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4日 星期二

經濟日報社論/搶搭CPTPP列車 台灣快做好準備

udn 論壇電子報http://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19996/web/


.聯合報社論/APEC倒退,預告世界經貿新轉折
.聯合報黑白集/破冰的關鍵不在握手
.經濟日報社論/搶搭CPTPP列車 台灣快做好準備







經濟日報社論/搶搭CPTPP列車 台灣快做好準備


2017-11-14 02:49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APEC領袖會議期間,TPP的11國宣布就原先協定核心問題達成共識,雖然距離正式完成談判,還需一段時間;但是在美國退出TPP不到一年時間,能夠有此進展已屬不易。未來TPP將依新架構改名為「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展協定」(Comprehensive  and Progressive Agreement for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CPTPP),頗有浴火重生,再現生機之意味。
沒有美國的CPTPP雖然失去了不少光環,但是其影響力仍不容忽視。CPTPP範圍略有縮小,但仍然維持原來深度,還是屬於高標準,而且未來可保有調整修訂的彈性。特別在沒有美國的主導之下,未來的CPTPP會更貼近一些發展中國家的思維,所以會吸引更多國家加入,對台灣的影響也會有增無減。
事實上TPP的發展可說是峰迴路轉。在美國退出之後,TPP陷入了混沌不明的情況,當時其他成員希望中國大陸可以扛起TPP的大旗,取代美國的地位,另外也廣邀其他國家加入,以降低美國退出的衝擊。但是TPP是為美國量身訂做的協定,內容包山包海共有30章,絕非中國大陸所能夠承受;其他國家對於概括承受TPP協定全部內容,也是猶豫不決。
所以在中國明確表達不會加入TPP之後,成員又有重新建構的想法,若是將TPP打掉重建,等於是由零開始,重啟談判必定曠日廢時,面對其他區域經貿協定的快速興起,也絕非良好的選擇。
幾經折衝之後,TPP的11國終於想出了凍結部分項目,選擇其他項目先行開放的方式,並且還給美國留了一個後門,若美國未來回心轉意,考慮加入CPTPP,這些凍結的項目又會重新生效。此種具有彈性的做法,使得TPP找回新的談判動能,得以延續下去。
根據初步的資訊顯示,各國自由化的範圍縮小了一些,另外美國當初所關注的服務業開放項目、環保以及勞工條款,也被列入凍結的項目。但是原先關稅減讓的部分大多繼續維持,主要工業產品的降稅維持不變,只有少數的農產品開放有所限縮,對於台灣影響還是存在。特別是11成員國約占台灣出口的20%,未來關稅調降對台灣所產生的排擠效果仍不容輕忽。
CPTPP的形成也顯示,全球區域整合不但沒有因美國退出TPP而變慢,反而更加快速,而且也會刺激其他FTA,例如RCEP的進度,全球區域經濟整合的競賽仍在繼續加溫。
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台灣未來別無選擇,就是下定自由化決心,勇敢的投入區域經濟整合,政府除了表達樂觀其成,將積極爭取申請第二波加入的聲明外,也應有更積極的作為。相較於各國開放的決心,台灣內部對自由化充滿雜音,也缺乏宏觀的戰略思維。
兩岸關係更是台灣參與區域經濟整合最大的罩門,各國在考慮與台灣建構自由貿易協定,必然會顧慮到中國大陸的反應,這是國際現實,台灣不喜歡但必須面對。但以目前兩岸關係陷入僵局的情形,未來台灣在區域經濟整合受到政治因素的干擾程度勢必有增無減,台灣如果繼續迴避這個問題,有可能落到只能樂觀其成,但自身卻一事無成的困境。
另外台灣也應準備因應美國要求雙邊經貿諮商的壓力,川普總統此次造訪亞太五國,除了區域安全外,推動公平貿易是另外一個主要的訴求,雖然並沒有達成重大協議,但川普宣揚了美國推動公平貿易的決心並沒有改變。台灣也在美國的要求改善名單之中,未來如何應付棘手的雙邊經貿問題,也是台灣的另一個挑戰。
全球經濟已經復甦,台灣的出口也已經開始成長,我們當然希望創造一個有利全球出口開放的環境,絕對不希望大型FTA的崛起、美國雙邊保護主義的興起,侵蝕到台灣的出口能量,影響到經濟發展。

聯合報黑白集/破冰的關鍵不在握手


2017-11-14 00:05 聯合報  聯合報黑白集

韓國總統文在寅(左)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握手並雙邊會談,被形容為「破冰」。新華社



甫結束的峴港APEC會議,有兩件事被形容為「破冰」。一是韓國總統文在寅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雙邊會談,一是我國領袖代表宋楚瑜與習近平的「握手寒暄」。
兩個截然不同的場景,用了相同的形容詞,未必能等量齊觀。自美國在韓國部署薩德飛彈後,韓中關係降到冰點,大陸的「反韓」風潮至今未歇,樂天瑪特更宣告不支。文、習兩人談了近一小時,並敲定文在寅下月的訪陸行程,稱之「破冰」應不為過。
至於宋楚瑜和習近平的握手,竟也稱為破冰,恐嫌誇張。根據一般的認知,所謂破冰,是既有僵局有了重大突破。宋習兩人握手寒暄,純屬外交禮儀,根本未對兩岸僵局產生任何熱度,這破了誰的冰?
在外交現實下,我國元首無法親自出席APEC,確實矮人一等。若是民進黨執政,即聚焦在「國際能見度」;若國民黨執政,則著眼於與對岸領導人會面,某種程度看,皆非正常。但在兩岸關係平穩的架構下,領袖代表與對岸領導人見面成了例行公事;如今,竟連握手都誇耀為「破冰」,豈非自欺欺人?
APEC的成敗,其實難以歸功或歸咎宋楚瑜個人,因為這只是兩岸外交戰略架構的結果。我國代表過去能與新加坡、日本領袖雙邊會談,這次也沒少。但是,在失去了兩岸的舞台後,蔡政府努力從「新南向」找到春天,卻未在這次會上看到任何進展,這恐怕才是難以「破冰」的癥結所在。

聯合報社論/APEC倒退,預告世界經貿新轉折


2017-11-13 23:57 聯合報  聯合報社論

APEC作為促進經貿自由化的機制,卻逐漸形同虛設。圖為出席的領袖大合照,後排右一為我方代表宋楚瑜。美聯社資料照


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是一場大拜拜,各國領導人彼此寒暄、相互沾光,政治上有益無害。我國領袖代表在桌間穿梭,與各國元首平起平坐,倒也滿足人們的虛榮。然而,APEC作為促進經貿自由化的機制,卻逐漸形同虛設。近幾年開會時,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國家在場邊聚會,談的是更高的自由貿易標準;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國家在會上敷衍,想的是自己心中的議題,APEC已成了空殼子。
今年的APEC,則因美國總統川普在會上的一番講話,戳破了這個假象。川普說,美國的貿易逆差是無法接受的,他不會再讓他國用欺騙、經濟侵略與破壞規則來占自己便宜。他說,美國不再追求多國貿易協定,因為這會綁住美國手腳,他將以「雙邊貿易談判」取代多邊貿易。
川普強調要為美國爭取利益,「我總是把美國放在第一位,就像我希望你們把國家利益放在第一位一樣。」話聽似有理,但美國作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對任何國家的談判都可予取予求,其他國家如何把自己利益放在第一?川普就任後立即退出TPP,要求重談北美自由貿易區協定、美韓自由貿易協定,美歐的「跨大西洋夥伴協定」更是復談無期,他破壞了全球自由貿易的基調。
川普要求公平貿易,和他建牆阻擋、取締非法移民,是一體的兩面。隨著美國製造業的衰弱,越來越多的工作轉往海外,國內要維持生產力就只有壓低工資,工作由移民接手,美國勞工階層不滿已久。川普的當選,即反映了這樣的現實;只要基本面不改變,美國經濟民族主義的傾向還會增強。
然而,其他國家並不會等待美國回心轉意。從亞洲、歐洲,到拉丁美洲,許多國家正在加緊多邊貿易談判。美國退出TPP後,由日本主導的十一個國家繼續推動此協定,這次並加上「全面先進」的字眼,成為CPTPP,預定在明年春天生效。與此同時,在菲律賓,中國、印度、日本和韓國在內的十六國領導人,也將宣布「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取得重大進展,這個占全球四分之一的經濟體將會調降關稅。我們必須問的是,台灣會不會因此兩頭落空?
川普在會中唯一提出的多邊協議概念,就是所謂的「印度太平洋」戰略。自從美國務卿提勒森十月提出這一概念以來,一直沒有出現更多細節,面貌模糊,外界只知這是用來對應中國大陸的「一帶一路」,並加強美日澳印四國的安全關係。甚至有人認為,以川普「逢歐巴馬必反」的個性,這只是「亞太再平衡」的替代版,用以敷衍亞太國家的焦慮。
從上述種種跡象看來,這屆APEC會議,可能是世界經貿的一個轉折點。川普明確拒絕了多邊貿易自由化,而APEC正是為了此一目的而設,可以想見他心中對APEC的評價甚低。未來美國還願不願意繼續參加APEC,會用什麼態度參加,都成問題。問題是,儘管美國排斥多邊貿易,但全球化趨勢依然不會改變,並不因川普政府極力阻擋而減緩。美國如果放棄自己對國際經貿的責任,任性地說現在開始「人人為己」,其結果,究竟將對世界不利,還是對美國不利?
相形之下,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則在會中強調,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深知自己肩負的責任,將合力構建開放型亞太經濟,一帶一路的倡議源自中國,更屬於世界,向所有夥伴開放。這些話原本並無新意,但這次接在川普的否定態度之後發言,倒顯得具有穩定士氣的作用。
二次大戰後的世界秩序是美國設定的,現在美國不想領導,會有別人取而代之,屆時全球秩序就不再是我們今天熟知的面貌。台灣做為自由貿易的受益者,不能不關心這個轉折變化,這比我國APEC領袖代表出席贏得多少鏡頭,要重要太多了!

【重磅快評】慶富喬錢喬地 公務員為何大膽配合?

.【重磅快評】慶富喬錢喬地 公務員為何大膽配合?
.【即時短評】捐贈 就能平息豪宅農舍風波嗎?
.【重磅快評】「國家級」當靈丹 蔡政府蚊子單位何其多
.【重磅快評】大陸大哥風範是阻撓台灣在COP23發聲?

.【重磅快評】去蔣化下的審議式民主… 限制了誰
.【重磅快評】空拋「繩子說」 宋郎才盡矣?







【重磅快評】慶富喬錢喬地 公務員為何大膽配合?


2017-11-14 17:03 聯合報  主筆室

針對獵雷艦案,立委呂玉玲、馬文君接獲爆料音檔,上午在立法院舉行記者會,內容透露慶富疑似有直通高層的管道。 記者曾學仁/攝影


慶富案延燒,立委接獲「喬錢、喬地」爆料音檔,內容是慶富副董事長陳偉志和高市海洋局長王端仁等人討論如何興達港修造船廠用地,王端仁大力獻策,陳更自爆去總統府溝通,沒兩天海軍就說有錢了,總統府及高雄市府先後否認、切割,但王局長會陳偉志屬實,海軍挪支經費亦為真,光是這兩點,就值得檢調好好探究,如果沒高層的授意,誰敢如此大膽行事?   
陳偉志在關鍵的一分二十一秒錄音中,自稱他透過總統府向海軍喬了二十四億元,軍方指錄音時間與軍方撥款時間有出入,慶富向軍方請款時間為十一月二十八日及十二月六日,而錄音時間是十月七日,請款時間顯然不符云云;軍方意欲四兩撥千金,但所提辯詞卻顯軟弱無力。
軍方讓慶富得標造鑑,一開始即遭人詬病,軍方捨台船就慶富的過程疑竇重重,慶富關關難過關關過,但終究還是衝不過財務難關,軍方則越陷越深,形同被綁架,軍方大工程挪用軍備武器預算,擠出二十四億元給慶富,算是一劑強心針,無奈還是救不了慶富。  
對三百多億的標案來說,這二十四億並不算多,但關鍵在於今年國防部這筆二十四億元履約款早已被立院凍結十之分一,軍方竟在去年十二月預算還沒審查通過前,另闢蹊徑挪用其他計畫的預算來支付慶富,而且挪用的武器裝備橫跨各軍種,軍方若如此體恤得標廠商,何能獨厚慶富一家?被挪用預算的廠商豈不叫屈? 
另一問題是,軍方到底有無依合約、依預算科目給付?如果沒依合約、沒依科目支付廠商款項,是否有圖利之嫌,隨意挪用其他科目的經費擠錢給慶富,難道是政府單位依法行政的作為?       
高雄市海洋局長王端仁又是一個體恤廠商的極端案例,他熱心率隊到慶富獻策,協助對方取得造船廠土地,還建議慶富先去搓對手,乍聽錄音帶,還以為是出自掮客或土地代書之口 ;王端仁雖稱自己雞婆,提供「不成熟的建議」,但以他的身分,說沒有私相授受,只能騙三歲小孩。
慶富遊走藍綠,累積豐厚人脈,要不是有力人士背後撐腰,慶富何能如此暢便喬地、喬錢?檢調偵辦此案已久,今天立委提供一個破口,行政院長賴清德也宣示慶富案要查到底,檢調能不能查下去,很快就有答案了。

【即時短評】捐贈 就能平息豪宅農舍風波嗎?


2017-11-14 15:31 聯合報  記者彭宣雅╱即時報導

宜蘭代理縣長陳金德今天宣布,要捐出之前擁有的農舍退稅款與代理縣長薪水,以前農舍違規,現在在前妻名下,請縣府依法查察開罰,但罰款他繳。 記者羅建旺/攝影



宜蘭代理縣長陳金德被踢爆也擁有豪宅農舍、還曾經營民宿後,今天宣布要捐退還的豪宅稅與利息,以及代理縣長任內250萬薪資,被外界批評是繳交贖罪券,用捐款捐獻方式解決問題,陳金德並非第一人。
早在2011年時任民進黨副總統參選人、立法院長蘇嘉全被爆擁有豪宅農舍,事件延燒32天後召開記者會捐出土地與農舍,為當年農舍風波設下停損點,但形象大傷,堪稱開創豪華農舍捐贈之先。
2011年蘇嘉全農舍引發爭議的關鍵,在於農舍主人、蘇的太太洪恆珠,蓋農舍當時是否具有農民身分?其農舍大門建牌樓,有小橋流水、涼亭假山,當時屏東檢調進入調查是否涉及圖利時,從房屋內至少搬出13台冷氣,這樣的豪華農舍是否符合農地農用,引發議論。
即便當時「農業用地興建農舍辦法」尚未修正,時任農委會主委陳武雄已經說得非常清楚,申請建農舍的人一定要是農民,農民是「直接從事農業生產的自然人」,重點不在有沒有捐、要捐給誰,而是有沒有農地農用。
6年以後,宜蘭代理縣長陳金德也被爆擁農舍,還是用捐贈方式解決爭議,宣布捐出豪宅稅與利息,以及代理縣長任內250萬薪資,即使當年是向農民合法購買,但到底誰是「直接從事農業生產的自然人」,有農用嗎?
陳金德自己宣布退稅給自己,再把稅金薪資捐出來;農舍有擋土牆、違規填土部分,自己開罰、還自己繳罰款,一連串動作讓人霧裡看花,政治效應恐怕才正要開始。

【重磅快評】「國家級」當靈丹 蔡政府蚊子單位何其多


2017-11-14 11:27 聯合報  主筆室

為防制洗錢,行政院今年3月成立洗錢防制辦公室,隆重舉行揭牌儀式。記者邱德祥/攝影


最近,蔡政府似乎特別愛用「國家級」的字眼,這在台灣掀起一片「愛國風」,只是愛的不是國旗,也不是中華民國。
之前為了要推動新南向政策,蔡總統宣佈要成立國家級的智庫,來強化與東南亞國家的往來,接下來,國發會為了要帶動國內投資動能,要成立國家級的投資公司,如今行政院為了要推動都更,也要成立國家級的都更中心。
彷彿「國家級」似乎是無所不能,只要冠上「國家級」,凡事都能迎刃而解,由於上位者有如此「國家級」的思考邏輯,這讓各個部會上行下效,只要是推不動、難以推動的業務,都可以冠上「國家級」,表示部會首的認真與用心,更可以顯示部會首長的雄心與壯志,這使得「國家級」的單位,有如雨後春筍遍佈在各個部會當中。
但仔細一看,這些所謂「國家級」的單位,其實都有一些共同的特性,首先都是短期之內無法完成的業務,自從都更發展條例實施以來,都更便成為各個地方政府的夢魘,只要有幾戶沒有意願進行都更,便能凌駕多數住戶的意見,這並不是政府貼上「國家級」,來整合各部會就能夠解決的。
其次這些「國家級」幾乎都是空殼單位,要錢沒錢,要權沒權,號稱可與新加坡淡馬錫相互匹敵的國家級台衫投資公司,所有的經費都要向企業界募款,國家級的新南向智庫經費則部分從外交部「化緣」而來,部分要向企業界募資,在拿人手短的情況下,不知道這些「國家級」單位要如何指揮各部會,進行跨部會的整合。
最後這些「國家級」的單位大多是臨時性的組織,以「國家級」的高位來整合各個部會,但是卻沒有足夠人力,來處理相關的業務,例如之前在總統府設立的新南向辦公室,及新政院的防災中心,都被發現幾乎有將無兵,大多只有主管一人,更遑論要如何指揮、整合各個部會?
政府在業務推動上,應該要實事求是,力求政策的延續性與持久性,而不是動輒以畫上「國家級」大餅,以疊床架屋方式來成立更多無錢、無權又無人的蚊子單位。
試問:在現今宜蘭農舍違建爭議鬧得沸沸揚揚的同時,賴院長是不是也要成立個「國家級」農舍中心,來收拾陳金德的爛攤子呢?

【重磅快評】大陸大哥風範是阻撓台灣在COP23發聲?


2017-11-14 09:54 聯合報  主筆室

環保署長李應元出席聯合國氣候峰會遭大陸封殺。 報系資料照/記者程宜華攝影



甫從APEC返台的領袖代表宋楚瑜稱讚大陸有「大哥的樣子」還餘音繞樑,就傳出大陸封殺台灣環保署長李應元以觀察員身份出席刻在德國波昂舉行的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3〉,局面不意外,前景可能益發險峻。
李應元被阻於cop23門外其實預料中,台灣只在cop21巴黎會議時環保署長魏國彥進入會場,但也是以非政府組織代表身份;去年11月摩洛哥馬拉克什舉行COP22時,因為兩岸硝煙味,環保署自動降低格局,署長沒去,政務副署長也沒去,只派參事與會,顯然怯戰。
台灣不是聯合國會員國,也不是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締約國,無法出席cop23並不意外,李應元雖然祭出國際媒體投書攻勢,呼籲國際社會讓台灣加入綱要公約,但能有什麼作用?當然心知肚明。不過,不能進入cop23會場,不代表無法到達波昂會場,台灣的非政府組織代表一樣很活躍。
相較台灣在氣候變化綱要公約遭貶在門外,國際民航組織〈ICAO〉的處境就更讓人感慨。1944年成立的ICAO中華民國是創始會員國,1971退出聯合國後遭ICAO除籍,但常態的飛航資訊交換並未受影響。2013年甚至以貴賓身份出席ICAO大會。
1923年成立的國際刑警組織〈ICPO〉中華民國曾是會員國,後來退出;遺憾的是我們的參與愈發消極;今年9月ICPO在北京召開大會,台灣甚至完全關上門,連派員旁聽都免了。或許是5月世界衛生大會〈WHA〉吃了閉門羹的後遺症,可是WHA台灣仍前進會場發聲,ICPO則是無聲無息。
COP23很重要,不僅是25,000人的巨型會議,關鍵在這次會議將具體落實巴黎協定的執行。台灣在巴黎峰會大力發聲,包括開出2030年碳排放減少50%的「自主減碳承諾」超級支票,要知道南韓減碳成績遠優於台灣,但設定2030減碳目標不過37%,對照台灣今年碳排放不減反增的窘境,與其怪中共格局太小阻撓台灣COP23發聲,不如先落實碳排放減量。

聯合筆記/移工轉移民 台灣準備好了?

.十九大之後 大陸對台已不在意…
.兩岸好 我們在APEC也會風光
.聯合筆記/移工轉移民 台灣準備好了?
.這不是改年金 是改退休生活
.鄉鎮市長改官派/萬一有更多的「陳金德」…
.鄉鎮市長改官派/剝奪選舉權 還記得謙卑?
.台大何時再有一位「傅斯年」
.技術擊倒軍公教 信用喪失


udn 論壇電子報http://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19996/web/






聯合筆記/移工轉移民 台灣準備好了?


2017-11-14 00:13 聯合報  許俊偉

解決缺工,行政院政務委員林萬億拋出,未來要處理的是計畫型勞動移民,並從新南向國家開始引進。 本報資料照片


行政院政務委員林萬億上周在解決「五缺」記者會上,拋出「勞動移民」議題,研議引進新南向國家勞動人口,是政府首次擬將大規模計畫性移民列入政策方向,除顯示少子化問題迫在眉睫,其實也凸顯國內廿年來試圖招攬高階白領移民的政策失敗。
四百年來台灣都是移民社會,但台灣光復和國民政府遷台後,未再有大規模移民發生。近廿年,移工大幅開放和東南亞、大陸通婚頻繁,有了新一波移民景況。
國內是在一九九九年制定「入出國及移民法」,把移民政策正式入法,除了婚姻和依親移民外,也規範工作移民和投資移民,試圖比照先進國家,吸引優秀人才和資金入籍,藍領外勞則向來被排除在移民對象內。
台灣藍領移工政策,向來是針對產業需求,政府雖聲稱藍領移工是補充性勞工,但在台工作年限一路從三年放寬到六年、九年、十二年、十四年,確實有不少藍領移工的人生精華歲月都在台度過,應讓這群奉獻台灣的勞動力能有機會移民台灣。
但另一方面,在台白領外籍工作者人數始終偏低,高階白領人才是全球性市場,國內除法令限制嚴格,低薪化也是白領人才不願來台的關鍵因素,即便目前已鬆綁外籍白領只要在台工作五年就可申請永久居留,但申請者仍少,遑論進一步歸化移民。台灣可能更需要白領人才移民,對於延攬高階白領的政策應更精進、更有誘因。
社會層面部分,除了在台藍領移工已逾六十萬人,外籍配偶也有超過五十萬人。台灣這塊土地早有逾百萬移工和移民共同生活,但社會許多角落對他們仍不夠包容,小到開齋節的車站紅龍、教室裡的言語歧視霸凌,大到移工遭仲介剝削案例頻傳、不能自由轉換雇主。
面對未來可能有大量移工變移民帶來社會和文化衝擊,台灣準備好了?
蔡英文總統在前年競選期間參與外配活動時曾感性說,希望有一天新住民之子也可選總統。但即便是民族大熔爐的美國和歐洲,對移民政策的激辯和衝突,幾世紀以來都是難解課題。如今蔡政府拋出勞動移民想法,到底是虛晃一招,還是真能務實解決人力、人才問題?





十九大之後 大陸對台已不在意…
陳長文 ∕ 海基會創會秘書長(台北市/聯合報
十九大之後,在我看來,大陸現在對台的心態已經全變了。這將是台灣最大的危機,也是我憂心的事。

現在大陸只是「口頭上」在意台灣問題,「心理上」已不在意台灣問題。因為大陸有自信,時間站在他們那一邊,所以,就放著、拖著台灣,讓已成仇中大本營的台灣,一步步的走下坡,這是一種「理性的計算」。

只要台灣不宣布法理台獨(陸方也知道台灣沒這個必要或是能量),台灣就對大陸沒有心理(民族主義層次)的威脅,所以,大陸不會也不需要對台灣出重手,這也是一種「時間站在大陸這邊」的自信,陸方認為,兩岸僵局拖愈久,台灣狀況只會愈糟,統一的成本就愈低。

台灣想要靠美日,也是一種痴心妄想。大國格局已變,美國在朝核問題壓力下,對中的戰略合作遠大於戰略競爭。在區域問題上,美國連把台灣當棋子的意願都大幅減弱。凡事以美國馬首是瞻的日本,更不用說了。

大陸現在執行的就是一種長期窮台的策略。

而這又有一個「政治宣傳的好處」,對大陸內部傳遞二個訊息。一是,你看,台灣愈來愈糟,這就是實行西式民主的結果,所以,大陸絕不能實行西式民主。

二是,你看,台灣愈來愈糟,這就是背離中華民族大義的結果,所以任何輕蔑中華民族,意圖分裂的力量,都不會得到好下場。這又可以提升中國大陸內部的民族團結心,有助於鞏固中共的領導。

而習近平在十九大的表現來看,已是鐵了心要走「開明專制」路線,所以西式民主不是中國大陸短、中期的選項,至少不是習近平的選項。對習來說,他要的就是類似「台灣二蔣時期」或「新加坡李光耀時代」的威權模式,甚至是加倍的威權模式。習認為,只有更大幅的集中權力,才能防止中國崩潰,才可能進一步創造新的「中國奇蹟」。

而這一點,在西方民主國家普遍面臨經濟體制、政治體制失靈與失能危機、貧富差距擴大造成社會不公平感極速上升,內部認同歧異的嚴峻處境下,這種「習近平式的自信」,與「習近平式的政治體制」,將維持相當時間。

大陸近來涉台人士對台灣問題的反應冷漠與強硬,只是這大局移動的冰山一角。國台辦或其他涉台單位的態度改變本身不是問題。問題是兩岸關係已變化;問題是,這個變化,是可逆的還是不可逆的?

兩岸關係淪落到這個地步,責任也不全在大陸,台灣這些年不理性的不瞭解中、反中、仇中,厥為關鍵,而兩度執政的民進黨要負更大的責任。

對大陸來說,已沒什麼好眷戀所謂的「台灣人感受」,因為當他們曾在意台灣人感受時,台灣人民是用「反中」和「仇中」、「輕蔑中國」來回報的。大陸除了冷漠與不在意台灣問題外,選項也無多。

但對於生活在台灣的我們來說,真要讓「台灣愈糟,統一愈近」成為大陸的集體共識,甚至,成為事實嗎?這才是關心台灣的有志者,特別盲從支持民進黨「自我漂流疏離政策」的人,應該在意的事。


 
兩岸好 我們在APEC也會風光
王亮 ∕ 大學教師(台北市) / 聯合報
今年APEC已結束,我領袖代表宋楚瑜和他女兒返抵國門。看到他們在這樣國際氛圍中努力表現,點滴累積績效,包括握過幾次手、荼敘幾次、雙邊會談幾次、參加夫人團幾次等,真難為他們了。筆者作為APEC老兵,看到宋先生參加APEC的處境,頗多感觸。

APEC可算是台灣唯一的國際經常性大舞台,雖然它只是一個論壇,決議也不具拘束力,但以台灣處境,它卻是國際連結的重要節點,可提高台灣能見度、結交國際朋友、了解國際趨勢、經貿連結以及提高國際觀等。

這個論壇是兩岸平起平坐的國際場合,但在兩岸關係不好時,兩岸代表頂多打打招呼寒暄兩句。主辦國也會注意到兩岸關係的變化,有些甚至有意無意做些小動作去討好中國,甚至連中國都不會太在意的事,他們也會都做過頭以示討好;例如在相關的文件上將「中華台北」寫成或唸成「中國台北」。有時即使我們意見很好,有些主席也會刻意忽略,或不列入會議紀錄等。近年來大陸崛起,主辦國小動作可能更多,明年我們在主辦國巴布亞紐幾內亞情況可能不會太好。

反之,當兩岸關係好時,雙方在會場交流熱絡,他們也會呼應我們的意見,主席也常常採我們的意見做結論,只要我們有高度的專業、掌握國際趨勢、積極參與,就會成為意見領袖,甚至成為主席的顧問,走路有風。

目前兩岸的關係低迷,這次領袖會議,宋楚瑜雖曾與安倍會談,但對兩岸關係,安倍也僅能說:「應由兩岸雙方直接對話,和平解決」。宋和李顯龍的會談,也只是聊聊家族情誼。李顯龍最近曾說:「新加坡對兩岸關係所能扮演的角色是有限的」。這兩位領導人的說法幾乎完全一致,顯示對兩岸僵局,他們都無中間人的角色。至於美國,也漸無再「重申一中」的必要了。

這一年多來,國內學者一直講九二共識的重要,希望蔡總統能接受它。還有人建議研究語意學,拼湊替代九二共識的字眼,但除非認同一個中國,否則是沒有意義的。大家須多思考打破僵局的策略。

革新要先革心,蔡總統想要有兩岸「新模式」,須從「心」開始;請先想想「我們台灣人是不是也是中國人」?



這不是改年金 是改退休生活
張鐸 ∕ 樹德科大副教授(高雄市) / 聯合報
在台灣,軍公教退休時領的叫退休金,但卻稱年金改革。為求公平正義,雖軍公教人員大力反對,政府仍一意孤行。

在世界銀行的定義中,退休金(Pension)與年金(Annuity)的意義完全相反,雖都是為退休人員安排的基金方案,但是定義不同,必須釐清,不能混為一談。所以,依世界銀行的定義,政府提出來的是軍公教人員退休金改革,而不是年金改革。

退休金是人員從服務的機構中退出時,個別可以獲得的財物所得。年金雖也是一種財務方案,但並不一定要退休才能領得到。其中可以分辨的差別在於所得金額的多寡。退休金的金額由個人服務的績效表現以及年資的長短來決定,職務越高、績效越好,退休金領的就越多,這是一種鼓勵性質。年金則是視個人投資的金額多寡來決定,繳得越多、領回的就越多,跟你退休時的職務高低與工作績效毫無關聯。在國外,年金可以向任何一家保險公司購買,而退休金無法購買,是由政府來給付。日昨政府放話二○二○軍保即將破產,而要調降軍人退休金,不願意依個人服務的績效表現以及年資的長短來付給。

根據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者Anita M. Schwarz的研究,退休金制度之設計,是為了保障退休人員免於因年紀增長、身心失能、或家中賺取薪資人員過世而喪失財源。退休金制度的目的有二:其一,在於減少老人族群的貧窮問題;其二,在於將公職服務期間的消費水準,平順地轉移至退休後的消費水準,以避免退休人員忍受生活水準因退休而產生的跳崖巨大落差。關於第一個目的,跟其他的社會計畫一樣,不會太難處理。但若要達成第二個目的,那些在退休前位階較高,薪資領得較多的人,退休之後應當繼續領的一樣多。根據此一特點,就讓退休金與年金根本就不能混為一談。

但政府卻將公教退休金硬說成是年金,並為改革設了三二一六○元的「樓地板」,那是公務人員委任四職等(通過普考的職等)的薪俸。是否有考量到世界銀行對退休金設置的二項目的,並與世界各國同軌並行?會不會產生老人族群的貧窮問題?會不會如官員所講的「不會有人因此而活不下去」?對高階退休人員來講,月領三二一六○,生活水準有平順移轉嗎?會不會有巨大落差?年輕世代是否看到此一與世界趨勢背道而馳的做法,看到政府無法跟其他國家一樣,讓辛勤工作的人在退休前的收入,無法平順地轉移,確保退休後的生活水準而感到憂心、焦慮?就值得深入探討。


 
鄉鎮市長改官派∕萬一有更多的「陳金德」…
蔡田 ∕ 退休教育人員(台北市) / 聯合報
報載,繼農田水利會會長擬改官派後,民進黨籍立委鄭運鵬打鐵趁熱,提案修改《地方制度法》,擬取消全台鄉鎮市長、鄉鎮市民代表選舉,鄉鎮市長比照直轄市區長改為官派。

筆者對此不表贊同,只要看宜蘭官派代理縣長陳金德和直轄市區長們的表現,就會知道鄉鎮市長改官派,肯定不會比較好。

首先,農田水利會會長改官派,如果未來鄉鎮市長也改官派,會讓人產生執政黨「整碗捧去」的質疑。

其次,鄉鎮市長改官派等於走回頭路,且大開民主倒車。提案人說,鄉鎮市長選舉有弊端,那試問:縣市長和議員選舉,乃至總統大選和立委選舉也有弊端,難道也要予以廢除、改官派嗎?渠等又說鄉鎮人口少,不該選舉浪費資源,那試問:里長選舉呢?何況民主的真諦不就是要尊重少數嗎?豈可說廢就廢!

最後,現行直轄市的區長就屬官派,越來越多地方人士反應因為官派的緣故,部分區長愈來愈官僚,地方服務比過去慢很多,難道鄉鎮市要重蹈這樣的覆轍?

最近宜蘭縣「官派」代理縣長正好也是個鮮明的例子。陳金德一代理,立即推翻原民選縣長作法,不但決定要「加計利息」退還違規農舍加價課徵的房屋稅,而且擬放寬農舍興建管制,不再遵從中央「鄰路、鄰側」的農舍興建規定,如此一位「官派」代理縣長,實在教叫人難以忍受,未來眾多「官派」鄉鎮市長出現特異獨行的後果,更是讓人不敢想像。

台灣是民主的社會,民主進步黨也是透過選舉取得執政權,怎麼可以過河拆橋,繼廢除農田水利會會長選舉後,又企圖官派鄉鎮市長,這是「民主退步」,籲請民進黨三思!


 
鄉鎮市長改官派∕剝奪選舉權 還記得謙卑?
王子榮 ∕ 自由業(台中市) / 聯合
繼農田水利會長擬改官派後,又有民進黨立法委員提案修法,讓鄉鎮市長也改為官派,這根本就是大開民主倒車。

過去民進黨一直把國民黨打為威權體制,自己是爭取民主的英雄,而選舉制度就是民主的最佳示範,讓當政者能夠了解到現在的民意走向,並且能夠適時的調整自己的執政方針,這樣隨意剝奪了民眾的選擇權利,試問是自稱民主的政黨所該有的表現嗎?

如果民進黨政府連民眾基本選舉權利都可任意剝奪,就說明民進黨壓根就不重視民意。連重視民意的誠意都沒有,又如何會有「謙卑、謙卑、再謙卑」的態度?


 
技術擊倒軍公教 信用喪失
2017-11-14 00:13 聯合報  趙興鵬 /前聯勤留守署政戰部主任(台北市)
總統府年金改革委員會原訂今日將公布年改最後一塊拼圖-軍人年改方案;但林萬億五月曾承諾軍人年改版本送政院前,會先與退伍軍人團體溝通,然在未溝通、未知會下,即打算提政府版本。這是怎麼回事,要改變原來的協議直送政院及總統府?

這突然而來既不溝通,更不聽取被改革對象的意見,除無視基層民意,就要開記者會公布方案,等於自毀承諾。政府如此背信,必造成人民的不信任,更遑論年改版本,本已違背法律不溯既往原則。

回頭看,五月民進黨將公教年改送立院審議通過時,是軍公教抗爭最激烈的時候;民進黨為減少阻力,用分化手法先行抽離反彈力道最強的軍改,果然,分而治之效果立顯。公教年改順利通過修法,待公教這塊處理完畢,大刀回頭就衝著退伍軍人而來,毫不手軟;這恐才是林萬億無須溝通的真正理由,至於因「八百壯士」在立院前安營紮寨,根本是藉口。

蔡政府的整起故事演來雖生動,看似林萬億等人技術擊倒了軍公教,惜政府對人民信用喪失殆盡,這個國家必然衰敗。秦國商鞅發現未建立政府信用,是秦國積弱不振原因,故有「立木南門」賞五十金,以建立人民對國家信任,為造一個強大的秦國,也為後來秦始皇統一六國,打下堅實基礎。

今天政府不講信用,也許蔡英文能一時得逞,把不投票給她的選民,來上一記全壘「打」,但長遠看來,是得不償失的。


 
台大何時再有一位「傅斯年」
金傳春 ∕ 台大校友、台大公共衛生學 / 聯合報
台大近年一連串事件重創校譽。外界盼台大師生能展現如傅斯年前校長的知識分子風骨,盡速振衰起敝,開創未來。

美國戰後許多突破領先與躍進,大學巨人校長的領航居功厥偉。如哈佛大學的詹姆士.科南特校長建立教授淘汰制,獨具慧眼募獎學金,將學生群由貴族轉為多元化的一般子弟,新闢教育、科學史與公共政策研究所,建立教育測試中心,是哈佛提升教育對社會貢獻而脫胎換骨的變革型校長。另一曾任兩次校長的德瑞克.波克,與教務長亨瑞.羅索福斯基聯手改革大學通識教育,推出核心課程,成立教學中心,助老師改進教學,每年提出哈佛需改進的目標,針對社會亟需成立愛滋病、能源與環境、貧窮、抽菸、專業倫理及國際安全等研究中心,鼓勵學生參與公共服務,爭聘丹尼爾.托斯提森院長,耗時近二十年將哈佛大學醫學院變成全國醫學教育改革的先鋒,重視病患照顧與解決問題能力。

其他雄才大略的名校校長不勝枚舉,如約翰霍伯金斯大學的丹尼爾.吉爾曼 ,以廿五年努力將該校轉變為以研究所教育為中心的研究型大學。加州大學總校長克拉克.科爾因麥卡錫事件為教授挺身而破格被推薦;他規劃加州的三層次高等教育(研究型的加州大學、以大學教育為主旨的加州州立大學及技職進修教育導向的社區大學),開啟加州與美國人才的鼎盛期。

民國以來變革型的大學校長首推蔡元培與傅斯年。中華民國首任教育總長與北大的蔡元培校長首開學術自由之風,革除積弊,創建我國高教與中研院的現代化教研體制;同科南特校長,推動平民教育與學術研究,將北大銳變為中國五四運動新思潮文化的孕生地與拓荒搖籃,並栽培影響台大巨變的傅斯年校長。傅校長以「貢獻大學於宇宙」的精神引領台大,推動體制改革,排除萬難慎聘最優教師。惜近年少數人私心致近親繁殖嚴重,長年造假論文影響學風與國際聲譽,具使命感教師紛紛離去。

台大校長候選人治校理念發表會往昔易見擁兵,選後重院際勢力平衡,反在教育與廣攬名師等改革擘劃不足。此次校長遴選委員公聽會出席教師甚低,會後至截止期僅數天,遴選委員幾無向國外覓才時間,又沒經費,在台大創校八十九周年校慶前,呼籲無私教育者與校友齊心關切台大與台灣高教的未來,再現懷抱為國培育千里馬赤誠的校長。


嚴震生/川普的第一個期中選舉

名人堂電子報http://paper.udn.com/papers.php?pname=PID0030&page=1#ph

.嚴震生/川普的第一個期中選舉
.王正方/只為轉型,不顧正義

.黃介正/川習峰會 西風壓不倒東風
.洪蘭/科技不該取代大腦
.馬凱/天外飛來的奇蹟
.羅智成/推己及人
.薛承泰/時間銀行的帳,怎麼算
.葉銀華/專案融資 應避免來者不善
.周行一/從「計時工作者」變「專業工作者」

.王健壯/許宗力可以替總統上一堂課
.盛治仁/100%的堅持比98%容易
.方祖涵/數據派世界大賽
.劉維公/0.2美元的創新力
.范疇/兩端的無知—愚民、賤民?賤商、愚士?






嚴震生/川普的第一個期中選舉


2017-11-14 00:13 聯合報  嚴震生

被視為川普總統期中考的期中選舉,維吉尼亞州和新澤西州選民不約而同讓民主黨籍州長候選人勝出。圖為新澤西州新州長墨菲。 美聯社資料照片



正當川普總統在亞洲進行訪問之際,美國東部兩個重要州進行了州長選舉民主黨皆獲勝利,其中紐澤西是從共和黨手中拿下,維吉尼亞州則是保住原來就擁有的一席。在去年總統選舉失敗後,雖然川普爭議不斷、民調持續下跌,但在幾個重要的國會議員席次補選中,民主黨卻也是一籌莫展,直到上周的選舉才讓低迷的政治氣氛暫時消散,但是否意味著明年的期中選舉將會有更多的作為,則仍言之過早。
民主國家有任期制度的保障,若政治人物或政黨表現不理想時,選民唯一能夠做的,就是在總統制的期中選舉(midterm elections)、或是內閣制的補選(by-elections)、或是兩者的地方選舉(local elections)中,給予執政不力者一些提醒或警惕,讓其認識到在失去選民託付的情況下,若不吸取教訓做出調整,將有可能在大選中落敗。
通常在美國最好的檢驗指標就是總統任期一半時的期中選舉,因為不僅眾議院全部議員及參議院三分之一議員將進行改選,此外尚有卅八個州有州長選舉,而美國總統所屬政黨在期中選舉中,幾乎都會失去相當多的席次。然而,美國還有幾個州不是在雙數年舉行選舉,其中維吉尼亞和新澤西州是在總統大選後一年舉行州長選舉,可以說是這兩州選民對白宮新主人的另類信任投票。
新澤西州是民主黨的大本營,自一九八八年後就沒有在總統大選中支持過共和黨,但在州長選舉方面則是兩黨差距不大,現任共和黨州長克利斯蒂在四年前的連任選舉中,還獲得超過六成選票的支持,表現亮眼。不過在克利斯蒂目前支持度僅剩一成四、川普總統也普遍不受歡迎的情況下,民主黨候選人墨菲擊敗了現任副州長瓜達諾女士,替民主黨拿回一席州長。不過目前美國五十個州長中,共和黨仍占有卅三席的二比一優勢。
維吉尼亞在一九六四年後連續十次的總統選舉都是共和黨候選人勝出,是標準的紅州,但在歐巴馬於二○○八年拿下後,民主黨已連續三次在維吉尼亞獲勝,不過差距都不大。州長方面,由於維州特殊的一任期制,讓兩黨都有機會能夠拿下州長寶座。這次民主黨副州長諾丹擊敗了共和黨的吉萊斯皮,並且還擴大了希拉蕊.柯林頓在去年的支持率,確實讓民主黨士氣大振。
維吉尼亞和新澤西州的州長選舉被視為是明年期中選舉的風向球,因此共和黨籍川普總統絕對不能輕易看待這次的選舉結果。明年的聯邦參議院選舉對民主黨不利,三十三席的改選席次中,共和黨僅占八席,而民主黨有二十三席,另外兩席獨立人士也是民主黨的盟友,民主黨要從共和黨手中拿下三席、自己一席未失才能重新掌控參議院多數,難度極高。
但民主黨在眾議院拿下廿六席就能成為多數黨,以民調低於五成的現任總統來看,執政黨通常會在期中選舉時丟掉卅六席(民主黨在二○一○年歐巴馬總統第一任內的期中選舉中,丟掉六十七席),因此目前支持度僅有三成六的川普必須有所警惕,如果共和黨掌控國會兩院多數還無法有政績表現,一旦眾議院落入民主黨手中,川普的任何政策都將難以推動。
(作者為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美歐所研究員)



10月
.嚴震生/宗教改革五百年的政治意涵
.趙春山/以突破僵局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李清志/魅力市集的年代
.陳立恆/永遠BEING,所以英國
.施振榮/慶富再造—從王道談企業重整
.黃介正/習近平的二○三五
.葉銀華/金融科技創新實驗的定位
.蘇蘅/當媒體不重視採訪「真新聞」
.王文華/如果小學校園變成跳蚤市場…

.王健壯/習近平的弦外之音
.朱宗慶/夢想不滅、初衷不變、育成不斷
.盛治仁/人生要追求多少顆星星?
.趙春山/十九大後的兩岸關係:一場「定力」與「耐力」的較量
.方祖涵/按讚惹出的天大麻煩
.薛承泰/「博愛」與「愛博」之間
.羅智成/尋找部落

.王正方/小程和他的廖老師
.嚴震生/美國人露出肩膀的權利
.林中斌/王岐山十九大應會留任
.葉銀華/什麼是金融政策?
.馬凱/海峽風雲日亟 台灣能不自強?
.黃介正/中華民國106歲生日快樂
.洪蘭/2年學會說話 卻要用一生學不說話

.王健壯/蔡英文的兩岸政策似乎要變
.周行一/老人化社會與人文社會科學
.施振榮/從王道談「官不聊生」與「民不聊生」
.盛治仁/人生5個思考題
.方祖涵/企業與地方的共生
.范疇/再度建議國民黨改黨徽
.劉維公/當代病態民主的神救援話語術

.嚴震生/南比亞、尚比亞、甘比亞


9月
.葉銀華/家族企業之傳承機制
.李清志/美感的喚醒
.薛承泰/Seafood 什麼是文白比?
.廖玉蕙/不是放棄,是珍愛和疼惜
.黃介正/國防安全智庫的「十誡」
.葉丙成/體改打假球,教育部何以默然?

.王健壯/最困難的事 蔡英文還沒做
.朱宗慶/優勢與重視
.蘇蘅/民粹政治與社群媒體造神
.林中斌/太陽磁爆、大地震並無關聯?
.陳立恆/缺電?我們缺的是「自知之明」!
.盛治仁/第三次政黨輪替 民主扎根了嗎?
.洪蘭/閱讀是習慣不是本能 須從小培養

.方祖涵/天災行銷學
.王正方/我是王正中的弟弟
.施振榮/「物聯世界、智源台灣」
.賴英照/看見內線交易
.王文華/英雄所「睡」略同
.馬凱/當心啊!走在懸崖邊的世人
.葉銀華/公司治理最後防線失守

.王健壯/蔡英文強勢領導面臨考驗
.周行一/雇人不再靠學歷
.嚴震生/司法獨立,肯亞優於台灣
.薛承泰/世大運與日全食
.林中斌/拉古薩:自由繁榮和平的小國
.黃介正/美亞太政策鐵三角到位
.方祖涵/槍口下,不滅的記者魂

.劉維公/台灣文創產業政策的唐吉訶德症
.范疇/爭論文言文比例?沒開竅吧?
.馬凱/天賜良機讓台灣再領風騷


8月
.盛治仁/謝謝你的競爭
.廖玉蕙/別拿過去的錯誤恐嚇未來的可能
.洪蘭/簡單就是美 文言文很潮的!
.葉銀華/應避免傷害台灣的抗爭活動

.王健壯/逢課綱必鬥不累不煩嗎?
.余光中/免繳遺產稅的現金
.嚴震生/川普眾叛親未離,執政聯盟解構中
.林祖嘉/前瞻計畫絕不可以包裹表決
.葉丙成/政府,勿再把學校當業績提款機!
.蘇蘅/政治道歉的傲慢與偏見

.黃界正/沒有巴農的白宮與亞洲
.李清志/鳥不生蛋的魅力
.朱宗慶/「察言觀色」的正向思考
.陳立恆/天人合一也需要知行合一
.盛治仁/務虛的政治,務實的生活
.張俊彥/創造價值才是創新:談教育和科技的創新
.薛承泰/社會責任是「偽君子」嗎?

.方祖涵/被識破的是投球動作,還是假消息?
.王健壯/蔡英文的問題在哪裡?
.王正方/君子和而不同
.施振榮/企業家族 傳承無形信念、價值更重要
.馬凱/謀大位者要除三大害
.周行一/大學的進步需要永續的基金
.嚴震生/美國參議院的「核子選擇」

.黃介正/美中兩岸關係時間表
.高朗/朝鮮半島危機,不能心存僥倖
.葉銀華/公司為誰而治?
.洪蘭/看見誠品 成就閱讀
.薛承泰/公教樓地板32160 年改的5個魔咒
.盛治仁/看透生命迷霧 走不一樣的路
.方祖涵/老派的英雄對決



7月
.劉維公/講清楚說明白,假新聞一樣來
.王健壯/NCC應該做鋪路的人
.蘇蘅/挺媒體的蓋茲 台灣有沒有?
.葉銀華/高調做公益 好嗎?
.朱宗慶/時間.心境
.李清志/星巴克女神vs.日本藝伎
.陳立恆/氣與眼,台灣前瞻的活棋之路

.施振榮/突破價值與平衡盲點 邁向矽文明
.葉丙成/請問政府,體育改革做不做?
.黃介正/人民解放軍的歷史挑戰
.林中斌/無神論大國 宗教興起
.薛承泰/加碼20億,保20萬生育?
.盛治仁/陸客不來「爆買」的衝擊與機會
.嚴震生/原是最幸福一代的提前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