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4日 星期二

聯合筆記/移工轉移民 台灣準備好了?

.十九大之後 大陸對台已不在意…
.兩岸好 我們在APEC也會風光
.聯合筆記/移工轉移民 台灣準備好了?
.這不是改年金 是改退休生活
.鄉鎮市長改官派/萬一有更多的「陳金德」…
.鄉鎮市長改官派/剝奪選舉權 還記得謙卑?
.台大何時再有一位「傅斯年」
.技術擊倒軍公教 信用喪失


udn 論壇電子報http://paper.udn.com/udnpaper/PID0004/319996/web/






聯合筆記/移工轉移民 台灣準備好了?


2017-11-14 00:13 聯合報  許俊偉

解決缺工,行政院政務委員林萬億拋出,未來要處理的是計畫型勞動移民,並從新南向國家開始引進。 本報資料照片


行政院政務委員林萬億上周在解決「五缺」記者會上,拋出「勞動移民」議題,研議引進新南向國家勞動人口,是政府首次擬將大規模計畫性移民列入政策方向,除顯示少子化問題迫在眉睫,其實也凸顯國內廿年來試圖招攬高階白領移民的政策失敗。
四百年來台灣都是移民社會,但台灣光復和國民政府遷台後,未再有大規模移民發生。近廿年,移工大幅開放和東南亞、大陸通婚頻繁,有了新一波移民景況。
國內是在一九九九年制定「入出國及移民法」,把移民政策正式入法,除了婚姻和依親移民外,也規範工作移民和投資移民,試圖比照先進國家,吸引優秀人才和資金入籍,藍領外勞則向來被排除在移民對象內。
台灣藍領移工政策,向來是針對產業需求,政府雖聲稱藍領移工是補充性勞工,但在台工作年限一路從三年放寬到六年、九年、十二年、十四年,確實有不少藍領移工的人生精華歲月都在台度過,應讓這群奉獻台灣的勞動力能有機會移民台灣。
但另一方面,在台白領外籍工作者人數始終偏低,高階白領人才是全球性市場,國內除法令限制嚴格,低薪化也是白領人才不願來台的關鍵因素,即便目前已鬆綁外籍白領只要在台工作五年就可申請永久居留,但申請者仍少,遑論進一步歸化移民。台灣可能更需要白領人才移民,對於延攬高階白領的政策應更精進、更有誘因。
社會層面部分,除了在台藍領移工已逾六十萬人,外籍配偶也有超過五十萬人。台灣這塊土地早有逾百萬移工和移民共同生活,但社會許多角落對他們仍不夠包容,小到開齋節的車站紅龍、教室裡的言語歧視霸凌,大到移工遭仲介剝削案例頻傳、不能自由轉換雇主。
面對未來可能有大量移工變移民帶來社會和文化衝擊,台灣準備好了?
蔡英文總統在前年競選期間參與外配活動時曾感性說,希望有一天新住民之子也可選總統。但即便是民族大熔爐的美國和歐洲,對移民政策的激辯和衝突,幾世紀以來都是難解課題。如今蔡政府拋出勞動移民想法,到底是虛晃一招,還是真能務實解決人力、人才問題?





十九大之後 大陸對台已不在意…
陳長文 ∕ 海基會創會秘書長(台北市/聯合報
十九大之後,在我看來,大陸現在對台的心態已經全變了。這將是台灣最大的危機,也是我憂心的事。

現在大陸只是「口頭上」在意台灣問題,「心理上」已不在意台灣問題。因為大陸有自信,時間站在他們那一邊,所以,就放著、拖著台灣,讓已成仇中大本營的台灣,一步步的走下坡,這是一種「理性的計算」。

只要台灣不宣布法理台獨(陸方也知道台灣沒這個必要或是能量),台灣就對大陸沒有心理(民族主義層次)的威脅,所以,大陸不會也不需要對台灣出重手,這也是一種「時間站在大陸這邊」的自信,陸方認為,兩岸僵局拖愈久,台灣狀況只會愈糟,統一的成本就愈低。

台灣想要靠美日,也是一種痴心妄想。大國格局已變,美國在朝核問題壓力下,對中的戰略合作遠大於戰略競爭。在區域問題上,美國連把台灣當棋子的意願都大幅減弱。凡事以美國馬首是瞻的日本,更不用說了。

大陸現在執行的就是一種長期窮台的策略。

而這又有一個「政治宣傳的好處」,對大陸內部傳遞二個訊息。一是,你看,台灣愈來愈糟,這就是實行西式民主的結果,所以,大陸絕不能實行西式民主。

二是,你看,台灣愈來愈糟,這就是背離中華民族大義的結果,所以任何輕蔑中華民族,意圖分裂的力量,都不會得到好下場。這又可以提升中國大陸內部的民族團結心,有助於鞏固中共的領導。

而習近平在十九大的表現來看,已是鐵了心要走「開明專制」路線,所以西式民主不是中國大陸短、中期的選項,至少不是習近平的選項。對習來說,他要的就是類似「台灣二蔣時期」或「新加坡李光耀時代」的威權模式,甚至是加倍的威權模式。習認為,只有更大幅的集中權力,才能防止中國崩潰,才可能進一步創造新的「中國奇蹟」。

而這一點,在西方民主國家普遍面臨經濟體制、政治體制失靈與失能危機、貧富差距擴大造成社會不公平感極速上升,內部認同歧異的嚴峻處境下,這種「習近平式的自信」,與「習近平式的政治體制」,將維持相當時間。

大陸近來涉台人士對台灣問題的反應冷漠與強硬,只是這大局移動的冰山一角。國台辦或其他涉台單位的態度改變本身不是問題。問題是兩岸關係已變化;問題是,這個變化,是可逆的還是不可逆的?

兩岸關係淪落到這個地步,責任也不全在大陸,台灣這些年不理性的不瞭解中、反中、仇中,厥為關鍵,而兩度執政的民進黨要負更大的責任。

對大陸來說,已沒什麼好眷戀所謂的「台灣人感受」,因為當他們曾在意台灣人感受時,台灣人民是用「反中」和「仇中」、「輕蔑中國」來回報的。大陸除了冷漠與不在意台灣問題外,選項也無多。

但對於生活在台灣的我們來說,真要讓「台灣愈糟,統一愈近」成為大陸的集體共識,甚至,成為事實嗎?這才是關心台灣的有志者,特別盲從支持民進黨「自我漂流疏離政策」的人,應該在意的事。


 
兩岸好 我們在APEC也會風光
王亮 ∕ 大學教師(台北市) / 聯合報
今年APEC已結束,我領袖代表宋楚瑜和他女兒返抵國門。看到他們在這樣國際氛圍中努力表現,點滴累積績效,包括握過幾次手、荼敘幾次、雙邊會談幾次、參加夫人團幾次等,真難為他們了。筆者作為APEC老兵,看到宋先生參加APEC的處境,頗多感觸。

APEC可算是台灣唯一的國際經常性大舞台,雖然它只是一個論壇,決議也不具拘束力,但以台灣處境,它卻是國際連結的重要節點,可提高台灣能見度、結交國際朋友、了解國際趨勢、經貿連結以及提高國際觀等。

這個論壇是兩岸平起平坐的國際場合,但在兩岸關係不好時,兩岸代表頂多打打招呼寒暄兩句。主辦國也會注意到兩岸關係的變化,有些甚至有意無意做些小動作去討好中國,甚至連中國都不會太在意的事,他們也會都做過頭以示討好;例如在相關的文件上將「中華台北」寫成或唸成「中國台北」。有時即使我們意見很好,有些主席也會刻意忽略,或不列入會議紀錄等。近年來大陸崛起,主辦國小動作可能更多,明年我們在主辦國巴布亞紐幾內亞情況可能不會太好。

反之,當兩岸關係好時,雙方在會場交流熱絡,他們也會呼應我們的意見,主席也常常採我們的意見做結論,只要我們有高度的專業、掌握國際趨勢、積極參與,就會成為意見領袖,甚至成為主席的顧問,走路有風。

目前兩岸的關係低迷,這次領袖會議,宋楚瑜雖曾與安倍會談,但對兩岸關係,安倍也僅能說:「應由兩岸雙方直接對話,和平解決」。宋和李顯龍的會談,也只是聊聊家族情誼。李顯龍最近曾說:「新加坡對兩岸關係所能扮演的角色是有限的」。這兩位領導人的說法幾乎完全一致,顯示對兩岸僵局,他們都無中間人的角色。至於美國,也漸無再「重申一中」的必要了。

這一年多來,國內學者一直講九二共識的重要,希望蔡總統能接受它。還有人建議研究語意學,拼湊替代九二共識的字眼,但除非認同一個中國,否則是沒有意義的。大家須多思考打破僵局的策略。

革新要先革心,蔡總統想要有兩岸「新模式」,須從「心」開始;請先想想「我們台灣人是不是也是中國人」?



這不是改年金 是改退休生活
張鐸 ∕ 樹德科大副教授(高雄市) / 聯合報
在台灣,軍公教退休時領的叫退休金,但卻稱年金改革。為求公平正義,雖軍公教人員大力反對,政府仍一意孤行。

在世界銀行的定義中,退休金(Pension)與年金(Annuity)的意義完全相反,雖都是為退休人員安排的基金方案,但是定義不同,必須釐清,不能混為一談。所以,依世界銀行的定義,政府提出來的是軍公教人員退休金改革,而不是年金改革。

退休金是人員從服務的機構中退出時,個別可以獲得的財物所得。年金雖也是一種財務方案,但並不一定要退休才能領得到。其中可以分辨的差別在於所得金額的多寡。退休金的金額由個人服務的績效表現以及年資的長短來決定,職務越高、績效越好,退休金領的就越多,這是一種鼓勵性質。年金則是視個人投資的金額多寡來決定,繳得越多、領回的就越多,跟你退休時的職務高低與工作績效毫無關聯。在國外,年金可以向任何一家保險公司購買,而退休金無法購買,是由政府來給付。日昨政府放話二○二○軍保即將破產,而要調降軍人退休金,不願意依個人服務的績效表現以及年資的長短來付給。

根據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者Anita M. Schwarz的研究,退休金制度之設計,是為了保障退休人員免於因年紀增長、身心失能、或家中賺取薪資人員過世而喪失財源。退休金制度的目的有二:其一,在於減少老人族群的貧窮問題;其二,在於將公職服務期間的消費水準,平順地轉移至退休後的消費水準,以避免退休人員忍受生活水準因退休而產生的跳崖巨大落差。關於第一個目的,跟其他的社會計畫一樣,不會太難處理。但若要達成第二個目的,那些在退休前位階較高,薪資領得較多的人,退休之後應當繼續領的一樣多。根據此一特點,就讓退休金與年金根本就不能混為一談。

但政府卻將公教退休金硬說成是年金,並為改革設了三二一六○元的「樓地板」,那是公務人員委任四職等(通過普考的職等)的薪俸。是否有考量到世界銀行對退休金設置的二項目的,並與世界各國同軌並行?會不會產生老人族群的貧窮問題?會不會如官員所講的「不會有人因此而活不下去」?對高階退休人員來講,月領三二一六○,生活水準有平順移轉嗎?會不會有巨大落差?年輕世代是否看到此一與世界趨勢背道而馳的做法,看到政府無法跟其他國家一樣,讓辛勤工作的人在退休前的收入,無法平順地轉移,確保退休後的生活水準而感到憂心、焦慮?就值得深入探討。


 
鄉鎮市長改官派∕萬一有更多的「陳金德」…
蔡田 ∕ 退休教育人員(台北市) / 聯合報
報載,繼農田水利會會長擬改官派後,民進黨籍立委鄭運鵬打鐵趁熱,提案修改《地方制度法》,擬取消全台鄉鎮市長、鄉鎮市民代表選舉,鄉鎮市長比照直轄市區長改為官派。

筆者對此不表贊同,只要看宜蘭官派代理縣長陳金德和直轄市區長們的表現,就會知道鄉鎮市長改官派,肯定不會比較好。

首先,農田水利會會長改官派,如果未來鄉鎮市長也改官派,會讓人產生執政黨「整碗捧去」的質疑。

其次,鄉鎮市長改官派等於走回頭路,且大開民主倒車。提案人說,鄉鎮市長選舉有弊端,那試問:縣市長和議員選舉,乃至總統大選和立委選舉也有弊端,難道也要予以廢除、改官派嗎?渠等又說鄉鎮人口少,不該選舉浪費資源,那試問:里長選舉呢?何況民主的真諦不就是要尊重少數嗎?豈可說廢就廢!

最後,現行直轄市的區長就屬官派,越來越多地方人士反應因為官派的緣故,部分區長愈來愈官僚,地方服務比過去慢很多,難道鄉鎮市要重蹈這樣的覆轍?

最近宜蘭縣「官派」代理縣長正好也是個鮮明的例子。陳金德一代理,立即推翻原民選縣長作法,不但決定要「加計利息」退還違規農舍加價課徵的房屋稅,而且擬放寬農舍興建管制,不再遵從中央「鄰路、鄰側」的農舍興建規定,如此一位「官派」代理縣長,實在教叫人難以忍受,未來眾多「官派」鄉鎮市長出現特異獨行的後果,更是讓人不敢想像。

台灣是民主的社會,民主進步黨也是透過選舉取得執政權,怎麼可以過河拆橋,繼廢除農田水利會會長選舉後,又企圖官派鄉鎮市長,這是「民主退步」,籲請民進黨三思!


 
鄉鎮市長改官派∕剝奪選舉權 還記得謙卑?
王子榮 ∕ 自由業(台中市) / 聯合
繼農田水利會長擬改官派後,又有民進黨立法委員提案修法,讓鄉鎮市長也改為官派,這根本就是大開民主倒車。

過去民進黨一直把國民黨打為威權體制,自己是爭取民主的英雄,而選舉制度就是民主的最佳示範,讓當政者能夠了解到現在的民意走向,並且能夠適時的調整自己的執政方針,這樣隨意剝奪了民眾的選擇權利,試問是自稱民主的政黨所該有的表現嗎?

如果民進黨政府連民眾基本選舉權利都可任意剝奪,就說明民進黨壓根就不重視民意。連重視民意的誠意都沒有,又如何會有「謙卑、謙卑、再謙卑」的態度?


 
技術擊倒軍公教 信用喪失
2017-11-14 00:13 聯合報  趙興鵬 /前聯勤留守署政戰部主任(台北市)
總統府年金改革委員會原訂今日將公布年改最後一塊拼圖-軍人年改方案;但林萬億五月曾承諾軍人年改版本送政院前,會先與退伍軍人團體溝通,然在未溝通、未知會下,即打算提政府版本。這是怎麼回事,要改變原來的協議直送政院及總統府?

這突然而來既不溝通,更不聽取被改革對象的意見,除無視基層民意,就要開記者會公布方案,等於自毀承諾。政府如此背信,必造成人民的不信任,更遑論年改版本,本已違背法律不溯既往原則。

回頭看,五月民進黨將公教年改送立院審議通過時,是軍公教抗爭最激烈的時候;民進黨為減少阻力,用分化手法先行抽離反彈力道最強的軍改,果然,分而治之效果立顯。公教年改順利通過修法,待公教這塊處理完畢,大刀回頭就衝著退伍軍人而來,毫不手軟;這恐才是林萬億無須溝通的真正理由,至於因「八百壯士」在立院前安營紮寨,根本是藉口。

蔡政府的整起故事演來雖生動,看似林萬億等人技術擊倒了軍公教,惜政府對人民信用喪失殆盡,這個國家必然衰敗。秦國商鞅發現未建立政府信用,是秦國積弱不振原因,故有「立木南門」賞五十金,以建立人民對國家信任,為造一個強大的秦國,也為後來秦始皇統一六國,打下堅實基礎。

今天政府不講信用,也許蔡英文能一時得逞,把不投票給她的選民,來上一記全壘「打」,但長遠看來,是得不償失的。


 
台大何時再有一位「傅斯年」
金傳春 ∕ 台大校友、台大公共衛生學 / 聯合報
台大近年一連串事件重創校譽。外界盼台大師生能展現如傅斯年前校長的知識分子風骨,盡速振衰起敝,開創未來。

美國戰後許多突破領先與躍進,大學巨人校長的領航居功厥偉。如哈佛大學的詹姆士.科南特校長建立教授淘汰制,獨具慧眼募獎學金,將學生群由貴族轉為多元化的一般子弟,新闢教育、科學史與公共政策研究所,建立教育測試中心,是哈佛提升教育對社會貢獻而脫胎換骨的變革型校長。另一曾任兩次校長的德瑞克.波克,與教務長亨瑞.羅索福斯基聯手改革大學通識教育,推出核心課程,成立教學中心,助老師改進教學,每年提出哈佛需改進的目標,針對社會亟需成立愛滋病、能源與環境、貧窮、抽菸、專業倫理及國際安全等研究中心,鼓勵學生參與公共服務,爭聘丹尼爾.托斯提森院長,耗時近二十年將哈佛大學醫學院變成全國醫學教育改革的先鋒,重視病患照顧與解決問題能力。

其他雄才大略的名校校長不勝枚舉,如約翰霍伯金斯大學的丹尼爾.吉爾曼 ,以廿五年努力將該校轉變為以研究所教育為中心的研究型大學。加州大學總校長克拉克.科爾因麥卡錫事件為教授挺身而破格被推薦;他規劃加州的三層次高等教育(研究型的加州大學、以大學教育為主旨的加州州立大學及技職進修教育導向的社區大學),開啟加州與美國人才的鼎盛期。

民國以來變革型的大學校長首推蔡元培與傅斯年。中華民國首任教育總長與北大的蔡元培校長首開學術自由之風,革除積弊,創建我國高教與中研院的現代化教研體制;同科南特校長,推動平民教育與學術研究,將北大銳變為中國五四運動新思潮文化的孕生地與拓荒搖籃,並栽培影響台大巨變的傅斯年校長。傅校長以「貢獻大學於宇宙」的精神引領台大,推動體制改革,排除萬難慎聘最優教師。惜近年少數人私心致近親繁殖嚴重,長年造假論文影響學風與國際聲譽,具使命感教師紛紛離去。

台大校長候選人治校理念發表會往昔易見擁兵,選後重院際勢力平衡,反在教育與廣攬名師等改革擘劃不足。此次校長遴選委員公聽會出席教師甚低,會後至截止期僅數天,遴選委員幾無向國外覓才時間,又沒經費,在台大創校八十九周年校慶前,呼籲無私教育者與校友齊心關切台大與台灣高教的未來,再現懷抱為國培育千里馬赤誠的校長。