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30日 星期四

經濟日報社論/房租特扣額可提高至30萬元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90159/web/ 

◆  聯合報社論/看看新民調,「讓六趴」的心魔可放下了
◆  聯合報黑白集/太陽花各自飄零
◆  經濟日報社論/房租特扣額可提高至30萬元





經濟日報社論/房租特扣額可提高至30萬元


2023-11-30 01:00  經濟日報/ 社論
稅務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審查所得稅法第17條修正草案,主要是綜合所得稅的扣除額相關改革。除了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部分,財政部同意適用年齡從0至5歲,放寬為0至6歲之外,改革的焦點都放在房租支出扣除額,朝野立委和黨團一共提出了13個版本。

所有的版本都主張,房租支出從現行的列舉扣除額簡稱列扣),改列為特別扣除額簡稱特扣)。財政部剛出爐的書面報告,顯示態度已經轉變,從年初時的保守立場,已首度鬆口為「有條件不反對」。因此,房租支出可望改列為特扣,已是朝野和財政部難得共識,屬於重大突破。

房租支出改為特扣之後,是否要比照幼兒學前、長照特別扣除額,訂定「排富條款」,在財政部的堅持下,朝野立委大致都能接受。至於受領房租補貼,在列扣現制下本來就先減除,以免重複享有補貼;改列為特扣後也應減除,比較沒有爭議。

但財政部仍認為應該排除有殼族適用,此部分則有待商榷。有殼族申報綜所稅時,若未享有房貸利息列扣,就沒有重複享受優惠,無需過慮。何況,已有排富條款額度上限,相信沒有人會為了採用特扣,而刻意去承租房屋,增加自己的負擔。

至於扣除額的額度,大部分的版本都主張應再提高,額度介於12萬元至30萬元之間。財政部目前因擔心稅收損失太大,僅同意加碼至18萬元;但國民黨立委則認為租屋族是目前房市中的最弱勢,且已有排富條款,主張提高至30萬元。此部分雖有待黨團協商,但看財政部是否能夠以更開放更多元的角度來看待。

首先,從公平的角度來看,目前有殼族房貸利息列舉扣除額度限一戶一年30萬元,對更弱勢的租屋族而言,也應至少有30萬元的額度。其次,房租支出一年扣除上限就算從高訂定為30萬元,對於在六都租房四口之家而言每月房租2.5萬元應是最起碼的支出。為因應少子化問題,政府應鼓勵青年成家,就應減輕家庭」的租屋負擔,額度訂為一戶30萬元並不為過。

再說,房租支出改列為特扣後,基本上稅收應該是「不減反增」。針對相對弱勢的房客減稅,因其適用較低稅率,所造成的稅收損失不大;相對地,相對屬於經濟優勢房東因適用較高所得稅稅率,從而增加的稅收較多。而且扣除額愈高,對房東的「勾稽效果愈大,稅收應該淨增更多

因此,財政部評估各版本的稅收損失,例如18萬元額度且排富的稅損32億至71億元;30萬元額度且未排富,稅損則為54億至119億元,不但誤差範圍太大,而且都是稅收淨減少」,和上述的推論相左,可能是忽略了從房東方面帶來的稅收增加部分,正確性有待商榷。建議財政部正面看待對稅收的影響,不必太拘泥於稅收的損失。

然而,租屋黑市若沒有解決,房租即使改為特扣,「看得到,吃不到」的問題,可能仍會繼續發生。過去申請房租列扣的案件不到租屋數的3%,除了12萬元的額度太低,又遠低於隨物價指數連動的標準扣除額之外,最主要的障礙因素就是,申報適用列扣需要提交租約、付款給房東的金流證明以及遷入戶籍三種證明,易被房東拒絕或調漲房租

此種租屋黑市的問題,極可能使房租改列為特扣功敗垂成,主管房屋租賃市場內政部不但不能袖手旁觀,更應該拿出具體的解決對策,例如強制房東登錄房屋出租或閒置實況租屋資訊不得做為追溯相關稅捐依據等,輔以民間版的「促進房屋有效使用」的空屋重稅,整體效益更大。

最後,由於房租已經連續上漲14年,額度都沒有調整過。改列為特扣後,其額度也應納入物價指數連動法房租稅改才算臻於至善










聯合報黑白集/太陽花各自飄零


2023-11-30 02:26  聯合報/ 黑白集
民眾黨不分區立委參選人黃國昌(右)正在批評立委林昶佐(左)加入民進黨時,林昶佐剛好路過,表情無奈且尷尬。記者曾原信/攝影


同是時代力量創黨成員,在各自退黨後,林昶佐最近加入了民進黨,黃國昌則早一步加入民眾黨。同志分道揚鑣,卻擦身而過,彼此都尷尬。林昶佐說,柯文哲說要重啟服貿,不解黃國昌為何加入白營;黃國昌則反脣相稽,稱不懂林昶佐為何參加一個不斷承諾跳票的政黨。

作為太陽花學運所催生的政黨,時力一路走到現在,主要成員各自紛飛飄零。從洪慈庸開始,黃捷、吳崢、曾柏榆、林亮均等人皆紛紛改投民進黨,由「小綠」變身為「大綠」。隨著時力的式微,如今林昶佐的跳黨選擇,一點也不令人意外

比較值得討論的,倒是黃國昌跳到民眾黨的決定。時力成立後,內部即陷於「扮小綠」或「扮第三勢力」的拉鋸;這樣的角色分歧,在黃國昌揭露總統侍衛室私菸案」後,黨內路線爭執更形緊張。如果時代力量堅持做小綠」,一味幫民進黨護航圍事,那麼,這個政黨必然變成「通往大綠的跳板」,失去自主性自是必然

由此看,黃國昌選擇監督」,林昶佐等人則選擇護航」,這是他們各自抉擇本質差異至於服貿是否攸關國家發展人民生計,對林昶佐這類只會聽從指令追隨的人而言,並不在他們的思考中。相形之下,黃國昌的選擇,則更值得尊重。

太陽花是一陣風,颳過九年之後,已所剩無幾











聯合報社論/看看新民調,「讓六趴」的心魔可放下了


2023-11-30 02:50  聯合報/ 社論
2024總統大選確定藍綠白爭霸後,多數民調顯示,民進黨「賴蕭配」維持領先,但國民黨「侯康配」支持度持續上升,民眾黨「柯盈配」逐漸下滑。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根據連續五個不同機構的最新民調,在總統大選的「三腳督」成形後,「賴蕭配」雖仍保持領先,但居第二的「侯康配」緊追在後,差距都在誤差範圍內。至於排名第三的「柯盈配」,則落後「侯康配」四到十一趴不等的距離,吊在車尾。在「藍白合」破局後,這樣的民調走勢,對柯文哲不啻是一盆冷水。他先前不滿藍營要他「讓六趴」而極力糾結,終使合作破局;但如今新民調揭示的真相,卻顯示「讓六趴」的是藍營。

看到這樣的形勢發展,不知柯文哲作何感想?從酸國民黨「逼婚」開始,到嗆藍營要他「讓六趴」是反科學,後又批對手「暗算」、「設局」,柯文哲從頭到尾都在賣弄口才賺聲量,卻缺乏一個政治人物合作真誠。如今新民調接二連三出爐,面對自己落居第三的處境,他還能指責這些新民調都是不科學或造假嗎?

柯文哲過於誇大民調甚至刻意扭曲誤差範圍」的定義,結果反使自己墜入了民意漂浮不定陷阱,最後身受其害。在藍白協商合作期間,柯文哲或許在民調上確曾占有優勢;但那可能是因民意對藍白合期待殷切,也可能是綠營暗中加持」的結果。而如今「侯康配」迅速超車,顯示一般民眾看清柯文哲是導致破局禍首難以期待,從而加速向藍營集中;另一方面,也是藍軍的整體部署思慮周密,打出了一個「戰鬥團隊」的氣勢

國民黨提出以韓國瑜為首的不分區立委名單,加上更多年輕、清新的臉孔,擺脫了以往老氣橫秋的印象。侯友宜選擇趙少康為副手,比起柯文哲挑選吳欣盈搭檔,更是高下立判。以趙少康的口才與戰力,有助於將選戰議題帶向各個不同領域號召更多民眾共同奔赴下架民進黨」的目標。藍營在各區域的立委參選人陣容堅強而整齊,彼此互相呼應,加上侯韓趙朱等人的助陣,聲勢大漲,甚至可撼動綠營在南部鐵票區的壟斷。這些,就是所謂的「團隊戰力」,也是柯文哲始終拒絕埋單的「政黨實力」。也因為如此,他與大好機會擦身而過,還留下「破壞大局」的罵名

柯文哲問政一直具有他獨特個人風格。但問題也正在於此:他一味專注經營自己個人魅力,卻輕忽整體團隊運作過度偏信少數幕僚輕忽民眾黨整體未來。為了讚揚黃國昌的戰力,他誇稱黃國昌一人「勝過五名立委」;一句話,把白營自家五名現任立委貶得一文不值。在藍白合最後破局時,他身旁環繞的都是剛剛入黨的「投靠者」;其中,主戰派的黃珊珊今年四月才加入民眾黨,黃國昌十多天前才投靠;至於周榆修上月才退出民進黨,至今尚不知是否已正式加入民眾黨。由此看來,民眾黨最近爆發「退黨潮」,也就不意外了;因為柯文哲始終沒把眼光放在他們身上,他對政黨經營流於輕率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藍白合破局,趙少康最近受訪時仍說,如果「侯康配」當選,可延攬民眾黨入閣。這樣的表態,主要是向民眾黨釋出善意,期許「非綠陣營」未來持續合作改變「綠營獨大板塊願景,並合作推動內閣制修憲。這項呼籲,或許會被白營解讀為只是爭取選票之計,但放眼台灣的過去與未來,如果各政黨持續在藍綠白之間爭鬥與撕裂不休,台灣的前景恐怕注定是一團紛亂。

侯康配雖正迎頭趕上,但距贏得選舉還有遙遠的路,不能放過任何可以整合的力量。至於柯文哲,則該放下「讓六趴」的心魔,想想自己參選初衷何在



政府帶頭違法 人民何必遵守?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90159/web/ 

◆  政府帶頭違法 人民何必遵守?
◆  科技業求才勿殺雞取卵
◆  魯凱跑山文化 應推世遺
◆  杜拜氣候大會 利益交鋒
◆  歷史課綱應還原開羅宣言的意義
◆  棄保非武鬥 藍勿忘競合和謙虛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政府帶頭違法 人民何必遵守?


2023-11-30 06:51  聯合報/ 賽夏客/資深教育工作者(苗縣頭份)


高雄今年演唱會在國家體育場辦了八場,照正常收租可為國庫填飽近億元,造福地方公共建設;陳其邁市長卻以「專案免費」之名,一毛錢都沒入庫,並以帶動經濟繁榮為由,規避違法事實;政府帶頭違法,國家何必立法?國家立了法,人民又何必遵守?

各公家機關團體的場租都定有租約辦法,想租借者都得依規定繳交租金,租金存入公庫,可憑據作修繕之用,減少國庫負擔。行之有年,井然有序;若因人而異,那就有得吵了。

記得有一年校友來租學校活動中心辦同學會,校方拿出租借辦法,他想以校友身分要求「專案免費」,主辦單位不從,弄得雙方臉色很難看;我跟主辦人員說:「學校是公家單位,我們是公家的守門人,一切都要依法行事,絕對要堅持立場,否則就有圖利他人之嫌,也難以對社會大眾交代。」雖為了區區數千元的場租費得罪了校友,卻為社會立下了公正無私的典範。












科技業求才勿殺雞取卵


2023-11-30 06:51  聯合報/ 嚴天浩/LIS情境科學教材創辦人(新北市)


最近台灣是否引進印度移工引發討論,有學者建議政府與印度合作開設國際產學或建教合作專班,讓印度學子來台就讀並合法打工;而日前教育部率團訪印度洽談人才培育合作,則主要以半導體和 IT 產業為主。這凸顯了台灣科技業欠缺人力與人才問題。

台灣的高科技產業,伴隨世界的趨勢持續成長,對STEM(科學、技術、工程與數學)領域人才的需求愈來愈大,卻面臨少子化下相關人才的供給愈來愈少。近十年來台灣 STEM 領域的大學生人數減少高達八萬人,也導致企業不斷透過提升薪資待遇、工作福利等來吸引人才,甚至將招募的年齡往下拓展到高中端,透過相關產學合作、體驗課程提早培養未來可能進到公司的人才。

這個人才不足的挑戰,導致企業提供的待遇福利變好,或是和高教端進行產學接軌,看似促使整個台灣薪資水平提升或減少產學落差,筆者身為科學教育非營利組織的執行長,長期深耕國中小的科學教育現場,看到的卻是這個發展對台灣中小學科學教育帶來的負面影響。

近幾年開始,隨著科技業的工作條件愈來愈好,納入徵才範圍的系所和領域愈來愈大,我們開始看到許多科學背景、原本想去當自然老師的畢業生,考量到接近翻倍的薪資以及未來的發展性,改投入科技業,甚至自然科的代理老師也轉職成了科技業的工程師。這也導致台灣中小學的教學現場,愈來愈難招募到人才成為科學、科技相關的師資,許多學校面臨師資不足窘境。

我就曾經看過國中因為師資不足,只好由體育老師來教生物的狀況,甚至在教育部這幾年開始推動雙語教育的政策下,國小自然科需要懂自然和英文的師資,但具有英語能力又有科學背景的人才,早就被科技產業或是外商吸走,以至於只能讓英文老師學自然,去教孩子學自然。

曾被譽為世界教育部長的 Ken Robinson 在 TED 的演講中曾說到,一個國家的教育品質不可能超過它的師資品質。早期台灣的科技人才,來自於老師還是大家搶破頭的職缺的年代,那個時代的教育現場吸引許多人才投入成為教師,這些教師為台灣培育所需要的人才,創造現在台灣的發展。然而,目前在科技產業搶人才的競爭下,卻同時搶走了台灣科學教育的關鍵師資,當台灣再也沒有人才能投入科學教育的現場,又是誰能為企業或社會培育未來所需的 STEM 人才?

在 ESG 的趨勢下,企業需關注的不只是環境(E)領域的碳循環,在社會(S)層面更需關注人才的永續,而非殺雞取卵式的使用人才資源。眼光放遠來看,科技業投入資源到中小學科學教育,甚至提升台灣科學教育的品質,短期可能對人才招募無益,但十到二十年後,這些孩子都會步入職場,也會是未來台灣的可能性。













魯凱跑山文化 應推世遺


2023-11-30 06:51  聯合報/ 劉烱錫/台東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南島社區大學發展協會總幹事(台東市)


達魯瑪克部落田火本(族名Masegseg)長老於十一月二十日往生,享壽八十八歲。在悼念他事蹟的同時,也呼籲各界推動魯凱族山地馬拉松為世界文化遺產。

荷蘭在台灣的殖民機構於一六四七年在台東Pimaba(可能為普悠瑪部落的前身)部落舉行東部第一次地方集會,將達魯瑪克部落列為敵蕃。為什麼?達魯瑪克部落有一則家喻戶曉的故事被認為與荷蘭的探勘隊相關,稱有紅髮、嘴巴會冒煙的人(抽菸者)侵入聚落附近的水源地,部落乃緊急集會,決定出征禦敵。被尊稱為比雨跑得還快的兩兄弟Libali與Adonga最後出發,卻是最快追殺侵入者的英雄。幾百年來,達魯瑪克部落每年的收穫祭都有跑山比賽,稱為vugas,冠軍稱為Sanga,連續三次Sanga,相當於英雄,可繡蝴蝶在衣服、帽子、工具上,田長老堪稱是代表人物。

什麼是跑得比雨還快的人?田長老告訴筆者,一九六七年春天,久旱不雨,影響農作物甚鉅,乃依照達魯瑪克習俗,請部落男人與鄰近部落的善跑人士到肯杜爾聖山下海拔約一千八百公尺的峭壁山谷,大鬧雨神,互相潑水,高聲喊叫,然後拔了雨神的鬍鬚,也就是垂掛在岩壁和樹上的langarasay(石松科馬尾杉屬的蕨類),就往山下跑。用意是要激起雨神來追,田長老稱他跑在最前面,跑到海拔一百多公尺的桑樹溪,看到等待的長老、婦女、小孩時,才被雨淋濕,這樣乾旱就解除了。已故古明德頭目告訴筆者,他這次只跑到海拔約一千公尺處就被雨神追到淋濕了。類似到山上鬧雨神,跑給雨神追的習俗,我也從Guchabunga(好茶)部落的已故長老盧朝鳳(Gaynwane)處聽過。

聽到田長老稱跑山翻越中央山脈只要半天的往事,我實在難以想像。他說年輕時,村莊有個長老過世,要趕快到霧台鄉Tailabuwa(大武)的村莊通知他女兒趕快回到達魯瑪克,看還未入土的父親最後一眼。他天剛亮時開始跑,越過中央山脈,傍晚就跑到舊大武。

我大三時,曾經擔任中興大學登山社長,若我當時要走這趟路,大概要七、八天吧!不過田長老說,他以前在台東縣跑平地馬拉松,比奧運十項全能選手楊傳廣還快,但那時全國運動會的馬拉松獎項幾乎都被屏東縣霧台鄉的選手包辦,因為他們也盛行山地馬拉松比賽。

筆者在二○○一年訪談茂林鄉,萬山與多納兩部落的長老稱也有跑山文化,可見這是魯凱族千古部落有別於其他族群的特色文化。在此向原民會、教育部,以及屏東、高雄、台東等縣市政府與各大學推薦,一起維續並爭取山地馬拉松為世界文化遺產。












杜拜氣候大會 利益交鋒


2023-11-30 04:52  聯合報/ 謝英士、鄭佾展/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副秘書長


由全球石油與天然氣主要生產國阿聯酋主辦的聯合國第廿八屆氣候大會三十日於杜拜舉行,偌大的杜拜國際機場幾乎不見氣候意象,往年慷慨激昂、訴求更具減碳雄心的宣傳口號在此是種奢侈,充分凸顯了油國在氣候與利益之間的衝突角色。

今年是二○一五年《巴黎協定》通過後,首次五年一度的「全球盤點」(GST),可視為邁向三十而立的氣候大會成果檢核,而在各國自願減碳成效「極差」,預估二○三○年全球碳排放量比二○一○年高出十五點九%、遠高於控制世紀末增溫低於攝氏一點五度所需的減少四十五%現實下,透過GST檢視程序,意圖敦促各國於減緩、調適、金融、公正、履行等五大優先領域有具體突破,形勢相當險峻。

本屆氣候大會至少有三大主軸值得關注:一、去化石燃料與去碳的角力;二、損失與損害的氣候正義實踐;以及三、氣候人權之保障。分述如下:

一、去化石燃料與去碳是不同路徑:強調使用碳捕捉再利用與封存等技術去碳,而不是淘汰開採、生產和使用化石燃料,是以阿聯酋為首的石油輸出國正在形塑的新型淨零話語權。他們承認淨零必要性,方法是以投資去碳技術,提高化石燃料的使用效率;但去化石燃料陣營則認為,只有完全淘汰化石燃料,盡快減少「過渡」的時間,才能實現真正的淨零目標,才能避免氣候災難。預料兩個不同路徑的代表將在大會上針鋒相對,同時也會影響氣候融資、技術轉移、基金到位等談判結果。

二、損失與損害機制的強化:延續去年埃及氣候大會損失與損害議題的突破,如何在二○二四年前建立基金?哪些國家將提供資金?支付多少資金、補償或賠償、有償或無償(擔保)提供?哪些國家可得到資金?這些涉及核心爭論,以及歷史造成的碳排放、人均排放不平等現象可否藉此得到校正?將是南北國家爭鋒焦點。根據月初氣候公約過渡委員會草案,資金募集仍將採自願性,並與責任及分配脫鉤,西方國家與化石燃料集團暫居上風,也意味著資金加速到位的目標仍遙不可及。

三、氣候人權的槓桿:氣候人權是各國方興未艾的氣候訴訟議題,是凸顯「氣候不平等」的明鏡。以阿聯酋的杜拜為例,杜拜當地人口僅占八%,剩下超過九成的外籍人士,多半是來自發展程度較差地區的「打工仔」,虐待新聞時有所聞;這是一個建立在化石燃料礦產而爆富,以現代雇傭契約、奴役、強化階級制度的國度,貧富差距極大,而化石燃料利益是維持這個新興炫富國度的基石。巴黎協定所肯認的氣候人權如果無法成為氣候談判的槓桿,導致氣候行動缺少氣候人權的共同價值認同,將更難驅動各國減碳決心。

本屆氣候大會,中美領導人、教宗均將缺席,由油國擔任主席、主導的大會,是否會成為另一個令人失望的氣候幻影?既得利益的化石燃料集團占有地主優勢,誰能與之抗衡?每年均派大批政府官員參與的台灣,如何回應這三大主軸議題挑戰,將是影響淨零成敗關鍵。











歷史課綱應還原開羅宣言的意義


2023-11-30 04:52  聯合報/ 林滿紅/中研院近史所兼任研究員(台北市)


國民黨最近發表的總統競選政見包括透過中學課綱調整凝聚國人國家認同。我國高中歷史教科書由一九五七到二○○六年的五十年間是以開羅宣言確立台灣主權歸屬中華民國,二○○六至二○一一年及二○一九年至今的十年間主要改用台灣地位未定論及人民自決論。二○一二至二○一八年的六年間課綱寫出「台灣國際地位確立的過程」,希望教科書寫出中華民國與日本國間和平條約(簡稱中日和約或台北和約)的重要性,但成效不大。多加說明開羅宣言與當前台灣的關係及其對維護台海安全的意義,於國家對內對外或有裨益。

開羅會議於八十年前的一九四三年十一月廿二至廿六日召開。召開前美、英領導的同盟國在歐洲戰場與太平洋戰場取得重要勝利,義大利已經投降,德國在蘇聯及非洲戰場落敗,美國在中途島及所羅門群島等諸多戰役取勝,剩下西太平洋有待對日反攻。此時中華民國外交部長宋子文及蔣夫人赴美多方爭取,並於之後以電報多次聯繫,希望中華民國單獨對日作戰轉為與盟國結合對日作戰。

為取得世界大戰勝利,並準備戰後安排,美英兩強接受召開此二戰期間唯一以亞洲戰場為對象的高峰會議,美國更為積極。會議所擬的新聞公報美英還經蘇聯首肯後於同年十二月一日公布,為我國慣稱的開羅宣言。

開羅宣言中「我三大盟國此次進行戰爭之目的,在於制止及懲罰日本之侵略…」、「三國之宗旨,在剝奪日本…在使…台灣、澎湖群島等,歸還中華民國」、「與其他對日作戰之盟國目標相一致,我三大盟國將堅忍進行其重大而長期之戰爭,以獲得日本之無條件投降」,句句表達的都是「意向」。有關台澎轉移中華民國是日本投降後將進行之事。

日本戰敗後,所有投降文件都說遵守波茨坦公告,其第八條指出「開羅宣言之條件必將實施」。美國杜魯門總統依此批准的盟總第一號命令要蔣委員長接收台灣。盟國與日本結束戰爭,舊金山和約第四條日本接受此一安排。其第廿六條準備中華民國與日本另簽法律效力與舊金山和約相同的台北和約。盟國促成此約包含以中華民國有效統治範圍為條約實施範圍的換文第一號。聯合國也使台北和約登記為聯合國條約系列一八五八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日本簽訂的中日和平友好條約前言提到,一九七二年兩國政府聯合聲明所表明的各項原則應予嚴格遵守。該聲明中日本堅持遵循波茨坦公告。

開羅宣言也使中華民國政府在之後約一年九個月期間,盡力在中國拖住日本五分之二兵力,而使美國在太平洋戰爭得以全力應付日本,美國的勝利也使中國喪失的精華半壁江山得以收復。

開羅宣言使中華民國躍居世界四強之一,並為之後參與創立聯合國及取得安理會地位奠基。對日抗戰期間政府軍死亡人數約為共軍七倍。政府軍主要針對日本在城市的反攻,是共軍之後以鄉村包圍城市的背景。

一九七一年中華民國十月廿五日退聯前夕的五月美國尼克森總統派墨斐特使來台,蔣總統對聯合國雙重代表權提案已經點頭,但對安理會的位置態度有所保留,由以上說明,可以瞭解他的心境。

聯合國憲章第一章第一條規定:「以和平方法且依正義及國際法之原則,調整或解決足以破壞和平之國際爭端或情勢。」以上說明希望有助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安理會的位置上對台海安全提出最合情合理的對策。












棄保非武鬥 藍勿忘競合和謙虛


2023-11-30 04:52  聯合報/ 黃丙喜/國家公益發展協進會理事長(台北市)


總統大選藍白合破局,外界關心地方(立委)是否應繼續藍白合作?台中市長盧秀燕表示,立委部分,如果選區有國民黨提名的參選人,會唯一輔選黨提名者;如果沒有,像是蔡壁如的選區,她會擇優協助,結合非綠的好朋友。這次選戰就是不要讓民進黨一黨獨大、為所欲為,因為這不是人民之福。

藍軍需要多幾個盧秀燕。因為,明年總統大選和立委改選,如果在野要守住至少立法院多數席次底線,光靠藍軍一定不行。但在當前選舉造勢一片歡聲雷動之中,很多國民黨政治人物又以為獨木可撐天,勝選情勢大好。

盧秀燕的可貴在於她深具洞察力。她說:「仗如果那麼好打,就不需要戰士。我們都是戰士,努力向前行,爭取勝利。」深度洞察力的要點在於有善於兼聽的領導人、敢講真話的幕僚和有自我覺察力、對外包容力的決策核心。企業界近日感慨,高爾夫球場又充滿藍營政治人物高談闊論,忘記競合和謙虛為何物。

國民黨當然家大業大,組織雄厚,也人才濟濟。可是,為何至今仍無法充分贏得青年和中間選民的認同,不妨好好反省。在藍白合溝通過程中,雙方幕僚皆過於情緒化,相互抨擊的字眼至今非但沒有停止,反而更加偏激。這難道是藍營在野競合的終極戰略?

負面的實話總是難被接受。陸戰當然是選戰最後階段必要的場面,它能有效激勵士氣。然而,藍營恐怕也得看清楚目前搖旗吶喊的多是韓家軍回朝。大區域選戰不能只靠陸戰,也無法只靠空戰。這也將是明年勝選的鐵律。

在藍白合談判的過程中,柯文哲的發言和姿態確實有可議之處;然而,如果靜下心來,大家也應該心領柯整合在野以提高勝選把握度的用心。

政黨政治的精髓在於責任政治;責任政治的精義在於在野監督。即或偏綠的選民也有不少傾向明年大選不必是民進黨的完全執政。而第三勢力的崛起也有助於國民黨獲得執政權後不致重蹈霸道民主的覆轍。

說服有既定偏好的選民轉移投票行為不是件容易的事。對於今後民進黨的抨擊力道,柯文哲所站的位置一定優於國民黨。柯文哲說,藍白合沒有成功,「藍白和還是不要放棄,和平的和」。棄保的方法不是只有殊死戰的武鬥,揖讓而升更是文明的競合。



朱宗慶/變動時代的經驗與態度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朱宗慶/變動時代的經驗與態度
◆  葉銀華/台積電有減碳排放?
◆  辛翠玲/金磚擴大的發展與影響
◆  廖元豪/政權輪替,才有民主與制衡







朱宗慶/變動時代的經驗與態度


2023-11-30 04:53  聯合報/ 朱宗慶(作者為朱宗慶打擊樂團創辦人暨藝術總監


近日我到杭州參加一場國際藝術管理論壇,這是一個匯聚世界各地藝術行政與管理專業人士盛會,主辦方也邀請我在論壇中進行一場二十分鐘的演講。

當我收到這個邀請時,我開始思考,短短的二十分鐘能講述什麼?光是一個案例分享,可能就不只二十分鐘了。在詢問主辦方之後,他們告訴我,由於我在打擊樂演奏、創立打擊樂團隊、藝術教育、以及劇場管理多個領域擁有豐富經驗,鮮少人同時具備這些經歷,而我可以選擇任何感興趣的主題進行分享。

這使我開始回顧我四十多年的藝術生涯,從舞台上的演出到成為藝術行政工作者,一路上積累豐富的經歷,推動著我持續前行。在這個過程中,有「」,也有「不變」,一個經驗未必適用於所有工作,所以,為了因應不同階段與崗位的任務,我會運用不同的工作方法,而其中的「不變」,就是一個堅實的「態度」,它是所有方法的基石。

全球正處於充滿變動性、不確定性、複雜性和模糊性的時代,過去的成功經驗可能無法複製。特別是在經歷前所未有的疫情時,我更深刻體會,即便累積了四十多年的工作經驗,卻大部分派不上用場,此時「態度」就顯得格外重要。面對如此急劇的變化,如果「玩真的」態度不變,那麼,就不會只寄望於經驗的複製,而是從全新的角度,追求根本性蛻變,如此,方可「翻過歷史之頁」,突破困境,鋪設未來的路。

當然,這態度的背後需倚仗許多能力的層層進化和支持。首先必須累積專業知識能力,然後是保持好奇心和創造力,讓我能夠不斷學習和尋找更多可能性,不會掉入自滿的窠臼,反而能跳出框架、持續突破;其次是解決問題能力,讓我能夠在困難面前靈活應對,不輕易退縮放棄;最後是溝通和抗壓能力,讓我能夠在與他人相處保持平衡,並且儘管遇到挫折,亦能在復原的過程中,找到自療自癒的方法。

總的來說,我的態度可以歸納為「以藝術為核心,結合視野和經驗的累積」。廣博的視野,幫助我確定目標和方向,激發創新和創造力,建立多元的關係,並提供持續追求的動力;而經驗的累積,則使我在處理各種困難和挑戰時更具洞察力和創造力。

在論壇現場,我的分享得到了相當大的回響和認同,或許正是因為過去的經驗和累積,足以展現「態度」的實踐價值。其實,藝術管理就是「態度」的體現,光有熱情和專業還不夠,執行品質才是最被檢驗的一環。深知,態度需要實踐,它不僅僅是口號,而是一步一腳印的實際行動我也深信,格局決定高度,態度決定一切。而在未來的挑戰中,我將繼續秉持相同的態度,堅持實踐,不斷前行!




黃耀輝/人民吃緊政府緊吃-讓執政黨吃土

◆  黃耀輝/人民吃緊政府緊吃-讓執政黨吃土







黃耀輝/人民吃緊政府緊吃-讓執政黨吃土


2023-11-30 04:52  聯合報/ 黃耀輝(作者為台北商業大學財稅系教授)


距離總統和立委大選四十幾天,選民們最關注的,除了兩岸緊張關係能否緩和(安和)之外,應該還是民生經濟樂利),也就是實質所得是否成長,物(房)價是否穩定等議題。

美國總統大選比台灣晚十個月,經濟學人最近調查發現,美國人當前最關注的也是經濟,但不是股市、失業率等,而是居高不下的「消費者物價水準」(簡稱 CPI)。

因為美國 CPI 年增率,前年初突破二%後漲勢持續了兩年半且物價漲到歷史新高就跌不回去了。一般家庭都難以接受,對低所得家庭更造成生活的重大危機。尤其是食物類,華爾街日報以一位清潔婦最近瞄見早餐穀片一盒漲到九美元,嚇到「心臟病快發作」為例,道出美國的深刻民怨房價過去四年來也大漲四十五%,害年輕人買不起房子。難怪,有經濟學者認為,通貨膨脹極可能粉碎拜登連任的美夢!

台灣的狀況也沒好到哪裡去。疫情以來,物價年增率超過二%就長達廿七個月上(十)月還超過三%這三年物價就漲了十%;肉類、蛋、麵包、米、麵等十七項重要民生物資更上漲了廿二%。蔡政府七年多來 CPI 上漲了十二點三%,遠超過馬政府八年的漲價率七%,以及扁政府的八點七%

物價飛漲,對上班族、學生、中低收入戶等庶民可謂刻骨銘心。便利超商茶葉蛋從五元漲到十三元,大亨堡從廿八元漲到五十五元,便宜的國民便當下架,超商便當從八十元起跳,好一點的便當早就漲破百元。難怪外食費指數這兩年就漲了十二%

物價大漲經濟弱勢傷害至巨。從所得層級別 CPI 來看,漲最多的食物類,使低所得家庭的物價漲幅大於中、高所得家庭。將近七成勞工薪資低於平均,而過去兩年平均經常性薪資,被物價上漲吃掉,實質薪資負成長為十年來僅見今年更慘,前九月實質總薪資七年來首次負成長。如果以實質所得計算所得差距倍數,則台灣貧富懸殊實際上是極度惡化

房價也在持續上漲。預售及新屋價格今年第二季漲到史上最高,顯示蔡政府的住宅政策失敗,七年來房價漲了近一倍房價所得比升至近十倍,青年的買房能力成為史上最弱。租金又連漲十四年,租不起成為最弱勢。房貸負擔率突破四十二%首購族也淪為房奴。

諷刺的是,人民實質所得倒退之際,這七年多稅收卻巨幅成長,是經濟成長率數倍且物價漲愈兇,租稅愈是豐收去年租稅負擔率已提高到十四點三%,今年可能突破十五%。而在一黨獨大下,黨官們利用政策、管制與職權,甚至接受吸金詐騙集團豢養,貪財好色又賺得缽盆飽滿;官商勾結,專對綠友友利益輸送,致有小資商、小吃店包攬快篩劑、雞蛋進口,光電分贓不均等等,貪腐劣跡斑斑,都是難看的「吃相」。

物價房價飆漲讓人民「吃緊」,政府在稅收上、黨官和綠友友們在油水上卻「緊吃」,我們一定要善用選票,給執政黨校正回歸撥亂反正,讓他們「吃土」一下!




2023年11月29日 星期三

經濟日報社論/中國大陸經濟觸頂了嗎?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90127/web/ 

◆  聯合報社論/再口無遮攔,將掀藍營「討厭柯文哲」風潮
◆  聯合報黑白集/負負得「鄭」
◆  經濟日報社論/中國大陸經濟觸頂了嗎?






經濟日報社論/中國大陸經濟觸頂了嗎?


2023-11-29 02:29  經濟日報/ 社論
中國大陸經濟第3季GDP成長4.9%,高於預期,前三季達5.2%,只要第4季成長4.4%以上,就可以達成全年5%左右的成長目標。美聯社


中國大陸經濟第3季GDP成長4.9%,高於預期,前三季達5.2%,只要第4季成長4.4%以上,就可以達成全年5%左右的成長目標。外資投行普遍認同中國GDP「保5」在望;瑞銀、高盛及野村等均上調今年中國經濟成長預測

不 過,外資投行預計明(2024)年中國經濟成長動力將放緩,野村更認為不足4%;中國經濟學家建議政府,明年GDP成長目標宜訂為4.5%至5%,換言之,與今年持平。不管怎麼說,自新冠疫情以來,各方看中國經濟,早已從過往的中(7%至8%)、高(9%至11%)成長的印象,調整為習慣於5%甚至更低的中度偏低成長心態了,重要的是,現實數據也支持了這種觀察和研判。

正因為如此,最近國際普遍興起了一種看衰中國經濟的輿論,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英國《經濟學人》今年5月以《PEAK CHINA?》(中國觸頂?)為封面標題的分析與研判,此論一出,附議與跟進者頗眾,還有著名的經濟學大師、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在《紐約時報》撰文認為中國大陸2008年之前高速成長的步伐,顯然無法持之以恆,問題的癥結是,中國整個社會儲蓄過了頭,並不利於經濟。

除了經濟成長動力明顯減弱之外,作為「中國觸頂論」的另一有力旁證,就是原本持續逐年拉近中的中國GDP與美國GDP的差距,最近又開始拉大了。

經濟學界,一直以來有一個奇特的理論,叫「70%魔咒,意思是每當一個國家的經濟總量超過美國GDP 的70%,這個國家的發展速度就會放緩,與美國的差距又恢復拉大。這個魔咒當然也跟大國博弈下,美國必然極力維護霸權地位戰略有關。現實上,上世紀蘇聯強大時,GDP一度占美國比重達50%多,隨後在美國壓力下被肢解了。接著是日本,民國六十九年(1980年)代當日本臻於「日本第一」的國力頂峰時,日本GDP占到美國GDP的69%,然後就被美國用「廣場協議」打下去了。所以,很難不讓人聯想到現在的中國。

果然,快速成長的中國GDP,在民國一O六年(2017年),就達到了美國GDP的66.4%,照這個趨勢,到民國一O九年(2020年),這個比重就會觸及到70%魔咒紅線,既是偶然又是必然,民國一O六年(2017年)甫上台的美國川普總統,從民國一七年(2018年)3月開始,對中國發起了一連串的貿易戰、投資戰、科技戰。其結果是,中國GDP占美國的比重在民國一一一年(2022年)達到71.1%的高峰後,今年第1季一下子就跌到了64%,而這也正是《經濟學人》提出「中國觸頂論」的形勢大背景,但「中國觸頂論」是否因此成立,也許還有進一步商榷的餘地。

首先,中國GDP與美國GDP的差距從持續拉近到又恢復拉大,除了川普的遏華戰略外,更主要的原因應與匯率、即美元相對於人民幣的大幅升值有關。撇開匯率因素,單以兩國今年經濟成長率-中國約5%,美國僅約2%而言,兩國差距並非拉大而是持續拉近。

其次,中國經濟成長率近年來的持續走緩,相當程度上,跟習近平上台以來的「還舊債」有關。所謂還舊債,即是指矯正過去的錯誤(許多錯誤還因此墊高了當時的成長率),這包括大力反腐、整頓環境生態,處理房地產泡沫及地方債積弊等

第 三,中國經濟有沒有觸頂,關鍵是要觀察評估未來發展的潛力,潛力的評估分供給與需求兩個方面,前者看人力:中國勞動紅利的確正在消減,但人才紅利可觀;資本:中國儲蓄率高,關鍵在中國的金融改革;科技:近年來的表現相信已顛覆了過去許多刻板印象,以及政府效能(這應是中國強項)。需求方面即市場規模,這更是潛力巨大,令一眾跨國企業難以抗拒。

民國九十一年(2002年)6月出刊的《經濟學人》,也曾以「喘不上氣的中國龍」為標題,預言中國經濟成長在十年內將大幅放緩,事實是,接下來的十年中國年均成長率約10.5%。這一次,又來了,就讓時間來證明吧!












聯合報黑白集/負負得「鄭」


2023-11-29 04:26  聯合報/ 黑白集
臉書粉專「Next逆襲」流出疑為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前)與女子進出房間影片,鄭文燦委請律師向警方提告妨害名譽。(取材自臉書)


網友短片爆料,貌似副閣揆鄭文燦的人帶女性開房間。燦哥嚴正否認並提告,警方將短片送刑事局數位鑑識,結果是「無法判斷深偽可能」。官方報告使用「負負邏輯」表述,網友質疑刑事局不能判定是假的,更不敢承認真實性,難道在玩「負負得正」的文字遊戲

警方說,刑事局使用兩套軟體,檢測影片是否出自深度偽造;一套測出有「六成可能」,另一套則顯示「沒有」。判讀不一致,因此結論是無法判定究竟是軟體的「精準度」不足,抑或是檢測人員深具「政治智慧」,引人揣想

在野黨民代不滿刑事局表現,決定自費送交專業機構鑑定。鄭文燦不爽,喊要提告。但他明知刑事局的工具是檢警調合議指定,結論無法還他清白,再告下去,有用嗎?若鄭文燦認為藍營民代自費送檢選舉抹黑,何不主動送交國外鑑識自己消極,又不讓別人查,是在怕什麼?

蔡政府上台後,不許查的事罄竹難書動輒封存卅年,再不然就像檢警無間道詐騙集團,由自己人查,永保安康這回,刑事局社會自由心證負負得鄭」,彷彿對司法天平傾斜的嘲諷:有調查,沒真相

司法是正義最後防線,竟淪為鄭文燦官箴的守門員。燦哥位高權重卻扯上各種貪腐傳聞執政優勢竟無法給他公道,只能等政黨輪替為他「洗冤」。












聯合報社論/再口無遮攔,將掀藍營「討厭柯文哲」風潮


2023-11-29 04:35  聯合報/ 社論
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接受廣播節目專訪表示,有人買他當副手就給1億美元,後來甚至還喊價到2億美元。記者曾原信/攝影


去年地方選舉是一場「討厭」的選舉,「討厭民進黨」貫穿整場選戰,終讓綠營遍體鱗傷。這次「藍白合」破局,藍營總統候選人侯友宜戳破柯文哲的三大神話,激發藍營大團結,民眾黨甚至出現退黨潮。但柯文哲依舊口無遮攔,聲稱遭藍營「設局」,又說美方派人出價兩億美元買他「當副手」,情節荒誕難以置信。柯文哲如此說唱江湖,越發凸顯他不是堪當大任的政治人物。

首先,君悅飯店的藍白合最後協商,分明是柯文哲與郭台銘堅持在此舉行,侯友宜和馬英九、朱立倫才特地移樽就教前來。柯、郭是邀約主人,讓客方苦等久候而不現身,後又要求當「見證人」的馬英九退席,甚至要求侯友宜另「開小房間密商。種種表現,都極失格且不合理,連形式上禮貌與透明都失去。如此,柯文哲還要怪藍營「設局」,這是有「被迫害妄想症」,還是習慣性推責諉過

其次,柯文哲日昨在受訪時,說出美方有人出價買他「當副手」一事,故事光怪陸離,極不真實。事實上,不論就國民黨目前的財務狀況,或就柯文哲的「身價」而言,有人出價兩億美元請他當副手,都是不可能的天價,也沒有誰值得這個行情。面對這類國際騙子,柯文哲最好的處理,是當即報警,或將此人影像公諸於世,至少可杜絕後患。柯文哲捨此而不為,卻在事後將此事說得津津有味,還把美國參議員AIT理事主席羅森柏格都指名扯進來。試問,柯文哲到底有沒有一點國際外交常識,或者他只想誇示自己是個有價值行騙對象

同一天,柯文哲出席「眾青開講活動,分享他台北市長任內的經驗,竟說台北的男人上酒店,「不是娛樂,而是為了公事」。他的根據,是北市府資料庫顯示,「酒店周末生意比較差」,可見男人上酒店是談公事,周末則在家假裝當好男人。根據酒店「周末生意差」,竟能得出上酒店是「談公事」的結論,顯示柯文哲的邏輯推理有問題。他難道不知道,下班後的「應酬」,只是個更方便的藉口?否則,要談生意,大可到餐廳或酒吧去談,何必花大錢上酒店?

再說,柯文哲理直氣壯宣稱「上酒店是談公事」,到底目的何在?是為了正當化酒店的功能,或是為了替晚歸的男人找藉口,抑或只是為了讓眾多女性感到安心?無論如何,他最後又說男人周末都在家「假裝」當好男人,顯示他也不相信自己的分析,不是嗎?如果當了八年市長,柯文哲竟只得出「上酒店是談公事」的結語,他到底有沒有用心經營市政,或只是想譁眾取寵一下。再說,拿這種曖曖昧昧的「發現」和青年分享,他究竟想傳達什麼理念?

柯文哲或許認為自己的魅力就是能說善道,而追隨他的年輕「柯粉」也深好此道;然而,他目前競選的是總統職位,他也不能不考慮自己言行舉止觀瞻和正當。他喜歡信口開河,不僅會削弱自己的可信度,更糟糕的情況,則是意圖影響大局。例如,他提到的「兩億美元買副手」的怪事,明知詐騙還暗暗影射藍營,根本就是在幫綠營提供彈藥與軍火,讓對方大作文章假藉提告來攻擊侯友宜,那是很惡劣的作法。

經過藍白分手實境秀,柯文哲「不透明、無誠信、親財團」的三大神話一一現形,他也逐漸走下神壇儘管柯文哲仍喊著「藍白和」,但他若繼續口無遮攔,不僅會嚇跑中間選民年輕選票也未必留得住最糟的是,若激起藍營「討厭柯文哲」的風潮,他恐將一路下滑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勒索軟體肆虐 莫作待宰肥羊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90127/web/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勒索軟體肆虐 莫作待宰肥羊
◆  資安即國安 數位部知漏洞嗎
◆  北韓射衛星 「核武器之眼」威脅和平
◆  詐騙犯罪低齡化 新國安危機
◆  侯康起手式 先破心中賊
◆  企業走向國際 遵法方能永續經營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勒索軟體肆虐 莫作待宰肥羊


2023-11-29 05:25  聯合報/ 趙坤茂(作者為台灣大學資訊工程系教授)


身處數位時代,當我們從事網路活動時,隨時都得提防網路暗黑勢力滲透與侵擾。畢竟敵暗我明,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即使極具規模公私機構,面對炮火猛烈網路攻擊有時也難逃一劫。

全球銀行總資產排名第一中國工商銀行紐約分行本月上旬因為 LockBit 勒索軟體攻擊,使得電腦交易系統癱瘓,並被索取贖金。該分行緊急阻隔受駭系統,改採人工交易及繞道交易應變,以免災情蔓延到其他主機。不過,由於某些債券交易無法即時清算,竟連帶導致規模高達廿六兆美元美國公債市場暫時中斷交易此一金融失序事件,讓人再次見證網路攻擊殺傷力道足以牽一髮而動全身

類似的網路勒索軟體攻擊事件層出不窮,例如七月時日本名古屋港口運協電腦系統遭受勒索軟體攻擊,使得貨櫃裝卸停擺兩天。又如本月十日,澳洲雪梨、墨爾本、布里斯本、費里曼圖的港口,因杜拜環球港務澳洲分公司遭到駭客攻擊停止岸邊作業數日冷藏貨櫃醫療用品與龍蝦和牛被凍結港口動彈不得。如今,我國科技大廠醫療機構關鍵設施,也常常是勒索軟體鎖定攻擊對象,可說是四面楚歌八方受敵,大家必須全面戒備

LockBit 是惡名昭彰網路犯罪集團,不僅運用其所開發的勒索軟體攻擊各大企業,同時也以租用抽成方式提供客戶勒索軟體服務。它們通常採用雙重施壓敲詐策略,一方面將受駭系統的檔案資料加密鎖住,讓系統所有者無法讀取;另一方面,它也威脅要將受駭者的系統機密資料外洩,讓世界所有人皆可讀取。

LockBit 宣稱這次網路攻擊已取得贖金,而中國工商銀行則未表態,究竟真相如何,恐怕不得而知。其實,支付贖金未必能解決當下燃眉之急,反而可能讓苦主被鎖定為不斷勒索痛宰的肥羊,更何況付錢給歹徒等於是變相支助勒索軟體服務,未來將衍生更多受害者。因此,就算無路可走,也要壯士斷腕設定停損,切莫隨歹徒起舞而讓惡勢力坐大。值得慶幸的是,雖然近年來網路攻擊事件增多,但支付贖金比例已呈現逐年下降趨勢。祈願未來能持續下降,一旦支付贖金比例歸零,網路勒索軟體組織就難為無米之炊了。

然而,不甚樂觀的是,網路資源四通八達,勒索軟體組織的攻擊代價愈來愈低,而公私機構的防禦代價卻愈來愈高,這是一場不對稱網路攻防戰爭。不僅如此,電腦系統受駭後的修復曠日廢時,正如同「傷筋動骨一瞬間,傷筋動骨一百天」,瞬間傷害需要百日療養種種艱辛只有過來人冷暖自知

我們不禁要問,在未來網路攻防戰事中,是否存在無堅不摧的奪命矛頭?抑或有無尖能摧保命盾牌?無論如何,當我們在網路匍匐前進時,還是先把鋼盔戴上吧!













資安即國安 數位部知漏洞嗎


2023-11-29 05:24  聯合報/ 夏延德/中原大學資工系兼任教授(新北市)


防駭與反駭,指的是有效偵測與對付駭客網路攻擊及網路竊取資料(包括適度反擊),防偽指的則是有效偵測「偽資訊」(包括使用軟體所製作、合成或修改而得之聲音與影像)。

防駭、反駭與防偽」不僅是社會有需求,連數位部都有需求;以「數位政府化」為例,數位部若真要實現數位政府的理念,必須先證明政府(以及政府將提供資料給它的公民營機構)確實可做好防駭工作(如果還能做到反駭當然更好)。

網路通訊的韌性」也一樣,若兩岸真的發生衝突,數位部不僅要「變出」某種備用網路,也要能有效對付對方駭網戰術以及各種偽訊息才行。

數位部轄下國家資通安全研究院資通安全署,前者負責資安科技研發移轉與應用,後者負責國家資安防護;在防駭部分,資安署只負責「國家關鍵基礎設施」(資安署組織法第二條第三項),並由資安院提供協助(資安院組織法第三條第四項);而資安院本身也只負責支援具有特殊敏感性之政府機關)」(資安院組織法第三條第六項),對於一般政府機關與公營事業機構,資安署的作法是:對相關(資安)人員作教育培訓並考核其業務。

當然,這種安排不能說是不合理,問題是:不管是資安院還是資安署、好像都沒有向社會大眾完整交代過當初那兩千多萬筆戶政個資是怎麼被駭出去的。「兩千多萬筆戶政個資被駭」,代表之前政府機關與公營事業機構的資安措施有漏洞,請問資安院與資安署知不知道這些漏洞是什麼?又請問資安院與資安署如何能確保目前(希望是針對先前各個漏洞改良過的)資安措施沒有其他漏洞?

理想上,希望資安署查核資安業務時不要只是單純的檢查負責人員的各種作法,資安署或資安院最好能找來部內的白帽駭客地毯式地一個個網站檢查(即作入侵測試),這才是可以確保沒有任何已知漏洞存在的辦法!

至於民間各單位的防駭措施、監督與查核,確實是個問題,但政府不能不管!然而,談到對民營事業與機構、甚至自由業從業人員防駭措施的監督與查核,目前所能看到的只有:資安院可以「協助規畫及培育資通安全專業人才」(資安院組織法第三條第五項),而若「(民間)產業(對)資通安全(有)重大發展之需求」,理論上資安院也可提供「支援」(資安院組織法第三條第七項)。

除此之外,政府所做的就只是在確認民間企業被駭之後「可能」作出懲處,但這種事後懲處的做法根本就只是沒有辦法的辦法而已!在這種狀況下,請問政府如何能確保當一切資料被數位化與雲端化後,各種由政府所提供給民營企業專用的資訊不會被駭?政府不能永遠都只是在出事後,以罰款與要求限期改善了事!這並不是負責任的作法!

資安即國安!數位部應該要將「防駭、反駭與防偽」列為整個數位部的工作重點才對。














北韓射衛星 「核武器之眼」威脅和平


2023-11-29 05:24  聯合報/ 康埈榮/韓國外國語大學教授、東北亞未來協力論壇會長(韓國首爾)


北韓(朝鮮)廿一日發射軍事偵察衛星後,僅過一天又發射了彈道飛彈,韓半島又陷入了軍事緊張的巨浪之中。

作為應對之策,韓國(南韓)則宣布對民國一○七年(二○一八年)簽署的《九一九南北軍事協議》,停止其中限制韓國監視、偵察能力的「禁飛區」效力;而北韓就乾脆宣布全面廢除該協議。同時,北韓還開始了最前線監視哨所的復原工作,運進了重型武器,加上西海岸一帶海岸炮陣地的炮門開放次數也大幅增加。韓半島休戰線及空中和海上緩衝區域也將消失的可能性大幅增加。

北韓發射偵察衛星的理由,首先,金正恩急於實現提高核高度化、提高偵察監視能力、建造核動力潛艇等三個目標。一旦確保了被稱為「核武器之眼」的偵察衛星,就可掌握美國在韓半島、日本、關島等地的重要戰略部署情況,消除內部不安,且按需要還可制定直接打擊計畫。

第二,衛星發射本身可以包裝為保障金正恩體制穩定的成果,用於內部團結。金正恩體制早已徹底迴避民生問題,加快增強軍事力量的步伐。 在需要向民眾、軍部及菁英們展示一定成果的情況下,軍事偵察衛星發射對鞏固體制有明顯價值。

第三,通過擁有偵察衛星,最終提高核武器和飛彈運用能力,鞏固追求擁核國之地位。此舉不僅為了提高與美韓日等的協商能力,還為了吸引中俄合作,構築韓美日朝中俄新冷戰格局確保擁核正當性,是一種擁核國地位宣言

當然,也有人主張,北韓有開發衛星的自由,且通過偵察活動可得知他國的軍事應對狀態,因此實際挑釁的可能性會減少。但這是本末倒置的判斷。

首先,北韓發射「千里馬一型」火箭,明顯違反聯合國安理會禁止彈道飛彈技術的決議。而且北韓在民國九十二年(二○○三年)退出《核不擴散條約》後,無視國際社會的警告和憂慮,獨自進行核武開發,正面威脅國際社會的和平安全。

第二,在核擴散方面,北韓疑與另一個擁核國俄羅斯合作。此次發射偵察衛星確認朝俄軍事技術合作第一個事例。公開宣布追加發射衛星,使朝俄軍事合作範圍有可能進一步擴大,並通過一定的技術進展,直接影響提高朝核和飛彈的高度化。

另外,在聯合國安理會對北韓制裁問題上,中俄主張「美國責任論」和「制裁無用論」,未採取任何措施。這可能導致北韓的偶發性挑釁和實有衝突意圖之挑釁均得到實質默認,並成為威脅韓半島乃至東北亞地區及世界和平的不安因素。

韓美日為應對此挑釁,廿六日在濟州東南方公海上進行了聯合海上演習。聯合國祕書長古特瑞斯也強烈譴責,稱發射軍事偵察衛星違反了安理會決議。安理會雖召開緊急會議,但很難期待,因為要想在安理會通過新決議,美英法中俄五大常任理事國中任何一個都不能行使否決權

中方的態度一直不明,在釜山舉行韓中日三國外長會談中,仍強調中國在韓半島問題上一直發揮建設性作用的老套話,並強調南北韓的相互責任,提出要保持冷靜和克制。

但北韓此次發射偵察衛星,是為了提高朝核高度化進行新嘗試,是對世界和平的挑戰。不能給朝鮮製造故意衝突的藉口,相關國家應集思廣益,避免其反覆「得寸進尺」的現象。










詐騙犯罪低齡化 新國安危機


2023-11-29 05:24  聯合報/ 林滄崧/台灣警察學術研究學會會員(台中市)


當我國面臨少子化現象後,政府即把少子化視為國安危機,衛福部也成立「少子化對策辦公室」以為因應。不幸的是,少子化理應可以將國家教育與照顧年輕人資源集中,培育出比以往更優質的青年與少年,但觀察近十年來詐騙案件發展趨勢,除了大量化與惡質化外,更呈現一幕令人吃驚低齡化現象。若少子化算是國安危機,那麼詐騙犯罪低齡化更是危機中的危機。

依內政部統計顯示,近十年來我詐騙背信青、少年犯罪嫌疑人從一○二年的六,二五一人提高到一一一年的二二,三四七人,足足成長了三點五八倍。這種犯罪倍數的成長在各種犯罪類型中是極罕見現象,可見詐騙犯罪不僅侵害善良民眾財產甚鉅,更是對政府亟欲培育優質公民素養的極大諷刺。因此,面對少子化下的青、少年卻以倍數成長方式投入詐騙犯罪,政府勢必要修正部分因應策略以挽救這國安危機。

當前全球從事對抗諸如詐騙犯罪的犯罪預防模式有四大策略面向,依開發出來的先後時間來說,依序為:

一、「刑事司法犯罪預防」,主打以刑罰制裁詐騙犯罪者,其功能在緩和降低詐騙案件的持續升高。就我國近十年來的詐騙犯罪成長趨勢來說,對詐騙犯罪者的刑罰制裁威嚇度明顯極度不足,提高刑罰的修法工作刻不容緩。

二、「社區犯罪預防」,主要透過社區警政模式積極從事詐騙被害預防宣導(如 165 反詐專線、高密度反詐騙預防宣導)。就目前我國反詐騙預防宣導現況來說,警政機關已付出最大資源能力且幾已達效能極限。

三、「發展性犯罪預防」,主打從小所開啟的家庭、學校與社會等教育作用下,培育具有高度自我控制個體,以降低個體選擇犯罪之路的可能。但當今社會現況,當政府管不了家長的家庭教育,更管不了名嘴、網紅、側翼及政治人物所演示的社會負面教育時,亟需在學校仰賴教育人員透過各種生活教育技術,以建構未成年學生強韌的自我控制力。

四、「情境犯罪預防」,主要透過物理性與程序性監控措施,使詐騙犯罪經由各種監控措施(如目前所設計的金融監控措施、第三方支付登錄制度審查等),讓詐騙事件從一啟動就經歷層層監控檢核,以適時阻止詐騙犯罪之既遂。

若以上述四大犯罪預防模式來檢核當前我國詐騙犯罪現況,似乎到了全面檢討的時機,而首要該檢討的,便是即刻著手從刑事司法面向提高詐騙犯罪刑度,效法美國為因應重大性犯罪現況所採取的「梅根法案」、「三振法案」等策略思維,設計讓詐騙犯罪者非常有感的制裁刑度,以遏止詐騙犯罪的成長。

再者,在預防策略上,將學校教師納入犯罪預防體系的一環,並設計具全國一致性、從幼兒時期開始等一系列的生活教育課程,以補充或矯正家庭教育的不足,並培力教師具備基本生活教育能力及賦予教育管教權,使孩子在接受國民義務教育期間,逐步提高自我控制力,從而降低他們選擇以犯罪為職業的可能,並一併解決詐騙犯罪低齡化的現象。










侯康起手式 先破心中賊


2023-11-29 05:21  聯合報/ 林廣挺/中華民意研究協會副研究員(台北市)


「藍白合」破局後,固然有些「非綠」選民覺得惋惜,卻也讓不少人如釋重負。尤其是趙少康成為副手後公布的幾項重要說帖,包括堅持「九二共識」、重啟「服貿協議」、大量開放陸客旅遊與陸生就學等,由於旗幟鮮明和民進黨路線做出區別,讓不少藍營支持者感到振奮。

然而,令人疑惑的是,既然這些符合藍營基本價值的主張,可以很有效凝聚支持者的士氣、增加選情熱度,那為什麼不趁早提出?會不會早點提出,衝高侯友宜的聲勢,反而更能促成藍白合?最終藍白破局,一樣要拿出這些政策,國民黨到底在考慮什麼?

表面上看,是黨主席和參選人謹慎小心的行事風格所致。但更深層來看,其實反映出國民黨高層和政治菁英,經歷過馬政府執政後期以降接連幾次的選舉挫敗後,對既有路線的懷疑和不自信。反服貿的太陽花運動、以及香港「反送中」期間「抗中保台」的政治正確,似乎對一整代藍營政治人物形成巨大心理陰影,不斷牽制著他們的思想和行動

因為他們已假定,「反中」是社會主流,所以即使每每作勢要對抗民進黨,但只要碰到兩岸議題,通常都會瞬間退卻,宣稱是為了爭取「中間選民」。由於相信「天然獨」的年輕世代對國民黨心存惡感,為了改變年輕人的觀感,所以要跟民進黨比賽誰更「愛台灣」。換言之,就是在政治上有需要時,必須比綠營更「抗中」。但這就像是邯鄲學步,不僅收效甚微,甚至還有害。國民黨在兩岸和青年方面的困境,其實是問題的一體兩面。

且看去年裴洛西訪台引發中共軍演、兩岸兵凶戰危之際,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頂著來自政府的壓力率團訪問大陸。沒想到反對最激烈者,竟然來自黨內。從附和民進黨「時機不宜」的謬論,到口出「敗家老頭」惡言皆有之,全然沒察覺民心厭戰、社會氛圍已發生微妙轉變,「芒果乾」早就賣不動了。

因為缺乏自信,加上先入為主固化思維大幅限制了國民黨反思過去、批判當下、展望未來,採取積極進取政策的意願和能力。無怪乎明明多數民眾反感失政敗德的民進黨,但由於藍營缺乏執政願景可供想像沒有未來感,也無法激發選民希望和熱情,選情當然一直低迷。

兩岸關係但求「不要失分」即可,不敢面對最核心的衝突和爭議。碰到青年發展問題時,僅求「不被討厭」就好,不是討好就是迴避。這樣的國民黨,毫無吸引力,實在無法讓人產生敬意。不要說基本盤失望、年輕人無感,就連對手都看不起。

明代思想家王陽明曾說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經過近十年腐化墮落太陽花世代早已信用破產,民進黨的執政則讓台灣陷入內外交困。國民黨應該從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站起來,是時候突破心理障礙、恢復未竟之業,展現出帶領民眾走向和平繁榮之路的信心、決心和能力。

只有證明自己是另一個有別於民進黨的合理選項,選民的投票才有意義。如果選贏,就有撥亂反正的底氣。即使選輸,至少還有繼續存在的價值。「侯康配」的起手式,至少是踏出了「破心中賊」的第一步!













企業走向國際 遵法方能永續經營


2023-11-29 05:21  聯合報/ 顏廷棟/銘傳大學財金法律系教授(台北市)


近日媒體報導,韓國法院判決台灣兩家面板廠友達、瀚宇彩晶涉及壟斷液晶面板(LCD)價格,合計必須支付逾三二八億韓元(折合新台幣約七點九億元)賠償南韓樂金電子廠(LG)。

本案源於民國九十七年至一○○年(二○○八年至二○一一年)間,國內友達、中華映管、彩晶、奇美電子等廠商,涉嫌與日韓廠商以國際卡特爾企業獨占聯盟)共同操縱 LCD 面板價格,各公司分別被歐美反托拉斯機關合計處以上億歐元及美元罰款,另在美國還要面臨負責人承擔刑責及龐大民事損害賠償金額。值得注意的是,本案由於韓國三星廠適用寬恕條款向歐美主管機關舉發,因此得以免受處罰,這同時顯示出我國廠商對反托拉斯法認識不足

事實上,過去不乏台灣廠商被歐美政府認定觸犯反托拉斯法,處以重罰的國際卡特爾案例。民國九十七年(二○○八年)底,國內三家車燈廠涉嫌操控價格,在美國遭到反托拉斯聯邦法庭提出訴訟案,其中帝寶子公司被科以四千三百萬美元罰金,其負責人甚至被判六個月徒刑。又如,長榮、華航等航空公司,涉嫌在民國九十二年至九十五年(二○○三年至二○○六年)間與多家國際航公司協議收取貨運燃油附加費,最終分別付出一,三二○萬、四千萬美元和解金。

隨著經濟全球化發展趨勢,各國廠商面對競爭激烈國際貿易環境基於鞏固自身利潤最大化目的,可能共同協商分配國際市場、相互調整產品價格或產能,或交換其他敏感商業訊息,以致引起跨國性限制相關產品市場競爭效果。如此實施國際卡特爾行為,同時違反複數國家或區域市場反托拉斯法規定,致使涉案企業或職員遭受嚴厲處罰。

由於各國反托拉斯法制裁體制、調查程序及減免罰則等規定未盡相同,是以事前建置反托拉斯法教育訓練及管控違法風險之遵法規章;若有涉嫌觸法,事後即時啟動減免受罰或停止調查、和解程序等機制,盡最大努力保全公司財產及商業信譽,該等法制作業為現代企業不可或缺之經營成本。

國內企業進出國際市場從事貿易競爭活動,除應致力研發創新、提升品牌競爭力外,內部應訂定完備法反托拉斯遵法規章,外部應有因應涉嫌國際卡特爾選擇最有利申請寬恕條款保全程序認知,如此方能創造企業永續經營環境。




葉銀華/台積電有減碳排放?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葉銀華/台積電有減碳排放?
◆  辛翠玲/金磚擴大的發展與影響
◆  廖元豪/政權輪替,才有民主與制衡







葉銀華/台積電有減碳排放


2023-11-29 05:21  聯合報/ 葉銀華(作者為陽明交通大學資管與財金系教授)


對於「台積電有減碳排放?」的答案,從碳排放總量觀察,答案是沒有,主要是台積電營業額大幅成長,使其碳排放總量隨之增加所致。從每百萬營業額碳排總量,這幾年則有下降的現象,可見其在能源使用效率減碳作為,有著一定程度的努力。

溫室氣體排放量可分為範疇一(直接排放)、範疇二(間接排放)及範疇三(其他間接排放),範疇一是指事業在製程中產生直接的排放、範疇二主要是外購電力產生的排放,範疇三則是指由事業活動產生之溫室氣體排放,但該排放源並非事業自有或可控制的其他間接排放。在計算溫室氣體排放量時,會將其他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排放,換算成二氧化碳當量,因此可以碳排放量來衡量溫室氣體排放量。目前環境部要求揭露的是範疇一、二,兩者合稱為碳排放總量

根據環境部事業溫室氣體排放量資訊平台,台積電在台灣的碳排放總量呈現逐年增加現象,從民國一○四年(二○一五年)為五五三點五萬噸、民國一七年(二○一八年)七七二點三萬噸,再增加到民國一一一年(二○二二年)的一,○七三點一萬噸。就範疇一、二,台積電主要的碳排放是範疇二的間接排放去年範疇一直接排放為一八二點四萬噸、範疇二間接排放八九○點七萬噸。而且依照台積電的永續報告書,至少到民國一一四年(二○二五年)其碳排總量仍會增加。另外,以台積電在台灣廠區的碳排總量除以其個體營業額,稱為每百萬營業額碳排總量相對衡量),從民國一四年(二○一五年)六點六一噸,增加到民國一七年(二○一八年)七點五四噸,之後下降到去年四點七六噸去年之降幅最大。

由台積電永續報告書可知,台積電要降低碳排總量,一個做法就是使用再生能源,而再生能源除了自己發電外(目前仍然很微小),絕大部分還是外購再生能源憑證。有報導指出台積電幾乎包下台灣的再生能源憑證,使其他企業難以買到。由國家再生能源憑證中心可知,台積電所購買的憑證,民國一一○年(二○二一年)占台灣全部發放憑證的九十九點二%去年八十四點六%今年前十一月再下降至七十二點一%;同時期,台積電增加向海外購買再生能源憑證

再者,台積電在台灣用電占比,從國一○九年(二○二○年)的六點○二%,民國一一一年(二○二二年)增加到七點六%。此現象可顯示為何台積電在民國一一年、一一一年(二○二一、二○二二年)永續報告書ESG 風險辨別,皆將「電力中斷短缺」列為極有可能會發生的議題。以台積電去年永續報告書產能分配初估,台灣廠區約占總產能八十五%

台積電主要客戶蘋果宣示民國一一九年(二○三○年)要達到碳中和,而台積電主要的碳排放範疇二間接排放能源使用),因此台積電要達到碳中和,除了本身的努力外,主要繫於台灣能源轉型。根據作者對台灣能源轉型擔憂,台積電只能持續在海內外加速購買再生能源憑證,至於民國一三九年(二○五○年)是否能達到淨零排放,實在令人擔心。基於此,台積電向政府提出三大建言,第一是擴大再生能源發展增加再生能源供應,第二是減少再生能源開發不確定性,第三是減少再生能源開發與使用成本期望政府可以提出更友善政策,達到民國一三九年(二○五○)淨零排放目標

連台積電都有以上的擔憂與呼籲,更遑論其他企業的「減碳焦慮」,特別是中小企業。本文再度呼籲政府真的要評估能源轉型是否朝向低碳能源邁進,以及加大對碳移除技術投入,否則現在大家隨口講出的「淨零排放真的只是口號



2023年11月28日 星期二

經濟日報社論/OpenAI風波啟示錄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90091/web/ 

◆  聯合報社論/「不管陸委會」:暴露對兩岸管制忍無可忍
◆  聯合報黑白集/這樣的NCC,就該下架
◆  經濟日報社論/OpenAI風波啟示錄






經濟日報社論/OpenAI風波啟示錄


2023-11-28 00:00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國內政局藍白合與否高潮迭起,讓人目不暇給。美國 AI 產業也不遑多讓,11月17日才無預警被董事會解除職務的 OpenAI 執行長奧特曼(Sam Altman),在近九成員工集體辭職威脅董事會讓奧特曼回鍋後,董事會終於讓步。11月22日,OpenAI 宣布奧特曼回鍋擔任執行長並改組董事會,讓這場風波暫時落幕。

在這短短五天,劇情也頗有張力。曾傳出董事會希望邀請奧特曼回鍋,但協商破裂,之後微軟宣布奧特曼將加入微軟,負責領導微軟先進 AI 研究團隊,同時也張開雙臂歡迎所有 OpenAI 員工一起加入。

隨即約九成員工發表連署信,「除非董事會總辭,並恢復奧特曼職務,否則他們將投靠微軟」,連署信中表示:「開除奧特曼這樣的行為顯示董事會沒有能力監督 OpenAI。我們無法為缺乏能力、判斷力,和對我們的使命不關心的人工作,或一起工作。」最終奧特曼宣布重新回歸 OpenAI 執行長的職務,並重組董事會,並調整 OpenAI 的治理架構。

整起事件從開始到落幕雖只有五天,但凸顯許多議題值得探討。首先是非營利組織永續經營商業利益議題。OpenAI 創建時本質並非營利的企業,而是非營利組織。後來雖然在非營利組織之下成立營利公司,但這家公司仍百分百由非營利組織所控制。這麼做是希望在對人工智慧(AI)這樣一個有威力及潛力的科技做重要決定時,不會被商業利益所左右。

不過,根據業界分析,釀成這波人事紛爭的原因之一即在於奧特曼主張應加速 AI 發展以及擴大營利模式,和部分原有董事意見分歧。事實上,非營利組織資金來源永續本來就是一個難題,更何況是需要投入數十億美元,甚至未來還可能有更龐大資金需求的 AI 研發組織,需要大規模雲端運算算力、AI 超級電腦設備及頂尖的 AI 人才,除非有不斷的善心人士投入資金,否則如何權衡偉大理想永續營運,的確考驗著負責每天柴米油鹽醬醋茶的執行長。

其次是,AI 積極發展與對人類未來安全的疑慮。董事會公布將奧特曼解職主因在於奧特曼沒有在與董事會的溝通中保持一貫坦承。到底哪裡沒有坦承?根據報導,奧特曼在被董事會開除之前,有多位研究人員寫給董事會一封信,警告更強大的人工智慧「Q*」已有突破發展,研究人員認為這項發現可能威脅人類。無論傳聞是否為真?顯然沒有足夠監管而快速發展 AI 已造成多方的疑慮。

今年上半年全球科技產業著名人士聯名發出「暫停大型人工智慧實驗」的公開信,其訴求並不在於停止開發 AI,而是他們認為目前產業的 AI 競賽已經失控,就連開發者也無法預測、理解和管控其系統。因此,呼籲業界暫時退一步,別開發比 GPT-4 更高階版本的系統,以免墜入危險,例如大規模失業、偏見與歧視、道德與法律等等問題假如開發商不願意暫停,政府應該介入。這也是為何各國目前都致力於可信賴及安全忠誠的 AI 發展規範與準則,確保有適當的風險控管能力

其三是公司治理的問題。原本希望透過適當的組織設計來解決不被商業利益所左右的問題,但這樣的架構似乎也埋下公司不穩定的因子,隨時可能爆發,影響公司員工與股東的權益,而真正出資的股東,卻也無能為力。未來如何重組穩定架構,顯然還需要進一步思考與探索

總體而言,OpenAI 事件凸顯了 AI 發展複雜性,以及非營利組織與商業利益間公司治理模式設計與選擇,對於正在全力追趕 AI 發展的台灣而言,應該要以此次事件為契機,深入思考上述這些課題,以確保台灣的 AI 能夠順利發展,並進一步提升全人類的福祉













聯合報黑白集/這樣的NCC,就該下架


2023-11-28 00:00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趙少康接受專訪時表示,任何事情都是依法,辭職也沒那麼困難,但會看NCC怎麼處理。記者邱德祥/攝影


國民黨副總統參選人趙少康,因具有中廣董事長及政論節目主持人身分,遭綠營質疑是「政媒雙棲」。賴清德要求侯友宜「說清楚」,NCC立刻附和,說將要求趙少康和TVBS說明。NCC對賴清德的助選配合,可謂嚴絲合縫,但它憑什麼?

綠營說,趙少康有媒體人身分,被提名是「踩了黨政軍條款紅線」。但根據《廣電法》的規定,趙少康只是參選人,還沒當上公職,有什麼違法問題?且他在提名後,立即辭去政論節目主持職務,又踩了誰的紅線?好笑的是,NCC還自以為是中選會,竟敢大剌剌揚言「約談」。

如果「踩線」指的是道德約束,更滑天下之大稽。蔡政府任內,黨政軍染指媒體,已是罄竹難書。下架中天新聞,控制公廣集團人事,護航鏡電視,因彭文正討論蔡英文博士論文而停播其節目,劣跡斑斑。這樣的NCC,才該下架!

三立成為民進黨「湧言會」大本營,甚至還有「不分區立委保障名額」;近來入股中嘉,NCC從視而不見到放水,民進黨有過異議嗎?

如果趙少康踩了黨政軍條款紅線,那民進黨根本就是向「黨政軍條款扔炸彈。紅線早就不見了,媒體圈則被炸得面目全非。有嘴說別人,有臉看自己嗎?












聯合報社論/「不管陸委會」:暴露兩岸管制忍無可忍


2023-11-28 00:00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對於明年三月即將開放台灣組團赴陸觀光,交通部長王國材在立院答詢時允諾,只要旅行社能成團,就可出團,不會讓解團發生。記者胡經周/攝影


交通部月初宣布明年三月解除國人赴大陸旅遊的禁團令,但陸委會卻說那只是規畫方向,政府並未確定一定開放;再隔幾日,陸委會又說赴陸團客每日限額二千人。此言一出,立即引發業者反彈,質疑政府兩面手法。交通部長王國材在立法院答詢此事時,脫口說出「我不管陸委會怎麼樣」,以二千人為原則,但可酌予調整,不會讓旅行社「解團」的事發生。

陸委會功能調處兩岸事務,如今卻以「太上主管自居,任意對交通部下指導棋,一派蠻橫與鴨霸。王國材脫口說出「不管陸委會怎麼樣」,顯示其忍無可忍。以陸委會殭屍般一味否拒,如果各部會的兩岸事務都要聽命於它,整個政府還要不要做事?人民的問題還要不要解決?王國材的一句話,除暴露政府決策混亂部會矛盾事實,也反映蔡政府抗中情緒壓過政策理性,而台灣在兩岸議題上還有主導權嗎?

疫後解封,各國力拚觀光恢復疫前水準,唯獨兩岸團客旅遊禁令不動如山,業者生計大受影響。交通部八月即計畫開放兩岸團客,陸委會卻擅自加上每日限額,並稱要等陸方回應;唯陸方對此並無回應,業者期待也落空。十一月交通部終於宣布赴陸團遊明年解禁,業者紛紛推出行程。不料陸委會假藉國安高層虎威,說未必開放;繼而橫加限額,讓業者無所適從。

荒謬的是,陸委會上級指導員之姿干預交通部規畫,但面對業者反彈,卻推說國人都跑到國外旅遊,交通部有壓力,所以才會有限額。問題是,國人赴日旅遊多於赴陸,為何只對赴陸設限?國人去日本與日客來台相差五倍,國人去韓國和韓客來台也相差二倍,何以獨獨要求陸方對等互惠?王國材原本還為陸委會緩頰,要業者開始攬團,並說如果出團踴躍,會與陸委會討論調整。但陸委會的態度,讓業者擔心屆時無法出團,解團問題難收拾;王國材按捺不住,終於說出「我不管陸委會怎麼樣!」

然而,陸委會主委邱太三早就說,這是國安高層綜合考量。因此,儘管王國材「不管陸委會」,陸委會仍稱既定政策不會變,甚至高調地說,這不是陸、交兩個部會的事,「而是更高層級決策,各部會都參與」。陸委會要交通部眼睛放亮,王國材可以不管陸委會,但他敢「不管國安高層」嗎?

陸委會組織與職掌,交通部首長也是陸委會委員,陸委會每月召開委員會議,討論事項包括跨部會大陸工作協調與聯繫,部會間還可進行工作協調。而今,蔡政府把團客開放提到國安層次,結果出現政策混亂、部會相互打臉,凸顯蔡政府決策體系脆弱,部會本位主義濃厚,協調機制形同虛設陸委會挾國安高層以令交通部,不過是這個紊亂體制下的冰山一角罷了。

兩岸禁團令遲不解除,不顧業者生計與人民旅行自由。現在為了選票壓力,才開個小門應付,蔡政府的意識形態治國完全輾壓政策理性。在兩岸關係上,蔡政府除了叫罵挑釁,已失去了政策主導權陸委會盼藉雙向解除禁團令營造融冰氣氛,但未獲陸方正面回應,豈是偶然?

面對兩岸政策困境,邱太三聲稱,「明年如果民進黨又贏了,你認為老共會開放嗎?我看我們也沒那麼樂觀。」蔡政府升高兩岸對立,賴清德卻說要進行兩岸對話交流、要與習近平吃飯喝珍奶,還說他當總統戰爭風險最低,這不是鬼打牆嗎?也許可以套用邱太三的話:賴清德當總統,你認為兩岸會和平嗎?我看我們沒那麼樂觀。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這時代不是缺工,而是缺目的感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90091/web/ 

◆  「小蝦米」不選邊站 星更受尊重
◆  期待政黨輪替 選票不能浪費
◆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這時代不是缺工,而是缺目的感
◆  政治場域哪能蠻幹 柯無渡河,柯竟渡河
◆  導正機制 化解檢舉對立
◆  大學新生自撞身亡的警惕
◆  「小曉」衝出過動兒家族的一道光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這時代不是缺工,而是缺目的感


023-11-28 00:47  聯合報/ 侯勝宗(作者為逢甲大學公共事務與社會創新碩士學位學程特聘教授)
失業率示意圖。聯合報記者許正宏/攝影


台灣面臨著大缺工潮巨浪來襲,百工百業都找不到人;但另一方面,年輕人卻呈現嚴重失業率。行政院主計總處民國一一二年(二○二三)調查,十五至廿四歲平均青年失業率十一點七九%,為全體失業率三點二六倍,高於 OECD 國家青年失業率十點九%為全體的二點一八倍甚多。這世代的台灣年輕人到底出了什麼事?

其實問題可能不是在年輕世代,而是上一世代給予的環境!

美國史丹佛大學教授威廉戴蒙曾經出版過一本書:《邁向目的之路幫助孩子發現內心召喚踏上自己英雄旅程》。書中整理了他針對全美國十二至廿二歲年輕人的調查與深度訪談。他發現,當代美國年輕人心中所缺乏的是動機,人生缺少一種存在的生命目的感。而這種缺乏目的感,會摧毀人生快樂與滿足的基礎。

目的是一種「人為何而活」的終極關懷。目的是一個短期「目標」背後更深層的原因,也是驅動我們每日大部分行為背後的動機。追求目標的背後,人們會產生一種目的感sense of calling也可稱為呼召),它才是人們動力的真正來源。

威廉教授提出十二個步驟給家長,來幫助孩子邁向目的之路:一、和家庭成員以外的人有啟發性的對話;二、觀察有目的感的人是如何工作;三、第一次獲得啟示的時刻:發現世界上某些很重要的事情可以被修正或改進;四、第二次獲得啟示的時刻:我可以有所貢獻,並且造成一些改變;五、確認目的,並且展開行動去完成一些事情;六、獲得家人的支持;七、以起初和隨之發展出來的方式,更加努力地追求目的;八、獲得完成目的所需要的技能;九、更加的務實、有效率;十、樂觀和自信心的提升;十一、長期投入在目的上;十二、把在追求目的的過程中所獲得的技能與人格優勢,轉換到人生其他領域。

身為四個孩子的父親,正經歷威廉教授所說的陪伴孩子找尋人生目的的探索過程。我家老二就是一個真實的例子。今年十七歲的她,原本也是過著國高中的填鴨式考試人生,過著沒有目的感的生活,只有分數和排名。幸運的是,她長期在教會參加青少年團契與服務兒童,讓她多了一些家庭和學校以外的生命經驗,周六日在教會生活中找到心靈慰藉。

她曾在小學時讀到無國界醫生戰地醫療援助報導,那是她第一次獲得啟示的關鍵時刻,她發現世界上有一群兒童生活在戰亂中,急需幫助。高中時因為媽媽施打疫苗發生了嚴重的血小板過低危險,讓她開始關心投入疫苗研究的小論文,進而開啟了她對用醫療來搶救生命的認識,這應該是她第二次獲得啟示的時刻。最後,在即將升高三、考大學之際,決定回應她人生的呼召,到國外降級讀高中,投入她的無國界探索之旅。身為父母能做的就是支持、陪伴與放手讓女兒勇敢去嘗試、去犯錯,去成長。

這一代年輕人缺的不是能力,而是動機。若他們無法找到工作目的感,則缺工將成為常態!











「小蝦米」不選邊站 星更受尊重


023-11-28 00:50  聯合報/ 戴瑞明/全球和平志工(台北市)


上個世紀民國六十九年(一九八○年)代,蔣經國執政時期創造了「台灣經濟奇蹟」,是亞洲四小龍之首,新加坡落在南韓、香港兩個經濟體之後,位居第四。想不到,卅年河東、卅年河西;如今,新加坡却獨占鰲頭,台灣反而殿後,何以致之?值得深思。

新加坡是個城市國家,國土面積僅七百一十八平方公里,人口亦僅五百六十多萬人。被鄰近大國印尼譏為「大海中的一個紅點」;也曾被民進黨籍外交部長藐視為「鼻屎那樣大的小國」。對這種有辱國家尊嚴的言詞,沒聽到新加坡政府或政治人物惡言相向、反唇相譏、大加撻伐,反而本著新加坡國父李光耀生前求諸於己的務實態度,不以小而自卑,坦承新加坡確是大海中的「小蝦米」。但對內拔擢人才、奮發向上;對外,廣結善緣、左右逢源,受到國際社會的尊重。

民國九十四年(二○○五年)曾被美國「外交政策」雙月刊評選為「全球百大公共知識份子」的新加坡外交家馬凱碩大使Kishore Mahbubani),有鑒於近年來美國為了維護霸權與俄、中激烈對抗,引起國際社會有識之士的憂慮。他特別強調維護亞洲安全與和平的重要性,期盼美國接受中國崛起與亞洲世紀的發展大勢。

多年前,這位印度裔新加坡前駐聯合國大使,在美國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發表演講,大膽而坦率地指出,在中國快速和平崛起之時,希望美國要有做「老二」的心理準備。接著他又在民國一○九年(二○二○年)三月,在美國出版了一本英文著作,名為《Has China Won? The Chinese Challenge to American Primacy》,受到西方學術界的重視,但傲慢、自私的美國政客卻反向操作,不願接受冷酷的現實。

美國保守黨人士更認為「美、中競爭」是「美、蘇爭霸」的翻版,美國終將是勝利的一方。馬凱碩大使指出中國不同於前蘇聯,因為中國無意稱霸輸出意識型態,只求在經濟上尋求合作共贏,使世界上大小國家人民都過上好日子。他規勸美國,無須恐懼中國會有野心跨越廣闊的太平洋去侵犯美國,爭做「老大」。

半年之後,台北的天下文化公司出版中文譯本,名為《中國贏了嗎挑戰美國的強權領導》。馬氏特別為同為實力有限的鄰邦-中華民國寫了一篇具有啟發性的「序言」,誠懇地勸告我國人民,在美、中兩個大國的地緣政治競爭中,應該審慎地避開兩者的角力,不要「選邊站」。

馬凱碩大使提出「從地緣政治的三大鐵律」看小國生存之道,特別值得我們台、澎、金、馬年輕人的重視與反思:

第一條鐵律是,沒有一個大國會容許在它周邊有敵對的勢力存在,「民主大國」或「威權大國」都一樣。第二條鐵律是,當大國必須在本國重大利益」和國際關係價值觀」之間做選擇時,他們總是以國家利益為優先。台灣有許多人可能相信,美國將會支持「民主台灣」對抗「共產中國」,但是過往的歷史顯示並非如此。第三條鐵律是,小國經常會發現,對於周邊大國在地緣政治上的重要利益,必須掌握先機、有所預見,且要時時保持敏感,才是明智之舉。

馬凱碩大使從地緣政治角度討論小國的自處之道,是將新加坡經驗提供給我們做參考,可謂用心良苦。我們不妨把他所提出的「地緣政治鐵律」拿來驗證我們的處境。

先說大國不會容許周邊有敵對勢力存在。以美國為例,當民國六十八年(一九七九年),加勒比海人口僅十一萬的「格瑞那達」迷你小國,落入左翼領袖莫里斯.畢夏Maurice Bishop)領導的革命政府手中,卡特政府沒有採取任何行動。可是,後來右派的雷根政府卻於民國七十二年(一九八三年)十月廿五日,聯合鄰近的六個小島國悍然攻打格國,扶植親美人士執政。其實,美國對鄰近的共黨國家古巴,亦一直視為「眼中釘」,欲去之而後快,至今還不願放寬制裁。

對中共而言,從民國三十八年(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建政以來,一直希望從中華民國政府手中奪取台、澎、金、馬達到其統一中國的終極目標。如非民國三十九年(一九五○年)韓戰爆發、美國干預,將「台灣海峽中立化」,國共內戰早已結束。如今,台灣執政的民進黨仍主張「台灣獨立」,採取「聯美反中」政策,無異予中共以非和平方式「統一台灣」以正當理由。四年前用「今日香港、明日台灣」尚可打動選民、贏得選舉;但今天如用「今天烏克蘭、明天台灣」卻會嚇跑選民。

其次,談到大國的選擇總是以「國家利益」為優先。馬凱碩大使提到民國九十二年(二○○三年),小布希總統為了換取中共在聯合國安理會的合作,厲言約束「民主台灣」的陳水扁總統「不得推動台獨運動」。最值得我們記取的痛苦教訓是四十多年前的民國六十八年(一九七九年),美國為了「聯中制蘇」,在外交上背棄了「民主台灣」,承認在北京的「共黨中國」,還對中方主張「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的立場也不表異議。我們必須認清「民主」絕不是我們的「保命符」,而「選邊站」適足以被大國利用,成為代理人戰爭的「犧牲品」!

最後,馬凱碩大使提醒我們,在美國維護霸權、遏制中共的大國博弈中,身處中國大陸邊緣,我們必須掌握先機,時時保持敏感度、提高警覺。從當前國際現勢看,我們先要記得芝加哥大學米爾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這位主張「攻勢現實主義」大師,民國一一○年(二○一三年)應邀來台演講的主題「再見了,台灣」(Say Goodbye to Taiwan),他認為美國的「實力」還可保護台灣十年,也就是在二○二三年的今年。二○一六年民進黨籍蔡英文總統就任後,她又把標題改為「安息吧台灣」(RIP Taiwan)。今年,他應邀來訪,雖說從地緣政治角度看,美國「應該」保護台灣,但問題是美國還有沒有他自己所說的「實力」?

我們再從最近美、中舊金山峰會以觀,習近平主席除要求拜登總統,美方在口頭上「不支持台獨」之外,還要拿出「不武裝台灣」的行動來,更進一步期望美方也要支持中國的「和平統一」。形勢至為明顯,中方已有實力要求美方勿干預台海雙方的「家務事」,阻止美方插手「兩岸同胞嚮往團圓的願望」。

奉勸在台、澎、金、馬的年輕人,要記得韓非子提醒之「小國避免亡國」的忠告。他說「國小而不處卑,力少而不畏強,無禮而侮大鄰,貪愎而拙交者,可亡也」。古希臘著名的歷史學家、思想家修斯底德(THUCYDIDAS)在其名著《米洛斯對話》中也曾勸告,弱小的一方與強大的一方「妥協絕不是一件不光榮的事」,亦即中國所謂識時務者為俊傑者也。

古代中、西兩位思想家的忠告值得我們深思!新加坡的國家生存之道,值得我們學習參考。











期待政黨輪替 選票不能浪費


2023-11-28 00:51  聯合報/ 張淑中/台灣首府大學講座教授、中選會前委員(新北市)


藍白合破局,總統大選確定三黨競爭局面。在僅剩一個多月的競選衝刺階段,藍白兩黨誰能完成六成以上民眾期待政黨輪替的使命,是國人必須深思和審慎投票的問題。

參考世界各國總統直選的經驗,在「三腳督」局面下,廣大選民容易受到「棄保效應」與「選舉制度」的雙重影響,因而在投票時,通常不是投給執政黨,就是投給最大的在野黨,因為他們不希望選票被「浪費」。

觀察全球過去五十年來,不論總統制的國家例如美國、韓國、菲律賓,或是半總統制(雙首長制)的法國,這些民主國家的歷屆總統選舉結果,都是由朝野兩大政黨或兩大聯盟政黨勝選,從無第三小黨或獨立候選人當選紀錄。

在台灣同樣是「單一選區、贏者全拿」的選舉制度下,不只小黨總統參選人很難勝選,甚至連其國會議員在朝野兩大政黨夾殺下亦不容易當選。我國目前的立委選制即是單一選區制,對大黨有利、對小黨不利,因此二○二○年的立委選舉,民眾黨與時代力量在區域席次選舉皆全軍覆沒,最後只能靠全國不分區席次才各分配到五名與三名立委席次。

在最後的選舉倒數時刻,在野黨要如何擔負並實現下架民進黨的責任,以不負多數國人「政黨輪替」的共同願景?

在政治學上,有一種民意曲線圖叫做「L型線」,代表大多數人民都贊成某種政治理想或重大政策的實現,諸如政黨輪替、台海安全、經濟發展;另外相對的,也有一種民意曲線圖稱為「J型線」,意指大多數民眾極不願意看到某些爭議政策或情事發生,例如推動台灣獨立、兩岸爆發戰爭、青年上戰場。

未來國民黨的選戰主軸與競選口號,應切合當前國內民意的需求。建議國民黨可在總統及立委參選人的競選總部看板上,同時掛出並標記「票投民進黨、青年上戰場」等字樣,如此全國連線的戰略口號,才能讓人民印象深刻。

民進黨執政七年多來,許多政策倒行逆施,民怨極深,又推不出能有效減緩兩岸軍事緊張的和平策略,導致當前兩岸關係惡化、台海兵凶戰危,使台灣成為全球最危險地區;明年若再由民進黨「務實的台獨工作者」當選總統,未來兩岸爆發戰爭恐將無法避免。如何防範危機發生,唯一之道就是完成政黨輪替的全國使命。












政治場域哪能蠻幹 柯無渡河,柯竟渡河


2023-11-28 00:44  聯合報/ 鄭自隆/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兼任教授(台北市)
季青漫畫


藍白破,有首古詩或許可形容柯文哲現在或是明年一月十三日可能面臨的處境,就是漢朝樂府的《箜篌引》「公無渡河,公竟渡河;渡河而死,其奈公何。」曲義是說有位老翁執意橫渡激流,妻子在後面制止,就是不聽,終於不意外的淹死了,妻子就用箜篌彈奏此歌,曲終也投河殉夫。

「公無渡河,公竟渡河」,說的是無視外在條件與風險,執意用自己的好惡而下決策,以身家性命相搏,玩政治憑感覺或感性,是沖潰理智及腦門的暴虎馮河。回顧藍白合的折衝,民眾黨柯文哲最後的選擇不就是如此?

民調數據顯示,期待政黨輪替的選民在六成左右,因此藍白若合,是有可能贏過執政的民進黨,因此選擇與國民黨合作將成唯一選項;接著的判斷就是當正當副,當正而當選固然最好,在賽局中是得一,當副手而當選則得零點五,但選前藍白破局,民眾黨及柯文哲將是一無所有的零。

即使藍白合而大選結果卻輸,柯文哲也不會是零,當正的輸,選舉期間風風光光,當副的輸,敗選責任在侯友宜,自己責任也小,所以不管正副,民眾黨勢必氣勢大盛,輸不算輸,只要藍白一合,柯就不輸。

不錯,藍白合是各有盤算、各取所需,但小黨和大黨玩,怎麼能有能耐當正的?大選民眾黨只出光桿一個人,國民黨可要全國立委候選人造勢動員、出錢出力,人家怎會搭舞台讓柯獨享鎂光燈?再說民眾黨是柯一人說了算,但國民黨是各路人馬虎視眈眈,沒有人能有肩膀單獨許諾給柯正的。

這種正副的折衝必須檯面下進行,但國民黨複雜的生態,協商沒辦法密室,因此除非柯文哲阿莎力願意做副的,否則很難合起來。而自十月廿三日「黃金會」以來,國民黨精心布局,民眾黨粗枝大葉,國民黨起手式拉得高,有讓步空間,民眾黨一開始就亮底牌,焉能不輸?尤其柯文哲無端大嘴巴說出在誤差範圍內算侯贏,已經毫無勝算;十一月廿三「君不悅」的會面是最後一根稻草,讓民眾黨承擔破局的最終責任。

民眾黨承擔破局責任,也使得操作棄保已不可能,選前柯文哲若毫無勝選希望,依民眾黨或柯的支持者屬性,會分流到國民黨與民進黨,藍白破民進黨坐收漁利,賴清德羽扇綸巾,不費吹灰之力就可分一杯羹。

回顧柯文哲在台灣政壇的崛起,必須承認有其膽識。二○一四年參選台北市長被國民黨以MG149猛攻,但他撐下,而且贏了。當年民進黨未提名,所以現在很多人訛傳是民進黨禮遇栽培,反罵柯文哲背叛,這完全不是事實;當年民進黨若有提名也會輸,而且帶動不了全國氣勢;柯文哲勝選的氣勢,也延續到隔年,讓小英勝選二○一六年總統。

後來柯與民進黨漸行漸遠,民國一七年(二○一八年)柯文哲拚連任,民進黨推出姚文智,國民黨推出丁守中。當年也是血戰,不知哪一黨或何人弄出在中國協助強摘器官的訊息,還找來洋人背書搞柯,局勢凶險,但柯還是撐過去,顯示他是有過人的毅力。

但二○二四年恐怕不容樂觀,一是全國選戰,和台北都會型的駁火不同;二是藍白合紛擾,輿論都同情國民黨,極不利於棄保;三是主要對手賴清德雖然不親民討喜,但人設無懈可擊,只能攻擊政黨,著力有限。

政治決策不能回頭,當副的,投降輸一半,但現在已時不我予。











導正機制 化解檢舉對立


2023-11-28 00:00  聯合報/ 李克聰/消基會董事暨交通委員會召集人(台北市)
民眾檢舉交通違規案類,前5名依序為不依規定使用燈光;臨時停車;闖紅燈;不遵守道路交通標誌、標線、號誌指示;駛入來車道。圖/讀者提供


今年六月卅日開始實施「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部分條文修正案,其中開放民眾檢舉違規項目,從四十六項增加到五十九項。數月來全台民眾交通檢舉件數大幅增加。台北市警局統計,今年一月至六月民眾檢舉的案件平均每月約十萬件,但七月至十月平均每月增加到十三萬件。新北市的情況相似,今年上半年每月交通舉發逾十三萬件,七月至十月則增加至每月十九萬餘件,引發民怨且造成社會對立。

建議中央及地方交通管理單位,必須就實施民眾檢舉之正面效益與負面影響作評估分析、前後比對檢討,並對外說明其成效與改善機制。其中對交通安全之可能負面影響,包括檢舉人會於道路行進時因檢舉違規而分心,易造成交通事故;用路人則因擔心是否有人檢舉,造成行車緊張分心,也容易發生事故,應分析這種型態風險與近年來自撞事故明顯增多的關係。

至於改善機制,建議政府應先評析民眾違規之原因,如因供需失衡,例如社區內違規停車,可召募志工經教育訓練認證後成為社區交通管理員,在社區協助交通違規管理,先勸導再檢舉。一般主、次要道路及路口之各項違規管理,則應先評估科技執法之可行性,如無法實施科技執法而且攔檢警力有限,則規畫為民眾檢舉區域,並有公告牌面及由網路資訊平台宣布,讓用路人了解其違規風險。

換言之,應以警力攔檢與科技執法為主、民眾檢舉為輔。當然不論員警攔檢、科技執法、民眾檢舉,員警對於各項違規之認定、開單,應有明確之判定依據與原則。以被檢舉很多之「變換車道未全程使用方向燈」為例,員警開單前應依據其整體交通行為及當地道路情況理性審核,因方向燈之功能是在顯示其行車方向,提供可能受影響之鄰近車輛警示,如已在唯一彎道方向車道行車時,或已顯示燈號但因回轉方向盤時提前關閉,就可從寬認定而不開單。而且執法單位應定期公布違規次數較多項目及地點,提醒用路人參考遵守,符合交通管理3E(工程、教育、執法)良性循環的有效方式。

至於最應常態取締,卻因警力有限且難採科技執法取締之危險駕駛違規,建議應依已有之規定,以獎勵機制鼓勵民眾以行車紀錄器檢具違規證據資料檢舉。「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九十一條明定檢舉惡意逼車者給予獎勵;內政部及交通部已依該條文會銜發布「促進道路交通安全獎勵辦法」,檢舉違反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四十三條第一項第一款至第四款規定之危險駕駛,包含蛇行、嚴重超速、任意迫近、任意驟然變換車道、減速、煞車,或於車道中任意驟然停車等嚴重危害他人安全之惡意違規,經查證屬實,警政署得依所定條件隨時評定獎勵。

建議應盡速明定檢舉方式、違規證據資料規定、判定依據與原則、獎勵機制,編列獎金預算並公告宣導實施。如實施成效良好,未來可擴大至其他動態危及他人安全之交通違規項目。

如此區分交通違規類型並分析其原因,研擬適合且有效之執法方式,相信可導正民眾檢舉機制,化解檢舉正反方之社會對立,並可良性循環改善交通違規,進而改善交通安全。













大學新生自撞身亡的警惕


2023-11-28 00:00  聯合報/ 陳宏煇/大學生輔人員(新北市)
屏科大校園體育館前,17日發生一起大一生疑自撞車禍,當時為死者急救的義消還原整個搶救的經過,令人鼻酸。記者劉星君/翻攝


日前屏東科技大學校內發生一起死亡車禍,一名大一新生騎機車自撞電線桿,送醫後不幸死亡。當天目擊及搶救的義消表示,他為自摔學生急救時,學生一直跟他說「對不起」,並感謝他的救援,還說「不熟路況的我,不應該騎那麼快,造成這樣的結果…。」

看到這一幕,讓人感到心疼與不捨;白髮人送黑髮人,更是為人父母者與家人一輩子的傷痛。許多學校校內開放學生騎乘機車,雖然限速,但部分學生一騎上機車似乎就忘了有限速這回事,油門一催,時速五十公里以上是家常便飯,尤其是校園內的道路多是筆直大道,加上沒有測速器,學生更是大膽飆速。學校裝設減速墊,以保護學生生命安全,學生反而抗議減速墊造成機車震動、零件毀損。

除了騎快車,學生在校內也不喜歡戴安全帽。校園內屬「非道路範圍」,警察不會進來開單,即使校規有規範,但記警告,學生根本不痛不癢,依然故我地不戴安全帽。

不戴安全帽、騎快車,這是許多開放學生校內騎車的校園無法根除的問題,即使裝設測速器、減速墊、拍照,對學生施以記過、罰錢,依舊無法有效解決,而學校也只能柔性勸導、實施安駕課程,但成效還是有限。學生只有在事故發生時,才會感到懊惱與悔不當初。

這次屏東科大學生自撞死亡的案例,希望能給在學校內騎乘機車的大學生一個警惕;別為了逞一時之快,而賭上了自己的生命。在校內騎乘機車,千萬不要超速、不要搶快、不要壓車,並且要戴好安全帽,另外還要記得投保第三人責任險,以減少車禍發生所衍生的紛爭。











「小曉」衝出過動兒家族的一道光


2023-11-28 00:00  聯合報/ 蔡美馨/過動兒家長(台北市)
新科金馬影后林品彤詮釋「小曉」肢體與內心完全投入。圖/CATCHPLAY提供


看第六十屆金馬獎頒獎典禮,才知林品彤僅十二歲;看聯合報廿六日A5版,才知林品彤獲得最佳女主角獎,訴說的是過動症者面臨的症狀、父母不睦、校園霸凌及自我平衡等議題。

「小曉」的英文片名是「麻煩女孩」,編導的靳家驊導演說,在他與王小茵製片的婚姻中,照顧其過動症的女兒,顧到很崩潰。

我是成為兩個過動兒孩子的母親後,才知我多麼不知何謂過動兒。那讓疼極孩子、已過逝的先生與我心扉撕裂的人生啊!怎說?

因自己曾經任職全國性赤子心過動症協會,看著過動症孩子們,有著先做再說、一馬當先、熱情奔放、奮不顧身的種種勇敢、不懼、創意百出等最佳特質;同時又見他們匆匆忙忙、馬馬虎虎、錯誤百出的渾噩,常跌跌撞撞、惹禍連連的狀況一籮筐。父母們一顆心,能不像走在高空鋼索上、被上帝抽中的走繩者,隨時在守與放中,布滿驚喜兼驚恐嗎?

於是,振奮著、企盼著、好奇著,想見到林品彤的天才,想知將於十二月八日上映的「小曉」如何說?我們想知道,林品彤小小年紀,如何天才綻放,如何詮釋、演繹過動症者的困境;也想知道,靳導演如何引領觀眾認識過動家族的窘迫;畢竟,因過動孩子而分崩離析的家庭眾多,因找不著解套統統想逃,卻在煎熬與不捨中,惶惶不可終日的日子,太難熬了!

祝福也賀喜,更感恩「小曉」的全員,為電影藝術衝撞出一片精采漂亮的人道曙光!我們過動兒家族,好希冀著,光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