「我不是想過,是直接準備」,一向直率的表態是柯市長的人格特質,也是吸聚柯粉的一項利器,但也因為他一直在「準備」民國113年(2024) 大選,以致最近常常遭來無心市政的批評,副市長黃珊珊已經是在做市長的活了

前天柯文哲到北農視察質譜儀化學快檢及供應人實名制,柯努力說明推動實名制政策,就是在打蔡政府目前最為人詬病的食安牌,他怕說不清楚,還特別強調他發現質譜儀將來要檢查瘦肉精也可以,聲稱台北市已具備檢查瘦肉精的能力;柯說出「瘦肉精」關鍵字,立刻受到關注,馬上有人發現柯大為稱讚的質譜儀,其實是北農前總經理吳音寧在任內購置的,還質疑柯「政治不難,不要糟蹋人才就好」、「割稻尾」。

原本是一個可以和中央開放萊豬政策叫板的利器,瞬間被外界指為拿吳音寧買的質譜儀當政績、糟蹋人才、割稻尾,負評湧來,柯文哲面對媒體不是搖頭就是嘆氣,和前天宣布台北市有檢查瘦肉精能力時的意氣風發,判若兩人。 

其實,柯文哲既說要直接準備民國113年(2024)大選,正當國人對開放萊豬充滿疑慮,蔡總統因為這項政策而聲望大跌之際,柯文哲推質譜議、農產品實名制確實是張好牌,北農在那一位總經理任內買質譜儀又如何?就算是吳音寧買的,柯市長當時也沒有否決,難道非要韓國瑜買的才能用?

蔡政府沒有配套就宣布開放萊豬,即使立委要求落實標示,衛福部長陳時中被逼問半天才勉強說「會鼓勵業者這麼做」,不少地方政府都訂有瘦肉精零檢出的自治條例,台北市民自然期待市府也能嚴格把關,柯市長要想的是如何充分發揮檢驗能量?如何促使中央落實標示源頭管理,吳音寧買的質譜議又如何?市府是北農大股,取之於民,用之於民,有什麼好歎氣?













【重磅快評】恢復徵兵?「與我無關就支持」?


2020-09-29 18:22  聯合報 /   主筆室
國民黨台北市議員徐巧芯在電視政論節目表示,支持恢復徵兵制,國防部長嚴德發答覆媒體「會再評估」。記者周志豪/攝影
國民黨台北市議員徐巧芯在電視政論節目表示,支持恢復徵兵制,國防部長嚴德發答覆媒體「會再評估」。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兩岸關係緊張,國民黨台北市議員徐巧芯在電視政論節目表示,支持恢復徵兵制,甚至應比照以色列,女性也要當兵。今天在立院,國防部長嚴德發答覆媒體,國防部「知道外界有這些聲音,會再評估。」

職業軍人出身的嚴部長,在內閣團隊算得上是老實君子。但也因如此,先前一再宣稱募兵成績優良,今年底就可達到 90% 編現比目標的部長,如今說出「會再評估」,就顯得格外引人矚目,格外令人對局勢憂心。

國軍總員額是 21.5 萬人國防部宣稱,扣除文職與維持員額受訓、長假等),編制員額是 18.8 萬人,而且部隊平常不必滿編,可以少一成人力,因此只須 16.9 萬,預計今年底就可達標。儘管「只有」16.9 萬人,但相對全台 2,300 萬人口,軍人占總人口的比例,仍然明顯高於歐美國家。要論待遇或是軍人地位,我國距歐美有明顯距離,要募到更高比例的青年從軍,談何容易?

儘管局面不利,國防部的確將人數拉到將近 16.9 萬,這幾乎是不可能任務,箇中努力絕對值得稱讚。然而這也暴露,在今年底終於達標之前,其實國軍的戰力,長期處於標準以下。更不要說,共軍將「首戰即終戰」當成攻台目標,我方警戒時間有限,國軍幾乎是隨時要迎戰,部隊以九成編現比為目標,期望屆時再動員後備軍人補實,是否合理?

儘管現行募兵制有諸多問題,但難以否認的現實是,現在想要走回徵兵,難度比推動募兵更大。民國105年(2016年)大選前,時任民進黨立委的蕭美琴,曾經引述中研院民調指稱 60% 國人支持徵兵,要求國防部慎重評估募兵制消息一出,立刻被認為是民進黨打算恢復徵兵。蕭美琴趕忙對外澄清並無此意,不久蔡英文當選,至今5年,政府沒再提過徵兵。

當徐巧芯宣稱支持徵兵時,一旁的民進黨桃園市議員王浩宇立刻宣稱我沒有要喔」,飽遭網民奚落。王浩宇事後宣稱,當時講的是「我們(替代役)也要喔」,並表示國民黨若真支持徵兵,就請由立院黨團提案。

王浩宇不愧資深網路鄉民,立刻把鍋甩回國民黨,也巧妙地避掉自己是否支持徵兵的關鍵問題。至於他宣稱,自己身為替代役,戰時也會被動員蓋工事、運傷患,則完全出自想像;更不要提他擔任的替代役,其實正是徵兵時代產物

然而也確如王浩宇所言,國民黨立委不會提出恢復徵兵。事實上近年來,從沒有區域立委公開宣稱,支持改回徵兵。蔡政府仗著完全執政優勢、以及對操縱輿論的擅長,想要推動的政策,幾乎沒有不敢推動的,但也從來沒打算在此方向努力。至於所謂民調支持恢復徵兵,如果將調查範圍放在 20 歲以下的男性,以及家有可能要當兵子弟的父母,答案還會是支持

甚至去問軍中幹部,多數人也會承認:在近年社會的反軍風氣,許多年輕人又極度自我中心的情況下,再把「不願役」塞回軍中,部隊的管理問題,會比洪案時代更嚴重。

這就掉入了一個尷尬的局面,多數民眾都認同,目前國軍的戰力,對防衛台灣的任務有不足之虞;但對於如何解決問題,大家卻都如寓言故事中的老鼠,希望其他同伴到貓脖子上掛鈴鐺,自己只想置身事外。大家支持的,都是與我無關的徵兵

同樣例子出現在近日的民調上,多數民眾認同,兩岸爆發戰爭的風險比過去高。但多數民眾卻也認為,美國屆時必然會出兵助戰。事實上過去 40 年,美國政府從來沒有一次承諾,會在兩岸開戰時協防台灣;歷來美國內部的民調,支持為了台灣與中國大陸開戰的民意,也從來都是明顯少數。

民國100年 (2011年),馬政府推出舞台劇夢想家」,因為所費不貲,飽遭綠營砲轟。然而回到現實,如果台灣社會的「主流」民意,是把自身的安全與福祉,押寶在外人根本不曾出手的承諾上,這豈非更離譜的夢想家?這些盤據輿論市場的夢想,如果必須和現實正面對撞,又是多麼不堪想像的恐怖後果?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智慧醫療施仁術 醫療智慧存仁心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57587/web/ 

◆  漫畫/知道錯哪了嗎? 
◆  政治力操作 台灣人變中國人敵人 
◆  政治切割歷史 文化斷根難凝聚 
◆  畫中有話/提早「登積」 
◆  查禁和審查書是死胡同 
◆  疫情下的「傳奇」 再現八○年代熱情與理想 
◆  金鐘 穿回自然是勇者 
◆  你的「屁股蛋」 我的族群尊嚴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智慧醫療施仁術 醫療智慧存仁心 
◆  想一想「大屋頂中國兩制」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智慧醫療施仁術 醫療智慧存仁心


2020-09-28 23:11  聯合報 /   趙坤茂(作者為台灣大學資訊工程系教授)
因應智慧醫療浪潮,台大109學年起成立「智慧醫療學分學程」。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人工智慧技術日新月異,深度學習方法已在諸多領域橫掃千軍,成為勇冠群倫的佼佼者。

在醫療照護上,無論是醫學影像判讀、特定癌症診斷、遠距病患照護、醫療結果預測,乃至於流感疾病的預防上,人工智慧軟體都能藉由巨量資料分析,展現其快速精準的特長,適度支援臨床醫療的決策與執行。例如宏碁與台大醫院、諾華製藥聯手開發的智視康AI 輔助診斷軟體」,近日剛獲衛福部核准為眼科用裝置,該團隊預期未來商轉時可望協助快篩糖尿病患的視網膜病變

因應這波智慧醫療浪潮,台大醫學院與電資學院這學期合設智慧醫療學分學程」,自然語言處理專家陳信希教授領軍。課程主軸涵蓋在醫療照護及生醫產業具廣泛影響力的影像處理技術、數據分析方法、資訊系統與安全等面向,以培育智慧醫療跨領域人才,從而提升新世代醫療水平。

須留意的是,儘管人工智慧軟體在棋賽和益智競賽中皆已勝過人類,但這並不意味著智慧醫療軟體可以取代醫生或者超越醫生。前些年打敗 Jeopardy! 益智競賽世界冠軍的 Watson 機器,藉由吸納海量醫學病歷及文獻來支援醫療決策,溢美願景讓 Watson 火紅了好一陣子,可惜 Watson 在理解複雜的醫學資訊時卻有看沒有真懂,這幾年在市場上跌跌撞撞,學到了痛苦教訓。

何況深度學習方法的透明度及可解釋性往往不足,有時可能產生顛三倒四的結果,而人命關天,一旦出事,該由誰負責?

最新一期 Nature Medicine 即聚焦於醫療照護導入人工智慧的規範,依指導方針建立可適度監控的機制。為了要跨越人工智慧鴻溝,專家建議可考慮分三階段處理,第一階段關注資料存取的權限及安全,第二階段為毫不影響醫療決策的沉默觀察期間,第三階段才以臨床試驗檢視其優越性及通用性。

雖然當今人工智慧的理解力和洞察力仍遠遠不如人類醫師,但其軟體的精算能力和機器手臂的精準功力已是臨床好幫手,相信假以時日,智慧醫療必能在精準醫療和健康照護上有更出色的貢獻。

當我佇立醫院梯間仰望楊英風大師的景觀浮雕「痌瘝在抱」時,不禁聯想到一段醫師誓詞「病人的健康應為我首要的顧念…我將不容許任何宗教、國籍、種族、政治或社會地位等因素來干擾對病人的職責。」

智慧醫療帶來更精湛的醫術,而醫病醫心,問診仍應回歸人本的醫療智慧。期盼未來任何人就醫,無論有沒有關係,都沒有關係,那就功德圓滿了。












你的「屁股蛋」 我的族群尊嚴


2020-09-28 23:11  聯合報 /   陳張培倫Tunkan Tansikian/布農族、東華大學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副教授(花縣壽豐)
金鐘獎兒童少年節目主持人獎,由Buya(陳宇)(右)、Pagnoyod(鍾家駿)(左)的kakudan時光機獲得。記者曾原信/攝影


電視金鐘獎獲獎名單揭曉,原民媒體節目及主持人榮獲多項冠冕,正當原民社會為族人榮耀欣喜之際,卻有媒體在報導身著達悟族傳統服裝丁字褲的原民獲獎人時,以「金馬(鐘)新人露屁股」、「激露」、「全場最辣」描述其穿著,甚至下標時出現「他『屁股蛋』整顆露出」此類輕佻文字,透露出主流族群部分成員潛存著對原住民族及其文化慣有的輕慢貶抑或甚至霸凌心態,完全無助族群平等的實踐

首先,在長期宰制狀態下,原住民族近年得以擁有自己經營的媒體、培育自己的從業人員、製作展現族群觀點的節目。經多年努力,開始嶄露頭角,尤其此次獲獎節目及人員,都是在與非原民同業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這證明只要擁有公平競爭機會與資源,原住民族也能表現的如同其他族群一樣優秀。

再者,因長期同化教育氛圍的影響,不少年輕族人對在公眾場合穿著族群傳統服飾難免有些猶豫。但此次獲獎的達悟族年輕人,在眾人盛裝與會之際,願意身著該族勇士正裝現身,展現出新一代族人對自身文化的認同與自豪,獲獎人在受訪時亦刻意向大眾說明其身著傳統服飾的緣由,這本應是值得讚揚鼓勵之事。

可惜的是,部分新聞報導未能體會其文化及教育意涵並側重報導之,也沒有關注到原民社會是如何從艱困環境中,逐漸建立起族群媒體的專業性。這種自以為是報導方式,不但平白喪失了對大社會進行多元文化教育的好機會,更糟糕的是,甚至還以物化女性的「屁股蛋」用語標記之,將年輕族人莊嚴勇敢的文化自我展現等同於街頭八卦娛樂新聞,不但傷害原住民族的尊嚴、忽略了原民媒體人優異的專業表現,更無助於主流社會成員對原民文化應有的認知與尊重。

部分媒體此一譁眾取寵又傷害族群關係的報導方式其來有自。雖然我國憲法基本國策早就強調尊重原住民族多元文化,也推動了不少族群平等政策。但主流社會部分成員習於以否定態度看待該族群,加上長期以來貶抑式的獵奇心態,遇到與原民相關的新聞,即使原民社會自身展現自信美好的那一面,但報導內容依然容易歪樓,而呈現所謂「番人」的「不文雅」(屁股蛋)表現,再次於閱聽大眾中複製具有上下優位意涵的族群刻板印象。

誠摯呼籲各新聞媒體及從業人員,在遇到與原民相關新聞時,下筆務必再三斟酌,多一些族群換位思考,讓報導文字成為促進族群平等的公器,而非複製族群偏見的幫凶。












金鐘 穿回自然是勇者


2020-09-28 23:12  聯合報 /   林登秋/台灣師大生命科學系教授(台中市)
金鐘獎兒童少年節目主持人獎,由Buya(陳宇)(右)、Pagnoyod(鍾家駿)(左)的kakudan時光機獲得。記者曾原信/攝影


上個周末熱鬧登場的金鐘獎頒獎典禮中,兒童少年節目主持人獎得主 Pangoyod 穿著達悟族服出席,成為媒體報導的失焦點

一個地區的人的衣著反映當地的文化,而自然環境對衣著文化有很強的形塑力量例如住在酷寒極區的紐特人原稱愛斯基摩人)的衣著都採用動物的毛皮為原料;位處赤道附近的印尼最具代表性的衣著則是吸汗功能強的 batik 服裝。同樣居住在熱帶達悟人的傳統服裝,男性上半身是無袖無領淺灰色芭蕉布製成的短背心,下半身是芭蕉布材質緊兜檔布,這是極為適應熱帶氣候的衣著

在全球關注地球暖化的今日,符合自然環境傳統的衣著和效法西方溫帶國家爭奇鬥豔的各式服裝,那一個才是在一個具代表性與宣示性場合的進步穿搭?值得我們深刻省思。如果把焦點放在露了多少遮了多少,低俗的是我們的視野,而不是穿回自然的勇者。












疫情下的「傳奇」 再現八○年代熱情與理想


2020-09-28 23:13  聯合報 /   卓玫君/編劇(台北市)
吳興國最後一次於台灣演出《李爾在此》,記者會上由弟子朱柏澄(左)飾演李爾王,然正式演出吳興國仍為一人分飾十角。圖/兩廳院提供


在世界各國疫情尚未退歇之際,各地劇場多數僅能在維持社交距離的嚴苛條件下重新開放,台灣劇場很幸運地維持正常運作,其中最具紀念意義的演出,就是近日當代傳奇劇場藝術總監吳興國的經典作品李爾在此在台封箱演出,甫一推出即告售罄,甚至應戲迷要求加演一場,成為另一種疫情下的台灣傳奇

李爾在此》改編自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之一《李爾王》,民國90年(二○○一年)由吳興國自編、自導、自演,以京劇生、旦、淨、末、丑行當,一人分飾十角,該劇以極簡的傳統戲曲技法刻畫莎翁筆下複雜深刻的人性,首演以來獲得全球劇場界熱烈迴響,迄今巡演廿國五十城

劇中吳興國以後設的劇場手法,不迴避在觀眾面前換裝,刻意打斷觀眾的劇場幻覺,卻能瞬間以聲音與科步的微妙轉換,出入不同階級、性別與性格的角色之間,令全場觀眾目不轉睛。這齣廿年前的作品,至今仍牢牢抓住不同世代觀眾的心,差別是當年觀眾看到的白髮老人李爾王是由青年時期身手矯健的吳興國扮演,今天的觀眾看到的年輕男女角色,則是由老當益壯的資深演員吳興國蛻變而成。時光的流逝並未成為演技的阻礙,反而讓一位卓越的演員在歲月的淬鍊之下,如老木般綻放滿樹的繁花,在落英繽紛中,完成了演員的試煉。

當代傳奇劇場當年是由吳興國等一群勇於突破傳統的京劇演員於民國75年(一九八六年)創立,有感於傳統戲曲形式難以回應時代的轉變,致力於開創傳統京劇與當代劇場之接軌。過程中雖然面臨種種質疑與挫折,但三十幾年來該團不斷受邀至美國大都會歌劇院與世界各大藝術節演出,早已成為台灣最美的名片之一。

當代傳奇劇場茁壯於台灣社會從戒嚴體制走向民主開放之際,事實上,民國69年(八○年)代是台灣表演藝術發展史上相當關鍵的時期,民國76年(一九八七年)解嚴、民國77年(一九八八年) 報禁解除,政治與思想上的箝制與框架逐漸被打破,釋放出豐沛的創意能量。充滿熱情與理想的年輕人紛紛以各種形式的行動力推動台灣社會轉型,在表演藝術方面,除了形成一波以實驗創新為主的小劇場運動外,許多今日台灣重要表演藝術團體,如朱宗慶打擊樂團、優劇場優人神鼓前身)、屏風表演班、表演工作坊、果陀劇場、太古踏舞團、舞蹈空間舞團等,都在這個時期成立,風格各異、充滿獨特性的藝術家們,讓當時的台灣文化就像一座長滿奇花異木的花園,散發著盎然的生命力。更重要的是,藉由優秀的藝術家們在國際各大藝術節慶與場館努力耕耘,台灣社會具有的自由、多元、創新之能量,因此被世界看見。

藝術家們對當年劇場形式/內容展開的挑戰與革新,無疑是受到時代氛圍之啟發與影響,但他們的創新與創意同時也反過來形塑一個自信昂揚的時代精神,是台灣最珍貴的資產。或許國寶級藝術家們美好的身影將逐漸淡出舞台,但他們所做的種種努力,已為未來更具包容性與永續性的台灣藝文環境奠下穩固的基礎。













查禁和審查書是死胡同


2020-09-28 23:14  聯合報 /   王岫/國圖前編審(台北市)
台南市議員林易瑩( 右)與同志家長陳釩舉辦記者會抗議「國王與國王」繪本回收。記者修瑞瑩/攝影


美國圖書館界和出版界,每年九月最後一個星期都會發起禁書周」(Banned Books Week;BBW活動,今年禁書周於九月廿七日至十月三日舉行。但 BBW 並非倡導查禁圖書,反而是要反禁書,因此,翻譯成「反禁書周」 或許更為明確。

這項活動已有卅八年歷史了,最初目的是基於美國憲法第一條修正案楬櫫的「人民有言論及出版自由的權利」,宣示閱讀亦有自由的主張。因為,即使號稱是民主發展最進步的美國,各地也有族群、團體、學校、社區等,因宗教觀、道德觀、種族觀的不同,而強加抑制一些民眾或學生對資訊的利用和圖書閱讀的自由(如自圖書館書架取下圖書、從學生參考書目中取消書單,甚至公開查禁、燒毀等)。這個小組每年舉辦 BBW 的目的,就是要宣導反對禁書、反對限制閱讀。每年的活動大致是舉辦討論會、演講,並張貼海報、分發書籤、傳單、製作各種宣傳徽章,放映各種箝制出版的系列電影等。

BBW 今年的宣傳主題就是「查禁和審查是死胡同」,海報上就是一位審查者面對一個大迷宮,永遠走不到「閱讀」的終點;BBW 要大家奮起捍衛自由閱讀的權利

早走上民主大道的美國,每年還是會發生許多強加限制圖書閱讀自由的事件,台灣也是如此。前幾年有本英國兒童文學家大衛.威廉斯所寫的兒童小說中譯本《穿裙子的男孩》,被某國小家長認為有鼓勵孩子變裝之嫌,要求學校圖書館下架。今年則有《國王與國王》之中譯童書,涉及多元性別認同而被家長要求圖書館下架等爭論。

其實大家觀點不同是當然的,但如同我不贊成你的主張,但我堅決捍衛你有主張的權利」一樣,圖書館或學校,不可因某些家長的主張,而強加下架另一些家長認為的好書。變裝或同性戀等問題,多數人或許不認同,但社會就存在這些人,也要尊重他們閱讀的自由

圖書館可在事前選書方面,多加依據選書師或專家評選的好書單選進好書,不要淪於被民代綁架,選買一些不堪閱讀的不良書籍;並斟酌圖書內容,給與適讀年齡或適合親師及親子共讀的分類…等等方式,讓閱者有其書,書籍不寂寞,亦有其讀者。但記得,一旦書籍經選擇購買上架,就不能被某些人以宗教、道德、種族、性別…等因素,要求下架。

查禁圖書和審查制度都是死胡同了,在網路時代,誰能強迫誰不能閱讀什麼了呢














畫中有話/提早「登積」


2020-09-28 23:15  聯合報 /   記者潘俊宏
記者潘俊宏/攝影


研發替代役制度實施迄今已為高科技公司創造不少產值,台積電為在有限的名額內提早卡位,特別將「提早登積」招募研發替代役男的專車開進台大校園,提早甄選尋覓彼此契合的學子,讓未畢業的役男先找到工作,也為公司尋覓適合的人才。

今年疫情下許多產業前景不明,影響剛畢業的青年學子求職路,政府如何在疫情、中美貿易戰等混屯局勢中扶植各產業競爭力,有賴端出好的政策讓各產業具競爭優勢,人才也能適得其所。











政治切割歷史 文化斷根難凝聚


2020-09-29 00:39  聯合報 /   王伯元/創投及科技業者(台北市)
108課綱中,國二歷史從中國史改為東亞史,有教師批評三國史、武則天等內容都被刪除或簡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今年是一○八課綱一周年,歷史教科書已有了大幅度的更動,除了在所謂「略古詳今」的架構下中國史大幅縮水,且用「南島語族」取代了中華民族,用「多元文化」來取代「中華文化」,另外也否定中國大陸和台灣之間的歷史脈絡。這樣歷史教科書引起了很多爭議。

但近廿年來,中學生課綱成了政治及意識形態博弈的前哨。因為政治上的「拒中」及「去中」,「去中國化」從主權、經濟,一路延伸到教育、文化上。近年來國高中學生的國文、歷史、地理、公民等科目,都有顯著的「去中」斧鑿。甚至過分美化日本殖民時代的統治,以淡化台灣與中國之間的關係。就拿最近引起爭議的八年級歷史課本為例,中國古代史已被簡化得支離破碎。從商周到隋唐的二千四百年歷史,在教材中僅占一千六百字,在部分版本的教科書已看不到楚漢相爭及三國史。這種以扭曲的歷史觀來切割民族的文化臍帶,從基礎教育來斬斷兩岸淵源脈絡,會讓台灣的年輕一代不再認為台灣與中國大陸有任何關係,進而達成社會及政治上的「去中國化」的目的。

台灣由於地理位置特殊,幾百年來有著不同的移民及統治者,各自對台灣有所貢獻,也豐富了這塊土地的生命及文化。台灣的歷史就是這些共同記憶的累積,缺了任何一塊,都無法完整呈現台灣真實面貌。當然,因為立場及記憶的不同,對同一事件我們可能有不同的見解,但是不管基於那種史觀,都不能偏離史料及史實。

台灣是一個典型的移民國家,除了原住民外,幾乎所有的人都是在不同的時間點自大陸各地移民到台灣,從最早期的漳州泉州等閩南人,到後期隨國民政府自大江南北撤退到台灣的所謂「外省人」,因此包含語言文字、宗教信仰、文學藝術、風俗習慣等都是中原華夏移植到這塊土地上生根茁壯。儘管中間有過荷蘭、日本的短暫統治,又有原住民、西班牙、歐美等文化的影響,但台灣文化的主體仍是中華文化,這是無庸置疑的

不管要如何「去中」,我們血統裡有著華人基因,我們日常生活裡還是保留著大量中華文化的傳承,無論在宗教信仰、風俗節日、飲食習慣以及倫理價值上都無法與中華文化切割。我們會去拜關公,跟著媽祖遶境,會在農曆過年時團圓圍爐,也會在即將來到的中秋節賞月吃月餅。中華文化在台灣有著豐富的底蘊,世代的傳承,早已滲入我們的骨髓靈魂,如何切割得掉?

台灣可以在政治與中國大陸切割,但卻不能否定中華文化與歷史根源。否定了過去,等於是否定了現在,而不了解現在,又怎能創建未來?台灣不要為了一時的政治目的而抛棄這些可貴資產,讓後代子孫成為忘卻自己文化,不懂歷史根源,沒有民族認同的失根浮萍。如果整個社會老中青三代沒有共同的歷史記憶及文化歸屬,這個國家如何凝聚向心力及認同感?

教育肩負著培育人才與傳遞文化的重責,影響了個人的未來、社會的安定以及國家的興衰。但是教育的成果不像產業投資那樣可以收立竿見影之效,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而且一旦政策錯誤,方向走偏,將牽連數代子孫,危及國家長期發展。「政治」不應該等於「文化」,盼望政府能跳脫意識形態束縛,用宏觀的角度來思考我們的百年大計,以培育出兼具優良文化特質及國際競爭實力的人才,那才是台灣之福。












政治力操作 台灣人變中國人敵人


2020-09-29 00:42  聯合報 /   楊雨亭/作家(台北市)
日前辭世的王曉波,多年前在北京對中共對台事務官員表示極力反對武力統一台灣;王曉波的母親是共產黨員,來台後被國民黨逮捕,不降,處決。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灣近年有個反常的現象,一些支持台獨的外省人成為島內分裂族群的急先鋒,引發了中國人和台灣人之間的仇恨,實質上造成了「求戰」的效果;反而是偏統的一些本省人卻不希望中共軍事攻台,以免產生了不必要的傷亡。那麼,是誰真的愛台灣呢?

這也不是省籍之分,多年前,王曉波在北京對中共對台事務官員即表示極力反對武力統一台灣王曉波的母親是共產黨員,來台後被國民黨逮捕,不降,處決,而王曉波豈不是愛中國,也愛台灣嗎?

多數主張台灣獨立者,目前不願意接受中共的制度,筆者認為是合理的反應,但是這並不表示長遠以後一直要反對做中國人,而只要中國大陸的政治改良,未來的情形是可以商議的。這和受日本殖民教育而不願意做中國人的台獨是不同的。

中共在解放以後的三十年中,確實曾以極左思想與施政方式造成中華民族相當嚴重的傷害。文革以後中共力求改變,這四十年來,大陸人民生活水準普遍上升,然一方面大家記憶猶新,另一方面,近年來中國日益富強,有崛起之勢,卻在政治控制方面愈加收緊,給予美國右派有機可乘,川普選情不穩,一再下重手壓迫中國。而台灣是其最佳棋子,民進黨卻認為這是台灣獨立的良機,一再配合美國演出,成為刺激中共與中國人民的馬前卒,而不知中共鷹派亦認為此刻是統一台灣的契機。在美國右派、台灣獨派、中共鷹派「願望的交集」下,戰爭非常有可能發生。

在民國19年(三○年)代,國民黨殺戮不少共產黨員,造成共產黨與國民黨的深刻仇恨,因此在國共內戰及中共建政後,迫害國民黨員與其族人者不計其數,可見仇恨必須制止。文革以後,中共對台政策守中國人不打中國人原則,惟有自外於中國民族,甚以異族自居且引外力介入者,不論在大陸是何種政權,對此勾引蕃戎,困我生民者,無不將士用命,予以平亂

在此台海戰火升高之際,是戰是和,只在一心,我們是不是中國人?台灣人也是中國人,認為台灣人不是中國人者,是在李登輝主政中期以後施政方針變化所致,從此「台灣」與「中國」日益對立,台灣人演變為中國人的敵人,完全是政治力操作的結果

范疇/彩票意識到保險意識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范疇/彩票意識到保險意識
◆  趙春山/大小氣候變動中的兩岸關係--解讀聯合報2020兩岸關係年度大調查

◆  薛承泰/勞保改革轉彎了嗎
◆  朱宗慶/前進或倒退?取決一念間
◆  蘇蘅/新聞台審查的十二月風暴
◆  賴英照/大法官的戰爭
◆  沈呂巡/美台關係可否提升為「官方關係」?
◆  黃介正/「堡壘台灣」是代號 還是防衛構想?
◆  羅智成/點金成石—美化莫如除醜

◆  王健壯/蔡清祥該聽聽昆德拉的控訴
◆  方祖涵/「廣播」「電視」金鐘獎?
◆  王正方/天下沒有教不會的笨孩子
◆  盛治仁/資本主義是環保解方或病因?
◆  楊志良/世間蠢人多?
◆  林中斌/武統台灣?
◆  周行一/迴旋空間

◆  嚴震生/貶抑軍人的川普 還能發動戰爭嗎?
◆  薛承泰/道路上的無知之幕
◆  馬凱/30年前的預言與超級全球化
◆  洪蘭/讓孩子去做白日夢吧
◆  盛治仁/125個死刑冤獄
◆  劉維公/「靠北」之社會語意學考察
◆  方祖涵/捕手鈴木清的川普紅帽

◆  王健壯/大法官對憲法閉上了眼睛
◆  趙春山/巧婦難為,不要吝於給江主席按讚
◆  黃介正/美對兩岸「戰略模糊」的終結?
◆  葉銀華/康友之公司治理警訊
◆  沈呂巡/美國對台灣主權爭議轉折記
◆  羅智成/「真」的貶值






范疇/彩票意識到保險意識


2020-09-29 00:36  聯合報 /   范疇(作者為跨界思考者)
近日共機頻頻擾台對立升高,總統與國防部高調回應國軍準備好了。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你我都買彩票,也都買保險。這是社會人生常態,但絕大多數人不會意識到其中的矛盾。買彩票是基於人性中的僥倖,好運氣會落到我頭上。而買保險是基於人性中的務實,壞事情有可能會落到我的頭上。

對於戰禍這件事,台灣人現在處在彩票意識遠高於保險意識的狀態,也就是僥倖心理遠大於務實心理

半年前,戰禍在台灣還是禁忌話題,甚至是禁忌意識,只要誰敢想就是唱衰台灣,誰敢說就會引來嫌棄,誰要敢倡議人民付諸具體行動,就更加罪不可赦。不要看到電視、媒體上都在大談「戰爭」,就以為「戰禍」不是禁忌話題,其實媒體上對「戰爭」大放厥詞,正好就是「戰禍」意識其實還是禁忌的一種反證。因為媒體在談戰爭時大都圍繞著「美中戰爭」、「美中戰力的對比」展開,好像焦點是在南北韓、波斯灣、南海,這其實是忌諱以台灣為戰爭主體、戰禍的承受者展開討論,好像自己是戲評家,而不是演員或後台。俗話說「公親變事主」,而台灣在戰爭、戰禍這件事上卻是「事主變公親」,把自己當圈外人的本領驚人。

再看學界,分析評論多半來自外國人材料,美國某智庫如何說啦、歐洲某教授的觀點啊、日本的看法啦…請問,台灣自己的研究在哪?台灣人的看法在哪?是台灣人自己沒數據、沒相關知識?應該不是的。那麼大家的心理禁忌在哪?為什麼關係台灣自己福禍的戰爭、戰禍現實不敢談,一定要等到美國、歐洲、日本數據、觀點出爐,才願意堂而皇之議論,挾洋以自重?

這絕對是個心理問題。台灣的政府、學界、媒體、人民都必須轉大人。

對於戰禍應該有的心理意識務實準備,本專欄八月廿七日的首戰即終戰!?考驗你的頭腦一文中已把框架講得很清楚,不再重敘

這裡想更坦率地談。由於幾個月來一直在有意打破台灣對「避戰」、「備戰」、「戰禍話題的禁忌,前陣子某前部長對我提了一個尖銳問題:「請問台灣要積極備戰是怎麼個備法 ?全民恢復徵兵,兵役期恢復兩年?南北關鍵電塔從兩個變成十個?三個天然氣接收站增加成十個?還是其他方法?」意思就是,台灣的人心和基礎設施現狀禁不起打,談積極備戰有用嗎

我的回答是:一、現實上,台灣只能㬨阻登陸戰,無力嚇阻「非登陸戰」(如飛彈襲擊、水電癱瘓),任何非登陸性質的攻擊後果都要靠民心民力支撐(可想像為全島發生八級地震);二、據我了解,若桃園登陸,雲林人不會馳援,反之亦然,因此各地需有自衛力,社區民防、民團、民兵的訓練組織,應立刻開放建立;三、一時恢復徵兵制不可能,但可在募兵制下積極召募女兵。(請 Google 民國105年(二○一六年)十月文《為什麼不招募 50% 女兵?》)

人民的備戰呼聲近日越來越高聯合報系鳴人堂」網站刊出《小老百姓的戰場行動守則》一文,Line 群組中也有以下意見:「1.從國中到高中,每周三小時的槍擊訓練;2.不論男女,每年一天槍擊訓練;3.每個派出所建設彈藥庫,擁有足夠的槍枝、彈藥。全民有槍、有訓。開戰當天,所有人拿健保卡像領口罩一樣,有職訓過的,每個人都有槍」。

幾年前南北韓緊張時,南韓政府告訴人民開戰後首爾可能死亡卅萬人,首爾地產並未因此下跌。大局下,台灣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都會處於戰火及身的邊緣,政府、媒體、學界、人民,應該開始轉大人,彩票意識轉向保險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