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15日 星期五

經濟日報社論/微調稅改案 讓資本市場更健全

.聯合報社論..顧主委,金融業最大家族姓「泛」
.聯合報黑白集.看見亂世官官相鬥
.經濟日報社論.微調稅改案 讓資本市場更健全




經濟日報社論/微調稅改案 讓資本市場更健全

2017-09-15 02:31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林全卸任行政院長前,公布全民稅改方案,由多達12項稅率及扣除額的加加減減所構成。從稅收淨損失來分析,不難掌握此次稅改的邏輯,那就是以提高營所稅和外資稅負來彌補綜所稅減稅的損失,兼有社會公平及縮小內外資稅負差異的功能。

從稅收增減來看稅改方案,降低股利所得,稅損約600億元,財源來自於個人股東可扣抵稅額的532億元;為照顧中小企業的營所稅調降(獨資合夥不課營所稅和未分配盈餘加徵營所稅降為5%),以及降低富人稅兼顧薪資所得者(包括薪資所得扣除額、標準扣除額、身心障礙扣除額等),其財源則來自營所稅率提高至20%所增加的稅收654億元。最後為縮小內外資的稅負差異,而對外資提高扣繳稅率1個百分點,以及未分配盈餘加徵之營所稅不予扣抵,使得稅收淨影響數為損失約60至70億元,可見得財政部最後還是以稅收損失最小作為底線。

但是若仔細檢視稅改的三大主軸,包括減輕薪資所得者及中低所得者所得稅負擔、減輕中小型及新創企業稅負、建立符合國際潮流且具競爭力的投資所得稅率,這次的方案未必名實相副。首先,營所稅稅率調高3個百分點,即使扣除獨資合夥不課營所稅和未分配盈餘加徵營所稅稅率降為5%的利多之後,營所稅淨增加仍然高達265億,代表中小型企業的稅負其實未必減輕。

其次,就股利所得稅負而言,中低所得者其實是比現制增加。因為現制之下,適用綜所稅稅率5%、12%及20%的小股東的淨稅負,分別介於13.1%、19.5%及26.8%之間,但是稅改方案的甲案(股利所得37%免稅)卻使這些小股東的稅負分別提高為22.45%、26.1%及30.1%。等於所得愈低的小股東反而因為稅改而被加稅。至於乙案,稅額扣抵率8.5%及扣抵上限8萬元,雖然對小股東比甲案更有利,但稅負仍然也是增加。因此,稅改方案其實不利於吸引年輕人或上班族投資股市。

再就「建立符合國際潮流且具競爭力的投資所得稅率」來探討,提高營所稅稅率和外資的扣繳稅率其實本身就和這個主軸背道而馳,而稅改雖然將內外資的最高稅負差距由16%縮小至4%,但本國投資人最高稅負還是高出外資,未必能完全消除假外資問題。

更重要的是,從我國資本(證券)市場和國際鄰近競爭對手的資本市場的稅負相比,稅改後本國投資人在台領取股利的稅負最高超過40%,比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的股利所得免稅,都高出甚多;中國大陸只對股利所得課徵20%的單一稅率,未來可能降低企業所得稅的稅率至15%,投資所得的稅負也將低於台灣。因此稅改方案離「建立符合國際潮流且具競爭力的投資所得稅率」目標仍然有相當距離。

而且,所謂的全民稅改方案,表面上看起來確實是皆大歡喜,其實那是因為以104年起實施的加稅方案相比,也就是富人稅和個人股東營所稅扣抵比率減半作為比較基礎,怎麼改都是降稅,而且稅收淨損失不到70億,改起來當然得心應手。其實比較合理的比較基礎,應該是要比103年的營所稅17%和綜所稅稅率40%的情境下的稅負降低,才真正有減稅的效果。

因此,財政部的稅改方案中關於減輕薪資所得者及中低所得者所得稅負擔、減輕中小型企業稅負,固然值得支持,但在稅改的大目標:建立符合國際潮流且具競爭力的投資所得稅率以及減輕中低所得投資者的稅負方面,仍然有檢討調整的空間。

我們建議財政部不妨調高乙方案的小股東稅額扣抵比率至10%以上,並將上限調高至10萬元以上,此外也可以考慮將甲方案的分離課稅稅率調降至25%以內。此外,稅改的財源不一定需要透過調高營所稅稅率,提高高價商品的營業稅稅率可能是更好的選擇,不但可免傷害企業的國際競爭力,更能健全資本市場,促進投資。










聯合報黑白集/看見亂世官官相鬥

2017-09-15 02:31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台北市長柯文哲在專訪中談及參加雙城論壇與舉辦世大運過程中,國安會、陸委會放他一人對付中國大陸。 聯合報系資料照/聯合報記者曾吉松攝影



柯文哲大吐冤屈,說他去上海參加雙城論壇,講稿送國安會,高層卻「已讀不回」,讓他一個人去跟老共「單挑」;出了狀況,又來攻擊他。對此,總統府則反擊說,公務員出國要向內政部申請,不是國安會;只要對等尊嚴,沒有其他政治前提。

看到這種官官相鬥的場面,老百姓只能無言。在柯文哲而言,說三道四本來是他擅長的無本生意,砲打得凶一點,人氣就多撈一點,何樂而不為。在蔡政府而言,就算柯文哲講稿「送錯」單位,國安會不能提醒一聲,或溝通一下嗎?高層若冷冷等著看好戲,這又是什麼心態?

再說,蔡政府打壓藍軍也就罷了,柯文哲當上台北市長可是和民進黨結盟的結果,且綠營還特別對明年選舉提名訂出「柯文哲條款」,預留雙方的合作空間。在這種情況下,蔡政府冷眼對待盟友,其實有失結盟立場。

再就中央與地方的關係看,蔡政府對兩岸交流說一套、做一套,紅線處處,莫測高深。柯文哲是首都市長,和他溝通一下,有那麼困難嗎?為何中央和首都市長非要事後在空中駁火?

總之,中央說一套做一套,地方信口開河,這就是台灣的亂世現象之一,不成體統。對於這樣的錯亂,若不以為意,則更可怕。總統府說得輕鬆,交流只要對等尊嚴即可;那麼,為何馬英九去年卸任後申請赴港演說,卻遭蔡政府駁回?

傳出上海有意停辦明年雙城論壇,大概不想再當柯P的啦啦隊吧!










聯合報社論/顧主委,金融業最大家族姓「泛」

2017-09-15 02:31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金管會主委顧立雄。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顧立雄出任金管會主委,引發外界譁然,業者不安。原因無他,顧立雄以律師資歷主掌黨產會,其「抄家」手段凌厲屢到踩法律紅線的地步,被批評為無視憲法權力分際與人權保護理念。尤其,顧立雄並無任何金融背景,主掌此一專業度極高的領域,前金管會主委曾銘宗譏諷是否「路人甲乙丙」皆可出任,並非無的放矢。

顧立雄果然一鳴驚人,未上任即提出將加強金融監管,包括「裁判兼球員」及「家族化和產金分離」等問題;結果,遭輿論批評他「去家族化」的起手式就錯了。顧立雄事後否認說過要「去家族化」,但他不斷強化「金融業很家族化」的仇富印象,意圖明顯。要問的是:顧立雄知道台灣金融業最大的家族是誰嗎?

有關「家族化」說法,近來公共論壇已有不少評論。不只台灣,全球上市公司具控制權的大股東屬同一家族的情形其實很普遍,但這與公司治理績效的良莠優劣並無絕對關聯;此其一。其二,台灣金融業過去存在「蔡蔡吳吳辜辜」的說法,但這些金控,或者家族內早已分家(甚至彼此競爭),或所有權與經營權分割,統稱「家族化」或「產金不分」,只是過去的籠統印象。其三,若要問哪個單一「集團」對諸多銀行同時掌握實質影響,業者異口同聲的答案恐怕是:姓「泛」,叫「泛官股」。

台灣早年國營事業龐大,後來在自由化潮流下,逐漸變身為「民營」。這類官股名義上占半數以下的企業,因有民營之名,而免於立法院的監督;但其「泛官股」的特性,反使政府可實質插手。這類例子不勝枚舉,例如上市公司的中鋼、中華電信,例如金融業的台銀、合庫、土銀等等,凡董事長換人,哪次不是由主管機關說了算?

舉其犖犖大者,扁時代的二次金改,旨在鼓勵銀行整併以擴大規模,反給了泛官股上下其手的機會。例如,當時中信金欲併購「姓泛的」兆豐金,卻演成扁家藉由兆豐董座鄭深池傳話向中信要錢,此案證據歷歷判決文書俱在。再如,台新金欲併「姓泛的」彰化銀行,當時因彰銀呆帳過高,財政部決議發行特別股移轉經營權,由台新溢價取得兩成多股權。後來發生扁家弊案,台新金得標欲併彰銀時,因社會質疑聲浪太大,政黨輪替後的財政部更改變立場不同意。公、民訴訟至今,二審作出台新金勝的判決,財政部仍在上訴。再如,近日第一金證董座由綠委葉宜津之胞弟葉光章出任,引發爭議。葉光章去年才以黑馬之姿出任第一金證總經理,一年內連搭兩次直升機,若非「姓泛」,怎可能發生這種「天兵空降」之事?

「姓泛的」,令民間金融業者敢怒不敢言。原因是,縱使在官股比例不高的金控機構,只要有財政部指派的公股代表進入董事會,便能仗著「姓泛的」身分在董事會發揮不成比例的決策指揮權。這些公股董事,一方面是在金控任職的「球員」,另方面則和任「裁判」的金管會沆瀣一氣。顧立雄聲稱要緊盯的「裁判兼球員」問題,原意大概是不滿某些「老藍男」卸任後進入金控工作;但那些例子,並非裁判在同一時間身兼球員,若真有疑慮,亦可用「旋轉門條款」處理。反過來看現況,倒是「姓泛的」在民間金控以公股代表狐假虎威,完全符合「球員兼裁判」條件。對此,顧立雄總不能見樹不見林,不知他又有何對策?

顧主委從起手式便引爆熱議,使得賴揆趕緊宣示,金管會應「興利重於除弊」。而顧主委手段再凌厲,法律專業應用來對抗政治威權,而非增強政府控制,不宜一開口就「推斷有罪」。且看,哪位「姓泛的」台灣最大金融業主所作所為真的依法有據?顧立雄最大的挑戰,應該是加強自己的專業,想想落後的金融管制框架如何提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