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24日 星期日

經濟日報社論/由雞蛋、乳品看加入CPTPP困境

udn 論壇電子報.歷史報份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04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  聯合報社論/勇消不能冤死,請給消防員平安回家的許諾
◆  聯合報黑白集/食安未解,民主停更
◆  經濟日報社論/由雞蛋、乳品看加入CPTPP困境







經濟日報社論/由雞蛋、乳品看加入CPTPP困境


2023-09-24 04:20  經濟日報/ 社論
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 圖/聯合報系資料庫


最近國內為了解決蛋荒,緊急由國外進口雞蛋,隨著採購內容曝光,衍生了不少爭議。除了採購過程合法性外,政府也應注意由不同國家採購,是否有獨厚特定國家台灣目前雞蛋關稅高達30%,政府為鼓勵進口,除了吸收關稅外,也負擔5%營業稅以及其他管銷成本,目前說法是所有進口雞蛋補貼條件都相同。

然而我國是由多國進口雞蛋,篩選過程是否公平透明?補貼各國條件是否有差異?以及是否有其他國家業者不得其門而入?若有上述任一情況存在,即顯示台灣對進口雞蛋補貼幅度因國而異,抵觸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最惠國待遇原則,可能會引起受影響國家質疑。

特別是由各國進口數量及運輸方式差異,總補貼金額並不相同,所以除了採購過程公平透明外,也必須做到在排除運輸方式等條件差異後,對於各國進口雞蛋的單位平均補貼相同,才算是符合 WTO 規範

目前政府還無法確保缺蛋不再發生下,未來仍有可能再次補助雞蛋進口,龐大商機必然會引起國外業者關注,所以必須更加謹慎。

國內缺蛋並非一朝一夕,政府先前也補助業者擴大更新生產設備,協助調整轉型,但是為何迄今仍然無法解決供給不足的問題。持續補貼進口短期雖可解決蛋荒,但長期依靠進口,除了國家財政能否支撐外;更應關注是否反而會適得其反,抑制國內業者成長空間。

近日更發生將進口雞蛋簡易轉變為液態蛋,竟將液態蛋標示為台灣生產的離譜情況。雖然農業部為把關不嚴出現認知錯誤而道歉,但卻暴露出諸多問題。

農產品生產地即為原產地,如果連此基本原則都不暸解,欠缺專業知識下未來如何執行原產地認定?更離譜的是目前認定原產地是由農業部下財團法人中央畜產會執行農業部只負責監督,並只為監督不周而道歉,運作模式更是不符合規範。

另外在台紐自由貿易協定FTA)下,台灣在民國一一四年(2025年)即將要零關稅全面開放紐西蘭乳品進口,而引起國內業者質疑。民國一○二年(2013年)簽署的台紐FTA對於開放乳品進口有長達12年的調整期。國內業者之前就表達全面開放紐國乳品進口衝擊非常大;但政府一直沒有積極作為,才發生開放在即,卻因應不及的問題。

乳品與雞蛋問題並非同出一轍,但由此兩事件顯示出台灣參與國際經貿事務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台灣一直自許為是遵守國際經貿規則模範生;更一再聲稱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台灣早就準備好了。

然而雞蛋事件顯示出台灣在國際採購過程中,仍有未盡完整之處;揭露更多資訊外,若涉及補貼更要符合公平原則。特別目前採購雞蛋國家也包括 CPTPP 部分成員國,更應小心謹慎。而在雞蛋原產地認定的錯誤,對台灣申入 CPTPP 更可能是減分。因為在考慮台灣加入時,未來若由非 CPTPP 成員,例如巴西進口雞蛋到台灣,簡易處理即可取得台灣原產地,可以享受零關稅銷往 CPTPP 其他成員;不但影響到 CPTPP 成員權益,台灣甚可能成為非成員國產品「走後門」的漏洞,迂迴輸入 CPTPP 的捷徑。

全面開放紐西蘭乳品進口則在考驗如何在貿易自由化下降低衝擊,因為與乳品相同,台灣農業普遍面臨規模小生產成本偏高等共通性問題;連同乳品,台灣目前共有16項農產品仍然實施關稅配額。未來台灣若有機會進入 CPTPP 正式談判階段,這些實施關稅配額的農產品,勢必面臨對多國同步開放的壓力,衝擊程度遠超過只針對紐西蘭的開放,政府更應早做好準備。

由雞蛋到乳品,顯示台灣經貿制度國際接軌,還有很長的一段路。














聯合報黑白集/食安未解,民主停更


2023-09-24 03:32  聯合報/ 黑白集
農業粉專「Lin bay好油」版主林裕紘(左)近來飽受壓力,昨晚在前立委黃國昌(右)的直播節目痛哭,宣布停止更新粉專。圖/取自黃國昌YouTube頻道


雞蛋風暴迫使農業部長陳吉仲、畜產會董事長林聰賢下台,行政院長陳建仁道歉。但接連踢爆進口蛋問題的農業粉專「Lin bay好油版主林裕紘,也因為家人生命安全遭受威脅,痛哭宣布停止更新,關閉粉專。食安危機還沒解決,民主已被停更。

長期關心農業的「Lin bay好油」,在這場雞蛋風暴中連續揭弊,提出專業見解。他的每一篇貼文都引起媒體注意,每一個數據都讓農業部啞口無言,每一個質疑都擊中陳吉仲要害,每一個批評都使得民進黨選情雪上加霜。

但「Lin bay好油」也因此成為綠營公敵側翼追剿要犯。他與農業部、民進黨和綠營側翼一路鏖戰飽受批評抹黑和恐嚇,不在話下。但一場雞蛋戰爭,農業部長陣亡、行政院長道歉,綠營及其側翼如何不抓狂?

陳吉仲、林聰賢雙辭,畜牧司長也調職,蔡政府止血。但「Lin bay好油」說,雞蛋案「關鍵三巨頭」都落跑,問題將出現斷點,爛攤丟給陳建仁,五千萬顆雞蛋銷毀不易,恐怖的事情才剛要開始。他可能沒料到,更恐怖的是讓他封嘴,製造更徹底的斷點。

Lin bay好油」想繼續勇敢,但不願家人陷入危險之中,只好請支持者原諒他的懦弱。其實,懦弱的不是「Lin bay好油」,而是那些無法解決問題,就解決提出問題者,並把食安和民主一併解決掉的人













聯合報社論/勇消不能冤死,請給消防員平安回家的許諾


2023-09-24 04:51  聯合報/ 社論
生產高爾夫球的明揚國際22日傍晚爆炸起火,火勢延燒超過一天才撲滅,透過空拍畫面看見整間廠房都被強大爆炸威力炸開,現場宛如戰場。記者劉學聖/攝影


屏東科技產業園區製作高爾夫球明揚國際公司廠房大火,造成四名消防員殉職、員工三死三失聯近百傷的慘劇。對於第一線英勇救火的死難消防員只有敬佩與不捨,但是什麼原因導致如此慘重傷亡?相關責任一定要追究到底,絕不能讓勇消冤死。

相較以往幾次重大傷亡火災,明揚廠房大火最讓人不解之處,就是相關各方對於廠區似乎並未充分掌控,火災與爆炸的原因也還是謎團,很難想像這就是號稱科技發達、重視安檢的台灣,在發生大型災害後的應變處置能力。

前天深夜到場的內政部長林右昌說,現場面積達兩萬平方公尺,倉儲非常多,許多易燃物品,持續還有爆炸狀況,出現閃燃。屏東縣消防局長許美雪說,建築物內部有天然氣,消防人員射水以後就發生爆炸;媒體則指消防人員到達前已有爆炸情況。但昨天消防局又澄清說,消防員到場詢問得知廠內囤過氧化物,不能射水,隊員持乾粉滅火器處理,見情事不對喊撤離來不及就爆炸了。相關訊息混亂,但現場指揮官能否充分掌握火場訊息,應是關鍵。

與此相關的是,廠方、政府的消防安檢是否落實並詳實記錄、繪製正確平面圖?安檢後,廠方又是否確實依規定儲放貨物?是否存放了不該放的物品?如果因為資訊不明甚或有誤,以致現場指揮官誤判可以讓弟兄衝火場,殉職消防員豈不是冤死?

另外,身為全球知名球具工廠,廠內消防設備為何未能於第一時間發揮自救功能,以致有員工受困火場,讓消防員必須冒死衝廠區救人?這與廠方是否重視工廠自救,以及是否落實員工自主消防演練密切相關。至於從火苗初起,到消防員衝火場爆炸後的燎原之勢,時間至少有半個小時,期間廠方做了什麼處置?員工疏散是否迅速落實?這些問題都待釐清與檢討。

歷年來,各界對造成消防員殉職的火災不可謂不重視。就以民國一○七年(二○一八年)鄭文燦桃園市長任內,造成六名消防員殉職兩名移工死亡敬鵬工廠大火為例監察院調查直指當時指揮判斷多項缺失並通過糾正桃園市政府根據監院報告當天三位火場指揮官都未詳閱敬鵬工廠消防設備平面圖導致沒有指揮消防員部署水線並採取進出火場的捷徑另外火場指揮官延遲下令撤出導致消防員持續深入火場陷於險境指揮調度失措難以推卸疏失責任

再以鄭文燦市長任內同樣造成六名消防員殉職新屋保齡球館大火為例監院調查結果更是駭人聽聞違建面積高達百分之八十五,「用目測即知」,但縣府違法核發使用執照,任由大型違建存在長達廿年甚至查報時,縣府及鄉公所人員均將違建類別錯誤登載,造成拆除順序延後。該保齡球館自提「消防安全設備檢修申報書六項缺失從未改善,但縣消防局安檢均勾選合格,造成大火時,自動警報、緊急廣播、自動灑水等設備未發生作用,而未能快速查覺、熄滅火災。這些公部門違法失職形同肇致勇消冤死的間接殺手

從民國四十一年迄今,已有一三九名消防員與義消殉職無一不是血淚教訓尤其近十年來殉職的勇消更達四十三位顯示並未記取教訓,近年傷亡更甚。這次,林右昌也說會給予最高撫恤,蔡總統到場關切並指示盡快召開事故調查會;接著,政府會給予一場隆重公祭。但對於全體消防員及其家屬來說,真正要的絕不是事後眼淚、隆重哀悼、草草檢討,而是給英勇救人的消防員一個平安回家的許諾啊!



名家縱論/一顆雞蛋 災難級的負面教材\星期透視/陳吉仲敲響民意反噬的警鐘

udn 論壇報垃圾 udn ,欠缺 

◆  應讓消防戰士預見風險
◆  名家縱論/一顆雞蛋 災難級的負面教材
◆  大屋頂下/從瘋子的台獨 到騙子的台獨 請賴清德獨處時唸出聲來
◆  星期透視/陳吉仲敲響民意反噬的警鐘
◆  企業只求安全低標 悲劇難止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上)/我兩度赴倫敦政經學院借閱 2019-09-18 18:2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中)/外殼燙金 內頁像傳真紙 2019-09-18 18:32
◆  蔡英文總統論文讀後感(下)/兩種編排有異 畢業35年收到 2019-09-18 18:32






名家縱論/一顆雞蛋 災難級的負面教材


2023-09-24 09:42  聯合報/ 蘇蘅(作者為政大傳播學院教授)


陳吉仲惹出來的雞蛋風波,對政治學和公共政策政治傳播的學生,是很難遇到的好教材。它展示了一個傲慢自閉的政府,加上一個無能自私政客,如何搞出一個政府、人民、產業三輸政策。這是災難級完美風暴,也是罕見政治自殘

國際上很少這樣的例子,最接近的是斯里蘭卡:總統禁用化肥,一手把國家搞到破產,失能的治理讓全國面臨立國以來最大政經危機,最後落跑。而在台灣,破產的是人民對政府的信心。

缺蛋危機中,只見分布各地的問題蛋倉庫像草原地鼠般從洞裡冒出來。官員說了那麼多的謊,毫無愧色,是臉噴了蠟鍍了膜嗎?

但是,怎麼走到這步的呢?

過度自信自以為是,是陳吉仲和政府團隊最大問題。一路走來,以「假訊息和網軍對付批評操控輿論愚民政策,讓資訊不對稱民間很難置喙造成有恃無恐容易形成集體盲思對錯誤一路開綠燈成為通往失敗單行道

政策炒短線不圖長治久安只知大撒幣搞政策當沖。遇到質疑批評,就當場耍弄言語機鋒,掩護自己的失職。就像「萊克巴多胺是豬的保健食品」,誰聽得下去?

公共政策最重要的三要素價值判斷事實判斷與後果判斷,陳吉仲全都失算。至於政治上最重要的形勢判斷,更低估了人民對他的仇恨值,以災難收場的結果,意外嗎?

問題蛋擾動民心,立委、縣市長要資料,不給就是不給,囂張跋扈,讓人想起買疫苗風波時,政務委員羅秉成用「國家尊嚴阻擋外購疫苗嘴臉

遮掩、否認、拒絕公開、指控抹黑、威脅提告,擺明了「此地無銀卻不給查」,一味遮掩在某些時刻顯得相當成功;但到了見真章時刻,便看清楚這個「政治模式」操作的結果,只是用油漆刷把自己刷到牆角,全無迴旋餘地。

就像漢娜鄂蘭提出了「平庸的邪惡」,在封閉極權體制可以創造出一個責任流通與轉移循環;體制中的每一個協力者,都有自認成理理由,像是「為國家做事有多辛苦」,台灣當下也到處都可見類似的自辯

陳吉仲「走秀」下的農委會農業部),曾經頻創新高近一千五百億年度預算至少三分之二都用在各式補貼與大內宣無論大蒜廿億鳳梨十億班班吃石斑六億已令民眾疲乏厭惡。台灣面臨空前的氣候變遷農業轉型問題,領導者在關鍵時刻應該做有智慧有視野判斷決策,並非俯仰上意,只求保住官位。這次狼狽走人,最後還憤慨自認被抹黑」,竟不知自己失能失職已病入膏肓

這次情勢變了,民意被激怒燎原。本質的醜陋,無法靠塗脂抹粉掩蓋,一日數變的反覆說詞,養了網軍側翼也不知該如何應戰。蔡英文變成吃瓜路人,賴清德像木頭人;執政黨立委全面噤聲;親綠電視台全面淡化政論名嘴避談,此際形勢已很明朗,陳吉仲卻還在硬扯別人造謠抹黑終究蒼白無力劇本至此人民勝利。而讓人失望詫異的是:「政黨為重人民為輕」,這是什麼樣的執政團隊

蔡英文在提出「食安五環」時,好像不知道這是要執行的。無視民間觀感,硬要拔擢陳吉仲出任部長,也讓人嘆氣。曾經的反萊劑大將是他,後來的挺萊豬大將也是他,如今走下神壇被釘上恥辱柱。這種教材,真的是少一點比較好。














星期透視/陳吉仲敲響民意反噬的警鐘


2023-09-24 06:20  聯合報/ 周陽山(作者為政治學者、民主文教基金會學術顧問


陳吉仲終於因為雞蛋風波辭職了。他犯下的錯誤不斷被揭露,已到了罄竹難書的地步!坊間對此多有報導,不必贅述。但對於下面一些特殊現象和非常情境,卻有待深思與探究。

第一,行政院前院長蘇貞昌跳出來為陳吉仲喊寃,駁斥陳已辭職的傳聞,並指責特定人物放話,非常惡劣!這顯然意有所指,朝向綠營內部的派系鬥爭。這到底是妨礙了哪些人的利益瓜分及權力運作?竟要讓前任閣揆親自批駁,足見情況異常,啟人疑竇。

第二,花蓮基層農會對陳吉仲一片肯定,大讚他親民、接地氣,總幹事官俊彥甚至說「沒碰過這麼好的部長」,指陳在主委任內開辦農民職業災害保險推動農業保險等,對農業幫助非常大。至於陳因為進口雞蛋黯然下台,卻充滿著不捨。足見陳確實擁有一批草根的堅定支持者。

第三,作家苦苓幫陳喊冤,直言農業部為了解決蛋荒啟動專案進口措施,幫台灣人省了約六十億元,至今沒查到任何問題蛋流入市面,不懂為何有心人士故意製造恐慌,是何居心?

第四,前監察委員吳豐山在報端指出問題的癥結,「陳吉仲在擔當農委會主委的階段,已然爭議不斷…。此番處理進口蛋出現了許多爭議,更使得陳部長在一般人民心目中的形象跌落谷底」。「陳吉仲不能知所進退,已完全失去大臣應有的承擔和厚重風範。」「假使堅不下台,民進黨必將陪葬。」

第五,根據農業部公開的「雞蛋緊急調度計畫庫存數量表」,到九月十五日為止六家物流冷藏業者還存有五,七九五萬顆蛋,其中待銷毀的「壞蛋竟然高達九成!亦即五,一七○萬顆。足見這次進口政策成效低劣浪費公帑

然而,面對相關官員失職違法的爭議,包括大量進口蛋因變質而被迫銷毀,以及進口廠商利益輸送等糾葛,迄今為止,職司風憲、糾彈違失的監察院竟不置一辭,亦未立案調查。檢調單位也未啟動任何法治懲貪行動,足見民主監控司法懲治機制,均已停擺!

上述這些看似矛盾詭異現象充分說明,陳吉仲曾經是一位被長官稱許、為基層肯定的「好官」;卻因朋黨惡鬥人事傾軋決策謬誤與錯綜複雜的利益分配導致形象破產!進一步,更影響到派系盤整與民意動向甚至漁利私人殃及民生並且危及賴清德和民進黨立委整體選情

但是,由於民進黨領導階層各護其短師心自用始終舉棋不定拖到了最後一刻才不得不將其撤職

這是典型的「選舉式民主」失敗案例;卻不是強調分權制衡、有限政府、責任政治與法治官箴的「自由民主」。過去七年多來,執政黨始終堅持唯我獨尊五權盡攬而且愚弄民粹動用網軍知法玩法!變成不折不扣「民選的獨裁」(electoral autocracy)。儘管民進黨一直以「選舉精算師自豪,但天道好還一蛋知秋。現在終因違逆自由民主原則敲響了民意反噬警鐘














大屋頂下/從瘋子的台獨 到騙子的台獨 請賴清德獨處時唸出聲來


2023-09-24 06:20  聯合報/黃年


賴清德說:「台灣是一主權獨立的國家,現在叫中華民國。」

他若當選,會不會說:「我是台灣國的總統,現在叫中華民國總統。」

請賴清德在獨處之時,輕聲將上面這十七個字唸給自己聽一遍。會不會覺得名正言順?還是名不正,言不順?會不會覺得心安理得?還是理不得,心不安?

即使回到台獨黨綱,台獨也是「未來式」,而不是「完成式」。台獨黨綱說:台獨必須經由「正名/制憲/公民投票」等正當民主程序,才能「(在未來)建立台灣共和國」。

因此,陳水扁說過:「沒有台獨黨綱,只有台獨公投黨綱。」意謂:台獨必須經由民主程序,因而台獨是「未來式」,並非「完成式」。所以,「台灣(已經)是一主權獨立的國家」,根本是一個假命題。

「台灣是一主權獨立的國家,現在叫中華民國」,就是硬要謊稱台獨已是「完成式」,且根本閃避了「正名/制憲/台獨公投」的正當民主程序。因此,此一命題是反民主的、非民主的,甚至是違反「台獨公投黨綱」的,根本是徹頭徹尾的一個邏輯謬誤與政治謊言。

如今,此一政治謊言已至荒謬絕倫的地步。民進黨政府連續三年將中華民國雙十國慶的主視覺說成是Taiwan National Day(台灣國慶日),但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武昌起義建立的明明是中華民國。如今民進黨卻稱此日是「台灣國慶日」,難道一九一一年雙十武昌起義建立的是「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台灣國」,「現在名字叫中華民國」?

此一邏輯謬誤,是認為原有一先於並高於中華民國憲法的「台灣國」的存在,而中華民國是脫胎於這個「台灣國」,中華民國憲法亦因此被台灣國所襲奪。「台灣國」就此從「未來式」變成了「完成式」。

亦因此,賴清德即從「台灣是一主權獨立的國家,現在叫中華民國」,而自以為「我是台灣國的總統,現在叫中華民國總統。」說穿了,這就是賴清德主張的「務實台獨」。

賴清德說的「務實的台獨」就如同他說的「乾淨的煤」。

台獨的宗旨本在顛覆中華民國,連蔡英文也說過「中華民國是外來政權」,那應是台獨運動充溢浪漫情懷的時代,台獨是「未來式」,也就是邱義仁所說「瘋子搞台獨」的時代;但經過幾十年的內外情勢變遷,「務實台獨」逐漸滋長,於是出現「中華民國是脫胎自台灣國」的政治謊言,台獨變成了「完成式」,就此進入了「騙子搞台獨」的時代。

瘋子搞台獨,其實有些台獨先驅是出自理想色彩與道德訴求。但騙子搞台獨,卻完全是自欺欺人的政治操作,也就是「內殺型台獨」。

台獨與和平水火不容。賴清德三不五時強調將維護兩岸和平,但他必須說清楚,若和平與台獨是魚與熊掌不可得兼,他要追求的是和平或台獨?

賴清德說:「我主張務實台獨,我要追求兩岸和平,我要與中國做朋友,我要與中國結為兄弟之邦,我要和平保台(獨)。」賴清德既要熊掌又要魚,這就是騙子的台獨。

如前文所論,依據中華民國憲法,主張「中華民國是國號,台灣是中華民國的領土」,以中華民國為台灣的主體性,就不是台獨。但若主張「中華民國是脫胎自台灣國」,就是違反了中華民國憲法,就是台獨。

試問賴清德:台灣的主體性,究竟應建立在中華民國憲法之上,或建立在「中華民國是脫胎自台灣國」的政治謊言之上?

當下應當關注的是:賴清德若當選總統,他的「務實台獨」終究會推車撞壁,必將在內外面臨懲罰性的後果,甚至已有人說要等著看戲。

但《大屋頂下》不願見賴清德及民進黨面對懲罰,而是希望賴清德能明智而勇敢地轉型,放棄「內殺型台獨」的政治操作,帶領台灣進入「典範轉移」,救自己,也救台灣。

因為,如果賴清德與民進黨面臨懲罰性的後果,即是台灣及中華民國面臨災禍。因而,賴清德不能坐等懲罰降臨,必須設法轉型自救,救台灣。檢視當前的內外情勢,賴清德其實有自救的可能性:

一、賴清德對於台獨的重大風險顯有高度警覺,所以他正一步一步地演出「台獨脫逃秀」。例如,宣布「台獨三無論:無路徑/無計畫/無框架」;甚至將「務實的台獨工作者」,肢解成「務實/台獨/工作者」三大塊,整形易容,不再敢以本來面目示人。

二、現今的中共貌似威風八面,實則四面楚歌。《大屋頂下》反覆強調「此時是中共最想維持住中華民國的時候」,相對而言「此時也是台灣最能在兩岸爭取維持中華民國的時候」。例如,關於九二共識,中共已正式主張「海協會第八方案」(一中各表)是九二共識的原始組成元素,並將馬英九的「一中各表之旅」指為「兩岸和平發展的定海神針」。

以上兩點,一方面賴清德有洗獨、去獨的強烈動機,另一方面中共亦有回到中華民國的明顯取向。雙方若能相互理解,彼此都給對方一個下台階,即有可能將兩岸情勢導向「定錨中華民國/共構和平競合」的方向。

選情顯示賴清德很有可能勝出,亦因此,賴清德洗獨、去獨的必要性也就更為迫切。操作途徑有二:

一、由蔡英文代賴清德發動轉型,正如當年林義雄任黨主席,以「台灣前途決議文」為競選總統的陳水扁轉型。二、由賴清德自己啟動轉型,因為他自己就是黨主席。例如,蔡英文不願自己打臉改變能源政策,賴清德就必須宣示「核電機組備用論」,自謀生路。

此一轉型工程,或可稱典範換置(Paradigm Replacement),想來相當困難,但也可十分簡單。只要說「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的國家」這句大白話,而不再說「台灣是一主權獨立的國家,名字叫中華民國」這句大謊話,也就是不要再「騙子搞台獨」,兩岸也就可能回到和平發展的正途。

只要吞回一句自欺欺人的謊話,賴清德就能邁出洗獨、去獨的第一步。台灣就可能得救,中華民國就可能得救。

賴清德應當不是瘋子,因此他不敢搞法理台獨。但賴清德更不能做騙子,搞「務實台獨/借殼台獨/內殺型台獨/夢遊式台獨」。

若要「務實」,就必須承認:台獨畢竟是未來式,不是完成式。

「我是台灣國的總統,現在叫中華民國總統。」再請賴清德大聲唸一遍給自己聽。是否名正言順?是否心安理得?賴清德是不是自欺欺人的騙子?

中華民國總統應以中華民國憲法為脊梁。

















應讓消防戰士預見風險


2023-09-24 05:29  聯合報/ 盧守謙/大仁科大火災鑑定中心主任(台中市)
屏東明揚國際科技公司發生爆炸引起大火,其中屏東第二分隊消防員在第一時間趕抵救援,有3台消防車遭殃,其中一輛整輛被炸爛。記者劉學聖/攝影


屏東明揚科技廠火災爆炸案,造成百人受傷和四名消防員英勇殉職,到底是什麼因素造成如此劇烈爆炸?是否能調查事故真正原因來防止類似事件再發生?這正是我們要即刻進行的。

根據媒體所得相關資訊比對分析可以排除物理性爆炸(爆炸時不會有化學性火焰)、火災閃燃(不會有爆炸壓力波)、BLEVE(容器沸騰液體膨脹蒸汽爆炸現象)及烷類瓦斯等,最後無法排除爆炸種類如下

首先是過氧化性物質,有機過氧化物是一種含有「過氧」基(兩個氧原子)的碳基化合物。 正是「過氧基」的雙氧使有機過氧化物既有用又有害。 過氧基的化學性質不穩定,會發生不同程度的分解。因為此物質有非常高的反應性,任何化學污染皆具潛在危險性。又過氧化物分解是放熱性,釋放能量。當這種能量無法足夠快地消散時,就會導致溫度升高,從而增加分解反應速率,形成一種自我加速分解過程所有的有機過氧化物熱分解產生碳氧化物都會劇烈燃燒,撲滅有機過氧化物引發的火災極其困難,因該化學物質提供支持燃燒所需的氧。假使未管制同時儲存可燃性物質會產生起火還原爆炸。

因此,每種過氧化物配方以及包裝尺寸和形狀都是特定的。必須始終嚴格控制溫度以避免升至自加速分解溫度。在儲存要求上,依「公共危險物品及可燃性高壓氣體製造儲存處理場所設置標準暨安全管理辦法」規定,進行分室分類分開之安全儲存,尤其避免與可燃物共存,且堆置高度及同室儲存總量應受到嚴格限制。然而,本案事故廠房中存放相當多過氧化物,當火災發生的第一時間,此種危險爆炸性資訊,是否告知到場消防隊,而致使不知情消防人員冒險挺進?

再者粉塵爆炸,即懸浮中固體細小粒徑,分散於足夠高濃度,遇有起火源形成快速燃燒現象,是一種非點源爆炸。與可燃性氣體爆炸比較,粉塵分子間距離近,質量與能量傳播距離短,在劇烈運動形成高熱能力量較一致,產生的能量大與燃燒時間較長,所以傳播能量與質量造成的破壞及燒毀的程度會較嚴重,這是粉塵碳氫含量高所致,且會有二次粉塵爆炸之現象;但粉塵本身有重量,必須是懸浮狀,始能於空氣中與氧形成大表面積接觸反應。且多重反應爆炸是粉塵爆炸的最大特點,爆炸後短時間內爆炸中心區會形成負壓,周圍空氣填補進來,形成所謂迴流區,此與揚起的粉塵再次混合,在第一次爆炸高溫下引起第二次爆炸,而會比第一次爆炸還嚴重。在粉塵毀滅性爆炸案例,大多數損壞和傷亡是由於二次粉塵爆炸所導致的結果。觀察本案所得資訊,無法確認是相鄰廠房產生二次爆炸,如果是即為粉塵爆炸之獨有特徵。

次者,火災爆燃現象,是一種帶有壓力波低階爆炸現象,因是侷限空間內的高溫火災,已蓄積大量可燃氣體,一旦大門被開放後,不久會噴出急激火球現象。所以其發生前會有明顯徵兆,即開口處開放前:從室內噴出黃褐色的濃煙,打開門可能會相當燙手;一旦大門開放後,煙像逆流似地被強烈吸進室內,且室內煙成渦旋狀態,而數秒至數十秒後發生大量火球噴出現象。觀察本案資訊,即開門後不久即發生爆炸,根據此一情況是有符合爆燃之現象。

最後,禁水性物質爆炸,必須與水相互作用,發生劇烈化學反應,釋放易燃氣體並放出熱量而自燃或爆炸;之所以禁水之理由,即與水產生發熱反應,大多生成非常危險之易爆氫氣;因此發熱又加上氫氣,是一種危險之組合。而本案消防局公開說明,開門時並未有射水之動作。

綜合所述,最後再根據新聞之現場爆炸瞬間影像,所得爆炸火焰及煙流光譜剖析,第一時間火焰未帶有濃厚未燃黑煙,可以排除火災爆燃現象。瞬間畫面中未有碳粒子出現,而是一種相當量之灰煙團形成,初步判斷是過氧化性爆炸之特徵,此種爆炸不需要水,僅需某種超量儲存程度,再受到環境的一定溫度,即產生自我加速熱分解,形成室內累積大量碳氧化氣體,因本案挑高鐵皮廠房存量多,而產生劇烈帶有衝擊波之分解爆炸現象。此如同民國一O九年(二O二O年)日本靜岡縣吉田町廠房火災爆炸同出一轍,當時造成三名消防員和一名警察殉職,於打開大門入內時旋即發生爆炸。日本事後檢討是儲存大量過氧化物過碳酸鈉)卻未通報消防單位,且儲存在輕結構鋼骨廠房,造成消防人員「無法預見」,在難以控制的快速燃燒膨脹現象期間發生。如此過氧化物形成爆炸性強大衝擊波之激烈燃燒現象,管制量五十公斤為消防局列管之公共危險物品

消防風險極高行業,第一線人員出勤每次都能安全無虞返隊嗎?而救災人員能接受多少傷亡風險?對於這個問題,當災害事件發生時,第一線人員每分每秒都必須試著去理解它。每一的救災場所皆具不同建築空間屬性,進入火場本就相當危險,又加上面對未知化學危險物質。然而,不能只把大部分風險留到最後災害異常時,由第一線年輕消防人員來承擔這一行政怠惰結果。一旦如此,就算有再好的裝備與訓練,仍無法確保基層消防戰士能安全地從火場回來。













企業只求安全低標 悲劇難止


2023-09-24 05:29  聯合報/ 李佩芸/美國消防工程師學會台灣分會專案研究員(桃園市)


屏東明揚科技廿二日因大火引發爆炸,釀成四名消防員殉職及數名員工死亡失聯,總計逾百人死傷慘劇。是否因火場有待援者,促使消防員捨棄行使退避權、放棄自保機會?消防員沒人想成為英雄,只想完成任務、退盡裝備後平安回到家;但如此微小的期許,卻在台灣遍地造就經濟榮景的工廠中難以實現。

追根究柢,許多企業往往是災前僅維持合法合格的最低公安水平,只捨得投資產品研發、行銷、人才培養、擴地擴廠,卻捨不得改善處處是危機的工廠,更捨不得進行高於合法的投資與精進,以致造成陷員工於危險、陷救援者於危機的困境;遇災缺乏初期滅火、局限火煙、緊急避難認知,只會撥打一一九等待救援;災後只檢討消防救援的不是與缺失,忽略消防員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困境。

成堆的化學存放物、熱源、機器與可燃物、不安全的環境與空間,以及明顯不足以應對火災風險的設施,在如此的嚴苛條件下,寄望消防員能完美完成任務並全身而退,實屬好高騖遠,也是最簡單粗暴撇清責任,更是把整個社會安全捲入,撕裂人民對消防機關的信賴機制。

完美的救災作業期盼總在悲劇性的災害後出現,卻仍舊糾結於滅火設備的投資、否定其所能拯救的龐大損失及未來前景,如此因噎廢食,導致台灣多數工廠仍未區劃局限隔絕其他大量可燃物、全廠區域不設撒水,致使空間安全性不足,且多未落實防火管理。一旦起火、快速延燒甚至爆炸,企業主及保險公司勢必處於風口浪尖,而重傷、殉職救災人員與員工,則成為最無辜犧牲者。

只要有減災邏輯思維與必要可行有效關鍵投資與作業,即可輔助促成「不至於家破人亡慘重後果」的實現;反之,如廠方平時缺乏鋪陳關鍵必要減災作為如防火區劃自動撒水設備防火管理等,一旦火災發生,即使員工與救援人員用盡洪荒之力緊急避難與應變救援,仍無力阻止災難。

台灣亟需避免再度發生重大火災事件,建管與消防法規的強化,也需要加速檢討精進。唯有加強工廠空間的安全性,才能保護比較多的人,包含來救援的消防人員。我們需要的是實際的評估與實踐,莫讓無數條殞落火場的寶貴生命,以及失去至親而分崩離析的家庭白白犧牲。




盛治仁/戒掉成功的癮 讓人生轉型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  盛治仁/戒掉成功的癮 讓人生轉型
◆  方祖涵/從歌舞昇平到修羅地獄
◆  朱宗慶/愛的過程 在輕重緩急拿捏之間
◆  楊志良/世事無常,苦煞眾生
◆  葉匡時/「還路於民」要由地方政府落實
◆  嚴震生/AU加入G20 只是地緣政治重組?
◆  廖元豪/律師真的是一盤散沙嗎?






盛治仁/戒掉成功的癮 讓人生轉型


2023-09-24 06:20  聯合報/ 盛治仁(作者為雲品國際董事長)


上周二有兩位高中同學都因為心血管問題無預警地辭世了,帶給同學們很大的震驚和不捨,也提醒了我們人生的短暫和無常。同學離開,讓我想起過去閱讀哈佛教授亞瑟布魯克斯的著作《重啟人生》。當時略讀,這幾天再回頭細讀,有許多想法在腦中迴盪。

這本書的靈感起源於布魯克斯教授一次在飛機上聽到後座的夫妻對話;太太安撫先生別再胡思亂想,沒有人說他沒用了,也不要再說「要是死了就好了」這樣的話。

他想像這位丈夫應該是一生不得志、自怨自艾的典型。沒想到飛機降落後,看到的先生竟然是位家喻戶曉的英雄人物,下機一路上還受到乘客和機組員的歡迎致意;現在的神采飛揚跟之前的落寞,形成難忘的強烈對比。

布魯克斯後來深入研究此現象,將之稱為「奮鬥者的詛咒」,意指一向努力表現傑出的人,後來發現自己陷入無法避免的衰退階段,最後工作成果和人際關係兩頭落空。

要怎麼避免這個現象?多數人的直覺做法是否認自己開始衰退,並更加努力工作來證明,但這絕對行不通。布魯克斯要大家坦然面對自己的缺點和弱點並放手拋開過去努力爭取的名利權勢找出哪些事情可以帶來快樂經營人生的第二曲線

沒有人喜歡衰退,但不喜歡,不代表它不會發生;能夠自覺,才有機會活出不一樣的人生。人類有兩種智力,第一種是「流體智力」,是邏輯思考和解決新問題的能力,中年後隨著年齡下滑。另外一種智力叫「晶體智力」,指的是運用過去累積的知識庫存的能力,會隨著年齡增長,非常晚期才會開始衰退。

用我自己的理解打個比方來說明,流體智力像是運動員在場上拚搏的天生體能,而晶體智力則像是教練運籌帷幄的能力。我們要在依賴第一能力時就開始培養第二能力,並且適時的轉換;即使脫離了場上萬人簇擁絢麗舞台,但還是能找到自己能夠快樂貢獻所長的地方。

我們該做的,就是不要執著在工作和成功等世俗獎勵,以及對衰老的恐懼。面對這些不可避免的發展,做好該做的準備,讓自己的人生能夠順利轉型,而不是一直努力抓住抓不到的事物,陷入痛苦的深淵。

要啟動這樣的心態轉變不容易,因為這是要我們改變一生以來的奮鬥目標和做事方式。用作者的話來說,就是要「戒掉成功的癮」,戒掉任何癮都會有一段痛苦的過渡期。

其實想想楊慎臨江仙》的詞:「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或許能夠幫助我們思考。有個在位五十年的十世紀西班牙君王阿卜杜拉赫曼三世,在七十歲時說自己一生真正快樂無憂無慮的日子,只有十四天。就算是權傾一時的帝王將相、富商巨賈,經過幾個世代後也沒有人會記得。再偉大的人,一生的努力,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不過就是一粒沙。還有什麼事情想不開呢?

未來還有多少日子,沒有人知道;但希望不管是一年還是四十年,都要照自己的心認真活得幸福美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