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3日 星期六

經濟/效法梅克爾 投資未來才有機會

.聯合報社論..馬善意遭拒 空窗期成藍綠共業
.聯合報黑白集.柯院長還是柯總召?
.經濟日報社論.效法梅克爾 投資未來才有機會




經濟/效法梅克爾 投資未來才有機會


2016-01-23 04:06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時間愈往後,各機構對於全球今年經濟成長率的預估就愈低,主要的理由,除了美國升息影響的不確定性外,最令人擔憂的還是中國大陸經濟成長下行的速度,更糟的是,全球經濟活動結構正在改變,開發中國家經濟成長已不再高度依賴所謂供應鏈貿易,也因此,當去年中國大陸及東南亞的進出口貿易,雖然有兩位數以上的衰退,但因為這些國家還有許多基礎建設及內需發展需要,經濟成長率還可以維持在接近7%及5%的幅度;無此條件的台灣,恐要面臨經濟負成長的挑戰。
台灣及其他三小龍,少了貿易成長,對經濟的衝擊遠遠高於開發中國家,這也就是為何許多研究機構把今年四小龍經濟成長預估在3%以下的主要原因,尤有甚者,亞洲這樣既有產能去化及貿易成長弱化的現象,可能還會延續一陣子。
因此,太過於依賴出口,而忽略內需創造的發展模式,應該得重新檢討,台灣在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及1998年本土性金融風暴前,內需活動也曾扮演支撐經濟成長的重要角色,但這十幾年來,卻產生了投資不振、消費成長遲緩及薪資凍漲等惡性循環現象。
尤其是投資,這十幾年中,韓國、新加坡投資成長幅度,高達130%以上,但香港、台灣成長幅度卻只有60%及40%不到,倘若以實質價格計算,2014年我國固定資本形成毛額還不及2007年呢!近年來除了半導體龍頭台積電有較大規模的投資外,就只有配合著蘋果電腦發展而有些擴廠及生技初創投資,其他實在還想不出來有什麼重大或新創投資。
沒有新創投資,沒有夠多的新產業與產品,不僅損及內需,當然也無法支撐產業出口競爭力,企業經營只好力求節省成本,或訴求政府降低交易成本(如降稅),這些方向都與創新經濟發展背道而馳。十年前德國總理梅克爾剛上任時,同樣面臨財政困難、投資不振、產業空洞化現象,梅克爾認為創新與投資是促進成長與就業的兩大關鍵要素,因此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以250億歐元投資包括研發創新,啟動高科技戰略及新的產業群聚政策;振興中小企業及經濟景氣;以及提高交通建設投資等五項領域,而這項重大投資未來計畫,奠定了今天德國成功的基礎。
美國總統歐巴馬日前最後一次國情咨文,在談到氣候變遷及能源時,也強調不要補貼過去,而要投資未來。我們甚至認為,除了不必補貼過去之外,在面臨不景氣下,也不要浪費資源補貼短期消費,試想倘若把2009年800多億元的消費券,用來投資新創企業或新事業,說不定今天已有上千家成功的新創事業獲益於此。
問題是要投資未來什麼呢?總統當選人蔡英文在其競選政策中,明確提出下一世代產業包括生技、IOT(物聯網)、智慧機械、綠能及國防產業,從未來性而言,或許這五大產業與未來需求及國家願景相吻合,但我們必須提醒,一個未來產業政策能否成功,從願景、規劃、溝通、政策工具、執行機制,缺一不可。尤其是溝通,不僅要與民眾、企業、投資人溝通,甚至政府內部都必須有一致性行動,就以IOT亞洲矽谷計畫為例,成功的條件,包括鬆綁學校及其師生參與創業規範;放寬高階及技術人才簽證及移民條件;解決薪資所得高稅率問題;完善天使、創投及IPO機制;以及成立國家級產業發展投資公司等,所涉及的機構包括經濟、教育、內政、財政、國發會等部會,及立法院與地方政府等,如果沒有明確協調機制,如何能成?
就產業政策規劃來看,十年前德國的規劃並沒有什麼驚人之舉,但梅克爾憑藉著過人的毅力與執行力,按部就班落實完成政策,也許這才是蔡政府最該學習之處。

聯合/柯院長還是柯總召?


2016-01-23 04:06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民進黨大勝,進入大秤分金的時刻。
第一個不易安排的寶座是立法院長。柯建銘當然是最受矚目的人物,但他顯然尚非不作第二人想。蘇嘉全、陳明文都不像只是作作姿態而已,皆被視為蔡英文想要用以頂替柯建銘的人選,尤其是蘇嘉全。
柯建銘當然不是揮之可去。但若由他出任院長,形象的爭議不說,尾大不掉才是問題。然而,若要處理他,硬來當然不行,來軟的也會有「鳥盡弓藏」之譏。所以,軟硬都有顧忌。
民進黨搬出了「院長中立」的戲法,其中不無政治理想的指涉,但其實乃是「項莊舞劍/意在柯公」。中立三原則:一、院長不參加政黨活動。二、不兼黨職。三、不參與政黨協商平台。想像中,如此一來,即使老柯成了院長,也已廢去武功。但是,用橡皮筋難道能套住柯建銘這隻恐龍?
更有創意的點子是:民進黨主張,院長選舉採「記名制」。如此,待攤牌之日,黨中央的人選,才有可能對抗柯建銘的「國會自主」。但百密一疏的是,柯建銘已稱「協調不成就假投票」,那應不應規定假投票亦採記名制?
院長中立是神聖原則。英國下院議長,即使卸任亦不可參與政黨活動,甚至皆自我克制不出席政治性的社交活動。以此標準要求柯建銘,豈不太為難他?何況,柯院長作不成,仍可能是柯總召,蔡英文還是繞不過柯建銘。不過,總召無任期保障,雙方尚可走著瞧。
就在倡議「院長中立」之時,民進黨內居然出現「總統也不應兼黨主席」的聲音,謂如此才能做全民總統,並兌現蔡英文自稱「秉持超越黨派立場」的承諾。真是精彩!
可見,用橡皮筋綁恐龍,真不容易。

聯合/馬善意遭拒 空窗期成藍綠共業


2016-01-23 04:06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馬總統有意邀請國會多數黨提前組閣,以渡過四個月的交接空窗期;孰料,這項提議遭蔡英文悍然拒絕,認為不符憲政體制。與此同時,閣揆毛治國逕自掛冠請辭,拒絕接受慰留,使狀況更形雪上加霜。該接的不接,該留的不留,經過這番折騰,未來四個月的空窗期注定「青黃不接」,已成為藍綠的「共業」。
台灣政治一向詭譎多變。選舉期間,是親綠陣營率先發出「蔡英文搶下組閣權」的檄文,國民黨因而作出「多數黨組閣」的回應,希望藉新的憲政慣例避免選後政府空轉,未料最後反而是綠營縮手。試想,如果沒有這一回合的交手,下月新國會組成後內閣依例總辭,馬總統若要重新任命內閣人事,屆時吶喊「多數黨組閣」的,恐怕就是民進黨諸公了吧。
從交接的好事多磨,可以看出幾點:一,藍綠之間幾無互信,任何善意都被解讀為「陰謀」;二,由於缺乏對善意的理解和信任,「超越藍綠」恐將成了一句空話;三,對於馬總統邀請共商組閣問題,蔡英文的回應迂迴而冷漠,留給外界「還沒準備好」的印象。
事實上,台灣已有過兩次政黨輪替的經驗,兩次交接雖然都有些大小狀況,卻非沒有規範可循。問題在,這次的交接空窗期長達四個月,且適逢國內外情勢相當險惡,在國政不宜空轉的考慮下,若能趁此機會創下「國會多數黨組閣」的憲政慣例,應該是好事一樁;但就如「墨菲定律」的預言,朝野交接過渡問題一直朝著更壞的方向發展,民進黨拒絕組閣權、毛治國悍然求去均成惡性的一環。
在交接問題上,目前馬蔡之間的主要差異在「由誰主導,範圍多大」。馬政府目前根據的是「扁規」,是陳水扁當年核定的《二○○八接卸任政府交接要點》,要點中規定:交接以「不侵犯、減損現任總統憲法職權、不破壞權力分立原理」為原則;而凡總統職權所涉及之國家安全、國防、外交、兩岸等重大政策,且須「由總統指定適當機關」向總統當選人簡報。
相形之下,民進黨所提的《總統職務交接條例》草案,則明訂交接期間卸任者不得通過爭議政策、法案、預算,當選者得成立正副總統當選人辦公室、調用人員辦事不得拒絕;甚至賦予正副總統當選人文件調閱權,明訂中央各機關有義務向當選人提出簡報及相關資料,不得拒絕,並明訂「對於交接事項逾期不移交或移交不清,如涉及刑責者,應移送檢調機關偵辦」。
兩相對照,新舊政府主導及範圍的衝突清晰可見,無論扁規的《交接要點》或綠版的《交接草案》均潛藏不少違憲地雷。例如,《交接要點》規定總統可指定適當機關向總統當選人簡報,豈不混淆總統與行政院長權責?而《交接草案》則把行政機關向總統當選人報告當成必要「義務」,不僅賦予總統當選人以公務人員調用權、公文調閱權,視看守內閣如無物,更赤裸把權力之手提早伸入行政權。要論違憲,這才更違憲。
綠版《交接草案》的「太過」,與扁朝《交接要點》的「不及」,皆凸顯了國家體制紊亂的問題。也許有人會問:何不趕快通過《交接條例》草案、讓交接法制化?事實上,看該草案在立法院一躺八年的辛酸史,藍營一提案綠營就擋、綠營提案藍營就擋,連好好討論修正違憲疑慮的機會也難覓。如今,綠營挾國會席次優勢,或許可以儘速過關,但從民眾的角度,這未必是國家優先要務,就算強行表決過關,也已接近五二○新總統就職日,那麼朝野為此先惡鬥一場所為何來?
既然《交接要點》與《交接草案》都有問題,最佳解方,無非回歸「多數黨組閣」的思考,已取得「新民意」支持的蔡英文應加入內閣組成的討論,才能讓其念茲在茲的政權「無縫接軌」順利完成。此路的最大障礙,原本是馬英九可能像陳水扁一樣捨不得提早釋權,未料,今天反而是倡言「溝通再溝通」的蔡英文自己把路堵死。
既然蔡英文悍拒提前組閣,那麼馬總統當然也就沒有再等待的必要,應速覓妥毛治國的接替人選,以免整個政府部門真的陷入觀望與空轉。而這個遭民進黨誤解和錯過的善意,也將為四個月的交接空窗留下一筆注記;無論成敗,藍綠都別想逃脫責任。

聯合筆記/蔡英文的產業之旅

.想說又說不出口 蔡英文在擠牙膏或漆地板?
.缺互信 民共只靠「既有政治基礎」?
.國會改革 從正副院長選舉做起
.政黨輪替之際 更要緊盯共軍
.我看歪腰郵筒/歪掉的台灣與國民黨 誰來扶正
.我看歪腰郵筒/藝術的思考 豐富生命潤滑劑
.我看歪腰郵筒/論說式命題 助學生啟發思維
.聯合筆記/蔡英文的產業之旅




聯合筆記/蔡英文的產業之旅


2016-01-23 04:07 聯合報 李莉珩


總統當選人蔡英文前陣子穿著一件艷黃色的羽絨外套掃街拜票,有媒體披露,這是由台南老牌紡織廠宏遠興業生產,結果相同款式立刻賣到缺貨。
不過,時隔不遠,另一家製造機能服飾布料的紡織大廠儒鴻,日前宣布關掉在台灣的最後一個成衣代工廠,在台灣的生產線全部熄燈,生產基地全數移到海外。這消息其實更值得重視。
台灣紡織業的成衣製造基地,超過八成早已出走海外,宏遠、儒鴻近年因為積極開發高端的機能性布料,打造智慧型生產線,獲得 Nike、The North Face 等國際運動品牌公司青睞,替台灣紡織業留住一片天。
但即使是高端的研發和生產,這兩家紡織大廠對未來發展仍有道不盡的憂慮。宏遠總經理葉清來就曾坦白表示,全球機能布七成來自台灣,「可以再活兩年吧,但未來不知道」。
儒鴻董事長洪鎮海也曾擔憂的說,政府再不重視產業政策、不適度讓技術外勞來台,等到從下游到頂端的研發被迫統統外移,台灣紡織業遲早會被「連根拔起」。日昨儒鴻在台最後一條生產線熄燈,其實早有跡可循。
曾被喻為夕陽產業的紡織大廠,在好不容易自力打出機能布全球市場一片天之際,對於市場評估只是「再活兩年」,或者預言產業鏈遲早會被「連根拔起」。對於世界與國內經濟的變數沒有信心、對於自身產業的未來不敢樂觀,不單只是紡織業的心情,其實也是多數產業界的憂心。
蔡英文過完農曆新年後將展開「產業之旅」,從南到北拜訪國防、綠能、生技、機械、物聯網等五大產業基地。這是未來新政府重振經濟的首部曲。
不過,總統大選前,產業界就用極其嚴厲的語句痛陳,國內產業環境面臨缺水、缺電、缺工、缺地、缺人才等「五缺」,以及政府失能、社會失序、國會失職、經濟失調、世代失落、國家失去總體目標的「六失」,令投資環境走向崩壞。
產業界身歷的困境,除了政策扶植、結構調整、經濟轉型等等外,更包含國內外大環境的總體失調、衝突、喪失動能等僵局,已讓經濟悶得透不過氣。
蔡英文的產業之旅,除了拜訪國內五大重要產業基地,最重要的,應是找出發展台灣經濟的正能量,重新挖掘產業新活力。

劉克襄/我們在森林裡寫詩

.劉克襄/我們在森林裡寫詩
.薛承泰/浴火重生2.0
.葉銀華/財經對策: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黃介正/探索「新型兩岸關係」
.盛治仁/689…上帝巧妙的提醒
.吳玉山/台灣沿著政治周期前進
.王健壯/這是公民社會的大勝利




劉克襄/我們在森林裡寫詩


2016-01-23 04:07 聯合報 劉克襄(自然生態作家)

不久前,跟山友在深坑鄉的炮子崙發動手作步道的活動。
我們選擇整修村後的保甲路。這條百年前的保甲路,過往以泥土、木頭和石塊等材料鋪設,蜿蜒於蓊鬱的森林。
目前除了登山口,出現近百公尺的水泥路段,其他仍維持著自然的風貌。登山口這段,是十多年前修築的。當時鄉公所花了數百萬,還引以為傲。現在觀念思維改變,水泥步道變成破壞山林地景的錯誤指標,時時被村人引以為鑑。
工作展開前,志工們先去宜蘭走訪打鐵鋪,選購適合打造的器具,諸如石鑿、鋼槌和圓鍬等。以往每座村子都有經驗豐富的打石者,清楚哪種樹木適合鋪設,哪類石塊可做為材料。大家都能通曉物件的質地,敲打砂岩或選擇木料時,自是勝任愉快。我們希望手作步道的過程,不只是付出勞力,同時學得修路的功夫。
在師傅帶領下,我們觀察周遭環境,利用現存可移動的石塊、枯木和風倒木,逐段把殘破不全的路面鋪平。譬如,利用廢棄的舊石塊,重新堆砌為石階。現有石階多半踩得光滑,容易鬆動,都設法再穩固。再用石鑿子,敲出更深的鑿痕,讓人踩踏時,不易跌倒。
缺乏石塊時,便就近從旁邊的森林取材,以枯木或風倒木為踏板。相思樹幹心實而重,不易腐朽。半埋泥土中,除了穩固,更能支撐長久。有些路面,還得擇段,清理通順雨水溝渠,避免山路形成暴雨時的河道,日久成災。
在山村從事志工活動,一條手工步道的維護,跟其他農事活動截然不同。其他工作都是點的實踐,山路是線的完成,連接著之前的各種生活內涵。若能鋪好綿長的山路,愈能具體展現山村的友善。
手工步道更明示著,此地不是以販售蔬果、吸引觀光客為前提,而是把想要的生活展現,樂於和大家分享。這條山路繼續自然而完整地蜿蜒於森林,旁邊的物產,不用多費唇舌,你都相信,農民願意從事友善耕作。
以前在此發動無數回志工運動,修過石厝和茅屋,也學習植茶、種稻。我們一直對志工的定義不斷反省。如今透過打石,更加凝聚對這座森林的情感。每回的勞動,村人只能回報以午餐,但大家心滿意足,樂於付出,把它當做美好的奉獻。
保甲路長近一公里,每星期利用假日修十公尺。若要完工看來還要好一段時日,但我們沒時間壓力,只有是否做得扎實,合乎環境的要求。大家把手作步道當作一門山徑藝術,彷彿懷抱興蓋一座聖堂的虔心。
這條山路最後會通往山腹,幾位老農居住的草厝。我們慢慢地鋪,絕不趕工。每一段都要靜心思考,感覺每一處彎曲和起落的風景,期待打造一條台灣森林最美麗的步道。
工作一個月後,住在草厝的八十多歲阿公下山。看到這條走了一輩子山路,竟然重新在修築,而且維護得如此完善,他也嚷著要加入假日志工的行列,但隔周我們繼續鋪石造路,並未發現他現身。大家工作時還在開玩笑,一定他年紀太大,走回山上就忘記了。
結果,黃昏時,一位志工上山去拜訪,沒多久傳來了一張照片。原來,阿公真的參加了,他從山上一個人獨自修建下來,而且鋪了好長一段。我們兩邊分頭進行。相信有朝一日,會在森林裡碰頭。
這樁修路,也因為阿公往下修,而我們往上蓋,產生微妙的呼應,連接著人心最和善的那一部分。因為有這樣的情境,休憩時,有時回望鋪好的路段,猶若讀到自己寫了一首壯闊的長詩,正在完成當中。(作者為自然生態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