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17日 星期五

經濟日報社論/蔡政府拚經濟 面臨嚴苛考驗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https://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30397/web/

.聯合報社論/黨產會已是「準違憲機關」,應暫停一切處分
.聯合報黑白集/主權戰殺進咖啡店
.經濟日報社論/蔡政府拚經濟 面臨嚴苛考驗







經濟日報社論/蔡政府拚經濟 面臨嚴苛考驗


2018-08-17 01:26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今年11月下旬的九合一選舉快要到了,政治人物選舉語言又紛紛出籠,例如蔡英文總統近來強調台灣經濟是20年來最好狀態,近月表現甚至已經超越南韓;上周行政院長賴清德在院會聽取國發會報告「2018經濟情勢回顧及展望」時也表示,近兩年台灣經濟已走出停滯。這些標榜蔡政府拚經濟成果的語言,不免遭來反對陣營的批評及網民的酸言酸語,也預告蔡政府的經濟政績將是今年選舉的攻防焦點之一
當政者在選舉時吹捧政績或拚經濟能力,不是蔡政府的專利,在李、扁、馬執政時期,也都是如此;外國情形也差不了多少,如美國總統川普為期中選舉,更不時在推文中標榜自己的「偉大」政績。而反對黨挑戰政府的選舉語言,往往也是辛辣萬分;雙方都挑有利自己的論據進行攻防,也讓選民看得眼花撩亂。但經濟問題就是民生問題,無論如何吹噓或謾罵,若和人民感受有很大落差,都會受到民意的反撲,是以,對於近來充斥媒體的各種選舉語言,實毋須作太多無謂的爭辯,時間及情勢變化才是政府經濟施政能力的真正考驗
蔡政府執政兩年多來,平均經濟成長率從過去下滑情勢扭轉為一路上揚趨勢,去年第3季開始經濟成長率連續四季超過3%,表現超越南韓,也是蔡總統及賴院長自詡政績的最有力數據。但是,這樣的經濟表現不論是來自蔡政府自我標榜的施政能力,或者如前總統馬英九等強調只是遇到國際經濟強勁復甦、運氣好而己,從今年下半年開始,情勢已開始轉變,而且變化的速度愈來愈快,蔡政府有無能力因應全然不一樣的新情勢,很快就會見真章。
在新近發布的經濟指標及統計數據,已反映出情勢變化。如經濟部上月公布外銷訂單成長率由5月的11.7%遽跌到6月的-0.1%;國發會公布6月景氣對策燈號指標由綠燈轉為黃藍燈,且景氣分數由5月29分大幅下滑到6月22分;主計總處5月公布經濟成長預測,今年第3、4季經濟成長率將明顯下滑,降至2.33%和2.03%。
以上這些統計數據,主要是反映景氣開始反轉,尚不包括下半年可能出現的最新變數,尤其是美中貿易戰持續升高,對台灣經濟可能構成可觀衝擊。在6月底前,國內外媒體及主要預測機構,多數認為美中貿易衝突最終仍可達成妥協,但情況發展卻愈來愈悲觀。
截至目前,美中向對方進口商品加徵關稅,是範圍及影響層面較小、兩波總計500億(340億+160億)美元的商品,政府估計對台灣出口的影響相當有限;但美中雙方若仍無法妥協,最快9月美國將對2,000億美元商品加徵25%關稅,中國也勢必展開報復,其後續效應將全面擴大,台灣不僅出口會受到進一步衝擊,總體經濟、金融、產業也都會受到影響。主計總處5月估計今年第3、4季出口成長將降至3.7%及1.9%,但貿易戰若擴大,出口很可能轉成負成長
國發會經濟情勢報告指下半年經濟成長要靠內需支撐,但這也構成很大挑戰。分析國內消費和投資結構,有很大一部分和出口連動,一旦出口反轉,民間消費及企業投資趨於保守勢所必然。國發會對未來投資轉旺高度樂觀,但民間投資對經濟不確定因素敏感度最高,期待下半年出現投資高峰,不啻畫餅充饑,完全靠不住。另外,還有一些不利因素也會抑制內需成長,如軍公教年改自7月開始實施,數十萬退休軍公教消費能力萎縮,已造成國內旅遊景點、飯店業等7月營收出現衰退
面對景氣開始反轉及美中貿易戰升溫等不利因素,蔡政府面對的考驗將愈來愈嚴苛,與其強調台灣經濟是20年來最好,倒不如拿出「拚經濟」的真本事,證明這個政府是禁得起民意的檢驗







聯合報黑白集/主權戰殺進咖啡店


2018-08-17 00:13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蔡英文總統到洛杉磯85度C喝咖啡及簽名,引起大陸網友指責是台獨企業,揚言抵制。圖/取自基隆‧蔡適應臉書


不知蔡英文85度C事件作何感想,但李登輝指導過的「鬧得愈大愈好」,效果已經發生。領導人出訪海外,如果單純地「慰問台商」,本是情理之事;但以總統行程的維安規格,「順道買咖啡」果真是意外演出嗎?可憐85度C,如今兩面不是人。
行政院表示,「非常同情85度C,必須在中國作出(堅定支持九二共識)這樣的聲明」。大部分台灣民眾也很心疼此一本土起家的企業,尤其看到店家聲明:「希望兩岸和平發展讓商人可以努力拚經濟」老實說,這不僅是企業心聲,也是老百姓希望安家立業的基本心願
蔡政府如今最繁忙的事,就是天天「強烈譴責中國打壓」。的確,對岸越鴨霸,台灣內部的同仇敵愾氣氛越升高。但回想兩岸情勢發展:運動員以「中華台北」名義在國際賽場上馳騁,公衛專家代表台灣以觀察員出席世衛大會,國際間大企業官網的國家欄位出現「台灣」名稱,包括馬英九任內讓台灣人享受免簽證待遇的國家破百;這些,不都曾是「兩岸和平發展」下的收穫?
台灣的國際曝光及國際參與,正漸漸「得而復失」,這是蔡英文不承認九二共識所引發。請問,台灣的自主性提高了嗎?美國重申一中原則的次數減少了嗎?如今「順道買咖啡」也能殺出一場主權戰,民進黨「強烈譴責中國」之餘,也重視一下這次事件「苦主」的「希望兩岸和平發展讓商人可以努力拚經濟」的心聲吧!







聯合報社論/黨產會已是「準違憲機關」,應暫停一切處分


2018-08-17 00:05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黨產會認定救國團為國民黨附隨組織,凍結名下56億元資產禁止處分。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黨產會日前宣告救國團國民黨附隨組織,推定其財產為不當取得,凍結全部資產這項處置,與黨產會過去處理國民黨黨產和婦聯會雖無不同但影響範圍更大,認定卻更含糊,讓人深刻體會黨產會這隻「憲政怪獸」已到了必須阻止其橫行的地步
救國團遭凍結的五十六億餘元資產,雖遠遠不及國民黨或婦聯會,但影響所及,包括它經營的青年活動中心、運動中心、立案補習班等,員工、消費者以及退休人員加總恐達百萬之眾。在各項經費都需要黨產會核准才能動支的情況下,要說這對相關人員權益沒有影響,是自欺欺人
論本質,救國團與國民黨或婦聯會完全不能相提並論國民黨是政黨組織,且實際長期掌握執政權婦聯會資產和組織龐大,內部運作諱莫如深而救國團近乎是開放的民間組織,其員工或消費者也多為一般民眾,而不是政黨或政治人物這樣的平民組織,竟也成為黨產會侵害的對象
仔細追究,其間更有問題的其實是黨產會它形同一個「超憲法」組織,只要遭其認定與「不當黨產」沾上邊,即可任意剝奪人民或團體的財產在黨產會這樣超憲機構的橫行下,我國憲政體制已增生變形為「六權分立」,不但超越行政、司法與立法,更罔顧憲法對人民基本權利的保障再說,黨產會是選擇性調查,也是選擇性執法例如,對於李登輝掌權時期的國民黨一概放過對於落入其他政黨手中的國民黨黨產如(1310)台苯也略而不提,這都私心畢露
黨產會權力如此龐大而不受節制,在立法階段即有不少學者提出警告,認為其違背法理之處甚多包括自證無罪、追溯時效以及限縮財產權之保障等,都對法治運作產生重大斲傷及至《黨產條例》正式上路,監察院也據此向大法官聲請釋憲與此同時,國民黨也針對黨產會的處分逐一提出行政訴訟今年六月,台北高等行政法院(簡稱「北高行」)在審理國民黨中投、欣裕台附隨組織行政訴訟案時,也以《不當黨產條例》相關條文有「違憲」之虞,向大法官會議聲請釋憲
「北高行」聲請釋憲的理由,涵蓋黨產會的設立、職掌、黨產條例對政黨、附隨組織的定義,以及黨產會的調查、處分權力行使,可說是對黨產會及黨產條例的合憲性提出全面質疑其中,只要有任何一點成立,黨產會的所有處分都可能無效北高行聲請釋憲後,黨產會將「不當黨產」收歸國有的處分,實際上已全部停擺,所有訴訟幾乎全面停止黨產會對遭其認定為「不當黨產」、「附隨組織」的聲討與處分,只能透過蔡政府相關行政、金融機關的配合,才能發生作用
可以想見,除已裁定的國民黨、婦聯會、救國團,包括未來三中案、革實院案等關係人都不可能對黨產會的處分束手就擒,而將訴諸行政訴訟。在行政訴訟因釋憲案暫停的情況下,黨產會與被「推定」為不當黨產擁有者兩方,等於是在武器全然不對等的情況下作戰:一方可以任意運用行政權霸凌對方,另一方在釋憲結果出爐前則完全沒有對抗的武器。這難道是一個民主、法治國家應有的運作樣態嗎?
因此,我們認為,基於對人民基本權利的保障,在釋憲結果出爐前,黨產會不應再對任何團體、個人做出處分這並不表示黨產會必須完全停止運作,至少調查程序仍可繼續進行。否則黨產會一再依據涉及違憲的法令侵犯人民和民間團體的基本權利,不僅與其主張的正義背道而馳,未來也必遭反噬。
監察院聲請釋憲已近一年半,北高行聲請釋憲也已兩個月,大法官會議也不應再拖延,而須盡快對黨產條例是否合憲作出解釋司法是否獨立於政治之外,也將受到公評

【即時短評】公民力量崛起 看顏色投票的時代過去了?

.【重磅快評】一中各表不存在?友邦打臉民進黨
.【即時短評】公民力量崛起 看顏色投票的時代過去了?

.【即時短評】陸網友玻璃心 讓利惠台白做工
.【即時短評】如果深澳電廠真的好 賴神何必切割?
.【即時短評】建請蔡英文回程吃海底撈 既公平又好處多
.【即時短評】大陸才是民進黨的好夥伴 國民黨的豬隊友
.【重磅快評】85度C也許更想問:誰讓商人沒法拚經濟?
.【重磅快評】厄多安並不無辜 川普也沒那麼厲害
.【重磅快評】從民進黨對慰安婦銅像的沉默看天皇史觀
.【即時短評】釋憲路似乎非坦途 退休軍公教只能靠自己?
.【即時短評】阿扁再拋台獨議題 要小英給交代
.【即時短評】求死變「最嚴厲」 玩文字遊戲就能廢死?
.【重磅快評】鐵齒賴神為台北醫院惡火罕見的道歉
.【重磅快評】別只顧喊不是中國人 輕忽了潛藏風險
.【即時短評】深耕台北30年的他 比不上高雄300天的他?
.【重磅快評】早餐來杯「可以喝的除草劑」年年春?






【即時短評】公民力量崛起 看顏色投票的時代過去了?


2018-08-17 12:56 聯合報  記者余靖瑩╱即時報導


九合一選戰11月24日決戰,距離現在只剩99天,然而今年選情偏冷,民眾表態率低,縣市長、議員參選人絞盡腦汁造勢、蔡英文、馬英九等總統級助選員也出馬助陣,希望炒熱選情,催出基本盤,然而藍綠都各自面臨選民流失的危機。
選來選去都是爛蘋果,民眾對政治的不滿,造就了白色力量的崛起,為台灣注入新政治文化,迄今,台北市長柯文哲在北市民調一枝獨秀,領先藍綠兩黨對手,表態支持柯的選民,又以年輕族群為多,對藍綠形成威脅
第三勢力形成,小民、小黨參政風興起,年底選舉遍地開花,除了地方媽媽組成的歐巴桑聯盟蓄勢待發,還有因空汙脫袍參選的魏嘉慶、賴怡均醫生,以及關心女權的王麗萍等,無不對於自身議題有長期、貼身的關注,他們投入政治,訴求顏色非核心價值
崛起於野百合學運的民進黨前青年部主任的周奕成,十年前提出「第三社會」的政治理論,第一社會指民國34年(1945年)居住在台灣,認同泛綠本土理念者;第二社會指民國34到38年(1945到1949年)移民來台,認同泛藍中國理念者;兩個社會集團長年對抗,對過去的記憶,未來的想像都不同,因此第三社會強調終結藍綠的民主惡鬥,超越歷史記憶的衝突。
十年前,或許民眾對於第三社會的概念還無感,但經過緩慢而痛苦的十年政治改革,公民力量又向前推進了一步。
然而,在藍綠之間游移的未表態選民看似變多,但當決戰時刻逼近時,選民會不會像以往各自歸隊,讓選戰重新打回基本盤?抑或是形勢扭轉,選民結構重組,造成藍綠基本盤徹底崩解?開票之前,都是未知數。
看顏色投票的時代是否過去了,現在言之過早,公民力量的崛起,雖不一定能左右選情,但這股力量代表的是民眾對藍綠政黨惡鬥的長期不滿。年底選舉,將是選民對藍綠兩大政黨的再一次試煉。





【重磅快評】一中各表不存在?友邦打臉民進黨


2018-08-17 13:55 聯合報  主筆室
蔡英文總統出訪巴拉圭,巴國總統用「中國台灣總統」稱呼蔡英文。圖/取自巴拉圭總統推特



蔡英文總統出訪巴拉圭,巴國總統用「中國台灣總統」稱呼蔡英文。過去前總統馬英九出訪,也曾有過如此稱呼,當時就引來民進黨大肆抨擊,如今自己遭到如此待遇,讓民進黨很難在再自圓其說。但其實友邦的作法,正是打臉民進黨長期宣稱「一中各表不存在」的結果
外交部說,「中國台灣」是西語友邦對我國名的口語簡稱,但為何會有如此簡稱,外交部沒說也不敢說因為在國際上,對台灣和大陸的雙重承認不曾存在於任何國家的邦交關係裡對於大陸的邦交國而言,合法的中國政府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對我國的邦交國而言,合法的中國政府是「中華民國以此論之,稱台灣為「中國台灣」,也就順理成章了
而這也就是「一中各表」的精髓我國認定的「一個中國」,就是中華民國,友邦對我國如此稱呼,就證實了「一中各表」不但存在於兩岸之間,更存在於國際社會中即便在蔡政府執政下,我國邦交國已經萎縮到十八國,但在友邦眼中,他們建交的國家是中華民國,不是台灣國代表中國的,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而是中華民國
除非民進黨政府把所有邦交國都斷交,或者更改國號,這些邦交國仍願意與「台灣國」建交,「一中各表」才可能消失於國際社會上。但民進黨政府敢冒這個險嗎?
民進黨否定一中各表,別說中國,連中華民國四個字都很難說出口,結果被友邦稱「中國台灣」,反而落得左右為難的窘境只能說,這一切都是民進黨自己造成的。若能繼續一中各表的路線,兩岸何至於此?何至於友邦稱我們為中國台灣就窘迫於此?

酷經濟/善用大數據,發展強經濟

.台商最需幫忙時 只見口水戰
.貿易戰省思…陸不能只衝「業績」
.酷經濟/善用大數據,發展強經濟
.忽略專業 新文化霸權悄至
.團結台灣人 可惜做不到
.調漲基本工資 經濟更要活絡
.教學模式不變 怎深化歷史教育
.觀念的轉變 從「讓利」到「回饋」
.兩年改革 覺醒青年覺悟了?
.想一想「大屋頂中國兩制」








酷經濟/善用大數據,發展強經濟


2018-08-17 00:49 聯合報  林建甫
土耳其里拉崩跌衝擊新興市場,美股也遭波及,三大指數周一全數收跌;但亞馬遜股價盤中觸及每股1,925美元歷史高點,收漲0.5%。 (路透資料照片)


周一盤中美國亞馬遜(Amazon)股價突破一千九百美元大關。今年以來,亞馬遜的股價已經狂漲超過六十五%。很快亞馬遜會繼蘋果(Apple)後成為市值超過兆元的企業。
但從財務結構來看,亞馬遜核心電商業務只成長十二%,占總營收的一半。與去年第二季六十二%相比,還少了十來個百分點。取而代之的除了雲端運算服務成長五成,另一個焦點是數位廣告業務,成長超過一倍,達一二九%。成為亞馬遜最賺錢的部門。同時在掌握大量銷售數據的巨大優勢之下,專家有志一同預期亞馬遜未來將會與谷歌、臉書並駕齊驅,成為廣告的重地。
不約而同,中國電商龍頭阿里巴巴也強調「數據」的重要性其首席市場官董本洪近日來台在淘寶大學超級學堂上說明:傳統的零售通路是用占地盤思維,地段(location)好就是賺錢保證,現在不一樣,善用數據才是賺錢王道
傳統經濟理論強調生產四要素:勞動、土地、資本及企業才能現在數位經濟時代,必須加入數據利用數據做分析,做到精準生產,精準行銷,才能創造經濟發展
過去日本豐田式管理從確實減低浪費的精實生產(Lean Production),到降低倉儲成本的及時制度(Just in Time),已經相當不錯。但現在要更上層樓運用大數據,將成本控制到最低,用最有效率的方式生產,形成精準生產
面對客戶部分,更要運用大數據,突破過去實體通路存在不容易找到顧客、認識顧客、了解顧客、追蹤顧客等問題。有了大量的資料庫,現在的電商平台可透過每位顧客消費狀況、搜尋的關鍵字,主動推薦可能會喜歡的商品,甚至能進一步為其量身訂做,做到精準行銷
當然,大數據的分析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面對上萬筆、上百萬筆資料,光是要分類就不容易,更不要說從中找到脈絡。然而好的數據分析師不僅要會看資料,更重要的是要能了解該產業的市場、技術與趨勢,才能讓數據的商業化價值極大化所以現在美國數據分析師,是最熱門、高薪的職業,但全世界這方面的人才真的少之又少。準此,政府應發展大數據產業,教育應該培育大數據人才,打造數位時代的強經濟。






調漲基本工資 經濟更要活絡


2018-08-17 00:49 聯合報  林勝聰/教育工作者(新北市)
勞方委員及聲援團體一字排開,要求基本工資要調漲至28,862元,時薪要調漲到164元才算合理。 記者杜建重/攝影


近來韓國頻調高時薪,今年最低時薪為七,五三○韓元(約新台幣二○四元),比去年多了十六.四%,明年再漲十.九%,時薪將超過八千韓元(約新台幣二一七元)大關。看起來勞工薪資提高了,然而勞工真的獲得保障嗎?若是企業主吃不消紛紛出走,對勞工真的好嗎?
台灣也在檢討基本工資,台塑總裁王文淵直言,基本工資應回歸市場機制。的確價格應由市場決定,政府不應干涉太多,政府干涉太多,常造成市場價格遭扭曲。以基本工資言,政府主導調高基本工資,原是美意,卻可能造成企業吃不消,乾脆倒閉,勞工失業,企業主與勞工雙輸;訂定基本工資絕非萬靈丹,更可能造成經濟發展的扭曲。
再看看美國。「帶回製造業和創造就業機會」是川普競選時的口號與行動綱領,他誇口要為美國十年創造二千五百萬個工作機會;他喊出美國優先,希望製造業根留美國,並努力說服外國企業到美國投資。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後,跨國企業紛紛向他送上承諾大禮。
以鴻海為例,郭台銘到美國威斯康辛州投資百億美元,就是期待能為當地提供更多工作機會。郭董說,如果不是川普,他不會選擇投資威州,而之前與川普會面,川普也對郭台銘提出三件事:「Jobs、Jobs、Jobs」。川普雖然個人色彩濃厚,但他創造就業市場、活絡經濟,也讓美國經濟欣欣向榮,應是大多數國家稱羨的。
要經濟好,應該是鼓勵投資、創造就業;尤其是引進外資、鼓勵本國企業根留台灣,才是長久之計。政府在修基本工資救經濟之前,切莫引發更多企業主離開台灣,反加劇國內勞工失業。








教學模式不變 怎深化歷史教育


2018-08-17 00:49 聯合報  溫順德/高中校長(台中市)
高中歷史課綱確定不再以朝代編年史,改採主題教學,中國分域將在東亞架構下呈現。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課綱的最大爭議,在打破編年的論述,改為主題式單元。九五暫綱教科書編撰,國中採編年式,高中卻為類主題式;根據教學經驗,高一下中國史,學生時序觀念薄弱,必須額外補充,已造成困擾。
新課綱主題式教學,教科書恐南轅北轍,老師照本宣科,如何翻轉教學、提升學生思辨能力?在考試至上,如何訂定評量辦法,走出標準答案,恐怕是一大挑戰
驟然翻轉課綱架構,卻無周延配套措施,教與學的模式不變,主題式教學上路,將是教育災難的開始。
配合主題式的教學,新課綱納入實作教學元素,設定歷史考察主題,挑選課題深入探究,執行歷史踏查展演,有助學生批判思考,立意固值得稱許,但也考驗師生能耐。課綱架構大幅調整,教材內容不斷疊加,授課時間卻驟減,老師趕課之餘,究竟還有多少空間引領學生探究反思?在升學主義牢籠下,學生習慣標準答案,難以應付主題討論,如何深化歷史教育?
教學環境如不改變,專家說的核心素養或批判思考戲碼,只怕淪為紙上談兵;歷史課綱變革,是否會是另一次失敗教改?
不論哪個黨派執政,歷史課綱都是戰場,永無休兵之日。別再重蹈覆轍,教材填滿課堂,任令老師拚命趕課,學生無由消化。留些空隙給師生,經由不斷討論對話,建構多元價值,才是歷史教育真諦





兩年改革 覺醒青年覺悟了?


2018-08-17 00:49 聯合報  黃映溓/自由作家(屏東市)
近日教育部課審大會通過,中國史改在東亞架構下討論,引發外界熱議。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蔡政府選前打著「維持現狀」的旗幟,刻意營造兩岸模糊空間,訴求中間選民認同。上任以來,堅持兩岸只有「九二會談」的歷史,不承認有「九二共識」的事實,加上民進黨長期以來「逢中必反」,蔡政府極力「去中國化」,儘管捨棄對岸中國市場,另行規畫「新南向」,兩年多來,成效不彰,更遏阻不了青年學子紛紛前往對岸求學、就業,為人生築夢踏實的浪潮
近日教育部課審大會通過,高中歷史新課綱分成台灣、東亞及世界三個分域,中國史改在東亞架構下討論,引發外界熱議蔡政府試圖透過切割式的歷史解讀,以文化台獨,逐步朝向經濟台獨、法理台獨道路邁進;弔詭的是,在三一八太陽花崛起的所謂「天然獨」,歷經民進黨兩年來執政,蔡政府的民調支持率持續低空震盪,其中尤以年輕人支持出現最明顯消長,昔日的「覺醒獨青」,如今已然大夢初醒?
檢視蔡英文過境美國洛杉磯衍生的85度C咖啡事件插曲,只能算是「冰山一隅」,「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吧了。





忽略專業 新文化霸權悄至


2018-08-17 00:49 聯合報  王延煌/高中校長(彰化市)
教育部課審大會通過高中歷史新課綱分成台灣、東亞及世界三個分域,中國史改在東亞的架構下討論,引發外界熱議。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十二年國教已實施五年,課綱遲遲無法上路,讓當初的教育理想無法完整實踐,甚為可惜。
教育部去年宣布課綱延後一年實施,目前雖然還有許多爭議的課程待審,仍不放棄加開會議審議,想趕在今年公布、明年實施。這樣的積極態度,身為第一線教育工作者,相當佩服,也從另一視角提供意見,讓決策者參考。
我國中小學課程發展,以民國87年(一九九八年)九月公布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為分水嶺之前稱為「課程標準」,之後則是「課程綱要。原課程標準採取由上而下,教科書都是國立編譯館統一訂定,學校或教師幾乎沒有課程發展的權力,遑論選書權。直到四一○教改運動,教育部決定用課程綱要取代課程標準,才逐步將課程與教學的自主權下放給學校教師
當時為達成政策目標,乃邀請民間團體和相關領域人士參與課程設計和審議,激盪出許多長期被文化霸權主流價值壓制的邊陲聲音,也納入課程實質內涵,如文化認同、性別平等、族群意識等議題。這在當時是一種進步,更是革命性的思維,產生不少爭議。考量課程綱要貿然實施,會影響一世代學子的人力素質,直接衝擊國家競爭力,為求謹慎穩健,先由三百餘所國民中小學程試辦,九十三學年度才全部實施。
這個經驗可給我們一些啟示:多元參與,有助於消弭文化霸權小規模分階段試辦,以時間爭取空間,可以降低衝擊和對立
過去兩年課程審議成為社會大眾關注的焦點,多方人馬進行政治角力,教育專業常被忽略從霸權的概念來看課綱審議(或爭議),我們可窺見某些知識分子正利用這個機會,建立符合自身意識形態的學術霸權,進一步形成新的文化霸權;另一方面,非學術(科)專業人士,則搭上這班列車進入決策核心,假正義之名,挑戰教育專業,形塑另一種更令人擔憂的民粹霸權
當年好不容易讓傳統的文化霸權逐漸退位,如今新的文化霸權悄然來至,能不讓人毛骨悚然嗎?






觀念的轉變 從「讓利」到「回饋」


2018-08-17 00:49 聯合報  戴瑞明/退休大使(台北市)
大陸公安部將印發「港澳台居民居住證申領發放辦法」,於九月一日實施,便利台灣民眾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和生活。 特派記者許依晨/攝影



之前在談話節目中,聽到一位隨國民黨前主席連戰前往北京會見習近平的教授說,習談話中提及,他在福建、浙江及北京工作時認識很多台商,對他們在過去多年為大陸經濟發展的貢獻,心存感激;習強調如今大陸經濟發展旺盛,也應「回饋」給台商台胞共享。
該教授還說,今年二月大陸國務院發布的「卅一項措施」,不像過去用「讓利」、「惠台」的用語,予人「施惠」甚至「統戰」印象。可惜兩岸新聞界沒有敏感覺察,改用平實的「兩岸經文合作措施」之類文字或標題。
事有湊巧,上周我和內子在台大校史館巧遇一對母女和兩對青年情侶。為了請他們幫忙拍照,聊起來才知道,他們都來自深圳。五年前,我因仰慕深圳「奇蹟」,特別自廣州搭乘「動車」前往參觀「深圳歷史紀念館」,深圳在不到四十年時間,從一個三萬人的小漁村發展為一千八百萬人口的國際都市,被英國「經濟學人」雜誌譽為全球四千三百個經濟特區中「最突出的成功典範」,我當時留下深刻印象。
這時碰到深圳遊客感到很親切,讚賞起「深圳奇蹟」比「台灣經濟奇蹟」更令人欽羨!沒想到其中一位年輕人,謙虛地說:「還不是靠台商的投資,感謝他們在開創過程中積極參與。」習近平感恩的心態,竟感染到大陸年輕的一代,真是令我驚奇欣慰。

盛治仁/好好張開眼睛,迎接AI新世界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盛治仁/好好張開眼睛,迎接AI新世界
.李清志/享受寧靜與孤獨的旅行
.王正方/政治要為體育服務
.周行一/試著寫一篇論文吧!
.林中斌/美國選舉:多數服從少數

.王健壯/兩岸都該踩一下煞車
.葉銀華/促進股東行動主義
.洪蘭/誠信崩解 再多美德也換不回
.王文華/要當老闆?先打電玩!
.盛治仁/當了父親,更能體會父親的愛
.馬凱/川普畫虎 可比雷根?
.施振榮/台灣產業發展新策略

.黃介正/難如登天 易如反掌
.趙春山/台美軍事交流的政治意涵
.嚴震生/川普,同性戀?不,是同性社交!
.陳亮恭/正是時候定義老
.方祖涵/數據時代的新規則






盛治仁/好好張開眼睛,迎接AI新世界


2018-08-17 00:49 聯合報  盛治仁(作者為雲品國際董事長)
李開復新書《AI新世界》,提出對未來15年AI發展的預測。圖為李開復為台灣大學畢業典禮演講。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最近拜讀了李開復先生的新著「AI新世界」,也聆聽了他的公開演講,對於AI未來可能的影響,有更深一層的省思。書中主要分析在AI未來發展上,中國和美國的相對優劣勢,以及人類社會將如何受到AI的影響與因應之道。
在基礎研究能力上,美國遠遠領先中國,迄今AI重要的發展與突破,幾乎都是由美加地區的頂尖思考家所驅動,但這並不表示未來美國還是會在AI的應用上獨領風騷。原因是有了深度學習後,應用已經重於發明,資料也重於專家中國在資料的取得,創業家的競爭模式,以及政府的政策推動等面向上,有相對的優勢。西方社會嗤之以鼻的山寨文化,只是中國市場競爭的一環,從山寨抄襲中不斷依照市場需求調整出來的商業模式,讓中國許多抄襲者發展出青出於藍的競爭力。
另外,矽谷走的是輕量模式,著重在概念開發和線上運用,比較不願意涉足線下的繁雜操作相對來說,中國企業則是走重磅模式,大量涉入整個產業供應鏈的上下游,建立規模經濟,到處都是O2O(online-to-offline),把線上的行動轉變為線下的實際服務。未來這兩種競爭模式勢必還會相互衝擊影響,在競爭中加速AI的應用。鹿死誰手,尚在未定之天。
另外一個重要主題則是AI對人類社會的可能影響簡單來說,李開復認為未來大量現有工作將會被取代、少數大公司將會壟斷、貧富差距會更嚴重整體社會財富和運作效率可能增加,但是經濟發展的果實會集中在少數公司手中,多數的可能將會面對無法發揮一技之長及貧困的窘境
這本書的前半段給了讀者許多知識性收穫,但我特別喜愛此書的後半段,李開復誠實地打開了自己的內心世界,分享他在罹癌治癒之後,如何以人文關懷看待AI社會的衝擊,並評估人生的優先順序。
他說如果沒有這段經驗,他也不會特別思考AI的社會衝擊,對於因為AI普及而不幸失業的人們,許多科技新貴以為只要試著用全民基本收入(Universal Basic Income)保障,確保不會有人飢寒而死,或是引發社會動盪革命就好,出發點不見得是真正對他人的關懷。
畢竟人活著不是只需滿足基本生存需求,工作也不只是為薪資,更有自我實現與滿足的因素。解決基本經濟需求只是面對AI社會衝擊的一環,如何在自動化社會重新滿足人類形而上的需求、特別是情緒的照顧和成就感的提供,才是更大挑戰。這些安排必須跳脫短視的功利主義,真正從關懷他人的愛心出發,才可能達到良善結果。李先生因為生病過程,特別體會到愛的重要,也以愛心為出發點,提供因應AI社會衝擊的建言,值得深思。
AI不再是未來電影的想像,而會一步步、加速度、最後全面改變個人與人類的生活與工作方式我們所有的既存機制都應該思考如何調整因應。例如教育體系,有沒有做結構性的調整改變?能否培育出可因應未來社會變遷的人才?或是只能墨守成規?這將會決定我們未來的競爭力。
個人、企業和國家都要認真思考如何布局、如何調整。蒙上眼睛,衝擊還是會來。好好張開眼睛,迎接AI新世界。

名家觀點/機師罷工 政府應介入仲裁

名家觀點/機師罷工 政府應介入仲裁


2018-08-17 01:23 經濟日報  馬靜如、許修豪(作者是國際通商法律事務所合夥律師)

以長榮及華航機師為主的桃園市機師職業工會8月6日投票通過罷工案,儘管罷工日期未定,已投下震撼彈由於機師工作涉及高度專業及嚴格法規,一旦罷工,難以尋找替代人力,將使多數飛機停擺。而機場停機坪有限,飛機不飛離機場,其他飛機亦難以起降,台灣機場的客貨流可能將因罷工完全停擺,負面效應難以估計。
惟今之計,寄望航空公司與機師的協商能取得正面進展,因此,就罷工協商提出建言,盼工會、資方、主管機關共同化解危機。
首先,在勞資協商時,工會提出數個議題做為協商依據,此乃常態,惟哪些為工會真正在意的議題,勞資雙方及主管機關須慎思明辨。以這次工會所提議題來看,大致分三大類。第一類係涉及飛安或公司內部管理,公司恐難妥協,例如放寬機師酒測寬限值或機師主管交由機師票選決定。第二類係便利機師離職另覓新職者,公司亦恐難同意,例如下修服務年限。
第三類則與減輕機師過勞及提高機師福利有關,這也是雙方最可能協調折衷,例如飛行達12小時以上,一律派遣四名機師,增加有薪病假30天等。然而,機師具高度專業且身負數百乘客安危,一般公認福利屬極高水準,飛行時數、人員等飛安問題,也有國內及國際嚴格規範限制,因此第三類各項要求是否妥當,應參酌規範及業界標準決定。任一方要太多或給太少,都會造成雙輸,務必拿捏得宜。
其次是,罷工目的是弱勢勞工對雇主展現勞工團結及中斷營業的實力,以逼迫雇主進行談判或接受其主張因此罷工必然對消費者產生負面影響,為協助勞工爭取權益,容忍罷工負面影響也是消費者的道德義務問題是,消費者能忍受多久,取決於外在環境趨勢及對罷工者的同情
二年前華航空服員罷工曾獲得社會普遍同情,之後長榮集體請假案,社會已有雜音。循此趨勢,這次機師若進行罷工,因對消費者負面影響過大,且機師是高薪高專業工作,不具備弱勢勞工形象,一旦罷工,社會責難即至,恐難取得外界同情機師工會罷工是否實施,亦需慎重
第三,台灣勞工權益長期不彰,因此現行相關法規,對於勞工罷工權等實施,盡可能不加限制然而航空等公用事業,係社會運作的骨幹,一旦機師罷工,航空運輸幾無替代選擇,可能造成全島對外交通中斷,影響難以想像。台灣近年外人投資額已居亞洲後段班,公用事業若予外界不穩定的形象,將對外人投資、經濟發展更加不利衡盱勞工罷工權利及社會發展,政府盡速增訂法規,限制相關公用事業從業人員不得於特殊節日罷工、罷工應給予預告期等完成修法前,主管機關亦應要求相關工會,提供較長預告期等使各界因應
第四,航空等公用事業勞資爭議若事態激化,走上罷工,對社會將造成重大負面影響,現行法規早有主管或仲裁機關介入的機制,避免走上罷工一途。例如勞資爭議處理法第25條、民營公用事業監督條例第15條均有相關規定
惟實務上,主管或仲裁機關幾乎沒有依上述法條介入的前例。可能一方面少有先例可循;二方面,主管機關對於敏感的勞工問題不欲強勢介入予人「選邊站」之譏,放任勞資自行對陣。但是,勞資爭議影響層面甚廣,一味消極處理,從整體社會福祉觀點言,並不妥當。建請主管機關選擇於適當時機務必介入並強制仲裁,以維社會、雇主、勞工三者權益的衡平。


馬靜如

台灣大學法學士、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法學碩士。現為國際通商法律事務所資深合夥律師,專長為勞工法、智慧財產權法、大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