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8日 星期三

經濟/川普到處放火 市場風險升高

.聯合報社論..忍辱與代罪:藍男當綠官的無間道
.聯合報黑白集.猴子胖了與政府職責
.經濟日報社論.川普到處放火 市場風險升高







經濟/川普到處放火 市場風險升高


2017-10-18 03:01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美國總統川普不改「舉不驚世絕不休」的一貫作風,13日宣布拒絕「認證」伊朗遵守核子協定。此舉可能導致美國重啟對伊朗的制裁,引發伊朗反彈,使核子協定崩潰,歐、美關係進一步破裂,中東緊張情勢升高,對國際市場引發新的不確定因素,並鼓勵北韓、甚至伊朗加速發展核武
美、中、俄、英、法、德「六強」加歐盟於2015年與伊朗簽署核子協定,伊朗同意限制核子計畫發展,條件是各國及聯合國減輕對伊朗的經濟制裁,特別是恢復伊朗石油出口與外國對伊朗投資。這項協定的正式名稱是「聯合廣泛行動計畫(JCPOA)」,並得到聯合國安理會背書而成為國際法律,迄今仍被國際間普遍視為攸關世界和平的重大外交成就。
但由於美國國會一向敵視伊朗,因此美國前總統歐巴馬並未將協定送交國會複決。國會為了反制,通過「2015伊朗核子協定檢討法」,要求美國總統每隔90天便須認證美國對協定的承諾一次,包括伊朗是否仍遵守協定。最近一次的認證期限是10月15日,於是川普抓住機會拒絕認證,因而引發國際輿論一片撻伐之聲。
川普拒絕認證,並不表示美國立即、自動脫離核子協定,而是把核子協定的命運交給國會,國會將在60天內決定是否採取「加快程序」對伊朗重啟與核武有關的制裁。於是有三種可能狀況發生。
第一,國會可以不提出對伊朗「迅速恢復」制裁提案。目前國會共和黨領袖並無意立即提案,而是要看川普後續作法。
第二,川普政府利用這項不確定因素,壓迫歐洲盟國(英、法、德)同意重啟談判,對伊朗改採更強硬的作法。這可能才是川普的真正目的。
第三,國會通過議案,對伊朗重加制裁。這是最糟糕的結果,後續發展將相當複雜,國際經濟及市場風險升高,甚至可能出現爆炸性的狀況。
首先,美國如果違反協定,未必表示協定必然崩潰。法、德、英國領導人已經發表聯合聲明,表示都將履行對協定的「承諾」,俄羅斯也認為當務之急是防止協定崩潰;中國目前尚未表態,但顯然傾向保住核子協定。如此將對全球經濟及安全的衝擊最小,川普再次灰頭土臉。
但如果美國對伊朗的制裁相當嚴厲,伊朗一方面將師法北韓,全力追求核武及導彈,一方面在敘利亞、黎巴嫩、葉門及伊拉克擴大行動,使伊朗與沙烏地阿拉伯間的緊張益發升高,並引發以色列的反制行動,及俄羅斯進一步介入,中東情勢將益發動盪,美國當然也可以乘機多賣些武器。
對於國際油價,由於目前核子協定依然存在,歐洲及亞洲國家仍繼續購買伊朗石油,對油市的立即性影響有限。然而美國若重啟制裁,將使伊朗更難吸引外資投入能源產業,打擊伊朗的油、氣增產計畫;不過美國的頁岩石油產量也可能因而擴張,可以補足伊朗的空缺,對美國反而有利。
川普此舉的最大風險,是讓北韓發展核武更加理直氣壯。金正恩現在更加認為美國不可信任,即使是白紙黑字的國際協定亦可片面撕毀;要威懾美國的核武攻勢,只有使自己也成為核武強權,擁有發動毀滅性行動的能力才行。金正恩已經從中東地區有意發展核武的國家學到了教訓,先是伊拉克的海珊,後有利比亞的格達費;凡是放棄核武的國家領導人,最終都死得很難看,也使金正恩更加相信值得一賭;「寧可站著死」,也不會向美國繳械。
因此川普威脅退出核子協定,是他上任以來最無必要的毀滅性行動,也確定他毫無全球性的戰略概念可言。柯林頓政府之前曾以「胡蘿蔔和棒子」將北韓拉上談判桌,延滯了北韓的核武發展;布希政府踢倒談判桌,北韓於是重新啟動核武計畫。歐巴馬領頭與伊朗達成核子協議,現在川普又打算對伊朗使用相同的招數,歷史無疑又將重演。

聯合/猴子胖了與政府職責


2017-10-18 03:01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香蕉價格慘跌,蕉農欲哭無淚。圖/報系資料照



香蕉價格持續下跌,蕉農賣越多賠越多,已有人棄採,滿園香蕉任其腐爛。蕉農苦嘆生計無著,對政府怨言不斷。
僅今年香蕉話題的起伏,就是活生生一部台灣農業縮影。年初香蕉價格破百元一公斤,單支香蕉賣到二、三十元,消費者買不下手。轉眼間卻又盛產價跌,曾有企業善意採購贈送顧客,結果「香蕉之亂」醜態現形。如今價格崩盤,有蕉園棄守,任猴子吃香蕉,傳出「連猴子都肥了,政府在哪裡」的說法。
台灣地窄人稠,加以小農制,農業不是最有效率的產業,卻象徵人與土地的聯結。政府對農業諸多補貼,包括每年超過百億的稻米保證價格收購,天災損害免稅,及歷任政府加碼喊價的老農津貼等。縱然如此,小小台灣反覆出現農產品產量暴增暴減,價格暴漲暴跌,大蒜、香菜、高麗菜、香蕉……,從未停止。
政府對農業的政策責任,到底應放在什麼重點?制度面,無非輔導農業轉型和升級,在地化及國際化並行,這從十五年前台灣加入WTO就該如此了,蘭花外銷產值驚人即為成功案例。法律面,必須嚴控市場規則,防堵人為的囤積居奇及產銷制度的剝削。
今年的「香蕉之亂」雖鬧得難看,但企業和消費者倒顯現了對農民疼惜之意。反過來說,農民也該理解市場機制,尤其是產量、價格關係,避免搶栽等短利行為。諸如「猴子胖了」現象,如果也歸咎於政府責任,會不會要政府管太多?

聯合/忍辱與代罪:藍男當綠官的無間道


2017-10-18 03:01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退輔會主委李翔宙請辭,行政院長賴清德已表達慰留。 聯合報系資料照/記者胡經周攝影


退輔會主委李翔宙遭藍委指為「求官」退黨,憤而請辭,賴揆慰留至今未果。不料,日昨又傳出甫退休的退輔會副主委劉樹林發表聲明,指控李翔宙「包庇犯罪」,使事態愈顯複雜。這其實不止是李翔宙個人的問題,藍營人士入綠朝為官,一則要忍辱接受「貪求官位」之譏嘲,二則要背負「不忠」之罪名,成為藍綠政治對峙下的夾縫人,這是台灣國家認同歧異的後果。
李翔宙之所以掛冠,導火線是藍營立委質詢他是否「為了進民進黨當官,而放棄國民黨籍」,當下李翔宙也直接了當稱「是」。但此事隨即被說成「求官棄黨」,李翔宙認為有違其「為國家做事」的初衷,半日之後即宣布請辭。其後,反而是民進黨為他叫屈,例如民進黨籍的退輔會副主委李文忠指責藍委的質詢不妥,對李翔宙「很不公平」;賴清德則稱許李翔宙,「一生戎馬,功在國家」云云。場景與角色變化對置,如同電影。
在正常民主國家,政黨不時輪替,不同政黨人員在同一政府工作是常見的事──尤其在組織聯合政府的時候,因為大家都是為了國家做事。但在台灣,此一定律卻受到嚴酷的挑戰,癥結就在國、民兩黨的意識形態南轅北轍,國家認同更天差地遠。也因此,在一黨眼裡所謂的「忠誠」,在另一黨眼裡,即可能是對國家的不忠。這在無涉政治認同的財經領域,問題或許小一些;但在關涉外交、兩岸、軍事議題上,就必然使政務官陷入「無間道」般的處境。
去年蔡總統上任後,應邀入閣的藍營政務官,包括李大維馮世寬、李翔宙、林碧炤等人,均遭國民黨作了「停止黨權」的處分。當時國民黨的說法,是為了「明確權責」,以示這些人在民進黨政府的一切作為,均與國民黨無關。可見,並不是民進黨逼迫他們必須退黨,而是國民黨主動切割。值得玩味的是,這幾名所謂「老藍男」中,僅李翔宙後來又主動申請「退黨」;至於其中原因為何,外界則不得而知。
以台灣之藍綠對峙,外界要如何看待藍官入綠朝,現下恐怕沒有簡單的答案。當年李登輝曾任命郝柏村為閣揆,陳水扁曾任命唐飛當行政院長,雖都帶有和解的意味,最後皆不歡而散,用過即棄,種下心結。蔡政府則因專業分工的需要,在外交、兩岸及軍事上需藉助藍營政務官,李大維、馮世寬、李翔宙等人則或因為個人志業、機遇、使命感或其他因素,而願意入綠營為官。從「為國服務」的角度,這樣的選擇其實無可厚非,甚至應給以鼓勵。
問題在於,民進黨政府力邀這些藍營人士加入,但在決策上,對他們的意見和立場是否給予必要的尊重,不無疑義。以李翔宙為例,公教年金改革之後,軍人年改至今遲未定案,或許正因為他堅持「樓地板應設在四萬」之故。果若如此,李翔宙出任退輔會主委,或有「忍辱負重」之意,而非全為了「求官」。然而,李翔宙後來之所以備受責難,則是因為「榮民榮眷基金會」董事長改選,在陳俊生當選後,卻又配合蔡政府政策強予撤換,改由民進籍的李文忠出任。蔡政府這種不尊重民主程序的作法,讓外界側目,最後的責任卻由李翔宙扛起,豈非形同代罪羔羊?
除了李翔宙,不難想像,李大維的處境也可能頗為尷尬。蔡政府為了打通「新南向」之門,運用了許多不對等、甚至可謂一廂情願的手段片面開放免簽;以李大維的外交專業,真能苟同嗎?再說,把蔡英文月底出訪南太平洋友邦的行程取名為「尋親之旅」的,不正是獨派色彩濃厚的外交部次長吳志中嗎?李大維又作何感想?
從「忍辱負重」到「代罪羔羊」,是綠朝老藍男的一條「無間道」,這是退黨也無法閃避的煎熬,更是藍綠和解無望的黑獄。

【重磅快評】一天兩硬頸 李永得用錯地方了

.【重磅快評】一天兩硬頸 李永得用錯地方了
.【重磅快評】習近平大膽提民主 將成十九大後最大懸念
.【重磅快評】戴奧辛資歷顯赫 大閘蟹卻從不驗這一項

.【即時短評】芬普尼蛋不開罰 合法業者情何以堪?
.【重磅快評】熱臉要貼冷屁股 莫拿免簽充當外交解憂劑
.【重磅快評】硬把蝦皮搞成陸資 小心打到小英和陳菊
.【重磅快評】陳時中的幽默 讓低薪年輕夫婦笑不出來
.【重磅快評】看4年前的柯文哲 吳敦義沒時間再蹉跎!
.【重磅快評】地方開第一槍 雲林社區拒絕太陽能板包圍
.【即時短評】國民黨地方主委直選 2018提名布局前哨戰
.【重磅快評】語言政策的邯鄲學步化
.【即時短評】全民不再「菜英文」 國力一定強?
.【即時短評】嘉市「剪髮」節能無厘頭 噱頭大於實效
.【重磅快評】川普是不是瘋了
.【重磅快評】搶攻國語日報 教育部戰力不輸黨產會
.【重磅快評】蔡英文內外交迫 應回歸中華民國
.【即時短評】農業補貼 是一帖裹著糖衣的毒藥
.【即時短評】為何15年前金城武的台灣觀光廣告好看
.【重磅快評】外交管兩岸 賴揆真心話成了小英的夢魘?







【重磅快評】一天兩硬頸 李永得用錯地方了


2017-10-18 16:47 聯合報  主筆室

李永得今天赴立法院內政委員會接受備質詢,反嗆立委 徐榛蔚 。圖/擷取自國會頻道



客委會主委李永得無疑是今天最紅的閣員了,一早被爆料去年底赴泰國考察時,妻子邱議瑩也跟著出訪,他理直氣壯說,不能是因為邱是他太太,就不能關心客家事務,而且他妻子是全程自費,他還強調:「下次還會帶她去」。
到了下午,李永得的火氣還是不小,他和藍委徐榛蔚互槓,徐榛蔚批評中央對東部客家鄉親不重視,補助款差西部一大截,希望給予一樣強度的支持。李永得反嗆徐:「如果給10億,你要做什麼?」,還說:「我是對你非常的有意見」。
不理會外界對攜眷考察的質疑,還說下一次仍會帶妻子隨團考察;怒嗆立委「給你10億要做什麼」、「對你非常有意見」。李永得一天兩次「硬頸」表現,確實寫下綠朝政務官另一項記錄。但也讓人質疑,李永得的硬頸精神用對了地方嗎?
客委會主委出席泰國客家同鄉會大會,考察產業發展,本屬無可厚非,關心客家務的立委隨團考察,也無不可,但李永得應該先想想,他可是行政院客委會主委,而非屏東縣的「客委會主委」,關心客家事務的立委,恐怕也不是只有邱議瑩一人,客委會行前有無知會、邀請其他相關委員會的委員?如果沒有,難免有爪田李下之嫌。    
即使李永得思慮周密,事先設想周到,邱議瑩的旅費食宿都自行負擔,但再怎麼說,還是剝奪了其他立委關心客家事務的機會,邱議瑩當然可關心客家事務,但其他立委就不行嗎?公務上,李永得的安排難稱周詳,縱使沒花到公帑,民眾也難有好的觀感。                 
徐榛蔚對李永得的質詢,則又一次暴露李永得思慮不周之處,徐是以立委身分質疑客委會對東部客家事務的補助不如西部,李卻以「如果給10億你要做什麼?」、「我是對你非常的有意見」反擊,予人角色錯亂之感,這場景彷彿是李永得在質詢徐榛蔚。
設想,如果換個立委質詢,李永得會這麼嗆辣嗎?如果換作是邱議瑩質詢,李永得敢這樣答詢嗎?如果李永得那麼重視妻子關心客家事務的權益,那麼也該尊重其他立委關心客家事務的權利吧!  

【重磅快評】習近平大膽提民主 將成十九大後最大懸念


017-10-18 15:03 聯合報  主筆室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19大報告中提出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與改變。圖擷自中國央視視頻


習近平十九大報告最重要與凸出的部分,是他提出了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與改變。他說:「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
他進一步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這是針對1987年中共十三大報告中提出的社會主要矛盾而說的,當時的報告提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論,並把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表述為:「我們現階段所面臨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
更早之前的矛盾則是階級矛盾,所以要一再地進行階級鬥爭,但到了十三大時,十三大的報告認為,階級矛盾已不是主要矛盾,但仍然存在,因此階級鬥爭一定範圍內也還會長期存在。
習近平這次改變了十三大以來的對於社會矛盾的認識,認為主要矛盾已變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與「不平衡不充分發展」兩者之間的矛盾。
接下來的這部分最為重要,他對這個矛盾進行了申述,他說:「我國穩定解決了十幾億人的溫飽問題,總體上實現小康,不久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廣泛,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
他說,「同時,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總體上顯著提高,社會生產能力在很多方面,進入世界前列,更加凸出的問題是發展不平衡、不充分,這已經成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約因素。」
這一整段文字竟然在新華社一開始刊登的這一段落的摘要中消失了,原因暫不清楚,但很可能是黨內有人對此並不認同,於是刻意予以遮掩。因為,整個段落中,就單單缺少這一段,不免讓人懷疑就是宣傳部門對此仍有疑慮所致。
這裡頭,習近平罕見地提出了人民對「美好生活需要」的要求內容,他共提出了六個要求,而站在首位的竟然是「民主」!這六個要求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與環境。
不只是第一個要求令人眼睛一亮,連第三、四個要求都是西方世界近年經常提及的概念,即公平與正義。
這一段十分令人驚喜的文字,一方面顯現了習近平對於中國大陸的矛盾變化認識準確與深刻;一方面也展示了他敢於面對這個矛盾的勇氣。
不過,依照過去各方對於中共的政治改革幅度長期感到失望的經驗 ,這個提法仍可能只是習近平的一種表面或形式上的宣示,以表達他作為現在的領導者對於此刻社會的尖銳矛盾並非無感,也有意採取一些步驟與措施進行改革。
但中共是一個龐大的執政機器,它最終的改革作為,往往因為禁不起執政利益的誘惑,不是無疾而終,就是只邁開很小的步伐。更何況,中共對於「民主」的定義,與西方世界大相逕庭,或許習近平只是想在人民大會代表的選舉等細節上作出一些調整,而不是大刀闊斧甚至是顛覆性的體制改造。
然而,既然習近平已經舉出了「民主、法治、公平與正義」的價值,十九大後的中國大陸如何開始向民主的險途跋涉,將是人民寄盼的最大懸念。

【重磅快評】戴奧辛資歷顯赫 大閘蟹卻從不驗這一項


2017-10-18 10:57 聯合報  主筆室

大閘蟹出口香港遭驗出戴奧辛,衛生福利部與桃園農業局蟹養殖場取樣。圖/桃園市政府農業局提供



桃園一家大閘蟹養殖場銷香港的大閘蟹被港府驗出含世紀之毒戴奧辛,香港沒人關心這件事,台灣卻像被大麻蜂叮到,中央農委會、衛福部、環保署,在地桃園市府相關局處全大動作稽查、移動管制。這事兒怪,台灣外銷產品被抓出包何時被如此大動作檢視?

原因揭曉,本土大閘蟹從來不曾與戴奧辛掛鉤過,因為水產品從來不曾檢驗過戴奧辛,只檢驗硝基呋喃、黃胺素、孔雀綠等藥物殘留,沒想過養殖池可能遭戴奧辛汙染,更該檢驗。未驗戴奧辛,自然養殖水產品沒有戴奧辛殘留問題。
把關食安竟然不檢驗戴奧辛殘留還真匪夷所思。1970到90年代美國無線電公司〈RCA〉設廠桃園,將含戴奧辛等項毒廢水排入廠區,進而汙染土壤、地下水,造成大面積廠區被列入「汙染整治場址」,禁止開發利用;今年1月泰豐輪胎廠大火又增加桃園市戴奧辛的份量,但政府把關食安竟然不驗戴奧辛。
自產的巨量汙染源之外,活動的戴奧辛流竄,桃園也是重鎮。4月戴奧辛蛋事件,很大數量的汙染蛋是桃園一家大型蛋行批發出去。桃園這麼顯赫的戴奧辛資歷,空氣、土壤、地下水都有遭汙染的疑慮,但養殖水產品竟然未檢驗戴奧辛殘留。
類似烏龍還不止大閘蟹一項。國慶前兩天高雄全境臭味瀰漫,民眾被燻得受不了,打爆市民熱線要環保局查空汙源頭,環保局還算勤快,工業區、石化廠、染整廠一路查到夜市,之後告訴市民「儀器顯示無汙染」。
市府這般查空汙立即遭公衛學者打臉,指人體對氣味的嗅覺是ppb〈10億分之1 〉的濃度規格,空氣中汙染物濃度只要有幾個ppb,就覺得臭,但市府稽查員的檢驗儀器是ppm〈百萬分之1〉規格,空氣中臭到1000ppb臭死人,環境稽查員的儀器才有反應。
政府如此的食安、環境、健康把關邏輯還真非常人所能及,就像國小學生健康檢查,身高、體重…,但沒有蛀牙項目,因而宣稱國小學童牙齒狀況良好,全無蛀牙問題一般荒唐。

去梯言/十九大,看什麼?

.回響/中火停轉 去掉最大空汙元兇
.「跟屁論文」的「前瞻目標」
.去梯言/十九大,看什麼?
.技職緊箍咒 農村缺工難解
.打工度假…農業炒短線 就怕一陣風
.兩岸融冰 口頭善意還要政策誠意
.不想惹事上身 學校愛採最低標
.偏鄉教育第一課 培養穩定師資


udn 論壇電子報http://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18929/web/







去梯言/十九大,看什麼?


2017-10-18 03:32 聯合報  公孫策

十九大後,習近平將會就兩岸關係提出新主張。 法新社



舉世矚目中共十九大,外媒都鎖定一個焦點:習近平是否會延長任期。而我更在意的是,習近平跟他新建立的領導班子如何互動。
習近平很強,能力作風都強,中國在他的第一個五年任期簡直勢不可擋。世界各國對中國雖怕卻又愛,因此他們關注習近平的任期,如果他確定要延長任期,各國(尤其是美、日)的皮都得繃緊點—這是外媒關注習近平任期的原因。
可是台灣不一樣,兩岸關係事實上已成為國家首要之務。然而,擔心習近平權力更集中會對台灣不利,卻是不對的判斷。個人認為,習近平的心愈大,台灣愈安全。因為他的「中國夢」看的是歐亞大陸,所以將重點放在一帶一路,相對而言,台灣問題的順位並不在前面(只要不「鬧事」)。另一個有待調整的思考是,只要中國持續成長,台灣必然更好(只要不成為「敵人」)。反而是,一旦中國的成長停滯,香港、台灣會先倒楣。
這是我在意習近平下個任期的領導作風的原因:如果習近平成為專制強人,他在位時兩岸可能沒問題(因為經濟成長仍能維持),但是「習後」的領導人會承襲他的權力與作風,卻未必能維持中國的國力成長,屆時海峽會起什麼波濤,無法預測。
有人說「習近平的權力比毛澤東更大」,然而,權力大不是問題,權力者的作風才是問題。歷史上公認的兩位雄主,漢武帝與唐太宗作風就不一樣。
漢武帝沒收了西漢初年的丞相權力,沒人可以改變他的意志,可是,他在位時沒問題,他一死,大漢帝國就開始走下坡;唐太宗同樣權力集中,同樣天威難測,貞觀之治兩位名臣「房謀杜斷」,卻說明了唐太宗會聽取幹部意見。
中共十九大前夕,政治局委員、常委接二連三落馬,之江新軍一個個露頭,無疑的,決策圈將是清一色習近平人馬,鄧小平建立的集體領導模式似乎將不再能維持。然而,習近平跟這些嫡系幹部的互動模式,也就是十九屆的政治局常委會是一言堂,還是「君臣共議」,將影響「習後」的中共決策模式。
論者多認為,既然清一色都是習近平人馬,當然是「一言堂」,但其實未必,就看習近平自己怎麼想了。

「跟屁論文」的「前瞻目標」
黃光國 ∕ 台大心理系名譽教授(台北/聯合報
自然出版集團最新公布「二○一七自然指數排行榜」,列出去年在物理、化學、地科、生物等自然科學領域論文研究表現傑出的五百大。台灣的龍頭大學台灣大學排名第一四八名,竟然比排名第八十六名的蘭州大學大幅落後六十二名!

對近年來台大在各項科研指標排名上出現的「滑坡」現象,台大行政主管的典型解讀是「金錢萬能說」。舉例言之,今年六月台大教務長郭鴻基受訪時曾經感嘆,南韓、大陸、港澳、新加坡等國家,近年來都大幅擴張高教經費,反觀台大一年經費只有一六○億元台幣,約卅五億元人民幣,略高於大陸蘭州大學。不料現在經費還略輸台大的蘭州大學,在自然領域的學術表現,其排名竟然大幅領先台大。如果「金錢萬能」說能夠成立,為什麼經費比蘭州大學多的台大,竟然無法維持住對蘭州大學的優勢?

台大研發長李芳仁指出,大陸現在推「雙一流」大學,在「給經費」和「設目標」上,都比台灣有魄力:台灣卻還忙著搶計畫經費,「還沒跟外面打仗,就自己打得頭破血流」。這也是典型的「金錢萬能說」。問題是:二十年前,台灣在國家預算寬裕的時候,政府在「給經費」方面也是十分的「有魄力」,什麼「追求卓越計畫」、「五年五百億」、「頂大計畫」,大把銀子拚命揮灑,卻不懂如何「設目標」,合理評鑑學術研究的成果。結果所謂的「頂尖大學」,就出現一批「卓越教授」,他們拉幫結派,搶學生、搶經費、買貴重儀器、教學生套用西方流行的研究典範,用「跟屁」(follow up)的方式,大量製造「輕、薄、短、小」的「垃圾論文」。

二十年下來,台灣教育及學術部門的行政主管已被一批以「論文掛名」博取權位的大小「學閥」把持。所謂「頂尖大學」的研究倫理幾乎全面崩潰,教育部長、中研院長、台大校長相繼出事,教育部和科技部的權力結構卻「不動如山」,他們還想搞「玉山計畫」,讓大把鈔票直接送入「學閥」口袋,連「養小鬼」的經費都可以撙節下來。

李芳仁說,這是「國家策略的問題」,台灣高教要有「前瞻跟長遠」的計畫,要有三至五所大學,跟美國一流大學比拚,且「設定幾年內要達到目標,得到諾貝爾獎」,評估需要多少經費,讓大學努力。

這個說法不能說錯。問題是:從「一九九四教改」啟動以來,在「廣設高中大學」的國家政策之下,台灣各大學一直是用「全民大煉鋼」的方式在製造「跟屁論文」。學術資源高度稀釋,大家只能一起沉淪。在台灣學術界普遍用論文掛名的手段,鞏固教授權位的時代,教育部和科技部還能設定出什麼樣的「前瞻目標」?


 
技職緊箍咒 農村缺工難解
張鐸 ∕ 樹德科大副教授(高雄市)/ 聯合報
報載政府鼓勵青農回鄉欲翻轉農業,農委會想到的是以年輕人去澳洲打工度假的模式,以解決青農對農村缺工的困境,並將跟教育部、勞動部協調可行性。
其實台灣各縣市本來就有農業專科學校,長期以來培育無數的農業技術人才,但在廣設大學之後雖仍有少數的農業專科學校存活,但這些農業學校以及其他的高職、五專、三專學生,畢業後並不是要投入藍領階級的技術職業行列,而是要去念科技大學,畢業後加入白領階級。不是自己不願意,而是被整個國家氛圍、社會期待以及家庭因素綁架了。

教育部每年推算科技大學預估報考人數,是將全國高職畢業生納入計算,也就是從國家立場,也是希望高職畢業生統統去念科技大學,而全國科技大學也據此人數擬定各種招生策略;再者,鼓吹三創(創意、創新、創業)的風潮,導致每一所大學都在舉辦三創相關競賽,學生被企盼去當賈伯斯、馬雲、祖克柏,藍領技術又有誰去理會、去在乎?最後,家長們養育小孩,也是以送入大學為指標,絕不是以高職畢業為滿足。

在我國目前這樣的技職教育的緊箍咒束縛下,不僅農委會找不到解套方法,連工商業也都束手無策。當心裡嚮往的是白領工作的科技大學畢業生,國家期待他(她)們應該投入藍領行列,會不會比登天還難?於是政府相關部門就想辦法將只求白領工作且不具藍領技術的科大畢業生往藍領職場送,填補藍領人才之不足。

在無法改變大環境的前提下,教育部編列經費主導科技大學無論在課程規畫、實習、產學合作、技職再造、開設產業學院、延攬業師等任何可行的辦法,儘量將科大畢業生送到企業手中。但這樣一廂情願的做法,其結果是可想而知,否則「缺人才」就不會出現在工總白皮書的五缺項目中。

倘若,學生在就讀技職學校之前並不清楚自己未來的工作是什麼,學校不能教授針對該工作的專業技術,而且單方面由技職教育老師們以執行教育部主導的計畫方式,揣摩企業需求,是很難產學緊密結合的,這樣的技職教育是失敗的。

當農委會主委問既然澳洲可以打工度假,台灣為什麼不能讓年輕人走入農村當農工的同時,可否了解一下農民要的是短期打工?還是長期人力?若要長期人力,我們的緊箍咒拿掉了嗎?


 
兩岸融冰 口頭善意還要政策誠意
李坤隆 ∕ 大學教師(高雄市)/ 聯合報
民進黨上台之後,兩岸關係停滯,這是被預期的結果;但是個人比較無法理解的是,當初民進黨說得天花亂墜,為什麼現在只剩下口頭上的善意而已呢?
從國台辦多次提到兩岸政策有延續性可知,「兩岸和平發展」仍是十九大後的對台方針;但北京對蔡英文總統開出的條件將愈趨嚴格,顯然在這一年多來的兩岸互動中,對岸並未感受到民進黨政府的誠意。

為了讓兩岸關係更和緩,民進黨政府應該有新的思維:

第一、不要閉門造車:民進黨長期對於對岸都是間接性了解,大多數資訊都是經由轉達,然後加上臆測,這不僅無法精確,更容易產生誤解,甚至有閉門造車之嫌,因此,建立直接溝通的管道絕對是當務之急。

第二、大方敞開心胸:現在中國顯然與民進黨過去認知的中國大相逕庭,尤其民進黨研究中國政策的人士有限,也沒有接納更多意見的人士參與,在這樣的情況下,恐怕就難有突破,甚至在過度保守的情況下,會出現判斷錯誤的可能性。

第三、少點政治語言:民進黨上台後的表現,太多政治性語言,所展現的就是缺乏誠意,不僅無法跨越兩岸相互猜疑的藩籬,恐怕連凝聚國內基本共識都有相當困難。

如今,民進黨面臨的不僅是陸客大幅減少,及國際空間被壓縮的困境,還有國內經濟發展無法大步向前,歸根究柢,恐怕還是在於兩岸關係不佳所致,而民進黨政府在兩岸政策中缺乏誠意才是關鍵。


 
打工度假…農業炒短線 就怕一陣風
翁煙源 ∕ 藝術工作者(宜蘭市)/ 聯合報
聯合報昨天頭版刊載農業缺工,農委會主委「新構想」,讓年輕人打工度假。筆者恰於雙十連假全台走一圈,幾乎皆繞著部落農村走,看到的一些農村現象,覺得此構想有商榷的必要!
從宜蘭出發,看到農田在二期稻作間皆休耕,目前放水耘田,只留一叢田箐,待驗收領補助款,偶有成花海供欣賞後再當綠肥。而花東縱谷的二期稻作,又結穗在風中搖曳,地域氣候致二期休耕或續作有別,「打工度假」的時段會有別。

到了台東,幾乎都在以農獵的排灣部落裡,有部落族人冒著豪大雨齊聚上農作植物課程,且在陡坡上種植小米等作物,特別蘊含著自然生態農法;不似有些國有林地被承租來種植經濟樹種,甚至將宜蘭的金棗也移種在此,這是原住民與平地人的思維有別。

在屏東潮州,與販售農產品的攤商農民聊聊,他們說:一年三百多天的大太陽下,一大片的農田不灑農藥,沒人去抓蟲,作物怎存活?

但彎進萬巒深山林內的一處有機農園,主人聊及,確經多年才有些成果,本身是農經博士,在產銷實作的經驗中有因地而不同的結果,經營多年能打平可不容易,這也是傳統農法與有機農業的不同。農場因有年輕人願長期幫忙,才能放心許多,從選苗、育種、耕地耕作到出貨都已駕輕就熟,也許這才是農民的需要的人才及人力。

到南投,在中興新村住一段時間,見勤奮的農民搭架的絲瓜棚,宛如大型的裝置藝術,他們是大地藝術家,不知年輕人有沒如此耐心?

回到老家後龍大山,國小同學有機作物有口皆碑,尤其對土地的鍾愛,連齊柏林也在「看見台灣」裡拍入鏡,握著她那因耕作而有些粗的手,自嘆弗如。

再回首蘭陽平原,良田裡種好多的大別墅,唯有大南澳的沖積扇平原,還留有農村風光,「打工換宿」的農作方式,也許在那兒不難,因離都會區不遠,而蘭陽平原也有民宿農場業者,闢個小畝田,讓遊客稍稍體驗而已。

在宜蘭不少年輕人投入有機及自然農法的耕作,但泰半都是承租,讓他們可以永續經營,且讓全省年輕人願回去部落或農村長期耕作,方是根本之計,「短期打工」也許只會在一陣熱門後而煙消雲散。


 
偏鄉教育第一課 培養穩定師資
陳添丁 ∕ 國會聯絡人(竹縣竹北)/ 聯合報
聯合報系願景工程喚起社會對偏鄉教育之重視,欣聞立法院近期將排審偏遠地區學校教育發展條例,於審議前夕,針對偏鄉定義及穩定師資等主要爭點拋磚引玉,以期集思廣益使該條例更臻完善。
一、偏鄉定義:綜觀行政院及各委員版本,共識皆以交通、文化、經濟及基礎建設等要件,授權教育部認定之,以保有彈性。參酌日本經驗,其對偏遠地區之畫分是按「標準分數」(如地理位置偏僻或從學校到公共設施距離等)和「調整分數」(生活環境不利性或自然環境惡劣的地方)指標之總和,將偏遠地區學校分為一至五個等級。

反觀我國實務上各縣市對偏鄉學校亦分有偏遠及特偏兩類地區,故立法通過後宜分級給予學校不同程度之資源挹注,以落實垂直公平,對差別特性者給予差別之對待。其次因交通等審酌要件具變動性,應定期滾動修正偏鄉學校名單。

二、穩定師資:偏鄉教育發展最大困境為師資不穩定,行政院版本所提對策為綁約六年,應是參考現行地方特考之作法。此外以東北角學校為例,服務滿三年以上代理教師占六成,另有五成居住於當地,並有九成無合格教師證之教師願意接受師資培育課程,爰具體建議:

首先,鼓勵在地取才培育,授權地方政府得為偏鄉教育發展需要,保送偏鄉在地學生至師資培育大學就讀,於畢業後返鄉服務,因師資來源為在地人才回流,故可適度舒緩偏鄉學校師資流動率高之窘境。

其次,為激勵經長時間考驗仍選擇留在偏鄉服務,且無合格教師證之代理教師,建議可協調師資培育大學針對服務滿一定年限之現職代理教師開設師資培育課程,以鼓勵其取得合格教師證,為偏鄉招來有熱誠投入之教師。

曾有偏鄉教師對我說「照顧了別人的孩子,就忘了自己的孩子也要照顧」,故如何在偏鄉學童受教權及教師個人生活需要取得一平衡,是對偏遠地區學校教育發展條例立法之期待。


 
不想惹事上身 學校愛採最低標
洪銀娥 ∕ 資深教育工作者(金門烈嶼/聯合報
拜讀十六日民意論壇「走錯路的『最有利標』修法」一文,想起數年前任教學校畢業旅行攸關招標情事。
學校公告採行「最低標」—價格最低者得標。但得標廠商取得權利後,竟然更動當初標示之義務—取消行前說明會、取消提供相關配件;全校畢業生搭機分布各個不同時段、不同班機,有被安排機場大廳吃便當、住宿農場髒臭無比,隨行家長也在聯絡簿反應「噁心」……

採行「最低標」,價格低就可以勝出,廠商不關心品質和日後口碑。若採「有利標」—由素有好口碑的廠商承辦,但政府為免招標單位「圖利廠商」,規定必須檢附一堆證明文件、報告說明,還要接受監察查核等,因此,學校大多採「最低標」,比較不會惹事上身。



回響∕中火停轉 去掉最大空汙元兇
2017-10-18 01:16 聯合報  李允中/亞太創意技術學院執行長兼通識教育中心主任(台中市)

台中火力發電廠。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這兩天,聯合報「挑戰1.5℃ 減碳台灣.還我呼吸權∕嚴打空汙源」系列報導,對台灣所面臨的空汙問題,皆有詳盡報導。作為台中市民,筆者除對上述相關報導感受強烈之外,更寄望借本文提出提醒,讓台中火力發電廠停止運轉,絕對是台灣空汙問題解決的「重中之重」!具有指標性的意義,也相信許多台中市民有同樣想法。
首先,根據台中市府研考會上月民調,百分之九十二受訪者認為,全台灣有二成發電量來自中火,收益繳回台電台北總公司,汙染卻留在台中,對台中市民相當不公平!台電應加速更換低汙染發電設備。

連鄰近好山好水的南投縣環保局長方信雄也說,南投境外的固定汙染源主要是來自台中火力發電廠與台塑六輕,隨風擴散到埔里、竹山等地。台中市環保局長白智榮則指出,台中市政府目前執行的「三大空汙對策」,要求台中火電力發電廠配合發電降載及減少排碳列為首要對策,執行至今,中火已配合降載廿二次。

其次,以公共財政角度,若比對前瞻計畫中「綠能建設」的預算花費及環保署新徵空汙費措施,讓中火停轉幾乎可說是前瞻計畫對解決台灣空汙問題所能產生最直接效益。

根據前瞻的「再生能源」的配置設計,中火所提供全國五分之一發電量,在二○二五年後,剛好由太陽光電與風力發電等乾淨能源取代,實現非核家園目標,但相關花費分別達九三九五億及四七八億之鉅!加上台電在一○三至一○九這七年所編列的九百多億「既有機組空汙改善工程計畫」及每年上繳三到五億的空汙費,顯然在追求穩定能源供應與解決空汙問題間求取平衡,已造成國家財政花費,極大的排擠效應。可惜,雖然我們可由上述計畫花費看見,政府從中央與地方似乎很有決心解決空汙問題;但不可諱言的,落實到實際執行層次,仍有許多有待改進的地方,也有賴全體國民配合響應。

例如二○二五年預計能產生四點二GW,一四○億度電的風力發電,需建置一千架風車機組(陸域四五○,離岸五百到六百),其中離岸風電所提的九件計畫,竟只有二案獲得核准(一八○個風車機組,發電量僅約一GW),其他七案因顧慮鳥類遷徙、施工噪音與保護文化資產等因素,需補件再審,也延誤風力發電架設進度,殊為可惜。

另外,當台中市府上月做出奇怪民調指出,百分之四十三受訪者認為「自己也應該對空汙負責」的同時,是否應採取更實際的行動,協助市民擺脫「罪惡感」?台中市政府「三大空汙對策」中,其中一項就是補助車主汰換二行程機車,且數量堪稱全國第一。事實上,中科后里園區廠商最近推出自行設計、號稱是目前國產最經濟實用的電動機車。市府是否考慮就地取材?



方祖涵/按讚惹出的天大麻煩

.方祖涵/按讚惹出的天大麻煩
.薛承泰/「博愛」與「愛博」之間
.羅智成/尋找部落

.王正方/小程和他的廖老師
.嚴震生/美國人露出肩膀的權利
.林中斌/王岐山十九大應會留任
.葉銀華/什麼是金融政策?
.馬凱/海峽風雲日亟 台灣能不自強?
.黃介正/中華民國106歲生日快樂
.洪蘭/2年學會說話 卻要用一生學不說話

.王健壯/蔡英文的兩岸政策似乎要變
.周行一/老人化社會與人文社會科學
.施振榮/從王道談「官不聊生」與「民不聊生」
.盛治仁/人生5個思考題
.方祖涵/企業與地方的共生
.范疇/再度建議國民黨改黨徽
.劉維公/當代病態民主的神救援話語術

.嚴震生/南比亞、尚比亞、甘比亞







方祖涵/按讚惹出的天大麻煩


2017-10-18 03:3 2聯合報  方祖涵


「古巴飛彈」查普曼在去年大聯盟總冠軍賽八天比賽總共上陣五次,投了七點二局,遠超過一般球隊守護神能夠主宰的份量,是小熊打破百年魔咒最大功臣之一。從查普曼上大聯盟開始,手上超過一百英哩的速球不但讓對手打者難以捉摸,更是球迷津津樂道的奇蹟。
小熊拿到冠軍後不到一個半月,查普曼就以自由球員身分回到紐約洋基。在加盟記者會上,他直言批評小熊總教練麥登,說自己被過度使用,有些比賽根本不需要他上場,可是麥登作了錯誤的調度。
麥登是現在大聯盟公認最厲害的總教練,查普曼心生不滿的批評,對麥登地位沒有太大影響,相反地,破壞的是查普曼在芝加哥球迷心裡的印象。此外,球員合約裡對選手批評球隊的行為經常有嚴厲規範,查普曼質疑總教練的調度,就算沒有違約,也會讓未來想雇用他的球隊從此多點戒心。還好聰明的麥登聽到這段話,只是再度感謝他的貢獻,「沒有他,我們就沒有冠軍」,事情就算過去了。
結果,今年季後賽查普曼又惹上麻煩。
在遭遇印地安人的第二戰,洋基隊總教練吉拉迪錯失一次誤判挑戰的機會,換投時間也頗受質疑,搞砸這場本來可以贏的比賽。查普曼上陣投兩局無失分,還是無法挽救輸球的頹勢。不過儘管賽後球迷罵聲不絕,球員當然知道此時應該噤聲,專心回紐約主場準備接下來的硬戰……
除了查普曼以外。
眼尖的記者與球迷發現一則罵吉拉迪是智障的IG貼文底下,按讚的人竟然包括「古巴飛彈五十四號」,那就是查普曼本人的帳號。於是已經灰頭土臉的吉拉迪又被媒體取笑一番,看來球季還沒結束,旗下球員已經希望他打包走人了。
隔天發現情況不對的查普曼趕緊跟球隊與總教練道歉,說是不小心按到讚,不過就像去年事件一樣,傷害已經造成。他在加盟洋基後發生家暴醜聞、受傷,然後再度搞出批評球隊的麻煩,儼然變成經常讓管理階層頭痛的人物。
在透明的網路世界,按讚愛心笑臉哭臉不只是抒發心情,更是一種積極的表態。由於美國總統川普的爭議性,欣賞他的職業運動選手多數都選擇默默支持,以免影響自己的形象。在社群媒體關注國民隊強打哈波妻子的人,卻可以輕易發現她經常在批評反川普人士的推特貼文按讚,裡面甚至包括帶種族爭議性的話題,換句話說,她是川普鐵粉。
雖然川普貴為美國總統,非政治人物通常對他保持距離,尤其在國民隊所在的首都華盛頓,支持川普並不是受歡迎的政治立場,哈波身為白人又是虔誠摩門教徒,妻子在有意無意間表態,難免會影響本地將近半數非裔居民的觀感。不但多按幾個讚,就會少賣幾件球衣,這些在社群媒體塑造出的形象,更像查普曼捅出的古巴飛彈危機一樣,將會長期影響選手的職業生涯。
反正,下次按讚以前,大家都要想想被別人看見的後果,因為網路世界,真的是一步一腳印!
(作者為運動文學作家)

9月
.葉銀華/家族企業之傳承機制
.李清志/美感的喚醒
.薛承泰/Seafood 什麼是文白比?
.廖玉蕙/不是放棄,是珍愛和疼惜
.黃介正/國防安全智庫的「十誡」
.葉丙成/體改打假球,教育部何以默然?

.王健壯/最困難的事 蔡英文還沒做
.朱宗慶/優勢與重視
.蘇蘅/民粹政治與社群媒體造神
.林中斌/太陽磁爆、大地震並無關聯?
.陳立恆/缺電?我們缺的是「自知之明」!
.盛治仁/第三次政黨輪替 民主扎根了嗎?
.洪蘭/閱讀是習慣不是本能 須從小培養

.方祖涵/天災行銷學
.王正方/我是王正中的弟弟
.施振榮/「物聯世界、智源台灣」
.賴英照/看見內線交易
.王文華/英雄所「睡」略同
.馬凱/當心啊!走在懸崖邊的世人
.葉銀華/公司治理最後防線失守

.王健壯/蔡英文強勢領導面臨考驗
.周行一/雇人不再靠學歷
.嚴震生/司法獨立,肯亞優於台灣
.薛承泰/世大運與日全食
.林中斌/拉古薩:自由繁榮和平的小國
.黃介正/美亞太政策鐵三角到位
.方祖涵/槍口下,不滅的記者魂

.劉維公/台灣文創產業政策的唐吉訶德症
.范疇/爭論文言文比例?沒開竅吧?
.馬凱/天賜良機讓台灣再領風騷


8月
.盛治仁/謝謝你的競爭
.廖玉蕙/別拿過去的錯誤恐嚇未來的可能
.洪蘭/簡單就是美 文言文很潮的!
.葉銀華/應避免傷害台灣的抗爭活動

.王健壯/逢課綱必鬥不累不煩嗎?
.余光中/免繳遺產稅的現金
.嚴震生/川普眾叛親未離,執政聯盟解構中
.林祖嘉/前瞻計畫絕不可以包裹表決
.葉丙成/政府,勿再把學校當業績提款機!
.蘇蘅/政治道歉的傲慢與偏見

.黃界正/沒有巴農的白宮與亞洲
.李清志/鳥不生蛋的魅力
.朱宗慶/「察言觀色」的正向思考
.陳立恆/天人合一也需要知行合一
.盛治仁/務虛的政治,務實的生活
.張俊彥/創造價值才是創新:談教育和科技的創新
.薛承泰/社會責任是「偽君子」嗎?

.方祖涵/被識破的是投球動作,還是假消息?
.王健壯/蔡英文的問題在哪裡?
.王正方/君子和而不同
.施振榮/企業家族 傳承無形信念、價值更重要
.馬凱/謀大位者要除三大害
.周行一/大學的進步需要永續的基金
.嚴震生/美國參議院的「核子選擇」

.黃介正/美中兩岸關係時間表
.高朗/朝鮮半島危機,不能心存僥倖
.葉銀華/公司為誰而治?
.洪蘭/看見誠品 成就閱讀
.薛承泰/公教樓地板32160 年改的5個魔咒
.盛治仁/看透生命迷霧 走不一樣的路
.方祖涵/老派的英雄對決



7月
.劉維公/講清楚說明白,假新聞一樣來
.王健壯/NCC應該做鋪路的人
.蘇蘅/挺媒體的蓋茲 台灣有沒有?
.葉銀華/高調做公益 好嗎?
.朱宗慶/時間.心境
.李清志/星巴克女神vs.日本藝伎
.陳立恆/氣與眼,台灣前瞻的活棋之路

.施振榮/突破價值與平衡盲點 邁向矽文明
.葉丙成/請問政府,體育改革做不做?
.黃介正/人民解放軍的歷史挑戰
.林中斌/無神論大國 宗教興起
.薛承泰/加碼20億,保20萬生育?
.盛治仁/陸客不來「爆買」的衝擊與機會
.嚴震生/原是最幸福一代的提前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